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实践出真知的格言精选(九篇)

实践出真知的格言

第1篇: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世界;可知性;阐释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世界是可知的,抑或不可知?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这种种解释推动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但很难令人信服地说已有一个相对合理完满的答案。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阐释历史过程的演进的分析,揭示这一问题的内涵及解决之道。

一本体论阐释

近代哲学以前,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阐释,是构建在独立于人之外的世界本体的预设基础之上的.人们追问的问题是:世界是否可知?如果可知,其理据何在?世界是否彻底可知?如果不是彻底可知,其界限何在?古希腊人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巴门尼德认为,“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1],苏格拉底、柏拉图都坚信人类的心灵、灵魂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得到真正的知识.但怀疑论者指出,人类的理解力只能把握现象中已有的东西,一切理性的东西都离不开感觉经验.人是依赖感觉去把握存在的,而感觉的主观性、不确定性说明思维并不能绝对地反映存在。因此高尔吉亚认为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尽管人心可以设想关于实在的观念,但这种观念毕竟不等同于实在本身。形而上学借经验类比推测超验的实在,从思想观念推证存在本质,根源在于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事实上,对确证性的渴望只能以或然性的假设而告终。

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都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为认识可靠性的基础是理性还是经验而争论不休。休谟认为,“我们凭什么论证能够证明人心中的知觉是由和它们相似(如果这是可能的)而实际完全差异的一些外物所引起的呢?”[2]事实上,人的认识只能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它不能超出经验。但经验的证据有两重性:一方面,作为知识来源的原始经验是可靠的,只真不假;另一方面,由原始经验出发做出的经验推理是可错的,它只能提供或然性的知识,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也就是说,原始经验的可靠性决定了它可以作为一切科学认识唯一牢固的基础,经验推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经验体系范围是有限的,它不能达到终极的原则。

休谟认为,在经验范围之内的事情是可知的,超出经验的事情是不可知的。只有将认识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反对一切独断的迷信。休谟划分可知与不可知界限的做法给康德以深刻启示。在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上,关键问题不在于思维和存在是否同一,在何基础上同一的问题,而是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界限问题,或者说“我们能认识什么”的问题。在康德看来,理性以其先天知识形式在综合统一后天感觉材料中创造自己的认识对象———自然界,从而获得知识的有效性;但理性为自然所立的法只适用于现象界,而不适用于作为现象基础的物自体,因而人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存在而不可知。这一思想遭到黑格尔的严厉抨击。黑格尔认为,给认识的有效性划定一个范围,认为认识只能把握有限相对的事物,至于绝对无限的东西则被否认或推到不可知的领域,实际上就否认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康德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现象与本质、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实在和概念的有机的辩证的统一。在黑格尔看来,存在即思维,没有思维以外的客观存在,思维是存在的本质,存在是思维的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是绝对的,僵死的,而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是由自在到自为,由有限到无限,由相对到绝对,由直观的多样性到多样性的统一,由表面的现象到深刻的本质的过程。作为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由感性直观到思维概念的发展,是一个越来越深入地把握对象真理性的过程。

黑格尔试图通过揭示思维和存在的辩证性质克服认识的界限问题,从而最终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或者说认识的可知性问题,但由于其客观唯心主义基础,这种分析仍不尽合理。黑格尔预设绝对精神,把认识看作是对绝对知识愈来愈全面的把握,依然是构建在主客二分,绝对本质的先验预设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现代科学如量子力学等科学的最新发展都证明,“绝对精神”,事物的绝对全面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假定客观世界独立于观察者,并且不受主体对它的认识所影响,即有一个自在自为的客观世界和独立于认识对象之外的“超然观察者”,这是不成立的,世界可知性问题要求新的阐释。

二语言论阐释

现代西方哲学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排斥作为传统认识论基础的主客、心物、思有的二元分立,实现了“语言学的转向”。他们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世界只有进入语言,才能表现为人的世界;世界的视域就是语言的视域,我们都是在语言中认知,世界可知性问题可以归结为语言论问题。胡塞尔认为,传统的本体论阐释的一个根本缺点是没有考虑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既然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认识获得的,那么在对认识的可能性问题反思之前就不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人们要问:意识之外是否存在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对象?意识如何能越出自己达到对象,何从知道由认识所描述的对象与事物本身状态相符合?认识的主体在认识对象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胡塞尔反思的结果是追溯到语言研究,认知之所以可能,在于意识自身建构的意义,意义指向语言,语言规定了认知理解的限度。维特根斯坦则直接把世界可知还是不可知转换为世界可说还是不可说的问题。在他看来,世界概念并不仅仅包含现实世界,更重要的是包含一切逻辑上的可能世界,“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3],现实世界只是逻辑上的可能世界中的一种而已。

一旦有了这种对世界的清晰认识,我们就可以用逻辑来分析语言命题,发现语言表达中潜在的逻辑形式,并以此确定语言的界限或者说认识的界限.也就是说,我们描述世界的语言限制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语言的界限和世界的界限是同一的。所谓能够说的东西是指语言命题在一定逻辑架构中可以真实地表达事实。用来述说事物的语言基本单位是命题,一个命题作为一个逻辑图像说某些事情,它有确定的含义,命题的含义在于它是一个可能事态的图像,一经分析,普通语言就显示出逻辑形式。真命题就是描述存在结构的命题,存在事态的总和构成事实,真命题的总和形成科学;世界作为事实的总和,语言逻辑保证只要能说的都能说清楚。所谓不能说的东西,是指对象世界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一切能够表达的东西都能用逻辑形式加以描述,但逻辑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表达一切东西,如逻辑形式的地位,哲学本质,生命意义和对世界的神秘感觉都是不可说的。这些东西不可说,但理智本性却总想说出它们,传统形而上学错误正是试图说出这些不可说的对象。因此,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必须在语言中划清界限,“凡是能够说的东西,都能说清楚,凡是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4]但是能够说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对象世界?这演变为当代语言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实在论者认为对象世界是独立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语言陈述的真假与主体的认识能力无关,科学理论是表述客观世界的,决定科学陈述真假的,不是人的主观感觉,也不是人们的内心结构或语言,而是外在的世界,语句的真假值取决于该命题和该命题所描述的外在世界是否一致;反实在论者则认为认知活动是一种构造和想象,“人们总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概念的透镜来了解自然,而且这些概念框架以及嵌在框架之内的语言,可能给我们所认知的事场染上一种不可避免的色彩”。[5]人们没有理由相信语言解释反映了真实世界,语句的真假值总是和认知者的价值系统,语言架构甚至个人兴趣密切相关。

如此,世界可知性问题的阐释集中在以下的问题上:可知的世界是什么?世界可知的理据是什么?或者说世界在什么意义上是可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对此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三实践论阐释

第2篇: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一个共产党员从入党之日起,就应当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严格要求自己,用正确的荣辱观严格规范自己。是非颠倒、善恶不辨、美丑不分、荣辱错位的人,不能加入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但是,荣辱观修养作为共产党员思想入党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组织的培养教育,需要自身的艰苦努力。荣辱之责在于己。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正直无私、荣辱分明、正气凛然的先进战士形象展现在群众面前。共产党员加强荣辱观修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既要知荣,又要明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要解决对荣辱观的认知问题,弄清楚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恩格斯说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世界观、荣辱观不同,判断“荣”与“耻”的标准就不一样。封建士大夫以门第高低来区分尊贵与卑微,资产阶级则以金钱多寡来看待荣耀与耻辱。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工人阶级先进分子,则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荣辱的标准。做了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事,就引以为荣;反之,则引以为耻。“荣”和“耻”体现在人们行为的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同志强调的“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从价值观来说,一切对国家、人民、集体有益的事都为荣,损害国家、人民、集体利益的事则为耻。从道德观来说,一切真善美的事都为荣,假恶丑的事则为耻。“荣”与“耻”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不同时代的不同评价标准。如孝敬父母为荣,不孝敬父母为耻,向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今天的“孝”并非封建时代的愚孝,判断标准和评价标准都有很大不同。有一种观点认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知荣”就行了,“知荣”就自然而然不会去做坏事,明不明耻也就无所谓了。这是有失偏颇的。知荣明耻是人们内心的善恶、荣辱标准。“知荣”是做好事、善事的心理支撑,“明耻”是不做坏事、恶事的心理保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知耻”是做人之本,“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辱,莫大于不知耻。一个人只“知荣”,不“明耻”,很难保证自己的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越出道德底线乃至法律界限。有知耻之心,才能自觉地走正道而不走歪道。当然,也不能只“明耻”,不“知荣”。不“知荣”,“明耻”也很难真正做到。共产党人不仅应辨知荣辱,把握好“荣”与“耻”之间的“楚河汉界”,趋荣避辱,而且要积小荣为大荣,防小辱成大辱,珍惜、维护和努力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既要正言,又要正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前提是解决好对“荣”和“耻”的认知问题,而落脚点是将这种认知付诸行动。这就要既正言又正行。共产党员与一般群众相比,更应重视正言和正行。只有言正行正,才是身正,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表率。何谓正言,何谓正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正言就是说话要出以公心,表达真实的情况和想法,体现公道正派,彰显高尚情操,不说套话,不说假话,不说任何有辱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话。正行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勇于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坚决同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不做见不得人的事。共产党员正言正行,说到底,就是说话、办事都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以的规定来衡量,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凡是符合党纪、国法和道德的就坚持,不符合的就自觉纠正。正言和正行密不可分。言正行正,言行一致,才是我们党所要求的。那种夸夸其谈、光说不做、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人,其好听的语言不过是一种虚情假意,不是真正的言正。有些人之所以言不正、行不正,说到底是心不正,奉行的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背离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德在于行,行不离德。一个共产党员要做到言正和行正,特别是行正,必须加强世界观改造,坚持按照的要求进行党性修养,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做到正己先正心,从而把对“荣”与“耻”的认识和实践牢固地奠定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之上,正言践履,笃行不倦。

第3篇: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应用写作;教学;实践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重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在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中,应用写作就是一门具有鲜明的实用性、技能性,讲求“教、学、练、改”一体的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应用写作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严格的、科学的训练,使学生把文体知识应用到写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掌握写作规律,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能。

一、“教”——教授文体知识,以指导写作实践

应用文是人们在处理公私事务、传递信息时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实用文体。它的实用性和程式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写作上格式的限制、语言的运用皆有其区别与其他文体的特点。如果不先弄清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不费气力去研究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原理就匆匆动笔,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应用写作要以理论框架作为支撑,把握应用文写作的规律,把文体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写作实践服务。现即从应用文最显著的程式性及语言的事务性的特点为例体现文体知识的重要性。

1.文章格式符合程式性的要求

格式的程式性是应用文写作的主要特征之一。程式性包括规范格式与惯用格式,规范格式就是指法定固化的格式,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些必备要素及其书写位置,不能随意改变,也不允许遗漏,通常用于法定公文的写作;惯用格式是指在写作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格式,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和日期等几部分,常见于事务文体和其他应用文体的写作。应用文格式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应用文格式的构成要素及其正确的书写位置,从根本上改变因对应用写作时格式的不了解而出现的混乱无序的状况,从而能写出符合不同应用文文体需求的格式来。

2.文章语言符合准确、周密、平实的事务语体的要求

语言是组成文章的最基本的材料。学生们经过了长达12年的中、小学语文课教学,大量接触的是散文、小说、诗歌等文艺性语体。对应用文的事务语体陌生甚至不曾在意过。要改变他们的行文习惯,让他们逐步熟悉并懂得使用事务语体是写好应用文的关键也是应用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讲清两种语体的特点及区别。要让学生清楚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决定了其行文要客观、准确、明明白白。表意清晰、文风平实是应用文的特点,要引导学生摒弃长期引以为傲的生动、形象、感人的文笔而追求言止意尽、言简意赅的平实的表达效果。

其次,要鼓励学生积累应用文常用专门词语。这些词语中许多是文言词,不仅表意简练、而且文风典雅、庄重,有的还能体现应用文的行文特点。例如一个“拟”字在公文“请示”中的应用:“我们拟筹建教学大楼一幢”就比“我们要(将)筹建教学大楼一幢”在语气和态度上更能显示对上级机关的尊重,避免了先斩后奏之嫌,体现了上行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学习范文,在分析、借鉴中得到提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应用文的理论知识在典范的例文中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通过大量的例文的阅读、分析,能给写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例文的选择,一是注意时间较为接近的,二是不仅选择范例,还要选择病例,以保证阅读、分析的针对性和可比性。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比照理论知识对这些例文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熟悉其格式构成,领悟各类文种的写作思路,语言表达特色,弄清例文规范或病误的道理,为仿写打基础。仿写是学习应用文写作起始阶段的重要途径,通过反复练习,使写作技巧达到稳步提高。例文的借鉴作用在于:

1.参照例文,对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进行套写

应用写作的结构安排一般比较固定,即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但学生初学时总有不知从何下笔的感觉。以常见的“总结”这一文种为例,学生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是颠来倒去,相互交叉,条理混乱。在讲清内容模块和结构模式后,让学生参照例文写法,即开头写基本情况,接下来写主要成绩和经验教训,最后写今后努力方向,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又如“批复”与“答复函”的开头一样,模式比较固定,即都必须先引叙来文或来函的标题、日期和发文字号,作为批复或答复的依据,从而引到答复性的文字,进行表态,最后结尾。参照例文进行套写,使得模拟训练直观易学,效果好。

2.利于掌握应用文的语体

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类别文章的表达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系。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体,相同的文体中的不同文种,语体也是不同的。文章的语体类型很多,如有科学语体、法律语体、事务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乃至网络语体等。公文、事务文书多用书事务语体,其特点是具有务实性、简要性、严谨性、规范性等,与文艺语体的形象性、生动性、抒情性截然不同。语体的运用是应用文写作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进行应用文模拟写作时,往往用文艺语体替代事务语体。常见的错误情况有:不能用议论性或说明性的语言写应用文。如用商洽语气写通告,破坏了公文应有的庄重性、严肃性;语体风格混乱,时而用议论性语体,时而用叙述性或描写性语体,读来别扭。如写总结,有的学生在主体部分多半用华丽的辞藻,抒情的笔调,象是写散文,不象写总结。所以,应让学生多读例文,掌握语感,体味、揣摩不同的语言格调和特点,把握不同语言风格的区别,慢慢进入状态,找到感觉,写出合体的文章。  3.对病文进行分析评改,从反面提高防范能力

优秀例文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路,掌握技法,病文则可以让我们从错误中总结经验。病文是指瑕疵文案,有的是教材提供的,有的则是学生作业中发现的,其错误类型多种多样,有格式上的失范现象,如标题的构成部分位置颠倒、标题过于冗长,事由罗嗦、发文字号格式错误等;还有正文内容表达上的病误,如文种错误、主旨不明确、用语欠贴切等等。病文评改的方法有互改、自改、共改等,目的就是通过对病文的评析、修改,使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从而提高防范能力。

三、“练”——一文一练, 提倡“口、手、脑”并用,在实践中落实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做到“口、脑、手”并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多种感官互动的状态下接受知识,提高写作技能。若由老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难免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实效差,这不能说是达到教学目的。

1.“勤于开口”

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的习惯,比如,让他们开口朗读典范的例文,可以冲击固有的语言表达模式,培养应用文的语感;或就一个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以“口动”带动“脑动”,以思维促进语言,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当然,也可以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一起“口说”正文的某一部分内容,集思广益,提高成文能力。

2.“善于用脑”

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通过案例写作、病文评改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一个题材,有哪些文种可供选择,对材料应如何取舍,结构应怎么安排等等。总之,面对具体的写作问题,教师如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能够收到显著的功效的。

3.“乐于动手”

仅限于动口、动脑而不动手进行训练,对写作技能的真正提高成效有限。所以要倡导学生“乐于动手”,只有下笔成文,才能发现成败之所在,达到训练目的。要使学生乐于动手,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写作训练模式要多样化,即除了套写外,还有续写、改写,乃至于一题多写或同题异写(即一个题材多种写法的写作和写成若干个文种)、整理课堂讨论结果的写作等等。二注重情景写作,对常用应用文体做到每文必练。尽量使材料真实,特别注重把文体写作同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如实践课计划(安排)、实训总结(体会)、XX企业营销策划书、XX商品市场预测(调查)报告及根据自身情况撰写的求职信等。如此把应用写作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使应用写作服务专业学习、促进专业学习,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严肃性和现实感,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体现了应用文写作实用性的特点。三是要有一定的鼓励性措施。如可以经常在课堂上调板,把调板写作与评改情况优劣与成绩挂钩;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予以反馈;对学生的进步多肯定,错误不轻易否定等等。

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一味拔高,搞一刀切,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徒增学生的畏难情绪,弄巧成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用文种采取分步进行的做法,先易后难,逐步提高。如对难度较大文种的写作,可不作硬性要求。以计划的写作为例,因其种类不同,写法也各不相同。对一个尚未走出校门的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是陌生的,不可能写出内容复杂的大型计划。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先从个人计划、班级计划等小计划入手,且把内容定在学习、工作等学生熟悉某个方面,训练起来容易成文。

公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怕麻烦,不怕吃苦,多读、多写、多思考、多实践,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改”——以改促练,以改促教

习作的修改是让学生不仅知其“不然”更是知其“所以不然”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懂得错在哪、为何错了,才能避免在同类型文体写作中犯同样的错误,真正达到举一反三切实掌握应用文规范写作的目的。

由于应用文写作的规范化及格式的程式化的要求,教师们在批改完习作后多采用集中讲评方式把习作中有代表性和较普遍的问题作为讲评的主要内容。然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其进行写作实践后的体会和感受往往更直接体现应用文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可安排学生互改互评;也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习作让学生共同评改;还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讲述自身的写作体会,使其他学生获得更切实的借鉴。学生从“听”变成“评”,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修改这一环节的成效性。

学生对自身习作修改和评点是对自己写作实践的归纳和总结,更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反馈。从中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否把问题讲透?是否讲得过于抽象了?能引起我们的反思,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改促教、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4篇: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语言转向 认识论 存在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刘庆杰(1958- ),男,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陈光辉(1972- ),男,四川乐山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邓会君(1976- ),女,四川江油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1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82-02

“语言转向”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最具革命性的一股思潮,也被称为是区分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的重要界标。斯鲁格在《弗雷格》一书中指出:“首先,哲学家们思考这个世界,接着,他们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这似乎就是哲学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自然过程。”①这概括了“语言转向”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必然性。虽然,我们依然处在这一语言哲学话语体系的边缘之上,然而由于全球化的扩张,这一历史必然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且延伸到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其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的构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语言转向思潮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输主导意识形态的载体,作为政治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话语形构(discourse formation)也必然被纳入其中。因而,正确地分析和借鉴西方哲学语言转向,有助于我们理性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构的建设,正确理解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认识论理解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也发生着新的变化。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够实现其为上层建筑培养政治意识、训练政治素质的目的,它的话语形构也必须要做出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首先要从形式上确定语言的合理性,其次才能验证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的本质及其真理。从认识论层面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研究,就是对语言本身和语言艺术表现在形式上的技术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说“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②。然而口头语言因为是一种听觉载体,其信息传播具有即效性和共时性,受到特定的时间、地点的限制,且依靠记忆留存信息,致使信息传递出现偏误。书面语言则是通过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形成书面语,是一种延时载体,具有历史性,反映思想也较深刻、准确,但是也要求信息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否则可能因文字语言本身和语言的接受者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等而产生信息理解上的随意性,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到达的本真意义。因此,要有效地避免这两者的缺陷,准确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本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们在进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理念的过程中,首先要用逻辑的分析方法去澄清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概念本身的偏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问题,其次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字进行语言逻辑分析,来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容的真理性,用严谨的科学的语言去进行描述和解释以规避其理解的差异和误用,在形式上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这个时代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要有扎实的学术基本功,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存在论理解

人本主义存在论赋予了我们关于语言转向新的理解维度,即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有借助语言并在语言中才能得以把握。因而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向的探讨中,就不能只仅仅把语言当成一种工具,而要将语言研究推向更深一层的理解空间,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何以能够存在?为什么能够存在?也就是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语言不再是其表象,而是其核心。关注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信仰,促进学生素质修养的提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指出,“精神乃是一个民族的伦理生活。它必须继续前进以至对它的直接状态有所意识,它必须扬弃美好的伦理生活并通过一系列的形态以取得关于它自身的知识”③。这为我们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关注的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与知识,而更多的是伦理与实践。这一理念恰好契合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就是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去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理念。所以人对思想、精神的需要,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源。那么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个体生活方式和交往领域日趋多元化,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和不同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介入到这些新的群体和领域当中,探求和掌握社会生活各领域各层面的发展规律,做到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存在意义。

因此,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在内容上只有转向于与我们的教育生活、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世界,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本真意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的引领与建构”这一宏大主题。正如胡塞尔所言,只有将视野指向人类精神得以生长和存在的生活世界,将其作为人价值存在的基础,那一度失落的人的意义才能重新复归。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理性整合

语言转向是对传统哲学研究方向的逆转。传统哲学把抽象的观念对象化、实体化、凝固化,并且以此作为说明世界、规范人生的根本原则,它遮蔽和扭曲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因此必须要摧毁拆解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话语,从久已被人遗忘的语言中找回存在的本真意义。语言转向的认识论和存在论的理解正是在这一理念中应运而生。无论是认识论把语言转向看作是对混乱或误用的哲学语言的净化,强调用实证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影响语言和认知;还是存在论把语言转向生活世界,关注人与世界以及人本身的生存,它们的核心主题都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毋庸置疑,这一批判和拒斥是现代哲学的积极成果,它拓宽了哲学思考的维度,增大了哲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实证性。

然而,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不可避免地出现矫枉过正的尴尬。认识论的形式逻辑和知性逻辑常常会脱离思想内容来考察思维形式,因而也就避免不了思维的主观任意性。存在论则因为对逻辑本体论的抗拒,致使哲学家们忽视了对事物的思辨性思考,容易受到经验主义和知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导致存在哲学过分强调人的经验和本能意识,把科学说明和人文理解对立起来,从而在批判和拒斥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形而上学的经验论。

因此,在把西方哲学关于语言转向的分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研究中,一方面要肯定二者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实践基础上通过遵循一定的理念和准则对现存的思想、观念、行为等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将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者要用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的精神文化,用人类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去塑造和发掘大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客体的和谐统一。

另一方面,务必要把握住这两者间的尺度,合理地借鉴与扬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转向,体现在两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形式上的分析,即语言的艺术或技术上的分析,这里语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存在。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内容上去把握,把语言当作人存在之根本来加以分析。前者要求我们更多地用认识论的科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去解构和澄清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本身的偏误或不合理性,在语言表达的艺术或手段上做到严谨、准确,同时要做到个性和共性的对立统一,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体现出的表达方式并加以联系和比较,弄清其实质、揭示其发展趋势,从而避免认识论只带来抽象的共性却缺失对个性的理性认识。因此,先从语言的形式上给予理性澄清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思考中,语言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出现则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要探讨的目的。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④,“观念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⑤,表明了人的存在在本质上是语言性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者作为其存在方式才是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本质。这与存在论的理念旨趣是如出一辙的,但在借鉴存在论所倡导的语言是人存在的根本的同时,应摒弃经验主义和知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站在实践的维度上来验证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不管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现实的、具体的、具有实践活动能力的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素质最终要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离开社会实践谈论思想政治素质,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正如马克思所谈到的那样:“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⑥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向,只有无限贴近于现实、符合于现实的需要,才能提升和彰显其存在的价值。因而用科学的逻辑思辨的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回归于现实生活中,理性地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对象的规律和人主体自身的规律来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所呈现的内容,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发挥精神的动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本质诘问。

四、小结

语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拥有世界的方式,无疑是人理解自身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在认识论和存在论方面的理解来考察和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转向,对我们来说,不是要提出某个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或某种具体的套路,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哲学成果,正确表达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解和认识,唤醒和提升符合人性、符合语言本性的辩证思维方式。

[注释]

①(美)汉斯·D.斯鲁格.弗雷格[M].江怡,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0.

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8.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

④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5.

第5篇: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1】四讲四有发言稿

党的十以来,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先后提出20字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四个铁一般、忠诚干净担当等一系列重大而明确要求。纵观我们党95年的奋斗史,党员合格的标准在不同历史时期虽然有所侧重,但坚定的信仰追求、严格的纪律约束、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担当精神是贯穿其中不变的要求。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央提出合格党员要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与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内在一致,是对新形势下党员合格标准内涵的深刻揭示。我们要以此对照、衡量自己,争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干部。

讲政治有信念,重在学习系列讲话、增强四个意识,做到政治合格。做合格党员,最根本的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坚持不懈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政治立场、鲜明时代特色、巨大实践价值、科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战略开拓新局面、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方向要把得更严、政治立场要站得更稳、政治定力要守得更牢,切实把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终身不变的坚守,把增强看齐意识作为一个刚性要求来贯彻、作为重要政治纪律来遵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在增强四个意识上头脑十分清醒、态度十分坚决、行动十分自觉。

讲规矩有纪律,重在尊崇党规、严格自我要求,做到守纪合格。学好党规要把好党的性质宗旨高线、党的组织原则准线、党员义务权利基线、 党的纪律规矩底线,真正搞清楚我们党因何而立、因何而兴,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自觉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切实用党的纪律规矩约束自己的言行。党员干部做到守纪合格,要强化敬畏意识,防止和杜绝侥幸心理、打球心理、照顾心理,对严守纪律保持高度警醒;强化组织观念,忠诚于党的组织,切实增强接受组织监督、严守组织纪律的内在自觉;强化用权规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党的纪律规矩办事,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强化清廉自觉,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点滴之处筑牢清廉防线。

讲道德有品行,重在弘扬优良作风、坚守精神高地,做到品德合格。要学习践行关于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规的有关要求,以道德力量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一要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从加强党性锻炼入手,修好党性修养这门共产党人的心学,正确把握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的界限,正确对待名与利,积极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二要当好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带头弘扬者,经常想到干事创业的艰辛和不易,经常想到广大人民的需求和期盼,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三要当好优良家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亲属子女产生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在培养健康生活情趣上带好头,坚决抵制腐朽生活方式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讲奉献有作为,重在勇于担当负责、积极干事创业,做到发挥作用合格。把总书记为江苏描绘的 强富美高建设蓝图变成现实,只有靠实打实地干、干在实处,才能继续走在前列。全省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创造出经得起群众和实践检验的一流业绩。一要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上勇担当、做先锋,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把握新常态这个大逻辑上做到认识深一层、适应快一步、引领高一招,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认识问题、能力问题和行动问题,真正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二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勇担当、做先锋,不仅要做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促进派,还要做推进改革、落实改革的实干家,做到决心更坚定、措施更精准、落实更有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三要在真心实意为民造福上勇担当、做先锋,把服务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开展三解三促,积极推动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各项举措的落实,坚决打赢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如期实现。四要在奋发干事创业上勇担当、做先锋,发扬江苏干部开拓奋进、干事创业的好传统,焕发精气神、展现新风貌,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进取精神,披荆斩棘、排除万难的决心勇气,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奋力开创江苏各项工作新局面。

【2】四讲四有发言稿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如果几千万党员都合格,那将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力量。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就是做合格党员。根据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提出了四讲四有就是强调政治合格、守纪合格、品德合格、履责合格,使党员能够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这就是在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志和特质。

讲政治、有信念,强调的是政治合格,就是要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同志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通过两学一做,做合格党员,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党忠诚问题,也就是政治合格问题。要做到政治合格,最根本的问题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是检验党员政治素养的试金石。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就是要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什么就认真践行什么、党中央禁止什么就坚决反对什么,做到令行禁止。

讲规矩、守纪律,就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同志在谈到苏联解体时说,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连续执政70多年的大党老党轰然倒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治纪律被动摇了,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我们说的规矩,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等。党员讲规矩,就要做到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荣知辱、知是知非,用纪律和规矩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讲道德、有品行,强调的是品德合格,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德行是人的根本素养,评价一名党员是否合格,德永远居于第一位,大德、公德、私德缺一不可。大德即政治品德,公德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私德为家庭美德。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上好道德修养这一人生必修课,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讲奉献、有作为,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做合格党员,就要时刻不忘肩上扛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把毕生精力乃至生命奉献给党,面对挫折不怨天尤人,面对困难不彷徨退缩,把百姓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里,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努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四讲四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做合格党员,四讲四有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讲、缺了任何一有,都算不上合格党员。

【3】四讲四有发言稿

党员是构成政党的细胞,政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特别是基层党员,其形象、举动直接关乎政党的群众基础牢固与否。当前,正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时期,基层党员要明确四讲四有的基本要求,并严格对照落实,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95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个崇高理想忘我奋斗,抛头颅、洒热血。今天,理想信念仍然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每一位党员要做合格党员,都必须牢守理想信念,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站稳政治立场,才能做到信念坚定。所谓政治立场,就是指共产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按照党性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共产党员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人民立场是最根本的政治立场。这就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以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增强规矩意识,严守党的纪律。纪律是指成文的、刚性的规矩,规矩还包括那些虽未明文列入纪律却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的具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作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有严明的规矩和纪律才能保障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不可逾越的高压线。要做合格党员,既要严守党的纪律,又要遵守那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党内规范和规则即党内规矩。为增强规矩意识,必须加强学习。既要学习成文的、刚性的规矩,又要学习那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其中,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必须重点学,经常学。此外,还要认真学习党的纪律条例、国家法律以及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第6篇: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职德育工作

多年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它缺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是教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培养出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比较缺乏创新型人才;在德育方面,我们培养出的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缺乏实效性。国家主席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为何国家领导人特别强调创新?因为不创新就要被动挨打,就会被任人宰割,就没有我们生存的权利。那么,我们的教育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活实践能力,这为我们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层含义,它是生活的,是知行统一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能直接从事一个或几个专业(工种)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有良好职业道德、身体健康的高素质中、初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办学方向。从教育部的要求来看,中职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全面素质的提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德育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生活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与中职学校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而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1)求真是陶行知德育目标的核心。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的事业,他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陶行知强调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要“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认为教师教人求真,就是要教人追求真理,不做“伪君子”。学生要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真话,办实事,不追求虚名,学习为国家、为社会工作的真本领。陶行知认为德育的目标在于创造真善美的活人,即“做真人”。

今天,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生获得真本领,使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与陶行知先生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

(2)求善是陶行知德育目标的根本。

陶行知认为,善是做人的根本。求善,首先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他把这个修养称为私德。他认为公德重要,但私德更为要紧。公德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私德的修养。私德是立身之本。只有私德健全,才能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其次,他认为还必须具备智、仁、勇。因为智、仁、勇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被认为是天下之达德,今天仍不失为完美发展之重要目标。

(3)求美是陶行知德育目标的重点。

陶行知在求真求善的同时,丝毫也没有放松对美的追求。他强调“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他在《创造宣言》中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我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所以,他提倡真、善、美合一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他的育人实践中,他在晓庄师范不仅开设了美育课,而且广泛开展了各种美育活动。

2.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德育内容与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内容具有一致性

(1)爱国主义教育。

早在1924年,陶行知就明确指出:“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爱国,是陶行知德育的主旋律,是他德育的灵魂。他在《民族解放大学校》一文中提出学校虽大,功课只有一门,它叫做救国教学做。先生教什么?教救国。学生学什么?学救国。显然,爱国主义是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中职德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家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德育方面,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强烈参与意识。

(2)集体主义教育。

陶行知认为要培养为国为民的人才,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他提倡通过学生自治来培养,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逐步形成集体意识,教育学生做人中人,培养学生团结助人的良好品德。

重视集体活动,培养集体意识和“利他利群”的团队精神,是在中职学校德育中对学生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造就单个个体的各种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整体合力、整体素质和团队精神。这样,他们对国家、对社会才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个人品德修养。

培养每个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在陶行知看来是进行私德修养。他认为私德是立身之本。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私德,陶行知提倡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进行严格训练,既要有整体的长远的目标又要有具体的日常措施。在育才学校,他亲自制定了《育才学校之礼节与公约》《育才十二要》等规则,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以督促学生形成优良的个人品德。

在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也要象陶行知那样,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长期的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从身边做起,学会关心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同学,对自己和身边人负责,再推而广之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对他人和集体负责。结合学生的实际,更多地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4)健全人格教育。

陶行知说:“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这实际上要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在知、情、意,真善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学校德育的深刻意义就在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完善人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德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我们应当像陶行知先生那样,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不懈努力。

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德育方法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在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躬身力行,创造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陶行知德育方法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突出实践锻炼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师生平等。他主张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具体的德育方法是:

(1)注重实践,在集体生活中培养。

陶行知德育方法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实践锻炼。他认为,培养“真人”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实践。因此,在德育方法上,陶行知主张通过学生集体的文化生活、劳动生活、政治生活实践来培养良好的品德。他认为良好品德的发展,全靠着遇到了困难问题时,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解决一个问题,就增长了一层判断的经验。

现在,在中职学校的德育中,大力提倡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陶行知的观点不谋而合。中职学校德育必须加强实践性,通过组织有效的参观、访问及建立合理的规则制度来进一步突出实践锻炼。

(2)倡导自治,在自我管理中提高。

陶行知认为德育重在自治。他提倡的学生自治包含三个要点:一是学生自治要通过组织一定的团体来实施;二是学生自治主要是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立法、执法和守法;三是学生自治的目的在于练习自治。同时陶行知指出,要防止学生自治走到另一个极端。“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管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

陶行知教学生学会自治,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对学生进行“三自”教育,使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做人的责任感,这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客观要求。

(3)师生平等,师生共学共修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崇高师德的生动写照。他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师生同甘共苦,就会形成相亲相爱的关系,精神融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师生之间的隔阂就会被打通,这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他还提倡教师向学生学习,并说不能向学生学习的教师就不配做教师。

陶行知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德育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在中职德育的实践中贯彻实施。师生共同生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拟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案;教师放下了“教师爷”的架子,平等待人,师生感情融洽,才能与学生产生共同语言,从而打开学生思想的枷锁,养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民主风气;教师以身示范,言传身教,与学生共同遵守规章制度,有助于师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风尚。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实践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德育方面,突出的表现为将道德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道德教育,从而避免了传统德育中言行脱节的现象。这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德育的重大贡献,也是在中职学校德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1.对中职生迫切需要开展生活教育

考察现在的中职生,我们发现他们在独立学习、团结协作、融入社会、创新奋斗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还较差,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职生的来源大多是刚刚接受完义务教育的中学生,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历来都重视对教材的学习和掌握,轻视对生活知识的了解;学生接受教育基本上是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际生活严重脱节。鉴于此,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中职学校德育中开展生活教育的实践活动,以全面提高中职生的素质变得迫在眉睫。

2.按照生活教育的思想对中职生开展德育工作

在中职开展生活德育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中职生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推进中职学生对自然、社会及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中职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及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是一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校自2005年建校以来便一直积极地倡导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实施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自治”。

学生自治的具体做法是:校团委和学生会建立学生自治组织;明确自治内容。开展的自治工作主要有:让学生参与学校德育考核和两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的考核;食堂就餐执勤;学生食堂饭菜质量的监督;协助宿舍管理员管理宿舍纪律、清洁卫生、内务整理和安全监督;成立学生劳动礼仪岗,采用校园巡查的方式对学生出勤、佩戴胸卡、文明言行及乱丢垃圾的情况进行管理;策划组织学生活动,例如,学生组织策划的校园生活节、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SHOW舞堂”、“礼仪策划公司”、“十字绣社”、“善水逸舟工作室“、各种体育协会等等;继承陶行知当年创办育才学校时创办的“精神早餐”——定期有学生代表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讲话。这些做法不但体现了陶行知“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我校的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的“三自”能力。六年来,我校坚持培养学生自治,在德育实践中实施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2)在德育课堂上推行“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1939年创办的,在上海工学团实行。“小先生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在教的资格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专有,而“小先生制”是教师与学生共有;在教的形式上,传统的教是教师的单项传授,而“小先生制”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在教的内容上,传统的教是教师的单项灌输,而“小先生制”是学生主动参与加上研究讨论,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我在德育课堂上推行“小先生制”的具体做法是: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上课时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查找、收集相关的材料;每节课先由值日小先生上台讲课,然后是30分钟的读书汇报,接着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之后开展讨论,最后是教师总结,重点梳理同学们讨论出的正确观点,并指出应当注意的问题。通过在德育课堂上推行“小先生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讲的“即知即传”的互助精神,形成了师生平等的教学格局。

(3)实施行动德育,用文明的生活塑造学生文明的习惯。

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益;养成坏习惯,终生受害。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是进行德育的良机,也是我们实施行动德育的重要手段。例如,入学时的军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平时的生活技能比赛、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把温暖送给孤寡老人,把文明带给公园社区,既增长了阅历,又锻炼了自己。

在实施行动德育中,我们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力量的前提下进行的,因为“养成教育”是把“双刃剑”,如不符合客观规律,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有可能成为“奴役学生的过程”。训练学生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一定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值得尊重。

第7篇: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地方院校 对外汉语 提高班 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郭志斌(1972- ),男,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河北 衡水 053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19-02

“中国热”带来“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国际汉语师资严重不足,以培养对外汉语师资为主要目标的对外汉语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近年来,很多地方院校相继开设对外汉语专业,但因地处内陆、发展相对滞后、对外交流不够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不具优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扬长避短,加强特色教学。衡水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强技能、有特长的应用型人才”,提出“特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模式,为地方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一、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衡水学院办学实际和社会需求,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合格对外汉语师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语言教学理论、文化思想和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模式,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手段以及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有较全面了解,能熟练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从事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较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

为了有效地实施上述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厚基础,强技能”的教学理念。以满足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为宗旨,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精细化培养,将凸显专业特色的语言要素教学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别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结合实践,引入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教材,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提高;二是提高专业素养,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学生选修1~2 门感兴趣的文学文化课程;三是积极参与沿海地区专业见习、境外课堂教学实习等,通过真实的课堂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能力提高更好地结合,是提高班教学的核心理念。提高班课程分为核心课程、辅助课程、拓展课程。在这一培养模式中,核心课程包括语音教学、文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教学等课程,旨在培训和提高业务技能;辅助课程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技能概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等,旨在巩固教学基本技能;拓展课程包含文化思想、对外汉语课程教学指导、语言文化等课程,旨在提高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面。同时还要立足国际、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优化现行课程体系,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优化课程教学内涵,以计算机辅助环境为支撑,学习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开展中国语言文化专题教学。

提高班是精英教育,每年面向对外汉语专业二、三年级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围绕提高班选材,对外汉语专业本科4年的课程设置做了优化设置。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以语言和通识课程教学为主,形成了语言学概论、文学、写作、中国文化、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翻译入门等特色课程。三、四年级为特色技能阶段,分语言教学、跨文化商务两个专业学习方向,系统学习语言教学、对外商务交流等应用型课程。除了方向特色课程外,还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国外汉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世界汉语教学现状、汉语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多元化课堂训练

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特点,建立以实践技能课、基地实践、留学生课堂实习和海外实习等实践环节为基本链条的能力训练平台,实现从课内外走向校内外,扩大到海外的多元课堂联动的完整体系。

实践技能课主要是模拟课堂训练。为保证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语言类课程实施能力目标型教学,制定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能力要求,并以此设计模拟课堂训练。在组织模拟课堂之前应使学生明确课型的特征,通过听课掌握教学技巧,准备试讲材料时应注意交际性和科学性原则。提高班教师凭借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向学生提供教学模板,将模拟课堂模块化。模拟课堂实施分为说课、试讲、评价三部分,说课环节要求试讲者简介试讲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的汉语水平以及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并说明教学方法;试讲时充分考虑学习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学习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能控制课堂气氛,恰当使用媒介语和体态语,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最佳;评价环节采取提问、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主要评价试讲者对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把握,学习者特征与教材结合程度,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趣味性,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和媒介语使用是否适度等。

提高班的课堂训练是多元且连续的。模拟课堂实践在大一、大二阶段进行,在大三、大四阶段进行基地实践。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我校对外汉语专业在外语系,学生与外教在课上和课下有很多语言和文化交流,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教学实习的机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的留学生培训单位建立基地,联合培养汉语教师,学院负责学生的理论课程,实习由教学单位负责。基地实践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五学期可先听课观摩2~3个月,帮助教师改作业、管理学生等,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汉语教学。真正学习备课、写教案、上课,在第七学期完成。

进一步加强与权威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企、友好单位合作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参加暑期实践,在校外基地创造机会实现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以“职业”的身份进入留学生培训机构及其友好海外院校,实现学生在职业心理、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上与市场的零距离转化与对接。

四、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要求进行完善。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由五个模块组成: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师综合素质。语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包括汉语与外语两个标准,汉外语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对比贯穿汉外词汇、语法、发音、句型、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对比教学法能使外国学习者对汉语的学习更为有效。双语对比能力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编写特定对象教材的能力对于汉语教学更需强化。在现代教育课程学习中,学生学习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使汉语教学形象化、立体化,使汉语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国外教学对象类型多样,需要教师自主编写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编写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课程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学生特点,临时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文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技巧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不仅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交际技巧,以减少文化冲突和交际失败,更要增强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和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汉语中蕴涵的中国文化和思维模式,学会把跨文化意识引入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汉语教学的难度视学生水平和年龄不同而不同,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可以借鉴各国语言教学法,汉语教学最好能与当地的教学法交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自身特长,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要与对外汉语教学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要有国际视野,可以借鉴国内外权威汉语教师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提供真实教学资源,以此作为教材,使学生在训练中感觉对外汉语教学国内外发展的特点和现状。课程讲授由培训机构专业人士或本校有教学经验教师担任,可以是课堂讲授,也可以专题讲座,还可以借鉴培训结构的课程设置,再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不断适应不同国家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要求,促进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提高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质量。

五、无缝对接的教学实习实训

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稳固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同时,发挥合作单位广泛的国际汉语培训背景,充分利用合作单位汉语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实习基地、合作单位教学机构,做到3个“无缝对接”。重点是把对外汉语教师职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职业技能评估纳入实训计划。

实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应用对接。在教学计划中,安排70%左右的课时作为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覆盖面较广、针对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给学生以充分的动手能力培养。开设教师资格证与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为真正走向对外汉语教师岗位奠定基础。注重学历文凭证书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用已获得国家认证和国际认可的证书来检验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的成效,并通过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培训推动学历证书教育的改革,达成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一线人才要求对接。选择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和知名留学生培训单位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训单位举办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利用对外汉语教学现场,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学生在工作现场接触到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熟悉教学技巧,充实教学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人才培养中,必须把“研”做实,才能实现“学”和“产”无缝对接。积极实施“立足市场需求,以教学立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战略,确立以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科研攻关目标。

让企业介入高校应用对外汉语研究,主要包括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和知名留学生培训单位。校企共建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机构,全力推进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发展。企业和高校共同负责研究选题和研发人员调配,校企间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七、结语

在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中,应始终坚定“特色教育”的教学理念,密切与权威证书项目和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资格证项目、培训机构教学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教学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坚持教学模式创新,让广大师生浸入真实对外汉语教学环境,直接获取实际教学经验、提升教学实践能力,走出一条科学的、可行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第8篇: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真理观;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52-02

一、马克思对抽象真理观的批判

德国古典哲学的真理观是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观,它将真理局限在思维的本身,在普遍的意识和对象性的意识中间找寻一般与具体的联系,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是黑格尔的抽象的真理观。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所显现的哲学的抽象的结构单元,真理在黑格尔那里是抽象的自我意识,正像马克思所说:“在这里,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并且同抽象思维对立的对象化,被当作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扬弃的本质。”[1]

黑格尔的真理观是逻辑运动的结果,在辩证运动中主要包含异化和异化的扬弃两个阶段,在异化的环节自我意识异化成为财富等思想形式,而异化的扬弃则是表明这种对财富等思想形式的占有只不过是在抽象中发生的占有,马克思指出:“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2]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仅仅是抽象的自我意识,从这点来说,它的扬弃也只是形式上的、不具有现实性特征的。在黑格尔那里,自我对象化的运动也只是为了达到自我本质、人之为人的目的,但是当所有的目的或者说最终的考量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时候,运动也变成了抽象的运动,一种精神的运动而已。马克思归结黑格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认识,其根源在于他将人的本质定位为抽象的自我意识,马克思把抽象的自我意识转化为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力量获得的社会性与人的现实力量的结合使得人成为了现实的人,这与黑格尔所说的“逻辑在先”是不一样的。现实的人并不是抽象出来的,它并非是逻辑的运演抑或某种概念的深化,而是某种社会和历史的个体,具有客观实在性,为人们的感觉所感知的客观存在。在这里,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也是社会的存在物。

马克思的真理观较之之前的真理观来讲,其将“实践”概念的引入对真理观的发展来说具有很大意义。马克思的真理观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不仅仅是主体、客体之间的媒介,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论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实践来进行。

二、马克思真理观的实践阐释

传统真理论对真理的探讨最大失误在于对社会实践的遗忘和误解,为克服这种狭隘片面的认识论视镜,我们应将真理问题结合到社会实践问题之中,以人类实践说明认识的真理性,以认识的真理性阐释社会的实践性。马克思对此所作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论断,既是一种世界观,同时也可视作一种方法论;既带领我们走出了传统狭隘的真理论视镜,为我们指明了方法基础和科学依据,同时又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在真理认识问题上的哲学新视野,即真理问题就是社会实践问题。“对立的解决绝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3]。该理论硬核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新唯物主义的逻辑性展开过程中。

马克思在《提纲》首条便开宗明义的说明了自己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鲜明立场,强调“事物、现实、感性”,并从主体层面、感性活动及实践中去理解。该结论实质上宣扬的正是新唯物主义的真理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实践性与主体性的阐发。马克思突破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抽象对立,把握被忽略的社会实践的局限性,隐约提出“人类社会实践实质上有着扬弃主客体抽象对立的力量和现实性”。

马克思在《形态》中则更加深入的阐释了《提纲》中的哲学思想,始终将实践唯物主义视为人类认识和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法,立足于“生活决定意识”原则,发现了其中的质朴真理,即社会生活是涵盖生活哲学在内的思想理论;只有从具体生活揭示人类社会矛盾根源,才可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总而言之,马克思在《形态》和《提纲》中所阐述的不仅仅局限于实践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以及改变世界和物质活动的宣言,而是世界与生活、活动与对象之间的不可分割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体现实的主体生活实践,是基于一定物质生产的特定社会生活。这与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相互契合的,同时也是对这一真理论断的逻辑展现。基于此视角,马克思主义中的全新哲学真理观视野逐步显现,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其理论硬核,是对人类社会实践具体的、现实的、真实的、历史的界定。就实践唯物主义而言,将生活实践视作自己哲学理论的首要对象,就必须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现实对象、社会生活、理论本身纳入真理范畴。因此,实践唯物主义涵盖解决真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依据,其中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精神内涵及其理论硬核,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的现代哲学构建方案。

马克思在《提纲》中,就唯物主义中以直观、客体的形式去诠释思维方式的结论做了批判,提出从实践诠释思维方式的新唯物主义,并明确提出,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强调过去的哲学家只是用各种方法理解解释世界,而没有改变世界,而马克思则是对人类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的论断,是实践的问题,其创新价值与意义在于,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思考真理的思维逻辑与方式。马克思主义在《提纲》中对从主体、主观层面思考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式进行了批判,因为,片面的从主客体或主客观角度都不能准确揭示真理属性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理解真理,是对旧唯物主义“符合论”认识论的历史性超越,进而提升至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因此,从实践层面理解真理本质则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中对真理的界定为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双重对象化活动,是主体在主体客体化及客体主体化过程中实现的与客体本质相统一的认识。实际上,真理的本质与内涵,既不能从“客观符合主观”的唯心主义,亦或从脱离客观实际的“天赋观念”的唯理论和先验论去理解,也不可从“主观符合客观”的旧唯物主义,亦或是从脱离主观的真实性或背离外在事物规律及本质的客观性的经验论那样理解,而应立足于世界观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及其逻辑的统一高度上,将主客体、主客观、价值性与真理性的对立面相统一,从人类实践中去理解,这样才能获取对马克思真理观本质内涵的正确理解。

马克思说“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4]。马克思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指明并提出了解决真理问题的理论依据及根本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所揭示的是人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域,并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特征的逻辑起点,阐明实践在社会活动中的本质内容和现实基础,同时又从社会生活延伸到人类认识对现实物质的依赖性,最终落定于真理和实践问题的社会活动根基之上。这种社会实践的逻辑与维度定向,为马克思解决思维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真理观,以社会生活为其基本内容和价值导向有其必然性,理论是思想的现实社会生活,而实践则是完成着的现实社会生活。真理研究对象则只能为社会生活,其实质是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再将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升华为哲学问题,并作出有深度有内涵的理论阐释。鉴于此,真理问题必须以社会实践生活为其界限,以社会生活为真理的出发点及落脚点。

归根究底,真理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实践问题,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只是表明社会生活维度的实践问题与真理问题在世界观及方法论的高度上存在一致性。针对社会生活维度而言,社会实践是促使人超越人的真理及本质的指向所在。换言之,它是真理问题上所运用的最本质思维方式和主要观点,但不是真理本身。犹如地基是房屋的基础,但房屋自身并不是地基。真理实质上为思想创造活动,对人类命运进行最实际、切近的思考,对社会生活进行最合理、最完善的塑造,进而引导人类感受生命活力,营造生活自有。“生活的、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5]马克思真理观的实践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将真理的实践与探讨进行生动形象的统一结合,依照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改造社会本身。

真理问题是从社会生活主题中衍生出的理论问题。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寓所和真理理解的界限,但是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而个人正是在这繁杂的社会生活中。另外,个人生活又与一定的物质及精神相关联。这种状况使得人们的生活中一种行为的两难选择,如,要精神还是要物质?为社会还是为个人?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为人类提供对生活实践有深入把握的全新认识,使个体明确“身在何处”;同时向人类提供社会生活意义及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意义,使个体明确“为何而生”。由此,社会生活的两大理论问题就为知识与价值的问题,而这些也随之构成了真理的两项重要内容,即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性。因此,真理问题是始终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怎样生活,理论观点告诉我们怎样思想。而思想的内容则要以社会生活维度为其价值维度,思想方式则要以实践思维方式为其理论支撑。“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行的。”[6]

马克思的真理观揭示了真理的实践特点,这种体现人的本原性、价值性的人文关怀,使得人们在对“真”的认识上增加了“美”的尺度,这种尺度的增加使得人们在对真理的追求上不仅仅合乎规律,同样的合乎目的。这种终极的道德关怀也是对人的自身价值和意义的确证。马克思走向社会生活和实践思维的真理观,相较于旧哲学,虽明确了自己真理观的全新视野,具有深刻性、真实性特点,但是,我们应将这种特性转化为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及丰富性之中,从而从实践中掌握真知,确切的体悟马克思真理观的深刻内涵与光辉洞见,深化并升华其精神内涵,使其真理观走进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

参考文献:

〔1〕〔2〕〔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第9篇:实践出真知的格言范文

张冬来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对科技与知识的挑战,要使我国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就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解决的问题。落实到我们语文教学中,我觉得必须首先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的。

(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由语文教育的功能所决定的。语文教育的功能是为了人的发展培养完美的人格。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语文教学应达到的目的应是培养语言经验、培养人的个性,完成文化塑造。这就决定了它的本质应是使其成为人的教育。既然是为了人的发展,就是说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而是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经验、培养人的个性,完成文化塑造。无论是语言经验的培养还是人的个性与文化塑造,都不是被教育者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接受与内化的过程。在这种主动的接受与内化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肯定并重视他们的主体性地位,使其自觉地主动地去汲取并努力地进行研讨与实践,从而得到自身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形成完美的人格。因此说,语文教育的功能决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由语文教育的特征所决定的。语文学科的半知识性半经验性决定了它的过程性特征。过程性与实践性造成了它与其它学科的不同,既用中学。我们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既在别人的用中学习语言运用与在自己的用中学习语言运用。既然是这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得到的要远远胜于可直接见到的结果。追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把语文看成是别人的语言运用的例子不是绝对的典范。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主动地汲取与内化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学习的对象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已经变成了他们汲取与内化的客体了。只有充分调动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肯定其主体地位,才能在这个过程当中使学生真正得到他们与我们所共同期望的结果。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学习者要在内在的驱使下学习语文,才能使在自己的用中学习言运用真正有意义。很明显,在这个层次中他们的主体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说语文教育的用中学的特征决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从语文课程概念的内涵中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理解语文课程概念的内涵我们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1、课程的内容是知识还是经验?2、课程的内容是机械的认识过程还是理解实践?3、语文课程是单边的教学过程还是双边的?4、语文课程内容是以学科为本位呢,还是以学科、学生经验、社会需要不本位呢?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几个问题,才能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概念的内涵。无论是从语文的教学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的内容是经验、是理解实践、是双边的、是以学科、学生经验、社会需要为本位的。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后,我们再来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重视双基教学,注重知识本身而忽视经验的作用。其结果与我们的“为了人的发展培养完美的人格”、“培养人的个性完成文化塑造”的语文教育功能与目的产生了背离。究其原因应该说双基脱离了感性经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生地位。在语文课程中学生应学习精粹的语言并通过目标语言的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在这其中他们的内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改知识为经验注重语文学科的过程性特征从而落实价值观与情感。最终达成培养语言经验培养人的个性完成文化塑造的目的。

我们必须承认语文课程的内容不是机械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理解实践。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把语文课程的内容理解成一种机械的认识过程,这不仅仅是观念陈旧的问题,恰恰是与语文教育的功能与目的相违背的。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肯定这种认识过程便减少了学生的主观因素。之所以说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一种理解实践,是因为它需要学生的理解并在生活中实际使用和在课堂上模拟使用,也就是说语言的学习应建立在实际使用中。这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更加肯定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正确认识语文课程是一种理解实践,这种理解实践又是以学生自身为主体的,只有肯定了他们的主体性地位才能真正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取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