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农村文化产业精选(九篇)

农村文化产业

第1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 农村文化;文化发展;引导;支持

[中图分类号] G12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67-3

一、农村经济机制影响着农村文化

(一)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滞后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步伐

究其原因,虽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机制问题,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我国农村自实行承包制改革以来,经济模式逐渐转向商品经济,但是不完全,因为从农田、农业经营里的收获大都是自给自足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

(二)农村经济机制制约着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区别

农民的文化生态跟农耕习惯密切相联,市场经济往往会打破传统农耕习惯,这样就会给农民在节庆、祭祀、休闲期间的文化活动造成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也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比如竞争意识、个性意识、利益意识等都会给传统的乡风民俗造成影响。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引导、扶助和支持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引导、扶助和支持

引导、扶助、支持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文化意识上,“文化下乡”送去作品,活动和服务是必需的,但文化意识是直接送给农民的“造血”功能。如果兴办文化产业振兴农村文化发展的意识深入到农民的心坎里,必然会爆发出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除了文化意识之外,文化部门的引导、扶助、支持最好的途径是典型示范。农民是讲实惠的,同时农民最相信亲眼看到的东西,当农民群众目睹到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实惠,又能使人们享受到愉悦的文化生活,就会迸发出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创办。在信息、人才、物力方面,文化部门应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选项目,立项目,想方设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文化产业的起步、举办过程中,文化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机构,最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熟悉乡情民俗,掌握文化人才的状况,能够代表政府规划具体目标和事项。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选准优势产业项目,协调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等具体事项中尽职尽责。

(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最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宽松环境

农村文化建设本来就是政府的应有之责,它无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突出成效的举措。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农村文化产业。政府的支持从很大程度讲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民企业家和城里的企业家在农村广阔天地兴办文化产业,鼓励农民群众自己筹资举办文化产业,同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规模小的产业、个体户减免等优惠。基层政府还应在资金、土地、房屋建筑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帮助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

(三)农村社会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才标志着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之一是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得怎么样,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工业为城市提供着生活资料,还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文化生活养料。街头巷尾的腰鼓、秧歌、舞龙,节庆、婚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面和仪式,从其本源看,都是来自农村广阔土地滋生出来的文化。我国申奥成功的宣传片许多镜头是中国的群众文化场面,其中不少是乡间民俗文化的聚焦。因此,农村搞文化产业前景大有前途。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文化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途径

农村文化产业化,既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又是适应农村经济历史发展状况的一种正确的选择。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不同于一般定义上的文化产业化。它是以产业为手段,适应目前的农村经济状态和今后发展趋势,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目的,焕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鉴于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孕育着机遇,也开辟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们可以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到农村文化蓬勃开展的景象,他们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延续发展,还不断增添新的文化活动项目,诸如乡间舞会、趣味竞技、产品演示、农艺赛事等。那里的农民不仅有着文化生活的欢悦,还吸引着城里人感受乡村文化的乐趣。事实证明,是市场经济把农村经济引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并从文化观念到文化活动运行模式都适合了农村经济体制。而我国农村经济同全社会的市场经济相比,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从农村经济的模式程度看,还没有达到产业化、规模化。但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应该把眼光既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

(三)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

事实上,我国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展开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剪纸、年画、各类民俗文化艺术节等,都是通过产业的方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如果我们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许多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了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生活活跃和兴旺。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非常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的潜力,我们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住机遇,以产业的方式使我们的民俗民间文化得到弘扬。

(四)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也能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城里人来说,了解农村只不过是沿途的乡村风光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乡村景象,其实秀山秀水田园风光都在乡间的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恰切地反映了真正的农家秀美风光其实在那僻远的深山幽谷、村寨田间。农村的旅游文化前景广阔,农家游的庭院民宅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景深曲径,美食游的大铁锅煮出的饭、炒出的菜,风俗游的民风香淳奇妙天然等等。旅游是人们的天性所致,是人在工作繁忙中放松自己,去领略风光世界,去感悟大自然,与多姿多彩的世界交汇是非常恰切的文化形式。我们的农村文化为什么不充分发挥旅游文化形式,使农民的文化生活有新的亮点和突破呢!

(五)让民间艺人成为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

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都愿意参加这类活动。如果将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产业运作的团队,这既能使农村文化有经常性的活动组织,又方便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农民的节令庆典,农村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个体户的开业庆典等,这都需要文化团队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在农民群众中有不少会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人,有不少善于组织、主持能写会说的人,他们热衷于文化活动,他们希望能组织、协调起来。如果把农村的文化艺人巧匠组织起来,以产业经济的方式运行,不但保证了这些人的经济收入来源,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还能使民间文化活动的规模扩大,农民群众自然会得到文化生活的充实。

(六)开辟文化产业项目要适应科技进步的步伐

运用科技进步是开辟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一大成功经验。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发展较快,也尝到了实惠。近几年,许多青年农民群众用数码摄像机为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主题庆典活动、文化部门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农户婚娶、生日庆典等。拍摄MTV、DVD、VCD片,不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而且也赚了不少钱。在拍摄秧歌、腰鼓、春节社火、地方小戏中,农民群众不请自来,义务当演员,场面十分热闹。为购置拍摄设备,许多农民还自愿捐款捐器材。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得到启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新的文化时尚,会给农村文化带来新的视野,同时也为农村文化产业开辟了新途径。科技带给农村的不仅是经济的进步,同样也给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

另外,如工艺美术厂,电影流动放映服务,文化艺术培训班或学校等,都是很好的文化产业模式。通过以上几种模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文化产业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重视是容易兴办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产业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巩固和壮大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起到促进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必然会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创举,我们应该从现在起精心培养,呵护支持,使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备内容。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农村文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成绩。随着农村文化产业向农村大地兴起、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必将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吉发.文化产业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

[2]邹广文,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

第2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 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希望通过“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给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农村文化产业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在我国它包括文艺演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艺术品业、图书书刊业、网吧业等在内的广大的产业系统。文化产业是公认的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将地域性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生产。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包括手工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园艺产业等。产业特征表现为资源垄断性、劳动力密集性和环保生态性,主要集聚在拥有特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农村地区,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

农村文化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一样具有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这二重属性如果得到积极正确的发挥,都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非常好的作用。其中:文化属性对于建设和繁荣农村文化,满足人们多样性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建设和谐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属性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建设功能、发展经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教化功能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使农村运用经济和市场的方式加快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应当对农村的文化产业加以关注,使它有序地向前推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让农村文化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一定的改善,文化馆、站、院(活动中心)的文化娱乐设施较为齐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网络。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俱乐部)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在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这一切为农村文化产业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是,不可否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第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各地不平衡。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还未形成。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点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更多的地区则比较滞后。

第二,农村文化产业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资产规模、营利大小影响着自办文化的规范发展。农民自办文化起步困难,基础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一些吸引社会投资、赞助、捐赠的经济优惠政策和其他相关的扶持政策,如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税费减免政策等仍未出台。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阶段,缺乏统一规划。

第三,农村文化产业的文化品位不高,管理水平低下。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大多属个体私营,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市场运作意识和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文化精品,高品位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因投资、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在许多文化工作比较差的农村地区,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封建迷信活动仍非常盛行,聚众、色情演出等违法乱纪事件还时有发生。

上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倾斜政策,培养人才,加强管理,改善文化消费环境,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进而发展我国农村文化产业。

1.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各级党政领导要提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明确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各项指标列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内容之中。

要对本地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文化产业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底数,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农村的不同地区分别具有各异的乡风民俗和文化资源,拥有独具特色、各具魅力的艺术品种。各地区要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发挥文化特色和地方优势,开发产业强项。要找准文化与地方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突出部。

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演艺、手工艺、培训、节庆等等,都是发展文化产业较好的切入点。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农村旅游业已经有了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

实践证明:只要各地区找准资源,理清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人才

农民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创作者和生产主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当然离不开农民,但低素质的农民是无法担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这个重任的。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文化人才匮乏,工作质量低下,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满足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统筹城乡文化人才开发,一方面应重视城市优秀文化人才的下乡,通过完善政策,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重视现有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的方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重点培养一批文化带头人,使之发挥农村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加快农村文化经纪人的培养,壮大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离不开农村文化经纪人,他们能够带动农村文化的繁荣。推动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的形成与壮大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

3.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积极引导文化消费

文化市场是沟通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也是联接文化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目前,我区农村大部分地方已初步形成了或大或小的集镇文化市场的各个分支市场,包括演出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电影市场、图书报刊市场、音像制品市场、文化旅游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艺术品市场这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要通过现代流通手段帮助农民把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同时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要在尊重和不断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改变农民文化生活习惯和对现代新兴文化娱乐项目的偏见,从吸引青年人和文化人参与各种健康、新颖的文化活动开始,培养新型的文化消费群体,倡导先进的文化消费观念。

4.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组织相继出现。农村民办文化作为国办文化的一种补充,与乡镇文化站(室)相辅相成。文化站在宣传党的政策,培训人才,提高农民素质,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等方面经验丰富,独具优势,其图书室藏书丰富,是民营文化产业不能比拟的;民营文化产业以休闲娱乐为主,它用健康的文化娱乐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将封建迷信、等逐出圈外,弥补了文化站休闲娱乐方面的不足,使农村文化供应多样化,满足了农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近几年,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各地文化部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以及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得到迅速发展,农民自办文化已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第3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115-05

西部地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文化特别是农业文明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从资源禀赋看,首先,西部农村地区拥有迷人的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后现代话语中的文化优势。“其次,西部农村文化产业避开了土地、资金等要素稀缺的经济发展劣势,扎根乡土却又以非农经济为主的要素组合来构筑自己的产业基础。”[1](P15)目前,西部农村文化产业总体上处于“跟进”状态,各省区市都已初步形成了各具自己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雏形,在局部地区、一些重点领域有了突破:农村文化旅游蓬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打造民间工艺美术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的工艺品发展道路;文化名村名镇开发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农家乐”广泛兴起,特别是中心城市附近和旅游景区景点附近,已形成一定规模;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的开发形成热潮,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悖论

(一)本体困境

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指征是大规模复制和批量化生产,“文化产业发端于城市,依托大规模复制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以及来源于大工厂的微观组织方式,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借助了现代社会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不具有产业发展的内生性,也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意味着传统资源与自然生发条件的剥离及现代生产方式的嫁接,需要恰当的市场运作。”[1](P24)农村文化产业受制于农村生产方式,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改革,商品经济逐渐渗透到农村领域,但由于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经济没有完全按市场经济轨道发展,而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而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微观基础包括农民(农户)、个体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从整体来说文化产业明显带着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以小型化、松散化为主要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以户主为主管,以亲朋为主力,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链。”[2](P66)西部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处于分散状态、产业自发性强、规范的公司化生产和运作少,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近一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全球化浪潮,我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社会变迁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农村文化伴随着整个经济社会被裹挟到现代社会的场域。在此背景下,一个居于强势地位的生活方式在不同地区之间转换,并被争相移植,文化消费逐渐趋同。西部虽然农村文化丰富多彩,但由于受经济交通条件限制,很多农村文化形成自娱自乐的内循环格局,无法走入现代主流文化视野。博厄斯在谈到一个民族文化特殊性时认为:“现存社会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文化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3](P255)他强调这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内部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社会生活的重构并不是简单的变化,有时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是一种背离原来发展态势的认同。“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经济成为统治一切的力量,一切都被纳入到市场交换的制度体系之中。原来镶嵌于社会各种制度的经济体,现在却成了一个巨大的母体,反过来把一切都纳入它的体系之中了。”[4](P92)在经济扩张中,中国社会被划为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二元结构,在这个二元结构中,城市充满现代气息,相对弱势的农村文化既缺乏载体,又缺乏投入,极度膨胀的都市文化娱乐对农村文化的发展空间形成挤压。农村原有的文化体系和社区记忆在咄咄逼人的现代消费趋同下逐渐式微与妥协。

(二)发展危机

1.农村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缺少党委、政府系统和社会组织的设计和介入,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处于分散状态,产业自发性强,规范的公司化生产和运作少。同时,产业布局分散,缺少主动自觉的引导和规划,产品低附加值情况突出,特别是一些粗制滥造的旅游服务的产品,价格低廉,损害了农村文化,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2.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文化引导性不强,缺少现代科技和先进文化的支撑

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总体上处于低层次开发阶段,更多是以传统文化工艺品、传统文化旅游、农村文化演艺等形式体现,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低,难于全面反映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引导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并促进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引领能力低下,一些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存在低俗、庸俗、媚俗问题,急需提升品质和档次。

3.农村文化资源流失、破坏严重

由于农村旧房改造等原因造成文化特征突出的传统建筑损毁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致使农村有形的文化遗存被破坏;大量民间保存、流传的文化典籍流失,如东巴经、贝叶经等被外国人收购事件每几年就会发生;同时,农村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消失,也日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二、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以云南为例

(一)农村文化产业梯次发展和单兵突进趋势

总体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出梯次发展和单兵突进的态势。梯次发展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农村文化产业相对起步较早,有一定创新意识,附加值高,有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市场消费能力较强 ,既是城市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的显现,也在一定意义上承接了城市文化产业的不同分工,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成熟。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受制于薄弱的文化基础设施和狭小的市场规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单兵突进是指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借助资源优势,通过金融支持、政府引导扶持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配置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

1.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产业业态不断创新

农业传统文化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及文化的原生性等特质,符合国际国内市场的消费偏好和需求态势。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将不断扩大对农村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在文化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释放,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运作模式的创新,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不断创新产业业态,增加多元、多样、多层次文化产品,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和休闲旅游需求。

2.农村文化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不断形成

随着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企业不断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推动了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不断发展壮大了企业的实力。为有效克服农村文化产业分散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促进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不断整合各个产业要素,形成集约化开发经营,不断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二)经营模式选择意义

农村文化产业化经营其本质是用现代工业管理办法来组织实施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文化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而经营模式是基于某种较稳定的交易结构的可盈利方法,合理可行的经营模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发展农村文化,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但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文化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既要把眼光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源。随着现代化进程,西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农村经济剩余,如何重组农村生产要素,激活农村文化资源禀赋,选择合理的农村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改变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推动农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对于调整优化西部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和谐农村建设、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等具有重大意义。

在不断的摸索中,云南省农村文化以家庭、村组为单位的作坊式生产,逐渐向分工合作、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走出一条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为目前尚处在萌芽阶段,规模较小、市场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远未形成的我国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三)云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分析

1.农民自办、政府引导型――曲靖农村文化户

曲靖市的农村“文化户”,开始仅是以一个或几个家庭自发组织起来的没有报酬和收入“自己快乐大家欢乐”的自娱自乐形式。后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办文化的运行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由政府引导,一些具有文艺特长和经营意识的农民群众,利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传统节日、村户办大事的时机开展起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始收取一定报酬作为补贴,使之逐步转化为了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经营活动,一些农户还充分利用宽敞的庭院,开展图书音像制品租借、文化娱乐、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和网络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久而久之,农村文化产业开始在曲靖逐步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目前,曲靖市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已发展到1600多户,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经营总收入接近1亿元。农村文化户(联合体)成了曲靖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好载体,也成为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

2.公司+协会+农户――石林阿着底刺绣

随着石林旅游日益火爆,阿着底村以普菲为首的普氏三姐妹于2002年成立了普氏民族绣品厂,采取“绣品厂+会员”的经营模式。每年带动农村妇女近千名,城区下岗妇女近百名。2005年3月,成立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将分散的刺绣妇女组织起来,整合了当地刺绣人力资源,使彝族民间刺绣走上规范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绣品厂+协会+会员”的经营模式。2012年底,会员增到2700人,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刺绣协会不但开发了彝族文化资源,也为消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刺绣业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发展致富。阿着底刺绣协会2700名会员中,周边6个村就有2000多人。阿着底村从民族刺绣中获得经济利益,传统刺绣在产业化过程中激发了传习保护和利用的动力。

3.公司+农户――西双版纳傣族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由云南农垦集团公司橄榄坝农场投资开发建设,主景区由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园内共326户,1533位村民。傣族园公司制定了《公司帮助村民致富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保护干栏式建筑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公司对村民实施奖励措施,对新建、改建、扩建后符合条件的,每户给予4000元奖励。从2001年起,着力打造“百名小卜哨――天天欢度泼水节”、百人大型歌舞民俗精品系列活动及《泼水节印象》实景演出活动,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傣族园公司投入改造基础设施、接待环境,统一策划、统一包装傣族园,与村民形成了相互依托、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鱼水关系,赢得了村民的理解支持。傣族园大力弘扬傣文化,促进了园区村民对干栏式建筑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成为西双版纳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景区收入从1999年的246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1.2亿元,上缴税收640万元,接待游客量达66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

4.文化产业合作社+农户――腾冲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

随着腾冲旅游业的兴盛,部分行政村率先成立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作为农村文化产业新兴经济实体,下设若干分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模式和“技能培训+骨干培养+品牌培育”的效能机制。腾冲县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创建以来,下设石材产业分社、刺绣产业分社、“农家乐”产业分社,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刺绣产业在成立不到3个月的时间从业妇女达145人,高收入者每月增加700~800元,少收入者每月也可增加200~300元。附近的江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有刺绣从业人员1300多人,年收入600多万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腾冲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集聚生产要素,增强农村特色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和统一营销,形成农村文化产品特色和品牌,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招商引资,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小”、“弱”、“散”、“难”、“软”的问题。

此外,西部其他农村地区还有一些成功的经营模式,如:前店后坊式。前店负责零售或接收订单,后坊则组织雇工进行文化产品生产,前店后坊式便于就近组织人力,管理成本较低,运作灵活,最重要的是较大程度地保留着文化的传承和记忆,这种经营模式与大规模复制为特征的产业化生产不同,强调个性化生产,满足的是追求农村文化产品原真内涵的小众高品位需求,适用于传统农村文化内涵丰富、工艺复杂、不适合规模化发展的产品;此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衍生下的:消费者+经销商+批发商+经销公司+中间人+农户;经销商+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等。

三、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选择的思考

西部农村文化产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符合现代国内外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都市消费人群对农村文化产业形成消费辐射和市场期待,进一步扩大乡村文化市场总量。对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文化产业经济性的认识和研究,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力决定了其重要性,它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竞争力。农民一般被定义为风险规避者,“农民微薄的经济利润使他要选择那些较为安全的技术……从社会层面看,原则上也力图把自己的经济风险尽量转移给其他社会机构,宁愿以收益获取安全”。[5](P44)产业化的内涵是经营一体化,农村文化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千家万户组成的农户为基础,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产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一条龙”的发展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与市场,分散与集约之间的矛盾,可以成为西部大多数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选择。

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基于时系演变中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加入当下经济社会需求的印记。文化产业包含了三个层次:文化产品丰富阶段、文化企业林立阶段、文化产业形成阶段,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很多处于第一、第二阶段。在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出现了部分较为成功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但多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前店后厂式、简单的合作社生产方式。虽然这种简单、松散、粗放的发展方式规模效益低下,抗御风险能力弱,后劲不足,但仍然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演进性特征,随着城乡二元壁垒的破除和现代社会对农村文化消费需求的递增,农村文化的传统资源与生发条件会更为合理地实现与现代生产方式的嫁接,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也会更趋多元。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与其他一般产业一样,具有商业化的共性,可以通过商业模式进行运作。但是文化产业的微观组织方式内生于农村长期经济结构发展并在与市场的博弈中生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所面临的市场不同、不同文化产品和产业对产业化程度的要求不同、产业化在不同阶段上的利益机制也有差别。尤其是很多农村文化产品内生于特定文化中,不适于进行现代工艺和机械化生产,基本不按发端于城市大规模复制的路径发展,这一部分农村文化产品在产业规模上需要一个合理的空间,决定了其经营不能急功近利、涸泽而渔。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在自由契约下,自发出现的多样化制度是在不同条件下对各种复杂两难冲突的最优折中。”[6]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经营形式并非是单一的或固化的,“如果以某种特定的组织形式或生产模式为唯一标准, 来规约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种单一性的狭隘视角, 会导致文化产业在现实的发展中丧失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潜在机会或可能”。[7](P87)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内涵丰富,表现非等同性、非一致性的非均衡特点,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中没有固定的标准,应该根据地区、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化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特定文化资源、文化消费空间、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态势相结合,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寻找最佳的农村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在农村文化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走出一条新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佳.制度与环境:西部乡村文化产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姜长宝.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3]F.Boas.Raee Language and Culture[M].The University of Chieago Press,Chieaqo,1982.

[4]蒙爱军.经济的利益本质[J].经济学家,2007,(3).

[5]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健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6]杨小凯.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土地制度变迁[N].南方周末,2002-10-31.

[7]陈庆德.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J].思想战线,2006,(4).

第4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一是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带头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为搞好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引导,新闻工作者首先要破除文化只是一种事业、只能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传统观念,要告诉农民什么是文化产业、怎样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要认识到文化产业是精神产品的物化或精神化的物质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盈利为目的,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有确定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把农村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抓,是整个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再认识,是寻求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在正确认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真心实意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思想,自觉通过及时而又准确的新闻舆论,宣传党和政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法令,帮助群众从当地实际出发,挖掘、培育和发挥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报道农民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典型事例,传播各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引导农民在实际运作中作出正确的判断,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发展,走好以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二是要认真抓好农村文化产业新闻舆论宣传专门人才的培训,激励他们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农村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使之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就需要着力培养一批懂农村文化产业、热心于农村文化产业、善于用新闻舆论宣传和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记者和编辑。为不断提高他们的报道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关单位就需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考评、奖优罚懒、科学管理;组织他们加强学习,严格要求,在实践中发扬团结互助、不怕困难、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那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同志,要理直气壮地把荣誉和物质奖励给他们,让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名导演等人才脱颖而出,使之成为新闻战线上宣传农村文化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的带头人。

三是要深入实际,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搞好调查研究,增强新闻舆论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指导性。深入群众进行调研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同志很早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早在1927年,他为了回击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运动的种种责难,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农村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确指导了中国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克服种种困难,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了解情况、了解新闻线索,才能掌握更多的新闻素材,也才能不断提高其本身的思想水平,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增强新闻报道指导性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面对能帮助农民扩大增收空间的这一“朝阳产业”,新闻工作者只有扑下身子,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广泛了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采取由表及里、去粗存精的科学方法,下工夫抓准运用文化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致富的最佳宣传点,使关于农村文化产业方面的新闻报道既真实可信、切合实际,又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所反映的问题既能回答群众所急、所难,更能做到帮助群众所需。

四是要把创新作为搞好农村文化产业新闻舆论宣传的动力。创新是一切事业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生机勃勃,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要搞好新闻舆论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和引导,使所宣传的东西能把党和政府的意志同农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使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结合起来,实现其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引导的根本功能,也必须坚持创新。

首先要创新宣传报道的内容,满足群众对做好农村文化产业各种信息的需求。因为,在农村发展新型产业,农民担心的不是党的政策,怕的是不懂行情、不知方法、投入打水漂。如果新闻工作者能正确运用各自的阵地,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对各地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增收致富的好经验及时宣传,对各地农民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搞好文化产业的做法及时推广,正确引导,使农民认识到抓好文化产业照样能抱上“金娃娃”,并且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就会自觉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如:有的乡村通过搞好寻根拜祖活动弘扬中华文化的做法,通过宣传农村美丽的山川河流、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朴实的民风民俗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做法,通过搞好革命根据地的保护和开发组织红色旅游的做法,利用民间表演艺术和民间工艺开发农村文化产业的做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组织好乡村旅游,效果更明显。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欧洲每年收入中农村旅游收入占5%~10%,我国近些年乡村旅游收入已使2000多万人脱贫。为此,新闻工作者就要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告诉群众,将各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出去,把那些不断发展变化的充满生活气息和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好新闻宣传出去,以满足群众的需要。

其次是创新报道的表现手法。因为,好的内容必须要通过好的表现手法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下工夫提高自己的采写与编辑技巧,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多样的题材、一定的版面、不同的栏目进行宣传。如《河南日报》不断推出靠农村文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典型,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中也经常介绍先进文化产业为群众打开致富之路的经验,《河南商报》开设的《乐游天下》专版中开设了“美景推荐”、“乡村旅游大篷车”栏目等,不仅形式活泼、信息量大,而且也强化了报道的深度,受到了农民的好评。

五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对于农村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要使之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好产业,新闻工作者就需要坚持用新闻舆论加强对提高农村文化产业认识的引导,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项目选择到科学发展的指导。为做好这项工作,使新闻舆论宣传搞得有声有色,报刊社、电视台与电台等媒体还应组织有关人员经常在一起进行学习与交流,定期进行总结,必要时还可请相关报刊社在一起共同探讨,或请上级有关部门设立相关新闻奖项,以鼓励记者、编辑及媒体不断提高为农民群众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增加经济效益服务的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第5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新疆农村的精神文化需求程度提高,为经营性文化产业拓展农村文化市场提供了条件。应积极培植农村的文化市场.鼓励文化经营单位深入农村.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所谓经营性文化,是指由市场机制推动的文化活动。它包括图书发行、文艺演出、音像出版、文学作品、影视创作及网吧经营等多个方面,旨在活跃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人们的娱乐和情趣。与它相对应的是公益性文化,即由政府组织的、面向全体民众的非营利性的文化活动,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用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需的,只是各自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有所不同,其社会功能、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

    一、经营性文化特征及其意义

    与公益性文化相比,经营性文化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盈利性。通过有效的经营活动,在提供文化产品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收益。第二、娱乐性。文化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它通过多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人们在欣赏文化产品中得享快乐,在偷悦身心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增加人们的生活情趣。第三、教育性。文化活动的内容反映着社会文明的要求,体现着社会进步的价值趋向,对人们世界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人们的是非判断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第四、时尚性。文化产品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创新、提高,使之永远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五、交际性。文化活动的组织为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人们通过参加文化活动聚集在一起既交流感情又沟通思想,并由此结交更多的朋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满足程度大大提高,随之会对文化产品产生更多的需求。在市场的推动下,经营性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除了由市场机制引导的诸多经营性文化产品之外,还有更多原来的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后成为文化经营单位。这对繁荣文化事业、搞活文化市场无疑是有益的。它不但弥补了公益性文化产品的不足,而且其多样化的产品形式增加了人们选择文化产品的范围,其灵活的经营方式为人们接受文化产品提供了方便,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的推动,城乡文化市场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市场开始出现新的变化,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农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较以往更为迫切。这得利于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农村的社会文明程度随之提高,农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明显增强了。

    由此可见,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农村开展经营性文化活动,更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客观地讲,近年来新疆农村的文化生活并没有与物质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致使农村中一些不良的习俗滋生蔓延,农村青少年中酗酒、打架、等不良行为增多,这极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形成。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丰富多采的文化产品。遏制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袭,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应该看到,自治区人民政府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三下乡”活动把农村急需的教育、科技、卫生等服务送到农村,又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农民打开了解外部信息的通道,提供了新的娱乐形式。正是这些公益性的文化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许多地方的农民文化站、农民图书室得以建立,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我们看到,一些经营性的文化单位也把农村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各种面向农村的文艺演出、图书巡展等已经在全疆农村开展起来。不过,就目前全疆的农村文化市场发展而言,这些经营性的文化活动规模还不是太大,数量还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农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二、新获经营性文化现状及农村文化市场的特点

    目前新疆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间题是:首先,各文化经营单位尚未形成合理的经营规模,这使得他们的经营成本过大,在市场上不具有竞争的优势,反过来又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其次,各类文化经营团体缺乏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各演出单位在节目的类型、演出形式上都有趋同化的倾向,这极不利于吸引目标受众。第三,乡村文化市场的开拓成效不大,许多为群众所熟悉的文艺形式在乡村萎缩了,对它们的挖掘、创新工作显得不力。最后,经营方式单一化,不善于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灵活的调整,拓展市场的能力显得不足,往往过失良机。

   这些方面的问题虽然在城市文化市场中也有反映,但在面对农村文化市场时显得尤为突出。关键在于这些文化经营单位不善于分析农村的文化市场,甚至对拓展农村文化市场缺乏信心,因而没有制定出拓展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策略。我们注意到,近两年深人农村的文化经营单位都是一些小型的演出团队或临时性的展销,专业演出单位几乎没下过乡,图书市场更是与农村文化市场无缘,音像产品虽然在乡村市场较为流行,但真正适合农民的音像产品并不很多,网吧更受通讯、电力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发展较慢。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文化经营单位自身的问题,也有农村文化市场的客观条件限制。对于文化经营单位来说要深化改革,了解农村文化市场,积极拓展农村的文化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农民提供丰富多采的文化产品,自身也在为农民服务中获得收益。这就要求他们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市场的特点,有序地拓展农村的文化市场。

    具体来说,新疆农村文化市场的特点反映为:第一、农村的生产时间具有季节性,他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多集中在农闲时节,这就决定了农村文化市场在时间上是相对集中的,而非全天候的。第二、与城市相比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民的收人水平相对较低,全疆除了个别地区农村人均收人较高外,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人均收人都不高,这就客观上决定了农村的文化市场需求程度不会太高,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价格不可能太高。第三、由于基础教育的落后使得全疆农村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文化产品的理解,同时又使得他们对某些传统文化产品情有独钟,这是乡村文化得以生存的社会基础。第四、新疆的绿洲经济特征决定了农村地域分散,广布于全疆的各个绿洲。这种分散的区域分布使得农村文化市场之间联系较为困难,增大了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成本。第五、新疆农村文化市场的区域文化氛围差别较大。由于新疆是个移民人口居多的地区,各个地区之间由于绿洲经济而相对独立,这就形成了各个地区因移民成分集中程度不同而出现的区域文化氛围。比如一些地区河南人相对集中,豫剧便在此地很有影响,另一些地区陕西人相对集中秦腔便很受欢迎,如此等等,在全疆各地农村便有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形成了新疆经营性文化产业特有的文化氛围。

    三、推进新班农村经营性文化发展的措施

    创建文明新村,推进新疆的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新疆农村的社会文明程度,满足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除了继续加大公益性文化建设力度外,更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经营性文化产品在农村的拓展,为广大农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为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提高农民的收人水平。毕竟经营性文化产业具有营利性的特征,他的服务水平要与其经营收人相联系,农村文化市场的需求状况,直接影响到文化经营单位开拓农村市场的积极性,而农村文化市场的需求程度受农民收人的制约。所以,稳定地提高农民收人会有利于吸引文化经营单位下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

    第二、普及农村的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这是农村文化市场是否活跃的主体要素。再好的文化产品都是由人来欣赏和理解的,农民的文化水平如何决定着他们对文化产品理解的程度,也决定着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程度,同时又对文化产品品位的高低产生直接的影响。老百姓不但喜欢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更欣赏格调高雅的文化产品,从而推动着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产品档次、更新产品内容,创作出积极向上、风格迥异的优秀作品。

第6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1.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成为文化市场的亮点在这个消费主义主导的时代,一个产品能否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不全部取决于使用价值。一个产品的销售总要有自己的亮点来吸引消费者。企业依托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打造出来的文化产业品牌,既是一个企业的标识,又是其产品的卖点。一方面它可以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文化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出特有的优势。其品牌影响力的大小,体现出这个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品牌的无形资产还具有巨大的增值效应,能使文化企业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品牌也会成为文化市场的亮点。

2.品牌能延长企业的产业链,能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个好的品牌不仅可以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产生延伸性影响。地方政府和文化企业可以通过价值联动策略,通过品牌这一纽带来延长产业链,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1]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芙蓉镇当年因小说《芙蓉镇》改编的同名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地方政府利用这一契机,在打造影视文化品牌的同时,充分利用《芙蓉镇》这个品牌,延长产业链,融合千年古镇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增加了当地旅游收入,还极大地增加了当地村民从事相关产业的收入和国家税收,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绿色、快速增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品牌是民族文化精华的浓缩,能提升农民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当农村农民基本的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由于文化品牌大多源自民族的历史文化、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地理标志、歌舞、服饰、节庆活动、美术建筑等,浓缩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凝聚着人们的理想追求。产业品牌的打造,一方面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品牌也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发展经济文化的同时,使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展示人文美、山水美,吸引国内外民众的同时,也把民族文化推向市场;[2]在弘扬了民族文化,展示民族之美的同时,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让他们在享受文化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质,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自信心和幸福感。

二、农村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现状

1.品牌意识不强在农村,尽管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址,有不少的文物景观、名人名家、土特名产和饮食风味等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创品牌意识,丰富的资源被忽略,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使这些文化产业资源难以变成文化经济价值。刚刚起步的文化产业,其发展仍然停留在自发阶段,发展艰难,农民包括大多数基层农村干部压根没想到要发展产业的品牌,对品牌定位不准确、形象模糊,对品牌的延伸不足,缺乏内涵。

2.品牌推广不力文化品牌是先进文化的结晶,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定要具有相当数量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品牌的成长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大众的认可信任,才能久盛不衰,发挥品牌效用。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需要强有力的品牌推广。而目前农村文化产业品牌推广方法陈旧,推广策略不当。一是宣传推广品牌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够;二是对文化品牌内涵的挖掘不深,找不准宣传的切入点,形不成强的烈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技术,致使品牌推广成效不够显著。

3.品牌效应不佳近年来,随着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进步,也出现了有一定影响的产业品牌,但品牌效应不佳,其作用发挥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一是急于求成,做表面文章,忽视了文化市场建设。二是盲目跟风,恶性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农村简单复制城市文化品牌,缺乏农村文化的自身特色。[5]三是城乡分离,协调不够,不能很好的利用品牌,没有创造出应有的品牌经济价值。

三、打造农村文化产业品牌的策略

1.营建“生态”——形成良好品牌环境文化产业是一种“生态”,文化产业品牌的建设也要从“生态”角度,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快速积累,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农村文化产业相关重大问题的系统研究,深入探寻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模式。按照开放化、专业化、创新性、集约化原则,通过改革破除一切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有品牌价值的课题或者项目集中力量做大做好。二是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在政府和市场、城市和农村、事业和产业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借鉴;建构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成立专门的产业组织协调统筹行业发展问题。三是关注人才培养,关注对小微企业的培育,从政策上和资金上加大对人才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企业的成长壮大。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满足老百姓的文化消费需求,加大农村文化精品力作的创作力度,增加农村“对路”文化产业的投入,发展文化消费新业态,拓展大众性的文化消费市场,带动产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是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打造一个支持文化企业良好发展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塑造和培育好市场主体,引导企业公平竞争,形成好的市场效应。

2.准确定位——找准品牌发展优势品牌的打造,品牌的定位是第一步,必须找准定位。怎么办?一是需要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市场的每一个产品,应该说它都有一个自己的消费群。作为一个有价值的文化品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成功的市场定位,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在充分培育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外地市场以及海外市场,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需要鲜明的品牌特色。这些特色既包括民族文化特色,也包括地域环境特色、人文习俗特色等。尽管我国农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但这并不等于这些资源能够自然而然转化为文化产品,更不会自然变为文化品牌。打造农村文化品牌应该立足现有资源,发挥乡土的优势,彰显农村特色,以农村特色立品牌,用乡村品牌赢市场。将文化品牌的农村化与城市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起来发展文化产业。将人无我有的优势进一步发挥,进一步做大做好,才能产生市场效应。三是注重深层的价值提炼。大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都离不开对所确定品牌内在核心价值的提炼和深层锻造。要使品牌具有强大的、可持续的竞争力,必须要有有份量的、迷人的核心价值。因此,打造文化品牌时,一定要以品牌核心价值提炼为重点,通过提炼核心价值,来形成品牌的特色,形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益阳市地处湖南中部,素有八百里洞庭“鱼米之乡”的美称,有桃花江美人窝、梅山、竹、湖乡、黑茶、花鼓戏、诗歌等文化资源,有周扬、周立波、周谷城“三周”故里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为发展山水文化、民族文化和开发文化品牌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6]而要把这些资源变为文化品牌,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准确的定位,创作和形成具有鲜明的地域、自然、人文特色的文化产品,并逐步提炼升华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文化品牌。

3.挖掘资源——做好品牌系统规划文化品牌的打造,需要在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做好系统规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个规划既要有区域战略规划,又要有局域的实施规划,既要注意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又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文化资源。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推进。湖南益阳,文化产业品牌的开发可以利用民俗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充分挖掘诸如“三周”等文化名人资源,复原一些文化古迹,复古一些《山乡巨变》中农村田园风光,加上洞庭湖生态湿地,展示山清水秀的美景,让人们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享受原生态的文化气息。让山水益阳实现绿色发展。一是做好文化产业品牌价值链的延伸规划。营造“三周”文化氛围,加大“三周”文化包装,象市区道路、公园可否考虑以“三周”作品中的某个人名、地名或“三周”本人的人名命名;开展“三周”文化研究,发展湘中益阳餐饮文化等,以“三周”故居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三周”文化作品以及“三周”工业品产业等亚文化产业品牌的开发等作为文化产业品牌价值链延伸。二是把现有的文化品牌打造成文化产业品牌。如“竹文化”、“黑茶文化”等文化品牌目前已初步成熟,其后的重点就是向产业化过渡。三是把其他有潜力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打造成文化品牌,然后依托这些文化品牌再去打造文化产业品牌。象南县的地方花鼓戏剧、游艺与杂技等,可先把他们打造成文化品牌,再逐步开发,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

4.积极传播——塑造品牌良好形象一个品牌的形成开始阶段可能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偶然的,但当它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数量、影响、效益时,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加以宣传,使之发扬光大。文化产业同样如此,需要包装自己、宣传自己。一是要做好品牌,做大品牌。形成品牌的时代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以高立意、高品位、大气魄、大手笔把品牌做大做好,提高品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二是要积极、主动传播与营销。目前有些文化产品虽然是品牌,但没能带来大的商业价值,这与营销手段、包装落后等有一定的关系。农村在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时,一定要通过媒体平台、企业营销等方式和途径积极、主动的进行传播与营销,积极有效的推介自己,不断提升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帮助文化产品打开市场格局,使之在市场化竞争中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湖南安化黑茶历史悠久流长,是中国古代名茶之一,其特色的千两茶,堪称一绝。上个世纪50年代安化黑茶曾一度绝产,以至于默默无名。2010年,湖南安化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安化黑茶再度走进茶人的视野,成为茶人的新宠。它与当地古代茶叶运输驿道旅游结合,打造黑茶品牌、拓展黑茶市场、建设黑茶标准体系、开发茶文化旅游等,形成了风格独到的“黑茶文化”产业,在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该县被评为“2010年全国重点产茶县”,跻身全国十强,茶叶总产量位列全国第九,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7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十七大以来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2年2月28日,文化部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下简称为“倍增计划”)又指出,“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重点工程之一即为:培育服务于文化产业的金融市场主体,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推广,建立便捷的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实施文化产业金融人才培养工程,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理论研究,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平台。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在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加快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多的农村人口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造成我国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农村文化产业滞后于城镇文化产业而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我国农村居民物质上得到不断丰富的同时,如何通过有效渠道引导农民的文化消费、推动农民共享城乡的文化成果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显著成就,但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关注才刚刚开始,农村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力度非常薄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投融资体系 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命题之一。

虽然目前我国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的系统研究却很稀少,尤其是对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研究更是没有涉及,只是在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对策中加以提及。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第一,从资金短缺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杨菊认为,文化经费普遍投入不足。传统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城乡文化发展政策失衡,公共文化财政体制尚未覆盖农村,政府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短缺,这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而县乡财政乏力,难以拿出足够资金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无力承担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任务。金融机构向农村文化产业投资积极性远远落后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制约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三方面:农村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意识不强;文化企业对金融风险控制要求不适应;金融业介入文化产业的内在动力不足。该文还提出了构建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一是创新农村文化产业的资金引入机制;二是健全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构建农村文化产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四是建立农村文化产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五是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机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指出,“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和机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金融对现代农业和农村文化产业的帮助,希望国家政策、金融机构、农村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降低农村文化产业准入门槛,为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准备条件。”孙妮、曲长祥认为,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硬件设施有所改善,发展速度大幅提高,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低。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发展速度大幅提高。但这些文化设施保留属公益性,存在利用率低,社会效益低的问题;或具商业性,但存在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加之农村文化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队伍老化以及文化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问题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因而农村文化产业难于形成产业规模、体系和效益。

第二,从对策上提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途径。张振华提出,“要有重点地扶持本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提供帮助,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支柱产业群。”推进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政府要将有限的财力向农村文化事业倾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周云逸在《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一文提出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的新举措,他认为,按照国家规划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制为企业的进程中,这种转制阵痛必然使之无暇顾及农村文化产业。在此情形下吸引民资和外资就成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之路。目前,民资和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的政策障碍已经扫除。地方政府吸引民资和外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应当建立健全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机制、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强化市场配置,实施带动战略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进程。沈键认为,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在走访上海闵行区的农村文化产业后认为,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扶持一批高效设施园艺基地的发展,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开发设施园艺。王连球认为,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赞助、项目支撑” 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努力拓展文化建设投入渠道。

因而,系统地研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以及实施路径是很有必要的。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也是在国家建立转型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和谐社会的新方式。

二、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

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产业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城市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相比较城市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整体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主,局部经营性文化产业突出的特点。基于这个现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的渠道、规模、效益等方面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差距都较大。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动力和机制却明显不足,这与其落后的投融资现状不无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融资意识不强

目前,地方政府对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非常重视,但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却未能给予应有的关注,思想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导致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严重脱节。虽然政府红头文件大力倡导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事实上当地政府和农民对农村文化产业化的认识都不充分,误将公益性文化事业代之经营性文化产业,以为放个电影,建个农家书屋或图书馆,办个农家乐就是农村文化产业了。我们所说的农村文化产业化的实质是将散布于农村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经营,从而达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农村文化资源丰富,某些资源品级较高,其最大的特色是乡土性和地域性。若大力增强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意识,调动广大农民的产业化积极性,那么在有着九亿多农民的农村,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一方面,以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消费群体开展产业化经营和服务,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资源或遗产,实行走出去战略,以城市居民和城郊居民为消费群体,可以实现农民增收。有了这种开发意识,才能促进外部和内部资金在农村文化产业上的流动。通过外部投资和内部融资,实行农村文化产业由小到大的逐步发展和壮大。即,在创造农村全民投入文化产业的环境下激发投资意识和热情。

(二)投融资渠道不畅通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产业链,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在信贷方面也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文化企业“轻资产重创意”的特点导致其有形资产抵押品匮乏,拥有的大量无形资产却难以评估,这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明显不匹配。部分银行逐步开展了以版权质押为核心、辅助专业担保方式向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创新了文化金融服务产品。同时,一些银行还积极探索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尝试信贷、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金融产品,做好文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对接。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主要表现在民族风情、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如“宝丰”魔术、耿村故事,凤阳花鼓等等。这些形式的文化资源在开发后,基本处于农民自我筹措资金和政府拨款的初始开发阶段。由于农村文化产业多以农民演出队、农家乐、乡村旅游等表现形式为主,规模小、范围小,基本未形成产业链,因而难以像城市的文化产业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另外,即使某些农村文化资源具有品级高、产业化融合度高的优势,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法律、信息、金融体系支撑和保障,风险大,因而也难以获得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投资。

目前,北京、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已经建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为文化产权交易、投融资、文化企业孵化、信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此平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有了极化中心,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今后,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也可搭此便车,促进农村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本的交流和合作。

(三)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美国是目前世界文化产业大国。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采用多元化混合资助、金融创新和吸引国外投资等策略,鼓励大财团和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以股权融资、夹层融资、优先级债务贷款、发行AAA级债券等方式,获得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资金。在此同时,美国还通过对产权和金融市场改革、法律政策保护以及财政优惠举措,历经40多年的发展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投融资机制,从而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国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在较多的向西方国家学习,当然对农村文化产业机制建设也有参考作用。可是,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小,分布广,影响力小,很难沿袭西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在投融资机制建设上,还只能依靠城市文化产业机制较为完善下逐步向农村引进和发展的渐进式路径。当然,不排除某些地区突变式领先建立的可能。

(四)投融资人才缺乏

目前,中国正处在“中等收入陷井”边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时期,抓住广阔的农村文化市场,以金融创新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势在必行。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市和农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最大的一点在于人才上的差异。人才是竞争和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城市文化产业急需动漫、媒体、信息、金融等方面的人才,农村文化产业更需经纪、策划创意、开发设计、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人才。农村文化资源的产权界定在资产证券化中的界定、多元化投资组合的确立、投融资利益主体的分配、投融资信息的获取和甄别、融资规模和风险评估等都需要专业人才的介入。农村的地方政府或主体不能仅仅依靠来自城市的或外资代表评估,这种信息不对称、单方面的评估不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化主体的利益保障,使得其在合作中弱化资产评估效用。

(五)投融资效率不高

效率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目前,由于我国农村文化市场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民众对农村文化产业存在认识不足和歧视,往往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难以实现市场化,投资也只能是“胎死腹中”。

三、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实现路径

农村文化产业与城镇文化产业有着重大的区别,作为服务业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表现为:消费观念的滞后、基础设施的欠缺、产业的低端化与服务业的高端化不相符等矛盾。这些因素加大了建立农村投融资机制的难度。虽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尽然,但投融资机制的建设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弥补这一状况。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当前所有制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综合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行政与市场并行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双轨”机制。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也认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矛盾运动,将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布局的发展走向。这是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里我国文化产业革命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特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多元化和混合型的具体特征,决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只能采用混合型的产业发展模式,走混合型产业变革道路。2012年出台的《倍增计划》也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全面对接,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提升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因此,在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的设置上也应该考虑其特殊性。笔者认为,应该建立行政与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具体为“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经纪机构等中介机构为桥梁、保险机构为保障、农民自筹和金融机构信贷为主、民间资本、企业投资和外资投入等形式为重要补充”。其实现路径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央政府制定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和法规,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行政手段作为保证。政府将文化企业推向市场后,政府的行政手段主要是:一要为培育文化市场创造条件;二要从方向和道路上来规范文化企业的发展。政府的这种行政职能,主要通过制定和落实各种方针、政策、法规得到实现。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金融体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革。因此,政府的每一项政策和财政投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应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大道上来,为广大的农村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早日建立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为今后逐步过渡到市场型的投融资体系做好准备。

(二)各级政府要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兴办文化机构,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以扶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政府包办文化的局面已被打破,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办文化的新格局。农村民营文化产业越办越多,在农村整个文化结构中占比重逐渐加大,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在这方面,有些地区农村发展相当好。在目前农村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的阶段,农民自筹资金的方式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较为实际和较好的形式,其可以更为直接地为农民创富,能够真正让农民从文化产品中获益。政府要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更多农民利用自己的资金创建文化作坊、文化企业、文化团体、文化走廊等不同形式的文化机构,对农民进行财政免税或补贴。鼓励农村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

(三)地方政府还要大力培养农村文化经纪人,建立具有评估、监督和反馈功能的中介结构,建立地方政府管理、中介机构负责、农民和中介机构相互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2012年2月文化部出台的《倍增计划》也提出,要培育文化产权鉴定、评估、拍卖、经纪等机构,大力发展演艺经纪、票务销售、会展策划、版权、创意设计等文化企业。探索完善文化类无形资产确权、评估、质押、流转体系,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性的投融资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农民的文化消费意识较城镇居民弱,不了解文化产业,在产业发展上面临各种困难。因此,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指导和规划,建立连接农村文化产品与市场对接的纽带。此外,评估和监督等中介机构要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及时反映给投融资主体,实现投融资的动态监测,这有利于投资主体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效益的评估。

(四)推动商业银行创新农村文化产业的贷款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产业信贷渠道的顺畅。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由于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小,附加值高,因此其更需要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然而,由于农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很难为银行提供担保,传统的贷款方式很难适应农村文化产业,因此急需转变观念,寻找出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担保方式和信贷模式,建立多层次文化企业投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目前,很多地方实行的质押担保贷款十分得借鉴。

(五)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和民间企业加强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对接,变革传统的销售渠道。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是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所以,文化产业成了吸引资本的一个高地,国家投资者、企业投资者、民间投资者、国际投资者都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个投资领域,“文化是个好生意”已成经济人士的共识。政府要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产品展示吸引企业投资,通过政府抵押、产权质押等措施,加大企业对农村文化产品的投资和销售力度,畅通农村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

第8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县域经济;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2-0488-04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Cultur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and Its Revelation

RAO Gui-sheng,ZHANG Run-qing,LIU Yu-ling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Trade,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connotation of rural culture was elaborate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from Hebei province was introduced. Through surveying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ultural industry from Weixian, Wuqiao, Wuqiang, Quyang and Ningjin counties, some common rules in bring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rural cultur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measures including‘planning and guide has simultaneously,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with the team together,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simultaneously, traditional and modern organic fusion, concept and consciousness gradually change, bibcock and brand to create, industry and business prosperity,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to promote each other’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county economy; Hebei province

文化产业是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创作、制造、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和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文化价值的实现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 文化产品不仅能体现人类文明成果,也包含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文化产业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是最具低碳、环保和持续发展力的产业。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表明,经济强国必然是文化强国,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在某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已经占当年GDP的21.0%,日本、韩国也分别达到18.5%和15.0%,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中国“文化产业”一词是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首次提出,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对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发展目标和手段进行了全面阐述,2003年文化部提出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统计局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单位两大部分,2010年文化部提出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九大文化产业重点工程,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1]。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产值增加值达到11 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53.7%。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县域文化为资源、以建设农村现代文明为方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产业,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文化事业繁荣,提高农民精神文化品位和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河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燕赵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文化娱乐、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型文化业态蓬勃发展。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的历史渊源,为河北省奠定了农村文化的雄厚基础,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对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河北省农村地区潜在的特色优势文化资源,完善农村文化产业体系和布局,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改善农村居民精神面貌;有利于用区域间不同文化资源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河北省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形成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共同构成的农村文化产业链条,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繁荣与发展;有利于推动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1 河北省县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3项5处世界文化遗产、132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1项省级非遗项目,拥有5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69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9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118处重要革命纪念地、1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8处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唐山的皮影戏、蔚县的剪纸、武强的年画、沧州的武术、吴桥的杂技、大厂的评剧、河北梆子等等一系列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充分展示了燕赵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河北省文化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大力促进,产业实力不断增强,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4至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1.7%,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1.6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年均增加值增速高出17.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010年,河北省直重点文化企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各地特色文化产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文化产业在推动全省经济增长、拉动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河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在现代信息社会能够生存发展并发扬光大的农村文化产业,必定是根植于农村,有乡土气息、有生存土壤、有文化传承、有传统底蕴、有文化渊源,能融于时代、符合市场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建议,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才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是决定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兴衰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每一个模式的演变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既是当地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发展现状、周边市场等客观因素决定的,也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通过对河北省县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选择了5个农村文化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发展势头的县(市),对其共性的、规律性以及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1.1 蔚县模式

剪纸在蔚县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颇受当地人民喜爱的传统民间工艺,蔚县立足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确立了“文化立县”发展战略,把剪纸工艺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蔚县投入财政资金2.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0亿元,打造了包括中国蔚县剪纸博物馆、中国剪纸第一街、中国剪纸第一村、蔚县剪纸艺术学校等4个项目在内的中国蔚县剪纸产业园区,形成了“展示-营销-基地-培训”一条龙的剪纸产业链条。

通过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蔚县剪纸产品发展到8大类、6 000多个品种,形成了“集创意设计、加工剪刻、推介销售为一体”的运作模式,成为世界剪纸集散地和交易中心。该县已形成26个剪纸专业村,1 100个剪纸专业户,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年产剪纸600多万套,年产值达到4.0亿元,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全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6.0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1亿元,占全县GDP的6.4%。

1.2 吴桥模式

吴桥县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支点,把文化产业市场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杂技资源再整合,专门成立了融合100余家各类杂技团体的吴桥杂技文化经营集团,在集团引领带动下,形成了以杂技文化为内涵,杂技旅游、杂技教育、杂技演出、杂技道具开发、杂技影视动漫五大产业为主体构架的杂技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杂技大世界景区年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综合经营收入2 480万元;有4 000多名杂技演员常年活跃在国内外演出市场,杂技演出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不但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杂技人才,还常年招收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留学生;全县开发杂技道具、魔术道具、杂技服装、杂技纪念品等杂技相关产品达60个大类800多个规格,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全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2.1万人,年创产值6.6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11.8%;文化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解决的就业人口达3.8万人,带动相关产业的产值达3.2亿元,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1.3 武强模式

武强县具有年画、乐器两大文化产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思想指导下,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文化产业规划,把发展乐器和年画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聚集-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依托金音集团大力发展乐器文化产业,2011年全县拥有乐器及配件生产企业19家,成为中国管弦乐器产业基地,乐器产业增加值2.3亿元,占GDP比重5.49%,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年画产业形成了政府引导扶持、博物馆收藏保护、年画社创新开发、年画协会协调运作的良性发展格局。2011年全县年画行业共拥有作坊2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多人,产品涵盖挂历、工艺品、邮品、饰品、礼品等2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年画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5 000多万元。

在做大做强年画、乐器两大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探索开发了“一农、一古、一中、一洋”四大休闲旅游板块,积极支持自发性文化团体的发展,形成诗社、梅花拳协会、秧歌队、锣鼓队等各类文体组织180多个,为34个重点文化示范村分配了价值15万元的锣、鼓等文体器材,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2.6亿元,占全县GDP比重6.26%。

1.4 曲阳模式

曲阳县把文化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要途径,为促进曲阳雕塑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制定了曲阳县雕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动“文化强县”之路。以荣杰雕刻石材有限公司为龙头组建了巨型雕塑集团,发挥集团人才优势,主攻巨型雕塑;依托宏州石业集团,打造“创新设计-加工-销售-安装”产业链条,激活雕塑产业的快速升级,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雕塑产业聚集区。2010年全县形成雕刻企业2 3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创产值30亿,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曲阳进一步打造了雕塑文化产业园区,以做大做强雕塑文化产业,预计到2020年,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区占地将达到20 km2,聚集重点企业达到1 000家以上,雕塑业产值达到255亿元。

1.5 宁晋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宁晋县认识到文化产业将会给县域经济带来商机和新鲜血液,是减轻社会负担和就业压力,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繁荣和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县政府把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工笔画作为本县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为突破点,重点培育了30个工笔画特色专业村,组建起5个工笔画产业公司,形成“公司+基地的产供销一条龙”模式,并通过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提升产品内涵,2010年全县工笔画特色专业村发展到50多个村, 画室增加到200个,从事工笔画创作、临摹及相关产业人员近4 000人, 建成小南海市场工笔画一条街,年创造工笔画作品近10万余件,工笔画产值突破1.2亿元。以工笔画为龙头的文化产业,正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成为带动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县域文化支柱产业,预计到2015年,工笔画从业队伍将发展到2万人,产值达到2亿元。

2 河北省县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从上述5个县的经验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都有着一些共同的发展模式和成长规律,给予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2.1 县级领导高度重视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决策层的影响,上述5县(市)县域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直接得益于县(市)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政府正确引导下,根据本县特色的文化产业,制定适于本县的文化产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按照规划制定的目标和思路,选准产业方向和产品方向,抢抓本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努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2.2 龙头企业积极引领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文化企业基本上都属于作坊型,位置比较分散,数量大、规模小,经济效益低,很难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上述各县积极筹措资金,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大力扶持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瞄准国内外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本县分散的、大量的、单个的小型企业和农户有机联系起来,实现小户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条,创造更多的文化产业增加值[3]。武强金音集团就是在政府引导下,依靠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打造了中国管弦乐器产业基地。

2.3 产业基地强力支撑

各县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上都依靠着文化产业基地的强力支撑,宁晋县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历史自然形成的基础,帮助“工笔画”产品生产和销售者逐步拓展文化产品市场,市场不断扩大带动产业发展壮大,使“工笔画”产业村不断增加,文化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区、蔚县剪纸产业园区就是通过建造和打造产业园区,为园区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文化产业企业逐渐向园区内聚集,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园区型产业基地,园区内不断创造、设计、生产大量新兴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外市场需求。

2.4 产业融合有效促进

由于河北省县域农村文化产业还不够发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不能完全独立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只有与相关产业有机融合,共同发展,才能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找到壮大的机会。吴桥县将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旅游观光与杂技表演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旅游与文化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有效增加了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展了文化消费市场,二者的有机融合为吴桥杂技文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 河北省县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3.1 规划与引导齐头并举,平台与队伍共同建设

要求县(市)级政府切实重视文化产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时订立本地区文化产业长期发展规划,形成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联动机制,确保文化产业有效发展,并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以统一思想,提高抓文化产业的自觉性[4]。政府可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项目和服务予以扶持,把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好的县(市),都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曾经为本县文化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积极通过文化创意,不断发掘新的文化题材,打造新的文化品牌,提高文化消费意识,改善文化消费环境,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良好的平台,需要优秀的专业队伍,建强建好专业队伍,把物的延续与人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智慧和参与热情,让蕴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3.2 保护与发展同步推进,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大力加强河北省各县(市)农村文化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的强有力的支撑。文化资源是一种保护与发展辩证统一的资源,传统文化资源越是走向市场,越是适应现代审美情趣、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就越能得到好的保护和传承,因此,需要用新的观念、新的视角认识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5]。

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激活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内含丰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附加值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催生新的文化产品,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发展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多层面、多领域深度融合,使文化资源成为要素黏合剂、品牌催化剂、价值增长剂,加速传统文化与动漫和网络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

3.3 观念与意识逐步转变,龙头与品牌共同创建

由于历史原因,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还比较落后,在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消费引领,转变传统单纯“物”的消费观念,培育文化消费意识和习惯,培养农村文化受众,通过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提升农村文化水平和农民的精神文化品位。

河北的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还应拥有自己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扶植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培育知名品牌,将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挥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河北省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以及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条件,支持文化企业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实施水平或纵向的兼并重组,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创建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促进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3.4 产业与事业共同繁荣,文化与文明相互促进

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可直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后的运营成本,进而降低了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的门槛,使人们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更多地参与文化消费,不仅实现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的目标,更培养了人们主动进行文化消费的习惯[6]。文化产业发展是以文化企业发展为核心,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文化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探讨政府出资与金融企业参股组建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和文化产业贷款担保公司,以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繁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J].河北学刊,2010, 30(6):180-183.

[2] 李 艳,张李娜.河北省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发展,2011(3):28-29.

[3] 周传蛟.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9(5):74-77.

[4] 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6(3):86-88.

第9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 产业融合 信息技术 三农经济

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建立在乡土资源旅游产品基础之上,标定农、林、牧、副、渔等自然媒介,在繁荣农业经济的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宣扬农村文化,开发农村景观。一般来讲,农村文化旅游经济表现为优美的田园风光、舒缓的生活节奏、区别于中心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基于民俗文化的传统手工艺等,这些尤其对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城市工作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因此可以调动城乡间贸易流通和经济要素对流。对于普通消费者,农村文化旅游需要考虑旅行费用和时间等因素,然而我国农村地区受制于历史因素和传统观念等原因,长期以来无法深度开发旅游经济产业,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落后,要想改变这种消极的被动式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抓住信息技术时代的政策性机遇,超越常规思维,通过产业融合来实现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产业经济的复合型发展。

农村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信息化产业与农村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建立在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质变的基础上,2005年以后,中央有关农业发展问题的“一号文件”都连续性的强调了信息化建设在繁荣农村经济方面的突出作用,工信部主导下的五部委联合署名文件《(2010-2012)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中指出“农村信息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育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国民素质、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现实选择”,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战略使得农村地区数字化媒体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农村信息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实现了“村村通”,信息化体系趋于健全,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县级信息服务机构、乡级信息站、村级信息点”的信息产业组成格局,全部省级农业部门设立完成专门性信息工作职能机构,地市级和县级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完成率超过80%,农村地区达到70%,有超过100万个信息服务基站和70余万信息员服务主体信息化战略。

在产业融合消费环境方面,国内网络覆盖人口在2010年突破40%,2012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五亿,居民信息化消费意向增长明显,在线旅游预订市场增长速率远超网民增长速度。2012年网上旅游预订用户平均规模达到4000万人次,相比2008年增幅超过100%,2012年末,携程旅游网对网站超过10000名用户进行了实名出行计划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6.6%的受访者表示出游前会通过互联网搜集旅游信息,72%的游客习惯于网络预订旅游产品。上海市旅游局在线旅游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产业规模达到590亿元,相比2011年同比增长33%,预计未来两年全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年增长率均保持最低20%速率,2013年全年有望达到750亿元规模,显示了巨大的商机和行业发展潜力。

以信息技术开拓农村文化旅游市场

信息科学技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代表,构成电子通信模式下的科学发展主导领域,涵盖技术群体十分广泛,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感测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显示技术等多个方面,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借助互联网通信技术而得到迅速的传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向乡村地区转移的趋势愈发明显。以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旅游经济的主要客源来自于地理位置较近的周边省市地区,客户群体呈现出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特征,组织形式多以家庭和单位团体为主,专业化的农村旅行社规模较小,且不构成主流旅游发展形式。

一方面,在年轻人群体中,互联网构成主要信息获取渠道,旅游经营者也因此将主要精力投放于互联网宣传市场,通过网站、微博、论坛以及聊天软件等多种形式进行旅游广告植入,相比之下,官方旅游网站具有更加透明和权威的特点而受到游客青睐,这方面已经具有成功的先例。例如,延安市旅游局在2011年5月开立并运营“新浪微博企业平台”,截止2013年9月30日,已经有超过66万粉丝数量,综合排名全国城市旅游局官方微博粉丝数量第一位,显示了良好的宣传和营销影响力,极大的提升了“全民微博”时代的延安地区旅游经济形象,由此可见信息化条件下的电子旅游传播平台公众性效应。旅游信息化正是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于一体的市场拓展经济组织形式,在旅游信息传播速度、旅游质量组织优化以及交互旅游形象等方面日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与农村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融合方面,消费者影响力和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十分重要。由于农村旅游经济开发主要以村镇为组织单位,区域内的统一性规划较为困难,产业融合要以“不牺牲生态环境”为发展原则,农田、民居以及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率等信息都要进行动态监控,这些都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遥感技术的应用却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既可以丰富农村旅游信息度,清晰旅游全景图像,又可以较为直观、现实和立体性的获得旅游景观的重复观测和宽视野优势,方便旅游资源调查,并且在景区规划过程中有助于提升规划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农村旅游设计方案的艺术性与创造性,科学的加强对农村地区旅游景观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力度,突出“产业融合不破坏环境、景区规划不浪费资源、经济增长加注技术因素”的现代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原则。

信息技术提升农村旅游产业服务管理水平

农村地区旅游经济不同于都市旅游的主要方面在于城乡文化的二元特征,传统乡村原生态自然景观与城市钢筋水泥文明的巨大差异构成吸引旅游消费者的核心营销点,因此,农村文化旅游要减少机械化和现代化元素,最大程度的保持质朴宁静的天然属性,这就要求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农村地区的旅游经济管理服务水平,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外来游客的旅游体验,减少原始生活方式下的不适应现象。信息技术下的农村旅游经济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可以通过建设乡土资源数据库而得到实现,注重监控型安全设备的投入和应用力度,以便于在更大的平台上实现旅游信息化管理,为大区域旅游经济技术合作提供现实基础。

信息化对于提升农村地区旅游产业服务管理水平最显著的方面在于移动通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引入,在此方面,四川省北川地区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道路(如表1),北川地区的羌族文化、大禹文化、红色文化和地震文化都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向全国进行了展示,极大的带动了旅游文化市场的发展。北川地区文化旅游产品交易所和韦斯特商品交易所的成功表明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发展对于提振区域经济具有巨大的示范和外溢作用,前者对繁荣偏远地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是集产业经济、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和金融经济于一身的交集空间;后者为北川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创造了良好的伴随机遇,电子交易平台的成功运行也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既发展了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村企业绩效,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灾后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媒体虚拟技术展示农村旅游产业资源

农村地区旅游包含互有联系的两个渐进式目标,旅游消费者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会进一步的从中体会和领悟到农耕文化和原始民族风俗特点,了解民族聚居历史与地区灿烂文化,较之传统大众旅游形式具备更加鲜明的个性。然而,在乡土文化日益远离现代都市人视野的今天,口头相传型信息传播形式已经不能全面满足游客的乡土文化认知需求,导游讲解的知识和经验局限也会阻碍旅游经济的信息互换,多媒体虚拟展示技术应运而生。

多媒体虚拟展示技术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宣扬农村特色旅游文化,并将信息技术作为新型服务产业发展的主导支撑,具有代表性的措施便是“三维虚拟景区”,通过三维互动技术真实还原现实旅游景区,游客可以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旅游信息展示服务,实现与“虚拟游客”之间的心得互谈,在到达真实景点之前最大限度的做好信息搜集工作,综合而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典型的旅游经济融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农村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乡村旅游景观与外来消费者的一站式宣传展示。旅游经济较之其他实体经济的最大特点在于资源不可移动性,多媒体平台下的景观展示和创意互动可以活跃景区固化景观,使得分布式景点连接成流动性风景,增加消费者的旅游经济体验,促进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农村旅游景区的多媒体嵌入式应用。消费者对于旅游景区的感知仅仅停留在传统纸质媒介上是远远不够的,基于移动平台如IOS、Android以及Windows iPhone等的众多应用是集合旅游文化构思、手法创新、创新设计以及游览观光知名度的重要媒介,是“去纸化”经济趋势的今天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微观着力点。

电子化旅游纪念品应用于偏远地区旅游特色的后续跟进式宣传。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化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出版物成为可能,农村风光可以直接以数据形式植入多媒体光盘,使得旅游消费者可以实现旅游体验回顾,并分享给周围的家人和朋友,有助于进行新客户源的开发和引入。

多媒体架构下的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作用。农村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格外注意对于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支持,借助于多媒体平台,以乡、社为单位的“农家乐”经济组织可以实现及时的信息互通,实时了解散布式景观动态,通过多媒体工具如电视会议等来实现统分结合的地区旅游资源协调,实现旅游业的动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

2.何艳琳.论政府在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中的作用[J].商业时代,2012(5)

3.闫立媛.区域性旅游城市旅游广告投放策略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12)

4.李伟.E时代旅游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素质探讨-基于面向旅游者的旅游信息服务分析[J].企业经济,2011(16)

5.高海生.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0(27)

6.张补宏.浅析旅游新经济-旅游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提升[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