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效应范文

生态效应精选(九篇)

生态效应

第1篇:生态效应范文

关键词:蝴蝶效应;生态省建设

据说,一些微如蝴蝶振翅的小事能引起横扫半个地球的风暴——混沌理论

一、蝴蝶效应的由来: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E.N.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洛仑兹在创立大气对流数学模型时,运用计算机对天气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很清楚地看到了数值上千分之一的误差导出了完全不同的天气模式。洛仑兹用“蝴蝶效应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 形象化的说明:一只蝴蝶在巴西的热带雨林中扇动几下翅膀,几周后便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巨大的龙卷风。1972年,洛仑兹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这个貌似荒谬的论断,最终产生了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理论之一“混沌理论”。

二、生态省建设的含义

建设生态省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产业和机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基本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浙江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在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把浙江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省份。[1]

三.蝴蝶效应与生态省建设的关系

1.蝴蝶效应理论解析

正如哲学中所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是辨证法的主要特征,于是巴西的热带雨林就和德克萨斯有了联系;小小的蝴蝶翅膀扇动和巨大的龙卷风有了联系;那么蝴蝶效应与生态省建设呢?

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社会学界认为: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有人这样解释蝴蝶效应: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2.蝴蝶效应在环境问题中的反映

就环境而言,一人创办企业,不仅排放废气废水,还可以大把捞钱,于是世人争相效仿,你排我亦排,最终导致今日地球河水黑黑,酸雨绵绵,生态环境日益恶劣,此蝴蝶效应也。回顾历史,18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从纺织工业开始,以建立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而告完成。煤的大规模应用产生烟尘、二氧化硫和其他污染物质,而冶炼业生产排放的有害物质更对各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是生产中分离出的氯化氢、硫化氢等排入大气,亦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污染大气,侵蚀衣物,损毁建筑物,使树木枯黄、庄稼受害、河鱼中毒等等。此外,水泥工业的粉尘,造纸工业的废液,及染料、炸药、石油、酸碱精致等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失等,也给环境带来污染。20世纪20年代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急剧增长,石油在燃料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使石油污染日趋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环境问题有了新的变化,局部地区的问题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问题;暂时性的问题演变成长远的问题;潜在性的问题进一步恶化演变成公开性的问题。

3.如何在生态省建设中善用蝴蝶效应

正如洛仑兹本人所指出的:如果一次拍打翅膀就能引发一场本来不会发生的龙卷风,那它同样也能抑制一场本来应发生的龙卷风。[3]生态省建设本就是一个逐渐积累的长期的过程。以海南省为例,海南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热带岛屿省份,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全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过去由于忽视环境保护,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环境不断退化。原始雨林覆盖率由1950年的35%降至1987年的7%,1998年底,海南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生态省”计划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提出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体化目标,大力加强人口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1999年初环保总局批准海南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随后海南省人大批准了《全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从而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战略地位和目标任务。近6年来海南坚持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计划成效显著,全省共完成人工造林39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累计达400多万亩,现有森林面积2600多万亩,森林蓄积量1.04亿立方米,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连续5年年均递增一个百分点。目前,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4.5%。?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海防林、路边林、城边林、速生丰产林、百万亩椰林等7大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有效地保护了中部和沿海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环境,天然林面积恢复到19%左右。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采空矿区等3项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的建设,使儋州、文昌等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省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区65个,总面积271万公顷,其中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达到5%。

本人认为,生态省建设还需进行总体规划,将全省分成几大块,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各有偏重地加以发展,并且考虑总体效益最大化。规划是重中之重,规划中的一个小小变化,都将引起将来整个形势的巨大差异。

结束语

蝴蝶作为自然界中小小的一员,竟有此等“神力”,自称造物主宠儿的人类又岂能自甘落后。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危机,人类自当象蝴蝶振翅般地振作起来,解决一些问题,创造一些奇迹,绿化一片河山。

生态省建设就是当前中国的一项具体任务,需要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全民共同努力,长期奋斗,才能建成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第2篇:生态效应范文

松滋市位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理座标为东经111°~112°02′,北纬29°53′~32°22′,长江干支流贯穿全境,县市流域地段多是红壤低丘和滩涂地,拥有国土面积21.78万hm2,其中丘陵山地面积达10.9万hm2,占全市总面积50%。至1991年开展“长江中下游低丘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以来,在全市低丘区域内大规模进行了治理与开发,并运用生态模式和先进林业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1低丘岗地环境资源概况

1.1自然条件

松滋市低丘岗地由8条小山脉自西向东延缓伸展,呈梯状下降;最高海拔815m,东部地区为平原和湖滩地,最低海拔33m,中西部绝大部分属低丘区域,海拔多在50~500m之间;以第四纪沉积母质上发育的红壤为主,土壤质地粘重,南部多以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为主,间之以石英砂岩、页岩发育而成的黄棕壤;土层一般为中土层(40~80cm),土壤pH值4.5~7.2。全境属中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温度39.5℃,极端最低气温-10.9℃,无霜期272d,年降水量1204mm,相对湿度78%。

1.2资源利用情况

在松滋低丘区域内,原生植被已基本被次生植被所代替,以马尾松树种为主,自然群落可以划分为马尾松-胡枝子-白茅群落和牡荆-茅草群落。20世纪70~80年代,全市大规模地发展了以油茶、柑桔、茶叶等为主的经济林以及以杉木、湿地松等为主的人工林,由于缺乏科学系统规划,低丘的治理与开发成效甚微,综合利用率低。甚至出现种柑毁茶、种茶毁油、栽杉毁松的错误作法,导致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90年代以发展高效经济林为突破口,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综合利用低丘资源,累计开发面积达1.3万hm2,成功地运用了多种生态模式,提高了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治理与开发的原则

2.1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则

实行开发一是以改土为重点,普遍推广“平梯抽槽、铺施底肥、合理间作”的开发模式;二是开发一片,成功一片,当年开发,当年收益;三是开发与治理相结合,精心建造人工生态系统,既做到改善环境又做到合理利用。如老城镇白龙埂柑桔场1991年按照“四高”的标准在荒丘上高标准建果园50hm2,成为全国低丘开发的样板。继白龙埂试验区开发成功后,全市又相继开发30hm2以上连片基地达34处,既利用了低丘的自然资源,又有效地改善了低丘的生态环境。

2.2按照农用林业经营方式原则组建人工生态系统

农用林业作为一种适合当地栽培实践的经营方式,是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或畜牧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进行,使土地的全部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体系。正是运用这种经营方式,广泛推广了立体经营模式,从初期开发“果-粮(玉米)-豆”“果-绿-菜”多项间作套种模式发展到“果-草-禽”“林-猪-禽”“林-草-畜-沼”复合生态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3按照科技领先的原则,发展高效经济树种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必须做到品种优良化,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如在全市引进了宫本、中秋等早熟柑桔品种和纽荷尔、朋娜、华红、罗伯逊等优良脐橙,还引进苍溪雪梨、系列布朗李等落叶果树,并积极推广本地选育的松滋柚、玫瑰李等地方优良品种。在生产技术上推广了高嫁换种、果实套袋、果园生草、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先进生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3生态开发模式的运用及效果

3.1增肥改土模式

在丘岗地实行开发最重要的是进行了土壤改良和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根据这两大要素,增施肥料(主要是饼肥、磷肥、草料及栏肥),降低坡度,缩短坡长,增加地面覆盖是提高土壤利用率和减少地表径流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坡度较平缓、土层深厚的地方按照“平梯抽槽—铺施底肥”整地方式发展高效经济林,在坡度较大(25°以上)、土质较差的地方发展用材林或为保护地面自然植被实行封山育林。全市在近10年内累计开发面积达1.3万hm2,其中发展柑、橙、柚、板栗、桃、梨、杜仲等高效经济林6667hm2。由于普遍采取铺施底肥,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时大面积坡改梯,并提高地面植被覆盖率,控制了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模数大多数控制在300~500t/km2•a以下,有效地改善了红壤地类的生态环境。

3.2立体间作模式

在经济林幼年期间根据作物特性和植物群体结构特点决定种植方式。如将高秆作物玉米种在梯田边缘,梯面种植黄豆、绿豆,梯壁斜面种植葡匐生长的作物如豇豆,同时选择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且与果树需肥时期相错开作物分季种植。春季种植模式为果-玉-豆型,秋季为果-绿-菜型,间作效益十分明显。据白龙埂、义兴、荷花冲3个试验点调查,每667m2间作收入达792元,最高达1484元。全市低丘开发累计间作面积达2万hm2,农民因此增收2.4亿元。而且一般做到了当年开发、当年间作、当年收益。另外还在白龙埂试验区开发茶园内实行乔灌结合,利用乔木树种庇荫的作用,以10m×10m株行距栽植3m以上樟树,为茶叶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据有关专家研究,适度遮荫茶叶一般可增产10%~30%,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效果更好,茶树在遮荫情况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整个叶片比单作茶树簿从而使茶树叶质柔嫩,持嫩性强,提高了生产高档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3.3种养结合模式

在果园林下种植白三叶、墨西哥玉米、苏丹草、百喜草,利用牧草养羊养鸡、鸭、鹅,以草养禽、以禽积肥,以肥养林,形成循环利用生物链式结构。如斯家场镇北河试验区1999年开发总面积30hm2,建立了林(含果)-草-沼-畜复合生态系统,舍饲养羊300头,建50m3沼气池2个,在柑桔园下种植墨西哥玉米、白三叶3hm2,同时改良湿地松林天然草场67hm2,并在果园配备喷灌设施,一个较完整人工生态系统初步形成,预计2003年产值将达到30万元以上。又如老城镇白龙埂试验区,每年在柑桔园里养鸭鹅近千只,每只鹅可获纯利5元,仅此一项在5个月时间内可获纯利3000~5000元。而柑桔单位面积667m2产量由原来1500kg,增加到2000多kg。该场自1991年开发以来,综合效益十分明显,年均产值达60万元以上,2001年大旱之年柑桔产量仍达75万kg,产值达100万元以上,创利税15万元。该地由原来不毛之地变为花果山,地面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根治,特别是多种经营模式的应用使柑桔场形成林木葱茏、硕果满枝、地面芳草萋萋、鸭鹅成群的景观,也使该场成为生态经济林开发的成功典范。#p#分页标题#e#

3.4庭园林业开发模式

庭园林业以其独特的形式在庭院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是以开发房前屋后隙地与宅基地紧密相连的自留地、荒丘、沟、河、渠、塘沿边非耕地资源,在人工调节下,组建农、林、牧、副、渔有机结合整体而形成的复合经营模式。特别是丘陵山区农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林果经济树种是他们脱贫致富之路,开始把眼光转向荒山和自已的庭园、责任山。低丘开发的生态模式吸引了众多农民在自已的土地上闹革命。陈店镇荷花冲村是十分典型的例子,该村共有丘岗地187hm2,1993年集体成片开发20hm2柑桔园,随之共有170多户农户按照低丘开发的模式在房前屋后荒丘上建果园,全村共发展柑橙105hm2,人平0.17hm2,户平0.6hm2,一跃成为全市水果专业村,农民从中人均增收400元以上。又如北大山林场农民吴宏才从1992年以来,利用房前屋后荒丘,改梯建果园0.5hm2,发展优良品种28个,并实行果园套种间作,年均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南海镇牛江咀村村民周从元在自已板栗山上建起了“林-猪-鸡”模式即猪粪养树,发酵的猪粪生出蚯蚓虫子供鸡觅食,板栗树遮荫给鸡提供活动场所,鸡群啄食板栗树上的天牛椿象,形成了生物链,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全家因此纯收入每年达2万元以上。众多庭园林业户数不胜数,为全面开发低丘增添了新路子。

3.5私营农庄开发模式

近两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各类社会人员对发展绿色经济充满着希望,他们把大量的投资转向丘陵山区,并以现代科技手段开办绿色企业,从而为低丘岗地开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全市共涌现404个私营农庄,开发农庄面积达1667hm2,总投资达3511.8万元。以陈店镇为例,该乡紧位于长江边,全境为低丘,现有农庄60个,总面积达530hm2,其中荒丘达260hm2,庄主已投资700万元,年收入200万元。这些农庄多采取农、林、牧相结合的模式规划农庄。如陈店镇个体户刘忠平弃商经林,购买荒山67hm2,已开发15hm2,山顶栽松、山腰栽果、山脚栽花、山涧养鱼生态农庄初具雏形。又如原农业局退休干部刘生璧创办滋华种植有限公司,租赁丘岗地9hm2,以种植晚白柚和脐橙为主,参照美国家庭农场管理方式,以种-养-加-销一条龙生产模式,年创效益30多万元。私营农庄开发模式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第3篇:生态效应范文

    关键字:矿区 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恢复

    由于矿藏的不可移动性,以致矿山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土地复垦率较低,迫切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本文将在系统分析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总结适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典型技术,以期推动全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

    (一)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频繁发生。而矿山排放的废渣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废石与泥土混合堆放,使废石的摩擦力减小,透水性变小而出现渍水,在暴雨下也极易诱发泥石流。

    (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水质污染。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 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

    (三)土壤退化与污染由于表土被清除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新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有机质、养分与水分缺乏。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裂隙产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

    矿山固体废渣(煤矸石等)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重金属污染。而土壤的纳污和自净能力有限,当污染物超过其临界值时,将向外界环境输出污染物,其自身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也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土壤资源的枯竭。并且,土壤污染在地表径流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下还会发生迁移,危害毗邻地区的环境质量,受污染的农产品则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四)水土流失加剧。矿山开采直接破坏地表植被,露天矿坑和井工矿抽排地下水使矿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土地贫瘠,植被退化,最终导致矿区大面积人工裸地的形成,极易被雨水冲刷;由于排土场和尾矿占地,形成地面的起伏及沟槽的分布,增加了地表水的流速,使水土更易移动,冲刷加剧。

    (五)生物多样性损失。植被清除、土壤退化与污染、水土流失,对矿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都是致命打击,严重威胁了动植物生存。

    二、矿区生态恢复的典型技术

    (一)矿区土壤污染的治理

    1.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国内外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技术三类。其中,生物治理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与植物修复技术。设施简便,投资少,对环境扰动也少,被认为是最有生命力的。

    2.矿区土壤培肥改良技术。土壤培肥改良技术就是对土壤团粒结构、pH值等理化性质的改良及土壤养分、有机质等营养状况的改善,这是矿区生态恢复的最终目标之一,具体包括:(1)表土转换:在采矿前先把表层及亚表层土壤取走并加以保存,待工程结束后再放回原处,这样虽破坏了植被,但土壤的物理性质、营养条件与种子库基本保持原样,本土植物能迅速定居。(2)客土覆盖:废弃地土层较薄时,可采用异地熟土覆盖,直接固定地表土层,并对土壤理化特性进行改良,特别是引进氮素、微生物和植物种子,为矿区重建植被提供了有利条件。(3)土壤物理性状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改良的目标是提高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短期内可采用犁地和施用农家肥等方法。(4)土壤pH值改良:对于pH值不太低的酸性土壤可施用碳酸氢盐或石灰来调节酸性,增加土壤中的钙含量,改善土壤结构。(5)土壤营养状况改良:主要包括化学肥料、有机废弃物、固氮植物、绿肥、微生物等。

    (二)矿区植被的恢复。根据矿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植被筛选应着眼于植被品种的近期表现,兼顾其长期优势,植物品种的选择首先要根据生物学特性,考虑适地适树原则,尤以选择根系发达、固土固坡效果好、成活率高、速生的乡土植物。

    在配置植物时要考虑边坡结构、种植后的管护要求、自然条件等,以决定种植的形式和品种。同时要考虑与设计目的相适应;与附近的植被和风景等条件相适应。

    (三)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1.固体废弃物拦挡工程。在堆弃场地建设挡渣墙、拦渣坝和排水工程等,进行拦挡与防漏处理。

    2.坡面排水工程。对影响矿山安全的坡面,根据坡长分段布设截流沟、排洪渠等工程,并配以防护林草带,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坡面径流对地表的冲刷,保证矿业生产安全运行。

    3.边坡防护工程。矿山开采形成的各类边坡,除尽可能采取措施恢复植被外,根据边坡稳定程度及对周围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护。坡面防护根据坡度不同而采用石砌护坡或植被护坡。

    4.土地整治工程。对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石堆、废弃工业场地及尾矿库,采取排蓄结合的办法,排水拦渣,有效解决“三废”污染。同时对服务期满的弃渣场、尾矿库采取复垦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

    5.植被恢复工程。对各类裸露面,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加速植被恢复。

    三、结语

    矿山开采极大地改变了原生景观生态系统,导致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针对矿区生态环境特点。我国当前矿区生态恢复的典型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矿区土壤污染的治理及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矿区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等。

    必须强调的是,矿区生态恢复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程层面的问题,而且与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一项耦合了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系统工程。因此,矿区土地复垦是以人类发展为核心,对土地自然、经济与社会属性的综合整治,在消除环境危害的同时重建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夏星辉,陈静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研究进展.环境科学,1997,18(3):72~76.

    [2]彭建,蒋一军,吴健生,刘松.我国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土地复垦典型技术.地理科学进展,2005,24(2):38~42.

第4篇:生态效应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农业 环境效应 实现路径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6年成立了“全球城市农业部”,给城市农业下的定义为,“散布在城市或城市周围的土地或水域上,主要适应城镇或都市消费者的日常需要,采取集约经营形式,利用和再利用天然资源与城市废弃物产出农作物和牲畜,生产、加工、销售食物和燃料的产业”。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垃圾处理压力陡增、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高效、低耗、持续、环保”的城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城市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内涵与特征

发展城市生态农业已成为城市生态体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城市生态农业指城区或接近城市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和依托城市的科技、经济和市场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农业体系,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生态农业是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系统。但与传统城市农业相比较,城市生态农业把生态功能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注重城市生态农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强调城市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环境效应。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效应,是指在城市生态农业系统运作的作用下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效果。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充分发挥对解决城市生态环境及资源短缺问题起到巨大的作用。

(一)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主要内涵

1、净化城市环境的机能

现代化城市人口密度高、空气与噪声污染严重、污水垃圾量大,严重影响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病”对城市民众的影响。城市生态农业通过在城市开辟城市森林、增加公共绿地、建设环城绿带,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扬尘、降低噪声污染、净化水质,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洁净的空气和水资源,真正起到“城市绿肺”和“城市净水器”之作用。利用城市生态农业技术可以对许多城市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成为城市生态农业的化肥或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一方面可以减少垃圾对城市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了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物质来源。

2、平衡生态系统的机能

由于城市化推进迅猛,许多农村地区被城市所吞噬,大量的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而灭亡。城市也因人口的剧增,土地资源紧缺,使城市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城市生物锐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低下,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不足等。围绕中心城区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园林区等,形成生态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效应,以保护城市生物,增加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平衡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等。同时,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3、优化资源配置的机能

城市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及系列化深加工,实现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②。通过合理的规划以及高科学的支持,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从而有较地节约了城市资源,缓解城市资源的需求矛盾。

4、美化城市景观的机能

城市生态农业通过发展景观绿地,增加绿色植被以及创立市民农园、农业公园等,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减少“水泥的丛林”和“柏油的沙漠”对城市居民带来的烦躁与不安,使人们能在充斥着压力和竞争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一片身心放松的绿洲。

5、防御城市灾害的机能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建设城市防护林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轻人为环境污染灾害,降低城市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而且还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对城市的损害,如减轻城市洪涝灾害,预防和抵御风沙灾害等。

(二)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主要特征

1、外溢性

外溢性也叫外部性,是指那些被排除在市场机制之外,或者说在价格体系中未得到体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就具有这一特性。如城市公共绿地、公共园林景区,可以产生净化空气和水质,减少噪声污染,美化居住环境等效应,但在一定区域内它们都具备了效用不可分割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这个区域范围内的公众无论有没有付费或是否愿意接受都会受益。

2、公益性

许多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与城市居民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旨在保障城市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增进他们的福利。如城市防护林的建设,是为了减少风沙对城市大多数居民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保障城市居民的利益。

3、脆弱性

城市农业有一定的脆弱性。城市农业是依附于城市经济,存在于城市内部或紧邻城市。城市农业最易受到城市开发,政策变动,农业用水污染、光照不足等自然环境恶化的影响。因此,城市农业又是易遭破环的前沿农业。③

4、规模性

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有效发挥必须建立在大规模集中的城市生态农业建设上来,只有城市生态农业形成一定的规模,环境效应才能有所体现,而且规模越大,其环境效应发挥得越充分。分散的小规模城市农业因无法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系统,所以无法发挥其环境效应。如小规模分散的人工防护林不能有效地发挥其防风沙的作用,只有把人工防护林的规模做大,才到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不充分的成因

城市生态农业功能的发展经历由经济功能向服务功能进而向生态功能的三个依次递进阶段。我国城市生态农业发展较晚,目前仍处于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阶段,生态功能体现尚未明显,一定程度制约着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充分发挥。除此之外,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城市生态农业公共性的多方制约

几乎所有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效应都具有公共产品性,即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溢性。公共产品性的存在就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不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使用,此产品也很难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进行供给。由于缺乏利润激励,难于收回成本等原因,私人部门就不愿意长期提供此类城市生态农业。但依靠政府来提供,政府又会因受财力、能力和精力所限,提供的城市生态农业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城市生态农业环境负效应突出

虽然城市生态农业追求“高效、低耗、持续、环保”的发展模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会伴随着环境负效应。

首先,农药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生产者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农药、化肥最大的国家,农药、化肥使用过量以及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严重,滥用农药和化肥的最大危害的是对水体的污染,而且大量的化肥沉留在土壤中,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渗透到地下或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池塘,形成了巨大的污染暗流。这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其次,高科技农业设施的普及,使白色垃圾污染呈加剧上升趋势。白色垃圾也将成为环境污染的一大隐患,白色垃圾污染“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将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严重污染农业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④。

再次,城市养殖业造成的污染。无论是城市居民自发的养殖牲畜,还是专业化养殖牲畜,如果规划不合理,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就会给城市环境带来染污,如许多生猪养殖,猪只排出的粪便会给城市水源造成染污;禽类养殖会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增加噪声污染等。这些城市生态农业带来的环境负效应会大大地抵消掉它所带来的正效应,从而使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正效应不明显。

(三)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空间受挤压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部可发展农业的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农业土地资源呈逐年递减趋势。原来已经成形的城市农业也被城市发展所吞噬,或城市农业用地被分割成小块,难以发挥生态环境效应。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不仅受到物理空间的挤压,而且其发展空间也受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挤压。主要表现在:(1)传统观念认为,城市空间效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工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市资源优势;(2)人们在城市生态农业认识上存在偏差,与传统农业相混淆,认为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会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因此,对城市生态农业怀有歧视和排斥心理;(3)许多人认为,中国城市生态农业并不能走上集约化、专业化的道路,只能零星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采取“小打小闹”的自发经营方式是起不了太大作用,故认为城市生态农业可有可无。受以上这些观念的影响,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效应就难以充分发挥了。

(四)城市生态农业规划引导不科学

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城市地方政府对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的基础上,如果缺少政府的规划和政策支持,仅靠城市生态农业自由发展,难以保证其健康发展,⑤甚至会导致城市生态农业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例如,2007年我国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政府为平抑物价,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农民养猪,福建省九龙江上游的漳州、龙岩市政府和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养猪业。但是由于生猪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大,导致九龙江水质明显下降,影响下游厦门市饮用水安全。2009年福建省重点整治九龙江两岸的养猪业,龙岩、漳州两地上万养猪户的猪舍被拆迁,几十万头生猪被清栏,经济损失逾亿,在补偿不足情况下实行强制性“限猪”,使得广大农民成为流域治理的直接受害者。⑥

我国城市生态农业从自发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资本与经营分散,市场化程度低,自我积累能力差,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技术创新活动。城市农业也容易受城市发展和自然灾害影响,造成城市生态农业经营风险大、成本高等。所以基于以上因素和条件制约,城市生态农业难于在市场作用下健康发展,政府必须进行长期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但目前地方政府受传统发展观影响,把地方经济增长、GDP增长作为政府最主要的任务,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需要。城市生态农业相对于城市工业来说,在短期内对经济拉动效果相对偏弱,显性效益也不明显,发展城市生态农业不符合大多数城市政府追求GDP增长、追求政绩工程的动机,所以城市生态农业长期遭受地方城府冷落,体现在对城市生态农业的财政支出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方面。

(五)过分注重经济效应,缺乏对环境效应的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生态农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还处于以发挥城市生态农业经济效应为主的阶段,城市生态农业尚未进入环境效应阶段。我国城市生态农业处于此阶段主要是由城市农业的基础功能决定的,也是由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和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现状决定的,这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的环境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的客观原因。目前我国从事城市农业生产的大多数是农民,他们在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维持生计,获得经济收益,所以在选择农业作物和农业生产方式会趋向于能产生最大经济收益的作物和方式,合理规划以求发挥其环境效应。

三、未来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实现路径

(一)合理定位发展方向

合理定位城市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是我国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城市生态农业事到环境效应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中国的国情决定我国的农业是资源约束型农业,我国的农业既不能走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也不能只注重环境保护而限制经济发展之路,而必须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之路。”⑦如果只强调生态效益,生态农业建设必然会失败,因为经济效益是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之动力。不可否认,在短期内,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长远来看,两者应该是统一的。在生产实践中,短期的经济回报和长期的环境效益必须共同考虑。没有短期的经济回报,农民的生活难以快速改善,生态建设难获支持。没有长期的生态和环境效益,短期的经济增长必不能持续下去。⑧因此,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发展城市生态农业不能只强调生态效益,忽略经济效益,而是要同时关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发展。

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国自发性、分散性城市生态农业制约着其环境效应的发挥,所以我国城市生态农业还应向着专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首先,在我国工农收入差别较大的条件下发展城市生态农业,政府应该建立有效且合理的利益补偿调节机制,从经济上对从事城市生态农业的农民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以提高农民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城市生态农业的繁荣发展,为环境效应的发挥提供强大的载体。

其次,城市的扩张、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侵害。另外,城市农业是相对脆弱的产业,易受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一旦遭受损害,农民的损失又是巨大的。因此,对造成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减少,可用补助金的形式进行补偿。

再次,城市生态农业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其环境效应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只有建立对农业的利益补偿调机制,才能消除都市农业经济功能与非经济功能的矛盾,实现都市农业综合功能的发挥。”⑨

(三)强化政府相关功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城市生态农业的保护意识。城市土地处置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往往决定着城市农用土地的去留。因此,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充分发挥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城市生态农业用地的保护力度,在发展城市工业的同时尽可能预留一定的农业用地,使城市生态农业的规模足以充分发挥环境效应。

其次,城市生态农业发展必须依托农业高科技,政府应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鼓励农业科技合作,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信息机构、企业集团等同参与的多模式的“产学研联合体”,不断提高知识资本在农业发展中的含量,促使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

再次,政府应加大力度对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对城市发展作用的宣传,使更多人对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有更为理性的认识,从而发动城市民众更好的去保护城市生态农业,积极配合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科学规划生态农业

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农业规划是保持城市生态农业发展持续性,避免重复建设,使城市生态农业与城市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步骤。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生态农业应该依照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重点突出环境效应的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整体与局部的结合、眼前与长远的结合、典型示范与逐步推进相结合,应该把城市农业规划纳入整个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当中。同时,应该“制定法规对城市农业的项目结构、技术范围、空间布局加以规划约束,鼓励具有环保、绿化等生态效益的农业项目发展”。⑩在规划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正效应的发挥,还需通过合理设计减少环境负效应对城市的影响,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使环境负效应降至最低。

(五)构建多元投资体系

城市生态农业集中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须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如果仅仅依靠农业的自身发展和积累,很难实现持续发展。因此,应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投入为先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生态农业投融资体制。通过国家投入,解决城市生态农业前期基础设施的兴建,通过创新农业金融支持体系,解决城市生态农业运转、发展所需资金。

四、结语

在国外,城市生态农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其所产生的环境与生态效益也助推着城市的发展。目前处于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上升期的中国应该积极主动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发展本国的城市生态农业。但是,城市生态农业因其易受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很难有一套适合于全球各地区的发展模式。因此,我国在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本国具体情况,结合本国发展城市生态农业的优势条件,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之路。

注释:

① 张强:《都市农业:都市型郊区经济的基础产业》,《首都经济杂志》,2001年第2期,第33-35页。

② 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 项学敏:《都市生态农业评价方法与建设模式研究》,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版,第4页。

④ 刘玉海:《海城市农业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8期,第120-121页。

⑤ 冯雷:《论我国城市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第4期,第222-224页。

⑥ 《限猪引质疑,农民独自承担上亿损失》,人民网,2009-05-05.

⑦ 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环境导报,1998年第2期,第5-8页。

⑧ 李文华:《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自然资源学报,1994年第2期,第97-106页。

⑨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⑩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参考文献:

[1] 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李可心.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 俞菊生.中国都市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 张放,张土良.都市农业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 严正.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9] 谢新松.都市农业发展的制度支撑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0] 李德健.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的长株潭都市农业发展及空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1] 平培元,葛胜娟.城市农业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5(1).

[12] 雍兰利.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2).

[13] 张强.都市农业:都市型郊区经济的基础产业[J].首都经济杂志,2001(2).

[14] 傅晓华,赵运林.生态农业及其未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4).

[15] 刘玉海.海城市农业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8).

第5篇:生态效应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65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保障。目前,社会中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的扩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概述

1.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环境效应的含义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是指水利工程的实施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内涵的确定,是进行环境效应评价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合理的选取指标,确定内容的覆盖范围,并建成一定的指标体系等,对最终的可靠性有着比较大的影响。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在具体的工程建设完成后,才能逐步的体现出来,一些学者认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需要在生态基础上进行分析,但是并没有对社会和经济作出分析。

1.2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现状分析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提出,我国制定了很多关于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方案,相应的评价体系也在逐渐地完善和发展,但是针对具体的案例研究做的还不到位。在当前的研究中,对研究方案的选择没有具体的标准,所以,对工作的进度和效率影响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需要针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案。研究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问题,注意细节性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评价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2 生态水利工程的必要性

生态水利工程,就是指实现水利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当前水利工程的层次基本包括以下5个方面,提供饮水保障、防洪、经济发展、农业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这5个层次的实现,最终都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不断的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就是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传统的发展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既定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方面内容。但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气候的异常变化等。比如东北地区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资源严重减少,导致粮食减产严重,给人们发出了一定的警告。只有将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效应和谐发展的措施

3.1 建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

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就是指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价,并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进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制度,是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科学的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评价,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项目的选址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科学的预测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2 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入到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周围地区的动植物生长,避免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对鱼类的产卵和鸟类的栖居,所以需要优先考虑使用比较环保的技术措施。在建设的选材是,注重考虑对环保材料的使用,要有利于促进动植物的生长;水利工程的施工完成阶段,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对发现有不良的影响产生时,要及时的采取改进措施,将产生的破坏尽可能的降低。

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就要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补偿机制,促进水利工程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比较大的破坏,因此,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专项的资金,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6篇:生态效应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内容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成程。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之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高,工程规模越做越大,开发越来越广。在如此快速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其最初的想法是对人类有好的用处,但是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影响问题,导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何为水利工程生态效应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是水利工程建成后对自然界的生态破坏和对生态修复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任何一项水利工程或多或少的都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生物生存有一定的影响,陆地变成湖泊,河流变得干涸,气候改变,大量生物的食物链被切断、被迫迁移等等,这都是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效应。

二、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内容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时间控制,在确定工程初期,就要开始入手研究如何控制好工程所面临的生态效应,而且要贯彻始终;其次是相应生态空间控制,这里就是指要把受到水利工程影响的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活生态进行合理的相容,达到科学的控制;再有就是必须考虑水利工程建设及完工后运行时,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否是正面的。

三、水利工程生态效应的影响

水利工程生态效应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好的我们要再接再厉继续做得更好,不好的我们要积极进行改正。

1、正面影响

1)防洪减灾

我国地域广阔、河流湖泊众多,从历史到今天,洪水灾害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巨大的损失。水库是水利工程重要的建设项目,他正是防洪减灾的主要采用措施之一。水库可以有效的控制洪水的流量,调节径流、蓄洪补枯,把自然水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调控。

2)净化水质

自然水质污染问题一直是不可避免的,有了水库正好可以让水有长时间的停留,可以降低水质硬度,复氧过程充分,丰富水质。

3)保证下游河道畅通

水库建成除了把上游的水进行沉淀、净化,把污物和泥沙过滤,在流到下流河道,确保了下流的水质与河道的畅通。

4)环境改善

大型水库建设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很好的改善,增加空气湿度,减少风沙、植物繁茂、降低污染。

5)平衡生态、保护环境

大家都知道我国南北历来就是难旱北涝,近些年我们水利部门正在加快南水北调建设,这样就可以很好挽救地区性的生态危机,跨区性的水利工程起到了平衡生态、保护环境的作用。

2、负面影响

1)下流水域的影响

由于水库的建设,直接控制了下流的水位和水流,控制不好就会造成下流河道水位降低,甚至断流,进而影响着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变化。

2)地质的影响

水库建设要修建拦水大坝,工程巨大对地质、地形的变化影响严重,如果保护措施做得不好,常常就会导致地震、塌岸、滑坡等等地质灾害。

3)土质的影响

在水库区域内,由于长时间的蓄水土壤得很好的通气,土质就会下降影响周围作物的生长;还有水库的水位高也直接提高了低下水位的上升,就会使原来的土质发生沼泽化,原本植物正常吸收的水分现在出现过量,导致最后死亡;在水库岸边渗漏补给地下水经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使水中盐分浓集于地表,形成盐碱化。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可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4)周围人群生活、健康的影响

水库的建设把陆地变成湿地,这样的环境气候十分利于一些病害虫的生长及流行病的传播。近些年大家都知道的千岛湖是一个优美的风景旅游胜地,但是它就是为了建新安江水库而形成的,在建成初期,当地就出现了一些传染性的疾病,比如疟疾、细菌性痢疾等等。严重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5)文物的影响

我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但是由于为了兴建水利工程,致使许多珍贵的文物及景观都不复存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峡水利工程,在三峡工程建设是光纳入保护的文物就有1074处之多,虽然我们尽量最大的努力,最后被淹没的依然有三四十处,重要的有六处之多。

四、措施与对策

1、大局出发

水利工程的开发建设,我们要从长计议、从大局出发、放眼于未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以‘技术、经济’优先的建设目标,要先注重生态效益,然后在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融合,合为一个整体,建设出真正的生态水利工程。

2、加快立法

目前,我们国家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健全,许多的建设项目没有受到法律的制约,违建、乱建现象严重,我们一定尽快完善、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区、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

3、因地制宜

在选择水利工程规划、开发时,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当而建’,充分的开发对生态环境、民用耕地、移民人口影响较小的工程,相反就要慎重考虑,实地调研,当开发率大于80%的,还是可以开发的,在低就必须放弃开发,停止规划。

4、监管机制

我们把工程建完后,不要什么都不在过问,后期的不做好跟踪也是不行的。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机制,对工程在拖入使用后,要做长期的跟踪、周期性的检测,时刻掌握工程对周围生态的影响变化,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结束语:

改变观念、与时俱进,为我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及发展,携起手来在未来的水利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真正的处理好水利工程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确保水利事业健康快是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静.水资源利用国内外比较与发展趋势[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1):6-13.

第7篇:生态效应范文

【关键词】城市植物,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应,规划建设

前言:科学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总结。城市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形式,带来了人口集中、产业集中、资源能源消耗集中、需水量增加、不透水地面增多、绿地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森林中,如何建设好城市生态环境,如何处理好城市居民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个急迫而重要的问题,而城市绿地,就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而如何运用物理学、生态学、甚至美学等学科来设计我们的生态绿地,就是景观及城市设计师的任务,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世纪接班人,也应仔细研究生态绿地的环境效果,在设计中合理的运用,来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1城市植被

1.1概念。植被是指某一地区地面上生长的全部植物群落的总称,植物之间以及它们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往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有规律的集体群,叫植物群落,城市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植物和生存环境,使植物群落的原来面貌发生了变化,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植被。

1.2 城市植被的生态景观类型:(1)耕地:有水田、旱地和菜地,种植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瓜菜等。(2)园地:有果园、桑园、茶园等,种植各种果树、桑树、茶树。(3)林地:生长乔木、灌木、竹类、沿海红树林等,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类型。(4)草地:有牧草地、草坪、荒草地等。(5)城市绿地:与建筑物地面混合的所有绿地,包括工、矿、机关单位绿地。(6)交通道路绿地:为公路两旁、车站、码头、机场周围的绿地。(7)其他绿地:有名胜古迹、陵园、公园、风景区、国防用地、特殊用地等的绿化植物。

1.3城市植被的特点。覆盖率低、群落类型多呈岛状分布;自然群落比例减少,人工群落比例增加;出现城市有的群落类型;脆弱性。

1.4 城市植被的生态特征。树木长势差,容易生病和遭受虫害;原生植被破坏退化,次生种的成分增多,单优种群占优势;群落结构简单,以单层乔木为主;植物生长量小,生产力低,生态环境功能衰退。

2城市绿地系统

2.1城市绿地的功能

2.1.1环境功能:(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改善小气候,减弱温室效应。(2)植物根系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避免洪涝灾害。(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平衡空气中的碳和氧。(4)城市植物能吸滤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消减噪音。(5)保护生物多样性。

2.1.2 生产功能:(1)城市植物可提供各种竹、木产品、人造纸板、纤维原料等。(2)城市植物可提供各种果品、油料、香料、化工原料、中药材、食用菌等。 (3)城市植物可提供薪、碳材。(4)城市植物可提供旅游产品。

2.1.3 生活功能:(1)美化生活环境、有益公众身心健康。(2)为城市居民提供庇荫、娱乐,满足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3)提供科研和教育场所。(4)提供社会劳动就业场所。

2.2 城市绿地的类型和特点:类型: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绿地、生产绿地。特点:多元性明显,零星分散,按点线面三种形状布局,结构单一性,管理上的分散性。

3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3.1城市绿地的光能效应:(1)减光效应:绿化树木由于树冠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树冠下面的光照强度大大减弱。(2)削减太阳辐射效应:由于树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遮挡作用,使到达地面及树冠下面的太阳辐射显著的减少。(3)热量平衡效应:由于植物对辐射平衡的削减作用,使日夜温差减小,达到对热量的平衡作用。

3.2降温增湿效应。城市绿化地带具有良好的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这是因为植物特别是树木有遮阳庇荫、减低风速和蒸腾作用的缘故。

3.3碳―氧平衡效应。植物与人类一样,具有呼吸作用,但植物的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大得多,绿色植物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的制造者,起着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稳定的作用。

3.4净化环境效应。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和氟等有害气体具有明显的吸收效应,同样,它们对灰尘也有滞留、吸附、过滤等作用,因此,绿地、林带对减少大气尘量和有毒气体的作用非常显著。

4城市绿地规划建设

4.1规划的原则和依据:(1)生态功能优先原则:符合生态学原理,尊重自然规律,在生态功能优先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绿化、美化、净化等问题。(2)因地制宜原则:在规划中必须对城市进行分析研究,建设起与城市特点相匹配的,有自然风格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3)整体优化原则:在规划时必须对各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方向一致的综合效应,发挥最佳的生态作用。(4)以人为本原则:在规划中必须针对人的美学观点,运用美学原理进行设计,使城市园林体现生态功能与美化的完美结合,满足市民的需要。(5)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应避免因一时的利益而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系统,并且以财政能力来安排近期可以做到的绿化工程,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

4.2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均匀分布,连接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布局形式多种多样。

第8篇:生态效应范文

关键词 生态效率;测算方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121-06

“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最初由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协会(WBCSD)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在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在全生命周期内逐步减少产品的环境影响和资源的消耗强度,使之至少达到与估算的地球承载力相一致的水平”[1]。可见,生态效率是一种目标,即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相关评价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要求具体化和可操作化的有效工具[2]。目前,国外关于生态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四个层面[3~5]。工业生态效率的概念最初应用于企业层面[1],后来,逐步向更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应用深入,由于研究对象层次的差别和研究目的不同,计算与评价方法也各有差异[6]。例如,运输行业特别关注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而食品加工行业则关注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而区域层面则需要将“全球、区域和局地”的资源和环境影响综合起来进行考虑。所以,区域层面的生态效率研究是一个难点。Grant[7]曾计算了区域工业区景观设计规划的生态效率,但只涉及到能源效率和废物产生等方面,并没有深入系统地构建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的计算方法。与此同时,国内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采取了诸如“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等系列评价指标体系[8],这些指标体系强调区域工业在经济、环境、社会多个方面的可持续性表现。与以上指标不同的是,生态效率则更专注经济活动在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表现,例如,诸大建等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提出了一套有价值的生态效率体系[9]。但总的来说,我国在衡量区域工业发展的环境和资源绩效时,仍然缺乏一套规范、有效的评价工具。

自1978年以来,北京一直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2000年后GDP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2001年,北京市人均GDP已达到了3 084美元,以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衡量,意味着经济发展已相当于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在世界131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大体相当于45位[10]。与此同时,单位GDP能源和环境效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仍相差很大。例如,2003年北京市万元GDP消耗能源1.29 t标准煤,比发达国家高出了3~5倍。那么,究竟北京市工业发展的环境和资源效率的全景是什么?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本文以北京市工业为案例,将生态效率的概念引入区域工业可持续性的评价体系中,尝试构建一套标准化的计算方法,并分析案例区域工业生态效率变化的各类影响因素,阐明生态效率概念对于监测区域工业环境行为和分析政策要素的应用潜力,为今后产业与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工具。

1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的概念

生态效率源自英文的“ecoefficiency”,其中“eco”既是生态学(ecology)的词根,又是经济学(economy)的词根,所以ecoefficiency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重涵义,而生态效率的具体内涵根据不同研究者及研究对象可以有不同的理解[11]。本文将“工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定义为:“某一区域,工业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和所付出的环境和资源代价的比值,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如式1所示。工业生态效率可具体分为两类:“环境类工业生态效率”和“资源类工业生态效率”,它们可以反映某一区域工业系统采用各种措施后的综合效果。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工业各行业生产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 所付出的资源或环境代价(1)

工业生态效率对区域工业可持续性的评价功能可以有三方面:①描述和反映任何一个时点上,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水平和状况;②监测和评价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环境变化的趋势及速度;③综合衡量经济、制度等各领域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其背后的各种原因,为产业转型战略及政策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 指标体系、计算步骤及方法

生态效率计算中所涉及的指标共有三大类:经济、环境和资源的指标。其中,经济指标采用工业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环境和资源类子指标的选取和换算采用生命周期分析中的相关步骤,各步骤的目标及方法见图1所示。

2.1 环境和资源代价类别的确定

(1)环境代价的选取。环境代价的选取即被评价区域中所关注环境问题的选取,选取原则为“兼顾全球、区域、局地三个层面”。本文采用“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公约”(关于臭氧层损耗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关于跨国界有毒废弃物控制与处理的巴塞尔公约)中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共选取了六大类环境问题,具体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富营养化、生态毒性、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各类别的子指标见表1所示。

(2)资源代价的选取。考虑我国水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我国能源消耗对全球和区域环境影响的重要性,选取了“水、能源”两大类资源指标,具体子指标见表1所示;其他工业资源,比如钢材、水泥等,由于不具行业普遍特性,暂不计入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的计算。

其中,环境类各子指标的选取中有两点需要说明:①我国目前现行的环境统计年报中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重要污染物指标没有检测统计,缺少针对具有环境毒性、生物蓄积性和持久性化学污染物的指标。②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和高浓度液体状的废物总量,具体内容见表1,其中“其它废物”包括污泥(工业废水处理中所排出的固体沉淀物)、工业垃圾(包括机械工业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废沙、食品工业的活性渣、硅酸盐工业和建材工业的砖、瓦、碎砾、混凝土碎块等)等废物。

2.2 子指标之间的当量换算

在计算环境类或资源类生态效率前,需要对每类环境和资源代价所包括的子指标进行统一单位的定量化换算。根据相关国内、外文献[12~14],表2~6分别列举了各类环境子指标之间的当量系数,其中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指标以CO2当量换算,臭氧损耗指标以CFC11为当量换算

在计算能源生态效率时,我们需要对各种能源子指标间进行换算,这里以油当量作为换算单位,见表5。进而可以根据表6计算出各种能源消耗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到此为止,可以计算出各类环境排放和资源消耗的总当量值(分别以Ej,Rj表示),以及各自的生态效率绝对值。

2.3 不同类别之间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目标距离法”确定各类环境问题的权重[6],即某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用该指标当前水平与目标水平(例如,环境干扰的极限浓度等科学性目标或政府消减计划等管理性目标)之间的距离来表征。所以,各类环境问题的权重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见式2和3所示,其中,TYi为排放物质i的消减目标年份,RYi为排放物质i的本文所采用的各类环境问题的权重因子见表7所示[12]。另外,资源类权重的计算中,由于水资源和能源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比较复杂,根据有关文献[13~15],考虑到它们的重要性,将它们的权重系数分别设为0.5,0.5。

2.4 环境类和资源类工业生态效率指标及改善率

综上,“环境类工业生态效率总指标”和“资源类工业其中,Ej (j=c, a, n, t, s, g)分别为各分项环境类生态效率:气候变化影响生态效率(Ec)、酸雨影响生态效率(Ea)、富营养化影响生态效率(En)、生态毒性影响生态效率(Et)、固体废弃物影响生态效率(Et)、大气质量影响生态效率(Eg)。Rj(j=w,e)为各分项资源类生态效率:水资源利用生态效率(Rw)、能源利用生态效率(Re)。

将某一年的值作为基准值,各年的实际生态效率除以基准年的值即得该年生态效率的改善率(相对值),如式7所示。可以用来比较基准年后的生态效率变化趋势。在下一节的北京案例中,选取1986年为基准年(即1986年的环境类或资源类生态效率改善率为1)。

生态效率的改善率=生态效率某年的绝对值基准年生态效率的绝对 值(7)

3 案例应用

本部分计算了北京工业自1986-2004年的环境类和资源类工业生态效率,所用数据来 源于《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北京统计年鉴50年》、《北京环境质量报告书》。由于历年官方统计数据的有限性,本文案例研究中选取了代表性因子。其中,气候变化选取最具代表性的CO2因子,酸雨选取SO2因子,富营养化选取COD因子,重金属则将Cd,Pb,Hg,As,Cr都纳入统计,空气质量选取烟尘和粉尘因子,固体废弃物纳入了环境统计中的全部指标,而臭氧类变化因子没有相关的可得数据所以没有列入计算流程。

3.1 北京市工业生态效率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表明,工业的环境类总生态效率呈现出指数上升趋势,由1986年至2004年上升近200倍,上升幅度很大。工业的资源类总生态效率呈现出小幅波动的线性上升趋势,由1986年至2004年上升6倍,见图2,3所示。因此,1986年至2004年期间,无论是环境生态效率还是资源生态效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说明北京市工业生产正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快速迈进。

其中,环境类各分项生态效率变化十分明显,而且各有特点:

(1)气候类环境生态效率。从1986年的0.186万元/t平稳上升,在2004年达到0.752万元/t,上升4倍;

(2)酸雨类环境生态效率。相比之下,表现出较大幅

度的增长,1986年仅为4.366万元/t,2004年增加到90.528万元/t,上升近20倍;

(3)富营养化类环境生态效率。由1986年的11.469万元/t上升至2004年的989.956万元/t,上升近90倍;

(4)重金属生态毒性类环境生态效率。其增长最为显著,由1986年的25.792万元/kg提高到2004年的38 267.797万元/kg,上升1 400多倍;

(5)大气质量类环境生态效率。由1986年的2.853万元/t上升至2004年的173.677万元/t,上升60多倍;

(6)工业固体废物类环境生态效率。由1986年的0282万元/t平稳上升至2004年的3.421万元/t,上升12倍。

另外,从能源消耗指标来看,其资源生态效率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由1986年的943.397万元/万t标准煤上升至2004年的4 097.146万元/万t标准煤,上升4倍多。从工业用水指标来看,其资源生态效率呈现出波动式上升的趋势,由1986年的97.292万元/万t上升至2004年的775.554万元/万t,上升近8倍。

3.2 北京市工业生态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环境类工业生态效率的变化为例,分析产业转型的各种政策驱动因素,确定下面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

(1)新能源战略的实施。为了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北京市政府确立了“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大量引进天然气”的基本方针,并在《北京市能源调整规划》以及《北京市中长期能源战略研究》中将“大量引进天然气、大力发展清洁燃料”作为一项重要措施。燃料油和焦炭的使用量在2000年前后显著减少,煤气和天然气的消耗量迅速上升,特别是2001年后,煤气消费比例已跃居第二乃至第一的位置,此外,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天然气的使用总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清洁能源在城市能源中的消费量将达到90%[16]。这些措施对提高北京工业环境类生态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工业污染企业的搬迁。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北京城市规划的两次调整,工业开始实施以解决污染扰民为目的的企业搬迁,仅1995-1998年间,全市工业批复有偿转让土地127项,涉及144个企业。到2004年为止,北京市共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831个,搬迁或停产城区内的重要污染生产点72个(北京工业布局调整规划2005,210.73.72.235/netsite/doc/4.doc),其中包括首钢特钢公司、北京叉车厂、北京造纸厂等大型企业。

(3)环境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1998年政府颁布了《低硫优质煤及制品标准》、《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北京市轻型汽车排气污染排放标准》,与此同时,强力推进燃煤锅炉的改造工作。2004年全市4.4万台锅炉全部改造完毕,年削减燃煤量超过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4.8万吨和2.2万吨。加上其他方面的环境管理措施,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从1998年的120ug/m3,下降到2004年的55ug/m3,下降了54.2%,20年来首次达到国家标准[17]。另外,北京市也不断加强对其他各项环境问题的管理,如COD、重金属、固废等,随着环境法规政策健全和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企业的各种污染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4)环保资金的大量投入。北京市自1999年起,已连续六年环保投资在百亿元以上。2004年北京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为141亿元,占当年GDP的3.3%,比例仅次于太原的3.64%,位居全国第二[19]。另外,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北京市加强运用经济手段引导污染治理。经国家批准,提高了二氧化硫和污水处理的收费标准,开征了垃圾处理费等,并制定优惠政策,对使用天然气、热力、电力的单位免收气源费、热源费和给予电贴;此外,还通过银行贷款和政府贴息,为锅炉改造等筹措资金。此类措施为北京工业环境类生态效率的改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 讨论和展望

由以上研究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①工业生态效率指标具有过程性、整合性的特点,通过系统地衡量工业环境和经济绩效的变化,可以比较全面和真实的反映工业结构调整、能源政策、环境法规政策等方面措施的效果。②指标的计算方法较为简明,无论是对规划人员还是政府单位都较为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③指标具有较好的扩展性。随着研究和统计数据的健全,未来可以考虑更多资源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这将涉及工业发展基于的资源承载力问题、及其直接和间接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多样性丧失等。④指标仅作为工业发展过程的测量和评价工具,不能直接反映各类环境问题的情况,即生态效率虽然在提高,但由于基数过大,环境问题的形势依然严峻。

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主要针对其应用范围进行扩展。一是,随着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既可对某一地区进行时间序列的纵向分析,也可进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分析;二是,在具体指标的选取上,可考虑将来与企业层面的生态效率指标整合;三是,可以逐步将生态效率评价方法应用于第三产业乃至资源再利用产业的可持续性评价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ing Ecoefficiency: A Guide to Reporting Company Performance [R]. WBCSD, 2000.

[2]David R. Shonnard, Andreas Kicherer, and Peter Saling.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Using BASF Ecoefficiency Analysis: Perspectives on Green Engineering Principle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37): 5340~5348.

[3]Per Mickwitz. Regional Ecoefficiency Indicators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6,(14): 1603~1611.

[4]Jyri Seppala. How Can the Ecoefficiency of a Region be Measured and Monitored?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9(4): 117~131.

[5]Gjalt Huppes and Masanobu Ishikawa. A Framework for Quantified Ecoefficiency Analysi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9(4): 25~41.

[6]吕彬, 杨建新.生态效率方法研究进展与应用 [J]. 生态学报, 2006,26(11) :3898~3906. [Lv Bin, Yang Jianxin. Review of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Ecoefficiency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26(11) :3898~3906.]

[7]Jill Grant.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dustrial Landscapes for Ecoefficiency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997, 5 (122) :75~78.

[8]钟太洋, 黄贤金, 李璐璐等.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J]. 资源科学, 2006, 28(2): 154~162.[Zhong Taiyang, Huang Xianjin, Li Lulu, Wang Chen. Assessing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pproaches and Indicator Systems: A Case Study in Jiangsu Province [J]. Resources Science, 2006, 28(2): 154~162.]

[9]诸大建, 邱寿丰. 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 [J]. , 2006, 16(5): 1~6. [Zhu Dajian, Qiu Shoufeng. Ecoefficiency as the Appropriate Measure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16(5): 1~6.]

[10]李萍, 夏沁芳, 刘黎. 人均GDP3000美元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J]. 北京社会科学, 2003,(3): 56~61. [Li Ping, Xia Xinfang, Liu Li. The Analysis of Beijing'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ends after Reaching GDP S3000 per Capita [J]. Social Science of Beijing, 2003,(3): 56~61.]

[11]Claude Fussler. 工业生态效率的发展 [J]. 产业与环境(中文版), 1995, 17(4): 71~74. [Claude Fussler.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coefficiency [J].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1995, 17(4): 71~74.]

[12]杨建新, 徐成, 王如松.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 [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2. [Yang Jianxin, Xv Cheng, Wang Rusong.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M].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2.]

[13]Hakanson I. 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 of Sediment [J]. Water Research,1980,14 (8):975~1001.

[14]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Energy Statistics [DB].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94.

[15]周国梅,彭昊,曹凤中. 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 [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16(6) :201~203. [Zhou Guomei, Peng Hao, Cao Fengzhong. Circular Economy and Industrial Ecoefficiency Indicator System [J]. 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 2003. 16(6) :201~203.]

[16]潘一玲. 从能源合理利用谈城市燃气可持续发展 [J]. 北京规划建设, 2004, (1): 65~70. [Pan Yiling. Discussion on Continu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Gas from Utilizing Energy Resource [J]. Beijing City Planning & Construction Review, 2004, (1): 65~70.]

[17]北京市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20年来首次达国标 [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5, 7(2): 89. [Annual SO2 Concentration of Beijing Meet 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 years [J].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 Technology, 2005, 7(2): 89. ]

[18]曾昀. 北京环保投资连续六年过百亿[N]. 北京日报, 2005-06-06. [Zeng Yun. The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Beijing City Exceeded 10 Billions for Six Years [N]. Beijing Daily, 2005-06-06. ]

[19]王菲凤.生态效率分析在制浆造纸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Wang Feifeng. Application of Ecoefficiency Analysis in the Environment lnfluence Assessment of Pulping and Paper Making lndustry[J].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8,(1).]

[20]姚星,刘勇.生态效率型组织探析[J].生态经济,2008,(1).[Yao Xing,Liu

Y ong. Exploring of Ecoeffi cient Organization[J].Ecological Economy,2008, (1).]

[21]沈泉飞,曹敏.基于NFDA3分析法的矿区工业生态链物质能量流动研究[J].环 境科学与管理,2006,(9).[Shen Quanfei,Cao Min.Study on Substance and Energy Flow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Chain in Mining Area Based on Exergy Analysis[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06,(9).]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Ecoefficiency Analysis on RegionalIndustry

WANG Zhen1 SHI Lei1 LIU Jingru2 SUN Nian3

(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3Zhejiang Police Vocational Academy, Hangzhou 310018, China)

第9篇:生态效应范文

[摘 要]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改善

中图分类号:S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81-01

前言:文章探讨了土地整理对于生态环境的效应;文中通过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是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是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是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其中对于土壤、水环境等环境要素的改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促进作用;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整理过程中,人类活动频繁赞成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情况下会使生态系统自动修复功能得到制约,使生态系统失衡。

1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坚持人类与环境共同发展的原则。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双重性,其影响分为两个方面:(1)其负面影响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造成环境破坏严重。但是生态环境系统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在其破坏后经过调解改善生态环境。调解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长时间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就会加速其修复的速度。但是,在生态环境调节期间出现人类继续破坏,超出生态环境修复限度后,就会严重损害生态环境,使其不能正常调节,其改善必须通过人为改造进行完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破损,严重影响生态平衡。(2)其正面影响:土地整理能够使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优化。在土地整理中,对于地质、土壤、植物、作物、水系统等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改变土地的空间结构。在土地利用中,经过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对土壤起到有害作用的农药的应用,严重破坏了土地的土壤质量、地下水环境、植被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对于土地整理,能够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土地整理设计中,对于绿化土地的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以及对于景观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改善自然环境,减少环境破坏;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造福于人类。

1.1 土地整理对土壤的影响

土地整理中的土地平整工程会对土壤的剖面结构与各种理化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指出在日本农地整理过程中,对稻田表层和堤防斜坡土壤的压实是为了降低渗透性,堤防斜坡底下土壤的渗透性低于堤防斜坡顶上,经过整理的稻田发生的侵蚀事件的数量比没有经过整理的要少。土地整理将会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质地,影响土壤肥力,造成土壤污染和加剧土壤退化。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改变了整理区土地资源的原始状态,可能造成土壤、改变土壤养分循环,引起表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改变,还可能会引起土壤面蚀和风蚀等问题。通过建立土地整理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探讨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合理的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土地整理活动中不合理的土地平整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2 土地整理对水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土地平整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会对水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土地整理不仅可以改善道路系统,还可以改善水资源管理系统及景观和自然条件。土地整理的措施可能会影响某些水文过程,即渗透、深渗透或表面径流,还可能会影响地面径流生产过程,在大型河流集水区,农地整理对洪水的特点有重要影响。溪流是农村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溪流的生态系统对于保护水生生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集约化农业生产,土地整理过程中经常部分或全部占用了溪流,从而影响了溪流两侧的植被和河床的生态系统。土地整理会改变水文结构,影响区域水资源配置,影响水环境的质量。农田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水文环境产生影响,如水库修建后会改变河流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弃土弃渣,容易加剧区域水土流失,或者导致弃渣在水体中淤积。

1.3 土地整理对植被的影响

土地整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工程、生物措施会对地表的植被数量、质量产生影响。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改善生产条件为唯一目标的土地整理可能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在部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生态用地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整理区的植被覆盖率和覆盖程度,导致植被数量减少,植被单一化,植被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将会增加,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存空间日趋减少。

1.4 土地整理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不可避免会对生物资源产生影响,规划设计中生态用地的减少,必然会减少生物的生存空间,为改善土地质量、促进作物生长而大量使用化学药品会影响野生生物的生存。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和布局重新分布,原有的生物栖息地、繁殖地发生改变,生态环境结构简单化或比以前更复杂,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对生物多样性存在潜在的影响。在土地整理工程中,水泥铺设的沟渠使整理区域中孤立的斑块栖息地数量成倍增加,而生物生境的破坏和孤立的斑块栖息地数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田物种的扩散,使群体趋向不稳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1.5 土地整理对小气候的影响

土地整理活动是一个地形地貌重建的过程,其地形地貌、地表植被覆盖、水文结构、土壤结构等受到影响,这些环境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局部小气候的变化。土地整理中生态用地较少,可能会导致地表,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增加,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反之生态用地的增加,如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能够降低风速,涵养水分,净化空气,改善农田小气候。基于地块聚集的土地整理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更大及更规整的单元中,地块的聚集能够减少耕作的时间和燃料,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土地整理项目的研究发现,完善的防护林建设将使项目区林网控制率达到90%以上,风速降低20%~50%,大大减少了风害。

2 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何客观评价这种生态效应,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当前,有学者通过土地整理后整理区的景观结构、景观功能的评价分析了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利用景观生态评价方法研究了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景观尺度上,土地整理后景观变得更规则、结构更简单,但景观多样性下降;从景观类型尺度上,土地整理改变了耕地、坑塘、农村居民点、道路及沟渠等景观类型的特性,降低了坑塘等景观的生态作用。运用GIS和景观指数,对土地整理后的景观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价,发现土地利用斑块呈现出数量较少、面积较大、大小变异不显著的特点,表明土地整理在减轻景观破碎化的同时也降低了景观多样性。

总结

经过对土地整理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效益分析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土地整理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及应用,制约着土地整理,阻碍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必须增强土地整理是生态环境意识,确保在土地整理过程中促进生态环境效应的良好发挥。增强土地改善的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将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做到优良化作用,促进我国生态系统平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