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地理课程教学设计

第1篇: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实现形式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技术系统。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跨学科,多方向的研究领域。

Mapgis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它能为不同用户提供地理信息服务。本文将从GIS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设计思路与目标、教学内容及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计理念

1.课程的设计思路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地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GIS教育不能忽视基础理论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的GIS课程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各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层次,对高职学生很难胜任,另一层次主要是对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对这一层次的应用将是高职测量专业学生毕业就业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优势。测绘采集的数据已经成为GIS重要的数据源,因此作为地测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操作GIS软件,以GIS为工具,解决专业的技术问题。

(1)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具备利用GIS软件实现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地图制作等专业技能。根据这个目标订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实纲,确定合理的课时、授课方式、实验比例等,根据地测专业需要进行内容的删减和调整,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合理分配课时,确定考核办法和要求。

(2)实验课程设计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共计32学时,实训周26学时,基于Mapgis软件的实验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以及真实项目三部分组成。实验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实验之间要相互联系,不能相互孤立,老师要清楚地给予解释的,同时学生也要亲手实践,以防止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教学。二是优化实验内容,使实验项目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项目设计应紧密与地测专业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其应用。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结合Mapgis软件特点以及地测专业的特点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真实项目,见表1,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空间数据采集、组织管理以及空间分析方法等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实现形式

1.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GIS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GIS软件的应用。前者主要学习概念和基本原理,避开一些复杂的算法,理论的学习为测绘学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学习架起一座桥梁。后者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特定的数据来分析实际案例,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统一。实验的学习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相关专业从事社会相关领域的重要实战训练,是抽象到具体的重要环节。对于非GIS专业的GIS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应根据开课专业特点、教学的目标以及培养方案的学时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删减或者拓宽应用。空间分析是GIS系统区别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GIS用来解决应用问题的基本手段。非GIS专业学生应该重点了解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空间分析内容和空间分析技术的特点,以及用空间分析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流程,而不是学习复杂的空间分析算法和实现技术。

2.教学内容的实现形式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通过Mapgis软件应用学习,掌握GIS的基本功能,特别是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在教学中,采用Mapgis6.7软件,并配有练习数据、实验指导书、综合项目等。练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数据的采集、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空间分析等,通过以上课程安排,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GIS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加深了学生对GIS基本方法和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课中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对GIS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将教学内容按照GIS的基本功能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教学单元,按照GIS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连接,使整个教学过程前后连贯,一气呵成。通过循序渐进的上机实习能够掌握GIS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面广,知识点多,具有学科与技术的统一性,因此GIS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还包括GIS软件的具体应用,通过项目的实际成果更加直观显示来帮助理解,结合地测专业特点,以国产软件Mapgis为例,设计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不断更新思想,规范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与教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承担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佳荣.“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J].中国职业教育,2011(5):53-57

第2篇: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下面以我设计的湘教版教材中一节课《洋流》(高一地理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第二课时)为例进行说明。本节课,我运用了师生智慧整合与资源共享的策略,具体安排如下。

课前让学生在网上搜集与洋流相关的资料,并分类整理。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上播放一段视频(一位父亲长江岸边释放装有写给在美国的儿子家书的漂流瓶),然后我向学生提问:“漂流瓶寄托了一位父亲对远方儿子的思念,那么它能够从长江沿岸飘到美国去吗?为什么?”以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视听等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大脑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为成功地上好这节课做好准备。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运用多媒体辅助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首先,运用多媒体呈现动态的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并出示四个相关问题。

1.结合所学的气压带、风带知识思考,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是在什么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2.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南、北半球的流动方向是什么样的?大洋东西两侧性质如何?

3.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流动方向是什么样子的?大洋东西两侧性质如何?

4.南纬40°到60°之间分布的是什么洋流?性质如何?

让学生针对这四个问题分组讨论,并派代表上台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根据课前学生收集的资料情况提前做成课件,在学生讲解过程中,用多媒体配合演示,并对结果进行点评。多媒体的运用,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此同时,让学生揭示洋流的分布规律,提升了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采用自由抢答的方式,让学生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在课前我依旧根据学生收集的实例制作了课件,在学生举例时配合播放。例如,当学生讲到由于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使澳大利亚西部形成沙漠时,就播放其东部和西部的景观图,让学生看到森林和荒漠的巨大差异后,分别在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和西部沿海标出东澳大利亚暖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对于学生没考虑到的方面,我再进行补充。此环节,多媒体的使用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对本节内容做出总结,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前面放流的漂流瓶能否到达美国,首尾呼应,使学生形成整体印象。整节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热情高涨,成功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3篇: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来看,课程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有些院校在课程安排上表现得急功近利,单一的强调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素质教育,更有甚者主张摈弃基础理论教学,执此观点者认为高职学生根本没必要开设理论课程,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一来高职学院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又有何区别呢?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较高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艺术事业的从业者和传播者,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生必须具备高于非专业人群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设计理论教学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打开学生的眼界,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动手去解决问题、掌握技能,是理论教学的目标和归宿。所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要不要开设艺术理论课的答案是肯定的,设计理论课程不是无足轻重,而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肯定艺术理论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走入另一个极端,照搬艺术院校传统理论课程,开设诸如《美术史》、《艺术概论》与《现代设计史》等综合理论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不能适应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高职学院应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程设置应与专业或行业相关,理论联系实际,有选择性的开设课程,有选择性的筛选教学内容,而不是什么课程都开,什么都讲。就高职学生的教学目的而言,最主要的还是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要适度,因此,研究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设置必须优化理论课程结构,既要排除与艺术设计学专业不太合适的美术学类综合基础课程,又要突出专业个性,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如《设计学概论》可作为一年级的普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学理论的基本概况并掌握所需的相关知识,不必单独开设《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毕竟高职不是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在二年级阶段,根据专业技术方向开设各专业相匹配的理论课程,环艺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装饰史》、服装设计专业开设《服装史》、动漫设计专业开设《动漫概论》等。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针对设计专业特色深入研究教材,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区别于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内容,首先教材的选择要合理,要选择较适合高职艺术生的教材,针对高职艺术生的特点编写教义;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定位总结教学经验自编教材,这是值得肯定的尝试,从源头上确保了教师讲授的是与高职艺术生学习目的和文化水平相应的教学内容,做到了科学、合理的搭配,优化了理论课程结构。

二、课堂教学模式

第4篇: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重在研究全球人口、资源及环境等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其中可持续发展观是新课程体系下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今天的学生作为明天的决策者,应通过地理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今后的科学决策做准备。

1、新课程对地理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统揽下,各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各自的教学理念。就地理学科而言,根据地理新课程教育目的、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以及当今人类所面对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种种问题,确定了地理课程改革的四大基本理念。

第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课程安排更为合理,涵盖了很多与生活相贴近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生存技能。

第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科学所学知识更为广泛,包括了自然科学(资源、环境全球变化)和人文科学(人口、国土整治和区域差异)等方面,使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掌握终生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是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是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张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2、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新课程的要求导致教学行为不当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现今阶段下的地理老师逐渐接受了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但由于缺乏新课程教学的经验,容易出现弄巧成拙的现象:一些教师刻意地追求学生的活动形式,从而组织大量的活动而忽略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与此相反,仍有一些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仍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2.2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交锋性不足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氛围活跃的课堂讨论中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效果。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注重课堂讨论,甚至为避免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而设置缺乏思辨性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发言缺乏交锋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

3、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

3.1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构建

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活动组织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问题情境-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拓展应用”成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度。

3.2通过实践带动书本学习的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重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因此无法采用统一的模式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而是要学会因材施教。如在高中“长江三峡工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激趣法”展开教学“长江三峡知多少?”这时学生将会通过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搜寻答案,待引出“可以大量地发电”“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影响到中华鲟、白暨豚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待问题解决后可以再根据问题的难度分别引出“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百万移民及其安置、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等教材内容。

3.3改变课堂教学策略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之间的问题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复杂的地理程序性知识(如从地理概念到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再到地理成因的系统性很强的知识)和地理策略性知识学习的能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3.4在整合中提升

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具备课外知识拓展的能力,以课本为范例而并非纯粹的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会将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文本知识相结合,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丰富课堂教学理论,实现课程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操作、讨论、对话和思考中,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4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内容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和拓展性,对老师的教学活动安排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课程教学创新的平台,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地理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展示,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科学创新的地理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地进行探索发现,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能方便老师灵活、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开发多种教学资源,从而充分发挥现代化地理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祁国新.地理教学应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J].青海教育,2012:45一48.

[2]王冬桦.关于一条教学原则的回顾、审视与重建[J].河南教育学院,2011,81一84.

第5篇: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今天,基于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逐步走进我国教育的课堂上,“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也推动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念、方式的积极转变。“翻转课堂”对地方本科院校的管理会计专业教学,有哪些明显优势和局限,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管理会计新型教学模式? 这些都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1“翻转课堂” 教学理念的优势

“翻转课堂”颠倒了教学过程,使教学理念、教学参与者角色、教学环境空间及教学资源的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由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资源的创建者,而学生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真正主角。在今天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管理会计系统的应用程度与企业价值创造关系密切,因为管理会计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是企业独具的,蕴含于企业内质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授课老师机械地讲授知识、教学手段的单一,加之每个会计教学班学生人数众多等现实原因,管理会计教学广度深度都极其有限,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反感情绪等问题,基于以上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管理会计教学可以借鉴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以培养出具有相当职业判断能力和发展潜能的高水平管理会计人才。

2“翻转课堂”下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实施的具体设想

2.1教学内容的重新安排整合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和管理会计学课程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并制作相关视频资源。而管理会计学课程恰恰内容模块化明显,适合对微视频的内容进行划分。可以按照实际工作项目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教学,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既有理论教学又有操作示范,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基于此,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3个大模块,设计14个工作任务(见表1),分解成120多个知识点,应按照知识点来制作视频。每个视频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尽量介绍一个知识点,最后,每个视频结尾都布置相应的精选习题,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并将在后续的实际课堂教学上讲评。将录制相应的操作视频、课程讲解PPT、企业调研提纲、配音文件等全部放到开放式的网络学习平台上,构成管理会计学课程的微课程。实施“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后,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课堂成为教师点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尽量使学习资源在短小精悍的基础上兼具趣味性和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准备引导学生自学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清单”,除了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完成自学任务之外,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形成学生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长期下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由过去的“课堂教学”拓展为“课堂下”和“课堂上”。在“课堂下”,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与要求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关注自己遇到的疑问、难点并记录下自己想法与观点,这些疑问、难点甚至是自己的领悟程度与见解可以通过课程微信、QQ学习群等方式与教师交流。然后,在视频学习的基础上,大学生完成视频最后布置的针对性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先集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与疑惑,然后通过课堂提问或小测试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管理会计学不应被看成是各种计算方法的堆砌,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管理行为,即是在竞争战略指导下的一体化管理行为。因此,其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各种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体现“管理导向型”的思路(见下图)。

翻转课堂下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

2.3课堂上融入相应的小组案例讨论形式

案例是基于经验和经济管理现实的,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小组案例分析与讨论,不仅可以活跃学习气氛,开阔视野,而且这种情景下知识与能力一旦掌握之后很难遗忘。所以管理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是否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建立案例库至关重要。案例的设计与选择应当注意:一是时效性,案例应来自于企业管理会计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管理行为,从而使教学紧密结合实际;二是启发性,使学生在通过解决当前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其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小组案例讨论,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景下应该运用何种理论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避免小组成员盲目听从“优生”,缺乏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增强学生们在组织中如何去沟通交流的能力,潜移默化中提升其职业素养。

2.4进行小班化教学

40~70人的教学班是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会计班级设置,还往往是合班上课,大班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互动时间有限、“入脑率”低、难以因材施教等问题。国外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中关注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情况越严重。目前美国大学的班级人数一般少于20人,德国、加拿大与英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一般为20~25人。小班化教学会发生如下变化:

一是教学活动在空间、时间上会得到重组;二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强度、密度、效度等以及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加与增强。三是教学的方式、内容、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利于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因此若实施20~25人的小班教学则效果应为最佳。

2.5考核方式的多元安排

考核方式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应该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形式――闭卷标准化考试是以能给出标准答案的客观题、计算分析题为主,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公式模型的掌握情况,以识记内容为主,评判的标准单一,这种考查方式忽略了管理会计需要借助于大量的计算数据,依赖于财务学、统计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判断,才能发挥其预测、规划、决策、控制及评价职能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剧了大学生的应试心态,弱化了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从多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体验,学生决策分析能力的提高等多个方面,考核体系应是基于能力的评价体系(见表2)。

3结论

管理会计学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几个转变,即课堂教学理念由以知识被动传授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主,学生角色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任务的引导者、任务解决的支持者,但是,基于“翻转课堂” 的管理会计学教学模式要充分考虑了课程特点,必须考虑到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会计实务,到企业调研、与企业实务工作者交流的环节必不可少,融入更多的中国企业先进管理会计成功应用经典实例,继而使得数据计算与管理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管理会计知识系统起来,更好地为课程教学目标服务,最终使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模式获得更精准、更扎实的知识,成为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高水平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Robert Talbert.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EB/OL].http:///dz0rbkpy6tam/inverting-the-linear-algebra-classroom/.

第6篇: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论新课程技能培养课程群

[作者简介]黄莉敏(1969-),女,湖北潜江人,湖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钟儒刚(1963-),男,湖北监利人,湖北科技学院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湖北咸宁437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湖北科技学院重点教学立项“基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Z012)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2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教师教育类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教师教育课程最低总学分占毕业最低总学分的30%以上。这一重大变化,将改革重点聚焦为重视教师教育类课程。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也要求“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论是师范院校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师教育类核心课程,其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地理教学论应构建基于技能培养的课程群体系

地理教学论既是高师院校体现地理教师专业特点的重要课程,又是直接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载体。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理念价值取向、功能特点、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观和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的变化,要求地理教学论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方案等方面作出相应变革。

地理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中,尤其凸显技能培养,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常规教学技能,更强调应娴熟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赋予的新技能与方法,包括课中和课外共计16种技能(见下表)。

地理新课程技能类型的数量增加和内容创新,对高师院校地理教学论仍以单一课程方式存在(一般54学时),并在这单一课程中要同时完成理论概括与新课程下的多项技能训练两项性质不同的任务的现状提出了质疑。调查表明,当前地理教学论单一课程方式无论从教材编写还是学时安排上都很困难,其结果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师范生远离中学职场“以技取人”的门槛准入和对“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因此,对地理教学论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融合与分解,打破单一课程方式,构建多门相互关联的、基于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的课程组建课程群,增加地理教学论课时数,是践行《纲要》、落实新课改目标的路径选择,也是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基于技能培养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设计(一)课程群及其构建意义

课程群是指若干门彼此独立,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课程集群。构建课程群的目的应基于师范生从业需要和学科课程发展需要,达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通过课程群建设能去旧删重,增加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新内容,使课程功能更完善,实现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功能最优化。

(二)课程群特点

课程群具有内容相关性、课程群建设的融合与分解性及课程实施的相对独立性等特点。内容相关性表明课程群中的课程应切合时代,能指导师范生掌握中学地理课堂相关教学技能,相互之间的内容纵向有传承关系,横向有内在联系,能够扩充单一的地理教学论课程中欠缺的知识,增大知识容量,帮助师范生形成较为完善的地理教育知识体系。课程群的建设实际上就是课程群如何融合与分解,它是对课程的再设计。课程群建设的融合与分解表明,要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改革需要、学生就业需要将现有地理教学论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视整合,去陈存新,并就知识的相关性重新分解归并入相关课程,或增设新的课程,课程群中各门课程在设置中要关注内容体系,注重各课程的互补性,避免重复性,即时融入新的知识。课程实施的相对独立性,表明各门课程在课程群总目标指导下具有相对独立的课程子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形成地理师范教育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模块。

(三)地理教学论课程群体系设计

根据课程群内涵与特点,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构建基本思路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和地理学科特点,依据地理教学技能分类和实施的时段性、各种教学技能关联性、性质差异及在课程中所处地位,围绕“一个中心,三个维度”,对现有地理教学论内容基于社会发展、学科需求进行全面融合与剖析,将原有的单一课程分解成内容上具有紧密逻辑联系和互补性,利于掌握地理教学规律和凸显全过程技能培养的多门独立课程。构建后的地理教学论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基于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系列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如下图所示。

1.一个中心——核心必修课。教育理论是师范教育的必修内容,是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指导着教学实践活动,后续的一切教学技能课程都以此为准绳进行设计与教学。在课程群构建中,保留原有单一课程设置下的地理教学论中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课程论、教材论、方法论、地理课堂教学和教学心理论等知识板块,融入最前沿的研究内容,设置偏重教育理论的新课程“地理教学概论”作为地理教学论核心必修课,用以学习地理教学理论、研究地理教学规律、指导地理教学技能。该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师范生利用教育教学心理学理论分析中学地理课程基本结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材设计与编制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规律及学生心理等技能。

2.三个维度——辅助选修课。这类课程主要是围绕核心必修课“地理教学概论”,在其指导下以选修课的开设方式对其进行拓展和补充。(1)方法操作技能类课程。主要是指课堂(中)教学方法方面的教学技能,设计以下两门课程:一是“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课程。地理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一系列教学技能和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技能是完成教学计划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地理教学技能的核心所在。在单一地理教学论课程中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常常仅以节的编制而存在,内容简短不全面,与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所处核心地位不相称。保留常规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授技能、媒体使用技能、组织技能、结课技能等内容,融入新课程要求下的地理教师教学创新技能、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技能等内容,整合为独立核心专业限选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能系统性、可操作性、全方位地培养师范生的多种课堂技能。二是“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地理新课程理念特别提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是《高中地理(必修3)》的学习内容和高中选修模板课程之一。“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3S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术手段,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生产生活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地理教学论课程群中增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对其他地理教学技能具有补充、辅助的作用,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地理研究技术的了解与应用、地理区域系统思想的建立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的培养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通过该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能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中学地理教学相关问题的能力。(2)设计研究技能类课程。构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前)和“地理教学研究”(课后)两门技能课程。“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为地理教学活动科学规划蓝图的过程,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控性,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在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技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作为高师地理教学论课程群重要专业限选课程之一。以往在诸多地理教学论教材编写中,将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地理教案设计、地理教学技能设计等内容重复、混合编写,并纳入地理课堂教学论章节是不科学的,因此独立开设“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厘清教学设计内容尤显必要。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地理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应包括课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过程设计等要素。此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师范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要素及方法的技能。“地理教学研究”课程。通过前面理论性课程、课前课中的师范性技能课程设置与教学,基本能使师范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学地理教学技能的理论与方法、原则和规律,意味着师范生对中学地理课改理念“入门”了,教学技能训练也“上路”了,意味着会教了,但21世纪培养的中学教师不再只是教书匠,而必须成为“教师即研究者”,做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是新课改教师观的最新阐释。因此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研究意识与教学研究技能,提高师范生从教研究能力,增设“地理教学研究”技能课程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3.实验实践技能类课程。在地理教学中,有大量的地理事象形成过程的时空跨度大、原理复杂,讲解起来抽象难懂,往往需要借助于实验模拟或实践观察等来帮助理解,这类方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最常见的方法,在我国一些重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也正逐步引入,但对实验技巧把控、实验内容的系统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在高师地理教学论课程中开设“中学地理实验技能”课程,建立大气运动类、地球运动类、地质类、水文类、环保类等模拟实验室,培养师范生的动手、观察能力,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对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开发与应用,解决地理原理教学“难”度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见习和实习是师范教育的必备实践环节。为使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在中学实践中的应用得到反馈与改进,有必要将实习活动分阶段一和阶段二(以往只一个阶段),阶段二旨在阶段一反馈基础上提高教学技能。

三、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实施计划

地理教学论课程是高师院校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安排教学时数一般为54学时,远不能满足对师范生进行系统教学技能培养的需要。通过增加课时,从课程性质、课程学时、学分、开设学期、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地理教学论课程群进行设计,“一个中心”的“地理教学概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54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48课时,课外6节),开在第四学期;考核方式为考试。“三个维度”课程全部为考查课,其中,“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设置为限选课,分别为45学时和36学时,开设在第二学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教学研究”设置为任选课,分别为18学时和36学时,开设在第一和第二学期。“教育实习1”和“教育实习2”为必修课,时长分别为3周和4周,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学期分皆为3学分。

上述课程群计划的课程结构从类别上包括专业必修课、辅助选修课,课程计划设置合理,较好地吻合了新课程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目标要求,实现了大学与中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汝葵.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群建设构想[J].全球教育展望,2009(9).

第7篇: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平面设计;课程群;实践教学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世界文化形态,还是中国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强大的数字化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平面设计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无可避免地要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虽然教育的变革首先发生在教育观念与教育目标的层面,但必会落实在课程上,并通过教学活动呈现。

一、“课程群”相关概念释义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其意指学习是长期的行为,需要紧凑合理地加以计划;“小立课程,大作工夫”则指要设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花大功夫认真地实现它。此处的“课程”虽泛指学习,但确带有课业、进程,以及学习方法之意。作为一个术语,“课程”一词在今天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课程虽然只是教育教学系统的最小单位,但唯有抓住了它才能有效提升整个大系统的质量。《现代汉语辞典》中,课程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1]。它不仅是教程,更是学程,是动态的教与学双向流动的实践过程。作为教育的基础,课程即发展资源[2]。它不仅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技术、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的总结,更是对该学科在现、当展前沿做出的理性反映。课程群简称“课群”,最早由北京理工大学王嘉才等提出。强调课群建设应在借鉴其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建设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课程进行整合,建设具有学科相关性、知识完整性、内容继承性、结构相对独立的课程继承模块[3]。北京理工大学自1990年开始课程群建设,其课程群在拓宽学科专业口径,实现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扩展了教学内容,降低了总学时,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保障,也有效地推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建设。课群不是简单的课程捆绑,它从属于某个学科或某个专业,跨学科的课程组合也是在此前提下进行的,跨学科课群的建设是方法,被某一专业课程群所吸收的跨学科课程也必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基于此,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群建设除了包括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等不同层面的课程元素外,还须在适应时代、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它不仅强调综合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也注重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的教育内容。

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目标

纵观近年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关于设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讨论业界基本上达成了较为明确的共识,但在教育体系的构建、课程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毕竟,设计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没有哪一种设计教育模式可以具有无障碍的普适性。因为多样化的设计教育生态是保证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土壤,而个性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教育正是实现设计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作为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种新形式,课群建设的本质在于确立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科观、新的专业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课程观,而非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的“修补”,更不是把原有专业课程依据相似度而进行简单的分群建设。对此,我们应着重于设计专业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课程群建设,厘清各课程之间、课程群之间良好的逻辑关系,摒弃与市场脱节的纯理论或纯技法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人性化、个性化、科学的课程群建设体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服务社会搭建开放灵活、系统合理、完整高效的平台。课群建设是与某一门课程建设相对应的一种系统化的建设模式,包括下设课程的选择与组合的方式、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建设等内容。关于课群建设,有观点认为课群是某学科内多个课程的集合,以学科作为划分群与群的界限。也有观点认为课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某一类别的课程集合,例如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或专业方向课程群等,即以专业作为划分群界限的依据[5]。但这两种观点显然是将“封闭”的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课程教学,拉入另一个“封闭”的课程群教学,其局限性无可避免。此外,虽然平面设计专业强调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但高校不是社会某行业的专业培训基地,其教学与科研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会沦入另一窠臼。一个开放的课群,其系统内的所有部分均相互关联,“开放”意味着变化和不确定性,课群内部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可能在外界条件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灵活的适应性正是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所在: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优化配置课程资源,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自主地作出选择。

三、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原则

(一)恰当的课程群规模作为一个行业的平面设计,不仅设计理论更新速度快,技术手段的更新更快。反映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上,就要求我们立足专业教育教学的整体,既要准确把握群内课程间的目标一致性,也要统筹规划课程群之间的连贯性、系统性;既要考虑设计学科的基本特征避免加大学生的课业负荷,也要积极、开放、务实地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跨学科领域的相关课程纳入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课群是若干门在知识、方法、拟解决的目标问题的方面彼此存在逻辑关联的课程。因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阶段性学习目标不同,课群的规模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如若少于三门便难以成群,反之,群内课程数量过多也会因课程群规模过大而不利于管理,且会因彼此间差异加大反而不易体现课程群的特色。尤其是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课时有限,通常为4-6周,如果群内课程数量多于5门,则意味着一个课群的学习必然会跨学期展开,如此必不利于课程群目标的达成。基于此,本文认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规模当以3-6门为限。

(二)合理设置群内课程

现有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多重视微观视角下某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每门课程相对独立,课程间虽有前后置逻辑关系,但难免出现内容重复、衔接不畅等问题。课群建设更注重群内课程间的优化整合,统筹规划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较大程度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课群的设置可以依据知识型、方法型、项目型进行大的分类规划,并在此框架内进行更加细化的课群建设。知识型课群多强调同学科、同专业课程的组合;方法型课群强调以逻辑关联为前提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设置;项目型课群是以专业设计项目教学为基础,强调实践性,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某设计项目长期或短期设置的课程群,虽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设计水准有着不容忽视的强化功能。此外,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还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分层级地进行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如通识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拓展层次、个性化发展层次。

(三)群内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专业能力、教育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水准决定着课群建设的最终效果。作为课群建设的主体,相关教师应具备对群内课程教学内容融合贯通的能力,这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熟悉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和专业技能,还要掌握课群的全部内容,并有能力驾驭整个课群的教学设计。再者,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不管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课程等在教育过程中施加多大的影响,教育功能的实现最终还得依赖于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人与人”或“我与你”的关系才能得以实现[6]。目前高校设计专业多采用工作室项目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在很多时候更像头脑风暴,教与学的关系更像是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团队管理能力与设计操作能力也是群内教师必备的素质。

(四)重视实践教学,分层建设实训基地

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可资借鉴:台湾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视觉设计专业与近百家单位在媒体、动画、广告、影视等设计方向均有广泛的合作。德国国立HFG-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的平面设计、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等专业的课程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相邻专业和领域的课程,即跨专业自主学习。这些课程通常由教授主持,在相关技术人员或助教的协助下完成实践教学,授课方式极为灵活。众所周知,平面设计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指导性的知识传授,而是设计目的的实现。基于此,将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的教学项目引入课堂,分层级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强调对学生观察、认识和表现事物能力培养的基础型能力实训基地;强调科学的设计理念养成的综合能力实训基地;在专业学习阶段,结合各课程群的总目标或阶段性目标,通过项目教学引领学生深入而敏锐地把握生产、生活的实际,直接参与设计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从事与平面设计相关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技能型实训基地。

(五)完善课程群教学评价体系

第8篇: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是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最重要的阵地。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教学计划,结合当前社会行业发展需要,在课程教学的时候突出社会行业的应用性,岗位针对性的特色,实施有效教学。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以教学成果为重要参考依据,提升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成效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品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实效;教学成效

工业设计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产品设计课程的质量问题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产品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强“产品设计课”的教学实效将成为工业设计教学研究的重点,提升教学成效将成为工业设计课程教学研究的核心。工业设计专业作为日益兴起的交叉性学科,实践性非常强,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产品设计课程的双效性教学,是工业设计教育界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困境

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在中国起步较晚。在新的教育时期,面对国内外工业设计的新局面,国内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应怎样发展?相应的工业设计教育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应如何进行?是摆在国内产品设计课程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并不成熟,产生了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地和实践生产有机结合的情况,停留在表面的课堂教学研究。[1]我国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迈过了30年,在这30年当中取得过一系列的成绩,也遇到了现有的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如何增强产品设计课程实效化的课堂教学效率

产品设计课程的“实效化”是指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实际效果,如:工业设计学生实际技能和知识的应用、设计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个性与设计创造力的发展等方面。在产品设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学模式,如:项目与课程教学的结合、竞赛与课程的结合、设计工作坊等,但也产生了较多的现实问题:如何使新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理念与实际做到融会贯通,形成特有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学校特点、专业特点的实际情况,开展合适的课程教学?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真正有效果吗?在授课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措施?什么样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是有效的教学?如何增强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据此,结合实际教学改革工作,着眼于促进课程教学和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促进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如何完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理念,从而提高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效率。

(二)如何提升产品设计课程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宗旨。[2]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与其它专业的课程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不仅要具有领悟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应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控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分析解读能力,同时具备各项能力才能使学生成为合格的设计师,因此,产品设计课程是综合性、多元化的能力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应具备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能力,并对课程教学具备反思的意识。[3]

(三)如何优化产品设计课程兴趣化的学生自学能力

兴趣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学生对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兴趣是有意义学习的关键,学生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业设计中解决问题是教学的根本。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确立学生在课程的主体地位,树立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能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与生活的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四)如何改进产品设计课程成效化的教学成果理念

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成效的目的是要努力实现学生从“被动教学”到“动机激发”,从“主动求知”到“自我实现”的转变,让学生有学习的荣誉感,从而实现学生积极学习的目标,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设计成果,达到产品设计课程的良好周期化的教学效果。在改革过程中,贯彻落实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成效的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有效提升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效。

二、产品设计课程双效性教学改革的措施

产品设计作为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目的是为后续产品开发设计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设计产品的综合能力,主要侧重于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课程表现为课时量较大,课程内容安排较为繁复。产品设计课程双效性教学改革理念提倡为学生构建设计实践的平台,课堂活动应当是一个相互交流、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本课程教学的“双效”是指课程的教学实效和教学成效,两者相辅相成,在整个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改革涉及到能力教学和兴趣教学等相关的研究内容,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依托产学研中心的平台,发挥产品设计的专业优势,从课程资源体系、课程教学反馈、课程教学成果三个方面入手,改革当前的课程教学,确立产品设计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优化课程资源体系

1.合理整合教师资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教师教育背景和个体能力的差异,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各不相同,根据产品设计课程的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和再创造。在充分了解教师特长的情况下,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兴趣设计、实践项目 设计和竞赛设计等类别,分别由擅长各个课题类别的教师授课,使学生掌握不同设计课题的设计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方式,让学生在产品设计课程学习中有清晰的思路。[4]

2.灵活设置教学单元,学生自主选择内容

在程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每个部分即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教师可以灵活对教学单元的先后次序进行调整,学生也可以优先选择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讲什么就听什么”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对知识渴求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程真正的主角。

(二)强化课程学习实效

1.结合课程教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授课时,进行课堂游戏教学,制定课程游戏规则,并将学生答题分数计入平时成绩。采用头脑风暴、快速抢答、互评答辩、答题接力等课堂游戏,寓教于乐,增强课堂互动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机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于其中。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5]

2.重视设计修改过程,切实提高设计品质

专业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在对设计作品后期的完善程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教学过程中,调整学生课题设计的时间,缩短作业时间,增加修改时间,结合小组成员互评设计作品的方式,进行集体点评,依靠网络软件平台,实时平时成绩,激励学生,促进学习进步程度。引进3D打印机,在模型制作和修改过程中,让学生对材料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对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降低作品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做出比较精确的模型。此外,定期举办学生设计作品展,邀请企业设计师和其他高校师生参观,与学生共同探讨设计作品产业化的可能性。

3.采用多重评价机制,注重学生个体特长

由于各个学生的能力不尽相同,采取传统的分数评价机制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改革中,采用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成绩评定除设计作品、学习态度、课程纪律和考勤等作为基本依据外,将学生的进步程度、表达能力、团队组织、协作能力等其它方面的能力也作为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指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个体,充分发挥学生特长。

(三)落实课程实践成效

1.进行项目分类筛选,全面落实能力培养

针对实践项目类别的课题,提前制定并落实项目计划,对年度实践项目进行分类筛选,根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和课程基本要求,选择适合的项目,并列入到设计课题计划中,避免“优秀学生才能做设计”的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设计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践基地平台,深化学生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特色,与本地企业建立产品设计创新实践基地。针对学生动手能力薄弱的情况,考察学生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和设计成品,举办设计成果展和设计研讨会,借助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实战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授课期间,结合课程内容,利用实践基础平台,与合作单位开展设计训练营,通过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担任学生小组的设计总监,对每个设计小组进行职业化的设计辅导和设计管理,增强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3.注重教学知识转化,孵化作业设计成果

为了避免传统产品设计课程作业的形式化,将学生的设计作品筛选分类,选择合适的设计作品进行完善,学生优秀课题设计可申报国家专利,同时参加各级各类设计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学有所成,为实习、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产品设计课程改革的成效与意义

(一)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础水平实行分级教学、兴趣教学,使学生真正地学到自己该学和能学的知识,将教学实效和教学成效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局限于其中一个方面,并且能在设计实践中有效地运用教学措施,确保课程教学“双效”的良好作用:

1.通过产品设计课程双效性教学研究的改革实践,切实达到了有效学习的教学成效,在教学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获得了较多成果,举办了多次作品展览,获得了社会的良好评价。

2.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由发挥并具有自信,使学生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提升了教学效果,达到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协调一致。

3.针对当前该专业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大多数学生有学历、无能力的情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工作室的实践平台,从课程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出发,使每个学生既能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学习到实践技能,有机地将两者结合了起来。

(二)现实意义

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家战略中处于非常重要位置,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使中国由“制造”走向“创造”的关键,会极大地提升“中国制造”的世界形象,推动中国制造企业的自主创造力和产业竞争力,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产品设计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化产品设计课程双效性教学的改革实践,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三是有利于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能力;四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五是有利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全面落实。

四、结语

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双效性改革研究的过程中,将有效性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把教学的“双效”理念落实到课程,形成对教学“双效”的具体策略和关键策略,构建学习实效和学习成效的课程教学新模式,促进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全面素养的整体提高。

作者:刘立园 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中建.论艺术设计教学的有效评价[J].艺术研究,2012(4):112-114.

[2]汪鑫.产品设计教学与实践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37-138.

[3]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46-47.

[4]李银兴.浅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苑教育,2014(20):91-92.

第9篇: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电机设计;校企合作;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71-02

“电机设计”课程是沈阳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及其控制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也是核心课程,是研究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一门课程。[1,2]该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还具有更强的工程实践性,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机型不断涌现,[3]对“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电机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电机设计,学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电机设计、电机控制、电机试验、电机制造、电机运行与维修、电机研制与开发、电机生产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完成“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我校“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办学理念,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的社会实际需要,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满足国家发展和辽宁省发展所急需的电机方面的装备制造人才的需要。

一、“电机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

“电机设计”课程所选教材为西安交通大学陈世坤教授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机设计》教材第2版,该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旋转电机设计和变压器设计两部分。根据目前生产企业的现状,旋转电机的生产通常由电机厂完成,变压器的生产由专门的变压器企业完成,于是我校将“电机设计”课程中变压器设计这部分内容独立设为一门选修课程,单独开课授课。因此,“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主要讲解旋转电机的设计。旋转电机的设计包括感应电机、直流电机和同步电机三部分设计内容。由于我校合作的企业生产感应电机,所以笔者以讲解感应电机设计为主,同时兼顾直流电机和同步电机的设计。

二、“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

“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两个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以学校任课教师的讲授为主,同时聘请合作企业的设计人员配合讲解感应电机的电磁设计实例,以及聘请校外专家做专题报告为辅,补充讲解电机设计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发展等内容;课程设计采取学校任课教师与企业设计人员合作,共同完成。

1.任课教师的理论教学

为了更好地完成“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与合作企业拍摄了感应电动机的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教学片,先利用一次课的时间完整地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应电动机的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以及电机设计理论中所用到的基本概念;然后,在理论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再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任课教师有选择地适时地播放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电机设计”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这种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教学片的授课方式,在国内其他高校还未见过,值得推广应用。

为了更好地完成“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的理论教学,除了采用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外,充分利用PPT教学手段,在使用PPT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将“电机设计”课程中复杂难懂的内容讲解清楚明白,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笔者在讲解电机磁路计算时,利用动画的生动性、灵活性和形象性,将电机中各磁通所走的磁路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隙磁动势、轭部磁动势、齿部磁动势等的磁路计算。这种教学方式,学生非常喜欢,学生也很容易理解磁路计算的目的和计算公式的含义。因此,“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并获得了好评。

为了更好地完成“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我校选择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并多年从事电机设计方面科研工作的教师任课。由于电机设计过程中,有些参数的选取,不能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需要根据电机设计的实践经验,给出合理的经验值。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实践工作经验,根据自身的设计经验,传授给学生选取合理经验值的方法。这样的授课方式,有理有据,引起学生对“电机设计”课程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校外专家的理论教学

由于任课教师不是长期工作在企业,对电机厂的电机设计方法的最新动态了解不够及时准确。为了克服这一弊病,我校聘请校外电机厂的专家指导理论教学。在校内任课教师讲解完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设计实例之后,我校聘请校外专家从企业的角度讲解三相感应电动机设计的过程,以及电机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校外专家的专题报告

“电机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及时了解目前电机的发展趋势、新机型、新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内容,我校特别聘请了校外电机厂的专家走进校园,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将这些内容讲授给学生。比如,我校在2013年安排了两场专题报告,一场主题为“关于家电市场中电机使用的现状分析”,另一场为“新能源电动汽车中驱动电机的发展”。这两场专题报告内容丰富,紧密联系电机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专家讲解得生动有趣,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其中“关于家电市场中电机使用的现状分析”这场报告中,校外专家特别讲解了发展前景乐观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由于其具有效率高、噪声小、起动转矩大、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调速范围广、便于控制等优点,在家用电器领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稀土永磁材料性能的提高价格的降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应用范围必将更加宽广。校外专家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深入的讲解,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2013年底的人才招聘会上,我校学生去应聘,用人单位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和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内容进行提问,由于我校的学生听过这个报告,很自信地把问题回答出来,令企业招聘人员非常满意,并现场签下就业协议。这个事情说明,一场好的专题报告对学生的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

4.校企合作下的课程设计

“电机设计”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属于实践教学,由学校的任课教师与合作企业的设计人员共同完成,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4]

(1)任课教师与合作企业的设计人员共同协商,确定“电机设计”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为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设计。

(2)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安排一名学校教师和一名企业电机设计人员共同指导学生设计。

(3)由企业设计人员安排学生和教师在企业电机设计室进行电机设计。企业设计人员负责安排学生到现场学习电机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以及指导学生到现场对照电机实体识图。

(4)学生根据给定的电机设计任务书要求,参照电机实物,完成手算的电机电磁计算。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电机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情况,为后面的工作打基础。实际上,企业里电机设计常常采用类比法,试确定电机参数。

(5)企业设计人员安排学生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电机设计软件――Ansoft软件(目前电机设计软件很多,笔者联系的企业使用这个软件,其他企业不一定使用)中的RMxprt模块即旋转电机设计模块,将前面手算的电磁设计结果输入到软件中,进行电机的设计及其性能仿真。学生可以根据软件得到的电机性能进行分析,通过调整电机参数,最终得到优化的电机设计方案。这部分工作既可以锻炼学生使用软件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使用专业知识进行电机优化设计的综合能力。

(6)根据电磁设计结果,学生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电机制造图纸。

三、结论

校企合作形式的“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及其控制方向2009级和2010级学生中进行。这种授课方式对学生、教师和企业都是有益的。

第一,校企合作形式的“电机设计”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和好评,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二,由于“电机设计”课程的课程设计选择在企业进行,任课教师与企业设计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训练,实际上完成了电机厂对一名新毕业大学生培训的基本过程,不仅完成了对学生就业的岗前培训,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样的学生企业是欢迎的,也希望学生毕业来企业工作,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可以缩短新员工的培训周期,并节约培训费用。

第三,在“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与企业联系紧密,这也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尤其解决了青年教师的生产实践锻炼,为今后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校企合作形式的“电机设计”课程教学,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渴望,更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文进,张景明.电机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陈世坤.电机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