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精选(九篇)

农业农村发展问题

第1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要看到,农业仍然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国农产品总体状态还是供不应求,粮、棉、油、糖、肉这几大农产品都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比如,2011年,我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粮食包括大豆在内,一共是5800多万吨,相当于1160多亿斤,相对于2011年国内的粮食总产量11424亿斤,进口的粮食已超过国内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再比如,2011年,我国进口棉花331万吨,国内总产量660万吨;进口植物油674万吨,国内总产量1000万吨;进口食糖200万吨;海关统计的进口猪肉量接近100万吨。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通过保护耕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市场化进程,努力提高我们的农业产业水平。

总体来讲,增加粮食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全球总人口接近72亿,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比例不到19%。目前,我国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在世界上已处于前列。我们用拥有占全球不到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球22%左右的粮食,农产品人均消费水平不低于国际水平;但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决定了我国对植物油的大量需求,供给压力很大。我国全年的食用植物油的消费总量超过2500万吨,而国内生产的植物油大约1000万吨,缺口是1500万吨。除了进口的植物油600万至700万吨,剩下的缺口以进口大豆弥补。我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还在迅速增长,目前平均每人每年接近40斤。缺口的增大将带来更多的进口压力。以大豆为例,出口量和生产量长期居于世界第一位,但去年大豆产量已下降为1300万吨,产量排位已降到世界第三。我国大豆的进口量,2010年是5480万吨,2011年5264万吨,今年预计会超过5500万吨。今年,我国大豆产量与进口量预计总和为7000万吨,大豆的自给率不足20%。2010年,全球大豆出口量9200万吨,57%以上的大豆被进口到中国。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很难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改变大豆供不应求的状况,因为其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也很难减少。我国共有18.2亿亩耕地,再加上复种指数,正常年景可达到23.5亿亩左右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其中,16.5亿亩用于播种粮食。以2011年680多斤的粮食亩产量计算,现有的16.5亿亩粮食播种面积是不可再减少的。油料的播种面积大约2.1亿亩,棉花7000多万亩,糖料约3000万亩,蔬菜瓜果3.2亿亩,再加上麻、茶、药等,几乎没有可能去减少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如果要通过增加耕地来替代大豆和油料进口,按照我国目前大豆亩产254斤、8亩地可生产1吨大豆计算,那么5500万吨大豆缺口至少需要自种4.4亿亩播种面积。按照菜籽油亩产量85斤计算,700万吨植物油缺口至少需要自种1.6亿至1.7亿亩播种面积。这说明,我们需要使用6亿至7亿亩的境外播种面积才能维持当前的现状。按照土地产能来计算,我国的播种面积缺口达到20%。可见,我国农产品供求的现状非常严峻,这也是中央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强调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

总之,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全局、影响长远。解决当前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以大豆为例,不论谁种大豆,在哪里种大豆,都需要经过市场的买卖。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全球主要农产品总量能增长,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就能得到相应提高,至于谁种大豆则是相对次要的问题。我国还可以采取向其他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方式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投资能为东道国带来经济利益,当地不仅可以增加税收,也能促进就业,也利于满足我们的豆油和豆饼需求,从而实现双赢。对有潜力的后发地区、后发国家给予大规模的经济技术援助,可以提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产量,改善人们生活,增加消费。目前,我国已经在14个非洲国家开展了农业技术援助,开展了100多个项目。非洲有很大的种植潜力,目前整个非洲小麦的进口量超过自身需求的45%。把非洲的供给量提高了,全球粮食总量就会提高,就会促进粮食价格稳定,也利于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

农村的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问题

农村的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土地问题既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国家的宏观经济,还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我国要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严格的土地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征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征地的补偿较低,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出台低地价甚至零地价,造成工业用地价格偏低,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水平就被压低了。这不仅有损农民的利益,也会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集约用地。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工业用地低价在其中起了较大的作用。然而,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改变,应当有所变革。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是一件大事,一头连着农民利益,一头连着工业和城镇建设。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当前,有一些解决办法值得加以研究和借鉴,比如不改变所有权而转变土地用途的方式,像北京西郊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是上世纪80年展乡镇企业时建立的,土地所有权至今仍属于四季青乡,在这种方式下,土地的使用符合政府规划,不仅酒店正常运营,农民还能收取租金或者得到分红。

必须注意的是,不论是农民的土地还是国家的土地,都应该按照规划使用。一方面,政府应该引领社会制定出科学、公开、公正的规划,履行好政府的职能。同时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好规划中经济总量的阀门,决不允许违反规划的建设发生。另一方面,对于政府制定出的规划,无论是土地所有者还是使用者都应当服从。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土地管理问题上,都有依据规划制定的用途管制,即使是土地的所有者也应当在政府规划的合法范围内使用土地。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的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的问题非常复杂。当前,要考虑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怎么让已进城的农民融入城镇。第二,农村还有大量人口,如果继续进入城镇,农民变市民的问题就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顶层设计。

有的国家在城市化水平不太高的时候就建立了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到大规模开始城镇化进程的时候,由于解决了社保问题,农民进城没有增加太多负担。比如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已经实行农村土地的长子继承法,不允许分割。次子、末子如果想留在家中,就只能做长子的“长工”。所以,明治维新一开始,政府就意识到要考虑对没有财产的农家次子、末子在进入城镇后的社保问题。于是,政府推出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一些有实力的公司推出了终身雇佣的制度,向雇员提供基本食宿和一定的社会保障。等到了城镇化大规模推进的过程中,农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社会保障。

有的国家在早期没有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建立了过渡性制度。比如泰国曼谷大约有300万农民工,市政府针对不同打工目的的农民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到曼谷来打工的农民,一部分人赚了钱以后要回到家乡,一部分则希望将来成为曼谷市民。针对第一种情况,农民工进城在劳工局登记、缴纳工伤保险就可以,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针对第二种情况,农民工进城要在劳工局和社保局都进行登记,之后个人和用人企业按要求缴纳各种社保费用,缴满8年以后便可以享受与曼谷市民同等的待遇。这样的政策设计很有序,让农民自己做选择。与此同时,这8年也给了社会足够的消化时间。

第2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字】:农村林业;突出问题;现状分析;有效措施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也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大量的实践证实,发展农村林业是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村林业的发展对改变农村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经济转型上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农村林业发展给农村发展带来良好形势的同时,也存在突出性的问题。

1 农村林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

1.1 农村林业各地区发展比例失调现象严重

据调查统计,我国森林总面积2.08亿公顷,而森林覆盖率却只达到了21.63%,远低于全球的31%的平均水平。[1]而在农村林业发展中,天然林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人工林所占的比重。从各区域的发展情况上看,部分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广,其密度远高于国家相应标准。但部分地区总体覆盖面积却远远不足,水土流失严重,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林业发展极度不平衡。此外,我国森林总资源储备的不足、林木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偷伐乱伐等现象的发生,对农村林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

1.2 农村林业发展中资源没有实现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农村林业发展仍需依靠政府指导,常常不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林业种植凸显盲目性。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只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不顾及林业的长远发展,只是根据某一时期市场需求的特点开展种植,往往选择种植品种过于单一,对整个林业结构缺乏针对性的调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不良影响,进而造成农民利益损失,降低种植积极性。

1.3 农村林业发展没有科学合理化的管理体制

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农村林业管理体制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的强制性上,缺少宏观调控以及综合性协调;农村林业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运行的经费相对较少,各部门在政策落实以及工作完善上缺少执行力,严重影响农村林业的发展;[2]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林业在技术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更没有系统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林农只能跟着感觉走,自己动手求发展。

1.4 农村林业发展没有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

在我国林业相关政策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即使形成了制度也是不符合我国农村林业发展的。例如,在林业税上,林业税不仅品种纷繁复杂且对于林农来说税负很重,并伴随着不规范的收税现象,在税费使用上仍存在不透明;退耕还林政策落实的不彻底,有的并没有落实,有的地区甚至在享受着政策的好处却还没有种树。另外,由于农村生活比较闭塞,再加上管理部门对于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大,农民知之甚少,使得农村林没有增进反倒减少现象的出现。

1.5 农村林业发展服务化意识不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很多行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与全球化,更注重行业的服务意识。而农村的林业发展却距离这两方面很远,更不用提服务意识了。农村林业的经营,主要老当地的自产自销的经营策略,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生产,对于林业深层次的加工更是远远落后与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可持续发展更难以实现。林农本身的服务意识就弱,再加上政府没有大力度的投入与指导,使农村林业的大规模发展陷入僵局。

2 农村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林业绿化覆盖率未能达到相应标准

就当前农村林业种植水平来看,种植覆盖效果不够明显,未能达到相应的标准。耕地、林牧场退化以及沙化趋势控制效果较差,部分地区仍旧水土流失严重,没有从根本改变粮食以及其他生产成本过高情况。[3]近几年的沙化以及荒漠化数据显示,控制力不足,控制效果有限,荒漠化的趋势并未得到良好改善。其主要原因还在农村林业发展过于缓慢,而水土流失的速度要远比建设的快很多。所以,在改变生态上没有太过明显的成效。

2.2 耕地与林木用地矛盾被激化

从古到今,我国的耕地使用面积就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尤其是在我国山区。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全部依靠耕地,正所谓“靠山吃山、靠地吃地”,节约土地的意识不足。进而激化了耕地与林地用地的矛盾。长时间以来,山区农民大量的砍树扩大耕地面积,又不注重保护,给植被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的局面,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背离。

2.3 产业化、特色化进程缓慢

随着国家林业种植力度的加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林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作用不容忽视。部分地区根据这些林业特色,进行了花卉的种植以及果树的种植等等,并成为当地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从产业化和特色化上看,未能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化结构,特色优势并不突出,规模也相对较小,进而导致推动林业发展助推力量不足,无法满足经济快速飞跃的根本需求。[4]

2.4 森林旅游业没有发挥出带动作用

森林旅游业已经成为现下农村经济转型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但在森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其带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到极致,主要表现在:体制上没有打破国有经济垄断局面;在人才管理上,更是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以及具有服务意识的人才培养;建设资金的匮乏,在基础设施上还不够完善,在加上宣传力度的不到位,使得森林旅游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未能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在处理上也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条文,有些管理部门违规操作现象严重;在森林旅游业产品开发上不足够吸引参观者,对于人文景观的建设以及开发上不注重与人们旅游需求相结合,严重制约了森林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2.5 农村能源问题亟待解决

就目前来看,我国山区农村能源主要还是依靠砍伐树木来获取,这也使得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有些偏远农村,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其他能源的采购困难以及能源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出现了无植被可烧的现象,生态破坏非常严重,甚至出现难以恢复现象。因此,农村能源问题亟待解决,更是各地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

3 农村林业在今后发展中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农村林业管理体制,使之有法可依

在农村林业发展中,国家必须对现在的政策作出必要的调整,并建立健全农村林业管理体制,使之有法可依,从根本上杜绝农村林业管理上的不规范。农村林业管理部门更应根据本地区林业发展的特点,建立健全林业监管体制,形成规范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使林业管理过程有法可依,并完善责任制以及监督体制,保障农村林业政策以及管理落到实处。在监管体制中,明确林业监管人员的应该享有的行使权以承担的责任,完善安农村林业发展的监督体制,对工作人员以及林场进行监督,实现农村林业管理的合理科学性。

3.2 提升林农的知识水平以及服务意识

在农村林业发展中,林农在农村林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决定着林业发展的整个态势。因此,必须提升林农的知识水平以及服务意识,才能够使林业在建造上更合理、更科学,更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要加大对林农科学文化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普及,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做好指导与培训,定时定点地为林农开展讲座,或者委派专家或者技术指导下基层,为林农进行现场的培训与指导。

结语

在农村林业发展中,虽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但我们要勇于迎接挑战,抓住发展的机遇,使之为生态恢复以及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农村林业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活跃了农村市场,最终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促进农村林业发展转型势在必行,但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不断探索前进为子孙后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家顺. 中国林业产业政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2]王洁. 农村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

[3]刘宁. 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4]蒋志东. 浅析玉溪生态立市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对策[J]. 云南科技管理,2011,01:34-37.

[5]方志. 新形势下中国林业人才发展的突出问题――基于对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基层的走访[J]. 林业经济问题,2014,03:285-288.

第3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10-0051-03

小额信贷是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一般由从事微型金融的专门组织或提供银行微型业务的金融机构负责开展业务,专门提供小额贷款产品。小额信贷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贫困农户和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

(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为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农村扶贫工作一直是我国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在扶贫工作中,两大措施为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贫增收;二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帮助农民减贫增收和自我发展中,帮助农民解决生活困难、突发状况以及自我创业都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这就为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基础。其实早在1993年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的易县“扶贫社”试点就已经拉开了小额信贷业务的帷幕。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第十八条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这一政策的打开了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前景,国家对小额贷款公司涉农业务的优惠政策也提高了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将有利于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的发展。

(二)农民生活观念的转变为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发展提供了需求保障

过去,农民严重依赖土地,没有土地,农民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但是。现在随着农村小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的价值观、生存观和发展观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农民已经从传统的旧式农民观念中脱离出来,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告别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从事一些非农产业,以达到增收致富的生活目的。一批批家庭小作坊、村镇小企业纷纷出现。但是,实力弱、信用保障程度低、贷款额小的现实导致很多农民及微型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荒。而小额信贷贷款金额低且借款人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提供担保的优点恰恰解决了农民及微型企业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了发展中的资金限制。因此,随着农民生活生存方式的继续转变及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将会有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

(三)银行业务竞争压力为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发展提供了供给保障

随着国家对房贷政策的收紧,曾经是各大银行争抢的房贷业务已经逐渐失去了以往的高吸引力,各家银行开始将目光投向小额信贷业务,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正逐渐将小额信贷业务作为主攻方向。2011年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在此政策的鼓励下,近两年来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迅速,2010年银行业小微贷占比只有20.47%,在此之前占比更低在10%多,如今已可与大中型企业融资占比相提并论。周小川出席国际金融论坛2012年全球年会时表示,2011年大型、中型、小微型企业融资比例各占1/3,2012年小微企业融资增速高于大型企业融资5%,未来小微企业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贷款比例。由此可见,在政策的刺激下,随着银行竞争方向的转变,小额信贷业务的供给将会越来越多,这为该业务在农村的发展奠定了供给基础。

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小额信贷业务要想打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发挥充分的作用,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在农村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中,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农村信用环境相对较差,存在贷款回收困难现象,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银行出现惜贷行为,使得部分急需贷款支持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对该项业务产生不良印象。

2 很多农户贷款用于养殖、种植业发展,但是这些活动受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风波时,往往造成农民颗粒无收、血本无归,导致部分信贷资金成为不良资产,而贷款又没有其他担保可以处理,因此,金融机构办理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受挫,不利于该业务的持续发展。

3 小额信贷业务的创新不足、模式单一化和农业经营特点脱节。很多农产品从生产到产生效益的周期较长,并且在农业生产时受自然气候等不可抗风险影响较大,在农产品销售时受市场风险影响明显,农民自身抗风险能力弱。贷款偿还能力较差,而小额信贷业务的期限普遍相对较短,缺乏灵活多变的贷款模式,结果导致金融机构的资金安排和实际回收情况不吻合,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机构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金融机构开办此业务的积极性。

(二)信用风险问题

信用风险是贷款风险中的主要类型,是指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贷款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在小额贷款业务开展中,信用风险直接而明显。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程度较差,长期以来电子化水平较低,信用记录缺失,导致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困难大,质量低。

2 部分农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和对小额信贷业务的认识程度不高,产权意识淡薄,特别是一旦遇到生产亏损而无力还债,还会产生逃避还款的念头,因此农民信用的缺失使小额信贷业务的不良贷款增加,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系数提高。

3 贷后监督环节薄弱,部分银行工作人员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特别是一些在农村设点的小型金融机构中,存在银行工作人员因为和村民的亲友关系而对贷款的使用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视贷款的贷后监督管理,责任意识不到位,在岗不在位,人为过失的现象屡禁不止。

三、解决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从小额信贷业务授信方分析

小额信贷业务的授信方是指提供业务的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供给者和资金使用的监控者,金融机构应该解决好三个问题。

1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从思想上行动上严堵风险漏洞。信贷工作归根结底是人在操作,因此应该建立信贷人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信贷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使其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资信审查和风险防控的重要性,行动上培养不徇私情、敬业爱岗、尽职尽责的好员工,严堵信贷业务风险漏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风险防范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应该完善信贷管理机制、严格贷款操作流程和加大信贷道德风险责任追究力度,做到从思想上教育、措施上指引、心理上震慑、行动上严究。

2 加大营销力度,保障小额信贷业务的持续发展性。农村金融环境和城市不同,金融环境相对较差,因此在农村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更需要加大信贷产品的营销力度。金融机构应该首先对所处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做详细调研,确定核心营销目标,因地制宜确定营销策略,找准切入点,为农户和乡村小微企业规划个性化的融资方案,必要时可在乡村开展农民乐于接受的业务推介会,利用农民企业家的典型案例积极宣传业务及产品。只有源源不断地吸引到客户,才能保障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的持续发展。

3 创新业务模式,银保联合促进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发展受阻的原因之一是业务产品模式单一,常常不能和农业经营特点契合,因此创新业务模式,提供贴合农村实际的多样化的业务品种也是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农民对小额信贷业务不积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担心借款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生产经营失败,没有盈利资金用来还贷,从而背上债务负担。针对此问题,一些保险公司已经积极推出农村小额信贷保险项目,既能够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又可以转移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可以和保险公司联合,推出融资保障双结合的信贷品种,发挥银保合作的联合增信功能,刺激农民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保障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的发展。

(二)从小额信贷业务受信方分析

小额信贷业务的受信方是指办理该业务的农户和小微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和使用者,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应该帮助其解决好两个问题。

1 加强学习,接受新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的推广必须要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提高农民农业投资和开办小微企业的积极性非常关键。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民新知识、新思想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可以在农村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教育、组织优秀的农民企业家和大学生等进行群众的自我教育活动等,使农民逐渐的接受新知识、接受新思想,营造出一种崇尚科技、崇尚文明现代生活的氛围,为小额信贷业务的后期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培养准客户。

2 增强风险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在转变农民生活生产观念,培养客户基础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农民的风险教育和法律教育,因为贷后不良资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信用风险。贷前贷后均要在农村广泛深入开展金融法规政策教育,关注借款人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行为异常情况,经常深入农村进行走访监控,利用反面典型提醒农户个人信用的重要性和违法责任,积极努力培养优质客户。

(三)从地方政府支持措施分析

第4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一、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公益事业主要是指向农村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具体指乡村两级的公益事业。免征农业税,取消“三提五统”和各种集资摊派,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因税费改革造成的财政缺口,农村公益事业面临新的困难。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难

乡村教育相对滞后。教育是农村公益事业开支中最大的一块,税改后,国家虽然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但仍有较大资金缺口,农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一是基础设施差,影响正常教学。虽然“普九”达标解决了一些学校的教室问题,但必备的教学用具仍然没有配齐。二是师资力量明显欠缺。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文化生活欠缺、交通通讯不便,多数公办教师都不愿到此任教。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__县小型水库及中型水库的水利设施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修建的,途经水渠、涵洞有的已经完全毁损不能使用,勉强可用的其维护成本也很高,无形中给农民增加了负担;加之设施的不配套,低洼农田遇雨成涝,难以排渍。离水源较远的田地水源流程长,闸口多,渠道不畅,损耗大,抗旱成本高。有些水源甚至难以到达,造成田地撂荒。据调查,目前,已有70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三)农村文化、卫生等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难

税改前,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就很少。部份地方的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建设、预防保健工作、村级卫生人员误工报酬等也基本上靠乡村集体统筹提留来解决。很多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老化,基本上没有集体用房,大多办在卫生员家中,有的场所十分简陋,医疗条件比较差,在医疗设备方面普遍是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由于没有防保服务经费,预防保健工作难以开展。税改后,乡镇统筹经费被取消,使得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农村卫生事业“雪上加霜”。__县86个行政村建有村卫生室86个,其中71个村卫生室由私人建的。

文化事业投入方面,大部份乡镇在“村村通”工程、“文明村”达标升级活动等项目匹配投入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乡镇正常开支都非常困难,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事业。

(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难

目前,全县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停留在军烈属优抚、五保户供养、农村计生“两户”和农村特困群众救助等层面上。以__县为例,税改前,农村五保供养、义务兵家属优待、村干部报酬等经费是以乡统筹方式筹集,税改后,由于财政转移支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农村五保户供养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兑现落实困难,“五保”难“保”。

(五)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匹配难

以公路建设为例,凡属县以下公路建设均要求匹配,尽管要求匹配的是小头,但许多县乡村仍然难以承受。比如,木庆路属县级路,03年硬化时,因配套资金难以筹集,只修建了__至东兴段,且因资金筹集不及时,导致工程进程受阻,一年的工期两年才完成。20__年市里主动给了木庆路东兴至庆安界段的建设项目,却因无力匹配资金,只好放弃。目前,东兴以北的原满天乡的农民只能望“路”兴叹,承受着因道路难行而比东兴以南地区低3-4分的粮食价差。

目前,__县的通乡公路、通村公路由于地方财力弱,资金匹配困难,既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又增加了地方财政的负担,也影响了上级的投入。有的基层干部感慨地说:“没有项目想争项目,争取到项目又没有资金匹配,象我们这样的贫困县、是吃饭财政、要饭财政,哪有钱来配套,结果是越有钱的越能要来钱,发展就越快。这样下去,差距会越来越大。国家的政策真的该改改了,对贫困地区区别对待,少配套、不配套。”

(六)“一事一议”实施难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镇道路建设费、集资和村提留,乡镇道路的建设要求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村级道路的修建,则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方式加以解决。面对国家转移支付的数额有限,“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标准低、数额小,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尤其是具体操作难、落实难。一是乡村债务的债权户要求抵扣“一事一议”资金。二是外出农户多,有的是举家外出,这部分人的“一事一议”筹资同样难以收取。三是受益不均,农户思想难统一。有些“一事一议”项目并不是平均给每个村民小组或农户带来好处,受益范围难以确定,导致意见不一,“一事一议”方案难以通过。四是大型、长期公益事业难兴办。“一事一议”筹资有限,使一些耗资较大的公益事业,特别是

跨村、跨乡的工程一时办不了。五是部分村“一事一议”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导致群众不满,甚至对来年的“一事一议”进行抵触,形成恶性循环。二、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对策建议

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公益事业停滞不前,必然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进程。

(一)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系,使财政逐步成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投入主体

要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为重点目标,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逐步统一城乡税制,以税惠农;各级财政要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资金预算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比重,并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向农村倾斜,使公共财政成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主要投入主体。

(二)加快县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大力培育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主体

要通过县乡综合配套改革,逐步使政府和集体重新成为农村公益事业的主要发展主体。在改革中,要特别注意不能忽视、削弱政府部门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职能,不仅如此,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还应加强这一职能。财政要按照由以钱养人改为以钱养事的原则,加强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职能。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形势下农村公益事业的新的发展主体,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民间力量在目前形势下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中的有效作用。

(三)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推进“一事一议”有序实施

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问题上,除需严格执行政策外,更要规范操作。一是政策交底。只有取得农民的理解、拥护和参与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要通过召开两委会、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宣传“一事一议”的政策,公开其实施办法与程序,争取得到广大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引导其积极参与到“一事一议”中来。二是议定项目。发动群众将需兴办的公益事业列摆出来,然后将之梳理归类,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和村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确定“一事一议”项目。三是民主表决。通过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决定项目预算、实施方案、筹资金额及工程管理等相关事宜,并形成会议记录,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强化管理。“一事一议”项目民主决策后,农民将出资出劳,要对得起农民的血汗钱,强化三个管理,即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和监督管理。

(四)改革农村公益事业投资体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及“一事一议”方式不能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问题,必须改革农村公益事业投资体制。要制定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支持个人及社会组织投资农村公益事业,以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益事业发展不足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农民投入与收益不均而难以筹资酬劳的矛盾。

(五)创新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开辟建设资金来源的新途径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无疑最终应以国家投入为主渠道,但是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巨大的资金缺口使国家现时财力无法支撑;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以加速度增长,对未来财力有良好预期。针对这种情况,可考虑在一定限度内,发行公益事业建设国债或公债,缓解国家财力供给与建设资金需求在时间上的矛盾,突破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的资金瓶颈。借未来资金解燃眉之急。这样,既解决了社会闲散资金无法聚集利用的问题,又解决了公益事业建设等米下锅的困境。

第5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保险,发展

保险具有风险疏散、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保险业相对发达的烟台市为例,深入剖析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农村保险体系再造问题探讨对策思路。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发展。2006年,烟台市保险费收入411570万元,其中所调查的9个县市合计保费收入接近烟台市总量的一半。全市人均交纳保费633.Z元,同比增加71.2元,保险密度居全省第一,但在保险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一)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落户烟台,并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目前,烟台市有28家市级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3家、人寿保险9家,共辖设320个分支机构,其中在9个县市共有县级保险机构94家,均设在县城所在地。有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还在县以下乡镇设有保险代办处,据初步统计,9个县市共有保险网点120多个。随着机构的扩展,全市保险从业人员已达到2.3万人,其中,营销人员达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

(二)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o-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2006年,烟台市该两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0736万元和107373万元,占比为31.81%和33.9%;财产保险中机动车险占有较大的比重,2006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0.46%。

(三)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烟台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二)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据调查,2005年,烟台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较城镇居民普遍要低一半以上,平均收入额要少5000-6000元,将适用城市的保险产品向农村延伸,必然超出农民的消费能力。在所调查的180个农户中,有53人未办理过保险,占调查农户的29%,其中因保险价格偏高而缺乏一定经济能力的有31人,占比为58.5%。产品设计上的偏差,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意愿。

(三)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烟台市全辖共有保险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其中占全市人口总数80%以上的9个县市却仅拥有三分之一的保险机构。同时,县域间的机构分布也不平衡,经济发达的龙口市现有保险机构17家,另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拟在此设立营销服务部;而人口相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另一县(市)只有保险公司6家,该市2005年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8元,较烟台市平均水平低524元。保险业务发展状况虽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机构布局上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状况的失衡。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个别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的问题。在对保险公司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对保险理赔存有意见的占有较大的比重。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当前,部分地区保险业务发展势头已接近于银行业,但在市场秩序管理上则与银行业差距较远。目前,保险监管机构设至省级或较大城市,地级以下只有保险业协会,市场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而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2006年,烟台市人身保险退保率为10.81%,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

三、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其在农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巨大的保险需求,迫切需要政策的、商业的保险产品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为此,就完善农村保险市场、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

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人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通过适度扶持,降低保险公司亏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救助保障能力。

(二)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目前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各保险公司应从三个方面转换经营理念,规范和完善保险营销服务。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通过把好营销关口,提高保险经营绩效,消除社会各界对保险行业的偏见。

第6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7―0054―03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农村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长期以来,农村教师扎根基层,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但由于忽视专业化发展,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农村教师的个体成长。如何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发展自主意识不强,主体性缺失

受地域环境、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农村教师谋求专业发展意识不强,专业成长主体性缺失。有人对512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31%的农村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是被动的,基本上是迫于行政管理力量的推动;有80%的农村教师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等基本上是服从上级培训部门和领导的安排,一般不是主动争取。[1]

(二)专业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且不均衡,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研究能力低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农村学校对语文和数学等科目比较重视,对音、体、美等科目重视不够。而且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甚至很多农村教师充当万金油角色,频繁更换任教科目和授课年级,难以深入持久地钻研某一学科或某一年级阶段的教育规律。加之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方法和知识,使得科研成果数量少、质量低。

(三)队伍年龄偏大,优秀教师流失量大

由于农村学龄人口逐年减少,造成教师队伍数量相对饱和。优秀教师转岗或进入城镇学校,剩余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专业化发展活力不够,动力不足。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6成。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平均每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2]

(四)知识结构老化,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应用不够

虽然农村教师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有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内容的学习,但是缺乏与农村教育实际相适应的辅导与培训。尤其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共享还不能满足农村教师的需求,培训的力度还需要加强。有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4%的农村教师可以将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3]

(五)职业满意度不高

主要体现在农村教师对工资待遇满意度不高。职业满意度,是指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满意程度,它是职业复选率、社会地位、收入福利以及工作胜任能力等方面的一种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教师对于自身人际关系、教育教学能力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中间值,但是,他们对于教师的社会地位、收入与福利两方面的满意度则显著低于中间值。这种较高的自我认同和对职业回报不满的反差,体现出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不高。[4]

二、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职业认同感不高影响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在内心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和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一个教师的职业认同,不仅关乎教师自身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5]名目繁多的考核指标令农村教师压力重重,生存满意度低,职业认同度不高。由于受控制和约束较多,农村教师表现出过多的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也没有改变自身现状的能力。

(二)落后的教育观念制约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由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许多农村教师凭借经验进行教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难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师职业认识还不深刻,未能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主动探索与学习钻研的意识不强,只满足于完成眼前的教学任务,不考虑长远发展,因此在专业化道路上进展缓慢。

(三)生源萎缩和制度缺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一方面,农村地区学龄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子女随迁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对落后,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造成师资建设“供血不足”,形成基础教育“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

(四)普遍存在的职业懈怠感阻碍了农村教师专业学习的动力

以农村小学教师为例,按照目前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正常情况下,30岁左右便可评为小学高教,之后的职业生涯一直处于“休眠期”。农村教师晋升空间小,容易挫伤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而且,由于农村学校大都地处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渠道不畅,参观交流的机会很少,对优质教育资源接触不多、获取不多,也是造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7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不到位。一是管理层中间业务知识匮乏。大多理事长也没有进行过后期专业化的培训,缺乏市场化概念,金融创新意识淡薄,个别联社理事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中间业务。二是认识不到中间业务带来的经济效益。部分农信社认为中间业务收入量小,不能带来明显的收入变化,更认识不到中间业务收入不仅能带来一定的手续费收入,还可以派生其他业务收入。三是把中间业务当点缀。省联社也多次引导基层联社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由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较少,金融竞争激烈程度不及大中城市,农村信用社沿袭的仍是几十年承传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人民币信贷观念,经营者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求创新的境地,只是把开办中间业务作为完善服务功能的一项点缀,缺乏进行深入研究。

2.机制建设不到位

(1)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农村信用单个县级联社的统一法人工作于2008年初才算完成,法人治理结构刚刚建立,三权分设有了形式,职责行使尚不到位,对中间业务的设计、开发、督促、管理存在缺位、错位现象。

(2)农信社股权设置不规范,股东对管理层的约束不够。在农村信用社赖以运转的资本中,股金无足轻重,绝大多数处于所有者虚置状态。入股、退股都很自由,这种随意性很难使股东倾注对农信社业务开展情况的热情。

(3)管理职能不到位。农村信用社历史上长期缺乏一个从上到下统一、垂直的行业管理体系。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后,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赋予的“监督、管理、服务、协调”的职能履行职责,省级联社是独立法人,和基层信用社形成多级法人体制,一个法人管另一个法人,业务管理的深度、广度势必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省级联社的编制按照行政单位的编制进行人员分工,一个省业务管理人员少,和其他商业银行业务开发管理队伍相比,相差甚远,对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管理力度不够。

(4)制度建设不健全。农信社开展中间业务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不健全,在制度的健全性与实效性上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5)内控执行不到位。部分农信社虽然制定了部分中间业务管理制度,但仍存在执行不到位、管理监督缺失的现象。

(6)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部分农信社没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缺乏业务开展的压力和动力。

二、农信社开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首先,开展中间业务是实现利润多元化的需要。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各家商业银行都把中间业务创新摆在了重要位置,经营多元化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平均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4%以上。而农信社中间业务收入还很低,部分省份收入还不到1%。由此可见,中间业务收入太低已成为农信社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不大力开办中间业务,很难提高盈利水平,特别对于历史包袱较重的县级联社来说,如果不大力开展中间业务,经营将是举步维艰,就难以实现新的跨越。

其次,开展中间业务是提高农信社竞争力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指导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竞争焦点。业务品种、服务质量成为体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化和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如果还是墨守成规,只会开展贷款业务,不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农信社生存空间将逐步缩小,加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在市场竞争中不久将会被淘汰。

再次,开展中间业务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如果农信社不进行业务创新,势必会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或流失。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农信社也招收了很多高学历人才,应该让其填充到业务开发上来,有知识、有才干、有创业精神的年轻人善于拼搏,如果不合理使用,对其将是一种能力的埋没和浪费,人才难得,处于珍惜人才出发,也要努力开展中间业务,否则,还会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

三、理清思路、认真开展中间业务

农村信用社应把开展中间业务与开展传统的存贷业务同等给予重视,力争同步发展,充分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机构网络以及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利用现有中间业务平台的功能优势,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市场,创新可行的业务品种。在巩固发展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公共行业、特殊行业,经营效益好、收入回报高的投资理财、财务顾问、国际结算等业务。具体为:

1.业务类。如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和交强险业务,农村信用社可以充分利用扎根“三农”的优势,重点开展保险业务,还可以开办代收税费、话费、水电费等业务。

2.结算业务类。银行卡作为当今金融界最先进的金融结算支付工具之一,能为社会提供最广泛的结算服务,并凭借高效、灵活的结算优势为广大投资者赢得商机,也能给信用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解决资金汇路不畅这一发展瓶颈的同时,此项业务创新还将带来巨大的利润增长点。信用社在作好农民工银行卡的同时,一定要抓紧时间推广信用社银行卡业务,使中间业务项目通过银行卡这一平台,实现网络的无时间、无空间概念,使客户与银行之间“零距离”接触,简化中间业务交易手续,方便于广大客户。利用资金清算中心拥有的结算网络功能,大力开展银行汇票业务,丰富中间业务品种;积极拓展国内外汇结算及清算渠道,实现境内外汇资金的划拨清算,企业进出口结算,外汇资金划拨等。

3.信息咨询类。农村信用社应培养一支业务素质很高的投资银行队伍,帮助客户进行投资理财服务,确保客户资产保值增值;充当优质存贷客户的财务顾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买卖类。农村信用社应创造条件开展证券买卖业务、基金销售业务、信托资产销售业务、争取实现证券资金的托管和资金结算业务等。多头开展中间业务,细分客户市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要为中心,以增收增效为目标的企业理念,加大中间业务的市场开发和营销力度,实现农村信用社业务的跨越式前进。

四、省级联社应加强对全省农信社中间业务的管理指导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摸清全省农信社中间业务开展情况,树立典型,大力表扬中间业务开展好的联社,严肃批评业务落后的联社,加大宣传鼓动作用,引导全省信用社全面开展中间业务。

2.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河南省农联社应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对现有员工进行中间业务培训,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要选拔一批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金融工作经验,既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又通晓相关政策法规,既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有较强责任心的同志到业务开发部门开展工作。要根据业务需要,选派业务人员外出学习新业务、新知识,使他们及时掌握新的政策、法规和业务操作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本岗位工作的需要。

第8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云南农业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在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应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了解、分析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调查结果与分析,从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性;改进农村职业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5)04-0054-04

在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备受关注。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并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1]。农村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农村劳动力、贴近三农的教育,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2013年云南省总人口为4686?6万人,乡村人口为3705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2181万人, 占乡村人口的58?87%[2]。乡村从业人员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转移[3]。当前,云南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农业现代化加快的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亟待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弄清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4]。鉴于此,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云南农村职业教育进行调究,以提出加快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建立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情况样本,深入了解和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一)被试

1?云南农村职业教育调查问卷被试

农村职业学校校长是基层职业教育的直接管理者和执行者,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013年对云南省15个州(市)66个县(区) 的78所农村职业学校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情况见表1。

2?农村职业教育访谈被试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和难于量化的定性问题,设计制作访谈提纲,对云南省昆明、文山、楚雄、大理等四个州(市)的23名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二)研究工具和数据处理

1?调查问卷

针对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设计自编问卷,包含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问题,并经专家修订完成调查问卷的编制。

2?访谈提纲

设计访谈提纲,结合个别访谈和小组讨论形式,对农民、农村干部、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分别进行调查。

3?数据收集与处理

研究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封闭式问卷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开放式问卷及访谈内容采用文本办公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民接受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云南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并不愿意送子女到农村职业学校学习,即使到农村职业学校学习,往往也选择非农专业,毕业后选择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很低。问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的平均比例为88?1%,但是毕业生务农的比例仅为9?4%。由于受学生就业倾向的影响,云南农村职业学校所开设的涉农专业比例较低,仅为23?6%。与此同时,访谈了解到,由于当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往往认为种地不需要什么技术,因此,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调查还反映,许多农村地区组织农民参加农技培训不仅需要大力宣传,还需要给农民发放误工费,方能组织农民前来参加。可见,云南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接受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待改进

调查发现,云南全省为农民提供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云南除了农村职业学校为农民和农村学生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外,还有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为农民提供着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是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均较为单一,内容主要是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为主,较少涉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知识,如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也很少涉及农民生活方面的所需知识,如医疗保健、烹饪等。然而,调查中却发现,有很多农民有学习这些知识的意愿和需求。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在形式上仍以传统的室内听课为主,辅以少量的现场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加过培训的农民认为,室内知识传授往往理论性较强,难以理解,实用性不足,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帮助不大。他们更喜欢实用性较强的现场实践培训,尤其是一对一的在生产实践现场中的辅导,这样可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术。

然而,这样的职业教育形式不仅需要资金支持,同时需要更多的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如在昆明市某县的访谈调查中发现,相关部门由于缺乏某些领域的专家,无法为当地农民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而仅能提供培训的内容和领域又不是当地农民迫切需要的。这足以说明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亟待改进。

(三)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亟需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改进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5],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根据云南78所农村职业学校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双师型、专家型教师,而且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48岁,对年轻教师需求量较大。由于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致使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培训机构,由于缺乏各个领域的专家,所提供的培训往往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这是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不足

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78所学校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学都存在着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基础建设薄弱,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访谈还反映,各级政府部门由于培训经费问题,一般把培训地点安排在县城,即使少量安排到乡村,培训也因经费限制普遍质量不高。

(五)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涉及高校、科研和农技推广等多个部门,包含研发、培训、推广等多个环节,虽然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但调查发现,涉及的单位部门虽多但相互配合较少。目前国家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和单位都在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蚕桑局、妇联和烟草公司等都为农民提供着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但是这些部门、单位、企业和学校均按照各自的计划来安排培训,往往“单打独斗”,互相配合较少[6]。可见,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三、加快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多种获取农村职业教育信息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让农民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真正作用,以及给他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帮助。在提高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同时,使他们能根据自身需求获取相关的信息,并获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选择度和自主性。这有益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二)改进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深入了解目前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需求,及时调整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更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形式也应进行调整,适当增加现场实践、一对一辅导的比例,采取农民更能接受的教育形式,让他们能通过接受职业教育真正获得有利于生活和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农村职业教育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提高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

首先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聘请双师型、专家型的教师,或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合作,聘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和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民更好地获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他们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四)增加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首先,应切实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规和政策。尽快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标准经费,建立地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等。第二,应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经费需求。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职业教育能深入到农村基层地区,为更广大的农民提供切实的职业教育和培训[7]。第三,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企业应在资金、实训平台上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教育培训活动应为企业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更多人力资源。第四,应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及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产业发展的引导。

(五)完善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的相互配合,设立相应的机构,统筹规划和管理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并按照全省规划统筹发展云南的农村职业教育,将多个部门、单位、企业和学校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系统性的农村职业教育,使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8],逐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2014-06-23] http: //www.centv?cn/my/folder3995/folder4001/2014/06/2014-06-2381678html.

[2]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胡晓勤.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5]欧颖,杨锐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职教通讯,2011(7)67-70.

[6]唐智彬.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第9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6-0009-05

目前,农村空巢化、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非农化、就业选择离农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状况没有得到彻底改观。“三农”问题的凸显,一方面,预示着农村职业教育将承载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预示着农村职业教育将迎来大有作为的发展空间。因此,抓住机遇,努力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劣势地位,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成为实现教育公平,化解“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步骤,意义重大。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迫切需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长期以来的“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使得城乡隔离体制和片面的资源配置机制在较长时间内得以固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有机联系被扭曲了,城乡不相协调的矛盾凸显。201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7%,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城镇化发展正处于“S”型曲线高速成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显著,甚至在城市内部也存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二元结构,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日益显著。究其原因,我国的城镇化是不完全、不充分的,人口市民化率的提高大大滞后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相生,必须遵循发展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与城市的简单结合只解决了产城相对割裂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产城深度融合问题,城市病接踵而至。产城融合应着眼于“人”这个核心,力求人、产、城三者和谐共进,特别是注重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提高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这是一个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所在、价值所在。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规划》坚持以人为核心来推进城镇化,把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因此,抓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农村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提供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稳定转移方式的教育,可为农民工提供理性的就业选择与方向指导,减少不必要的流动风险。

(二)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撑

关于“三农”问题,中共中央曾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2004年至2014年又连续十一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表明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地位。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农业自身来说,必须进行改革,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而在技术和人的比较中,人又是关键性因素。农民是实现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的职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培育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因此,培育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对农村社会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需求的提升,农业职业将会进一步细化,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群体,迫切需要有与之匹配的高素质职业农民。以江苏省为例,2008年农村常住劳动力中,文盲占5.2%,小学文化程度占29.4%,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13.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8%。基于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总体不高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需求,农村职业教育承载着化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使命。

(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决定了保障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多、劳动力多、农民多。然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草地退化、土壤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下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加上工业化导致大量良田被侵占,直接危及人类的口粮及农产品的供给与生产安全。因此,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政治和战略意义。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明天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现实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引发对职业农民培养、科学种田、农村生态保护等问题的热议。这些决定了大力发展涉农职业教育有其特殊而重要的基础性、根本性意义。

(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要发展,至少应先厘清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从宏观层面,要处理好普教与职教的关系。教育体系本质上应是开放的、多向度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应相互沟通,互认学分、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以江苏省为例,近年来正进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最近出台职教体系转段升学新政,未来江苏省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有望实现相互“转学升学”,转换过程中还有望试行学籍互转和学分互认,中职转高职或本科纳入单招。届时,中考之后学生的选择将更宽,也更明晰。第二,从中观层面,要处理好城乡职业教育关系,即构建城乡职教协调发展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三,从微观层面,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学历教育的单一形式,应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等都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由各级各类城市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组成的,如果没有充满活力的农村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将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发展机遇和动力。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依然存在,使得城乡职业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素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以2011年江苏省高职为例,农类高职院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低于江苏省高职平均值7%左右,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低于平均值12%左右。此外,中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拨款和学费收入,而政府对职教经费投入是很有限的,加上职教领域城乡二元体制的消极影响,导致农村职校办学条件较差、“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实验实训场所条件有限等,这些都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农业自身特点和轻农认知偏差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涉农职业教育是牵涉农业、林业、水利等国家基本产业部门的职业教育,这些部门因行业特点及历史等原因,被公认为艰苦、艰辛、艰巨等,许多考生有意回避,导致涉农职业教育招生困难、生源流失大。以2011年为例,中职农林类招生从2010年的110.4万人降为85.4万人,降幅为22.6%;高职农林牧渔类专业在校生16.96万人,占高职在校生总数的1.76%,比例偏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传统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有能力的农民一心往城市跑,认为农民低人一等,社会地位不高。第二,对农业技能的认知错误。传统观点认为,农业技能无需学习就可习得,当农民没有门槛。第三,新生代学生普遍怕苦怕累,离农意识强烈,艰苦奋斗精神缺失,毕业生大多不愿到农林水利等艰苦行业就业。第四,国家对涉农专业学生就读就业倾斜政策力度不大,相关宣传工作不到位。

(三)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办学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第一,职业教育结构性矛盾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在很多地方占到半壁江山,值得欣喜,然而农类高职比例偏低。以江苏省为例,专科层次的高职有80多所,其中农类高职仅8所(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已被扬州职业大学合并,筹建扬州科技学院),所占比例不到10%。农村社会需要大量农类专业毕业生,但却出现招生困难,供给不足,供求失衡,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重点从简单的规模扩张转向提升内涵和优化结构上。第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相协调。要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人才需求趋势,科学设置招生专业,防止盲目招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专业设置可以适度提前,充分注意新科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提高农类专业的科技含量,以适应现代农业高科技化、生物化的发展需求。第三,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不相匹配。将来工作岗位多样化,终身从事一个岗位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重视课程开发,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岗位变迁对人才规格质量的多样化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很不完善

第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好交叉。由于目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的教育轨道,相互之间不好交叉,因此,选择了职业教育就意味着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就意味着放弃在某些领域就业的机会,尤其是高收入领域,甚至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不够,缺少学历提升的“立交桥”,上升途径有限,农村职业教育尤其如此。职业学校虽有对口单招,但受益面很窄,受益人群有限。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比例较低,没有话语权,招生较为困难,农村职业教育的预期收益很低,产生招生与就业的恶性循环。第四,农村职业教育大多局限于学历教育,对广大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不够深入,无法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系统内无法循环,系统外难以协调通畅,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三、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

(一)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树立城乡“大职教”理念

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教育的方向,职业教育的特点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今后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应做到:第一,坚持教育公平原则,积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在教育领域的消极影响,确保城乡职业教育地位平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趋势,我们所说的职业教育应是“大职教”,不是局限于城乡局部的狭隘的职业教育。第二,着眼城乡发展全局,确立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的“大思维”。城市职业教育除了为工业化、城市化培养人才外,必须把化解“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作为分内事,把农村发展看作全民族的事业,而不是狭隘地把它仅仅视为“农村人自己的事”。农村职业教育除了为“三农’服务的职能外,同样具有为工业化、城镇化服务的使命。第三,教育对象应面向全民。当前,我国的农村职业学校基本上是面向就业前青少年的学历教育,今后的职业教育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为所有需要和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的公民无门槛或低门槛接受职业教育创造条件,为各种年龄层次人群,尤其是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大力培养农村职教“双师型”教师,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保障

师资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职教师资本来就比较缺乏,农村职教师资更是奇缺。第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逐步建立和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第二,要建立教师自我成长激励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目前,很多农村职教师资不接地气,很多教师没到农村田间地头去过,在课堂里闭门讲学,脱离实际。职业教育教学应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因此,教师应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断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学校可通过教师技能考核的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自觉加强技能训练,重视实践性环节教学,提升教师职业能力。要改革人事制度,鼓励职校招聘有专长、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对“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的倾斜政策,尤其对农村职教“双师型”教师要有更多优惠。第三,要加强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抓好“二头”:一是教师的职前培训,二是教师的职后培训。教师的继续教育能有力地推动教师素养的提高。第四,要建立教师交流制度。通过制度设置,采用城乡师资交流、城乡师资结对或职教集团内部教师交流等形式,以城带乡,改善当前农村职教师资总体薄弱的状况。

(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出现的教育对象远离农民、农类专业边缘化、办学定位离农化现象的背后是教育公平理念的迷失及办学定位的偏差,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化解“三农”问题上未能有效发挥其效能。今后,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自身体制机制改革。要用一体化的思想去统筹职业教育改革,彻底消除阻碍教育公平和城乡一体化推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第二,从办学特色、人才品质、就业质量上下工夫,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设置要更加契合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照搬照抄,课程建议由一线教师、相关行业和课程专家来开发,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发机制。要让课堂、教材、教法以及教师的理念都围绕市场,增加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第三,创新办学形式,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要打破传统的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单一形式,政府应通过政策倾斜、减税、免税等措施,积极鼓励行业、企业、其他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职业教育,做到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校办学特色化。第四,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人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题和主体,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农村职业教育应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围绕着培养新型农民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两大目标,着力提高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更是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

(四)推进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服务于“三农”的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业经营者将越来愈少,规模经营和科学种田是大势所趋,迫切需要提升农民素质。因此,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势在必行,农民职业教育必须有所作为。首先,主动面向社会办学。把农民培训纳入农村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中,坚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相结合,使数量众多的农民也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主体,使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更是完善人格、享受生命历程的主要载体。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在学习形式、学习时间、课程设置、学习对象、学习需求等方面,要进行专项调研,确保职业教育更贴近农民实际,让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第三,坚持“三个结合”。要根据农民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菜单。要把长远规划与阶段性培训目标结合起来,把应急培训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技能培训与文化素质提高、道德法律素质提高结合起来,把职业教育直接办到农民家门口,方便农民就近就地学习成才。第四,利用现代远程技术送教下乡。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远程教育传播途径,开设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克服时空限制,让农民及时、方便、快捷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使农民可以不离岗、不离乡随时参加学习。

参考文献:

[1]阎立.探索产城融合 助推转型跨越[N].新华日报,2014-06-10(B07).

[2]孙颖,于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1(8):43-48.

[3]赵强社.论职业农民的培育[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4]本报评论员.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N].人民日报,2014-01-07(01).

[5]张胜军,张乐天.新农村建设语境中的“农村职业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0(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