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精选(九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第1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小学音乐教材包含丰富内容,教师在利用教材实施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文字。特别是需要强调的乐理知识内容,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识记。教唱歌曲时,也要对重要章节进行反复领唱。在教学反复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要让学生体会重复的效果,明确不同重复阶段需要完成的教学体验,并能够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在不断反复中进行总结。好的音乐因子能够对我们的感官造成刺激,也会触动我们的情感开关,重复之后,对音乐的审美评价也会发生变化。在学习《牧羊女》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对歌曲背景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歌曲内容进行反复讲解,对音乐节拍、感情因素运用等进行针对性引导。为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感知,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教材上歌词进行自编自演活动,就是根据歌词给歌曲配上动作和表情,学生自娱自乐。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课堂内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教师让学生借助教材歌词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反复演唱中获得系统音乐体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二、借助媒体重复,强化音乐记忆功能

多媒体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展示。音乐作品声情并茂,反复聆听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音乐感知,丰富的画面色彩,也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特别是那些经典音乐作品,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品味、消化音乐元素。音乐学习需要强化学生记忆,因为音乐有流动性,唱过听过就会消失。采用反复聆听的方法,能够将音乐符号深刻地记忆下来,这对提升学生音乐感知有重要帮助。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可以进行歌曲分解,原来教师领唱教唱,有了多媒体就可以动手不动口了,让多媒体反复播放功能教唱歌曲。如学习《鹅大哥》时,歌曲中有强弱之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进行反复比对,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歌唱技术。多媒体可以反复播放音乐作品,为教学带来更多便利,通过教师针对性讲解,还能够让学生在比对中形成更细致音乐感知。这对丰富音乐积累有积极影响。

三、借助语言重复,实现音乐文字转化

音乐是有声艺术,而文字是无声表达。在音乐重复教学中,将音乐学习用文字表达来传播,体现的正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为让学生对音乐有到位理解,教师可以将音乐作品换一种表达方式。用诗歌、散文的形式来描述音乐内涵,学生获得的感知将是别样的,对音乐概念的认知也会呈现多元属性。文字介入音乐课堂教学,不仅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丰富性,也为学生认知建立提供更多信息来源。教师在音乐欣赏中穿插文字解读,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立体的音乐感知。在音乐欣赏中加入诗朗诵,音乐学习必定会顺利实现升级。语言文字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利用文字对音乐作品进行别样解读,可以极大丰富学生认知。《好孩子要诚实》这首歌曲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唱这首歌时,教师将其中的几句歌词让学生抄写在卡片上,让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一部分学生朗读歌词,班级内呈现热闹景象。“爸爸没看见,妈妈不知道“”好孩子要诚实,有错要改掉”,这些歌词在学生演唱中反复穿来,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学生轮流进行朗读,对歌曲的理解当然更深刻。

四、借助动作重复,体现音乐操控功能

第2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原理;中小学;音乐课堂

一、音乐教育哲学原理的简述

关于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笔者选择了三种较为系统全面的哲学流派:唯理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并从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讨论,探讨哲学观点对音乐教育产生的实际影响,包括教学的四个方面:课程与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生角色。首先是唯理主义。唯理主义强调教育的内容应注重永恒的价值,强调不朽和永恒的音乐的学习;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发展综合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会从广阔的视角理解教学材料,即学生获得心智的理解;把学生学习评价看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的是师生对话的教学方式,共同探求未知的真理,重视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听讲和阅读。其次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强调学科材料的学习,把国家制定的学习内容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坚持由学术领域的权威来决定学习内容;注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重视听讲和阅读的教学方法,把教师视为教育过程的核心,而抱有自然主义倾向者是把教师的干涉减至最低,最大程度地鼓励独立学习,强调学习是学生的责任。最后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十分强调学会如何获得技能,怎样收集知识,把经验看作是学习的基础,看重音乐学习的过程非音乐结果;提倡通过探究、验证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对学习的手段十分重视,教会学生学习的途径;使用主义者的评价指的只要是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且对评价持有高过其他各派的兴趣;教师的角色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和助威者的作用,重视学生个体,协助学生收集信息、获得知识。三种哲学原理对音乐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各有其中包含的合理成分,亦各有优点缺点。我们在分析哲学观点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较多倾向某一哲学流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排斥其他哲学流派中的合理成分。这是作为音乐教育者要特别注意的。笔者将从广州市玉岩中学音乐课堂中授课教师所体现出来的音乐教育哲学原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二、课堂观摩体验与感受

笔者有幸观摩广州市玉岩中学的音乐课堂,在此介绍课堂的授课过程及笔者本人对课堂的体验与感受。本次在玉岩中学观摩的音乐课堂的课题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授课教师挑选了视频《贵妃醉酒》播放,并向学生提出“视频中融合了哪些中国元素?”的问题,要求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问题。接着教师介绍京剧行当,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并开始讲授新课内容。首先,授课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本节课堂的主人公梅兰芳,并让学生欣赏梅兰芳的著名剧目《霸王别姬》中的经典片段,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梅兰芳演唱时每一句的结尾音和身段有什么特点?”。观看完《霸王别姬》经典片段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梅兰芳演唱时的特点并总结,教师亲自给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其口型、吐字和音色特点,并要求学生模仿、学习和体验。除此以外,教师还通过亲身示范教授“学唱、念白、做手势”从而来让学生感受与体验梅派唱腔的三种艺术手段。新课内容学习完毕后,进入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向学生拓展介绍梅兰芳生平事迹、艺术价值和贡献及其经典剧目,包括介绍梅兰芳作为爱国人士的生平事迹及社会贡献以及他对后人的影响等等,并在课堂的最后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再次复习与巩固。在本节音乐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了解其教学思路及教学理念,甚至是当中所体现的音乐教育哲学原理。笔者列举以下几点:一、授课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导入这一环节时,通过播放视频《贵妃醉酒》的途径,让学生浏览欣赏作品,并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教师提出的特殊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关注作品的特点和形态,以此来教会学生学习新的音乐作品或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这一做法正是实用主义所主张的,因为实用主义者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成为独立的音乐学习者。二、本节课的课题是《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且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了梅兰芳的代表作《霸王别姬》和《贵妃醉酒》给学生欣赏。这一做法体现了唯理主义强调的教育内容应注重永恒的价值,强调不朽和永恒的音乐的学习。三、课堂上教师除了教书本知识外,还涉及到梅兰芳的生平事件及其社会贡献等教学内容,是对学生的进一步拓展教学。这充分体现了唯理主义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获得心智的理解,偏爱更多的获得和广义的理解,而不是仅仅是有关音乐的事实和信息。四、授课教师从开始上课到下课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体态教态和恰当的说话语速,与京剧的特点相对应。这体现了唯理主义把教师视为学生的楷模,授课教师回避不端的行为和懒散的形象,以及所谓的“艺术气质”。

三、音乐教育哲学原理的重要性

第3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快乐教学;小学音乐;课堂情境音乐是快乐的最好表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使小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快乐和欢笑。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就应该改变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运用快乐教学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快乐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地、积极地、快乐地进行音乐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要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效率,就要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创建优美的教学情境和创新的教学过程。下面就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效率进行论述。

一、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学生之中,降低教师的姿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打成一堆,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行为。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友好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处于一种心里放松,精力集中的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完全放开,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和创作。学生没有束缚,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敢想、敢做、敢唱、敢演,这不仅对学习音乐知识有好的帮助,还能使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因为学习音乐不是仅仅学会音符,写好谱。更重要的是把学会的知识用于生活,用于交流和沟通。师生关系友好,可以让学生在演唱的时候有很好的平台,为学生以后走上舞台、走向观众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创设优美的课堂情境

创设优美的教学课堂情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优美的环境创建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情趣,增加学生的音乐细胞,这对音乐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要学好一样东西,兴趣是关键。教学课堂的优美化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应在教室合理的位置摆放鲜花,在墙壁上挂放精美的艺术作品,在音乐器件上安放多彩的音符卡片。使学生走进教室就像走进童话里一样,身处一种较为惬意的环境之中,心情一好,兴趣就来。课堂情境的美化,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心情调理,以愉快的心情面对音乐学习,能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创新教学的过程

在音乐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会有些较为枯燥无聊的练习,如对节奏的学习和把握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反感。为了练好一个音符,打好一个节拍,哪怕是半拍,学生都会进行多次的重复训练,这使得学生在长时间枯燥无味的练习中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一些形象化、趣味化和简单化的练习进行音乐学习。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自己无法突破的难关,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的方式,不是去责备学生,怪罪学生,而应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从心理上激励学生对音乐产生爱好,从行动上感染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要让学生都带着快乐的心情学习音乐,就得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出一个适合自己学习的好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把内心深处的那份快乐展现出来。总之,小学音乐课堂的快乐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们能活泼快乐地学习,能轻松愉快地感受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快乐,用优美的歌声和动听的旋律去谱写人生。

第4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小学 841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了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要以学生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的丰富情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不仅有好的艺术修养,更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学会自主学唱、学会合作学习、学会自主掌握音准的全面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音准探究

我们的音准教学既要适应课改新形势,又要为学生学习音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必须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顺利实现音准的知识技能,音乐合作学习方式,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唱音准。我们在音乐课堂的音准教学中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组织有效的音乐小组合作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小培养学生音准的掌握和正确的演唱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周密计划,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侧重面,使学生唱出纯净、漂亮的歌声,形成一个完整的歌唱,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观,希望我们在音乐课堂中多加强音准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为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调动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在设计每节音乐课前,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调动学生上这节音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唱和掌握音准的动力,是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力量之源,同时兴趣也是师生之间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兴趣也可使同学们主动投入创新精神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学唱音准和音乐课的质量,通常我采用猜谜语、讲故事、范唱、肢体语言、游戏、多媒体教学等调动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掌握音准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例如:我在上《小青蛙找家》这一课,我用猜谜语、肢体语言调动学生学唱这首歌的兴趣,(凸眼睛、宽嘴巴、它们都是歌唱家!白肚皮、花衣裳、唱起歌来顶呱呱!)又如:我在上《新疆是个好地方》这一课时,在导课时我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图片,新疆风光:天鹅湖、天池、胡杨、沙漠;新疆瓜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若羌的枣;新疆美食:烤包子、抓饭、烤全羊、拉条子,当这些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时,请同学们说图片的名称,学生又激动,又兴奋,作为新疆的小朋友他们感到非常的自豪,在课的一开始,同学们就非常乐意学这一课。也为学唱这首歌掌握这首歌的音准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音准教学节奏的训练和节奏感的培养

在接受课堂训练的过程中,除将每个音,每个字须唱得非常准确外,节奏的训练和节奏感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打准每小节的拍子,将每小节唱得不“拖拍”不“抢拍”无疑是必要的,对从事音乐工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但不是仅此而已。因为音乐表演贵在于引起听者感情上的共鸣。而听者的感情能否被激发,则需要歌唱者全身心浸浴在乐曲的节奏中。因此让同学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一切,严格的将作者规定节奏化为自己的内心节奏歌唱。如果粗心大意地,随心所欲地纂改或唱得无板无眼则被认为“无节奏感”。而没有节奏感的人是唱不准歌的。例如我在上四年级第一册《柳树姑娘》,我先用手风琴将第一声部教会,第一声部音唱准确后再教第二声部,重点强调第二声部的啦啦啦怎么进,进时前面要空一拍,后面空半拍让唱第二声部的同学不抢拍不拖拍,让唱第一声部的同学一定将音唱准,主旋律唱准了,二声部才能更加稳固,以上做到了才能听到优美和谐的二声部合唱。

三、在音准教学中着重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唱歌曲里大部分的歌曲都有难唱的部分,在教唱歌曲前我会用多种教学手段将难唱的部分突破,然后让音乐与多媒体结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将有声有色的情景优势来创设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下蛋啰》这个课程中,我就利用多媒体出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咯咯咯咯哒,咯咯咯咯哒,咯哒,咯哒,咯咯哒,并且用多媒体放映相关的节奏,配相关的图片,咯咯咯咯哒,有一个鸡蛋在大母鸡的身后出现了;咯咯咯咯哒,又有一个鸡蛋在大母鸡的身后出现了。咯哒,咯哒,接着又有两个鸡蛋出现了。咯咯哒,一堆鸡蛋出现在大母鸡的草窝上,这段衬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通过多媒体上的图片和配音,使同学们一下子被视听的完美结合给感染了,很快同学们就投入到了这节音乐课所展现的情景中,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将这首歌学会而且音准也掌握的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音准教学不能离开琴声

经过反复歌唱教学实践,学生跟琴学唱歌曲比跟录音机和多媒体课件学唱准确的多,跟录音机学唱看似一会儿就学会了,再让学生跟伴奏唱的也很好,但让学生单独唱跑音现象较为严重,如先让学生反复聆听教师和录音范唱,再用琴逐句教唱,音准要比前面好的多,例如:我在教唱小学音乐第一册《国旗国旗真美丽》时,发现最后两句不一样,学生跟录音机学唱没区分开,把两句的不同处唱成一样了,如拿手风琴将这两句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提前教唱并作说明,效果明显比前面好的多,又如:我在教唱小学音乐第七册《哦,十分钟》中,本课的教学难点有两处,刚好是两个跳跃记号下面的歌词,一字多音,唱法不同,学生在学唱时,老是将这两处唱成一样,最后在其他平行班教唱时,我用手风琴提前将这两处教唱,并进行对比,特意点出这两句唱法的不同之处,效果就比前面的班级音准唱得好的多,再如:我在教唱小学音乐第五册《一只鸟仔》中,先让学生跟录音机学唱,学唱三遍后,就学会了,集体跟录音机伴奏唱的也可好了,可单独抽学生唱,大部分学生都唱走音了,没拿琴教唱,学生学唱的根本不扎实,大量实践证明音乐教学有它的独特性,“歌声不离琴”。

五、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新的音准学习方式与新的音准教学方式相一致,才能达到行为的有效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音准研究,提高自身专业的理论素养,学会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第5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一、在枯燥的音乐知识教学中生成精彩

法国伟大的文学家卢梭曾指出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觉得音乐知识枯燥,学起来无趣。相对于其他一些学科而言,其内容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模糊性。但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味地讲知识就会使优美的音乐变得枯燥无味,也不符合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1.让音乐变得有趣味,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音乐是美的,可音乐知识是枯燥的。把音乐变得简单和有趣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会更有吸引力。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让他们快乐地学,把教他们学变成我要学,最好让他们全身动起来,比如做做游戏,唱唱儿歌。让他们的手、脑、耳都参与到其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同时培养思维能力,也受到美的熏陶。

2.以积极的态度教学,增进互动交流

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学生们的音乐学习活动,让自己以朋友的身份去与小学生们交流,最好让他们喜欢上自己。我们小时候都有过这种感觉,那就是喜欢哪个老师,上课就会很听老师的话,也会在他的课上表现得好,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应给小学生尽量提供愉快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协调好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使每个学生时刻都感受到教师在关注着他、期望着他,能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学校应完善软硬件来丰富课堂

学校是教育的奠基石,有了学校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小学音乐的教学会朝着更加快乐的方向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后的社会必将是需要全才的,所以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和教师要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学生音乐能力存在着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

1.提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教学领域内容标准的弹性尺度。在教育上,应结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来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如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些都很好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课堂教学服务。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

2.配合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活动如观看演唱会、电影等,以此来丰富小学生的视野。同时应提供各种乐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校应为教师和学生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当学生学会了歌曲后,适当地举行一些歌唱比赛,锻炼他们的胆量。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不免会有学生说某某小朋友动作编得不好,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试着鼓励每个小学生,使他们有信心。

第6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一、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1、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放在首位,单纯地训练学生识谱、视唱和唱歌,教学内容单调,方法也比较简单。器乐教学只是在课外进行,学校组织少数学生学习器乐演奏,其目的也只是为了演出了比赛。

2、而现代的教育观念,尤其是素质教育认为,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可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其中会演奏乐器是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一种能力。所以现在要求乐器进课堂,每位学生都会演奏一种乐器。通过器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3、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学生学习弹琴与绘画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能力,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还能陶治情操,美化心灵。

二、器乐教学乐曲的选择

任何器乐教学,都是通过一定乐曲的练习进行的。而小学器乐教学乐曲教材的选择受到乐器品种的约束,特别是许多优秀的大型经典曲目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该乐曲主奏乐器学生不能掌握,或由于长度和难度等原因,它们无法直接进入器乐教学课堂,而且还要尽可能避免那些枯燥无味练习曲的出现,所以应该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与乐曲作为练习教材,最好是我们音乐课里面学过的歌曲。站在学生的心理来看,乐曲的美感与他们的表现欲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低劣的乐曲则会磨灭学生的表演兴趣。因此,在器乐教学中,选择既适合学生器乐,又具有审美价值的乐曲,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为了拓宽学生的器乐曲目和加强操作实践,器乐教学还应该和唱歌结合起来。学生在唱歌教学中所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他们通过学习演唱后,不仅对歌曲的曲调比较熟悉,而且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现也都能了解和掌握。在这种前提下,如能用自己的乐器器乐出来,既可以为大家伴奏,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独奏,是提高学生器乐兴趣和发掘优秀器乐曲目的有效方法。

三、精选乐器,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学习乐器的源泉。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其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以及乐器的普及性。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当前,有些学校给学生使用的乐器制作粗糙,发音不准,不仅没有美感可言,而且成为学生音乐耳朵的杀手,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

四、建立多种奖励制度,达到器乐教学的成效

第7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心灵相融 音乐鉴赏 演唱评比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机械性的传统教学形式,很多教师仍以自己“讲”好为课堂准则,将在音乐课上让小学生学会唱歌作为唯一的课堂目标,预设的课堂问题过于普通,根据我国教育部等部门的新课改要求,这种不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因为当代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手机音响接受到的音乐比较多,在学习时已经有了认识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音乐功底和了解的音乐基础知识还是比较弱,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音乐课堂设计成自主开放的课堂,做到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能达到与心灵相融的教学成果。本文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论述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音乐与心灵相融的具体方法和措施,通过音乐与心灵的融合,不但能够增强新时代音乐课堂的魅力,而且能够让音乐的力量发扬和传递。下面我提出几种可行性建议。

一、教师从改变教学模式做起是让音乐与学生心灵相融的基本条件。

教师是课堂高速前进轮船的掌握航向的人,其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如何让音乐与学生的心灵相融这一问题,教师的教学模式起到很大的支配作用。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存在部分教师由于顾虑课堂上过多的提问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上课进度和上课秩序,惯性地认为音乐课堂本来就不应该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部分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歌唱能力不强,怕学生过多发问会使他们陷入困扰,导致本应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这些顾虑使小学音乐课堂照搬陈旧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不高。学生需要自己探寻音乐的真谛,从音乐的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发问,积极思考,真正以音乐滋养心灵。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大量的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的空间。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维,能够让学生思维活跃,不仅如此,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开放学生的思维,而是要通过有力的引导,让学生提出有价值、有讨论意义的高质量问题。例如小学音乐知识中的音调和节奏,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哪个音调最难唱,才能让小学生针对个别的音符的发音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耐心地教学生改进发音上的漏洞。教学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允许不同的意见出现,为课堂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当他们对课本基础知识或者歌曲的曲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则重新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体现之一。当然方法和手段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才实现和完成。

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之处。

使学生的心灵与音乐相互融合要将学生当做小学音乐课堂的主体,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对象。小学音乐教学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属于基础阶段,音乐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将学会和唱会歌曲作为主要目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转变这种错误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改变没有感受地学习音乐的坏毛病。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曲并不难,但如何通过学习让学生爱唱敢唱,认识到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是广大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考虑的。小学音乐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能够准确考虑到教材的系统目标和总体规划,考虑到小学教材的单元框架,努力将音乐课程安排得井井有条。

而在这里我重点推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增加“音乐鉴赏”这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一次课堂上,学习《Do Re Mi》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伴随着电影中的优美画面和阵阵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认识《Do Re Mi》的由来。其次,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曲的歌词,体验作曲家对雪绒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对在歌曲中感受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整理总结,切实做到赏析音乐,真正意义上了解和感动于音乐所要传递的精神。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课程的背景及民俗习惯激发学生倾听这类音乐的兴趣,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音乐与学习的音乐曲子作对比赏析,使学生自主寻找这类音乐的共性和不同,在音乐鉴赏的基础上,转变自身的音乐学习方式,在心灵上与音乐产生共鸣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鼓励制度使用演唱评比的形式是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小学音乐的课堂做到充分激发学生唱歌的热情才是让学生与音乐心灵相通的好方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包括这方面,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音乐学习积极性高涨的课堂。如果真正做到音乐与心灵相融,那么使用演唱评比的教学方式无疑是音乐课堂很好的选择。比如小学音乐课本上有一首歌曲是《海鸥》,我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合理地分成四个组,让全体学生进行当众演唱,教师选出其他小组评选的学生打分。由于分数的高低涉及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我建议把分数当做一个普通的表面工作,尽可能地让大家普遍高分,而且分数雷同较多,有差别的则相差不大。《海鸥》这首歌曲简单易于演唱,而且通过演唱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歌曲中海鸥的性格,传递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关系,培养学生珍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美好心灵。运用这种唱歌评比的教学方式可以回归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本质,让学生了解音乐、爱上音乐、喜欢歌唱。小学生的娱乐兴趣比较高这一特点也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可以在演唱比赛中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小学音乐课堂对于这群小学生来说是一个繁重课业下放松休闲的好机会,同样能激发他们热爱歌唱和音乐的热情。这样一种教学手段符合当代教育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适应新型时展的特征,同时是现代音乐教学模式的高度体现。利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给小学生构建歌唱竞争的平台,使得课堂的氛围异常活跃,这样,学生和教师能够乐在其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是实现双赢的有效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通过以上三种措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改变传统音乐课堂的弊端。有人说,音乐是心灵的窗户,是心灵的眼睛,是心灵的源泉。只有将学生的心灵打开让音乐的思想和情感传递,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心灵与音乐相互融合,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课堂,走进音乐的世界。

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走进音乐世界,领悟音乐的真谛,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让音乐的力量得以发扬和传递,轻松爱上音乐,爱上学习,也使音乐课堂富有生命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快乐、健康成长,让教学步步为“赢”。

参考文献:

[1]丛奚莹馨.试论小学音乐趣味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蔡之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状况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吴海芸.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5]张静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6]马静.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7]张爱华,宋方菊.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

第8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小学音乐;情景教学;学生;培养;兴趣【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36-01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记忆、技能的模仿、歌曲的学唱上。在每一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多次地塑造、创编新情境,体验新感情,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体验美的能力。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情景教学,做一下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运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夜晚宁静祥和的气氛,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用右手食指立于嘴唇上作“嘘”状,然后拉上教室窗帘,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十双眼睛都盯着老师。此刻,打开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了已闭上眼睛的月儿,旁边有几颗小星星在时隐时现地眨着眼睛,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棵大树,微风轻轻吹动着树叶,树干上有几只已打瞌睡的小虫儿,树窝中躺着两只休息的小鸟,在树下的小屋中亮着一盏灯,有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正伏在桌面上,透过窗子数星星,数着数着便睡着了。伴着抒情的乐曲,学生的目光停住了。这时,我轻声地对小朋友说:“夜深了,天上的月亮、星星都闭上了眼睛,鸟儿休息了,虫儿也停止了歌唱,就连小宝宝也睡着了。”然后用充满关怀的口吻对小朋友说:“小朋友,让我们也闭上了自己的小眼睛,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吧!”小朋友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他们完全沉浸在甜美的意境之中。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2设置问题,构建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教学实践证明,设疑是现代目标教学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它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书本的角色往往呈对立状态。教材中有关人物的情感、言语、行为等等与现实中的学习者似乎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情境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换,学生由习惯上的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为不断追求、进取的“主动角色”。儿童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在表演中能亲身体验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获取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教学高潮。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中,在向小鸟问好的环节,一部分学生充当各种小鸟,另一部分学生充当问好的小朋友,让他们进行对话。学生1:“小麻雀好。”学生2:“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和小鸟做游戏的喜悦。3即兴创作,体会情境

第9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一、音乐课堂上有效学习的再认识

有效学习的范围很广泛,这里所指的“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分如下几点:

1.学习的内容应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能够引起他们直接需要与强烈兴趣的内容,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内容恰当,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

2.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生成发育过程,放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自觉程度上。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

3.有效学习的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教学设计关注的不应是老师怎么讲解,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

二、新课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出现的无效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在课堂上全面地落实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我们有时候还感到茫然和困惑,有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为了“赶时髦、走形式”,造成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无效学习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一新,教学情境的运用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抽象的音乐变得生动形象。但有时往往物极必反。有的老师一上公开课就非得创设一个情境引入不可,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们也就习以为常,情境也就失去了新异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过分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也是不利的。

2.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了,但现实中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指定学生回答时,还是喊声不断。对于学生下边的表现,老师全然不顾。其实不管课堂是热烈还是沉闷,我们的眼光都不能仅仅放在课堂气氛上,我们的眼光应放在学生音乐情绪的表现上。一节课,学生热热闹闹,但却没有真正理解过,这应该不算一节好课;反之,就算这一节课比较沉闷,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应有的发展,这也算一节好课。

3.课堂评价的偏差——“表扬”铺天盖地

有的老师认为,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所以,这次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哪怕只有一点点成绩,我们也要表扬,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要鼓励。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 “很好”进行笼统的评价。一节课上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把表扬的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这样的表扬鼓励究竟能有多大作用?

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

三、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学习的策略

1.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课堂上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教学《什么结子高又高》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谜语,生回答揭示谜底。从而揭示课题,由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问题情境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2.要有恰当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要实现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还应当注重开展恰当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音乐情绪的想象。音乐活动要达到我们期望的良好效果,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精心选择恰当有效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也可以采用独立思考、相互议论、个人探究和对话交流等形式,使学生通过猜想、对话、倾听和互动,实现音乐活动的有效性,给我们以有益的借鉴。

3.适时适度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