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工程项目的构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的构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项目的构成

第1篇: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构建

一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和,其中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等其他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等。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一项有组织的系统性的,对工程项目中全部费用的预测计划、计算、分析、考核、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组织全部施工人员,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概念

1、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控制是指对产生的费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调节,并及时校正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的经济偏差,可以控制建筑项目施工费用在预计划范围之内,以此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目标的有效实现。要想科学合理并有效的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必须从工程投标报价阶段开始进行控制。投标报价中标签约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原材料供应施工现场工种施工现场施工工序部分施工项目转包管理费用竣工验收竣工结算是一个建筑工程的完整程序,其中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需要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当中。随着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承受,建筑市场的白热化,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以个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施工单位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把施工质量优良、降低成本、提升企业信誉做为单位的领导方针。

2、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都会进行项目预算,从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但是由于项目预算随意性大、误差波动幅度大、预算定额偏差、项目经理责任发挥不充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合同规范管理意识弱等不确定因素,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仍然存在表面或潜在问题。由此可见项目成本控制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在进行项目成本运算时应克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在项目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可适当运用比较分析法预测变化区间波动,也可参照类似工程通过多个项目对比分析,科学论证分析可行成本管理目标,最终确定该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目标。在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⑴项目成本控制应当建立于项目总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初期成本预算明确各环节成本;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共同责任,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必须负项目成本管理与约束责任,形成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体系;⑶项目成本控制是综合性管理指标,它与全体工程参与人员有必然关系,所以项目成本控制必须贯穿于项目全过程;⑷成本控制途径包括原材料、机械、人工等综合成本支出,所以施工全过程实施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内容

1、工程成本预测:对一项工程进行成本预测需要通过项目成本信息、项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对即将进行的项目进行科学估测,通俗讲就是对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对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费用进行预计。通过成本预测,项目经理可根据施工企业要求选择成本低、质量优的最佳施工方案。综上所述可见,工程项目成本测量是建筑工程成本决策和计划的依据。

2、工程项目成本计划: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是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成本计划的依据。它是以货币形式编制工程项目在计划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等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建立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的基础。通常讲,一个建设工程的成本计划应当包含从开工到竣工期间所产生的全部施工费用,是建设工程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成本计划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

3、项目成本监控:工程项目成本监控是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有可能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各种各样不稳定因素进行加强控制,同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便于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消耗费用控制欲成本计划范围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建设工程的每一环节是成本控制基础,相关单位必须给与足够重视。

4、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对建筑施工全过程产生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其中按照相应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工程施工费用进行归集,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取适当方法计算工程项目总成本。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深层次讲就是根据相关单位提供的成本信息,以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成本控制为依据。以此分析成本核算工作对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有着积极地作用。

5、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是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对比评价和剖析,此项工作贯穿于工程成本控制全过程,也就意味着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分析主要是分析对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其中系统的研究成本变动的不稳定因素。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为部分房地产企业创造了利润,但是与利润相对的便是企业成本。因为建筑行业的市场环境变化,所以让房地产企业因利润、成本致使竞争愈演愈烈。在各方面下的压力下施工企业也在不断提升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目前施工企业的战略核心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前下,对建筑成本控制不断加大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全过程的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文宏洲.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3期

[2] 何金中.方文丽.关于运用6σ管理法建立港航水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1期

[3] 刘一杰.境外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3期

[4] 陈卫卫.浅谈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J].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第2篇: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施工项目;建筑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0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工程的风险、投资、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等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提升工程质量,增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

1.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而科学设计后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的设置应该遵循目的性原则,即该组织机构的设立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好实施的施工项目这一总目标,因此设立时应做到因目标设事,因事设岗;精简高效原则,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人员的选择要在实现项目所需完成的任务为原则,做到精干高效,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职,严格控制二三线人员数;分层统一原则,按照“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合理安排好横向和纵向的人员架构和管理。流动性原则,即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具有阶段性和流动性等特点,必然会出现施工对象、地点、质量的变化,因此在人员设置和组织架构方面要做足准备,做到因势利导适应现场施工情况的变化和工程任务变动对于管理机构流动性的要求。

1.2组织机构设置依据

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主要依据三个方面:一是施工企业对于机构设置的规定;二是业主对于项目机构设置的要求;三是项目施工的实际需要,这也是施工机构设置中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1.3组织机构设置形式

按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分类,项目组织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职能式、项目式和矩阵式等[1]。其中,职能式是根据公司不同行业而分为各个项目部,在各个项目部内部再分各个专业处,这种模式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责任分工明确,便于管理的连续性;项目式的组织结构模式是一种独立于企业职能部门之外,是由施工项目组织独立负责其项目的一种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便于项目团队的沟通协调,易于管理,但不足之处就是容易出现资源配置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矩阵式是介于职能式和项目式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下项目的组成人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员之间沟通无需通过其职能部门的领导,由项目经理直接向公司领导进行汇报,这种模式能够做到项目的专人负责,分工较为明确,但往往会出现多头领导等现象。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工程师项目副经理

施工部 物资部 质量部 安全部技术部 综合经营部

计划调 物资技术试 质保资

度施工 设备 质量 安全验计量 料行政

图1:施工现场组织结构管理

总之,组织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物理结构,在不同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的特质,采用合理的组织结构这是项目管理取得成功的基本一步。

2施工项目工程进度管理

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一词的含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指传统的工期控制,它已变成一个综合的指标,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和任务统筹结合起来,是全面反应项目实施状况[2]。工程进度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落实:一是做好工程进度的人员管理,在项目开工前期就要做好临时设施的施工准备,缩短施工的准备时间,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计划,如编制“月、旬、周”进度表等;二是做好施工的物资控制,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施工的进度合理安排物资的采购、验收,对于特殊材料和设备要做好提前准备。此外,还需要定期对现场施工机械的检修,确保施工机械能够保持稳定的使用状态,并且还需要有相关主管部门的安检证明;三是合理控制好施工技术。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流程做到熟练掌握,并与《施工进度横道图》和《施工进度网络图》等进行对比,找出施工的差距,并加以完善;四是控制好施工工序。为了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工期就需要做好对施工工序的合理控制和安排。例如在结构施工期一方面可以进行装修工程的施工,另一方面又可以对主体结构的分阶段验收;而在进入装修阶段后,需要做好关键线路和工序的严格控制,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此外,在工程是验收阶段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进行分阶段验收,例如将排水系统、电力系统以及人防工程等等做到谁先完成就先验收,这样即便有的环节验收没通过也不影响其他环节的验收。

3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保证施工工程项目质量以及合同规定的工期范围内,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等费用,并通过成本预测,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等活动实现预先设定的成本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通过合理的成本管理模式来降低企业的项目成本,获取预期效益和利润。具体而言,就应该重点抓好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三个方面的关键环节:一是制定出合理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实施;二是落实好已经出台的项目成本计划,根据前期的成本计划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物资采购、人员及施工任务的合理配置,提升物资、器械的使用效率,降低不合理支出,减少建筑物料的积压量(见图3);三是及时进行项目成本的核算工作。成本核算是施工项目管理中最根本的标志和主要内容,可以通过完善企业施工项目核算制度,及时找出成本核算结果与预期成本的偏差原因,并加以改进;四是准确做好施工项目成本的分析,通过成本核算的结果及时的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做好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五是做好施工项目成本考核,定期不定期的对项目成本的结果进行分析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总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求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等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加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控,为施工企业降低施工成本,争取更多效益。

落实施工项目

成本计划要点

材料等物施工机械设变更与

资采购控制 备使用控制 索赔管理

图3:落实施工项目成本计划要点[3]

4结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发展步伐的加快,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抓住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工程进度以及成本等核心管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应市场竞争的现实需要和提升建筑企业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杨艳芳.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概述[J]山西建筑,2004,30(13):132-133

第3篇: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论文关键词]建设 制度 工程 管理

当前,南宁铁路局承担湘桂、南钦、钦北、钦防、黎钦、玉铁和德靖等7个大中型铁路项目的建设工作,在建里程1747双线公里,投资规模1614亿元。庞大的建设规模对有效的工程管理提出严竣的考验,针对当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粗放,工程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时有发生的情况,南宁铁路局根据工程实践和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探索出项目管理机构考核制度,自2011年5月起对项目管理机构(建设指挥部)的建设行为进行制约和规范,提高了项目管理机构工程管理的水平。

一、项目管理机构考核的内容

项目管理机构考核是铁路局对各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的工程管理行为、管理绩效进行考核,按月进行,主要考核其在工程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考核

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是工程实践活动中两个永恒的主题,也是项目机构考核的两个主要内容。

1.工程质量考核

工程质量方面主要考核项目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的组建情况,质量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技术交底情况,项目管理机构督促施工单位执行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况,并现场检查重点工程的工程质量。

2.安全管理考核

安全管理方面主要考核项目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的组建情况,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及安全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机制与安全检查制度等,并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二)工程进度和投资控制方面考核

工程进度和投资控制是工程实践活动中两个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也是项目机构考核的两个重要内容。

1.工程进度控制考核

工程进度控制方面主要考核项目管理机构能否根据工程总工期要求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并将工程总进度计划分解为实施性进度计划,以及实施性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

2.投资控制考核

投资控制方面主要考核项目管理机构能否按规定向铁路局报送年度资金需求计划,以及批准预算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能否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和验工计价的相关规定,能否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确保建设资金使用安全。

(三)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方面考核

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是工程实践活动中两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项目机构考核的两个重要内容。

1.环境保护考核

环境保护方面主要考核项目管理机构对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及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废弃物、土地污染的防治措施,环水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做到“三同时”的执行情况。

2.技术创新考核

技术创新方面主要考核考核项目管理机构对工程技术方面自主创新及科技立项方面的情况,以及协助编制工程建设相关文件的工作。

二、项目管理机构考核的实施

(一)项目管理机构考核的方式

每月月底,项目管理机构成立以机构负责人的组长的检查小组,组织质量、安全、计合、财务和综合等部门根据考核评分标准开展自检工作,并编写自检报告报送考核小组办公室。次月10日前,考核小组深入工程现场核实情况,并结合各主管部门及铁道部南宁质监站检查发现的问题等相关资料,完成最终考核。考核结果报考核领导小组审批后公布。

1.项目管理机构考核的结果

项目管理机构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评分结果大于或等于90分评为A级,小于90分而大于或等于80分评为B级,小于80分而大于或等于70分评为C级,小于70分而大于或等于60分评为D级,小于60分评为E级。每月按项目管理机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考核工资,所有项目管理机构提取的考核工资总额由局考核组按考核结果统筹分配返还。考核结果为A级的机构,返还系数为2;考核结果为B级的机构,返还系数为1.5;考核结果为C级的机构,返还系数为1;考核结果为D级的机构,返还系数为0.5; 考核结果为E级的机构,返还系数为0。

三、实施考核制度的意义

经过实施项目管理机构考核制度,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环保和创新”等六要素得到有效管理。

(一)激发建设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大中型铁路项目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拥有一支一流的建设队伍的同时,更需要拥有一套完善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通过项目管理机构考核制度的实施,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平台,适时而全面地对各项目管理机构的建设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先进的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落后的单位给予适当的惩罚,惩奖分明,树立典型,使各单位更加理解实现与目标的差距,自已与先进单位的差距,使其更好把握努力的目标方向。通过考核制度的实施,把考核结果作为以后提拔建设项目管理人才的

参考依据,营造“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建设氛围,激发建设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节约工程成本

大中型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目标是建成质量高、工期短、施工和使用安全、成本低的工程产品,实质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追求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大中型铁路建设项目具有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体积庞大,返修困难;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影响因素随工程进度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大中型铁路建设项目质量缺陷,如果等到验收时才发现,需要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降级使用,甚至报废处理,则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其安全隐患,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时才发现,则会重大的财产损失甚至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通过项目管理机构考核制度的实施,考查项目建设过程的每个环节,便于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整改问题,防患于未然,节约工程成本。

第4篇: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体系,以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载体、以主题工作任务为单位来组织与实施课程的新型课程模式,其具体涵义可从如下几方面要素理解。

(一)取向与目标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之价值期待、选择、追求的倾向和方向[1]。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者体现在课程中的价值期待和追求方向。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进步、个性完善和学科发展的综合性价值取向,它以社会职业中的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以职业岗位中的具体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的基本参照点、以结构化的主题工作任务为项目组织的依据。课程目标是课程研制者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准确定位,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域的具体化,体现着一定的教育价值观。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它追求的是一种将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者融合而成的混合型目标。首先,通过职业岗位中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来训练学生的技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以达成具有工具理性的行为性目标;然后,通过对结构化的主题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实现具体工作任务在学习情境中的二度确立,借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其具有解放理性的表现性目标;再次通过以项目为载体的一件件典型产品或服务的实现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其具有实践理性的生成性目标。

(二)体系与结构

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是以主题为单位对职业岗位中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并在此分类基础上,将含有相同或相似主题的工作任务概括化和结构化,借以形成主题工作任务,然后再依照工作过程间的逻辑关系把概括化和结构化的主题工作任务项目化,最后再按照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将各个项目主题体系化,构成严密的项目主题课程体系。这一课程模式遵循的是“行动导向”的思维模式,体现了“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行”的教育理念,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习观的转变。

(三)组织与实施

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是在充分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中所蕴含的主要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主题工作任务为单位加以抽象化、概括化,使之成为结构化的主题工作任务,然后再以项目为载体,将一个个结构化的主题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中的逻辑关系来加以项目化,它遵循的是“自主学习、行动导向”的组织原则,体现了行动体系的课程理念。在课程实施方面,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是按照行动导向的原则,通过对主题工作任务的二次分解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一件件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个个情境化项目的实现来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种课程模式注重的是工作思维的培养、行动知识的积累和职业情感的陶冶,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与各工作任务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的是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所以“一体化”的实训室及多功能的专业教室应是这种课程模式实施的理想场所,主题工作任务的二次分解应是这种课程模式实施的出发点,项目情境的再度认定应是这种课程模式实施的理想途径,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应是这种课程模式实施的有力保障,小组探究的教学组织应是这种课程模式实施的有效方式,典型产品或服务应是这种课程模式实施的后续动力。

(四)管理与评价

课程管理既包括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活动的管理,又包括对课程文件(如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如专业教学设备、教材)的管理[2]。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属于综合型管理的课程范畴,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采用的是学校、企业和教育行政部门三家共治的管理模式。如在课程编制、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及课程资源等的管理上,既能充分尊重企业专家的意见,注重在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确认中履行他们的课程管理职能,又能扎实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主题工作任务和情境项目设计中的课程管理职能,还能突出课程专家的指导地位,在主题任务结构化和情境项目序列化中体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就是通过收集和应用信息,对职业教育课程在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过程中的可能性、有效性进行价值判断,以便为职业教育课程的改进作出决策[3]。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评价注重评价方法的适切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以及评价对象的完整性。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能以适切性为抓手,在重视以典型产品或服务等为载体的静态评价和结果评价的同时,还能充分结合项目主题式课程的情境性、任务型特点,突出动态评价和过程评价的重要性;在评价主体的确定上,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能在岗位任务的分析中、主题任务的集结中、单项任务的完成中、典型产品的产出中、项目主题的排序中充分尊重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的意见,积极发挥专业教师的评价主导作用,努力建构一种由学校、企业和课程专家等构成的多元性评价主体;在评价对象方面,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能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完整性,不仅对课程设计中诸如课程结构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适应性、课程组织的逻辑性等较为关注,而且对课程能否吸引教师的开发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很好地胜任其所对应的职业也很关心,还对课程系统中诸如课程实施范围的选择、课程实施指导人员的确定、课程实施程序的安排等也十分重视[4]。

二、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建构模型

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追求的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其职业行动所需要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态度,体现的是行动导向的教育理念,试图通过岗位任务的分析、主题任务的确定和项目情境的创设及典型产品的形成来建构学生职业行动所需要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及合作态度,以达成融合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混合型培养目标。据此,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建构模型是按照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路径走向建构的,如图1所示。

图1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建构路径

从图1所示的建构路径来看,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建构思路,在这一路径中,职业分析是首要环节,通过对反映人才结构需求状况的专业进行分析,厘清每一个专业所包含的主要工作领域及切实工作岗位,这既是项目主题式课程设计的必要环节,也是项目主题式课程来源于职业实践的核心依据。在专业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每个专业所包含的主要工作领域,分析出每个工作领域的具体工作岗位,并以脉络清晰的岗位群落为对象,在企业专家、行业精英及课程专家的帮助下,认真分析达到某一岗位要求所应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越详细越好。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企业专家和行业精英的意见,在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的协助下勾勒出详尽的岗位任务分析表以及完成每项具体任务所应具备的主要知识、技能和态度,最终完成行动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开始向学习领域的工作过渡。学习领域中,主题概括是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这一领域内应充分发挥课程专家与专业课教师的核心作用,仔细分析完成每一件具体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主要知识、技能和态度,即主题,并以此主题为突破口,将包含有相同或接近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情感的不同工作任务归结起来并加以结构化,使具体的工作任务概括、抽象成为可供学生学习的主题工作任务,从而圆满完成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过渡。不过主题概括这一阶段核心任务的完成仅仅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要想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进入到学习情境中,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设一个有利于完成这些主题任务的项目,这就需要依据主题工作任务的边界,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这些主题任务项目化,然后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将各个项目结构化,最终建构成一系列呈多种结构和类型特征的项目主题式课程。在这一构建路径中,任务分解和主题概括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其质量影响到整个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建构。

三、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保障系统

在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建构过程中,要经过三个核心阶段、四个关键步骤和九个主要环节,但不管是在哪个阶段或步骤或环节,都离不开一定的保障条件和推动力量,如图2所示,在行动领域阶段,无论是职业分析步骤或任务分解步骤,也无论是从专业到岗位再到工作任务的动作环节,都摆脱不了企业的影响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离不开企业专家的主动参与。也就是说,整个行动领域阶段的工作首先要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企业专家和行业精英为主导力量,兼顾课程专家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助力量,认真做好职业分析、领域厘清和岗位定位等核心工作,并仔细分析每一个工作岗位所包含的具体工作任务,绘制出清晰的岗位工作任务明细表,充分体现行动领域的职业性特征。纵观整个行动领域阶段的工作,不难发现,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以及社会的劳动结构和产业类型是整个行动领域工作开展的外在支持环境,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最大化利益追求是整个行动领域工作开展的内在动力与保障条件,而一大批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企业专家和行业精英则是整个行动领域工作从发生到高潮的主导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

图2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建构的保障系统

在学习领域阶段中,其主要工作是仔细研究在行动领域中绘制出来的岗位工作任务明细表,分析出完成每一个具体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主要知识、技能和态度,即主题,并以此主题为突破口将包含有相同的或相近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不同工作任务概括化、抽象化,借以形成主题工作任务,在主题工作任务中体现学习领域内所包含的教育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经济效益是学习领域中所有工作得以展开的核心驱动力,学校现有的办学实况是学习领域中所有工作得以展开的内在条件,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则是其工作得以展开的外部环境保障,而课程专家则是该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主导力量。学校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需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从中获取利益。而要使改革富有成效,学校就一定会认真考虑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区域经济特点所能提供的保障环境,并在课程专家的主导下,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协助作用,圆满完成学习领域阶段每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分析和主题工作任务的归纳等工作。在学习情境阶段要做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将经过结构化处理的主题工作任务项目化,借以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项目情境。在这一阶段,关键是如何根据主题工作任务来创设适宜的项目情境,为此,应结合工作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仔细研究各对应主题工作任务间的逻辑结构,以主题工作任务边界为划分依据,结合区情、校情、生情、学情和教情,按照经济、实用、有效的原则,将一个个经过结构化处理的主题工作任务项目化,然后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将各个项目主题结构化,最终建构成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切实支持是项目情境建设的外部支撑,学校的办学条件是项目情境建设的内在条件,学生的发展需求是项目情境建设的核心动力,而专业课教师则在整个项目情境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这一过程运转的强大推动力。要想创设出适切得体的项目情境,则脱离不了富有一线教学经验的专业课教师的劳动,因为只有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校的实际办学状况及企业的真实所需,进而创设出适切得体的项目情境,最终养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建构案例

第5篇: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Abstract: Taking the X low rent housing of A Construction Compan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takes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using WBS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cost budgeting,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of cost budgeting, put forward the cost management plan of X low rent housing project which can improve the cost budget,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he proposed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cos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关键词: 项目成本;成本预算;WBS

Key words: project cost;cost budgeting;WBS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087-03

0 引言

成本问题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本预算问题也受到建筑企业或房地产开发的高度重视。但建筑企业的成本预算在我国的实践状况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其原因不在成本预算的方法,而是成本预算的思维模式。本文以A建筑公司X廉租房项目的成本预算为研究对象,基于工作分解方法,分析成本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A建筑公司成本预算改进的具体措施,由此得到的经验与启示对于我国建筑企业的成本预算有重要意义。

1 A建筑公司X廉租房项目成本预算分析

项目成本预算的目的是为衡量项目的实际成本而制定的基准计划,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项目成本预算将成本分配到各个工作上去,有利于整个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1-3]。

1.1 X廉租房项目简介 X廉租房项目情况如下:①建设地点:XX县XX镇;②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67181.2 m2,砖混结构;③计划工期240天;④招标范围:施工:该工程施工图纸范围内及工程量清单的内容,监理:本项目施工范围内的全部监理内容;⑤施工共三个标段,A建筑公司2009年7月承担了X廉租房五期XX村B区Ⅱ标段的工程。

1.2 X廉租房项目成本预算中进行工作结构分解的必要性 在X廉租房项目上应用项目成本预算以便进行成本管理控制,对于A建筑公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以下简称WBS)方法[4]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先进、有效的方法。A建筑公司在X廉租房项目上运用WBS就是对X廉租房项目进行工作结构分解,并进行成本预算,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观察、汇总项目成本进度,从而起到跟踪当前工作计划与成本费用的目标。

1.3 X廉租房项目工作总体结构分解与预算总体情况

1.3.1 X廉租房项目的工作结构分解 A建筑公司对于X廉租房项目的工作结构分解运用了以可交付成果为基础的分解方式。按最终交付的工程分为11个子项目,分别是F栋、G栋、M栋、N栋、P栋、Q栋、R栋、S栋、T栋、U栋和附属工程。

1.3.2 X廉租房项目的预算总体情况 根据A建筑公司对X廉租房项目的工作结构分解,F栋建筑面积为1273.48m2,G、M、N、P、Q、R、S、T、U栋每栋建筑面积为2537.62m2,合计建筑面积为24112.06 m2,该项目预算成本共计27138279元,各子项目的成本预算的具体情况由于篇幅原因不再给出。

1.4 运用WBS进行成本预算的具体案例——以G栋工程为例

1.4.1 G栋工程的工作结构分解与预算成本费用科目 G栋工程建筑面积为2537.62m2,A建筑公司根据以往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分解,将G栋工程分解为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装饰工程(见图1)。在工作结构初步分解的基础上,又按照每项工程的功能和所涉及的要素又进行了进一步细化。G栋工程上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和安装工程方面的总成本结构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和税金等五项。

1.4.2 G栋工程成本费用预算方法 总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由财务部发起对X廉租房项目的成本预算,并选择需要咨询的工程技术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②工程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上报相关参数或数据;③财务部与项目部根据项目外部环境因素、公司类似项目的数据以及财务部所确定的项目目标成本等,对上报的相关参数或数据进行修正;④财务部根据修正后的参数编制X廉租房项目的成本预算;⑤财务部与项目部对X廉租房项目的成本预算进行沟通,并最终形成X廉租房项目的成本预算表(表1)。

1.4.3 G栋工程成本预算静态分析 A建筑公司G栋工程的成本预算费用按照分部分项费用、措施项目、其它项目、规费和税金等进行划分,其构成如图2。成本费用预算主要由分部分项工程构成,其占总成本的比例达到了76%,若将分部分项工程划分为基础、主体、屋面结构、装修、消防和给排水安装以及电气安装等几个阶段,对G栋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图3),成本主体主要分布在装修阶段和主体阶段,分别占到了整个分部分项工程成本的38%和43%。在人工成本的核算方面,A建筑公司G栋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与措施项目的人工费用预算为532967.8元,占G栋工程的成本总额的20%,占G栋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与措施项目成本总额的23%。

1.4.4 G栋工程成本预算动态分析

①G栋工程成本费用预算投入的进度安排。A建筑公司对G栋工程各阶段的成本费用投入也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见表2。

②G栋工程成本费用的预算强度分析。

G栋工程的甘特图如图6,劳动力投入分布图如图5,根据它们以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费用,可得G栋工程的预算成本强度(图4)。由图4知,G栋工程的成本预算强度方面,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在整个施工期间的投入无较大起伏,但对比分部分项工程成本与劳动力的投入可知,装修阶段的单位人工成本强度较高,这一方面表明装修阶段的材料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也表明A建筑公司在装修阶段的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少。

2 X廉租房项目成本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1 成本预算的范围过于狭窄。A建筑公司成本预算主要是对施工成本进行预算,而对于项目的启动、规划、终结阶段的成本控制缺乏必要的预算。因此,A建筑公司应当拓展X廉租房项目的成本预算范围,将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启动阶段以及项目终结阶段的成本预算考虑进去。

2.2 成本预算标准数据库存在问题。A建筑公司对于成本标准的选取存在随意性,企业没有建立标准的成本数据库,也没有根据行业的成本数据标准进行成本预算,导致对人工成本的预算过高。故应当完善公司的成本预算组织体系和建立与完善标准成本预算数据库。

2.3 跨部门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设计部门、财务部门与采购部门等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协作,在成本预算中,缺乏目标导向和价值分析的成本预算思维。因此,A建筑公司应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以目标导向和价值分析相结合的成本预算方法。

参考文献:

[1]马都.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

[2]茹孔琪.浅谈施工项目集成管理[J].山西建筑,2003(5):114-115.

第6篇: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本构成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讲,成本是指一定经济活动中使用的各种人、财、物等资源的价值。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高校治理中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其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内部管理。因此,笔者认为探讨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本,应从高校管理层的角度考虑,不仅包括审计部门因审计行为发生的费用[3],而且包括因增加审计环节使得内部控制链条延长、导致工程本身可能多发生的支出等。具体构成项目因组织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1.组织形式一:内部审计独立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

如果内部审计人员独立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则从审计方案的制订到实施以及质量监控等工作均由内部审计人员承担,审计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公务成本、专家费用、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其中,人工成本包括与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审计人员工资及福利、加班费、培训费等;公务成本包括为了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需要配备的设备耗材、差旅费、通讯费、资料费等;[4]专家费用包括与建设项目审计直接相关的外部专家咨询费等;[5]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是指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实施审计行为,可能造成决策拖延,继而延误工期带来的损失等。用公式表示为:审计成本(1)=人工成本+公务成本+专家费用+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

2.组织形式二:内部审计部分或整体外包给社会审计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整体外包,也可以部分外包。一般地,按照工程进展顺序,建设工程分为投资立项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其中,投资立项阶段审计通常由内部审计人员承担,社会审计机构承担勘察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全部或部分审计任务,内部审计对社会审计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该模式下的审计成本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人员承担的投资立项等阶段的成本、选择社会审计机构的成本、支付给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费、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内部审计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进行监督的成本等。用公式表示为:审计成本(2)=投资立项阶段成本+选择社会审计机构成本+支付给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费+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监督成本对比上述两个审计成本计算公式,审计成本(2)中既有与审计成本(1)重叠的内容,又有特殊项目。如,审计成本(2)中的“投资立项阶段的审计成本”、“支付给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费”中包含的社会审计机构成本可以分解为审计成本(1)中的“人工成本”、“公务成本”、“专家费用”等,审计成本(2)中的“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与审计成本(1)相应项目相同;但是审计成本(2)中包含的“支付给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费”中包含的社会审计机构利润、“选择社会审计机构成本”、“内部审计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进行监督的成本”都是审计成本(1)中没有的。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将审计成本的具体项目表述如下:审计成本=人工成本+公务成本+专家费用+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社会审计机构的利润+选择社会审计机构的成本+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监督成本其中,“公务成本”、“专家费用”、“选择社会审计机构的成本”在一定的审计工作量范围内固定不变,属于固定成本;“人工成本”、“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社会审计机构的利润”、“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监督成本”随审计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属于变动成本。

全过程跟踪审计效益分析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益是投入一定资源后的效果或产出。李越冬、徐维爽等专家学者从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角度,对审计效益进行了研究。李越冬认为,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效益实质上就是审计质量,包括发现、报告和纠正违规违法问题等内涵。[6]徐维爽认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益包括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物质收益受客户数量、客户的计费基础和CPA与管理层合谋的程度等因素影响,精神收益是CPA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并被社会认可后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7]笔者认为,对高校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效益的探讨,应从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中的组成部分、站在高校管理者的角度,将实施跟踪审计可能避免现在和将来的损失等都考虑进来。主要包括:1.围绕特定建设项目的审计效益。如跟踪审计因在立项阶段提出建议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因纠正勘察设计及施工等招标文件及合同中经济事项而避免的损失;因及时制止进度款支付过程中不恰当支付而产生的收益;因审核隐蔽工程和设计变更工程计量与计价以及认定施工签证而防止的虚报损失;因确认主要材料和设备价格以及索赔事项而避免的损失;工程结算直接审减额等。2.可能产生的未来审计效益。如未来类似项目的参考获益;通过跟踪审计完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审计制度及流程等内部控制制度的获益;通过跟踪审计提升工程管理及审计人员素质的获益;通过跟踪审计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廉政监督、避免各级干部职务犯罪和违纪违规、避免学校出现机构违法及荣誉损失等。“围绕特定建设项目的审计效益”一般可以用货币计量,称为可量化审计效益。“可能产生的未来审计效益”一般不可以计量,称为非量化审计效益。审计效益与审计投入成正比。增加一项审计内容或者在某一个审计环节加大审计投入,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审计效益。但是当审计投入量过大时,也可能由于审计人员之间协调配合不力或者相互推诿等原因造成审计效益下降。

跟踪审计成本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1.内部环境因素(1)管理层的支持力度影响着审计成本和效益。内部审计在组织内部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作用大小取决于在组织中的地位。管理层支持力度大,审计工作地位高,建设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沟通顺畅,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等就会降低,审计效益或审计质量将有足够的保障。(2)审计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影响着审计成本和效益。内部审计章程是指导和制约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审计制度。以内部审计章程为基础,可以制定更加详细和具体的工程建设跟踪审计制度、聘用社会审计机构工作流程等。制定并执行明晰而科学的审计规章制度,可以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公务成本和选择社会审计机构的成本,提升审计质量。(3)建设项目工作流程影响审计成本。按照运筹学理论,工作流程中包括关键路径和非关键路径,关键路径的总长度决定工期。如果建设部门与跟踪审计人员共同研究,依据明确的审计规章制度来优化建设工作流程,将审计活动尽量增加在建设项目非关键路径上,那么既能提高审计效益,又不增加总工期,将大大降低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

2.外部环境因素(1)跟踪审计法规制度的健全性影响审计成本和效益。政府十分重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但是至今尚未出台可操作的细则。由于缺乏具体的指导意见,审计人员在依法审计中难度增加,往往需要更高一级的审计人员或多级审计人员反复审核沟通,不但增加了单位审计工作量的人工成本,而且造成工作时间延长,人工成本、公务成本、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审计效益得不到保障。(2)社会审计市场的完善程度影响审计成本和效益。社会审计机构是大中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果社会审计市场比较完善,该市场可供选择机构数量众多,行业规范明确,信息披露充分,信誉良好,审计人员素质高、能力强,将直接导致选择社会审计机构的成本和社会审计机构的利润率下降,内部审计机构的质量监督成本和外聘审计机构的违约风险亦将降低,审计人员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的概率增大,将能取得更好的审计效益。

3.建设项目的规模及管理目标根据规模的大小,可以把建设项目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建设项目规模不同,复杂程度不同,施工难度也就不同;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求不同,工期亦不同。从管理者的角度,规模越大,越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加大审计的力度。项目规模是影响审计工作量的重要因素,审计成本将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内部审计的目标从属于建设项目管理目标。如果管理层对建设项目十分重视,对“质量、速度、效益”目标提出更高的标准,或者增加干部廉政监督等要求,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案就要相应扩充和细化,将审计范围拓展至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甚至全过程,增加审计程序。建设项目的管理目标直接决定着审计资源的投入,与审计成本和审计质量均呈正相关。

4.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素质《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将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确定为“诚信、客观、保密、胜任”;中国内审协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独立、客观、正直、勤勉、廉洁、职业谨慎、胜任、诚实、保密、客观披露、具有人际交往能力、接受后续教育”。(1)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对审计成本的影响。如前所述,审计成本包括审计人工成本、公务成本、专家费用以及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等。审计人工成本与审计人员工作量成正比、与审计人员接受培训项目多少和培训时间长短成正比。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越高,审计方案设计和审计资源投放越合理,人员所需培训越少,审计时间越短,人工成本就越低。公务成本、专家费用与审计人员的知识经验储藏量成反比,审计活动引发的工程成本与审计人员的沟通技巧及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审计成本的重要因素。(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对审计效益的影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完成建设项目审计情况下,审计效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态度和能力。内部审计机构不能独立完成建设项目审计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着聘请社会审计机构的优劣以及对外聘审计人员工作的监管质量,最终对审计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对策建议

1.政府相关机构或部门不断完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程序

审计署2008年出台了2008—2012年工作规划,强调要积极探索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制定了各高校可参照执行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高校内部审计》,对高校建设项目审计的内容进行了较具体的规定,为高校审计机构开展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但是没有详解。建议充分发挥行政力量的作用,借鉴会计规范制定模式,由政府相关部门将审计人员与工程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配合时点、配合程序都规定下来并强制执行,最大限度地降低基层审计人员与其他岗位相关人员的配合难度,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获得更好的执行效果,高校所属的上级单位可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多渠道检查,监督工程建设各主体遵守审计规范情况,以保证审计质量。

2.学校适度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包括投资立项阶段审计、勘察设计阶段审计、施工准备阶段审计、施工阶段审计、竣工结算阶段审计等五个部分。按照成本效益理论,成本与效益具有紧密的联系,成本(即投入)越高,效益(即产出)越好,但是二者不是线性变动关系,当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效益不再增加,反而呈现下降趋势。成本对质量的保障作用有限。[8]因此,要结合建设项目所处内外环境及其本身特点确定审计工作投入量,避免为追求高效益而盲目地增加审计投入,或者盲目地扩展审计内容。竣工结算审计作为传统的工程审计内容,比起其他阶段审计来讲,可以获得更加明显的审计效益,如可以获得审减额等可量化效益,还能通过文件资料的检查获得制度改进或查出违规违纪等不可量化效益。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竣工结算审计的改进,因此,应以建设项目结算审计为必审项目或选择起点,确定应增加哪些审计内容。一般地,建设项目规模越大,资金量越多,工程越复杂,增加审计任务、开展部分或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可量化审计效益就越明显;工程管理制度基础越薄弱,工程管理者经验越缺乏,工程管理队伍素质越良莠不齐,建筑市场就越混乱,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非量化审计效益越好。因此,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按照先考察外部环境、再分析内部人文环境、然后参考建设项目特点的顺序决定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环节或范围。

3.学校制定协调一致、内容完备的建设项目内部操作规程

学校重视制度建设,职能部门每年都对内部规章制度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订或完善,但是往往局限于本部门工作,以符合对应上级单位或机构的要求为基本标准,对部门间如何配合关注不够。建设项目相关工作制度的制定状态亦如此,建设管理部门、物资采购部门、审计部门等分别围绕建设项目中自己承担的工作设计了工作制度,但部门间协调配合的规定则不明确。鉴于建设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参与主体多、控制环节复杂等特点,各建设项目参与方只有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合法合规、高质高效的建设项目管理目标。建议打破学校内部职能界限,根据国家制定的工程管理、审计等建设过程方方面面的法规制度,将跟踪审计工作安排在建设项目非关键路径上,嵌入整体工作流程,构建内容完整、科学合理的建设项目各阶段、多方参与的整体运行机制,做到责任清晰,任务明确,衔接顺畅,达到建设项目整体意义上的良好内部控制状态,实现用制度规定各方责任、用制度协调各方工作、用制度管理工程运作的良性工作氛围,以便缩减工期,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

第7篇: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大型建设工程 范围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国内的大型建设工程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大型建设工程存在范围蔓延、实际投资费用远远大于估算费用的情况。而且,在大型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项目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究其原因,可以说是项目范围管理不善所致。确定项目的范围可以明确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可交付成果,提高费用、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确定进度测量和控制的基准,更有助于清楚地分派责任[1].因此,规范大型建设工程的范围管理显得很急迫。

本文在介绍大型建设工程及范围管理的相关概念后,给出了大型建设工程范围管理的内容以及范围控制的重点。

1.相关概念

1.1 大型建设工程

大型建设工程是由功能上或区域上多个相互关联的项目组成的项目集。这些项目以协调的方式获得项目的整体利益,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在中国,大型建设工程通常是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比如上海世博会场馆、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大型建设工程的特点增大了范围管理的难度。

1.2 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形成于项目概念规划阶段,是对项目目标和目的的反映。项目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项目产出物范围,二是项目工作范围。项目的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成功完成项目所需的全部工作的各过程。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包括在项目内,哪些工作不应该包括在项目内。项目产出物范围和工作范围的集成管理是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将这二者按照具体项目的配置关系科学地进行集成管理,才能确保项目最终得到项目业主的满意。

2.大型建设工程范围管理的内容

2.1定义大型建设工程目的和目标

项目目标是实施项目所要达到的结果。项目实施的过程就是追求项目目标的过程。明确大型建设工程的功能目标对于业主以及众多利益相关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型建设工程的目标作为一种沟通方式,使得所有利益相关者及项目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也使得项目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了统一。

2.2 规划大型建设工程范围

此阶段是根据大型建设工程的目标识别和制定产生满足目标的可交付成果和收益活动的过程。该阶段也是编制大型建设工程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和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项目范围说明书定义了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帮助大型建设工程的利益相关者就项目的范围达成一致,并且可以作为将来项目决策的基础。项目范围管理计划说明了项目范围的管理方式以及项目范围变化的管理方式。

2.3制定大型建设工程要求

此阶段识别并详述实施大型建设工程的要求和应该遵守的规范。本文将构成大型建设工程的项目或项目集称作组件。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层面需要有规范以保证所有内部组件以及外部实体被充分地处理。大型建设工程的要求包括项目集层面和组件层面的要求。各个执行组织必须有一个健全的过程来管理要求,包括涵盖商务、业主及利益相关者、行业和其他项目集层面与企业相关领域的高级要求。

2.4制定大型建设工程架构

此阶段主要是建立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内部组件的结构,识别各个组件的相互关系,建立一整套治理大型建设工程的交互作用和演变的规则。这也是编制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架构基准的过程。项目集架构基准是大型建设工程内部组件的集合,描述了各个组件的特征、能力、可交付成果、时间、外部接口以及各个组

件如何对整个大型建设工程的收益做出贡献。

2.5创建大型建设工程的WBS

此阶段是分解大型建设工程的可交付成果、项目活动和实施阶段的过程。它将所有工作活动分解为更加容易管理的组成部分。它为项目管理团队提供一个报告项目现状及进展情况的基础框架,以便于在整个项目生命期内项目经理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WBS可用来交流与项目范围相关的信息,包括进度、风险、绩效、依赖关系和预算等方面的信息。WBS也是其他项目管理过程及可交付成果的主要依据。由于大型建设工程由很多项目或项目集构成,组成复杂。因此,创建大型建设工程的WBS要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架构基准、大型建设工程要求文档的基础上,利用有经验的专家及工作分解结构模板,按照科学合理的过程进行工作分解。

2.6 管理大型建设工程架构

此阶段确保在大型建设工程中的元素关系构建良好,并且遵循在大型建设工程架构中定义的治理规则。在大型建设工程的生命周期中,由于项目变更是在所难免的,因此项目集架构基准和项目集管理计划进行及时的更新是必要的。

2.7管理组件界面

由于大型建设工程是由多个项目或项目集构成的,其投资主体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与项目之间不仅存在施工界面的问题,还存在管理界面的问题。当出现项目变更的时候势必会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的沟通问题。因此大型建设工程的沟通管理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且要根据项目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

2.8监控大型建设工程范围

范围变更对大型建设工程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它可能源于项目利益相关者、大型建设工程的组件、起初未被识别的需求和架构问题或外部资源。每个潜在的变更请求都要分析,并且识别其影响。范围变更的控制过程是分等级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层面有变更控制委员会分析项目集层面的变更。如果项目集层面的变更控制委员会识别了对组件的影响,变更会被提交到组件层面变更控制委员会做更加详细的影响分析。分析的结果会返回到项目集层面的变更控制委员会,并且对其他组件或组件界面的影响也被识别。

3.大型建设工程范围控制重点

第8篇: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建筑力学与结构 应用

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其他专业知识和技术课程的学习。而这门课程属于一项和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理论性又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因此,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需要具备数学和物理的基本计算能力,而且需要有足够的逻辑推理的能力。近年来,项目教学法的引入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加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的运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现状

据调查,传统的教学在课程安排上,是先安排学生学习《建筑力学》,再安排学习《建筑结构》,分别用两个学期的课时完成,这样的教学安排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建筑力学》之后,开始学习《建筑结构》时,已经遗忘了之前学过的大部分有关建筑力学的知识。经调查,53%的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时间太少,66%的学生赞同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

另外,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部分需要的是施工员、预算员等职位,对学生的建筑构件与结构设计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读识结构施工图的工作能力,建议学校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多多安排学生进行工程图纸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建筑力学与结构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这种教学方法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一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方法,并且在国内的中小学进行试行效果非常好。作为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建筑力学与结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将建筑力学与结构的知识要点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体验中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同时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其次,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作为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拥有基础的操作技能,更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来完善和熟悉专业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习惯。传统的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程设置,重视理论的知识,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实践操作上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学习的效率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项目教学法,不仅仅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充分掌握必修课的相关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来学习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项目任务的确定

项目教学法的成功关键在于项目任务的制定和选择。选择项目时首先要通过对工程行业的职业定位进行调研,通过综合析行业生产需要的工作岗位、环境、形式以及工作要求等方面,并总结和选择出该行业职能中必须的工作任务,结合岗位技术要求做出明确的定位。所选项目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及代表性特征,并且包括的一系列工作任务都具有典型性。

其次,项目选择的内容和容量一定要恰当,一方面要和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相一致,另一方面要注意项目选择的时间控制,防止因时间过长而造成学生压力大,抵触项目教学的后果。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程设置项目教学的时候,可以从建筑材料的认知、构建静力计算模型确定、受压和受弯构件设计等项目入手,并且在这几个项目的若干子任务里精心选择,结合课程需要安排项目。

2. 项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由于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中的项目都包含许多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以及整个项目所需的学时都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合理做出规划。而每个项目计划中每个子任务的计划,不仅包括学时安排,另外还包括学生分组、组员如何搭配、组员和组长的分工,以及方案设计信息收集等等具体的计划,做到项目实施前的一切准备,并计划好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另外,实施计划的过程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部分。教师需要在项目进行之前,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引导,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更加理解项目的具体实施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的重点,通过举例子让学生实际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点,并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做好准备。再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设计好的项目,并且要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项目的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以及实施等具体操作都让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可以在旁边与学生保持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3. 完成项目之后的评价与归档

项目完成之后,对项目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检查,并适当评价,是项目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检查主要是通过评价信息收集质量、计划的可行性以及任务完成的质量、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问题探讨和处理的方法以及小组合作能力等。教师通过让学生各小组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并结合学生的检查汇报情况分析,总结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纠正,探讨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等。然后通过小组之间讨论,总结和评估自己在项目学习中的优缺点,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与奖励或鼓舞,激发学生对项目学习的积极性。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是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还需要学校的妥善管理和大力支持,通过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帮助实现项目教学,同时学校需重视教学资源的购置,为学生完成项目提供完善的校内训练场所,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相关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瑾,祁丛林.《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项目教学法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34):14-15.

第9篇:工程项目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自评工作;定期检查;编码体系;监理效果

项目监理机构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是一项强制性、复核性、闭合性的系统工程,只有具备丰富监理工作经验、严谨务实工作态度的团队,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并进行长效化的管理,才能确保项目监理机构工作更好地完成。随着建设质量目标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监管体系与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加强与完善,监理的重要性也随之体现,监理的责任也变的越来越大,无论是对监理企业还是每一位监理工作者都提出了严格的挑战。

在项目监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随着项目建设的逐步推进,监理的管理工作将经历前期筹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与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在“3控2管理1协调履行安全职责”的监理工作中,对各阶段采取有效的监理管理方法,是监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申报的示范监理项目。在各阶段的监理工作中,定期通过监理机构内部的自评可以有效填补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管理过程中的不足。

在项目监理机构的管理过程中,如何开展好各阶段项目监理机构的自评工作,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自评标准。为进一步规范监理市场行为,提升监理工作格式化、程序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监理现场工作质量,2012年1月1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出台了《江苏省项目监理机构工作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为项目监理机构的系统管理与自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省示范监理项目的创建评比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西部服务中心工程是昆山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本工程是综合办公建筑,由若干高层、多层组成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97817平方米,属框剪结构,该建筑分为地下2层,地上塔楼7-20层,裙房4层,总建筑高度98.75M,建设总工期900天,总投资65000万元人民币,质量目标――鲁班奖,安全目标――国家AAA级文明工地。较高的目标给项目监理机构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确保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公司决定将该项目申报江苏省省示范监理项目,目的是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只有严格依据《标准》,规范与提升各阶段的各项评价内容的监理工作,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管理水平。

项目监理机构工作目标――创省示范监理项目,为使各阶段工作有序开展,在实施前项目监理机构依据《标准》制定了自评方案与评价实施细则,为项目监理机构自评工作指明方向。在实施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自我评价监管体系,可及时发现各阶段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能够进行及时的改进与调整。在西部服务中心项目监理机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将通过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 认真学习与研究《标准》是开展自评工作的基础

项目监理机构通过对《标准 》系统化的学习与研究,熟悉并理解《标准 》中各项评分标准与要求,特别是各阶段单项评分表中的“黑体”重要评价项与“”号次要评价项。全面掌握单项评分用表A-F的所有评价内容,探讨研究管理过程中的达标方法,同时对各阶段的实施过程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为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预控工作。

在组织学习研究单项评分表的评价方法与综合评价等级方法后,可以全面掌握重要方向与思路。为了保证本工程能够达到示范监理项目标准,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内部必须加大项目管理力度,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的综合评定必须达到优秀标准,并要特别加强表C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与控制,也是整个自评工作中的重点检查内容,是项目监理机构日常开展工作的重点难点阶段。

通过《标准》学习可以让项目监理机构工作思路更加的清晰,认识到应如何从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监理服务情况,工作质量、工作绩效等方法进行全面的评价,可以为建立严格的评价程序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成立项目监理机构自评小组,定期对各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自评,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漏洞,完善各阶段的监理工作

在项目监理机构工作开展前,严格按照《标准 》中的评价程序,组成由总监任组长,组织具有丰富监理工作经验的土建和安装专监组成不少于3人的自评小组,进行科学化管理,按自评计划安排对每个单项评价表进行现场自评。

计划自评工作在每月月底进行一次,由组长组织参评人员,严格按照《标准》中的单项评分表A-F,除合理缺项外的所有评价内容逐一检查进行打分,完成打分后按实得分与应得分的计算方法算出每个单项评分表得分,并根据评价等级要求确定单项评价等级,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等级要求进行汇总综合评价,完成表G《项目监理机构工作评价汇总表》。在每次评价小组的工作完成后,做出书面的评价意见。在自评过程中若发现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中存在较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或存在较多的不符合项时,及时提出书面整改要求,项目总监签写受评意见并签字确认,确定整改方案要求内部整改,整改完毕后由评价小组进行复查。复查结果符合要求后本月自评工作完毕。

从每月的自检自评工作情况看,自评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项目监理机构工作中的不足与漏洞,并完善各阶段的工作,也使项目监理机构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大提高。

3 对项目监理机构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存放,并建立完善的编码体系,可以将各阶段的管理工作进行细化,有利于自评工作开展

根据《标准》的要求,为了更方便的开展好每月的自评工作,项目监理机构的所有资料、信息应进行详细分类与编码。目的是便于自检自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分类的方式是根据单项评分表A-F的序号与评价内容的顺序进行。再对分类好的信息资料按照要求进行编码,最后按照整个分类编码体系完成归档目录的编制,即总目录表、分目录表与子目录表,最终将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的信息、资料管理体系。

对照《标准》中表A-F单项评分表,项目监理机构将信息、资料分为 A-项目监理机构前期筹备阶段资料、B-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资料、C-工程施工阶段资料、D-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资料、E-施工合同管理资料、F-监理资料。每个阶段的资料自成体系对应存放。子目录是每一个档案盒内的资料及编码,当每一个档案盒的资料装满后,再进行编制子目录表,将每一份子目录表分别放入每一个档案盒内的首页,对照子目录便于查找盒内的每一份资料。分目录分别是A或B……F中每一个阶段的所有资料及编码,将每一个阶段中的分目录表分别放入各阶段中的首个档案盒内的首页,便于查找所有子目录档案资料。总目录是A、B……F中所有资料及编码的汇总,将总目录表存放在A阶段资料的第一个档案盒内的首页,便于查找分目录、子目录的档案资料。(详见编码体系附表1、附表2、附表3,以表A:项目监理机构前期筹备阶段资料为例)。

在项目监理机构的管理过程中,根据事先确定的分类与编码体系,要求所有资料全部按分类顺序进行及时归档存放。在自检、自评过程中按照单项评分表的内容顺序,对照分类编码好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查,不但能够更快更方便的进行检查与打分,而且还避免了缺项、漏项问题的产生。

4 严抓项目监理机构自评工作,注重细节,巩固各阶段的监理效果

随着工程建设发展阶段的不同,监理机构自评工作的重点也会慢慢的发生转变,并且在经历前期的自检自评与问题的整改后,往往会对前阶段放松警惕,在后期的自评中只注重当前阶段的自检工作,没有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仔细核查,就会造成工作漏洞。比如:施工企业资格、营业执照的年审,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上岗证,备案人员发生变更,测量设备的定期校验,大型机械按期检测等管理内容,未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完善。为了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项目监理机构采取了弥补措施,将A-F单项评分表中的评价内容进行逐条筛选,将可能发生类似问题的所有评价内容单独列出,建立了一系列备忘表格,(如下表:施工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人员审查备忘表),并组织内部人员进行了学习。通过列表便于审查,可以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来确保各阶段的监理实效。

附表1 监理资料归档卷内总目录(A-F)

工程名称:昆山西部服务中心工程

附表2 监理资料分目录

A项目监理机构前期筹备阶段资料

工程名称:昆山西部服务中心工程

附表3 监理资料子目录

A项目监理机构前期筹备阶段资料

工程名称:昆山西部服务中心工程

表4 施工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人员审查备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