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与科技范文

艺术与科技精选(九篇)

艺术与科技

第1篇:艺术与科技范文

一、新媒体艺术的背景

从广义上说,人是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媒体。之所以被认为是媒体,在于人既是信息传播的起点,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受点。传播媒体无外乎是将人的传播能力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从而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产生。

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20世纪的60年代,是指在新科技、新媒介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艺术形式。随着信息革命和流行文化的发展新媒体艺术家们开始对于声音与文字、视觉形象、广播与传播、个人沟通与公共沟通的方式进行了思考,并将这些融合成一个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媒体环境。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材,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

二、新媒体艺术中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科技与艺术的关系,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艺术以视觉的形式对社会进行思考,而科技则不断地探索和提供着强大的可能性来对社会进行改造,这也包括了对于艺术的创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革命。下面分别从以下几点阐述:

(一)科技发展与文字艺术

人类将对自然的感知认识、简单的思维、群体生活的交流,通过口、耳两大感觉器官传出去,所以口传文化体系的建立和人类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首先是语言传播系统的建立。其后是书面文字传播系统的建立。中国自古即有“结绳记事”的说法,这是一种广义的信息传达活动,所记录的事为信息,绳子则为传播媒介。人类为了克服语言传播中的不可保留和极大的可变性,为了保存信息,发明了书面文字。直至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书面文字传播实现了重大突破。虽然文字可以保留语言信息,可是人工手抄的行为无法解决规模传播的需求,因此不能大量复制文献书籍,这是造纸术发明后很长一段时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另一种传播系统就应运而生了――公元11世纪,毕?N发明应用了印刷术,自此人类即开始有能力解决快速和大量复制文字的问题。直至今日印刷媒体还是文字艺术的传播载体,它的创立标志着传播由个体走向大众传播。而今天,对于它的发展、机制、规律的探求,正在向着更深入的领域推进。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电报、电话的诞生。到了20世纪中早期,无线电广播、模拟信号电视、录音录像等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先后问世,人类的文字信息传达扩展到了前任所不能及的领域,这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传播领域影响最大的一次变革,它使电子媒介超过了印刷术一跃成为传播的主力。

(二)科技发展与绘画艺术

新媒体艺术最大的优点,综合与融会了各种艺术样式,体现了艺术发展的复合性与多元性,使观众和设计者之间有更好的沟通,并创造出一个动态艺术空间更能使一般人融入艺术,理解艺术。

由此可见美术基础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不再像它在传统艺术中那么重要,新媒体艺术家不是用画笔而是借助新科技的力量实现作品。与架上绘画不同的是,这种作品不仅仅是视觉,而是更多地融合了多种媒体体验。更重要的是,与作品的互动也成为构成新媒体艺术的重要因素,这些是架上艺术所不具备的属性。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为新媒体艺术创造着新的机会,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技术因素成为新媒体艺术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对新媒体艺术家而言,新技术就像刻刀对于雕刻家一样的重要,不同的是,新技术的种类又要远远比雕刻工具的种类多得多。在新媒体艺术中,想象力和思想性的因素决定作品品质最重要的因素,艺术家在美术基础上的不足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技术所掩盖甚至替代。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作品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单独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团队协作也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

三、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科技上的进步,每每为艺术的创作提供着巨大的变革,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影响变得更加的强烈和迅猛。

第2篇:艺术与科技范文

关键词:科学;技术;摄影;艺术;作用

在我们还不断争论艺术和技术之间的矛盾和影响的时候,我们甚至没有发现科学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摄影术,已经发展了100多年了。关于摄影术的问题,其自身也自然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争议和讨论,其中涉及到科学技术与艺术在摄影行为中的关系为主要的争论线索。一方面的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艺术在摄影行为中的体现实际上依然是分离的或者无法断定的。尽管整个摄影作品完全是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扑捉,然而科学技术的功能仅仅是体现在工具上,而摄影者的主观意识和审美能力是摄影艺术最终形成的关键,即便没有科学技术工具,这种美也依然能够在人的脑海里实现。另一方面的观点则认为,上述这种充满了唯心主义的思维逻辑,让其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漏洞。科学技术本身就应该是摄影艺术组成的一部分,科学技术使摄影能够成为艺术的一个根本基础,离开科学技术的摄影艺术根本无法进行艺术表达。针对这样的争论和大背景我们对相关课题的兴趣,本文从科学与技术在摄影艺术中的作用的角度来进行深入分析,意图说明摄影艺术基础下,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1科学在摄影艺术中的作用

我们将文中的概念首先进行一下说明,科学包含着技术,但是我们谈到的技术却又指的是摄影的技巧,概念本身说明了科学与艺术是共同体,纠缠在一起说不清楚。科学是摄影艺术产生的基础这是毫无疑问的,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在摄影艺术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摄影工具无疑是科学的产物、摄影工具的使用无疑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摄影技巧无疑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方式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摄影艺术本身就具备的科学性。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对摄影艺术起着三个大的作用,一个作用是基础支撑作用、一个作用是工具支持作用,最后一个作用是推动艺术效果的作用。科学在摄影艺术的作用让我们发现了科学与摄影艺术之间的联动性,摄影艺术存在于整个的一个科学体系当中,比如摄影艺术的后期处理和摄影艺术的前期准备以及摄影艺术的操作过程中都接受科学主义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使得摄影艺术成为了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体现,这样的证明从科学对摄影艺术所起到的基础作用来看是不言而喻的。摄影所依赖的工具照相机本身被誉为独眼巨人,因为照相机中产生的摄影映象往往和现实中的一样。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作为人眼的一种延续和不在场的证明,摄影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客观性。而客观性是科学所要求的基础。没有任何干扰和参与,没有改变任何现状和动态,没有任何的可以和认为,也不存在各种矫揉造作,一切都是纯粹的,一切都是真实,同样,一切都是科学的。这就是科学的作用,这就是科学对摄影艺术的影响。

2技术在摄影艺术中的作用

技术这个概念本身也是两个层面都属于和具备的。如果说科学是摄影艺术的基础,那么技术就是摄影艺术的科学表现。不论是从成像的原理还是对时间的捕捉,不论是对现实的微观放大还是对宏观世界的微观缩小,我们都可以在各种技术方法产生的流派下焕发出对摄影自身艺术性的体察。从绘画主义摄影到纯影主义摄影,从纪实主义摄影到现代主义摄影的各个流派,摄影艺术的发展背后呈现出的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是摄影技巧的一种发展。技术在摄影当中分为两个层面的表达并且直接起到三个作用。第一个层面是艺术表达,第二个层面是科学表达。通过抽象手法来展现现实世界的技巧和手法就是一种技术的艺术表达,而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严谨抓拍中展现的手法就是一种科学层面的表达。技术在摄影艺术中所直接体现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幻想、虚拟和复制等等,而不论那样一种表现手法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方面是对摄影艺术在表达中的作用、一个方面是对摄影艺术在创作中的作用、最后一个方面是对摄影艺术在制作中的作用。

3摄影艺术所存在的两组关系

我们从科学与技术对摄影艺术产生的种种作用中可以看出,实际上科学与艺术是无法分割的共同体,只有严密准确的把握好摄影艺术与科学原理的关系才能形成真正的摄影。摄影本身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而摄影艺术是通过行为主体的主观表达灌入其中,这两者一个是容器,另外一个装内容,就如同思想和大脑的关系。思想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是思想的物质载体。只有坚持从辩证的唯物主义出发,才能够更加完整的把握摄影艺术中科学与技术的作用,才能够更好的把握住摄影艺术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下,我们应该着重注意摄影艺术存在的两组重要关系,只有明确把握好这两组关系,才能够更加完整的理解摄影艺术。第一组关系是不确定性和写实性。不确定性,因为摄影具有瞬发特征;真实性,尽管摄影艺术也能够产生不少的视错觉,但是摄影艺术的另外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纪实。不确定性和真实性看似是十分矛盾的,但是在摄影艺术中并不绝对。不确定性是因为在时间流中,我们摄影捕获的是一个瞬间,而瞬间的状态是我们无法彩排的,所以有机会获取自然艺术,也是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从这个层面上说,每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都是真实的。第二组关系是艺术真实与技术真实。艺术真实体现在艺术表达上,比如通过摄影所获取的情感和境界,这些主观要素的产生通过客观的表现,就达到了艺术上的真实,也使我们摄影艺术所要获取的内容;技术真实是在科学技术保障的原则下所获取的内容真实,我们不去探讨哲学层面上的问题,仅仅是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来把握摄影,我们不得不说,按照不同的视角,一个充满争议的矛盾体,在某种情况下何尝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体,动态的把握科学与技术在摄影艺术中的作用是我们掌握摄影本质的关键。

4结论

现代生活下,科学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的辉煌,同时也使得摄影艺术在某种层面上成为了现代化的坚定代言者。当我们无法分开说明的时候,就干脆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如果两者的结合物是完美的,那么两者之间就是不存在直接矛盾的,就是彼此能够相融合的,如果两者结合物是缺憾的,那么两者之间就是有直接矛盾并不能共存的。摄影艺术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结合物,摄影艺术即是科学的同时也是艺术的,摄影艺术发展了100多年,产生了众多历史性的作品,这都直接说明了科学与艺术是能够完美结合的。从科学与技术对摄影艺术发展的作用中能够看出,科学是艺术的基础,技术能够支持艺术的发展,二者相互贯通和融合,只有坚守彼此的职能,把握好彼此的融合度,才能够形成完整的产物,充分发挥两者的魅力,形成真正的摄影艺术。

参考文献:

[1] 丘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伊安・杰夫里(英).摄影简史[M].晓怔,筱果,译.三联书店,2002.

[3] 克里斯蒂安.麦茨.摄影与物恋.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艺术与科技范文

研究电影的人,特别是喜欢对电影进行纯理论思考的人,总不免要追索“电影是什么”,“电影应当怎样”,这样一些电影学的“元”问题,也就是说,总试图回答关于电影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人们称此为对于电影的终极关怀。然而一百年的电影历史却再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电影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人们根本无法一劳永逸地获得关于电影本质的永久性答案。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存在于电影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那种异乎寻常的紧密联系之中。一百年的电影历史,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生成又不断变化的历史。目前正蓬勃于世的电子数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场将引发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甚至消亡的深刻的技术革命。

一此后的色彩技术以及光学镜头和感光胶片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虽都程度不同地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基本上都没有触及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也就是说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电影艺术的发展进步是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中,真正给电影带来一次新的本体性变革的是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电视技术的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媒体存在的。而一旦当电视作为艺术形式出现时,正像声音因素被电影艺术习惯力量视为异己一样,电影艺术也把电视艺术看成是自己的敌对势力,在美国就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电影电视大战。而事实上在各国都曾程度不同地发生过类似的影视大战。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家当时没有意识到声音的出现是不可阻挡的,它必定要进入电影并使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前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家们也同样没能及时地意识到电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强势媒体对于电影艺术的深刻意味。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电视技术给电影艺术带来的深刻影响的话,也许有一个说法是便捷的,那就是使电影艺术进入了电视时代。在探讨并努力准确表述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的本体存在或者说本性的过程中,有一个广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异同的探讨和争论。直至目前仍有人致力于电视艺术特殊性阐释和论证,即将电视艺术视为电影艺术之后的人类的又一种新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努力收集归纳其有别于电影艺术的特异之处。然而笔者始终认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差异,充其量只是同一类艺术形式内部不同种属之间的差异,而非人类基本艺术形式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的是一些量的、暂时性的、技术性或经济性的差异,而非艺术本体上的差异。也就是说,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是一致的,相同的。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异和分野正在和已经消失和弥合。“电视电影”这个影视艺术的新品类的出现与存在,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一点。[4]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宣布,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主要的和根本的意义,并不是在电影艺术之后、之外,使人类拥有了一个新的基本的艺术形式,而是使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时代。其间变化之大,以致于事实上使我们已不便再用电影艺术这样的词语来意指人类的这一迟来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应选择并习惯于影视艺术或影像艺术之类的新词汇、新概念。不仅电视时代的整个影像艺术之内涵已非电影艺术一词所能涵盖,即使单就电影艺术本身来讲,在电视时代的一系列新生与扩展,如在制作与播放以及观赏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都已使电影艺术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纯粹,不那么像电影了。大约是由于原有思维习惯的作用吧,人们只注意到了电视技术生长出了电视艺术这一重要事实,而且也许是吸取了历史上曾长期无视电影的艺术属性的教训吧,人们不仅一下子便认同了电视的艺术性质,而且似乎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发现和发掘电视作为艺术的区别于电影的特殊性,并急不可待地宣布电视是继电影之后的人类“第八艺术”。结果却忽视了另一个同样重要或者说更重要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美学本体上的一致性,更忽视了电视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所给予电影艺术的深刻影响。如果把这种深刻影响所包含的发展趋势也考虑在内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下面的结论:进入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即使还可以称之为电影艺术的话,也已基本上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即以光学成像为基本技术与手段的电影艺术了。

人类社会确是以加速度的形式向更高的文明发展进化的。就在电视技术的发展进步正在深刻而有力地刺激并推动电影艺术向新的深度与高度发展迈进,其势方兴未艾的时候,又一种新的电子技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又勃然兴起于世,并给予电影艺术以及整个影像艺术以更为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场变革的来势之迅猛与内力之深厚,使人们真真正正地感到了绝对的应接不暇与别无选择。它既不像声音技术那样允许人们有一个怀疑、反对、认同的过程,也不像电视技术那样给你一个进行十年抵制大战的时间,而是在电视技术已经与电影技术趋于融合的基础上,一下子便出现在电影艺术的内部构成因素之中,它可以在你对其所知甚少或根本处于无知的状态,甚至根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出现与存在的情况之下,就一下子从里到外全方位地包围并渗透于你了。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呢?

从技术层面讲,这一次的电影新技术革命,不是某种单一的技术变革,而是以电脑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包括电影、电视、电脑硬件与软件、电话、自动化工程、机器人等等新技术长期发展融合的集中体现。从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已没有什么影像是不可制作的),到电影制作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电影已可以不是拍摄的,而是“合成”的),再到各类新兴娱乐产品、产业的产生(如电脑游戏,实真经历,互动娱乐等),再到全新的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如只读记忆光盘、数字光盘、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互联网等),这一切不仅无一不直接引发着电影艺术的本性变革,更以集体的合力最终将电影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后电影时代”。

从艺术层面上讲,在后电影时代,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使电影艺术的奇观本性得到突现,超越了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而明显处于前景位置,直到产生所谓的“效果美学”[6](二)电影制作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使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电影理论趋于解体,并将最终改变电影本身的本体存在

虽然就全行业来讲,电影业仍然是一个“胶片”行业,但以卢卡斯“魔光实业”(ILM)为代表的数字化新技术正在排除电影拍摄放映的老式机械装置,电脑合成的数据人物和影像处理的仿真场景已经预示着电影工业成为“无胶片”行业的可能。就是说,电影已可以不是排演拍摄成的,而完全是电脑合成的。如果说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局限在于它的每一个艺术想象的实现都受到制作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的话,而随着电脑数字技术支配电影制作,则最终完全超越了人类有限的想象力。它可以合成任何现实的、非现实的视听影像,只有你想象不出的,没有它制作不了的。这样一来,影像与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就变得非常脆弱了,影像本身不再保障视觉的真实性。再简单地讲就是,电影已不再是“记录”(Record),不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而是“合成”(Graph),是“实在的非真实”(Virtualirreality)。显然,当观众已清楚地知道任何影像都可以是数字化地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对电影真实性的确信也必将终结。

(三)新兴媒体新兴娱乐产品的建立和新的传媒体系及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已经形成人类全新的“视听文化”,亦使电影艺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直至消失在新的系统之中

随着电视的出现,以及其后电脑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新兴媒体及新兴娱乐产业层出不穷,并逐渐形成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局面,电影不仅丧失了“大众艺术之王”的地位,更重要的电影与电视、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电影正在汇入更大的视听媒体洪流之中,这一媒体洪流从摄影化走到电子化,现在又到了网络化新阶段。

在这些新兴的娱乐产品或方式中,有两种产品或方式对电影的影响或者说改造最为深刻。其中一个是“互动娱乐”(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s),及由之而生发出的互动电影。这种互动电影为观众(用户)提供了这样的可能:从一个音像数据库选取素材,建立多种不同的电影叙事走向,事实上就是构造观众(用户)自己的故事。另一个是“实真经历”(Vivtual-Reality Experienes,简称VR)。“实真经历”是对真实的全方位(视、听、嗅、味、触多种感官的信息来源及其综合)人为仿造,并企图最终达成与真实的完全一致。“实真经历”的用户或者说参与者,或游戏者,可以进入一个电脑合成的人为环境,在那里自如地活动,与物体、人物和事件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叙事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传统的“视窗展示”方式和静坐式观影方式,让位于“活动中心”(activity center)式的“入门探寻”;被动的观看者,让位于能动的参与者。当电影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种水平或阶段时,即便我们仍然将其称为电影、看成电影,也不难理解和想象它同此前的、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已相去甚远,太远了。从内在的叙事内容与方式及结构到外在的展示方式、场所及观众的“观看”方式直到“观众”——用户由之而获得的艺术体验及审美感受都已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正如有些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互动电影”与“实真经历”与传统电影的最重要的区别之点,在于其对于经验的强化和对用户控制力的赋予。而一旦用户拥有了这种控制力,则无疑意味着对叙事可能性悬念的摒弃,同时也就意味着对观众的观影欲望的摒弃,因此,单从这一点来讲,已决定此类新电影要保持或形成观众——用户的新的引力或欲望,就必须构建自己的新的电影语法。

虽上述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尚处在开始阶段,许多新的设计和创造还处在初期和试验的水平上,还存在许多有待定型、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其发展趋势已是如日东升。1997年第一部互动电影《黯淡》已制作并发行;“实真经历”也已进入实验试制阶段;网络电影更是早已出现,网民完全可以像电台点歌一样,上网“点看电影”。不仅如此,世界的高科技巨人们正在联手研制被称作“蓝牙计划”(blue-teeth)的可以将所有装置(电脑、电话、电视、音响、家用电器和各种数据库等等)共享的联动终端。其目的是只要动一动手指头(甚至动一动意念),你就能得到、看到和听到你想要的一切。届时,不仅人类的视听文化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就是人类文明也无疑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新阶段。

这是一场正在悄然行进中的电影技术与电影美学革命。经历这场革命之后的电影,即使不是烟消云散,也已是面目全非。而且确已可以看到或感受到使电影走向终结的新事物、新力量。

安德列·巴赞认为,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所谓的“木乃伊情结”。其含义是说,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经历过的生活尽可能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仿佛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之免于腐朽,如木乃伊一般。[1]电影诞生之后,由于其所具有的对于视听信息的方便而直观的呈现能力,便成了这种情结最理想的承载方式。于是巴赞在1946年便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完整电影神话”的概念,认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全景。”[1]进入后电影时代之后,我们发现,这个“完整电影神话”即将和正在成为现实。电影的完整再现与电子游戏的人机互动作为两个向度的理想追求,即将和正在最后阶段实现融合。代表这种融合的就是“实真经历”技术的出现和走向完善。“实真经历”既代表人类真实完整地记录自己生活这一探索轴线的运动极限,也代表了人机互动的仿真追求的运动终点。在“实真经历”的时代,我们将会和正在看到,我们不仅可以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而且我们将无法区别这再现的现实(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现实的不同(进入“实真经历”过程的“用户”由于不仅接受了“实真经历”技术所提供的从视听到嗅味直到触觉的全面的虚拟的仿真信息而且被隔绝了全部的现实真实信息,因此直到“实真经历”结束,将根本无法分辨这种虚拟真实与真实的现实);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发现,我们不仅生活在实有的现实中间,我们也同时甚至更多地生活在虚拟的现实中间(比如我们不仅为现实生活中亲人的健康而欢乐,也为艺术虚构中的古人的痛苦而流泪)。其实很久以来或者从来就是如此的,只是今天恍然大悟罢了。更有甚者,我们还将看到,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的现实不仅越来越难以区别,而且处在一种密切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的互动状态之中。总之,对于现在特别是未来的人们,虚拟的现实将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将构成他们的人生。

于是在事情的最后阶段,我们终将发现,人类从完整再现现实的艺术追求出发,最后又走回到了创造现实的生活本身。正如作为心理学家的电影美学家爱因汉姆所预言的那样,与现实不同的才是可以审视的艺术。如果与现实完全相同了,则是现实本身,而不再是艺术。因此,“实真经历”的出现,正预示着电影艺术的终结。[8]

引力与加速度的等价使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那么,虚拟现实与实有现实的等价又将意味着什么呢?到那时,也许终结的不只是电影艺术,整个人类思维与哲学都将发生目前还无法预想的深刻变化。

短短一百年,电影却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化,以至即将走向终结。回想它曾给我们带来如此巨大的、长达百年的欢乐,一时确实很难接受,而理智应当告诉我们,如果放在足够长的历史长河中考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所以,天才的巴赞才只用一个问句——“电影是什么?”来命名自己的文集。

第4篇:艺术与科技范文

【正文】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顾影自怜地抗议技术对艺术的压制和不战而降地接受技术对艺术的收编,都毫无必要。我们要做的是冷静地考察科学技术怎样影响了艺术的“出场”。

作为人类进化制作活动的手段和作为一种器具或物品的技术会对艺术产生影响,但这只是表层的现象。技术通过手段和物品透露出一种观念,这观念是技术赖以理解世界并展开改造制作活动的出发点,如生物工程技术便显示出这样的观念:生命组织中隐含着代码且代码以一定的组合方式决定着生命体的状貌。技术观念表明了人类通过科技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理解,因而它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着支撑其感悟方式的作用。

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认为,科技带来的社会生活变革包括“美学感觉”的变化,即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空间感和时间感(注:〔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文版,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第211-213页。)。从艺术中所包含的感悟方式来看,作为人类理解自身存在状态和一种意识交流的形式,艺术从技术那里领受的影响,大多发生在有关生命形态和人际交流的技术观念范围内。只有那些作用于人的生命形态和交流方式的技术,才可能在其产业化的过程中将它所赖以产生的技术观念注入艺术。在现代高新技术中,生物工程(其隐含观念是:生命体的性状是由代码及代码组合方式确定的)和电子信息技术(其隐含观念是:人可以在超空间状态下进行一种代码化的非物质流)对艺术的感悟方式影响最为直接,因为它们暗含了一种对艺术最为关切的人生问题的解答视点。

我们可以参照杰姆逊关于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来考察一下二百年来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史:19世纪是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典物理学和进化论构成技术观念,现实主义成为文艺主流;20世纪初至60年代是工业化阶段,基本粒子理论和系统论构成技术观念,现代主义成为文艺主流;70年代以来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基因学说和微电子技术构成技术观念,后现代主义成为文艺主流。

在19世纪,经典物理学和进化论表现出人类认识宇宙的两个概念,一是运动,二是进化。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把自然现象理解为各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则视生命形态为生物体与环境间动态演进的结果。运动和进化两个概念为19世纪人类理解世界建立了基本范式。英国历史学派、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都力图证明历史内涵即参与历史的各种力量相互对抗、逆反、替代的过程。这种力的相互运动形成了事物的终极形态的观念,也表现在19世纪艺术家对人生的感悟之中。诸多现实主义大师都写过关于年轻主人公与生存环境艰难斗争最终达成美好或悲惨结局的故事。譬如《浮士德》,其实就是一部关于资产阶级在“运动”中“进化”的史诗。

进入20世纪后,物理学转向对物质的微观结构的研究。“基本粒子”和“结构”这两个概念支撑着技术。物质世界的状貌被认为是由一些微小的元素按一定结构模型组合起来的。科学家们力图精确客观地描述这些元素和模型,于是出现了技术与情感、意志对抗的现象。美国学者格里芬讽刺这一时期的科学倾向时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语言,消除一切主观性的词汇。我不说‘我饿了’,而是说‘K-14在燃烧’。当觉得妒火中烧时,我也许只是说:‘亲爱的,我的G-3活跃了起来’。对此,我的情人也许会这样回答:‘亲爱的,这的确驱散了我的G-7’!”(注:〔美〕大卫·雷·格里芬(D.R.Griffin):《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文版,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1998,第204页。)这种基本粒子加结构的技术观念引起了艺术家的反感,他们力图保卫自己那块自由想象的天地,天是现代主义艺术张扬一种生命本能的自我放纵,其真实意图在于抵抗工业化时代的技术观念对感性生命的压制。

经历了现代主义时期技术与艺术的对抗之后,科学技术进入了格里芬称赞的“后现代科学”时代。量子力学和微电子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基因学说形成了生物工程技术,这两种高新技术使后现代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杰姆逊曾写道:“后现代的技术已经完全不同于现代的技术,昔日的电能和内燃机已经被今天的核能和计算机所取代,这一技术不仅在表现形式方面提出了新的问题,而且造成了对世界完全不同的看法,造成客观外部空间和主观心理世界的巨大改变。”(注:〔美〕F·杰姆逊(F.Jameson):《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文版,三联书店,北京,1997,第293页。)后现代的技术革命带来了人类感悟方式的革命,也带来了艺术的革命。

支撑着生物工程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观念是基因和代码。生物工程技术把生命当作隐含在脱氧核糖核酸中的螺旋式构成的23个碱基对的表征,人的生命也是这些遗传密码代代相传的结果。电子信息技术将一种非物质化的代码交流方式赋予人类社会,以计算机网络的形式把人们由身体或物品的交流带入代码的交流之中。基因和代码的观念使当代社会文化从物品到理解方式上认可了一个虚拟的世界。生物工程可以制作虚拟的生命(如转基因生物),网络则让人们进行虚拟交流(如“网恋”)。所以,杰姆逊讨论的后现代“幻象”、鲍德里亚描述的“仿真”,以及法国学者马克·第亚尼界定的“非物质社会”,其实都源于现代高新技术中的生物工程和电子信息技术。

以基因学说来理解生命,则我们传统思想中用社会历史因素来界说人的生命表征的做法就必然解体。比如过去的批评家们认为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眯缝眼睛是要表现虚伪的上流社会对安娜生命力的压抑,而按基因学说,这只是安娜家族遗传的一种习性而已。更重要的在于,生物工程技术用嫁接碱基对的方式可以创造出一种自然界从未有过的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在外表上与真实的自然无二,但却是一个人工制作的虚假的真实。非物质社会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生物工程技术为人们开启的以代码制作实在幻象的概念。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出的网络产业使后现代人类的交流变成了一种超越身体和物品的“通讯交流”。这种交流方式造成了人与物质世界距离的远化,让人进入了一个无指涉性的代码世界。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建立,使每一个人都具有了话语参与权力。网络交流是一种“互动化”的交流,完全不同于麦克鲁汉时代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交流。大众传媒时代,言说者把他的话语通过阻隔式的交流模式“霸权化”地推向大众。言说者(比如借印刷品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作家)用宣言式话语向芸芸众生真理。而网络则彻底推毁了个人话语霸权,同时也消解了宣言式话语,因为网络交流是一种言说者之间互动的、可逆的交流,它排斥一切独语。

互联网出现以前,印刷出版和广播电视作为主要的交流传播形式,固然体现了技术进步的趋势,为人类获取信息拓展了视界,但这些传播方式都带有一定程度的专制色彩。信息发送者像皇家文告一样面对大众,而作为交流一方的接受者只能认可交流对象的话语霸权。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时代,文学家和艺术家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因为交流体制使他们能够把个人话语推向大众,而大众则被分离成孤独的个体,被动地承受着印刷品和电视画面的统治。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大众传媒的神话,因为互联网是人们“聚会”的场所,而不是“听演讲”的场所。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每一个人都是言说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交流,都不会被剥夺话语权。而且这种交流是互动的,即每一个参与交流的人都是在与交流对象相互间进行着一种话语行为的激励。这样,一方面先在话语权力的取消意味着宣言式话语中包含的整体性深度模式的消遁,另一方面互动把交流行为本身的价值凸现出来,解构了宣言式话语对所指的意识整合,于是先前充斥媒体的宣言式话语被网络聚会中的游戏话语取代。我们在网上见到的大都是一些无指涉对象的“巧言”,网络交流的快乐在于交流行为本身,因而这种交流是一种游戏。

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语言交流。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时代交流方式的互动游戏特点肯定将改变印刷出版时代以载道缘情为原则的文学范式。互动游戏的文学是消解了指涉物的能指游戏,它以“策略”的态度对待言词,并在其中体验交流的。所以,在我们告别印刷品主导的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即将告别背负着人类解放之重任的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正如法国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教授阿兰·芬基尔克罗所言:“我们都是以前的进步主义者,对我们来说,怀旧含有某种反动的意味;不过这里所说的怀旧是对现代本身的怀念,是对印刷品的怀念,是对现代社会的一个方面即通过文化摆脱束缚的怀念。”(注:〔法〕R·舍普编:《技术帝国》,中文版,三联书店,北京,1999,第197页。)

互动游戏的文学在摆脱叙述真理的重负时,允许每一个交流者成为言说者。印刷品文学时代,作为交流一方的读者,其言说地位受到压制。而文学成为互动游戏后,读者作为言说者才真正出场。法国EcoleNat-ionaled''''ArtdeCergy教授FredForest认为,技术时代的空间是一种“建立在通讯交流媒介上的‘遭遇性’空间”,他预言:“一个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使大家相互接触’,这样一种作为现代思维和现代实践的标志的关键观念,将变成未来艺术家的主要观念……”(注:〔法〕马可·第亚尼(MarcoDiani)编:《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中文版,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8,第161页。)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看到的文学作品很可能是这样的:几十个不知名的作者,一大堆新奇绝妙的话语。

许多学者在讨论后现代文化时都观察到一种现象:当代生活中,文化成了渗透到每一个层面每一个领域每一种物品的无所不在的因素。我们发现,工业化时代中人们消费的是技术物品的功能,而高新技术时代里人们除消费物品功能外还消费技术行为。这就使得消费活动染上了一层非物质的精神色彩。

英国物理学家约翰·齐曼在《元科学导论》中对R.K·默顿在1942年提出的四条科学规范加以补充修正,为科技活动制订了五个原则:公开性、普遍性、无私利性、独创性和怀疑主义。从这里我们看到,科技活动给人提供的并不仅仅是一种精确的数据和机械程序,它同样也使人体会到一种美学激情。高新技术把每一个当代人卷入技术行为之中,它让每个人体会到了一种艺术的韵味。

因此,在高新技术左右生活的后现代文化中,出现了英国学者费瑟斯通所说的那种“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现象。费瑟斯通认为,20世纪出现的一系列文化现象造成了艺术与实际生活界限的模糊,知识分子力图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符号和影像构成了日常生活的经纬,后现代的消费文化赋予日常生活以一种审美内涵(注:〔英〕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文版,译林出版社,南京,2000,第96-98页。)。在当代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艺术终结的感叹,但我们又鲜明地感到日常生活更像符号、更多独创性。实际上我们感叹的是古典意义上的那种独立于日常生活之外的纯艺术的消亡,而我们获得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生命体验日益靠近艺术。如果说现代主义艺术进行的是一种审美“收集”的工作,即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因素收集在纯艺术中以保卫艺术在技术理性、消费文化面前的独立性,那么,高新技术时代的后现代艺术则是在进行着一种审美“散播”的工作,它把审美因素从纯艺术中析离出来分派给日常生活的诸领域。如德国学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所言:“经济与科学的后现展导致艺术脉搏与生活现实性强烈一致。任何人在他的工作和现实中,都直接地体现着某种艺术与创造性的精神。后现代社会是创造性的社会,是创造文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可成为艺术家,成为创造性地、艺术性地从事自己职业活动的人。”(注:〔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P.Koslowski):《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中文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165页。)我们把艺术走下神坛的现象称作为“审美散播”。审美散播也许意味着纯艺术的消亡,但审美因素被散播到职业活动、生活行为、日常物品的过程又使我们的审美感受更加丰富了。

第5篇:艺术与科技范文

科技是艺术创作开发更新领域的基础。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是社会进步的产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产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艺术创作中,数字媒体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还以它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艺术家脑海中所能想象的画面,已经可以通过越来越先进的科技手段得以一一呈现,通过数字传媒手段,已经能够将越来越奇幻的世界展现在每一个人面前。美国现代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曾经说:“在我看来,现代画家已经无法用文艺复兴以及过去任何文化历程留下的方式来表现这个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就是我们这个新时代的艺术。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依赖性

(一)数字媒体艺术对科学技术的依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从字面上来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其实就是一种用数字来表现的艺术形式。那么数字从何而来?它来自计算机。艺术家通过计算机上的应用软件,通过科技手段,使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得以在显示器上呈现出来,创造出各种各样数字化艺术作品。在以往的人类社会中,艺术创作是纯粹靠画工的技术来表现的,表现载体是纸张、泥塑、墙壁、石板等。这在艺术作品的完整性、传承性和传播速度上都是无法达到完美效果的。现如今数字媒体艺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甚至可以发展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人机交互,实景再现,场与场之间没有距离,只要科技手段能达到的,数字艺术就能实现。在数字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数字艺术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数字媒体艺术就和传统艺术完全不同,它可以通过数字组合,达成传统艺术所表现的同样效果,这样也大大提升了艺术创作效率,这也是数字媒体依靠科技手段能够达成的特色之一。就拿CG动画《功夫熊猫》来看,创作团队运用了大量的CG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使得功夫熊猫得以呈现。从每一片掉落的花瓣,到一束束飘落的雨丝,再精细到主角功夫熊猫身上的一根根毛发,甚至打斗时扬起的灰尘,这些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精确的计算表现出来的,它使我们身临其境,仿佛是真的熊猫呈现在眼前。而这些在计算机以前的时代是不敢想象的。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是数字媒体艺术产生的动因。数字媒体艺术与现代科技是紧密相连的。

(二)数字媒体艺术对现代传媒的依赖

艺术作品能否快速地传播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网络之所以是数字媒体的重要媒介,网络所具有的方便与迅速的信息传播功能无疑是一大原因。同时网络远程传播打破了距离的界限,使得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拉近。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语音、视频、文字解说等传媒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它在网络上,这样,既可使观众迅速看到自己的作品并获得评价与建议,同时又省去了由于缺乏传播途径、展示空间等带来的烦恼,大大节约了经费与时间。也正是因为具有这个特点,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爱好者,通过网络传媒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网络作品,形成了一种“草根文化”。例如前段时期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品《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就是最好的例证。传媒可以打破“场”与“场”之间的界限,使两个不同的“场”得以关联。数字媒体艺术就是通过传媒的这一特点,使得观众与作品之间进行互动的。例如通过点击可以发声的图像和虚拟模型建筑进行虚拟导游,而虚拟展厅这一功能现在已经能够在很多场合普遍使用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网上通过3D手段把世博园中全部场景复制,进行“虚拟游园”,游客点击哪里,哪里就出现真实场景,大大方便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欣赏世博盛举。利用现代数字艺术手段,加上一定的音效、灯光,人们已经可以把艺术与现实进行全真模拟,使探访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经过特殊设计,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当前,电视机、电脑已经达到相当普及的程度。随着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新兴传播媒体的出现,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愈加迅猛,需求也愈来愈大。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在网络上方便地进行互动交流,在全新数字影视作品中感受制作者天马行空的艺术思维,这些都是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创造的“奇迹”。

三、数字媒体艺术与科技的未来展望

第6篇:艺术与科技范文

关键词:艺术与科技大创项目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后文简称大创项目)是通过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院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艺术与科技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基于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整合空间、艺术、媒体、技术与商业的视角,在空间环境设计、信息交互设计、新媒体艺术等领域,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基础和创意创新能力的高端艺术设计人才。[1]但是艺术与科技专业在教学中最难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学生通过虚构某个项目或是老师将真实项目的前提条件提供给大家,再进行设计的课题。而这些课题也只能停留在空想,很难得以实施出来。因此,这种设计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程度。而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接受的同时,更加需要联系实际,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就提供给专业学生最好的路径。在项目实现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学习技术,完善知识结构。比如学生可以在项目中利用有限的经费实现自己的设计实物。一方面理解设计的不足,另一方面从材料——施工——制作都有了亲自的体验,对设计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校园公共基础设施的开发与设计——“云椅”》的大创项目我们可以完善教学中缺少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过程中的动手和创造。

一大创项目的整体设计过程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观察到校园中很多地方缺少公共座椅,后来对整个校园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对于校园中一些公共区域、主干道、人流比较多的区域做了重点勘察并认真研究分析,他们发现在纵横的道路上寥寥无几地分布着一些公共设施,有的甚至被杂草掩盖,不仅导致路人无法在有需要的时候得到一定的帮助,而且会对部分美化的景观起到反作用,影响校园给人带来的整体印象。因此,这个题目成为大创项目的选题,为了改善我校校园中的公共设施而设计。首先,方案阶段。结合学校的特色专业—“气象”为特点来设想方案,经过头脑风暴对风雨雷电等内容的讨论,最后决定“云”为主题。在相继设计出的几套不同的方案中,有的从人坐的方式考虑的气球座椅到对人体各种休闲姿势的研究方案,还有从校园放置的位置到整体系列化的方案等。由于要进行实体的制作,结合相关的经费、制作工艺的难度,材料人工的费用等,经过市场材料的调研后,最终“云椅”成为确定方案,优美的曲线构成圆滑的轮廓,轻盈的体态变幻为稳重的座椅,纯洁的白色附着表面,既达到了休息的作用又点缀了略带沉闷的校园。其次,施工实施阶段。“云椅”主要材料为水泥,成本低廉。基本的流程是以钢筋为骨架,铁丝网附着其上,最后分层次的涂抹上水泥。在实践的过程中制作的过程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钢架的焊接必须在泥塑小样的基础上进行,在小样的制作过程中再进一步改良方案,小样的造型决定最后的大造型。请工人师傅焊架之后,铁丝网捆绑的一系列问题又出现在我们面前。网的疏密程度,决定最后水泥的附着。紧接着在调配水泥的工艺娴熟之后,水泥的的涂抹成了重中之重。由于整体的形状难以一次性把握好,所以要进行一层粗水泥的堆砌、成形,待其干了之后,调制略带稀释的细水泥进行第二遍塑形、磨平,最后表面抹上白色水泥腻子,抛光打磨平滑。白色的水泥表面显得纯洁干净,但似乎有些平淡,通过大家讨论后,为了增加趣味性与环境的和谐,主题的配合,在水泥表面用荧光油漆制作出疏密不均的宇宙星辰,同时在表面绘制星座符号等图案。最后,在制作工厂装车,运输到学校,在指定地点内完成安装,放置。历经9个月的项目终于落地完成。

二从此次项目中总结出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所需的实践能力培养,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发现问题从而发掘实践课题;

生活是所有艺术的源泉[2]。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曾经说过:你们要问我如何取得灵感,其实就是我家窗口边的那棵树。他设计的圣家族教堂,内部的承重结构柱子和拱顶,都婉如由树干和树的枝叶拼接而成。作为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建筑中以自然为师,对自然的抽象表述,并且充满了对自然力的尊崇,透过建筑寻找人与自然的关系[3]。在现代的工业设计中,往往一个小的创意便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麻烦,如雷蒙罗维设计了超市的购物推车,解决在超市大量购物带来的不便。而这些课题,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生活方式的观察。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每个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观察生活的视角,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理解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设计与施工是不能脱节的,好的设计没有配合好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是完成不了的。特别是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实践项目。因此,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和设计产生密切的联系。需要让学生体验每个实践过程和环节才能及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其设计作品。在多样的设计稿完成之后,实践流程如下:市场材料的调研——确定制作稿——泥稿小样——钢筋焊接——钢丝网制作——粗水泥堆砌成型——细水泥表面打磨光滑——表面装饰完成——运输——现场放置。每个环节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实践,处理细节,完成他们心目中的作品.

3在实践中“整体设计”,统筹把握,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每个项目都不是顺利成章的,总共3000元的经费,如何使用?校园环境的调研,问题所在的分析。设计方案成稿后,市场材料的了解,确定方案,制订施工计划直到整体施工,最后完成。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整体的思考和把握,计划规划,只有具备这样的“整体设计”才能最终控制经费,完成满意的作品。“整体设计”的思维方法更加适应于社会项目,真正了解材料和施工,具有实践能力的设计师,才能在项目中把握好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平衡,满足客户的品质和成本控制的需求。

三总结

大创项目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的目的,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创项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客服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专业的学习中更让其亲身体验项目完成所经历和研究的过程。学生真正收获的是比项目成果来的更加有意义的自我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飞.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沿革和现状[J].美术教育研究.2012(22)

[2]于轶文.艺术源于生活——结合艺术实践浅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第7篇:艺术与科技范文

一、高科技手法下的空间和人物设置、拍摄视角选取、画面光线运用把电影的内核延展的更加深邃

马丁•斯科塞斯是一位擅长用场景、画面和镜头语言表述自己观点和思想的导演。无论是电影开始那段横穿火车站内部的长镜头,还是隔着钟楼玻璃俯瞰夜色中流光溢彩的巴黎全景,在酣畅淋漓的3D效果下,都成为高品质的视觉享受。影片使用极为快速、灵活的镜头运动,伴随着卢米埃尔兄弟那种颜色叠加般的调色,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复古的暖调。特别是影片中,雨果将乔治-梅里叶藏在壁橱里的画稿打翻在地上时,盒中电影布景手稿一张张幻化成为梅里叶老电影里的真实影像,在空中飘浮撒落着,配合优雅的3D立体效果,美轮美奂,不断交织重叠的手稿就像快速放映中的幻灯片般活动起来,既表达了一位父亲给女儿讲故事时深情浓浓的爱意,又是对前辈电影拓路人的充满诗意的致敬和缅怀。雨果到图书馆里借阅电影史著述,一部部经典电影便从书页跃然于银幕之上——《火车进站》《月光宝盒》《寻子遇仙记》,美轮美奂。整部电影的场景并不算多,大都发生在火车站大厅、大钟阁楼、图书馆、城市街道以及乔治•梅里埃的房间内,但马丁•斯科塞斯却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设置的一丝不苟,用华丽丰富的高科技视听风貌、教科书般精准的镜头语言,以及浓厚的色调,让它们变得色彩绚烂,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二、叙事与镜头并重,感人至深的剧情、富于叙事的艺术方法,用技术讲故事的表现能力是影片成功的另一半

不仅“视觉最出色”,《造梦的雨果》更因对心灵深层的扣击而被广泛赞誉。如导演本人在采访中所叙述的那样:“《雨果》电影中涉及的20世纪早期是发明的黄金时代。梅里埃制造出了神奇的摄影机和放映机,汽车、电话、收音机、飞机也出现了,所有这些伟大的发明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极度兴奋并饱含希望的时代。而现在的我们和20世纪初的情形是极其相似的,只不过现在我们拥有更先进的科技。所以为什么不用这些技术来讲故事呢?用一种可以真实反映我们看待现实的方式来描述,就好像你在剧院里看戏剧表演,那些舞台上的演员们可都是‘3D’的”。

这种“用技术来讲故事”通过感人至深的剧情,让生命柔软生辉的好东西跃然与大屏幕之上。男主角雨果是一位孤儿,做钟表匠的父亲火灾中丧生后,接替酗酒失踪的伯父干着为车站钟表上油维护工作,孤苦伶仃地生活在钟楼的阁楼上,车站内每天都挤满了来去匆匆的人群,却无人关心他的生活,只有父亲留下的金属机器人陪伴在他的左右。修好机器人,找到父亲留给自己的信息,是支撑雨果在孤独中继续生存的唯一动力。而当他在车站玩具店偷取修理机器人所必需的零件时不幸被店主乔治发现,并没收了父亲留下的修复图纸。雨果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戏剧性的变化?机器人与玩具店主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联系?这一谜团吸引着观众更投入地去欣赏影片。当雨果遇上伊莎贝拉,观众便跟随两位同样失去双亲、同样怀着充满冒险童心的孤儿,去探索隐藏在机器人背后的奥秘。而这场冒险的终点,却指向了伟大的电影艺术大师﹣-乔治•梅里埃,以及一段辉煌的无声电影史。影片的大团圆结局令人十分满意:乔治•梅里埃的心结被解开,重新被公众所接受;车站巡查获得了真爱;而雨果最终被梅里埃一家所接纳,生活有了依靠。

第8篇:艺术与科技范文

关键词:科技进步;工艺美术;关系

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32-01

论及工艺美术,充斥我们头脑的往往是作品艺术形式的何等优美、装饰纹样的何等精妙……或许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从广义来讲,本都是在论“艺术”;然而,从另一视角来看,情况或不甚相同。

“工艺美术”既是讲“艺”,但更重要的还须重“工”,何为“工”?古籍中有工巧、精致、擅长之意,如《说文》:“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工。”可见,我们平时所讲的“工艺”,其实与某个时代相应的技艺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紧密联系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而优美的艺术形式所标示的科技含量和对美的感知又不断激励着技术水平的再提高。如此来讲,品味科技进步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关系,在工艺美术研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从“镶嵌”工艺的产生看商周漆器装饰风格的发展

(一)关于“镶嵌”工艺的内涵与历史

“镶嵌”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出现在商代和西周时期的漆器上,镶嵌的物质主要有绿松石、玉、石、蚌壳等,商代遗址中发现了饕餮纹的眼睛其眼角镶有磨制成圆、方、三角形的绿松石做装饰,西周时,漆器上做镶嵌更普遍成熟,螺钿和蚌泡镶嵌技法流行。

“螺钿”是一种镶嵌工艺,即将贝壳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等薄片镶嵌在器物上做装饰。此种工艺不断被延续下去,在商代后期至春秋早期漆器工艺中已占据主导地位,隋唐时期美不胜收的螺钿漆器显然是商周镶嵌蚌饰的复兴。

(二)对“镶嵌”工艺的产生造成漆器装饰变化的解读

为什么会在大约公元前1600年――770年间,在被我们理所当然地称为“先民的造物实践”中能产生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装饰艺术呢?

以上所述“磨制成的圆、方、三角形的绿松石”、“磨制成的人物、花鸟、几何图形的薄片”,毫无疑问是科技层面上“磨制技术”的应用――先民在一次次的劳动实践中,总结了各种关于美的形式的观照经验,从无数次的体验中萌生了最初的审美意识,而在这一基础上,在“眼”与“手”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被认为拥有美的形式的“磨制器物”后总结出的这一重要的技术。恰恰是在这一技术的作用下,有了镶嵌绿松石和螺钿的美。

上文所论“饕餮纹的眼睛、眼角镶有绿松石作装饰”,不容置疑的是工艺美术发展侧重的审美形式和审美情趣――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打、磨制石器的过程中提高了技艺使制造出的材料由粗糙到精细,器形由简单到复杂,或许正是这一变化孕育着古人审美情趣的雏形。

(三)得出的结论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足以看到科技进步与古代工艺美术之间的关系:磨制方法关乎科技,材料,纹饰关乎工艺美术,它们是作为物质形态的两个不同属性共存与一个物体上,只是人类关注的视角,研究的侧重相异,由此,不难得出科技进步与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同步性、依赖性和互补性。

基于此,论及漆器,我们怎能只大谈特谈其形制是如何精致、纹饰是如何优美而置使它出现如此繁缛华丽艺术形式的科技于不顾呢?

二、从“冶铸”技术的发展看商周青铜器造型的变化

中国青铜器的数量、造型之巨,制作之精,使这一工艺品类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可以说青铜工艺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言至此,我们就不得不谈谈冶铸技术的发展了。

(一)对于“冶铸技术”的定义

“冶铸技术”即制铜技艺,这种技艺的产生一般可追溯至新时期时代晚期,当时的人类已使用红铜,红铜是未添加任何金属成分的铜,由于达一定的温度才使其熔化,使红铜的使用在那个时代受一定的限制,因此,先民们进一步探索,最终发明了冶炼青铜的技术。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它较红铜熔点低、硬度大,化学性能稳定,使其一跃成为冶铸技术的最终承载体。

(二)例证“冶炼”技术的产生与器物造型变化的关系

以司母戊鼎为例我们来探讨在冶铸技术指导下器物的艺术性是如何被淋漓尽致体现出来的。

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大方鼎可看作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之一。该鼎重875公斤,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青铜器。从装饰纹样看,鼎的两侧饰有兽面纹和夔形纹,中间无纹饰,这样从视觉上产生了疏密对比的艺术效果;从造型来看,四足呈柱状,鼎两端口沿铸有立耳。值得注意的是此鼎在铸造技术上采用了分体铸造法,即将鼎的耳、足等构件分别铸成部件,固定位置后再铸身。由于造型复杂,每个部件约需模2~8块,如此算来,单是其冶炼铜液的坩埚就要七八十只,参加铸造的人员亦不少于二百人……

如此来看,若没有当时娴熟的冶炼技术和匠人的工艺技巧,怎会有今日这尊令世人瞩目的大鼎?当我们被这一器形的艺术性特质所征服的那一刻,怎能不被隐在其后的已为我们祖先熟练掌握的冶铸技术所折服?

由此,我们同样可得到科技进步与古代工艺美术之间的关系:冶炼技术强调科技,完美形制器物的诞生关乎工艺美术,它们是作为构成被整体鉴赏的青铜器物的不同侧面而相互作用且共生共荣的。理顺了这层关系,我们便无需再多从理论层面强调科技进步与工艺美术发展的关系了。

然而,正如哲学上所讲“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一样,我们同样需从辨证的角度来分析:尽管从整体来看,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的“利的成果”大于“弊的因素”,但它同样给工艺美术的发展沁入了阻碍性的诱因,比如青铜器,这种发展到后期因技术过度应用而造成器形盲目庞大、铸造过程过分费人劳财之后,终被轻便美观的漆器所代替……只不过,在技术进步和古代工艺美术发展这对矛盾关系的组成要素中,所谓“弊的因素”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其发展历程中不起主导作用罢了。

以上尽管只从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的漆器装饰和青铜器形制两方面阐述了科技进步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关系,但举一反三,我们也不难总结出科技进步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关系,体悟到二者作为工艺美术外在器物的不同属性所具有的同步发展性、互补性、相互借鉴性和对立统一性。

参考文献:

[1]杭间.设计史研究――设计与中国设计史研究年会专辑[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2]史仲文.中国艺术史(工艺美术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李心峰.中华艺术通史(夏商周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艺术与科技范文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7岁(1989年9月11日)

居住地:浙江

电 话:133********(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3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职 位:标准化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 校: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自我评价

诚实、稳重、勤奋、积极上进,拥有丰富的大中型企业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自信是我的魅力。我有着良好的形象和气质,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使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随时到岗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目标地点:浙江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标准化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4/4 — 2015/7:XX有限公司[1年3个月]

所属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工程部

标准化工程师

1.编制企业内部的技术标准化年度工作计划、长远规划,提出并组织企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

2.负责对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涉及技术标准化事项的审查,负责透平公司产品开发、产出全过程的标准化审查。

3.负责公司新产品图样、工艺图样、各类技术文件和标准的标准化审查。

2012/4 — 2014/1:XX有限公司[1年9个月]

所属行业:检测/认证

工程部

标准化工程师

1.监督检查公司内部实施标准的情况,进行标准化效果的评价,总结标准化工作经验。

2.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标准化信息,会同公司相关部门对本企业有关人员进行标准化宣传、教育、培训。

3.相关的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的收集、整理、宣传与贯彻。

教育经历

2008/9— 2012/6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证 书

2009/6大学英语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