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教育范文

化学教育精选(九篇)

化学教育

第1篇:化学教育范文

(1)加强荣耻心教育。《化学》通过教材的化学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如:春秋时期就会炼铁炼钢,商代就能制造青铜器。造纸、制火药、烧铜器我国是最早的国家等等。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在讲述现代化学史时,让学生知道我们已经落后了,需要大家努力学习,为国争光。九年级下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的盐》,学生学习碳酸钠的用途和制取,了解侯德榜对我国科学的贡献,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制碱方法,改变了制碱技术把持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的形势,学习并知道侯氏制碱法带给社会的进步,激发爱国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2)责任心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当今世界呼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人人有责。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趁此良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例如,在教学水一节中,向学生详细介绍水的重要性、水与工农业的关系、现在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水污染、怎样保护水资源,从学习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有增强环保意识、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合作心教育。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最有利的途径。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完成一个化学实验,就要先准确选择实验仪器、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然后是如何正确地组装实验装置,加化学药品,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如何正确地作出实验结论。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这一列的实验过程,我要求学生分组合作、相互协调,完成实验装置的组装的正确操作顺序,完成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讨论研究得出实验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实验过程中品偿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4)奉献心教育:正确对待得与失,乐于为国家和他人付出和牺牲。九年级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学生学习拉瓦锡为科学奉献的献身精神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从而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2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优良传统的热爱之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爱国主义。结合历史和今天的成和爱国主义事迹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酸、碱、盐一节中,讲到纯碱这种物质时,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事迹。他留学美国时,看到我国制碱工业被美国工业垄断,毅然回国,潜心研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1926年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他成功地改进了生产纯碱的索尔维法,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样教学使学生深受感动,让他们产生献身祖国事业的信心。

3加强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

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里素质,处理与学生的情感教育,意志,人格特质。如何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一个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完成的目标。那情感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增加情感投入是最重要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双基”的学习负担太重,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是一直不能忽视的现象,这些学生逆向思维,学习不进步。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忽略了情感的投资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上比较困难,丧失信心,成为贫困学生。道德和智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增加感情投资,讲究方法,加强思想沟通,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减轻学生负担。

(1)加强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育。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教学过程里,要培养学生们去学习化学课的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们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正确确立的前提条件。所以说,在如何培养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在备课过程中很看重的环节。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中,通过对汽水冒泡的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道理,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第2篇:化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 化学史 渗透 素质教育

一、 化学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因此面向21世纪的高职教育,已不应仅仅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应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高职高专化学教学大纲(试用)》,除了对知识、技能和能力有明确的目标外,也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诸如“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等等。因此素质教育是电大化学的教学要求。

化学发展史是化学孕育、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引导学生去寻觅化学发展的足迹,使学生置身于化学发展的过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现化学史的伟大发现、发明的思维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钻研创新精神;介绍化学发展中的曲折和挫折,可以使学生学到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思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向学生介绍化学发展史,无疑将有助于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经调查发现,高职高专的学生对化学史知之甚少,而他们对化学史实际上很感兴趣。从心理学上说,趣味性的东西更能刺激其大脑兴奋,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理性的评说,也会给学生留下耳目一新的感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化学教育中亟待渗透化学史素质教育。

二、 电大化学史素质教育的内容

化学史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等教育内容。

1. 思想素质教育

青年学生的特点是富有朝气,勇于创新,憧憬未来。他们正处于可塑性大,接受知识快的阶段。在化学教育中,结合认知教育的有关内容,介绍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古代化工的成就;介绍近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家对化学发展的伟大贡献,会深深打动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从感知爱国素材到领悟爱国精神,进而追求爱国行动。比如:结合碳、硫或硝酸盐内容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它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人类控制自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结合硅酸盐内容的教学,告诉学生大约在公元800年前我国就能制作陶瓷,英语中“china”一词就是西方对我国人民发明瓷器的永恒纪念;此外,我国人民春秋晚期冶铁,战国末期炼铁,宋初冶金,西汉发明造纸术等史实寓于炼钢、炼铜以及纤维素的用途等教学内容中,足以使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

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过程中,孕育出无数爱国志士,特别在近代化学史上,有不少化学家怀着对祖国的拳拳之心,抛下国外优裕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深情地投入祖国的怀抱,这正是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写照。比如,制碱工业的先驱、化学家侯德榜,不忍帝国主义垄断的苏尔维法制碱技术,留学美国后毅然回国,克服种种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创造出氨碱生产纯碱的方法,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还有胶体化学家傅鹰、“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科学家的殷殷爱国事迹,对学生学好知识,报效祖国有极好的教育作用。

恩格斯说过“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的思维方法”。化学是提示自然规律的科学,辩证法可以揭示科学变化规律,而化学学科的发展规律也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我们在化学教育中向学生介绍化学科学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化学学科的规律。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与评价化学科学发展进程中,化学学科的认识成果以及化学家的作用和贡献,不能用现代观点去否定某些理论、假说等曾经在科学史上所起的作用。

比如:结合空气组成内容的教学,要向学生讲清,空气的组成现在看来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但在当时却有许多科学家对此作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从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到拉瓦锡等为代表的科学家,是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后才得出结论的;同时很有必要评说一下燃素学说,尽管该学说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却用它解释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和现象,并把许多化学事实统一在这一学说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学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在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卓越成就时,还应指出当时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科学水平以及前人的科学成果等内容,使学生懂得前人的劳动成果永远给人以借鉴,后人正是以此为阶梯去探索和发展真理的。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正是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以往掌握的大量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整理,经过努力探索,提出自己的创见,最终才发现了这一规律。

2. 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如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化学史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良好素质。

化学史上每一项发现和发明,都凝结着化学家长期艰辛的劳动,体现着他们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面对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而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比如:氟的发现。由于单质氟的活泼性和毒性极大,长期以来未能制得其单质,为了研制它,英国化学家戴维曾受氟的毒害病倒了几个月,乔治和托马斯也为研制氟而严重中毒,鲁耶特和尼克雷为研制氟不幸殉难,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化学科学家莫瓦桑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仍坚持不懈,终于在1886年获得成功。科学家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精神。然而在化学史上最富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要数“科学怪人”诺贝尔,他为了研制炸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试验过程中,有5人殉难,他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伤,他自己也在一次试验中被炸得满脸血污,险些遇难,但诺贝尔并没有被死亡吓倒,在总结教训后,终于研制出了新型烈性安全炸药,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些史实都有力地说明了科学家对科学的真诚热爱,追求科学的信念,而正是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他们不畏艰险,顽强探索,甚至为科学献身。这些内容都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科学态度的核心。要教育学生诚实细致,不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化学史上称为“第三位小数上的发现”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英国科学家雷利,发现用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制得的氮气比从空气中分离制得的氮气每升轻0.0064克,这一差异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雷利对此并没有忽略,他既没有轻信某些化学家关于存在着“轻氮”和“重氮”的假设,更没有认为这是实验本身的“误差”而加以“修正”,而是抓住不放,终于发现了第一种稀有气体元素氩。化学史上这一著名的发现,教育学生做学问同样必须要具有诚实的、精益求精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贯穿于科学认识的始终,是认识主体正确反映认识客体的主观手段。化学史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化学家不是盲目地进行研究,而是有一定的科研方法;观察、假设、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发现规律、用规律反过来指导实验等。通过仿照化学家的研究方法,重复化学家曾走过的路(如模仿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的钟罩实验等),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即使将来他们离开了学校,也会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能在科学知识不断更新中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再学习。

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升华过程。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的思路,体会科学家的“发现”过程,给学生今后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思维模型,可依据现行化学教材介绍的几位科学家,着重介绍科学家“发现”的思维过程,其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特别是科学方法中的假设、模型等。例如讲苯的结构时,可介绍凯库勒如何冥思苦想不得其解,在休息时,看到蛇相互咬住尾巴成环状而顿悟,得出苯的环状结构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心理素质教育

化学史的素质教育,还可以通过化学家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为目标。化学史的人格教育主要包括价值观、群体意识、沟通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价值观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对此,化学史可提供许多典型的素材。

诺贝尔是一位亿万富翁,却终生过着俭朴的生活,但在救济穷人,资助科研人员和投资设立科学奖金等方面却十分慷慨,他不仅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为人类留下了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财富;居里夫人在提炼镭成功后,曾有人劝她申请专利,她却毫不犹豫把提炼镭的方法公之于众,她那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将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成分,它表现为:与人合作的精神,待人友善,珍视友谊等。德国人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之间的友谊史话给我们以宝贵的启迪。他俩曾因氰酸和雷酸的性质不同而化学成份相同发生争论,在争论中他们建立了友谊,通过互相协作,终于研究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此后他俩合作写了几十篇论文,署名互相谦让,他们的关系,用李比希的话说“是同一个领域中工作,竞争而不嫉妒”。这对那些有心理障碍,人际关系较紧张的同学来说,将启发们他作深刻的内省。

三、化学史素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化学史素质教育应采用集中教育和分散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等。所谓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是从教学内容上来考虑的。集中教育把化学史实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化学家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做的贡献等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和评价,即本着“有论、有史,有人、有事”的原则组织内容,着重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所选的内容应是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例如近代化学史上的两座丰碑:原子分子论的建立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都可采用集中的教育形式。分散教育,是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适当、灵活地穿插化学史的一种教育形式。例如,结合空气组成的讲授,穿插介绍惰性气体的发现小史;结合纯碱的制备,穿插介绍后得到制碱法;结合硝酸的化学性质,穿插介绍丹麦科学家玻尔巧用王水保存诺贝尔奖章的故事等等。

所谓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是从教育形式来考虑的。课内教育用教学模式来进行化学史素质教育。复习课可把学过的有关知识按化学史的发展顺序重新组合成新的系统来进行教学;实验课可把化学家曾做过的实验引进化学实验课堂。课外活动是开展化学史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并经常采取如下活动内容:开设化学史专题讲座,化学史专题读书报告会;介绍化学最新发现及发展远景;组织阅读有关资料,看科技电影;参观科技展览等。课外活动开展化学史素质教育的优点是:内容较为丰富、完整和系统,形式活泼多样。

电大化学史素质教育除了采用上述教育形式,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重视学生学习心理,有目的进行素质教育

应注意以下学生学习心理:学习目的、动机、兴趣,即动力因素;激情、自信感、钻研精神,即状态因素;成绩、成果、成功愉,即成果因素。只有重视这些心理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化学史的教育功能,有目的进行素质教育。

第二, 注意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次进行素质教育

化学史素质教育要注意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第一年可侧重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第二年可侧重于价值观教育;第三年可侧重于科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论教育。而有关健康人格的教育则贯穿于三年之中。需要说明的是,有所侧重并不排除必要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第三,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

化学史素质教育,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感渗透,树立榜样,培养习惯,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种方法将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总之,化学教育渗透化学史素质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科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论的教育,而且还有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如果能充分发掘史料矿藏,并科学地、艺术地、适时地加以“冶炼和铸造”,那么每一个化学史实,都将成为素质教育的阵地,做到以史为鉴,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3篇:化学教育范文

    水、大气、噪声的环境污染在我国十分严重,不但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破坏生态平衡,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损失,同时也威胁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危及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化学和环保教育密切相关,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有密切联系。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重视环保教育,使学生对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有一个正确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化学教学对环保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我们应当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像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做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也减少了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性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3.结合环保专题讲座和录像进行环保教育。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书刊报纸、科普读物等,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如废旧电池、塑料、酸雨、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仅我国一年农业受酸雨的影响损失可高达15亿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邀请环保方面的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介绍我国近几年来在环保工作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开阔眼界,增强环保意识。

    4.结合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化学实践进行环保教育。

    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来水厂、钢铁厂、水泥厂等,进行工业废水的排污、处理的情况调查;深入郊区、农村,参观农药厂,调查农作物、蔬菜、水果等化肥、农药施用情况。通过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同时要求学生从目前的存在问题、形成原因、解决方法等方面写出调查分析报告,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到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环保意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检测、分析空气质量,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树立环保观念,规范自己的环保行为。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因为含磷的洗涤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赤潮;最好少使用塑料袋或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不随便丢弃废旧的碱性电池,等等。另外可通过“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活动,在浓厚的环保气氛中体会植树造林、加强环保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化学教师的环保意识。

    建设一支懂环保知识、热心环保教育的化学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参加环境化学的学习班等进行充电,并和校外兼职的科技辅导员密切结合,使校内、外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践活动联动,使环保教育活动开展得深入持久、丰富多彩。

第4篇:化学教育范文

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都与十年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总体学习水平和基础知识水平

降低,且发展不均衡,给教学带来较大难度。此外,中等卫生学校的化学课教学中还存在许

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化学课篇幅较大,内容覆盖面较广,但学时相对较少。2、

教学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与社会生产生活、尤其是与医学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充分的体

现专业特色,体现化学课与医学学习的密切关系,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不重视。3、在教学

方法上,仍然以灌输为主,脱离了具体情境,很少运用探究教学模式,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全

面提高,使化学课的教学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这种情况,工作在医学院校教学第

一线的化学教师们针对医用化学课程在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如有

的院校提出了“三优、一减、二指导”的教学

[6]

,“学导式”与“讲授式”结合的教学

[7][8]

“讲授式”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

[9]

、“阶梯式课堂教学”

[10]

,此外还有“自我导向学习”

(selfdirectlearning)

[11]

。但从整体上看,对于如何在中等医学教育的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科特

点,从教学思想与观念、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系统地探讨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综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1.2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主要通过调查,了解中等卫生学校化学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各种角度

分析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职业教育教学的有关规

律探讨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设计与选择适合中等医学教育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化学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

动机作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争取用较少的课时、有限的教学

资源,使文化基础较弱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学到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

发展必要的能力,为后续的医学专业的学习、为即将从事的工作、为终身学习打好必要的基

础。中等医学教育化学教学现状。调查对象为锦州市卫生学校的在校学生、部分文化课、基

础课、专业课的任课教师。

中等医学教育化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根据化学课程在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化学教学

现状优化化学教学内容和结构。

中等。探讨化学教学方式和策略改革思路,进行理

论论证,并通过教学实践对其可行性进行检验。

1.3.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与比较分析法。对中等医学教育化学课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基础水平、学生

眼中的化学课、专业课教师对化学课教学的要求进行调查、分析、讨论。

文献法。对中等医学教育化学课教学改革具体方向进行理论论证。

第5篇:化学教育范文

化工之父侯德榜先生,从小热爱祖国,刻苦学习。留学美国十多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卢沟桥事变后,天津沦陷,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祖国。为了表示他重返祖国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他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中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没有被发现。

战争结束之后,玻尔又从溶液中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它比以前更加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忠诚。正是他们他们的拳拳报国之心,才使他们对祖国如此热爱。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尝试利用科学家们感人的事迹进行引导教学,这样不但能增强课堂感染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类对地球的索取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对地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引起的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海平面上升;森林被过量砍伐;土地沙漠化等人为的破坏自然现象越来越多,而这些生活常识无一不与化学有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把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紧密结合,就能引导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化学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辩证法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让他们明确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从而逐步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仅能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固,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学会用辩证法的观点去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社会现象,从而树立科学的社会观、人生观。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高尚情操教育

加强挫折教育渗透。有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自我放弃,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针对这种现象,利用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化学家的奋斗史,结合教材内容,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勇气:像诺贝尔为了生产大批的硝化甘油,在实验时,发生了多次爆炸事故,亲人因此死去或受伤,但他面对失败没有畏惧,没有放弃,而是更认真地思考、分析,更努力地工作,置生死于不顾,才发现了用冷水管散热生产硝化甘油的方法。把这些故事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顽强勤奋的优良品质,勇敢地面对受到的挫折,冷静地思考,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从而寻找正确的道路。

加强学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学习,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许多化学家之所以能做出惊人的成绩,就在于他们能够自强不息,不断钻研,不怕失败,勇于创新才获得的,在化学教学中不断渗透这些优秀科学家的实例,对学生思想进行感染,就能不断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决心。

第6篇:化学教育范文

一、建立机制,健全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孟子曾经说过:“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只要是社会中的集体、组织,不论级别,不论大小,要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都需要用制度来约束人做事,激励人干事。一是建立健全机制体制,推动制度建设。今年来,我乡深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认真而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多渠道、多形式征求学校领导、部分教师的意见后,出台了《马鬃乡学校管理制度》、《马鬃乡教师管理制度》《马鬃乡教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围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制度。要求各校严格按照制度,结合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制度的建立健全,极大的规范了对学校、教师和教学的管理,学校领导,教师不再沉溺于牌桌上,不再买醉在酒席间;学校领导把精力放在了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成才,让学校驶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教师把精力投入到了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的研究上,让广大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让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奖罚分明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今年来,我乡对不认真落实文件精神,不按文件要求办事,不抓学校管理的学校领导全乡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进行了岗位调整,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问责,真正避免了人情办事的尴尬。

二、充实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

现在教师队伍的现状具体表现为数量不足、队伍不稳,管理不活和素质亟待提高。数量、质量和管理同时困扰着教师队伍建设。目前第一步需要解决的是教师的数量问题,教师都没有,何谈教师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管理。我乡由于教学点条件艰苦等诸多因素,出现中心小学、片区小学教师长期超编,而边远乡村小学、教学点教师缺编严重的现象。边远乡村小学、教学点大部分都是临时代课老师,责任心不够强,教学理念不够新,知识不够系统,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就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享受不了教育公平。面对这种尴尬境的情况,我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边远乡村、教学点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缺编严重的现象。一是根据乡实际情况实行教师轮岗支教,对在教学中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教学成绩极为落后的教师实行到边远乡村小学、教学支教。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补充新生力量。今年5月,桐梓县新招考一批教学理念新颖、有系统知识结构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新生教育力量,我们及时向桐梓县教科局汇报我乡教师缺编极为严重的情况,在桐梓县教科局的大力支持下,调入一名新招考的教师到我乡较为边远的川东教学点开展教学工作,在补充学校师资力量的同时,增添了活力,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第7篇:化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32-01

北大吴国盛教授曾指出:“在一个科 学的时代,不懂点科学是不行的,会有寸步难行的感觉实践证明,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那么什么是人文素质呢?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人文教育?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所谓的人文素质是指在一个人的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关于人生价值观念,社会道德情感及对自然的态度等的总和。它是外部客观世界与人的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并相对稳定的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内容。具体来讲,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最根本的是非观念。它是人文素质中最基础的部分,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二、最基本的人生价值观。他是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于人生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态度。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起重大影响作用。三、基本的审美观。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外界事物的认同及引起愉快心境的标准和看法,它在人文素质中属于较高层次的内容,对个体的价值取向起决定性作用。

注重对青少年学生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则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现状又如何呢?的确这些年来素质教育这个话题讲得沸沸扬扬,不少相关文章见诸媒体,国家出台了〈〈基础教育纲要〉〉。这些举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可这些措施真正落实到了实处了吗?本人就当前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对比例这个问题作过大量的问卷调查。问卷问题如下:

1、你的家长和老师最关心你的( )

A、考试成绩 B、品行 C、身体状况

2、如果你考试成绩不好你感到( )

A、没面子 B、无所谓

3、你与成年人的交谈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 )

A考试成绩 B、你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相处得如何 C、你在学校的学习中是否感到快乐

4、最让你感到自豪的是( )

A考上理想的学校 B、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别人度过难关

5、一个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的老师你的态度是( )

A、喜欢 B、不喜欢

通过对400多学生的问卷调查,对问题1选A的占48.6%、对问题2的选A的占61.8%、对问题3、4、5选A的分别占68%、50.8%、54.7%。这些调查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1,学校教育中的应试成分是占主导地位的。由于高考的原因高中阶段的教育更是如此;2、有很多学生对现行的教育模式是不欢迎的。作为一个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应当尊重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的教育价值体现的唯一途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二、化学教育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使学生把学科知识掌握得尽善尽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内在的、积极的精神品质。第三、化学教育活动不应该是一种呆板的说教而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生动曲折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类不畏艰辛、不迷信权威勇于发现真理的过程缩影。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一个纯美的精神境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理性的种子,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基于化学教育的以上三个基本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我个人认为:

一、注重美育思想在化学教育过程中的体现。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美是真理的形象”。这一原理在化学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落实,就是我们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练准确,切忌废话连篇;书写要规范美观,切忌敷衍潦草、随心所欲。

二、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重要的目的。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人,而培养人的科学素养是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科学素养就其内函而言包括四个基本特性:“好奇、诚实、公开和怀疑。”好奇心是探索真理的原动力;诚实是发现真理的品质保证;公开是验证真理、发展真理、完善真理的有效途径。

三、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探究习惯。我们实验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强调“你们应该怎样去做”“你应该看到什么现象”“你应该得到什么结论”。我们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探究习惯是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但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教师的知识总量,心理成熟程度等均高于学生,如果我们把学生当作对等的个体来进行知识灌输是不科学的,学生肯定是感觉乏味的,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缺乏创造性,它不会引起学生的成就感,不会给学生给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比如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见绍了检验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展示几种稍为复杂的几种装置让学生去探讨研究,让学生把眼光看得更远,把事物的本质看得更请。这自然就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功的感觉。

四、教师的身教要重于言教。身为人师,我们有责任用正确的世界观去教育人,更有责任身体力行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引导学生,用健康的情感去关爱学生。

五、在化学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学习本身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学习中的挫折,看到学习的前景,坚定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在这个曲折、生动的过程中得到意志品质的提高。

总之,化学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播的活动,更是一个人文教育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论美感、美和艺术》李泽厚著.

第8篇:化学教育范文

一、高中化学情感教育的尝试

第一,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恰当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编造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金属腐蚀”时,教师可以讲格林太太假牙的故事:格林太太原本镶有一颗黄金做的假牙,车祸后又镶了一颗不锈钢做的假牙,但是自打车祸后,她经常头疼、失眠、心情烦躁……经很多医生诊治,她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更加严重,这是为什么呢?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第二,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抽象知识理解的困难.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简单、直观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教师可以做两个化学演示实验,当学生看到铝片与盐酸反应使温度计水银柱升高,而粉末状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使小烧杯和玻璃片间的水结冰时,就能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第三,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及时告知学生初中、高中知识的台阶性与衔接程度,及时指导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着重点,同时在教学时给学生提供适应时间.在高中化学情感教育中,教师应采用与初中相近的教学方式,慢慢提升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避免由于知识难度的突然加大使学生产生为难情绪,进而打压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课前情感准备

在教学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教育.化学来源于自然,神秘的大自然中蕴涵无穷财富,也体现了许多化学知识,学生只有懂得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情感上认同自然的神圣,才能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投入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热爱祖国,才能够以更大的激情参与学习活动,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情感教育,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以师生的情感为基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思想.

2.课堂情感交流

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运用一些策略与技巧,通过提问的方式,发现学生的理解误区,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例如,在讲“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教师可把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学生看到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然后又变澄清,这样学生就会联想到二氧化碳也有类似现象.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是否一定是二氧化碳?怎样检验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怎样检验二氧化硫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怎样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硫?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两种气体的认识,也提醒学生进行两种气体的比较学习.

3.课后情感交流

课后情感交流分为有声情感交流与无声情感交流,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学生往往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课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就变得十分必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可以成为朋友,进行平等愉快的团队合作,共同解决化学问题.作业批改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对学生的批语便是在进行课后的无声交流.这时,教师不再简单地进行对与错的评判,而会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在作业本上留下需要学生注意与改进的地方.此外,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话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抽象的化学基本概念不易被学生理解,在基本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没有意思,学习兴趣大大减少.教师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高中化学基本概念产生直观认识.

第9篇:化学教育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环保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理念和措施.在化学教学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如化学元素的学习、化学反应等,都会涉及环保的话题.将环境保护理念与化学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使学生更为注重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观的内涵.结合环保教育的内容,对化学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并且完善教学方式,对于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环境教育的融入,能够使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化学问题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其对环境、资源等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其更为关注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二、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化学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一些化学元素以及化学反应是以发现它们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在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化学家的故事来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相关内容的引入,教师可以将化学家与爱国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并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播放一些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事件、视频或者著名化学家的相关视频资料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化学学科,引导学生从人生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从而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以初中化学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化学

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门新鲜的课程,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作为一门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此外,在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教师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也使其认识到规范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实验的开展,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其能够掌握正确的规范和标准,并且养成做实验记录和填写实验报告的良好习惯.这些都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化学教学中贯穿更多行为规范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