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精选(九篇)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

第1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农村土地流转

一、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及农地流转现状

(1)宁夏农业特色产业现状。宁夏是我国回族主要聚居区,地处西北黄河中上游,全区现有耕地110.02万公顷,人均0.2公顷,居全国第2位,是全国8个宜农荒地较多的省区之一。按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宁夏分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区域,农业产业具有明显区域性特色。目前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十四个,分别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马铃薯、瓜菜5个;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优质粮食(水稻、小麦、玉米)、淡水鱼、葡萄、红枣、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6个;地方性特色产业:苹果和甘草2个。(2)宁夏农村土地流转现状。2012年6月底,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86.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6.5%,比2011年底增加31.7万亩,增长20.5%;涉及农户21.5万户,占家庭承包农户的24.8%,比上年底增加3.3万户,增长17.9%。如今我区土地利用情况如下:

表1 宁夏农用地土地利用情况(单位:万公顷)

注:数据来源于宁夏2012年统计年鉴。

二、宁夏典型土地流转及其产业发展

1.西吉农业产业化及土地流转情况。宁夏华林公司在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建设出口型蔬菜基地,该基地是在土地用途和农民承包经营权不变前提下,将分散的农民承包经营权集中建成。公司与合作社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即“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华林公司负责基地土地耕作、良种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支撑以及蔬菜加工销售,并按协议向土地流转合作社支付土地使用权租赁费。2008至今,共有930多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基地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36个村,已建成兴隆玉桥、单北、吉强万崖、团结4个蔬菜种植基地共5000亩,其中兴隆镇基地2580亩,吉强镇种植基地2420亩。

2.中粮集团农业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情况。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企业,其番茄酱生产占全世界销量的四分之一。2008年9月22日,中粮集团的20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和日处理1万吨番茄加工项目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落户,石嘴山市惠农区地处宁夏北部引黄灌区,项目使用土地为土地经营权出租形式获得,共计3.65万亩,涉及3个乡镇、8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3600户农户、

11517名农民、8145名劳动力。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中粮屯河近年来培育和引进国内外的优良品种番茄,分早中晚熟三大类品种。

3.惠农区蔬菜脱水加工企业流转土地。惠农地处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区域面积12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农业人口5.6万人,农户总数1.5万户。2003年,区内3家脱水菜加工企业以每亩380元的价格,在庙台乡东永固村租赁农民土地286亩,建立脱水菜原料基地,通过一年实践,实现了农民与企业的“双赢”。截至2010年,惠农区共计有18家蔬菜脱水加工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土地1.75万亩,土地租金每亩400元至650元,农民出租土地后,在保证土地基本收益基础上,给企业打工,每天务工工资50~70元,每年大约打工90天,增收4500~6300元。

4.贺兰的“稻田全程机械化托管”现状。宁夏贺兰县金贵优质稻麦产销合作社等7个全程机械化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托管契约将分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把农户的土地集中连片统一耕种,统一收购,建立“合作社+农户+基地”运作模式。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及收购协议书》,每亩收取180元机械作业及服务费,稻田由合作社代耕,保证亩产600公斤,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收购加工,实行整地、品种、育秧、插秧、技术服务、收割、收购加工等“七统一”生产模式,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目前,该合作社规模达到1.2万亩。农户增收350元以上,土地生产效率提高50%;合作社通过提高精米及稻草加工附加值,每亩地获得利润140元。

三、基于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农地流转问题

1.农地流转虽初具规模,但和特色产业关联度低。从以上几个实例可以看出,我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农地流转和我区倡导的主导产业关联度不是很大,经营项目的选择多是企业和市场行为的结果,除了有限的农地流转是基于特色产业化进行,比如西吉马铃薯、贺兰水稻,多数农地流转与自治区所倡导的农业特色产业的宏观战略没有必然的联系,如何把企业经营项目、农地流转和农业特色产业化经营进行协同,还存在着问题。

2.特色农产产业化发展问题导致农地流转不活跃。目前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企业对品牌战略认识不足,特色农业产业产品物流渠道不畅,特色农产品产业创新意识低以及缺乏相应的创业人才等。这些问题阻碍着宁夏地区特色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阻碍了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的这些实质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谈下一步的相应的农地流转,无异于水中观花,井中捞月,基于特色农业产的农地流转市场没有基础和契机。

3.农地流转供需双方的沟通交流平台建设不足。通过调查得知,我区尚缺乏规范统一的农地流转市场,农地流转供需双方的沟通交流的平台建设不足,供需双方的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存在“要转的转不出去,要租的租不到”的情况。农户反映,大部分农地流转信息主要是从村委会不定期广播中得知,或者是通过别人告知以及亲戚主动找上门询问等。农地流转信息的传播范围大大受限,一般不会超出所在村的范围。农民在流转土地时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甚至很多农民在流转完自己的土地后仍旧不清楚流转出去的土地要用来做什么。政府也往往致力于引进企业而忽略了当地的农业需求,对本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忽视。

4.大规模农地流转较难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宁夏各村土地是按土地的远近、好坏、种类、大小、多少等搭配按人口平均到户,这种平均分配导致土地过于零碎和分散。多地块、小面积的土地经营现状使得通过租赁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农户或企业要同多个农户谈判和签约,交易成本高,大规模农地流转难以实现。此外,较分散的地块在采用互换、转包和转让形式在亲友、本村村民间流转时,又由于流转面积小,转让金额不足造成无法给转出户充足生活保障的问题。

四、基于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农村土地流转建议

1.打造宁夏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发展,引导农地流转。遵从适宜性原则充分发挥城郊乡镇地理优势,依据产业特色,引导农户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壮大特色产业规模;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又不愿放弃土地的农民,采取各种形式依法把承包地流转到种养大户手中。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程度,加快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同村同组农户以互换形式加快土地连片集中,改变目前土地布局过小、过散、过乱的问题,切实提高耕种效率。

2.建立健全政府管理,实现特色农业产业信息化服务。强化管理服务,完善农业数据库,及时更新农业信息,为宁夏特色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实现乡与乡之间,乡与县之间,县与县之间,县与市之间等等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产品信息交流。建立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绿色通道”,建立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向中粮这样的大型企业,提升宁夏特色产业的发展市场及竞争力,为农地流转打好基础。

3.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县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乡镇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应帮助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建立土地流转档案,逐步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证金制度,并及时调解土地流转纠纷;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镇乡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监督与管理。

4.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增加农户的流转权限,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5.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有度、规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发展土地使用权交易中介组织,如资产评估、委托、法律咨询、土地投资、土地融资和土地保险机构等,通过这些机构规范交易行为,减少土地流转成本。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信息、咨询、预测和评估等服务系统形成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解决“我想转包,谁要”和“我想承包,谁有”的土地使用供求矛盾和土地撂荒问题,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

宁夏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现象上看是一个地区农业发展问题,实质上是西部和全国的问题。通过对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和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研究发现,宁夏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都面临着如何挖掘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如何保持其特色、如何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及如何将特色产品进行规模化种植和养殖等这些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问题。宁夏应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在政策上倾斜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宁夏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韦云风.基于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关于广西富川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调查[J].农村经济.2009(8)

[2]马绍国,哈金华.宁夏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理论与实践[M],2011

第2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农村经济体系;“三农”问题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直至今日,经济和社会环境发展均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促使各个行业转型升级。处在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传统经济模式逐渐衍生出互联网经济这一模式,最为常见的是电子商务。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国内外的普及,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逐渐与农村经济体系深入融合。我国从党的十八大至今,农村经济发展树立特色农业经济这一目标,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面临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的诸多机遇,农村经济以及生产生活模式也树立了全新的方向。对比传统经济模式,电子商务使得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创新了销售渠道,也为“三农”问题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思路。广东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在电子商务这一方面获得了相对显著的效果,制定了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方案,拓宽了电子商务在广东省的覆盖范围,还推动了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切实提升了当地农业经济水平。

一、广东省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发展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推出《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带动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1]。广东省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除了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之外,还着手探索了互联网+渠道,开拓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农村”和“互联网+现代农业”打开当地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新渠道,也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截至2020年,广东省电子商务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创建支撑服务体系,使得城乡双向流通渠道高效运行,不断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规模。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省目前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共有50个,乡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数量超过100个,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行政村实现了全面覆盖[2]。与此同时,广东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超过30%,并且呈增长趋势,直接提升了当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2018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51.57亿元,增长幅度为4.0%,整体发展势头稳定且良好,对比山东、浙江、江苏等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增速均处在领先位置(见图1),有5家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20家企业的年销售额高达亿元,超过100家电子商务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3]。在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广东省目前建设了部级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基地,拥有电子商务技术型人才超10万名,不仅提升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也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

二、建设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广东省建立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平台,重点包括网络农产品交易与涉农交易等。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批发与市场体系,明确特色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从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着手加强整合,保证信息精准性,加强对交易服务、结算、仓储等第三方服务的重视,将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平台覆盖到全省甚至全国各地[4]。创建的特色农业商务平台具有第三方属性,当地的农民与涉农企业均可以在该平台中享受商务服务。搭建会员管理制度,所有平台的会员可以享受到优惠与权限升级等权利。信息方面,无论是买卖交易双方还是平台的其他用户,都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中、搜索需要的信息数据[5]。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是交易服务,根据分级管理要求,将不同级别的用户所享受利益明确划分,保证管理效果。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提供资金流与物流专业服务,银行系统与物流系统对接,实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三位一体,不仅能够保障线上支付安全,也可以将销售的特色农产品直接配送至所需地点,加强交易资金流、物流运行协调性[6]。除此之外,展开信息交流管理,所有平台的用户进入到系统交流专区提问,营造自由交流环境。平台中上传的产品信息、交易信息等,经过大数据分析与统计自动生成报表,为销售月结、年销售额统计提供依据。关于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安全,应该制定安全保障方案,例如可以采用CA认证,保障商家产品交易、物流运输与在线支付等各个流程的安全性。开发涉农信息资源需要有对应的信息库,保证开发深度,与当地村委会、龙头企业等紧密联系,采集全面的数据与信息,利用网络将信息传递给所有农户。关于三农信息的开发需要以农民群众为对象,为其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了解农副产品与农资产品情况,获取到有价值的种植、养殖数据[7]。与此同时,建议创建城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数据采集交换,使所有三农信息能够在线共享与整合,在大数据帮助下实现信息资源集中。为了保证信息资源开发有效性,必须要创建专业团队。例如组建农业信息协会,凭借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所有农户经济增收。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方案的制定还应该能及时帮助当地所有农户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出互联网与技术优势,广大农民群众利用微信、电话等渠道直接与专家取得联系,咨询农业方面的问题。

三、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的运行

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运行,信息服务渠道比较多元化,其中在运行中要将重点集中在进村入户这一方面。首先要实现传统信息获取渠道与新媒体渠道的结合,例如电视、电脑与电话,拓宽农民获取信息途径范围[8]。在互联网普及与信息化建设这一方面,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实现全面宽带入户,还要提高移动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率;其次,农村、市、县、乡村户信息网点建设,是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确保广大农民能够享受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便利。为了突出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方面也要体现独特性。结合广东市电子商务平台,参考“一乡一站”“一村一站”经验,建设特色农业产品网站,以农村、市、县、乡、村户为单位,充分体现出规模效益,解决农民群众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问题,为其提供专家信息咨询服务;最后,为了使农村特色经济更加深入地落实,在当地政府部门指导下坚持市场化运行,基于当地特色农业经济,探索电子商务运行模式。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业电子商务产业的深度普及[9]。

四、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建议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各个地区互联网企业也要关注农业发展,在搭建农业服务平台时,加强对产销连接以及涉农电子商务的重视。一直以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效果显著,使得现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不断探索中获取全新的思路,直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10]。然而在发展特色农业经济进程中,电子商务模式的创建与运行还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例如基础设施老旧、人才不足等,为了使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深度发展与落实,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供法规制度保障要想推动特色农业经济电商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明确广东省电商发展典型地区,总结成功经验,并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第二,分析广东省发展特色农业电商的优势,结合电商发展进度进行统筹规划,加强相关制度与规范条例的针对性,广大农户可以严格按照电商经济发展要求规避经营可能面临的风险。政府部门在推动农业电商发展期间,深入贯彻落实农村电商政策,发挥出政策引导作用,为特色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

(二)提供基础设施与物质保障农村电商深入发展与落实必须定期更换基础设施,加大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拓宽物流覆盖范围,尤其是道路项目建设,明确县级与村级公路工程重要意义,从而构建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农村公路交通网,推动电商物流业务普及;第二,完善农村电商信息化基础设施,使互联网通信更加完善,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运行提供保障。

(三)提供资源配置保障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电子商务,需要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加强当地资源配置合理性。一方面要引进技术手段开发农村电商资源,提高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使用率,并且将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转换为经济效益[11];另一方面推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务必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四)提供电商人才保障任何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也是如此。为了提高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组建专业电商人才团队非常重要。现阶段,广东省培养电商人才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考虑到今后农村电商可持续性发展,还应该重点关注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第一,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与政策,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村电商提供优惠政策、先进技术支持,促使广大优秀人才从事农村电商领域工作;第二,专门组建电商培训线上平台,行业领域内的专家以及龙头企业负责培训,帮助农户了解电子商务;第三,引进人才管理与激励制度,凭借优惠政策起到吸引电商人才的效果,以此来推动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经济水平的提升。

(五)提供互联网技术保障大数据时代下农村电子商务需要获取实时数据,特别是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要提供互联网技术保障,构建互联网加农业信息平台,全方位采集市场信息,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决策,将生产需求面临的矛盾解决,也可以杜绝盲目生产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拓展信息获取途径以及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水平。

(六)提供农业电商体系保障1.特色农业经济电商品牌农村电子商务在市场中竞争力的提升,要有特色农业经济电商品牌,特别是独具地区特色的品牌。所以,广东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要总结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电商的优势,将自身特色和品牌打造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当地农产品在网络上的知名度,实现农村企业与电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2.现代化特色农业体系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各项要求,组建现代化特色农业体系,在物资、基础设施、现代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加强重视。通过完善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广东省农产品生产与经营,加强农业牧渔融合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使得当地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12]。与此同时,广东省涉农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兼并重组与深度融合这两个方面,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可以与特色农业种植合作社、农户展开合作,不仅有利于扩大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还有利于当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深度落实品牌发展战略,发挥现代化特色农业体系优势,提高广东省农村电商经济水平。3.特色农业公共服务系统结合广东省农业电商发展实际情况,需要创建特色农业公共服务系统,搭配数据库运行,使得农业产业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流程所产生数据,都能够实现在线共享与衔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特色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测,将监测所得数据录入到大数据系统当中,展开大数据分析,完善广东省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广东省推动数字化农业、智慧环保农业发展,重点关注长效扶贫产业。当地电商龙头企业将农产品销售途径拓宽,为农村物流配送提供支持,使得快递网点在乡镇覆盖率不断提升。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要探索互联网+这一途径,打造互联网+农业生产、互联网+物流配送流程,在传统线下销售基础上,促使广大农户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实现特色产业创新。利用电商服务平台将广东省特色农产品销售至全国乃至国外市场。

第3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农业与农村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大局。临洮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推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繁荣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打造特色经济强县的目标定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村基础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农村各项事业,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助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适应市场变化、壮大特色产业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加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做强主导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加速转型。一是立足特色定位,优化发展布局。要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思路,以洮河沿线水川区乡镇为主阵地,以乡镇中心村为重点,以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为节点,完善产业总体规划、阶段性发展规划、基础建设规划和重点建设规划,集中规划一批千亩、万亩以上特色种养片带和标准化示范基地,依托规划引领、推动产业开发。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要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要求,以马铃薯、草畜、蔬菜、花木等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开发为重点,以规模片带、专业村镇、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主攻方向,以品牌化发展为突破口,坚持山坪川联动,加速产业集聚,树立产业特色。三是围绕各自特色,建设“专业村镇”。要鼓励引导各乡镇、致富带头人、能人大户和广大农户,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专业村镇”。

二、要以促农增收为核心,着力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农增收的战略选择。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壮大产业、提升水平、加速转型、促农增收的核心任务来抓,着力在产业化上下功夫,在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和市场建设上做文章。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做强龙头企业。要围绕产业制订扶持政策,支持现有“农”字号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业主招商等形式,引进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开发;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采取订单农业等方式,与农户建立产销链条,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产业发展。二是依托龙头带动,加快产业基地建设。要加快推进以沿河水川区乡镇为主的设施农牧业基地建设,以东部和东北部乡镇为主的规模种植基地建设,以养殖专业村镇、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能人大户养殖为主的养殖基地建设,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三是促进产品流通,推进骨干市场建设。要加快发展区域性、产地型专业批发市场和各具特色、功能配套的产品交易市场,重点抓好康家崖、崖湾、南苑等骨干批发市场建设,配套完善各类设施,尽快建成功能完善、辐射面广、吞吐量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三、要以强化基础为前提,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农村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必须重视加强以交通道路、农田水利、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一是加快推进重点村镇建设。按照突出发展中心镇、加快发展中心村、扶持发展重点村的思路,集中力量推进洮河长廊经济带内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区域经济中心;持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集中规划建设一批中心村、重点村,建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产业节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提升整体水平。二是加快交通道路建设。要按照构建骨架、完善网络、提高等级、安全畅通的思路,加快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的改造升级,构建“四纵八横”的路网布局;全面实施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通村通社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力争短期内使通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油化。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统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等项目,重点加快洮河灌区扩容改造步伐,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安全工程项目,重点解决好西南部和北部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强化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建设和保护修复并重,全力争取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项目,大力开展义务植树、荒山造林和小流域治理,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四、要以保障民生为根本,着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城乡群众。一是优先发展教育。要加速实施“教育追赶”战略,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教育强县。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千方百计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二是大力发展卫生人口事业。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继续加强食品、药品和餐饮服务卫生监管,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加快发展科技事业。要加大科普教育和科技引进推广力度,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建设,加速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利用,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四是推进公共文化事业。要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协调推进工程,统筹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文化站、体育场馆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要深入实施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统筹解决好城乡群众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完善农村救助和保险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力度,着力解决城乡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第4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1]。2012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了《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特色小镇。2018年,党的报告强调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在保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对沉淀并传承传统文化、活跃民族地区经济起到重要作用,民族村寨的产业发展作为大理州经济“助推器”,将推动大理州成为振兴滇西北经济圈的重要环节。

1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战略之首位为产业兴旺,振兴乡村必须打造和培育经济增长点,发展乡村产业,壮大产业体系。大理州共有10667个自然村,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自然村占61.8%,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至2021年,大理州有38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5个村寨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大理州民族村寨相继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州委、州政府根据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合理推进、分级投入,以产业培育为主导,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线,逐步实现“业强、民富、村美、人和谐”的建设要求。大理州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所处区位、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各有不同,根据各个民族特色村寨的资源禀赋与主导产业,将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类型划分为生态资源导向型、文化资源导向型、特色农产品导向型以及三产融合导向型。一是生态资源导向型产业。民族特色村寨依靠其秀丽且独特的自然风光发展相关产业,生态资源具有高度排他性,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不易被模仿且能持续带来正收益,主导产业有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特色农业旅游等,如大理市双廊白族特色村寨、剑川县金华镇桑岭村。二是文化资源导向型产业。依托民族特色村寨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符号体现于传统民居、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品等,依靠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如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沙溪镇马坪关村。三是特色农产品导向型产业。依托各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种植高原特色农产品,如宾川县为大理州有名的“水果篮子”,宾川拉乌核桃、红提葡萄、朱苦拉咖啡、柑桔、软籽石榴等农产品的名声远扬,销往全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四是三产融合导向型产业。在靠近主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寨,设立农产品种植基地,农产品量大且质优,农产品加工业形式多样,优美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一二三产业融合较好,如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

2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理州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地形、气候等客观差异,造成不同县(市)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且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需要深入分析制约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的原因。

2.1民族村寨产业布局失衡,缺乏长远性规划

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多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农业与工商业的基础,存在民族村寨产业布局“散”、产业发展动力“弱”、产业发展规划“短”的问题,发展思路不清晰,未充分认识到民族特色村寨蕴含的文化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及潜在的资源优势,忽视了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特色工商业的条件。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抓手和专业布局规划,开展规划工作中缺少明确的目标和职能分配,重点发展方向不明确,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到资金等因素影响建设方案难以为继,产业发展项目停滞,既未达到产业兴旺目标,也对原有的田园风光和民族文化载体造成一定破坏。政策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探寻发展路径时面临政策阻碍;各县(市)在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期间,由于在发展前期缺乏市场调研,后期联动发展旅游、种植、养殖等产业遇到困难,优势主导产业对村寨的“特”体现不明,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由于民族特色村寨体量较小,缺少产业发展需要的客观条件,村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其发展规模难以承受市场风险。

2.2村寨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

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大理州大部分村寨人口较少,老人妇女留守家中操持家务、打理农田,男性劳动力在邻近县城打工的现象较为普遍;还有部分村民外出到周围县(市)或省会城市打工,村寨缺少就业岗位且农业劳作难度与强度较低,村寨与邻近区域缺少就业机会。一些村寨缺少基础教育条件,为了方便学龄儿童就近上学,其父母搬离村寨到县城谋生。民族特色村寨受地形地势影响多发展小规模种植业,部分民族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如剑川县石菜江村年均气温较低,受气候及土壤条件限制可以种植的经济作物较少,适宜种植耐寒的中药材,而中药材存在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少等客观现实,前期投入大、生产风险高,特色村寨缺少相关专业人才的技术指导,发展种植业要承担较大的自然风险,造成参与种植业的村民较少的局面。

2.3产业发展资金紧缺,资金管理工作不到位

中央下拨2.7亿元用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专项资金,下放到各民族村寨的资金数额不一,并存在建设资金用途界定不清晰、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的问题。部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资金未按相关指导意见要求使用和监管,存在转向资金账户长期不动、资金安排使用超出规定范围等问题。用于扶持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不明确,农民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前期投入成本高,较高的自然与市场风险需要村民自己承担。大理州各民族村寨发展基础、村寨现实体量以及民族特色各有不一,当前缺少适用的产业发展评估体系,使民族村寨产业建设投入产出及发展成效难以合理有效评估。同时,社会融资困难,贷款门槛高、额度有限,无法满足全部农户生产经营的需要。

2.4产业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够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村寨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大理州一部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仍然是沿用原有传统的线下模式[2],生产的农副产品多通过中间商销售,缺少直销渠道,未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构建电商平台,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力度不够,无法适应现展趋势开展线上宣传和扩大销售。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缺乏限制了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足,无法及时准确获得市场价格及市场需求的波动信息,信息差的存在使村民难以及时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市场风险较大。

3大理州少数民族村寨产业发展路径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弘扬的主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重点在“特”,产业发展的核心也在“特”,结合各个村寨的特色设计规划产业发展路线,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为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培育发展动力源泉。

3.1加强统筹协调,突出规划重点,培育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新动能

第一,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大理州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当地实际、具体特色和优势认真编制村寨发展规划,强化引领指导,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民族特色,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设为基点,以大理州文化特色为依托,打造个性精品品牌,避免出现“千村一面”“千寨一律”的同质化问题。打破村寨固有的独立性,建立相邻民族村寨互补协作关系,构建和完善不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链,打造区域性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圈,使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整合、聚集与互补。第二,创新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管理模式、发展模式,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魂”,对大理州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建设,有效利用特色村寨空间,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品牌形象,形成民族村寨品牌效应,将已命名的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大理州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的示范典型。加大“一县一策”产业发展精准支持政策的研究和推行力度,针对不同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痛点制定帮扶政策,收集并落实村民意见,为民族村寨的产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

3.2重构村民主体,引进专业人才,为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第一,引进专业人才,鼓励人才跨城流动,为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进行人才“输血”。大理州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在中央政策指导下,对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调研并考察本地乡村人才的基本情况,积极履行和推进人才引进政策,将政策文件落地为实际有效的措施。改变农村创业环境,提供村寨产业发展机会,为人才引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专业人才向特色村寨聚集。第二,培育新型农民,挖掘农民潜力,为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实现人才“造血”。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整体优化农村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农村从业,打造一批本土人才队伍,使本地农民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推动大理州民族村寨与大理州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涉农专才培养平台,打造农业技术科研服务团队,解决村寨农业技术问题及产业服务等,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3监督资金使用,扩宽融资渠道,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第一,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与范围,明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资金占比,根据各民族村寨具体情况,建立合理的产业发展评估体系,对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估。加大财政涉农的投资力度,综合运用税收、国债等财政手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放宽涉农资金补助,有针对性地对村寨产业发展进行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社会投资补充作用,引导企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形成多位一体村寨产业投资体系。第二,建立适合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设立一批试点式的村寨银行,精简信贷审批流程,降低农户信贷门槛,增加信贷额度,放宽准入条件,为民族村寨开展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扩宽融资渠道,加大民间资本对村寨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优化村寨融资环境,发挥信贷投入的支撑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结合民族村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生产要素等推行多种涉农保险,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信心和能力,为村寨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3.4依托“互联网+”,加快村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培育和发展“互联网+”产业形态,将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融入“云南数字乡村”总体发展规划,打破产业发展数字壁垒,加强包括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内的广大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利用大数据加速村寨产业转型,实现“互联网+”与各行业跨界融合,打造多种产业形态,逐步缩小大理州民族村寨与城市、城镇之间的产业发展短板和数字鸿沟。第二,完善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电子商务平台布局,“本地化”打造农村电商平台,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资民族村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形成完整高效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在政府、平台、传统企业、农户等多方支持下,通过短视频、明星带货、培育本土“网红”、电商直播,提高大理州民族特色村寨及特色产品的知名度,积极探索“互联网+”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模式。

4结束语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发展要始终围绕“特”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突出民族村寨特色,深度挖掘提炼民族特色村寨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创新,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依托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打造大理标志,立足白族、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条件,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寻可持续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茜.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J].理论与当代,2021(1):51-53.

[2]姚俊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第5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15-0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经济发展已显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正在渐渐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已不再是解决大众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推行具有鲜明特色、竞争力强、绿色和谐发展理念突出的特色农业,对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其中,农业科技技术创新和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

1 特色农业的定义及其发展背景

所谓特色农业,自然是与传统的、普通的农业生产活动有所区别,通常有其独特之处,它是有效利用特殊的地理、气候、资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如今,特色农业产品销售良好,在区域内外的市场竞争中有绝对优势[1]。在我国,地区农业生产各具特色,类别数以千计。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开始出现结构性过剩,告别了供量长期短缺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表现为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开始旺盛,所以农业生产的目标也部分转向了满足人们多层次目标需求上来。过去的农业生产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现如今特色、绿色的农产品才是大众追求的目标,再加上促进农民增收这项硬指标的推动,特色农业逐渐升温[2]。特色农业的良好发展,是由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对于贫困落后地区而言,发展特色农业能够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时,不是千遍一律的只推行一种模式,而是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条件,找出一条适宜发展的道路。

2 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资金缺乏 当前国家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虽然实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和出台了一些帮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条件,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资金上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缺乏。资金是农业企业发展的支柱,相关涉农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而招商引资困难是农业企业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3]。之所以农村招商引资难,主要是农业具有投资回收期长的特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强,导致招商效果不尽如人意。资金缺乏的另一原因是银行贷款程序复杂,农业生产企业申请困难,难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和资金循环。

2.2 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村级道路多为村民集资自建,路面窄而糙,满足不了实际要求,出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要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生产,只有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来实现。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道路崎岖难行且不配套,严重限制了农业机械进入,不仅导致农业规模化生产成为难题,也限制了投资和新兴产业进入,致使农产品不能有效转化成商品,农业市场化水平低。

2.3 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 大量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只是一些缺乏体力、技能不足和思想滞后的老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投入大量体力劳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又加上农业收益比较低的原因,导致农村个别地方出现资源闲置现象,而且传统农耕也无法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大部分老一辈农民仅进行维持生活的简单农业生产,导致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极低,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特别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劳动力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又加上交通闭塞,体现时代潮流的新技术、新思想难以在当地传播,现代农业发展举步维艰。

2.4 配套体系不健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莫测,农产品市场的情况更加复杂,而农民只想在农业产业化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但由于产业化的配套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缺乏、利润点较低和相关技术运用不得当等等一些问题,导致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产业化生产还是停留在初次加工和生产,像技术、深加工、运销系统、管理等产业链的综合发展等方面都不强[3]。另外,缺乏新型的流通交易平台也是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市场落后的一大原因,市场规模较小、信息来源较滞后和相关培育工作进展速度慢等这些问题也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贫困地区的各种农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也不高,规模较小,运行体制不健全,管理落后,服务层次低,获取市场信息速度慢,不能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产品市场开发不足,很难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

3 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调控能力 相关部门应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计划,把计划落到实处,加大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规范流转,土地集中流转以稳妥有序推进“小块并大块”等橹行模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经营[5]。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村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提高扶持力度。要让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要提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视程度,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培育一些懂经营、会管理、知技术等新型农业生产者,当然也要培养农民的个人素质,使得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国家政策。

3.2 加快特色农业布局调整 要实施好特色农业的产业布局,首先,应对当地基本情况有一个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自然条件、生物资源、社会文化、农耕习惯以及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掌握情况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客观提出具有各地区鲜明特色的农业发展方向;其次,要解决好农业生产布局紊乱、小而全、大而散、镇乡村雷同等问题,可以依据自然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运用劳动地域分工原理,广泛推行现代农业技术,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给予同等重视,从而有效解决小规模、细碎化经营与大市场统一之间的矛盾[4],实现农业增收。

3.3 利用Y源优势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贫困地区应充分挖掘当地所独具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通过基地建设加强特色发展。合理调整农业发展布局,如构建“两带一区”,借着错季生产、错峰上市、错位发展的热潮,积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规模生产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三特”农业,做大做优特色农产业效益,挖掘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基地[5]。以蕲春地区为例,可以培育如优质茶叶基地、优质水稻基地、地道中药材基地、特色水产品基地、蔬菜基地和香猪、奶牛、山羊等特色养殖业基地。当然,基地的建设都要因地制宜。建设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要合理利用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规范基地经营管理制度,积极提升示范区档次和科技含量,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推进示范区建设。

3.4 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进行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技术院校的合作,通过“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产业对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使用新设备,采用工艺,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推广增产增效新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5]。另外,政府、企业及农业组织应制定灵活的选人、用人的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拓展发展空间,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生产基地农民进行培训。不仅是培训他们的农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团队意识、信誉意识和安全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了解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3.5 把握发展趋势,迎合市场需求 各地区深度挖掘当地农业资源特色、采取特殊的加工与运营模式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要本着“紧抓特色、拓宽功能、产业化生产经营、适度规模”的原则。并时刻关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变化,及时把握发展趋势,迎合市场需求,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前瞻性、系统性的开发[2]。避免简单照搬发展模式,假用特色之名背离特色,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导致产销脱节等问题,致使特色农业发展走入误区。

参考文献

[1]刘敏华,马永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析[J].农业经济,2009(2):3-4.

[2]刘彦,张旭,郑策.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12(16):7-10.

[3]李宁.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以方山县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6(08):95-97.

第6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一、加快龙头企业引进,做大现代特色农业

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基地+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到乡镇自建或合作建设生产基地。推动产销有效衔接,真正把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利用市场的手段激活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各乡镇、街道核心区建成3000亩以上,特色产业核心区建成千亩以上,新庄莲藕、丁嘴金针菜面积突破5000亩,率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每个村基地面积达到500亩以上,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保证一村或多村有“一品”,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二、主抓“三大农业”,做强现代特色农业

加快特色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1个以上行政村合作,自建或合作建设一个千亩以上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主动与龙头企业对接,没有龙头带动的,要加强农业招商,根据已建基地,引进一批具有关键节点性作用的龙头企业.实现一个基地、一个特色产品、注册一个商标、对接一个“龙头”,将“1+x”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产业化经营的原料生产“第一车问”,通过龙头企业把特色产品转化为适宜网上销售的产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产销衔接。推行“龙头企业+特色基地+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同时积极引导基地与大公司、大单位建立稳定的订单合作关系,保障特色地产品销路。加强品牌创建,以可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每个特色基地和“一村一品一店”专业村都要独立或联合注册商标、创建1个市级及以上品牌,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服务,实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商标、地域标识,借助“互联网+农业”,在全省、全国打造一批宿豫特色的生态、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

三、完善区、乡、村三级电商体系,培育培强“一村一品一店”

坚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升级,以建好一个精品载体、发展一个特色产业、打造一个知名品牌、培育一个千万元以上网店、创建一个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五个一”工程为重点,全力在强载体、树品牌、创特色、提效益上见成效。做强京东宿迁馆,强化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集聚、展示、交流、培训、推广、物流等功能支撑,把京东宿迁馆做实做强,力争进入京东全国特色馆销量前两名。打造乡镇电商示范一条街和电商服务中心,并拓展其在网店集聚、技能培训、产品展示、物流配送中的服务功能。依托平台做大“一店”,全面深化与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战略合作。促进互联网和农业、农民、农村的深度融合,村居全部开设自身特色地产品主营网店,实现“一村一品一店”行政村全覆盖,标准村达到65%。强化区级平台建设,打造成初具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加强区级电商平台与138个村的连接带动,建立全区完整的电商。建议出台针对性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电商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帮助农村电商缓解创业资金压力,推动其不断做大做强。

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鼓励适度规模种养。着力培育一批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相契合,规模在100―300亩的粮食种植型、生态高效型、休闲观光型家庭农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集群,加大贷款融资、职业培训、信息化服务、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好在建设发展中的融资难以及仓储、机库等配套设施用地难等问题,不断提升集群综合服务中心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按照园区化发展思路,以新扬高速、324省道、325省道、老宿沭路四条现代农业产业带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渔业精品园、顺河-新庄果蔬、丁嘴金菜、仰化稻麦家庭农场集群建设,集中优势资源、集中物力财力,培育连片集中区,加强网店、加工、服务配套,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规模生产、产业化经营、网络化销售,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

五、创新农产品监管方式,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试点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农业主体信息管理平台、基地生产管理平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查询平台“四大平台系统”模块,力争每个乡镇、街道都建有1个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点。探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采取“平养改笼养”等方式,完成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整体搬迁,建设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工程,对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提标改造,实现病死畜禽100%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质量.不断强化支农政策、资源要素整合统筹力度,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关庙省级渔业精品园等项目创建,让其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推进器”。

第7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2.18亿元,占地区总产值的18.24%,县区农民人均线收入240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56元。全县谷子、豆类、薯类、果类种植面积分别为44670亩、69030亩、103125亩、75750亩,总收入分别为1733.5万元、3641.8万元、3625万元、5687.5万元;年猪出栏37681头,羊出栏107914只,家禽23.31万只,分别收入为1976.86万元、1658.28万元、230.31万元。

基本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借鉴发达县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以科学化为核心,以商品化为特征,以集约化为方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一批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围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力争在产业化发展上有新突破,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精而美的各类特色农产品种植,力争在特色种植方面有新发展;依托突出特色优势,力争在畜牧养殖产业的规模和档次上有新提高;坚持以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基础,力争在为“三农”服务机制上有新创新。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固镇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规划:

1、以市场为导向,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比例调整为5∶3∶2。以高西沟村为主,建设100亩农作物良种实验示范繁育基地,1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心;以对岔村为主,建设300亩以小杂粮生产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2、在高渠、印斗、石沟建设三个肉羊、绒羊良种繁育场,引进扩繁优良品种,全县羊只存栏保持在20万只,年饲养量达到40万只;在桃镇、十里铺、印斗建设三个良种猪繁育场,全县猪存栏稳定在3万头以上,年出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突破100户。建设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体系,推行人工受精技术,引导保障农户联户建立养殖小区,鼓励农户发展养鸡、养牛、养兔或其他特种养殖项目,支持农户使用机械化养殖,减轻劳动强度。推广秸杆青贮、氨化等粉碎加工处理技术,每年新增优质牧草1万亩,总量稳定在28万亩,柠条利用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秸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4、80%的青年农民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掌握1-2门致富本领,40%的青年农民获得部级专业技能证书。每个乡镇培植3-5个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组建完善小杂粮协会、养猪协会、养羊协会和果品生产协会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若干分会。

5、银州镇孟岔村和桃镇后王坪村各建1个红枣加工厂,高西沟和对岔村各建1个小杂粮加工厂,新建生猪屠宰厂、薯类加工厂、饲草加工厂各1个。石沟镇柳家洼村成立农产品贸易站,取代现在卧羊寺的马路交易市场。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100个农村连锁超市。

二、我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做法

一是抓规划编制,突出试点示范建设。我县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要求,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了“**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组”、**县发展现代农业组织机构,坚持按照规划与村情、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与社会公益事业结合的“四结合”原则,统筹考虑农村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把产业项目放在第一位,突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以建设特色产业和产业链的延伸为重点,不断完善编制了全县以及各乡镇和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我们坚持按照“典型引路”的原则突出抓试点村建设。在试点村的选择上,根据不同的区域位置和产业特点,县上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抓17个试点村,乡镇一级抓13个。县上的17个村分别由县委书记、县长等17位县级领导包扶指导,并安排了17个部门帮助建设。我们积极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双百”工程,即在全县抽调了106个部门和号召选择了106个中小企业挂钩结对共同帮扶106新农村试点村,要求每个部门抽调一名科级领导和一名普通干部,每个企业至少选派两名员工长期驻村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去年以来,包村部门、企业已为群众办实事近150件,慰问贫困户300多户,进村宣讲、调研250余次。市级新农村建设“十村样板”高西沟、柳家洼村目前正分别极力开发建设养殖产业、峡谷旅游及特色果品产业。在试点村的综合管理方面,把试点村的推进与建设“一面红旗十朵花”示范村相结合。对“一面红旗十朵花”进行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制。对被评选为“红旗村”、“红花村”的村子在项目、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优先安排为新农村试点村。

二是抓资金整合,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们加大部门协调力度,在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方面,实行项目资金捆绑运作、整体推进,解决农村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目前,全县农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公路通村率已达到61%,油路、水泥路进村率突破26%;已建成使用沼气池9000口,四分之一的村受益;111个村的村级阵地完成了建设、改造任务。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是抓“一村一品”,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我们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助动力,一是大力支持各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发展“一村一品”,涌现出了孟岔村红枣产业、巩家沟村“红地球”葡萄生产、惠家沟村白绒山羊养殖、陈家沟村劳务输出、牛沟村养猪等典型。银州镇孟岔村“回乡创业”带头人孟浩海,整合土地规模发展红枣产业,打造出了享誉全市的“孟岔模式”,市场前景看好,效益可观;二是引导帮助非试点乡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目前李村圪崂村的粉条、刘渠村的红葱、马家铺的桃园等也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全县80%的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同时,龙头企业有效地拉动了全县小杂粮种植业的发展。“**县兴德贡米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王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6个龙头企业年加工小米等小杂粮1000吨,年产值达610万元,年纯收入100多万元。

四是抓科技服务,突出农业科技含量。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方面,先后引进新品种玉米榆玉9号、登海9号,新品种晋谷21号、29号,横山大明绿豆,引进洋芋新品种脱毒紫花白3代、克新6号、津引8号,新品种“红地球”葡萄。畜牧业上引进辽宁盖县白绒山羊600余只。林果业上引进GS-58、2001富士、信农红等苹果新品种及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新技术。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市、县科技特派员,农、林、园艺等方面的科技人员,组成下乡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乡镇和科技示范村,开展“科技进村、服务三农”活动。出动科技人员83人次,以到村到户示范推广、田间地头讲座、解答、演示、发送技术资料及播放影像光碟等为培训手段,共散发科技资料、农民务工常识、实用农业技术资料等多种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600多人次,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8次。今年,累计培训24场次,培训人次达1300人。建立了标准化小杂粮种植基地、特色果品示范园、畜禽良种繁育基地、红枣节水灌溉科技示范园区。在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工程方面,选聘11名(市派3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科技人员,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0多项,为1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广了先进适用技术10项,抓科技致富典型示范户400个,培养农村乡土人才和新兴劳动者2000人次。

五是抓基层制度,突出构建和谐农村。我们把建设新农村的担子扛在农村支部班子的肩上,积极开展农村党风廉政教育和村务公开,实行村级财务监督制度。每年有组织地对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进行培训,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了考核评比范围,由县委农工部牵头,纪检、组织部门参与,半年检查督促,年终考核评比。据统计去年以来我们共有组织的培训村干部8期206人。通过考核评比、培训,村干部的素质和带领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我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我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主要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培育农业示范典型。这几年来我县农村评选和树立“一面红旗十朵花”活动,以及抓新农村试点村的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效应作用,推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培育和打造了像柳家洼村农家园林休闲观光农业、巩家沟村山地葡萄农业等一大批特色农业发展典型。

二是全面推广实用技术。我县围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一目标,依靠县职教中心、部门集中培训、印发实用技术手册、“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对农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市场观念,树立农民的市场意识,全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努力按照市场要求发展现代农业。

三是积极引进改良品种。我县积极发挥“果、杂、薯、羊”四大主导产业的品质优势、传统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引进改良品种上大做文章,先后引进谷、果、薯类等优良品种20余种,引进了道赛特、白绒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良羊子品种,改革了传统饲喂方式,建立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点,由点到面,进行推广。

四是建立政府扶持机制。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把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扶持农业发展机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头戏。除国家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优惠政策外,积极扶持发展种、养、加工大户,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在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扶持服务。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种途径和模式,不断构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体系。

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能人带动。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县大部分农民难以适应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农民整体文化程度较低,熟练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种养大户、能工巧匠、经营能人较少,部分农民缺乏必要的农业科技常识、就业技能、干事创业精神以及市场意识,真正“有知识、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带动能人很少。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龙头带动乏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虽然近几年有发展,但发展不快,亮点不多,规模不大,品位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层次低,产业链短,缺少带动型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县内传统产业和优势产品布局分散,集中连片的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不多,大多靠价格拉动增收、靠政策扶持致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产业基地建设滞后,农产品仍是初级产品多,产业发展推进缓慢。

第8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 特色农产品 电子商务

安徽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随着传统农业固有弊端的逐渐暴露以及电子商务尤其是生鲜电商发展环境的日趋成熟,发展电子商务有助于促进安徽特色农产品的整体发展。

一、安徽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一)安徽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

特色农产品是指一个地区特有的品种资源或优势品牌,并已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拥有较为成熟的栽培或养殖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1]在农业部已确定的10类114个特色农产品中,安徽省涉及9类31种:特色蔬菜有竹笋、百合、荸荠、辣椒;特色果品有葡萄、梨、石榴、杨梅、枇杷、核桃、板栗;特色粮油有绿豆、荞麦、啤酒大麦、芝麻;特色饮料有红茶、绿茶;特色花卉有盆栽;特色纤维有桑蚕;特色中药材有天麻;特色家禽有肉鸡、特色水禽、特色蜂产品;特色水产有鳜鱼、珍珠、长吻d、青虾、黄颡鱼、乌鳢、黄鳝、鲶鱼。

(二)特色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2014年安徽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23.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81.9亿元,增长4.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1.1个、0.8个、0.2个百分点,增速逐季有所加快,形势喜人。[2]但在这种大好形势下,2014年安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只有9916元。经过调查发现,一方面特色农产品销售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方式单一,无法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难以形成整体市场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特色农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畅通,导致产销不能在时间、地域、数量上有效衔接。特别是皖西丘陵山地区,为大别山环绕,道路不畅,信息技术发展落后,难以与外界交流,“卖难”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这两个原因使得安徽的资源优势始终无法转换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无法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互联网+”时代下安徽特色农业的发展新路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农业看起来离互联网最远,但“互联网+农业”的潜力却是巨大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民生之本。农业信息的互联网化将有助于需求市场的对接,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最新的农产品价格走势,从而决定农业生产重点。

(一)安徽特色农产品销售走电子商务发展之路的优势

(1)电子商务销售克服了传统销售模式销售地点、销售时间固定不变,销售范围小的缺点。电子商务具有跨地域拓展市场的优势,通过以信息库为特征的网上商店,可以使农业生产者联系全世界的买家,增加农产品销售的机会,减少农产品市场交易风险,从而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2)电子商务的实时快速的信息传递特性,可以使农产品生产者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方式和结构,减少盲目性,避免“增产不增收”。[3]

(二)安徽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薄弱。安徽电子商务的开展相较东南发达地区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涉农网站数量较少,以农业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在全国所占的比例也不高,而且利用程度低。[4]虽然国家一直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资,但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但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仍旧以电视、电话为主,信息化程度低,发展缓慢。

(2)农民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但是我省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由于教育水平较低,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很难掌握网络的应用及电子商务方面的操作。通过对宿州、淮北、合肥、芜湖等地的农民进行调查发现,95%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这严重制约了我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3)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尚不完善。特色农产品生产的集中性和消费的分散性决定其需要大量的专业贮藏设施和运输工具,地域性强、季节性强、易腐烂等特点进一步增大了运输的难度和成本。目前安徽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冷链物流发展落后,运输主要靠敞篷车进行常温运输,能耗大、容量不足,缺乏对产品的有效保护。

三、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因此首先要建立能够满足其需要的基础网络设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同商家开展“家电下乡”等服务,提高农村计算机硬件的普及率,完善农村地区网络服务,提高网络覆盖率。同时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帮助农民解决网络难题,为农民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

(二)培养和引进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首先,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政府和大型电商要积极主动为农民开展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提高其计算机使用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提高农户的销售水平。第二,要大力鼓励农户接受再教育,通过在职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方式更新知识。要大力引进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来基层、到农村从事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发挥其带头作用,带领农民开展电子商务。

(三)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大部分物流公司的业务只覆盖到了县一级地区,大大限制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首先要完善运输网络。公路运输是我省物流网络的主要途径,要想富,先修路。政府应当改善现有公路质量,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山区公路建设,真正实现“村村通”、“路路通”。第二,要出台适当的政策促进第三方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鼓励物流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推动物流联盟的建立,实现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运输。

四、总结

我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但它的发展是必然的,潜力也是巨大的。通过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将我省丰富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甚至全世界,既服务了大众又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夏强.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初探――以碧螺春茶叶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3.

[2] 2014年安徽省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B/OL].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2015.

第9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1)有利于增创农业农村新经济增长点.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有利于带动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

(2)有利于社会财富转向助推农村发展.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助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加快脱贫致富.

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和扩大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加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社会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使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同时,通过提供旅游服务增加收益,为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有助于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目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益兴旺发达,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具有本土化、特色化的休闲农业更是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前景广阔,必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乡村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干部群众思想,促进乡村本土化、特色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山地、丘陵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良好;同时,梅州市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等众多城市名片,以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为该市实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2.1资源条件简析

2.1.1农业旅游资源

近年来,梅州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取得丰硕成果.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以“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和“嘉应茗茶”为代表的金柚、脐橙和茶叶声名远扬,不仅成为有人喜爱的梅州文化生态旅游拳头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还打进了欧盟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近年来,梅州绿色农业发展迅速,全市建有5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雁南飞、雁鸣湖等农业旅游景点更是名闻全国,以乡村体验、果蔬采摘和农家乐等为主的现代休闲农业成为梅州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2.1.2人文旅游资源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聚居地,全市97%以上的都是客家人,其语言、饮食、居住、风俗、节日、礼仪、教育等方面都较完整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的特征,享有“世界客都”美誉,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足球之乡”.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梅州与外界沟通较少,但物镜天成却也因此保存了较多的客家古村落和古民居;还有,客家人诗礼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更使客家地区英才辈出,可以说每个村落都有引以为荣的历史人物或杰出代表,名人故迹遍布山村,人物故事生动活现,为开发现代休闲农业和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而雄厚的资源本底支撑.

2.1.3旅游客源市场

梅州的国内旅游市场以珠三角地区和韩三角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城镇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需求较大;梅州的入境旅游市场以港、澳、台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是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习俗与人脉人际方面都与梅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为梅州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现今大部分的城市小孩都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接触大自然少、动手能力较差,发展休闲农业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也将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2.1.4内外交通条件

梅州对外交通日益方便快捷,正在逐步形成高速、铁路、航空等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梅州作为粤闽赣边交通枢纽的地位日渐突显.梅揭高速和天汕高速梅州段贯穿梅州南北,连接福建与潮汕地区;梅河高速、梅龙高速连通梅州东西,使梅州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梅惠高铁、梅州至厦深高铁连接线,鹰梅、浦梅铁路及汕潮揭城际轻轨丰顺延长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杭广铁路梅州段(梅州-杭州)、梅瑞(梅州-瑞金)高速铁路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梅县机场已开通梅州至香港、广州、珠海、深圳、台湾等地航班.市内交通也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市区到各县(市、区)县城的一小时交通圈.

2.2发展模式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梅州就大力发展以“三高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全市建有规模以上园地或基地10000多个.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推动,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点.

2.2.1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梅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乡村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度假等类型.农业观光休闲是指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采摘、渔场垂钓、畜牧狩猎等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的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文化体验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客家民俗文化、客家名人资源等发展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是指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的休闲度假旅游。

2.2.2存在问题

梅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无论是农业观光休闲还是民俗文化体验,都还停留在较低的观光层次上,特色不够鲜明、景点雷同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对客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还相当不够,缺乏高层次的文化体验产品,未从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梅州旅游客源流向的特点谋划发展布局,有待改进提升.

3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与对策

3.1理论问题研究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好规划发展原则、发展空间布局等基础理论问题.

3.1.1规划发展原则

(1)以农为本原则.

“三农”是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资源所在,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中要以农为本,把农业发展、农民受益、农村进步作为出发点,根据梅州市各县的资源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

(2)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代人利益,更要考虑子孙后代利益.梅州休闲农业的规划发展,应进行可行性的科学分析研究,应注意环境资源保护,注重客家民俗文化资源挖掘,达到开发保护并行目的.

(3)创新发展原则.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参与主体利益冲突明显、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其之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在创新,要在规划发展实践中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

3.1.2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梅州现代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客源市场的特点,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围绕近城镇郊区型、沿交通干线型和临景区景点型等主要的开发经营模式,重点选择在梅州市区和各县(市、区)城郊及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区周围(点)布局相关项目.

(1)近城镇郊区型.

即环绕梅州市城郊、县郊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形成环城市(镇)郊区休闲农业旅游带.这些地方具有交通方便、接近城市消费群体的特点,应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和农事体验,形成融“吃农味、住农舍、赏乡野、干农活、购农产品”为一体的环城休闲游憩带.在发展类型上可重点发展农业公园、农园采摘、生态科技观光、渔场垂钓等.可将梅县区南口侨乡村、程江镇、西阳镇、城东镇、梅江区城北镇发展为市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平远县可依托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县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蕉岭县可依托底蕴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重点发展民俗文化休闲;大埔县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与休闲度假村;丰顺县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融温泉与农业休闲于一体的度假村;五华县可依托热矿泥特色休闲资源与有机农业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休闲度假村;兴宁市可依托合水水库、丰富的客家精神与名人文化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

(2)沿交通干线型.

即在主要客源地进入梅州的主要交通干道旁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五华县、兴宁市可充分利用靠近G25长深高速的优势,丰顺县可充分利用靠近G78汕昆高速的优势,依托自身的温泉与客家民俗文化特色资源,在邻近交通主干道附近发展融温泉保健养生与客家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梅县区松口镇可充分利用靠近S223的优势,依托自身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3)临景区景点型.

即在主要核心景区周边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依托景区集聚效应获得发展机遇.可围绕阴那山旅游产业园、五华县热矿泥康体产业园、丰顺县乡村温泉产业园、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园四大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发展近景区型休闲农业旅游.

3.2特色线路策划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不仅需要重视休闲农业点自身的开发建设与经营,还需要注重解决好休闲农业点的“点”、“线”、“面”结合问题,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根据梅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全市现有交通网络及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发展,可重点规划建设5条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

(1)东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333和梅大高速为轴线,发展主要以大埔县为主的东部休闲农业旅游专线,包括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坪山梯田旅游区、甜竹生态旅游区,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客家民俗文化村、三河坝景区,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西岩山茶乡旅游度假村等;同时,可借势大埔“南国牡丹”广东汉剧发源地、广东汉乐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和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花环龙等浓郁客家风情,发展以客家民俗文化村为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2)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223为轴线,包括梅县区雁洋镇、松口镇,发展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依托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度假村雁南飞茶田景区、国家4A级旅游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桥溪村;以红色旅游和客家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国家4A级景区纪念园,发展以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村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与特色乡村旅游地.

(3)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06为轴线,辐射蕉岭县和平远县,发展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蕉岭是中国长寿之乡,拥有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长潭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逢甲故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谢晋元将军故居,古代客家民居石寨土楼等;平远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东脐橙之乡,拥有国家3A级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可依托长潭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重点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休闲.

(4)西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5为轴线,辐射兴宁市和五华县,发展西部休闲农业线.兴宁市拥有部级森林公园神光山、合水水库风景区、金明湖温泉度假村、广东省古村落罗岗等;五华拥有汤湖热矿泥山庄、七目嶂风景区、益塘风景区、球王李惠堂故居等,可依托热矿泥康体产业园重点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5)南部线.

以S12、G78为轴线,发展以丰顺县为主的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丰顺温泉资源丰富,拥有广东最多的温泉,此外还有龙鲸河漂流、龙归飞瀑、铜鼓峰、八乡山、黄花村等,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3.3发展对策建议

(1)做好论证、科学规划.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科学分析判断,提取特色、浓缩精华,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糅进客家文化.不仅要让具有农业工程咨询与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设计,在建设前期更要邀请民俗文化、农业科技、生态环保、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充分论证,对其观光功能进行科学设置.

(2)加强指导、政策扶持.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离不开主体培育和市场参与,建议进一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休闲农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要加大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的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与信用服务;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引导和支持交通、住宿、饮食等休闲农业服务项目发展,使游客来得通畅、住得舒服、吃的尽兴、玩得愉快,促进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

(3)提高档次、提升服务.

针对梅州现在大部分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单一的现状实际,建议以满足不同旅游者需求为目标,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形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育农民特别是休闲农业的开发经营者提高其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和增强服务意识,要尽快建设一支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相适应、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休闲农业从业人员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推动现代休闲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

(4)加强宣传、广招客源.

要指导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和个人搞好策划包装,特别是要加强与旅行社的紧密合作,积极引导和扶持休闲农业点与主要客源地的旅行服务企业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加快实现休闲农业发展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5)维护生态、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