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道德范文

生态道德精选(九篇)

生态道德

第1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高校

生态道德又被称作环境道德或自然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而生态道德教育是指用生态道德理念来教育大学生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养成与之相配的生态文明习惯。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在资源利用上注重节约与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都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责任教育

人类对当前出现的生态危机所负有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人类的活动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慢慢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不加节制的开采,大量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都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在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生态责任教育,大学生们更加清楚人类自己造成的破坏,责任必须人类自己承担。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每个人都应该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提高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和促进自然的恢复与发展,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

2.感恩自然教育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自然环境的改造都是在所难免。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给自然造成了破坏。对待自然的态度,大学生应该持有的是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自然的馈赠,把自然看作是与人共存的另一个平等的个体。对自然的开采利用不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积极探寻更加和谐的共处模式,对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所有都心怀感恩并珍惜,人类才能在保护自然才保自身的境遇下去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3.生态理性消费观教育

人类生存离不开消费,生态理性消费观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消费观念,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绿色生态。新的时代特征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的消费观念急需改变。所以要让现有解决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环境恶化问题的方法发挥有效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性消费观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是独立的,它与整个社会与自然休戚相关。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性消费观教育应该侧重在提倡适度消费与自觉抵制不良消费行为两个方面。提倡适度消费,把俭省节约的话题重新提上教育高度,拒绝以享受挥霍为主的骄奢生活方式,自觉响应国家环保号召,积极宣传绿色食品,宣传资源的循环利用,践行绿色生态观念,把生态的保护与理性消费观念结合在一起。

4.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大学生在对可持续发展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懂得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共同相处在一个生存系统之中,现在的行为与未来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当下学会保护生态系统,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面对生态生存危机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人类工业发展的脚步,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日益增多,在以前粗放的生产方式下,自然界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随着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以及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不得不首要重视的问题。对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维护的教育仍然离不开高校这样主要的教育阵地。大学生作为具有先进知识与文化的年轻群体,对其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与可行。

2.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生力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更易对环境保护产生认同,并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更加容易接受和谐共存的观念,并通过自身行为带动其他人。

3.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提升了对生态保护的觉悟,而且对其价值观世界观也有影响,通过生态道德教育逐渐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对自身价值有新的认识,在与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了实践,也锻炼了道德意识,进而能够以生态道德自律自己的行为,成为高素质人才。

三、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欠缺

在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长期以来都是以对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中心。在其中只有少部分捎带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需要重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等其他共同处在地球这一个系统中的共存体的关系。对承担社会责任讲的多,对尊重自然对未来负责讲的少,这样长久以往生态道德教育就慢慢淡出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利于对大学生的培养。

2.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考察并未具体到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考核上,高校与教育工作者多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生态道德教育,认为环境保护与自身并无太大关联,环境保护首当其冲承担责任的应该是政府。然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每一个小我都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在教育工作中,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漠然与认识上的误区。

3.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缺乏

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工作者并没有专业的教学经验,多由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来兼任,没有经过专业的生态道德教育的考核,也缺乏系统的培训学习,使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另外在对社会一些不道德的生态现象解析时,部分工作者多是一笔带过,并不深刻分析现象与造成的后果之间的利害关系,使得学生们在学习时没有深刻的记忆,难以感同身受的得到体会。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提升生态道德教育课的地位,上升到基础课程行列

改变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提升对生态道德教育课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程是最基本的范围最广的教育途径。把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设为基础课程的内容,改变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的局面,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要求相适应,协调一致,强化了生态道德的重要,也改变了人们长此以往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帮助构建新的教育观念与全社会构建生态文明的氛围。

2.积极开展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系统的理论知识离不开实践。生态道德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态道德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生态道德教育得以升华。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应重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积极组织学生团体,构建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活动方式,使课堂外的校园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另外一个平台,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目的性与覆盖面,把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与对自然科学的热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3.利用传统道德文化,形成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传统道德文化在我国有深厚的根基,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诸子百家的学说至今都熠熠生辉,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使生态道德的内容从教育之初就寓于教学之中,并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为底垫,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形成系统的内容体系。

4.加强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法律支持

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航者,首先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把生态道德与法律的强制性约束结合在一起,有效保障生态道德教育的践行实效。法律法规调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式矛盾,生态道德教育在提高个人自我修养与认识的同时又不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态道德的基础上,从遵纪守法的层面去自觉遵守社会生态道德规范。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觉悟、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在生活中合理调节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跟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一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宁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意义、原则及内容[J].江苏高教,2009(2).

[2]刘艾.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0(4).

[3]李芙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7(5).

第2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高校 德育 生态道德 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文明发展动向的前瞻性认识和深刻把握,也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在于对人进行的生态道德教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不仅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通过高校实施生态德育,使大学生成为践行生态文明观的模范。

一、对现代德育的反思

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根据生态道德原则和生态道德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进行影响,把生态价值准则灌输或诱导到会成员内心,使之转化成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它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感情和意志,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善”待自然,能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环境保护目的,使人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现代德育(有的学者称为传统德育)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其德育指导思想、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管理、评价以及模式等,都是按照工业文明的轨迹进行的。传统德育因为非常强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被称之为“人际德育”。人际德育是适应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相互对立、“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出发,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时体现出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与人为善的态度,其主要任务也在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却单方面的认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任何行为都是合乎道德要求的,德育的生态性相当薄弱(也可以说是基本被忽视),甚至在德育中出现了许多反自然的因素,德育给学生灌输的是工业文明价值观――以主观价值论为核心的价值观,把征服自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展示,所以“主宰自然”、“征服自然”、“驾驭自然”、“控制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等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客观地说,人际德育理论在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没有被激化的状态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并且成为全世界必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的棘手难题时,人际德育由于过分强调人类的利益,无视自然界的存在意义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无法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很显然,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在走向生态文明的今天,传统的德育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反思传统德育,必须进行德育观的转变,而适应生态文明的新的道德价值观――生态德育观成为良好的选择。生态德育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是当前中国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新要求。

二、推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高校应该将生态道德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大学生良好品德的一个要素,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为创造以生态道德为核心的人类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立足生态文化建设,优化生态德育环境

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抓好大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课堂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使他们在学习科学和人文知识中充分认识生态发展的规律,提高对生态发展的认知。二是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把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三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惜花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良好的教育。

(二)结合课堂教学,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是由个体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心理品质等构成。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课程教育要贯彻生态德育理念,使德育主体认同并实践。课程教学是宣传和普及生态道德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学生获取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参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将生态德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学习和切身体验,唤起生态良知,增进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意识是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的首要途径。只有增强生态道德意识,才能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和营造生态平衡的社会实践中去,自觉履行作为生态道德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三)转变教育工作者的观念

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实施,要求我们整个社会尤其是教育者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开展好生态道德教育,并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同时教育者的生态德育意识是生态德育目标实现的前提,是课程有效利用的动力,所以必须对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丰富他们的生态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生态道德能力是对生态道德知识的吸收、消化、运用和发展的能力。通过生态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能力的发展,那些外在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一种信念和追求,这种信念和追求有利于生态道德能力的形成。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一方面要确立人的生态道德建设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大学生履行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本领;另一方面,不断充实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使大学生能够全面把握生态道德的理性知识,引导大学生加强生态道德实践经验的积累并进行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思维训练。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作为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养成、职业行为养成等。重视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生态道德,养成不随地吐痰、不摘折花木、不乱扔杂物,以及实行垃圾袋装和分类投放等良好的道德意识行为。重视大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努力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和生态道德规范在职业领域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广州日报,2007-10-25,A1-A4。

[2]庞昌伟.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J].中国石化,2007(11):83-84。

第3篇:生态道德范文

作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和江西省唯一的林业类高职院校,近年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通过渗透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体验教育,探索一些新的生态道德培养方法,使大学生轻松掌握生态知识,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态道德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就成了构建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途径。如果大学生在校时没有接受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没有具备生态文明素质,毕业后可能会仍然沿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思路。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现状令人堪忧。我们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深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态道德认识模糊,缺乏生态道德责任感。二是生态知识欠缺,生态道德意识不强。三是自然权利认识不清,缺乏生态道德情感。四是自律意识淡薄,缺乏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

有鉴于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方面,在生态道德的培养过程中推行渗透教育和实践教育。学校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课程体系,采取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教育的模式。理论培养部分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培养部分则由参与实践活动、素质测评评价和德育答辩构成。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的培养过程中推行环境教育和体验教育。学校特别注重绿色学校的建设,在校园规划方面注入生态理念,打造一批动植物古诗词灯箱、楼宇生态画、生态雕塑、历史上著名的生态类专家学者雕塑等生态景观。学校制定并实施了绿色办公制度、低碳校园计划、无烟校园制度等,在校园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智慧消费和绿色消费,提倡简朴生活,低碳生活。

第4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道德 互动建设

当代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在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许多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资源也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环境破坏,导致旅游资源的逐渐退化甚至消失。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使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维护相协调?以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为宗旨的生态旅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兴起的。“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实质上是绿色旅游,其目标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研究和实践。

近20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常常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和管理,仍然可见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了哪里。既然人类的旅游活动导致了过重的环境压力以及环境损害,那么人类必须为此承担责任。基于此,生态道德(Eco-morality)作为一种“危机道德”,着重于对人类在旅游过程中所应履行的义务的必要强化。生态道德是以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生态道德的建构意义在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以及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自我扬弃。生态道德承认自然物有其自身固有的权利和价值,它将人类看成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人类的行为后果放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回应中来评价、审视,其思维方式是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人的行为凡是有利于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进化,就是道德的,反之是不道德的。生态道德要求人们以伦理道德为视角,反思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从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提出相应的道德原则,即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生态道德的标准和信念及其道德规范将自发地约束和调节旅游行为, 而生态旅游以其特有方式对理解和构建生态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生态旅游与生态道德的互动建设关系将是本文的主旨话题。

1 生态道德是生态旅游的核心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旅游活动以大自然为舞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发展。生态旅游所蕴含的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文明与科学的传播、保护与开发的协调、财富与科技的补偿等价值理念都很好地融入了和谐观。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生态道德承认自然物有其自身固有的权利和价值,生态道德的思维方式是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人与自然物都是地球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人类是大自然之子,生命来源于自然界,人类的繁衍与健康生存,依靠大自然产物供给为支持系统,因此人类本能地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向往大自然。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企盼从忙碌节奏和污染环境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绿色森林、清新空气、温暖阳光的亲切关怀。生态旅游活动形式多样,既含有观光游览、度假疗养,又有修学健身、科学旅游和特种旅游。旅游景观提供的阳光、空气、水体、山丘、绿色生态系统以及自然奥秘,是多功能复合系统,旅游者置身其间,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并在大自然中寻找和领悟生态智慧。

1.2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道德转变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原本是一种天然的和谐体,只是到了近代,科技飞速进步,生产力迅速提高,人口急剧增加,物质消费亦成倍增长,对自然界过度索取,超越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容量和净化力,导致环境污染、退化与破环。自然物既然有自身固有的权利和价值,也就享有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享有能够持续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要充分尊重自然物的这种权利。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旅游,使自然物得以实现有其自身固有的权利和价值。“旅游资源的管理应当既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要,又维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对于不可持续的旅游,利润最大化是开发商追求的目标,追求享乐则是旅游者的主要目标。价格是调节供需的杠杆和游客与旅游点建立联系的纽带。其最大的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而由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则主要是由当地居民承担。它以牺牲环境资源的持续价值来获取短期经济效益,这种旅游不可能持续发展。生态旅游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实现代内和代际的利益共享和公平性,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以实现。

2 构建生态道德,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5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道德教育 绿色学校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要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好环境,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1 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

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虽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但是,它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连续发生了多起造成许多人死亡和痛苦的“马斯河谷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米糠油事件”等重大环境公害事件之后,人类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鉴于此,西方国家很早就将环境教育和人与自然的道德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实践中加以重视。比如美国分别于 1970年和 1990年两次颁布环境教育法,在教育总署下设立环境教育司,并设立了环境教育基金会和各种环境教育奖金。在英国设有环境教育委员会,并且设有国际环境保护教育中心。此外,日本、印度、泰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都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并具有完整的中小学和大学的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同时十分注重环境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在各科教师中进行环境教育的职前培训。应当说日本人民高度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与其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所接受的环境教育密不可分。

2 我国的发展现实要求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2.1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这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党的重点关切问题。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2007年入夏以来出现的太湖、巢湖、滇池等地爆发的蓝藻水污染危机,说明二十多年积累的环境问题已到了危险的临界点。空气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现象也极为严重,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辐射、电子垃圾等新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增多,生物多样性锐减。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已经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不断扩大。我国、印度和俄罗斯名列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榜首。作为传承知识的载体、培养人才的学校必须将环境教育和人与自然的道德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实践中加以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心纳入德育的整体结构,通过对人们进行环境知识、生态意识、环境伦理的长期教化和引导,使人们自觉养成热爱自然,善待生物,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试想在一个“生态盲”、“环境盲”的国度里,要想根本改变生态环境是十分困难的。

2.2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转变伦理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由于贪得无厌的利己主义本性,使得个人或民族不可能从“人类”整体的利益出发,不可能从长远利益出发,也不可能对其活动后果真正负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悄悄的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全球化加快了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生态殖民主义愈演愈烈。中国制造的商品的主要进口商是美国(21%)、欧盟(19%)、中国香港(16%)、日本(11%)及南韩(5%)。全球消费者受益于中国商品的好处,而环境负担却是由中国公民来承受。据报道,发达国家目前正以每年 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运送有害废物。自1980年以来,发达国家已有1000多艘船只,总计1163亿吨有害废物运抵第三世界国家。因此要把关心和爱护生态系统纳入到新的道德观念中,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要提倡人人负有为人类整体利益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谴责和抵制为贪图私利和眼前利益而制造、转嫁污染的不道德行为。

2.3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要求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的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精神。《礼记•中庸》说道:“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万物均是自然化育而来,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只有彼此尊重,和谐相处,才能生生不息,世代绵延。我们的祖先还十分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并从中吸取营养。在《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出了君子要效法天道刚健有力、周而复始的品格,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坤卦《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出君子要效法地道平顺居下负载万物的品格,醇厚品德并勇于承担重任。这是我们祖先悠久的生活智慧和对宇宙认识的结晶。构建生态文化,必须弘扬这种深厚绵长的精神和理念,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

3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措施

3.1 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环境教育

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尊严和荣誉的尺度,环境意识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实施环境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而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首先必须把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的生存和人类的可持续教育,纳入绿色学校的教育之中。学校的定位,不仅在于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而且也为恢复自然生态、建设自然生态服务。因此,绿色教育已成为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办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其次,“绿色学校”是人类生态观念变革在学校系统的积极响应。在这一社会生态的转型期,迫切需要发挥学校作为绿色文明中心的精神辐射作用,既使建设未来的文明使者熏陶了绿色文明,也使社会感受到学校的绿色文明。其三,“绿色学校”将解决“绿色无知”问题。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并非人们故意所为,而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反映出人类在生态上的“无知”。“绿色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将人类、非人类生物、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用绿色理念认识其规律、规范其行为。理解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确立起人与自然关系中由自然到必然的人类义务和责任,树立“绿色意识”。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营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目前我省绿色学校累计达到1665所,其中部级14所、省级97所;已创建绿色社区(小区)575个,其中部级8个、省级21个、市级201个。

3.2 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建设责任制,提高领导层的生态道德水平

各级领导层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制法规、社会经济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在环境保护和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决策者的主导作用。但是,现行考核政绩制度容易产生短期经济行为,既不符合经济规律,更违反生态规律。这些局部的“成就”掩盖了巨大的社会成本。此外,它还将管理部门和领导人的前程紧紧捆在一些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主观数字上,成为统计腐败的源头。毫不奇怪,代表人民利益的环境,往往成为经济政绩比赛的最大牺牲者。早在1994年我国就对淮河污染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治污金额超过600亿元,地方政府官员每年签署环保“军令状”,而淮河污染依然如故。资料显示,淮河流域至今没有一位领导因为未完成治污目标而被处分、处罚或下台。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党的重要任务。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和责任制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建设责任制,正确把握和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同时在环境保护中抓好环境教育,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断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进而激发领导者带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3.3 鼓励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人类怀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义感和责任感,以“绿色、和谐、自然、健康”为宗旨进行的适度消费,是在避免过度消费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一种消费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这一工作的主体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政府应大力推进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杜绝“炫耀性消费”和“形象性过度消费”,引导公众从社会主义新文明的角度认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环境文化,培养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让全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和行动中节约资源,并且利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充分改进现有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消费的实现,将促进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为广大消费者将通过“绿色选票”遴选那些有益健康,无害环境的产品,并向消费品的生产市场发出“绿色信号”,这种绿色需求将刺激企业转变产业结构,挖掘绿色产品,以增加绿色食品的供给,从而保证绿色消费的实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俭以养德”之古训,选择节俭,不仅选择了科学生活方式,追寻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更是确立了一条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3.4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

按照生态文明观念,资金、技术不再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钥匙,道德文明的力量最终能够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其纳入道德与文明规范及评价体系。这就要求人民从生态知识过渡到信念,树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培养人对自然的文明程度,自觉地反省自身的道德观念,反省文明地评价人对自然生态活动的善恶,寻找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文明准则。

生态文明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四大范畴。生态善恶 ,是指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凡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行为都是善的,反之则是恶的。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善恶观念,才能使生态保护成为人类的自觉行为。生态良心,能使人类肯定地认识到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与统一关系,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的责任,监督和评价其它人的社会行为。生态正义,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正义感,与所有危害人类环境、破坏自然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生态义务,建立在人民对生态危机及后果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在生态道德文明原则指引下,自觉自愿地承担义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善恶观,凭藉生态良心,以强烈的生态正义感承担生态义务。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的做法,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受到自然的无情报复。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第6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性行为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拓宽德育的教育范围,把全民纳入德育教育对象之列德育是全社会的工作,教育对象应该包括全体民众,不仅限于在校学生。生态道德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全体公民纳入教育对象的范畴。不仅要重视法律建设,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积极地开展生态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树立生态道德的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全民关心环境、全民保护环境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研究,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牢牢地抓住,不可懈怠。

我国目前生态道德观教育现状应该侧重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生态道德观理论的研究,建立生态道德观的学科体系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建立和完善适用于各类学校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道德观教育的教材及相关的生态知识的科普读本,这是提高全民生态道德观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乐于生态道德教育、精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生态道德观培养要从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入手。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教育对象的生态环境知识,培养教育对象对自然的敬畏情感,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入手,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规范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教育对象的生态道德意识。

一直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指导地位,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

思想道德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从强调天人对抗,转而关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2.培养教育对象维护生态环境的自律能力。

思想道德教育要通过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教育对象明白,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形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地球现有状态既是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也需要生命活动的调节、控制来维系。要引导教育对象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要使教育对象意识到,对地球上飞禽走兽、自然景观的珍视、爱护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要使教育对象树立起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生态环境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要达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就必须确立和完善一套教育对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体系,来约束教育对象的行为,使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成为教育对象自觉的道德行为。要改变人类中心化的传统观念,同自然友好相处,同其他各种生命形态友好相处,要在思想和行为上体现出对其他生命形式应有的尊重。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负责,要积极参与美化自然的活动,促进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思想道德教育还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科学的生态道德规范,使之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付文杰。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95~98.

[2]贾义保。论生态道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6):32~33.

第7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拓宽德育的教育范围,把全民纳入德育教育对象之列德育是全社会的工作,教育对象应该包括全体民众,不仅限于在校学生。生态道德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全体公民纳入教育对象的范畴。不仅要重视法律建设,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积极地开展生态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树立生态道德的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全民关心环境、全民保护环境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研究,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牢牢地抓住,不可懈怠。

我国目前生态道德观教育现状应该侧重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生态道德观理论的研究,建立生态道德观的学科体系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建立和完善适用于各类学校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道德观教育的教材及相关的生态知识的科普读本,这是提高全民生态道德观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乐于生态道德教育、精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生态道德观培养要从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入手。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教育对象的生态环境知识,培养教育对象对自然的敬畏情感,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入手,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规范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教育对象的生态道德意识。

一直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指导地位,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

思想道德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从强调天人对抗,转而关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2.培养教育对象维护生态环境的自律能力。

思想道德教育要通过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教育对象明白,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形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地球现有状态既是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也需要生命活动的调节、控制来维系。要引导教育对象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要使教育对象意识到,对地球上飞禽走兽、自然景观的珍视、爱护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要使教育对象树立起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生态环境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要达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就必须确立和完善一套教育对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体系,来约束教育对象的行为,使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成为教育对象自觉的道德行为。要改变人类中心化的传统观念,同自然友好相处,同其他各种生命形态友好相处,要在思想和行为上体现出对其他生命形式应有的尊重。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负责,要积极参与美化自然的活动,促进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思想道德教育还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科学的生态道德规范,使之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付文杰。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95~98.

[2]贾义保。论生态道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6):32~33.

第8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261-02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面对我国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仅仅依靠国家强制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从孩子入手,将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作为着眼点,促使全社会的人都能自觉投入到我国的环境建设中来。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生态道德建设需要从小抓起,利用学校教育对孩子的特殊影响力,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要通过对青少年的生态道德观的培养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水平。

一、生态道德及其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也称为环境道德,在传统道德教育中,人们往往将着眼点放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主要目的在于教会人们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学会待人处事的方法与技能。而生态道德教育在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同时,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的提出使得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道德的水平,道德力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

生态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出发点,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引导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谋福利。学生在中学阶段获取知识,形成良好品德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因此关注生态道德教育更要注重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教会学生如何消除环境污染,保护大自然,保护我国生态物种的多样性的同时,更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生态道德教育,将生态道德教育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如今环境保护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生态道德教育必将成为未来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建设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提倡生态道德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中学生道德水平的全面升华,更是中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客观表现。

二、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道德培养意识薄弱

在中国的中小学学校教育体系中,设有思想政治(品德)课,对中小学生进行专门的道德教育。在这传统的德育课中,关于生态保护的内容微乎其微,其主要内容是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积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实践证明这种对于美德的灌输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社会、学校的等对于道德教育的使命往往被人们忽视。在社会生活中对于生态道德的宣传微乎其微,许多人甚至不明白生态道德的具体含义,他们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只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而非道德约束。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也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对于中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的相关工作不到位。许多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缺乏生态道德教育的专业培训,致使许多教师缺乏必要的生态道德教育知识,教师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终将影响到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进行。此外,家长在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方面没有起到榜样作用,如果家长生态道德素养较低,这将不利于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缺乏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在这个崇尚“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人们坚信“人定胜天”,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促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即便人类破坏了生态资源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弥补和恢复。这种思维会逐渐渗透到平时的学校教育中,使教师和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忽视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致力于先进知识的学习。在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粹中,有许多关于生态保护的历史文化故事和道德风俗,我们的中学教材中也有涉及生态保护的文章,但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使得许多教师对这些教学内容不以为然,致使学生对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缺乏兴趣。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缺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现在的文化背景下也很难得到重视。在许多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中,有关生态保护的书籍少之又少,中学生只能接触到很少的阅读材料。此外,学校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意,整个校园设计呆板僵硬,缺乏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三)对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理解不全面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人们对生态道德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关于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人们的认识并不全面。其实生态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环境保护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将环境资源开发同人类的长远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人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认识。部分学校认为在校园的绿化区树立一些诸如“不许践踏草坪”等警示牌,就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许多教师受自身教学素养结构的影响,简单地将“讲卫生、懂礼貌”等作为学生拥有良好生态道德品质的标准。这些学校和教师都没有正确理解生态道德教育的精髓,造成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表面化,不利于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四)应试教育束缚生态道德教育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分数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要标准,因此学校的一切教育内容都以取得高分为中心,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高效率及考试结果的高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家长更倾向于孩子取得好成绩、考入好大学,对于孩子的环保意识培养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在生态道德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的学校教育更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技能的培养上,完全忽视了中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学校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投资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教育及实验室等硬件条件,同时在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单一乏味,课时较少,学校和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及英语等学科科目上,部分教师甚至认为设置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是浪费时间。应试教育已经严重束缚了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

三、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意识

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身体和心理的各项机能发展并不健全,因此教师成为中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形成自我品德的重要传授者和教育者。教师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往往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地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素养的专业化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的生态道德水平,同时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将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教师的评价体制中。为了促进中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的发展,学校应加大对生态道德培养的宣传力度,通过大众媒体和网络资源来宣扬生态道德教育,加强教师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度。此外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参与环保的兴趣,更要结合国情和世情将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宏观的角度来阐述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首先,我们应加强对于有关生态保护的历史文化故事及风俗习惯的重视及宣传,为中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教室的文化园地或者教学楼的楼道、走廊张贴有关生态保护的名言警句或有关大自然美丽景色的优化图片,可以对各地关于生态保护的风俗习惯进行收集整理,开设文化展厅或出版图画书籍,让同学们在欣赏中学会领悟。其次,要增加中学生有关生态保护的课外读物,在学校图书室开设专门的“生态保护阅读室”,开展“校园生态文化阅读节”,让同学们在书籍中受到感染。最后,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欲望。努力建设生态校园,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景观设计中,在学校划分不同的绿化区,实行“责任到班”,将校园环境建设的权力下放到具体的班级,每个班级、教师及学生都要拥有自己的绿化植物,让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在参与中得到提升。

(三)寓生态道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生态道德教育也应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入生态道德的教育理念,将课本知识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我国的环境现状,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此外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也应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生态道德的认识,辅助教师对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丰富教师和学生的生态理论知识。

(四)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

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实践中去。首先,要积极开展各项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学习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开展生态道德知识竞赛活动,增加同学们参与生态道德培养的积极性;进行生态道德知识演讲赛,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意识。其次,要将生态道德教育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近几年中国的雾霾天气越来越频发,教师应组织学生学习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使同学们可以切身体会到生态破坏带给我们的危害。最后,开展生态旅游,组织学生到农村接触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组织学生参观我国的一些著名生态保护区,通过接触大自然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李晓辉.让生态道德意识注入每个孩子的心灵[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4).

[3]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第9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环境保护;学习兴趣;综合素质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形成自有的思考方式时,如果能在中学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就能够契合国家的政策方向,使他们能够具备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理念和思想,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中学生物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物学科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本质与意义

1.中学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地球是生物的摇篮和家园,人类如果想在地球上长久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寻找到一条能够与地球和谐共存的道路。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人们需要做到的是共同维护生态和谐。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需要树立生态道德理念,为以后保护地球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知识来呈现,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学校更应重视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引领作用。

2.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背后,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许多地方甚至曝出环境污染造成当地居民、生物生存受到极大影响的新闻,这传递的信息就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而且这一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国家所面临的,而是全人类都面临的棘手难题。就我国而言,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只依靠国家的强制手段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人们能够形成生态道德意识,树立生态道德理念,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共同解决相关问题。想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各学校从生态道德教育入手。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教师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唤醒学生心中的生态道德意识。这将给学生一生的发展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

3.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当前,国家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个人的人生

走向。而核心素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生态道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领路人的角色,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非常必要。尤其是结合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理念的普及,更能使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教育观念,实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家庭成员的年龄、认知、阅历也不尽相同。所以,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在初始时也是不清晰不一致的,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己了解生态文明知识显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学生在了解生态道德教育之后如何去开展去落实,也需要相应的专业指导。学生在以后成长道路上成长为有素质、有涵养、有道德的公民,其前提是能够在中学阶段接受生态道德教育。

4.中学生物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优势

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并非空中楼阁,需要依托具体的课程,而中学生物就可以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载体。这是因为二者的目的是统一的,生态道德教育和中学生物的教学目标都是让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从而能够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将此逐渐内化为自身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二者辩证统一。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基于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而中学生物的很多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比如教师通过讲解光合作用,能让学生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生存乃至整个生物圈的良性发展都有重要的帮助。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

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掌握生态知识

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生物课程中涉及许多生态环境的知识,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在中学教育中,学生需要意识到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属于先进的文明,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主要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道德能够使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平衡,所以在新时期开展教学时,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必须要深入挖掘素材内容。生态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雾霾遮住蓝天、熊猫是珍稀动物等内容,而是引导学生感受到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只是简单地喊口号,则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生物知识,引导学生从表面到实质进行思考和感悟,正确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有机整体,不能在自然环境中为所欲为。比如,在进行“生态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明白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又时时作用于环境。通过这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能够形成生态道德的基本认知。在讲解“生态系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一调节能力需要得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个群体的尊重与呵护。如果人类人为地破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还是会使人类承担相应的惩罚。当然,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知识点时,教师要注意不能扰乱整体的教学内容,还要注意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渗透的适度性,避免给学生带来太重的学业负担,尽量做到生态道德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实现高度契合。教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渗透,可以大大拓展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的渠道和方式。而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生物知识点的统一,更能使学生接受系统性的教育,最终让学生知晓生态与人类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大有帮助。

2.教学贴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生态危机

生态道德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生态知识随处可见。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并从垃圾分类等点滴的事情做起。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教师需要了解身边有哪些给人们生活带来重要影响的生态事件,并以此为例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态环境事件。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将生物知识结合具体事例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述方式讲解出来,这样才会更加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才能被带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讲解生态道德知识,学生会更愿意学习。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剖析生态环境危机,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人口的增长与控制”这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人口控制的背景与意义,并让学生去观察春运时火车站的场景或者节假日旅游景区的场景。现在的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影音了解人口密集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例如,让学生思考人口的增长会对能源、水源、食物带来哪些影响,并对环境及生态文明带来何种影响等。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身的认知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对生态危机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相比教师在传统授课中讲解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灵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看待事物的方式更加多样。

3.立足课本内容,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将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进行陈述性介绍,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教师的讲解近乎天马行空,学生则不能高效领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融于教材内容中。这样,生态道德教育有根有据,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模式,如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深挖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题,通过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想法得到创新,也能使生态道德的知识点及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被学生掌握和吸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如在给学生讲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对生态系统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知,在心中树立环保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围绕真实的教学案例进行讨论。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草原上各种动物的作用。在一片草原上有羊、兔子、狼三种动物,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狼群的存在会对人类饲养的羊造成极大的伤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就开始对狼进行捕杀。但是随着狼的消失殆尽,兔子却大量繁殖,兔子与羊群开始争夺草料,最终导致草原遭受不可恢复的创伤,给人们饲养羊群又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针对这个事例,学生可以讨论每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师基于此再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将会使他们更加信服。所以,教师结合教材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对学生生态道德观念的树立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4.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教师单纯进行理论讲解,虽然能使学生明白知识点的重要性,但是很难让学生将理念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生物学中要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形成生态道德观念后能够勇敢践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形成坚定的生态道德意志,这有助于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抉择时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比如,学生在了解到有人通过贩卖野生动物进行牟利时,会遵从内心的生态道德感而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教师要将教学工作落实到学生的实践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和校园绿化管理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维护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环保组织或者环保机构,了解相关工作人员为生态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当前生态环境所遭遇的困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保主题的宣传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态道德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对生态道德的认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习惯和思考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会在一次次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关乎心灵教育的内容,是在帮助人类探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正处于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他们迫切需要教师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指导。因此,教师要在中学生物学科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以促进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念、磨炼生态道德意志,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林新菊.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及教学实践途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吴建军.如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J].中学生物学,2017(09).

[3]陈红彬.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4]窦葛琴.生态道德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内蒙古教育,2016(06).

[5]韩京艳.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