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企业的危机管理精选(九篇)

企业的危机管理

第1篇: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一、危机管理概述

危机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避免或减少危机的发生或者危机事件的危害及损失来达到组织正常运作的目的,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过程的一门管理科学。危机是由意外事件引起的危险和紧急的状态,它具有意外性、紧急性和危险性三大特征。危机是危机管理的对象,它的三大特征决定了危机管理的三大特征,即不确定性、应急性和预防性。

二、危机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危机预控

危机管理的一大关键是在危机爆发之前将危机出现的可能性降低,也就是进行危机预控。就目前我国的形势和各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危机预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危机管理体制,另一

方面是增强危机意识。

1.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在我国危机意识普遍不强的基础上,危机体制才会不完善。人们有了危机意识、危机识别能力和进行危机预控的能力,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制就势在必行。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有以下观点:

(1)建立常设性的危?C管理部门。不管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业,都应该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这样管理人员不会因为其他的业务而无暇顾及一些“小问题”。有了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相应的预警机制也就建立了起来,有人专门负责可能出现的危机,也就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危机爆发的可能。

(2)对于危机管理部门要权责明确。在危机管理部门内,不能简单的去管理或者学习,要做到权责明确。针对每个企业不同的行业或者区域,进行细分,每个不同行业或者区域的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责。

(3)危机管理部门的人员要有充足的资源。危机管理部门不能只是一个空壳,需要相应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资源。这就需要政策,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4)要确保危机管理的执行力。危机管理知识的宣传、部门的设置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都要确保其执行力。危机管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项需要贯彻实施的政策,所以在危机管理相关事项的进行中,都要确保每一项政策的执行力。

(5)加大危机管理的研究工作。危机管理部门的人员还要有专门从事危机管理研究工作的,除了要学习危机管理知识外,还要多总结、多研究,找到危机的共性和个性,在以后的工作中争取能够更好的通过实例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2.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加强。在我国,企业人员的危机意识淡薄,管理人员的危机识别能力也很低,即使有一定危机意识的人,因为觉得事小而不屑一顾。因此,建立了危机管理机构后,相关机构的人员需要加强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企业可以通过主动学习和加大危机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两种方法培养和加强危机意识。

(二)危机管理的原则

1.承担责任原则。危机爆发后,公众希望看到的是企业屈尊认错与积极改正的态度和行为,而不是真正要把企业置于死地。因此,企业应该时刻将公众和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采取合适的行动来切实维护公众和消费者的利益,这是获得公众,新闻媒体和政府的认可的关键。

2.真诚沟通原则。危机一旦发生,企业不要试图掩盖自己的过错,更不能扭曲事实。处于危机漩涡时,企业是公众和媒体的焦点。企业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公众的疑虑与不安。

3.速度第一原则。从管理的角度讲,危机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危机则是从少数人知道到多数人知道的过程。因此,企业在遇到危机时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断行动,与媒体和公众沟通,迅速控制事态,否则会扩大危机的房屋,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

4.系统运行原则。危机公关的系统运作有利于及时发现、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评估、记录,向各个部门提供客观的、重要的信息,并上报决策层,从而开展有效的、严密的公关活动,加强与公众之间的协商对话,避免出现公众对企业的敌视现象,建立起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新的信任与合作关系,进而顺利得解决危机。

第2篇: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顺驰的创始人孙宏斌以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被称为中国房地产界的黑马。2003年在北京的第一次大宗国有土地拍卖会上,顺驰曾以9.05亿元的价格,击败北京籍企业天鸿集团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开发商,一举拿下北京南郊大兴一块起拍价为4.3亿元的500亩熟地;2004年,顺驰更是以100亿元的销售回款排名房地产业首位,超过了房地产界的大哥大企业――万科。

曾气势如虹的顺驰。为何在短短的两年后却要如此“贱卖”?当时美国人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的《基业常青》正风靡中国,然而中国科学院的民营企业调查报告却表明: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年左右,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中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不到9%。进军世界500强、创建百年企业是众多创业者的梦想,可是为什么事实却是如此残酷呢?新创企业发展的软肋究竟在哪里?

新创企业的成长阶段划分

弗拉姆豪茨和兰伊尔在《企业成长之痛――创业型公司如何走向成熟》中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七个阶段,包括新创期、成长期、规范期、成熟期、多元化期、调整期、衰退或再创业期。就一般新创企业而言,关注的重点在新创期、成长期和规范期。新创期始于企业成立之日,在这个阶段企业经过多次的产品(或服务)改良后已经能够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在成长期这一阶段,企业在市场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规范期指企业在管理方面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单纯依靠增加物质投入已经无法应对发展的需求,建章立制成为这个阶段的重点。表1列出了三个时期的重点领域和企业规模。表中的数据是来自美国的样本,如果在中国的背景下考虑,可以把单位从美元换成人民币,也就是说生产型企业在三个时期的销售收入大约分别为小于100万元人民币、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和1000万到1亿元之间。表2为企业在三个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它可以帮助创业者更好地理解每个时期的主要工作。

市场开拓危机

新创企业的关键是生存,因此寻找目标客户、开拓市场成为重中之重。企业在这一阶段遇到的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进入市场的时机失误,致使市场开拓效果不明显;第二类是为了扩大市场盲目冒进,可是企业后劲不足,导致扩张失败。

在搜狐、新浪、雅虎等门户网站深入人心的今天,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瀛海威这个名字,然而它却是中国最早的门户网站企业。根据吴晓波《大败局》的记载,1995年5月,从美国考察回国的张树新和丈夫姜作贤出资设立了北京瀛海威科技公司,该公司推出的“瀛海威时空”是挂在中科院之下的全中文界面的交互网络,是当时国内唯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进入瀛海威时空,你可以阅读电子报纸,到网络咖啡屋同不见面的朋友交谈,到网络论坛中畅所欲言,还可以随时到国际互联网络上走一遭……”

在当时尚未成形的网络市场中,瀛海威义无反顾地担当了启蒙者的角色。出于历史原因,当时整个行业的资源、环境都很不成熟,网站、ISP、电信平台、国际互联网这些概念还是少数专业人士用语,因此为了普及网络知识,瀛海威需要从“小学的基础教育”开始。公司在北京魏公村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教馆,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使用瀛海威网络,免费学习网络知识。在培育市场的同时,瀛海威还要呼吁改革妨碍公司发展的电信政策、呼吁法制建设、呼吁资本市场,同恶劣的生存环境做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张树新不是在为自己的公司呐喊,而是在为整个行业呐喊,而这一切都需要巨额成本。在当时的瀛海威,公司员工中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是:“我们知道2000年以后公司会赚钱,可我们不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

日后张树新在《我们是这个行业中犯错误最多的人》一文中总结说:现在回过头来看,瀛海威不幸生得太早。从美国的网络产业发展历史看。网络服务供应商是信息产业高度细分的产物。而在中国,几乎每家网络服务供应商都要投入巨资去铺线路或租线路,还要自己投入力量开发相应的软件。如果一家企业什么都要自己去做,就更像一间作坊,而在作坊里是不可能形成产业的,更谈不上信息产业。她的结论是:1994年底到1995年初,我们走入IT行业是一种不幸,从先驱变成了先烈。

与瀛海威相比,A公司是大连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服务型企业,主营业务为中医按摩。经过一年左右的运营,公司在大连逐步站稳了脚跟。2007年的3月,浙江省一家装修公司的B老板投资1000万元买了近千平方米的门市房,进行了精心的装修,想在中医按摩业有所发展。因为不懂推拿行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以及按摩师的技术管理,迫使其向外寻求帮助,他通过网站了解了A公司,认为A公司所走的路符合他心目中所设想的发展模式,所以他想通过自己提供硬件、A公司提供技术和管理的形式进行合作。

A公司创始人之一的L院长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市场开拓机会。他觉得A公司发展市场的目标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尽快使公司在东北地区乃至于整个中国有一个稳定的发展后,再向海外扩张,以实现中医推拿事业的全球化服务。通过几次的交流,彼此的信任感也不断增加。于是L院长决定到南方进行实地考察,从立地条件来看,这个店处在浙江省一个华侨之乡,经济十分富有,而且健康服务也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所以潜在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为了尽快开业,合同要求A公司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人员的招聘、店内的日常经营管理和正规的礼仪、技术的培训等工作。但是由于刚刚起步的A公司没有现成的后备力量,致使准备工作非常不充分。漏洞百出。公司不但没有按时招聘到合适的按摩师和管理者,而且连尚未纳入正轨的大连公司的经营也出现了问题。看到这种情况,B老板对于A公司这家还处于新创期的企业彻底失去信心,提出了重新分配利润的要求,而且条件十分苛刻,在权衡利弊后,L院长不得不放弃了这次市场开拓的机会。

从市场开拓的角度来看,两个案例的结果都是失败的,然而错误的性质却不同:瀛海威的错误在于在外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进入IT行业,成为大雾中的领跑者;而A公司的失误在于在内部条件不

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冒进,成为瘸腿的赛跑者。

市场开拓危机的解决办法

针对市场开拓危机的不同情况,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

先谋后动、慎思敏行。《商业机会评价:富金矿与热山芋》中详细介绍了蒂蒙斯评价体系。指出了行业和市场状况(涉及市场结构、市场规模、成长率和可获得的市场份额等指标)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市场的客观存在性。为了全面地了解市场状况,创业者需要对计划进入的行业有全面的了解,其中包括该产业的价值链是如何构成的、是否具有资源或成本方面的壁垒、是否存在技术标准的壁垒、企业的盈利点在哪里,等等。,针对当时的互联网服务行业而言,张树新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美国的互联网企业是如何运行的?具体而言,美国的同类企业通过互联网向用户传递的是何种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何处(公司自己收集整理、还是购买其他媒体的现成资料)?企业通过何种方式将网络延伸到用户的家庭或办公地点(自己铺设网络,还是租用电话公司等现成的网络)?企业的盈利模式(或说商业模式)是什么(向用户收取上网费用还是收取企业的广告费用)?企业所使用的软件是自己开发的还是购入其他企业的?为什么是那种方式?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点平均需要多长时间?企业从何处以何种条件获得资金?在完完全全地清楚了上述问题以后,张树新要考虑的最后问题是:网络服务业成功的关键条件是什么?中国是否具备了运行上述商业模式的条件?

在成功的创业者中,日本软银的孙正义先生用了一年的时间研究了二十多个行业的具体情况,最后选择进入从事个人电脑应用软件的流通买卖行业。1980年大学毕业后,孙正义从美国回到了日本,并决定自己创业。他首先设定若干项事业选择标准,如行业前景、是否创新、入行门坎、竞争情况、个人兴趣等等标准,然后再把自己认为有前途的几十个领域或相关项目找出来,并对这些项目做了长达一年的市场调查和经营计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选择标准,终于选择了最符合条件的“软件流通事业”,从而全力以赴地投入此行业,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走上了一条成功的人生道路。

学会等待、善于放弃。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行业而言,市场机会也许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企业都能够利用好这些机会。关键要看企业自己的实力如何。在A公司的异地扩张案例中,浙江省的市场机会是现实存在的,但是为了利用好这个机会,它需要A公司具有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有必要的管理人才和骨干的专业按摩师、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管理制度。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才可能将大连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浙江市场,同时能够派出关键性的管理人员去实施这些具体措施。然而现实情况却非如此,实际上A公司是一家刚成立一年的起步企业,它在大连的营业面积为180平方米,只有11张按摩床位,而且刚刚经历了员工散伙和薪酬体系的调整,也就是说事实证明它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也根本没有人才储备。在这种情况下,要挑战创办、管理1000平方米的按摩设施,显然是勇气可嘉、后果可怕。

在这方面,海尔的做法也许值得学习。从张瑞敏接管海尔的1984年到1991年间,海尔专心于冰箱的生产、营销和服务,积极探索和积累企业管理经验。总结了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在这一时期,海尔先后提出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产品质量理念、“三工并存、动态转换、赛马不相马”的用人体制、“诛大为威、关键的少数决定非关键的多数”的干部员工关系原则、“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的干部聘用体制、“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厂管理原则等等。七年的总结积累,使海尔不但在市场上赢得了美誉,而且在公司内部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大量的人才储备,这使海尔在后来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市场开拓中无往不胜,创造了多个激活“休克鱼”的经典案例。

“量力而行、有所不为”不仅是大公司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应该牢记的警句,而且也应该是新创企业在市场开拓(包括选择进入何种市场)中要时时刻刻思考的问题。面对现实的诱惑,创业者必须学会等待、善于放弃。

第3篇: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我们应该意识到企业存在危机并不是就意味着企业失败了,甚至有时意味着机会。危机管理也是一门艺术,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环节。现阶段企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不管是技术、市场,还是管理、组织制度等都在进行不断的创新,而要想做到企业的危机管理,对危机管理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企业在面对危机时,能够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快速的做出合理的反应,及时的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补救,很可能企业的危机就会被消除,甚至化危机为转机,从危机事件中寻找到了商机,反而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一个能够积极应对自身企业危机的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

1 企业危机管理机制的目的及意义

1.1 企业危机管理机制的目的

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企业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企业稳定,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的恶化,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

1.2 企业危机管理的意义

无论多么的未雨绸缪,企业难免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危机,这时有的企业能够做到迎难而上,把企业危机转化为商机,但是有的企业就会自此没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危机管理的不同。事前预防工作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危机发生的概率,但是在实际的组织活动中企业的各个环节有可能出现和预先设计不同的情况,组织活动很容易受执行人员的心理、环境的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危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 企业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一般来说,危机处理呈现阶段性变化,很多的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有的人认为危机管理应该被分成三阶段,也有的人认为危机管理应该被分成五阶段,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被分成六阶段。笔者认为无论危机管理被分成几个阶段,本质上都属于防范与准备-控制与解决-恢复与学习三大阶段的范畴。另外,事前做好完善的规划和准备是应对企业危机的前提条件,但是比防患于未然更加重要的是管理机构必须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所以企业要想真正的落实危机管理机制,不仅要设立机制,还应该注意在日常的工作中培养员工的危机处理能力。

2.2 要想真正的控制并解决好企业的危机,必须平衡好企业和各利益关系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每一个利益关系人都有着不同的立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观点,企业要想顺利度过企业危机,不仅要认真的考虑各利益关系人的意见和看法,还要从这些意见和看法中找到影响企业危机的关键因素,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比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传播媒体的技术也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其作用正在逐渐的被放大。如果企业注重在平时和媒体间关系的经营,企业出现危机时,就可以主动联系媒体,主动的提供一些与该危机相关的数据,帮助媒体和民众更加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特质,虽然媒体报道的立场和动向并不能完全受企业的影响,但是起码企业不处于被动接受的立场。而政府主管机关的态度对于企业危机处理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当危机发生时,企业不仅除了必须主动向相关的政府主管机关提出报告,更应了解政府在危机处理上的立场,以积极的方式去影响政府单位的态度,透过政府权力的施行,可以正面的进行危机管理。消费者的态度与评价,也是企业爆发危机的警讯,倘若加上有心人士利用消费者申诉或抱怨的机会,将事件的层级扩大,以获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对于企业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最后,社会公益团体由于公众服务的形象与设立宗旨,这些团体所主动进行的活动或是诉求,也是企业应该注意的。

企业危机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失败,只要企业能够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和管理它,再加上平时对员工加强危机处理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就算企业危机无法避免真的来临,也能够逢凶化吉,把企业危机化为企业转机。

2.3 有关学者曾经说过:“危机是公司生活周期的天然的组成部分,不可预测性无疑是商业经营的本性。”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适用于所有的危机状况的,不会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所有的危机。当危机发生的时候,由于每个公司性质、产品和结构等的不同,不可能有一种方法是正好适用于这种危机状况下快速恢复的。尽管如此,在有效处理公司公共关系方面出现紧急事件时,还是存在一些贯穿其中的永恒不变的主题。

3 企业管理机制的解决措施

3.1 企业应完善日常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危机前兆,从企业外部来看包括:一是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比如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或者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变动等;二是国家相关政策的重大变动;三是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等。从企业内部来看包括:一是经营策略方面表现为计划不周,不具备市场出现巨大变动时的临机应变能力;二是经营业务方面表现为亏损增加,过度负债;三是管理行为方面表现为不信任下属,不愿意听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过度的猜疑别人;四是内部管理方面表现为员工情绪不高,不能及时的调整生产计划。

一旦发生企业危机,管理者首先应该对危机的实际状况和可能造成的威胁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束这项工作就需要立即投入到解决该危机和把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的工作当中,同时应该帮助员工树立危机意识,严阵以待危机的到来。如此一来,能够把损失最小化,使危机状况恢复成常态。

把危机状况恢复成常态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尽快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合适的方法减少危机冲击,迅速控制损失。使用监视和预警系统,并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预警反应能力能够有效的达到这一目的,这种未雨绸缪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危机管理――政府?企业?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一书这样写道:“危机预警系统就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变数进行分析,并在可能发生危机的警源上设置警情指标,及时捕捉警讯,随时对企业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对危害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进行事先预测和分析,以达到防止和控制危机爆发的目的。”

3.2 企业要快速成立危机处理小组

有关专家指出:任何一个企业一旦出现危机,不能手足无措,必须意识到速度的重要性,组织各部门尽快的随着危机行动起来,在最短的时间成立危机处理小组,负责处理危机核心。为了保证处理危机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企业在发生危机时必须沉着冷静,有针对性的对危机进行处理,充分的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大程度的控制好危机的发展态势。

3.2.1 一旦出现企业危机,立即成立危机处理小组,明确责任人,向新闻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的和有关政府及机构进行沟通,绝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危机的出现,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来应对。

3.2.2 选择合适的发言人也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如果发言人的层次太低,企业的诚意难以表达出来,给人以消极应对的感觉;如果发言人层次太高,又很容易给人们造成这件事很严重的错觉,使自身陷入被动的局面。

3.2.3 企业出现危机,通常的处理方法就是解释事件原委和向消费者道歉,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先解释事件原委,还是先向消费者道歉,这第一句话是很重要的,媒体和消费者都会放大这个细节。由于在实际的企业危机中,大多数的媒体和消费者都会以刻薄的态度对待出现危机的企业,所以最好采取柔和一点的方式。但是企业自身不存在问题,是媒体刻意为之,就看企业自身的战术和战略安排了。

3.3 企业把握关键尽快让恶性危机结束,实现管理危机的良性延伸

第4篇: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 公关 旅游危机 旅游企业 危机管理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1.公关

公关也就是公关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和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和职能。一个组织通过努力,通过有效的传播,将自己的宗旨、政策、行动告诉公众,同时也通过传播将公众的意思、建议让组织了解,使组织和公众相互了解对方,这样才能达到对方相互了解和适应,组织才能得到公众的支持,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发展的最佳环境。

2.旅游危机

旅游危机是指那些对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信心产生消极影响,对旅游业正常运转带来冲击的各种非预期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以无限多样的形式在不同时间不断发生,包括自然灾害,也包括将对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产生影响的人为灾难,甚至包括诸如经济萧条、汇率的剧烈波动等经济因素及技术产生的消极结果。

3.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针对组织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然后制定出针对措施,一旦发生危机就能有条不紊的将危机化解,重新恢复信誉和市场的一整套机制。具有预警、防范、化解的功能。旅游企业危机是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所处的一种特殊状态,阻碍其人、财、物正常运作。在此状态下,旅游企业市场份额下降、核心员工流失等不利征兆出现,从而可能被其他企业所取代、兼并甚至被淘汰。

旅游企业的危机管理就是为避免和减轻各种非预期性事件可能给旅游企业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和可能的损失,通过危机分析、危机预警和危机控制达到恢复旅游经营环境,恢复旅游消费信心的管理活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危机事件会严重影响其正常运作,因此必须立即妥善处理,也就是要进行及时的公关危机管理。

二、旅游企业危机的表现形式

1.旅游企业内部危机

(1)产品质量危机。主要是由于旅游企业产品或服务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获得这些质量差的信息后会减少对此类旅游企业的需求,从而使企业陷入危机。

(2)信誉危机。旅游企业的信誉是在长期的服务中其产品和服务给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带来的整体形象和评价。当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性能、服务差,与旅游者的旅游目标相距很大,或者特别是某些旅游企业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给旅游者造成损害,都会给旅游企业造成信誉危机。

(3)财务危机。由于相关合作的旅游企业中止契约(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经营者对内部员工的监督不完备)或者由于投资决策的失误和国家利率、汇率的调整,财务危机都有可能发生。

2.旅游企业外部危机

(1)契约危机。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上缺乏强有力的惩罚机制,契约就难以完全执行,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高度关联的各旅游企业之间就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当某个企业违背契约的净收益大于执行契约的净收益加违约的成本时,就会中止或不执行契约,使原先的合作企业面临危机。

(2)宏观经济形势危机。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或出台给各旅游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机。如汇率的调整可能引起旅游企业的财务危机,加入WTO使国内旅游企业面临外资冲击危机、国家利率上调使旅游需求下降的危机、取消长假带来的危机等等。

(3)突发事故危机。引起此类危机的原因首先主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流行疫病等原因引起的使整个旅游业面临萧条;再次是各种人为的事故、灾难如恐怖事件、战争、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

三、旅游危机管理的公关对策

危机事件发生、发生时间及可能造成的影响都是无法预测的,为了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维持旅游者和旅游业的信心,重建安全的旅游地形象从而获得可持续的旅游发展,目的地急需采取有效的旅游业危机管理的公关措施,制订旅游危机管理战略。基于危机的三个阶段:前危机阶段(明显的迹象表明危机可能爆发)、真正的危机阶段和后危机阶段(即一直到接待国旅游业完全复苏的这段时期)。本文将这三个阶段进一步细化为六个阶段,分别对各个阶段提出相关的公关对策,为危机管理方案的改善提供借鉴。

1.危机前阶段

(1)预防阶段。首先要看一看到底可能会发生什么危机?做一些准备,防患于未然,是危机管理的最主要部分,预防与控制是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目的地应事先制定一个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公关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①设立旅游危机基金。危机期间目的地要进行紧急救助活动,危机过后还要进行额外的促销、沟通活动来重振旅游经济,这些都需要相应的资金。因此,旅游企业应提前设置危机基金,并预先规定危机基金的使用许可,不需再经过漫长的机构决策程序,从而快速灵活地应对紧急情况。

②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警系统将一切可能导致危机的因素一一列出,确立危机在何种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指标体系,实施重点监控。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组织模拟演习,迅速提高运用有关防范和处理安全事故的方法和技巧,也可籍此研究出最佳处理方案。预警系统的主要职能是就危机的发生及后果做出预告和警告并制定预案,其建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机关或者[:请记住我站域名/]某个单位,而应当有学术单位和民间机构参加,以确保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和客观性。

③建立安全保障系统。分析所有可以采用的并会对旅游业造成影响的安全措施和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管理危机的经验教训,构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通过采取尽可能隐蔽且不妨碍旅游者到来的方式,提供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应对包括航空交通、地面交通、宾馆饭店、餐馆、购物区和所有旅游景点在内的整个“旅游链”进行评估,确保所有旅游者可能到达的地方的安全性。

(2)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指危机发生之前已有迹象表明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或者是突发性危机事件刚刚爆发,还没有来得及对旅游业造成影响的阶段。这一阶段所要做的工作有:

①紧急成立危机管理指挥小组,召开新闻会议,组织专业人员对危机的性质、持续的时间及其将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②对旅游者处理危机的能力和目的地可用于抗击危机事件的资源进行评估,以便进行分配。

③识别潜在的威胁或灾难,根据潜在灾难的定义和分类及其出现的可能性,在各个管理层面和阶段上安排要实施的任务和活动的先后次序,各行动步骤间必须相互连接,避免浪费、重叠和相互矛盾。

2.危机发生阶段

(1)紧急状态

①重视沟通。旅游企业设立新闻及沟通处,任命危机问题的发言人,与媒体进行交往,与旅游者进行沟通,让外界了解实情。

②帮助受害者。在危机发生时应展现旅游业人性化的一面,迅速采取措施对受害者进行救助,对已经与旅行社签订合同但尚未入境的游客,劝其取消行程或调整游期。

(2)危机期短期恢复阶段

①注重资料的收集。一方面随时更新有关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旅游者的数据以评估每一阶段危机影响的范围及其规模,另一方面要收集以往危机的相关数据为制定可能的解决方案提供借鉴。

②采取措施减轻灾难造成的损失。增加促销预算,直接与旅游贸易伙伴沟通,突出安全信息,降低价格,刺激消费量增加,在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周边地区的旅游者。

[摘要]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企业,危机管理与企业正常时期的营运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的两大重点。旅游企业同样摆脱不了危机的影响,然而我国旅游企业危机管理发展得非常缓慢,其危机管理研究与旅游企业快速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无法满足旅游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加强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研究可谓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阐述了旅游危机表现形式,并从公关角度对危机管理三个阶段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公关 旅游危机 旅游企业 危机管理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1.公关

公关也就是公关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和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和职能。一个组织通过努力,通过有效的传播,将自己的宗旨、政策、行动告诉公众,同时也通过传播将公众的意思、建议让组织了解,使组织和公众相互了解对方,这样才能达到对方相互了解和适应,组织才能得到公众的支持,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发展的最佳环境。

2.旅游危机

旅游危机是指那些对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信心产生消极影响,对旅游业正常运转带来冲击的各种非预期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以无限多样的形式在不同时间不断发生,包括自然灾害,也包括将对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产生影响的人为灾难,甚至包括诸如经济萧条、汇率的剧烈波动等经济因素及技术产生的消极结果。

3.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针对组织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然后制定出针对措施,一旦发生危机就能有条不紊的将危机化解,重新恢复信誉和市场的一整套机制。具有预警、防范、化解的功能。旅游企业危机是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所处的一种特殊状态,阻碍其人、财、物正常运作。在此状态下,旅游企业市场份额下降、核心员工流失等不利征兆出现,从而可能被其他企业所取代、兼并甚至被淘汰。

旅游企业的危机管理就是为避免和减轻各种非预期性事件可能给旅游企业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和可能的损失,通过危机分析、危机预警和危机控制达到恢复旅游经营环境,恢复旅游消费信心的管理活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危机事件会严重影响其正常运作,因此必须立即妥善处理,也就是要进行及时的公关危机管理。

二、旅游企业危机的表现形式

1.旅游企业内部危机

(1)产品质量危机。主要是由于旅游企业产品或服务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获得这些质量差的信息后会减少对此类旅游企业的需求,从而使企业陷入危机。

(2)信誉危机。旅游企业的信誉是在长期的服务中其产品和服务给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带来的整体形象和评价。当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性能、服务差,与旅游者的旅游目标相距很大,或者特别是某些旅游企业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给旅游者造成损害,都会给旅游企业造成信誉危机。

(3)财务危机。由于相关合作的旅游企业中止契约(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经营者对内部员工的监督不完备)或者由于投资决策的失误和国家利率、汇率的调整,财务危机都有可能发生。

2.旅游企业外部危机

(1)契约危机。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上缺乏强有力的惩罚机制,契约就难以完全执行,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高度关联的各旅游企业之间就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当某个企业违背契约的净收益大于执行契约的净收益加违约的成本时,就会中止或不执行契约,使原先的合作企业面临危机。

(2)宏观经济形势危机。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或出台给各旅游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机。如汇率的调整可能引起旅游企业的财务危机,加入WTO使国内旅游企业面临外资冲击危机、国家利率上调使旅游需求下降的危机、取消长假带来的危机等等。

(3)突发事故危机。引起此类危机的原因首先主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流行疫病等原因引起的使整个旅游业面临萧条;再次是各种人为的事故、灾难如恐怖事件、战争、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

三、旅游危机管理的公关对策

危机事件发生、发生时间及可能造成的影响都是无法预测的,为了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维持旅游者和旅游业的信心,重建安全的旅游地形象从而获得可持续的旅游发展,目的地急需采取有效的旅游业危机管理的公关措施,制订旅游危机管理战略。基于危机的三个阶段:前危机阶段(明显的迹象表明危机可能爆发)、真正的危机阶段和后危机阶段(即一直到接待国旅游业完全复苏的这段时期)。本文将这三个阶段进一步细化为六个阶段,分别对各个阶段提出相关的公关对策,为危机管理方案的改善提供借鉴。

1.危机前阶段

(1)预防阶段。首先要看一看到底可能会发生什么危机?做一些准备,防患于未然,是危机管理的最主要部分,预防与控制是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目的地应事先制定一个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公关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①设立旅游危机基金。危机期间目的地要进行紧急救助活动,危机过后还要进行额外的促销、沟通活动来重振旅游经济,这些都需要相应的资金。因此,旅游企业应提前设置危机基金,并预先规定危机基金的使用许可,不需再经过漫长的机构决策程序,从而快速灵活地应对紧急情况。

②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警系统将一切可能导致危机的因素一一列出,确立危机在何种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指标体系,实施重点监控。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组织模拟演习,迅速提高运用有关防范和处理安全事故的方法和技巧,也可籍此研究出最佳处理方案。预警系统的主要职能是就危机的发生及后果做出预告和警告并制定预案,其建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机关或者某个单位,而应当有学术单位和民间机构参加,以确保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和客观性。

③建立安全保障系统。分析所有可以采用的并会对旅游业造成影响的安全措施和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管理危机的经验教训,构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通过采取尽可能隐蔽且不妨碍旅游者到来的方式,提供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应对包括航空交通、地面交通、宾馆饭店、餐馆、购物区和所有旅游景点在内的整个“旅游链”进行评估,确保所有旅游者可能到达的地方的安全性。

(2)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指危机发生之前已有迹象表明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或者是突发性危机事件刚刚爆发,还没有来得及对旅游业造成影响的阶段。这一阶段所要做的工作有:

①紧急成立危机管理指挥小组,召开新闻会议,组织专业人员对危机的性质、持续的时间及其将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②对旅游者处理危机的能力和目的地可用于抗击危机事件的资源进行评估,以便进行分配。

③识别潜在的威胁或灾难,根据潜在灾难的定义和分类及其出现的可能性,在各个管理层面和阶段上安排要实施的任务和活动的先后次序,各行动步骤间必须相互连接,避免浪费、重叠和相互矛盾。

2.危机发生阶段

(1)紧急状态

①重视沟通。旅游企业设立新闻及沟通处,任命危机问题的发言人,与媒体进行交往,与旅游者进行沟通,让外界了解实情。

②帮助受害者。在危机发生时应展现旅游业人性化的一面,迅速采取措施对受害者进行救助,对已经与旅行社签订合同但尚未入境的游客,劝其取消行程或调整游期。

(2)危机期短期恢复阶段

第5篇: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一)遵循的原则

基于市场营销的企业危机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四方面原则[3]:1、诚信原则:企业在执行危机管理模式时,必须要有真诚的态度,以诚信为本,将消费者利益视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努力,尽全力挽回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重新获得消费者的支持。2、快速反应原则:在市场营销危机产生时,相关企业应以最快速度做出反应,针对危机产生的根源理性分析危机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制订相关对策、策略,在重获消费者信任的同时,将市场营销危机产生的损失最小化。3、沟通原则:在危机产生后,企业要及时与相关组织机构及个体等进行沟通,让其知整个事件的真相及相关处理过程,并要主动承担责任,借助相关机构的力量消灭危机。4、系统化原则:企业要未雨绸缪,建立专门的危机处理组织机构。若危机发生时,可快速有效地作出合理反应,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系统

1、识别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的危机预警子系统能够在企业市场营销危机之前,判断出危机并对危机进行预警是企业危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根据危机实际情况,基于人员设备的有效整合采用指标评价法或矩阵分析法建立企业市场营销危机预警模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企业应对营销危机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2、合理的危机事中管理子系统在企业危机爆发后,要按照预定措施理性有效地处理危机。危机处理的方式和策略对企业是否能够安全度过危机至关重要。要遵循以上所述的基于市场营销的企业危机管理模式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本着以消费者为根本的态度,井然有序地处理危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争取转危为机。3、危机后管理恢复子系统危机后管理即危机恢复系统,主要包括总结危机教训、调整企业营销管理思路以及激励企业职员等。在危机处理完成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免危机重范,同时应该依据在危机处理中的总结教训调整企业营销管理思路,同时激励员工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企业工作中。

二、加强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营销危机管理机制

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对危机发展趋势的预测,建立健全营销危机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树立危机观念,增强企业防范和处理营销危机意识

企业要有危机观念意识,统筹规划、考虑周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爆发危机的概率。要对员工定期进行危机管理培训,使员工增强防范危机于未然的意识,提高其处理危机的能力。

(三)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加强品牌建设,注重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建设,打造高质量的优秀品牌,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的体制创新及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团队建设与员工培养,是提高企业抵御危机的关键因素。

(四)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根本之所在。在内部,企业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体现对员工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在外边,企业与加强与消费者、新闻媒体的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建立与上下游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可控范围内减少危机发生概率。

三、结语

第6篇: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危机管理;企业管理

为了防范企业面临发展层面的危机,加强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极为重要。当前我国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更多注重生产管理,但是对于危机管理却存在着显著的忽视。如果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较强,那么当危机来临时就能够通过合理的措施可以将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反之就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损失。因此将企业的营销危机上升至管理高度,就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规避企业发展风险。

一、市场营销危机主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一)产品危机

当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因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或者管理不够科学,导致一些质量存在缺陷的产品流入市场,并给用户带来损失,甚至还会给用户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些必然会传导至企业,并给企业带来发展上的危机。另外产品在设计层面不够科学,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另外产品也容易被别人仿制,这也会给企业容易带来产品危机。在市场营销危机中,产品危机属于最为重要的一种。

(二)突发性危机

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如洪水、地震等,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这种危机一般都是突发性的,难以预测,这在危机防范方面相对困难。

(三)信任危机

由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差、或者售后服务态度差,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差和不能够按照合同履行自身义务导致企业陷入经济纠纷等,这些都会给企业的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进而给企业带来发展层面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形式就是所谓的信任危机。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现代企业已经开始对其越来越重视,所以很多企业也开始对信任危机加强了重视。

(四)财务危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利润。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措施的科学性对于企业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假设企业投资策略失败,或者在经营中资源大量浪费,汇率变化以及贷款利率上升等都会对企业的流动资金带来一定影响,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的正常运转就难以持续,甚至会导致瘫痪。财务危机通常是企业的一种内部危机,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实力。

(五)人才危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之源。可是现在有些企业在人员管理层面出现了不同的错误,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员工整体士气不足,甚至还会导致人才外流。如果企业发生了人才危机,必然会对企业产生严重的打击。

除了以上的几种危机之外,市场营销危机还包括了资源、法律以及媒介和合作等方面的危机。这些危机本身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依据不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得出采用具体的措施来解决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分析这些影响因素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应对各种危机,提升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通常导致企业营销危机的主要因素可以细分成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了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等。企业经营理念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发展路线产生影响,甚至引导企业的发展进程。而企业文化则能够很好的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另外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法律法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制度等。

二、企业加强危机管理的主要原则分析

企业加强市场营销危机的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快速反应原则。当危机产生之后,企业的危机处理速度是衡量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有关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里调查出产生危机的原因,然后预测危机的发展趋势,接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尽可能的将危机的负面影响遏制在较小的范围,并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

第二,真诚沟通原则。真诚的内涵包括了诚意、诚实以及诚恳。其中诚意指的是当企业发生危机之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事情的真实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然后勇于致歉。这种处理措施不仅可以展现企业敢于承担责任的诚意,同时也能够有助于获取消费者的同情以及理解。而诚恳则是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危机事件及时向消费者通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诚实指的是,企业的通报内容一定是真实的内容,而且还需要向公众展现出诚实的态度。这样有利于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并有利于危机的处理。只有遵循真诚沟通原则,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才能够开诚布公沟通,最终可以有效缓解或者消除危机的负面影响。

第三,系统化原则。当企业面临营销危机时,虽然能够通过各种措施尽可能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但是不可能全部消除。但是如果构建一个完善的危机管理系统,提升对危机的防范能力,同时还能够在危机发生之后能够系统性的处理,这不仅可以规避危机的产生,甚至在危机产生之后,还能够凭借着企业的高效反应,重新得到用户的认可和信赖。

三、提升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危机管理意识增强预防和处理危机能力

对此,企业一方面要完善科学的营销策略,因为正确的营销策略有助于产品能够顺利打开市场,可有效规避产品危机的产生。另外,企业还要提升危机管理意识,提升危机防范能力。当前没有发生危机,并不表示未来不会产生。况且还有很多难以预测的突发性的危机,如果企业在平时就提升企业自身的防震、防洪建设,并且使之系统化,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充分掌握,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这些突发性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而且危机感强,还能够有助于提升员工居安思危的意识,进而提升企业危机管理能力。

(二)加强产品质量提升,积极创设品牌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危机就是产品危机。产品质量、服务等缺陷都会容易给企业带来危机。而且一旦这些问题爆发,还会对企业的品牌效应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企业一定要时刻关注和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不仅要设置过程控制,还需要设置出货控制,另外对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也要加强检验。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来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规避问题产品流入市场,进而产生不良的负面反应。而且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性价比的增高,企业的品牌形象也会得到发展,这就能够有效的防范企业的产品危机。

(三)完善危机管理系统。市场营销危机有时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为了有效防范危机的产生以及降低危机的损失,企业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系统,并且明确相应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这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产品、服务等实际情况来设置对应的危机管理机构,明确危机管理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及工作流程。尤其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更为关键,这能够有效防范危机的产生,进而增强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

系统化的危机管理还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建设,因为危机管理系统需要全员的参与,而企业文化就是能够让企业员工的意识得到统一和增强,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凝聚力。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让所有的员工严格地按照危机管理系统来进行工作,一旦产生危机,也能够做到公司全部员工能够齐心协力的进行处理,进而消除危机的负面影响

(四)加强沟通

加强沟通是解决企业营销危机的重要途径。目前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主要有多种方式,除了传统的媒体之外,新媒体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这能够有效的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对此企业可以积极的创设新媒体账号,比如微博、微信等企业号,另外还可以创建网站或者论坛,利用互联网和员工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沟通和交流。向消费者及时通报危机事件的具体进展以及处理情况,通过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来缓解消费者对企业的不信任感,另外也能够通过企业的真诚沟通,也能够重新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健康积极的形象。另外还需要加强和其他企业的真诚合作,要遵循长远的利益而不是短期的效益来进行合作,和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彻底杜绝因为合同上的内容存在着不规范,或者不合适,就私自终止合同,给对方带来巨大损失。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进行积极沟通,寻找双方都能满意的答案,再重新履行合作双方的义务,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够有效降低合作危机的发生概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日趋激烈,企业的市场营销危机也开始不断产生。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对于企业来说,准确的获知影响企业危机的主要因素,然后据此采用一个相对科学的处理措施,这是衡量一个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正是据此,企业应该在遵循危机处理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系统,加强沟通,才能够有效地降低营销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进而为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姚晓蕾.微时代下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2).

第7篇: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一、市场营销危机主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一)产品危机

当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因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或者管理不够科学,导致一些质量存在缺陷的产品流入市场,并给用户带来损失,甚至还会给用户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些必然会传导至企业,并给企业带来发展上的危机。另外产品在设计层面不够科学,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另外产品也容易被别人仿制,这也会给企业容易带来产品危机。在市场营销危机中,产品危机属于最为重要的一种。

(二)突发性危机

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如洪水、地震等,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这种危机一般都是突发性的,难以预测,这在危机防范方面相对困难。

(三)信任危机

由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差、或者售后服务态度差,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差和不能够按照合同履行自身义务导致企业陷入经济纠纷等,这些都会给企业的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进而给企业带来发展层面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形式就是所谓的信任危机。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现代企业已经开始对其越来越重视,所以很多企业也开始对信任危机加强了重视。

(四)财务危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利润。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措施的科学性对于企业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假设企业投资策略失败,或者在经营中资源大量浪费,汇率变化以及贷款利率上升等都会对企业的流动资金带来一定影响,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的正常运转就难以持续,甚至会导致瘫痪。财务危机通常是企业的一种内部危机,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实力。

(五)人才危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之源。可是现在有些企业在人员管理层面出现了不同的错误,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员工整体士气不足,甚至还会导致人才外流。如果企业发生了人才危机,必然会对企业产生严重的打击。

除了以上的几种危机之外,市场营销危机还包括了资源、法律以及媒介和合作等方面的危机。这些危机本身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依据不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得出采用具体的措施来解决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分析这些影响因素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应对各种危机,提升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通常导致企业营销危机的主要因素可以细分成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了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等。企业经营理念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发展路线产生影响,甚至引导企业的发展进程。而企业文化则能够很好的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另外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法律法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制度等。

二、企业加强危机管理的主要原则分析

企业加强市场营销危机的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快速反应原则。当危机产生之后,企业的危机处理速度是衡量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有关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里调查出产生危机的原因,然后预测危机的发展趋势,接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尽可能的将危机的负面影响遏制在较小的范围,并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

第二,真诚沟通原则。真诚的内涵包括了诚意、诚实以及诚恳。其中诚意指的是当企业发生危机之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事情的真实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然后勇于致歉。这种处理措施不仅可以展现企业敢于承担责任的诚意,同时也能够有助于获取消费者的同情以及理解。而诚恳则是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危机事件及时向消费者通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诚实指的是,企业的通报内容一定是真实的内容,而且还需要向公众展现出诚实的态度。这样有利于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并有利于危机的处理。只有遵循真诚沟通原则,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才能够开诚布公沟通,最终可以有效缓解或者消除危机的负面影响。

第三,系统化原则。当企业面临营销危机时,虽然能够通过各种措施尽可能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但是不可能全部消除。但是如果构建一个完善的危机管理系统,提升对危机的防范能力,同时还能够在危机发生之后能够系统性的处理,这不仅可以规避危机的产生,甚至在危机产生之后,还能够凭借着企业的高效反应,重新得到用户的认可和信赖。

三、提升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危机管理意识增强预防和处理危机能力

对此,企业一方面要完善科学的营销策略,因为正确的营销策略有助于产品能够顺利打开市场,可有效规避产品危机的产生。另外,企业还要提升危机管理意识,提升危机防范能力。当前没有发生危机,并不表示未来不会产生。况且还有很多难以预测的突发性的危机,如果企业在平时就提升企业自身的防震、防洪建设,并且使之系统化,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充分掌握,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这些突发性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而且危机感强,还能够有助于提升员工居安思危的意识,进而提升企业危机管理能力。

(二)加强产品质量提升,积极创设品牌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危机就是产品危机。产品质量、服务等缺陷都会容易给企业带来危机。而且一旦这些问题爆发,还会对企业的品牌效应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企业一定要时刻关注和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不仅要设置过程控制,还需要设置出货控制,另外对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也要加强检验。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来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规避问题产品流入市场,进而产生不良的负面反应。而且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性价比的增高,企业的品牌形象也会得到发展,这就能够有效的防范企业的产品危机。

(三)完善危机管理系统。市场营销危机有时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为了有效防范危机的产生以及降低危机的损失,企业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系统,并且明确相应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这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产品、服务等实际情况来设置对应的危机管理机构,明确危机管理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及工作流程。尤其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更为关键,这能够有效防范危机的产生,进而增强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

系统化的危机管理还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建设,因为危机管理系统需要全员的参与,而企业文化就是能够让企业员工的意识得到统一和增强,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凝聚力。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让所有的员工严格地按照危机管理系统来进行工作,一旦产生危机,也能够做到公司全部员工能够齐心协力的进行处理,进而消除危机的负面影响

(四)加强沟通

加强沟通是解决企业营销危机的重要途径。目前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主要有多种方式,除了传统的媒体之外,新媒体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这能够有效的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对此企业可以积极的创设新媒体账号,比如微博、微信等企业号,另外还可以创建网站或者论坛,利用互联网和员工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沟通和交流。向消费者及时通报危机事件的具体进展以及处理情况,通过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来缓解消费者对企业的不信任感,另外也能够通过企业的真诚沟通,也能够重新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健康积极的形象。另外还需要加强和其他企业的真诚合作,要遵循长远的利益而不是短期的效益来进行合作,和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彻底杜绝因为合同上的内容存在着不规范,或者不合适,就私自终止合同,给对方带来巨大损失。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进行积极沟通,寻找双方都能满意的答案,再重新履行合作双方的义务,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够有效降低合作危机的发生概率。

第8篇: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关键字] 企业;危机预警;对策

前言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有的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有的是影响企业运营活动的相关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如何能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进行预警,使企业免于遭受损失或降低对企业的危害,是企业危机预警系统存在的意义。企业危机预警对于企业编制预算和制定未来的市场战略极其重要,

2、企业危机预警产生的原因

市场经济的形成,使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现代科技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人才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变得愈演愈烈。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载体,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掌控、市场秩序的监管等都会很好的维护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然而,不得不承认也存在很多潜在因素,会导致各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互相挤压,最终使得企业面临窘境。竞争的出现,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带来倒闭的危机,因此,在市场争环境先,必须要重视危机预警,从而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重要的决策点,在这种决策时刻如果能够做出冷静的判断,那么就可以帮助企业继续壮大,反之,企业将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在企业将进行重要转折的时期,甚至是在出现一些法律纠纷时,特别需要加强危机预警管理,从而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使企业顺利的渡过难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将眼界扩展到国际化平台,资金投入较大的规模化跨国企业不断涌现,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文化差异给跨国企业带来的文化冲突危机。这种危机最常见的是表现在经营活动中,受消费习惯、消费者行为和价值取向、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将会对企业的经营行为带来冲击。绝大多数的跨国性知名企业都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各种危机,成功的化解危机可以是企业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进行预警管理,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3、危机预警管理的重要意义

危机意识欠缺在我国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很多时候当企业面临危机时,企业的决策者不能够及时发现或做出应对而导致危机事态进一步扩大,使企业蒙受损失,面对风险。危机预警管理可以是企业在危机到来前得到预警信息,提前做出决策避免危机的产生,甚至即便在危机到来时也能够及时、迅速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抵御。面对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危机的几率大大增加,潜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企业自身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应对体系,才能够对外部风险进行有效的抵御。完善的危机预警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整体安全体系的构建,保障了企业健康、顺利的成长。此外,实施危机预警管理也有利于构建新型的企业组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危机预警管理的对策

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由确定危机、评估关系、确定临界点、建立系统、评估性能、配备人力、说明系统七个环节构成,无论哪一个环节中存在设计问题都将导致危机预警系统的失灵。因此,必须完善危机预警系统的设计和维护,通过企业主要决策领导人的参与,对以上的每一个环节反复审视,对设计过程中的缺陷进行纠正和改进,确保危机预警系统设计的完善性和适用性。危机意识并不只是领导决策层要充分引起重视,整个企业内部都要对危机的存在提高警惕,提高对危机预警管理的重视,构建自己的危机预警文化,将这种危机意识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心底。企业危机预警管理并不是只适用于规模化的企业,任何企业都需要拥有自己的企业危机管理小组,由预警管理与危机管理两部分构成,前者是针对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进行管理,后者是专门对危机进行应对。这样才能够充分相应危机预警系统所提供的预警细腻,使企业的危机管理工作更加严密、有序,保障企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任何企业都需要有危机管理的措施,不同的是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来制定适合自身管理和发展的预警体系。

5、结语

企业危机预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危机预警是根据企业危机的前兆来查找出导致前兆发生的根源,并及时做出应对,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任何一个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潜在的危机,进行危机预警管理将大大降低企业面临风险的几率,减少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的破坏程度,使企业免于付出较大的代价。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危机意识,更要重视企业内部的危机预警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涂良洪.未雨绸缪―企业危机预警管理[J].现代企业,2010(06).

[2]朱瑞博.危机成因三要素与危机预警识别力提升[J].领导科学,2009(29).

第9篇:企业的危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危机;思考

一、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及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在我国,许多企业管理水平粗放,成本浪费严重,内部关系十分复杂,财务混乱,人才得不到重用,这种管理现象在许多大型企业、知名企业也不例外。许多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粗放,因为其中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单一,对管理模式重视不够,选择管理模式盲目性大,管理随意性强等现状。某些管理者盲目自大,不听别人意见,身担多职,一职多用,因管理存在缺陷造成人才流失,阻碍企业发展。很多管理者对管理模式一知半解,照搬西方管理模式,没有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及发展现状,盲目采取管理措施,造成企业发展受到阻碍。

在2008 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企业这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一夜间暴露,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订单突然减少,不得不进行大批裁员,造成许多企业纷纷倒闭。当经济危机到来时,很多企业主突然才意识到管理缺陷的存在,发现自己的企业亏本越来越多,出现财政赤字,入不敷出。一直存在的管理问题被掩盖,一旦危机到来,企业管理问题被揭开,企业生存就变得岌岌可危。经济危机是淘金者,去除糟粕,留下了管理模式好,竞争力强的企业,经济危机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生存既是危险,又是机遇。如何抓住机遇,避免风险,使企业脱颖而出,科学的、合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探索经济危机根源,经济危机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929年-1933年,时隔70多年之后,在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此次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金融危机使企业受到重创,引发企业管理的反思。

1.企业认识到盲目照搬西方管理的错误性

在过去不少企业管理者盲目引进外国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经过实践发现这种不结合国情,不结合实际情况照搬管理方法是行不通的。中国管理思想并不落后,只是许多中国企业管理者盲目崇外,没有把中国本土的管理理念加以运用。

西方的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经济制度的不同导致的。西方的经济制度是完全自由主义资本市场,,而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国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确保了中国经济的稳定、科学、可持续发展。虽然有部分中小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的困境,但总的来说这次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中国没有出现直接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西方完全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安全的,更不适合中国经济的发展,西方过度的自由与竞争造成的经济危机再一次警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国管理思想并不落后。

2.企业认识到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形势突变,在经济危机的浪潮中,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就是要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但要重视关注国际行情的走向,更要努力提高科学预测和决策水平。密切跟踪并及时掌握国际市场动态,提前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要对决策的执行具有应变能力,针对新情况和变化拿出及时、准确和有力度的对策。企业是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一些企业领导过于重视短期经营业绩,对依靠技术进步来谋求长远发展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经济危机启发管理者,加强对技术创新企业的一项长期紧迫的战略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关键。管理者不知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与创新性,更要重视技术的创新。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创新性与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三、企业管理在经济危机下如何发展

我国企业要战胜这场危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是企业攻坚克难、战胜危机的现实选择,也是积蓄力量、求得新的更大发展的根本途径。

1.抓住机遇

经济危机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危机带来破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机遇,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的。每一次危机都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也伴随着人才的出现,经济复苏往往离不开重大技术创新。中国许多企业都发生了模式上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吸纳。对于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者应自觉自主地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把经济运营工作做好,使经营工作正常运行。管理者努力地调整自身的状态及企业的发展状态,从危机中获得发展的契机。

2.不同企业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

对于成熟期的民营企业,企业管理趋势发展发展方向应向控股和职业化发展。管理模式要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者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企业的发展方向要找准市场定位,制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

对于创业初的企业应选择业主式管理模式。创业初的中小企业资金规模都较小,生产、经营条件比较简陋,企业还没有形成所谓的规章制度和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只取决于企业家个人的能力和对市场的洞察力。因此业主式管理模式是这类企业的最适合模式,也是效率最高的模式。

四、结语

经济危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企业的管理模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企业借着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使企业发展步入正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的利润稳步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