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生态德育论文精选(九篇)

生态德育论文

第1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2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强化建议;

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对人们生存与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高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平台,要提高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倡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为构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因此,要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缺乏重视。在我国教学理念中,一直缺乏对生态教育的重视,对于经济的发展较为重视,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起到足够的认识。在高校的课程中并没有对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进修明确规定,因此造成了大学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环境保护观念较为淡薄。

(二)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现阶段,在高校课程管理来说,对于生态环境类型的公共课程设置较少;对于环境保护、技术、治理等相关知识虽然较为专业,但是并没有在思想道德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对于相关内容知识一笔带过,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大学生对环境状况、保护意识的缺乏,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平台。高校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学生对于生态保护的知识大多数是通过网络、电视以及书籍获取,学校并没有设置系统的环境保护交流平台,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在高校的教育理念中涉及甚少。所以通过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学校的重视,协调部门之间的职能。在高校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适当的添加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以及环境道德教育理念;要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认知;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同时要协调学校各部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社团等课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可以定期开展生态社团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我国自然环境保护现状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二)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生态文明有效的融合起来。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课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相对较少,涉及面也不全;这与现阶段的实际需求有所出入,无法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要根据现阶段的环境保护思想以及思想素质理论教育的状况,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科学的编写,提高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重环境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环境道德素质能力教育。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与核心。环境意识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大学生作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建设者,其素质能力以及道德养成对其将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我国社会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使其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要大力倡导在生活中在小事做起,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四)开展各种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合理的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理论上对环境知识进行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保护意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手机、微信以及微博等渠道开始平台,向学生普及各种环境保护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渗透教育。校园可以利用校报对学生进行各种环保知识的普及;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在校园开设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基本环境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与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进行环境考察;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存在的各种生态文明行为进行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认识,了解生态危机给人们的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做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五)生态教育评价的方法。在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要设置合理的标准对道德工作以及效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的表现与学生的德育成绩融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要全面的科学的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例如,在进行学生个人素质总结的时候,要对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对其存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指出;根据具体状况开展不同的教育。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结束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对现阶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进修系统的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在实践中通过有效的方法与策略进行解决。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终身的、长期的教育工作,要在实际状况出发,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探究有效的方法提高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第3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德育;特点;策略

“生态化德育”强调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实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它是一种遵循规律的教育,是一种整体和谐的教育,是一种关怀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一、建设校园环境,大力营造生态德育氛围

校园是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它对学生的德育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构建生态德育不可缺少的环节。

生态校园德育文化的建设要以真实、具体、生动、开放的环境为载体,为师生营造一种人性化、艺术化的德育生态空间,如在校园中设置些供师生休息、读书的设施、场所等。优美的校园文化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能在无形中熏陶师生,感染师生,让师生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更能让学生感到心旷神怡,进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校园布局上要做到科学合理;校园标语要体现“动静结合”的教育理念,既主动交往,又内敛智慧;搞好班级文化,创设本班特色等等。

二、以机制为保障,建立生态德育制度文化

学校德育制度文化作为校园德育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只有健全规章制度,才能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才能保证各方面的开展和落实。制度的建立要以师生为出发点,建立为大家的制度,保证学校这个团体健康稳步地发展。因此,加强生态德育制度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生态德育得以发展的依托。

1.加强对生态德育的领导,确保生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校长为领导,以校组织部为调控,以教师为具体实施者,调动每一个校园人参与德育活动,形成人人都是生态德育工作者,

事事处处能育人互动的氛围。

2.切实推进生态德育理论学习,把开展生态德育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

组织教师讨论生态德育理论,剖析生态德育内涵,撰写生态德育工作体会,切实推进生态德育理论的学习。

三、组织生态德育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多姿多彩的德育活动是生态教育的重要载体,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活动的内容也要形式多样,关注思想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如,每个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给不同学段的学生组织不同的教育活动,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一些文明礼貌的教育活动,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以引导转化的方式,进行文明礼貌养成的训练,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管理的方法,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创设活动时要努力与学生兴趣、特长相结合,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地学,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教育、自我成长。

四、建设生态化德育舆论文化,促进学生感知德育

1.校风建设

校风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校风的建设要有深刻的强制性和感染力。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创设教育环境,让不同阶段的教师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从而推动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3.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学校要对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等进行优质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和谐的人。

五、以构建生态德育网络为统领,积极创设和谐环境

生态德育不仅仅要在学校进行,还要紧密联系家庭、社会,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参加活动,同时让社区委员会把学生的活动表现记录到学生的考核中,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

体化的活动体系。

2.建立家校联系卡,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

组织家长上德育课,给家长渗透德育理念,集思广益,让家庭教育也融入生态德育教育中,发挥其独特的感染作用和教育功能。

生态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发展。

因此,在开展生态德育活动时,要做到合理有序地发展,在体验中加深对生态德育的理解,在体验中升华对生态德育的认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成为“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王兆军.构建校园生态德育观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1(3).

第4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生态德育 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除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外,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1.生态德育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德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把整个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与和谐共生。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并逐渐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和人类的进步非常重要。

2.生态德育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道德教育,传统德育多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和生力军,除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具备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生态德育是高校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

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更是传承、发扬和创造先进文化思想的殿堂,应该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去感染社会、引领文化、教育大众。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践行生态文明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在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传播生态文明,引导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4.生态德育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德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德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环保公德意识,同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和演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问题

高校对生态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多是强调专业教育,没有把生态德育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一些高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流于形式,仅开展一些即兴活动,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些不全面生态道德教育,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等方面。

2.高校生态德育课程内容不系统、不规范

当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分零散,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生态德育课程大多依托相关专业开展,且多是一些专题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等,虽然涉及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但教学形式较为陈旧,多以单向的、独白式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教学过程为主,缺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之期末考核形式化,最终使德育退缩到单纯的认知领域,造成高校德育的机械化和概念化,使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导致生态道德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态行为习惯。

3.高校生态德育教材师资匮乏

在师资方面,承担生态德育教育的大多数是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相关专业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精力专门做生态德育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而辅导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伦理的培训,对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深刻的理解,且往往流动性较大。在教材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相关教育内容多在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的教材中有所涉及,且往往侧重于知识层面,并没上升到道德教育层面,不能达到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目的。

4.高校生态德育课外实践少支撑

一是高校生态德育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不连贯。高校开设环境保护类选修课,主要以渗透教学的方式向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但均是理论教育,并未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生态德育体验,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和探索自然。二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并未成为校园主流,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氛围。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大都由社团、学院自行组织,学校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校园主流,所以学生参与面相对较小,不能达到高校生态德育的目的。

5.高校生态德育校外途径未建立

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育、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均在校园内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没有与外界信息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同实际的生活、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相结合,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难于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树立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体验生态道德践行者的成就感。

三、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

1.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纳入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生态德育必须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效生态德育的课堂模式。一是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增补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并在考察中体现。例如在法律基础课中讲解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着重讲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二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普及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鼓励学生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努力。三是引导其他专业教师主动把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正面的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整合校内外生态实践活动,突出实践育人

除了课堂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体验中加强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认识和认同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产生生态责任感。例如,聘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作相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进行实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提高环境教育的参与性;引导学生组建相关学生社团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利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抓住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生态知识等。

3.建设“绿色大学”,注重潜移默化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微型体现,是最容易感染大学生的环境因素之一。建设生态绿色校园,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节水节电、关爱他人,形成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耳濡目染的外环境,引发其争当“生态人”的热情和干劲,是生态德育最为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

4.利用科研优势,创建理论支撑

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良好的优势,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把理论研究成果以咨询报告或者科技作品的形式反馈于社会,直接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直接体验创造生态文化的过程,切身感受社会对于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促进生态德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深入一线农村、厂矿的环境教育调研活动, 在调研报告的形成过程中,让大学生认同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5.联动外部力量,提供补充教育

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维度,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与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地区发展的相关联系, 努力与家庭、社区等联合开展校外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由一维的学校教育向多维的综合实践演进,形成适宜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使学生在探索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中,形成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李泊,周磊,李峻峰.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23-225.

[2]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04):125-128.

[3]侯彦杰,张海英.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培育[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02):103-105.

[4]方世南.生态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第5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仅仅依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或者单纯从环境教育的角度来应对危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建立一种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用道德来约束和调节对自然的行为,让人们主动承担起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是生态道德。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也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生态道德建设,而生态道德建设关键在于生态道德教育。在当代,倡导生态道德教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起源

20世纪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世纪。但工业化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多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又使得20世纪成为世界环境大破坏的世纪。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发生“公害事件”,震惊世界,从而使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基于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特定关系,一些思想家逐步对人在自然界中应有的地位和角色进行深刻反思,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的同时,生态道德教育逐渐向世人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兴起。1949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成立了专门的教育委员会,这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对环境保护所具有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兴起。由于西方把生态等同于环境,并没有专门论述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因此在西方所谓的生态道德教育源于这一时期兴起的环境伦理学(或称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道德研究,它作为环境道德的理论和实践,是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环境伦理学研究有了迅速发展,许多西方环境伦理学家或环境工作者提出用道德手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坚持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等观点,从而真正地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扩展到自然物,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2)有关生态伦理学方面的国际学术期刊的创立以及生态伦理学著作的发表。国际性学术期刊《生态伦理学》、《环境哲学》、《深生态学家》、《伦理学与动物》、《连接》等杂志,发表了大量生态伦理学文章,他们的研究重视自然规律对人类行为的内在制约关系,探讨怎样更好的在传统道德伦理的基础上加入环境道德理论,实现传统伦理向环境伦理的扩展,指出应把自然纳入道德的规范,人类对自然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等观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伦理学著作,如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堪称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标尺和范例;[2]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成为生态世界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3]

(3)国际会议对环境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1972年6月5日—16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首次提出“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1975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国际环境教研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也正式提出了环境道德教育问题。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制定重要报告《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报告指出,“关心地球是每个人的事情”,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满足“两项要求”,其中一项要求就是“努力使一种道德标准——一种进行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深刻地支持,并将其原则转化为行动”。1992年6月3日—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采纳了著名的“里约宣言”,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而重建教育”,“教育赋予公民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环境及道德方面的意识、价值观与态度”,从而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出来。

2、国外关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1)欧洲各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发达国家都在大学设置了生态伦理学课程和相应的学位,并展开广泛深入的生态道德教育热潮。如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逐渐在国内高校开展环境专业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环境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使他们提高生态道德素质。

(2)提出环境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指出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1989年英国《国家课程》强调,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各种自然过程,包括生态准则及也已存在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在关爱环境方面所负有的责任”。[4]英国伦敦大学英王学院院长卢卡斯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环境与环境教育》中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即“卢卡斯模式”。他把环境教育归纳为“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该模式超越了知识本位的教育过程,强调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在现实环境中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或端正环境价值观,来实现保护或改善环境的教育。[5]

(3)国外学者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效果,强调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第比利斯宣言》强调“环境教育应密切教育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围绕特定社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展活动”。 有些国家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使生态道德教育成为法定的教育。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专门制定相关法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生态实践。

3、国外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特点

国外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开启了该研究领域的先河,具有开创性和可借鉴性,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后来研究者的基石。可以看到的是,国外学者把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方面,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所以涉及的内容描述性和实证性居多。但是,他们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而是将其放在了生态伦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因此,国外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要么与生态伦理融合在一起,要么与环境教育联系在一起,不能清晰地展现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道德教育的学科特性。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从介绍西方环境伦理理论起步。1994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成立。与西方一样,中国环境伦理学的不同理论派别在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以及自然内在价值、自然权利等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这些不同的理论派别都一致认为:人类道德的扩展是必要的,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这是人类道德的完善;环境伦理的道德目标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这是符合人类包括子孙后代的利益的。2001年9月,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将保护环境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2002年3月,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奠基人陈寿朋教授在人代会上正式提出“生态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并提议参照国外的办法,在小学教育中加入环保与生态道德教育内容。2002年10月,由陈寿朋教授倡议并任主编的中国首部《生态道德教育读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央10号文件)中,首次正式将“生态道德”一词写入中央文件。2006年5月,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成立,促进会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促进生态法制建设,倡导生态社会责任,造就生态精神家园,引领绿色生态中华,建设中国生态文明”为宗旨,为建设生态中国、绿色中国、和谐中国而做出积极贡献。

2、国内关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我国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在9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开始的,在我国的发展仅十来年的历史,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经过我国学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解析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是由中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鲁洁(1994)最早提出了德育的自然,提出“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的概念,认为人们总是把德育的功能局限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方面,而解决当代面临的生存危机需要人类的“善”的概念的扩展,提出“一种伦理理论如果不包括人与自然的规范就不算是完善的伦理”,因此要重视德育的自然的发挥,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6]罗聘(2006)认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易迅、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大学生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7]

(2)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生态道德教育是将生态道德转化为人的自觉活动的主要方式。陈寿朋教授认为,我国生态危机的症结就是国民生态道德的缺失,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进行全民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灵魂、核心,也是根本。他在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报告中指出,生态道德教育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8]朱家安(2006)认为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引导个体形成新的生态世界观;[9]朱国芬、李俊奎(2009)认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审美价值及实践价值。[10]

(3)明确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我国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重视和加强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生态道德体验教育及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等。李平(2010)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教育方式完全吻合,可以通过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引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及法制教育为主题,把生态道德思想传递给学生。[11]叶穗冰(2010)认为生态道德教育需要从价值观和原则出发,主要包括生态知识教育、生态规范教育、生态意识教育及生态习惯养成教育,且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应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中重点讲授不同的内容。[12]

(4)指出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实中,我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王世民、丰平(2003)认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缺乏指导思想的全局性、教学思路的前瞻性,大学生在生态问题上缺乏价值观的一致性;[13]高健(2009)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缺失、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水平和效果有待提升。[14]

(5)提出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效的实践途径。随着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实践途径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季海菊(2011)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基础是理论教育,实现的机制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形成的强大的合力机制,实现的平台是生态体验,实现的保障是国家层面和高校层面的一系列相关制度。[15]付玉凤(2009)认为应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生态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生态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生态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延伸以及在校园网络建设中扩展生态道德教育空间。[16]党曲楠(2011)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同时根据我国大学生的特色,对他们进行关于生态道德的理论教育,营造环境熏陶的作用并重视实践养成。[17]

3、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引进国外学者先进的研究成果,对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理论展开研究,同时结合我国自身需要,翻译并且出版了一大批国外的相关著作,如杨通进译《大自然的权利》,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二是根据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具体实际,在理论层面上对如何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探讨。如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三是对社会生活中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具体行为做出价值判断。如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

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国也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研究资料上,关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多见于学术论文,相关的学术专著寥寥无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而即使有的,其内容和体系还比较分散,其中的有些观点和理论还没有达成共识,致使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清晰的体系;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仍然局限在从理论到理论的层次,缺乏实证调查,大多数研究只是从经验的角度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没有十分充实的内容,致使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值得说明的是,国外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方面,更看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这恰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所缺乏的。

【注 释】

[1] 陈寿朋,杨立新.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审视[J].道德与文明.2007(2).63.

[2] [美]利奥波德.沙土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出版社,1997.

[4] [英]帕尔默.21世纪的环境教育[M].田青,刘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 王子曦.当代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2.

[6] 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

[7] 罗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摭论.湖北社会科学[J].2006(10).

[8] 陈寿朋.用道德和法律的力量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陈寿朋教授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报告[J].中国绿色画报.2007(8).64.

[9] 朱家安.发挥德育的生态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J].教育探索.2006(10)99-100.

[10] 朱国芬,李俊奎.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52-255.

[11] 李平.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36-137.

[12] 叶穗冰.论生态德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定位与整合[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0(6).

[13] 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126.

[14] 高健.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21-22.

[15] 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82-289.

[16] 付玉凤.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20-26.

[17] 党曲楠.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39-48.

第6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1.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很快就会步入社会,他们是未来国家的管理者、建设者,在大学里所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们日后的社会服务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现实却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淡薄的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和研究机构做过关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依据《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研究》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中大多数能认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紧迫性,但是生态知识严重缺乏、环保行为参与度低。调查人员对河南省部分高校2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您怎样看待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问题,97.02%的学生认为很严重,环保应作为基本国策,全民共努力。但是在“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个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仍有14%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答案。在您对有关生态学知识的获得途径这一问题,有87.83%的学生选择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在“您认为大学生在普及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如何?能写出如何行动吗?”有51.33%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行动。另外调查人员也发现大学校园里水、电、食物、纸张浪费现象严重,大学生在校园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所以作者最后建议大学有必要面向全校开设生态学必修课、选修课以普及生态基本知识。大学生生态意识低、生态知识匮乏、环境行为参与度低,这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更多的应该是高校的责任。教育是提高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我们的高校对生态环境教育的反应却是缓慢、滞后的,从上述调查报告看,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可见在生态环境教育上,高校某种程度上是缺席的。不少高校对生态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高校未将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环境素质列入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没有把基础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列入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师资上也没有专门从事生态教育的人员,缺少材、教学大纲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高校生态教育的开展。作为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首先要承担起这一责任,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研究的范畴。

2.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十报告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在政策措施方面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全体人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好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正在于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转变过去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日益膨胀的消费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环境道德支撑,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生态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符合新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

3.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拓展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影响。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拓展。生态道德教育拓展了德育的内容,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生态道德教育则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际道德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对他人和社会担负责任,还要承担对子孙后代、地球其它物种和生命以及大自然的责任。这就使得传统的德育有了新的内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来说,这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非纯粹的知识教育,所以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大学生在生动具体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对过去以道德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拓展。

二、渗透式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如上所述,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作为承担全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也必须担负起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而在思想政治课应该如何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这一问题上,渗透式教育是比较可行的方式,教师既要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现有的生态道德资源,同时积极推进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增加生态道德内容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在教育方式上要改变过去道德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从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出发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1.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生态道德渗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蕴含着不少生态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挖掘、梳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教师可以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之中。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从了解祖国的人口、资源、土地、气候状况变化以及自己家乡环境、资源情况入手,让学生一方面了解大自然之美,学会欣赏自然进而产生爱护自然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人为的活动对自然的改造和破坏,增强大学生保护生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讲解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这一节时,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谐的人生不仅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还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分析资源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危机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危害,确立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同样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可以渗透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课程资源虽然比较零散,但是经过挖掘和整理之后,是能够让学生接受不少生态道德知识的,而这需要的是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自觉地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纳入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教育。

2.积极推进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增加生态道德内容在教材内容中的比重

思想政治课进行生态道德渗透必须立足于教材,但是就现有教材内容看,生态道德方面内容显然是严重不足的,曾有学者指出“当前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统编教材中,环保的内容不但篇幅小,而且内容肤浅,表述简单,给人的感觉和印象似乎环保不是很重要。教师只能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局限点题为止,轻描淡写的讲一讲,很多非常必要的内容不能展开。”如思想道德修养课在生态环保教育方面确实比较欠缺。为此思想道德修养课重点应该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新的自然观、消费观、价值观、法制观念等。笔者建议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应该增加生态道德专题、环保法规专题。即在传统的人际道德,即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以外,增加生态道德一节,介绍生态道德内涵、生态道德原则、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要求。在法律基础部分可以增加环保法规一节,介绍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介绍其基本精神、立法目的、保护范围、主要内容等。通过宣传环境法规,培养学生环境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确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国家环保的方针政策,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样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也应该增加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现有教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建设中,只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一个目中涉及相关方面的内容。贯彻十精神,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突出出来,可设生态文明专题进行讲授,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观念。

3.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教学,开辟道德教育新途径

第7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德育

生态文明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义无旁贷地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担。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即自然也是有道德存在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纳入可以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

1 学校德育的概念

本文认为,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对道德价值理解、道德品质素质体系建构和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促进德育对象个体素质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1】

2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德育体系的影响

学校德育体系涉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的丰富,对德育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得以重新建构。下面主要论述德育目标、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2.1 德育目标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德育目标,要从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遵循受教育者对象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在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照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受教育者自身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来重新确定德育的目标。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也要遵循这一总目标,为社会培养包含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接班人。

而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又是分层次的,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德育都有各自的内容和目的。高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又可以把德育的目标有所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使德育目标最终、一步步得到实现。

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公民。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而且确立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更加全面,也更容易理解接受。那么在生态文明时代,新的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所提高,更要确立其正确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德育体系之中,高校要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中有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自然美景、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洗礼。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具有新的内容:使大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和环境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志,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并且能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自身实践行为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生态道德素养的人,最终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2.2 德育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结合家庭与社会德育等等。而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时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创新。

德育的途径要对应德育的内容,且一个内容可以对应多个途径。对于生态科学知识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各科教学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校园广播宣传等途径,并且在此过程中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情感、信念、意志等,已达到内化的结果。而对于生态实践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家庭和社会德育相结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等途径来进行。

德育的途径要有重点,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重点在实践教育,让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摒弃过去的消费观念、有节约意识,最终将理论知识消化并内化,对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了解。另外要与其他德育途径进行结合,重点有分工,对低年级学生适当地进行理论教育,而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实践,最终实现分工协作,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作为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识别“绿色标志”意识的养成教育,它既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也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教养。【2】

除此之外,对于德育内容,要在大学生原有的生态科学知识基础上,强化他们的基本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懂得,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千丝万缕地联结在一起的,个人的幸福与整个地球的幸福密不可分的。【3】

总之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被纳入到高校德育之中,是顺应时展的结果,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路琳,康月磊. 论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的走向[J].教育探索,2009,(1):106-108.

【2】鄢本凤,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73-77.

第8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生态德育 必要性 措施

一、生态德育的起源及其含义界定

对于生态的研究,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9年首先提出生态学,1935年英国的生态学家坦斯利又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生态学已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与人文学科融会贯通的新道路,生态系统的含义逐步广义化。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从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虽然教育生态学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它早就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之中出现过了: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说明他已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著名的古代故事“孟母三迁”更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教育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然而,我国学者却是从80年代才开始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90年吴鼎福、诸文蔚的《教育生态学》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生态学著作。1998年5月,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撰文首提“生态德育”一说,认为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当然,刘惊铎、王磊对于“生态德育”含义的概述也是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概念。

二、加强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面对工业化发展带给社会新的变化和形势,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思想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生态德育思想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实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生态德育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三、加强未成年人生态德育建设的措施

(一)主体行政部门的统筹。

各级环保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环境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一把手”亲自抓,把加强未成年人环境道德建设纳入环保中心工作,统一部署,全盘考虑。例如,2004年继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国家林业局就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所以各级领导部门一定要落实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努力为未成年人建设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湿地公园等园区的优势,努力建设一批高标准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要酌情减免门票,有条件的生态园区则可完全免费向青少年开放。

(二)社区、家庭的合作。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家长在思想上不重视和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逐年增加,以及各个社区工作的松弛,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思想建设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乱踩草地、乱扔果皮、垃圾的现象时时发生。所以我们的家庭与社区一定要积极合作,家庭是小家,和谐小区是大家,社区工作人员要积极推动 “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培养未成年人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环保意识。各社区也可增添一些科普长廊、以家庭为小组的生态知识竞赛等活动来为未成年人贯彻生态德育的思想。

(三)社会的支持。

生态德育发挥作用,离不开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因此要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在未成年人生态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向未成年人传授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知识。积极动员全社会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环境教育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生动直观、便于参与的环境教育基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科学、接触环保工作的实践场所。

未成年的生态德育思想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加大家长学校的建设力度,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体。学校要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中发挥主导作用,与之共同担负起未成年人生态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要积极思考,创新开展新时期的家长学校,有效地指导与培训家长,不断提高家长的生态知识水平,积极探索创建学校主导、家庭和社区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体制,从而使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思想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滨湖区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介绍[R],2009.

第9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成就 成因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高校生态道德教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可以这样说,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仍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取得的成就

在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起步相对晚一些,但是,经过不断的发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层次、类别比较齐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1.把生态道德教育已列为国家教育计划。2003年9月17日教育部给国家环保总局的《教育部关于在各级各类院校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境教育有关情况的函》(教高函[2003]9号)中,明确指出:“为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将生态环境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的所说的“生态环境教育”实质上就是生态道德教育。可见,生态道德教育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轨道,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生态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高校开设的5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其中有多门课程蕴含生态道德的内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在讲“爱国主义”时,强调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热爱祖国的山河,也就是说要爱祖国的土地、海洋、山川等自然风貌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在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提出社会公德的内容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在讲人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时,指出“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高校以多种形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方式主要倾向于灌输式。同时,高校也组织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团中央发起“保护母亲河行动”。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的“荒野行动”等社会实践。很多高校提倡“拒绝白色污染,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关爱地球。关爱动物”等活动,有的高校还成立了绿色俱乐部。并且在特殊的日子进行主题教育。国内一些大学,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在努力建设“绿色大学”。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比较重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有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1.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大学生生态道德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高校校园中仍然存在许多有违生态道德的行为。(1)浪费现象严重。据对哈尔滨市一所高校食堂调查,食堂浪费惊人,学校管理人员说,食堂一年浪费粮食、蔬菜高达30多万元。由此论推,全国的高校一年浪费的粮食可想而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部级媒体对北京、天津等缺水严重的城市的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大学生缺乏节水意识,学生宿舍区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2)破坏公共财物现象时有发生。当今在高校校园内普遍存在着极具校园特色的“课桌文化”,在课桌上有刻着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杰作,还有的大学生随意践踏草坪,青青的草坪上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3)关爱其他生命意识淡漠。清华学生刘海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几只黑熊,原因只是他想验证是否如书上所说的那样嗅觉灵敏。上海某著名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在寝室里残忍的挖出40多只猫的猫眼后丢弃,任小猫自生自灭,以此为乐。这虽然是个别人的极端行为,但受过十几年正规教育的大学生竟然有如此行为,令人沉思。以上种种现象足以说明当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有待于提高。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亟待规范。虽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已经蕴含着很多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但它们都不是作为独立的章节来介绍的,而是间接的作为其他相关内容的“附属品”来讲的。如《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中提到的生态道德内容,是作为爱国主义的一项内容来介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提到了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也指出了解决的措施,但它是作为人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的内容之一讲述的。

3.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我国80%以上的高校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一般使用灌输的方式,教育方式单一。当然。很多高校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的轰轰烈烈,讨论的如火如荼。但这些活动基本上由教师亲自设计、指导。而大学生只是个被动的参与者而已,没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意识,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这些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它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因此。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提高高校管理部门和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创造条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体系,把生态道德纳入其中,是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道德关系也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而且扩展了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道德规范来调节。所以,我国应结合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把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的价值观纳入到高校德育目标中去。在整体规划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建设目标。

2.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强化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交叉关系。这样。我们可以把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通过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可以进一步强化生态道德教育。

具体来说,一是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应该停留在表面知识上,而是应该讲授一些较为具体的、深刻的知识。可以通过对世界各国的资源状况进行横向比较,使大学生真切地看到祖国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横向差距,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也要通过对我国几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进行纵向比较。使他们看到成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长期的事业。不能指望在短期内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应”。二是结合国情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在进行国情教育的同时,不仅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更应该看到由

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以致人均数量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类利用高科技开发大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过分地开发导致一些自然资源尤其是一些不能再生的资源出现了枯竭的现象。从而让大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结合世界观教育,教育大学生形成人与大自然统一的新型生态伦理思想。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世界观经常处于变化的阶段。又为将来的世界观奠定基础。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世界观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要强调人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开发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更要强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四是结合法制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不仅仅要靠道德教育这个“软约束”。而且还必须有“硬约束”即法律法规,这两者也恰恰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双翼”。大学生们虽然产生了遵法守法的一些意识,但仍然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所以还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的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充分意识到自己本身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3.建设高校生态校园文化。营造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生态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作风和文化追求的综合体现。第一,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园环境对他们的隐性教育,校园小路曲径通幽,草坪绿篱错落有致,教育布置儒雅规范。会给大学生以形象生动美的教育,使他们对学校环境产生爱心。激发他们保护、创造生态环境的欲望和行动。第二,引导闲暇文化。加强对闲暇文化的引导,抵制与环境保护行为相违背的生活方式,净化校园环保空气。

参考文献:

[1]董启林,“非典”警醒:社会应当弘扬生态道德[J],理论视野,2003(5)

[2]教育部副部长的反思[N],中国青年报,2002-03-04

[3]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01-22

[4]古立新,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略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6(2)

[6]王世民,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7]简世德,生态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视角[J],交通高教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