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医院住院部医生精选(九篇)

医院住院部医生

第1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关键词:住院医师培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31-02

住院医师阶段是指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从开始工作到晋升主治医师之前这个阶段,是从一个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专科医生的重要阶段,因住院医师24小时住在医院,像学徒一样追随主治医师,参与实践并记录患者由入院到出院整个治疗过程而得名。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通过规范培训和严格的考核,从而学习到医学专科起始阶段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1]。1993年2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并组织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等单位的临床医学专家编写了供全国参考使用的“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经20多年的实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我国住院医师的培养、医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缺点和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2]。

一、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管理不到位。从卫生局对住院医师培训管理来看,其分工不甚明确,人事、医政、科教三个部门都管,都分别向医院下达指令。医院虽然设有人事科、医务办公室和科教科,而此项工作究竟归哪个部门管理也不明确,从而造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职责不明确和不协调的局面,加上职能部门人员偏少,虽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培训计划,但具体把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有一定困难。

2.有些医学生没有机会接受住院医师培训。我国大部分的医学院毕业生都是直接分配到基层医院,没有机会接受严格和正规的住院医师培训;一部分医学院毕业生分配到专科医院,没有机会接受全面的、符合二级学科要求的住院医师训练;少数医学院毕业生分配到较大的综合性医院,但其中有些医院还没有建立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也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住院医师培训[3]。

3.临床科室对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有的临床医师存在“重临床、轻培训”的倾向,对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在培养合格临床医师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常常以自己为例,认为没有经过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照样可以当临床医师,甚至当主任医师,成为教授[4]。

4.住院医师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国内众多培训机构多以卫生部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为蓝本,结合各自的区域情况制定培训方案,对住院医师的量化考核上仍各有千秋,缺乏权威机构统一的行业标准,而培训单位往往以考代训、以干代训,考核成绩是凭印象定性为主,缺乏量化考核评估体系,从而影响了住院医师培训质量。

5.忽视人文素质培养。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只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如下:(1)对待病人态度冷淡,缺乏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2)在工作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3)有些住院医师由于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无法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4)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准确流利地书写临床病历、实验报告等医学文件;(5)有些住院医师有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考虑问题只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如接受某医药公司的贿赂,为病人开该公司的药品,全然不顾药品的治疗效果;接受病人及家属的“红包”或“宴请”等。

二、做好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对策

1.完善管理制度。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是搞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条件。医院在开展住院医师培训之际应成立住院医师培训部,并以院长为首,各科室成立规范化培训指导小组,由科主任及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能力强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组成,狠抓培训工作的实施,使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秩序、有目标地顺利进行[5]。

2.分配制度改革。医学生大学毕业后先不进行分配,而是先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在培训期内,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以“社会人”的身份到基地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后,再通过双向选择进行分配,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医学生都能接受到住院医师培训。

3.建立住院医师导师制。刚毕业的医师完成从学生到临床医师角色转换有一个适应与学习的过程,特别需要从业务上和其他方面得到具体的指导。因此,确立导师制对住院医师培养十分重要。选定科内整体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思想品德高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为导师,导师的职责是制定教学目标,并按目标进行带教、检查和考核。

4.建立考核标准。建立考核标准,使各年资住院医师及其导师清楚地知道医院对住院医师在临床能力方面所要求达到的合格标准,从而明确努力方向。通过考核,住院医师能从考核结果的反馈中,了解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改进学习方法,真正成为自主学习者;导师可以从中了解培训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改进培训方法,掌握教学平衡;管理者可以从中了解培训基地的教与学情况,为指导培训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因此,考核规范化直接关系到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好坏[6]。

5.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具体措施如下:(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各级领导、导师和住院医师都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需要,抛弃过去只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传统教育理念,树立起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教育观念。(2)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只注重观念转变,更要重视实践活动,让住院医师在实践中体验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在培训过程中,对住院医师进行医德医风、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服务群众意识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很有必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导师应将职业道德、与患者交流的技巧等正确的一面展现给住院医师,作为住院医师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吴美蓉.构建和完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路径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145-146.

[2]简廷辉,向焱彬.住院医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605.

[3]唐国瑶,陈建俞.我国住院医师培训面临的现实困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39-40.

[4]刘战培,黎峥.临床科室实施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0):17-19.

[5]郭涛,潘小玲.住院医师培训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42-43,57.

第2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件(以下简称农医证)管理

1、参合农民农医证是由参合农民户口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所(以下简称农医所)规范填写,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局(以下简称农医局)统一核发的参合农民家庭共同使用的医疗证件。该证件号码由1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6位为我区代码,第7、8位为乡镇(办)代码,第9、10位为村委会代码,后5位为家庭代码,证件内填写了参合农民家庭所有成员基本情况,是我区参合农民家庭成员就医并记载家庭医疗帐户支出及医疗费补偿的主要证件。

2、农医证必须与户口薄、居民身份证(以下简称三证)同时使用,并做到三证相符。

3、农医证填写必须准确无误,凡是填写不清、证号不全的必须经参合农民所在地的农医所更正,并加盖农医所公章。姓名、年龄有误的必须公安部门出具证明,由所在地农医所更正并加盖公章。

4、农医证遗失,参合农民应及时向当地农医所报告,经核实后及时补发,参合农民在证件丢失期间发生的可补偿的医疗费可在补发农医证后,到当地农医所补偿。

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经区合管会审定,确定以下医疗机构为我区参合农民的定点医疗机构,年度有效。

1、区内定点医疗机构

(1)村级卫生所在乡镇(办)卫生院定,原则上一村一所。

(2)乡镇(办事处)级医疗机构(以下简称乡级卫生院)为:医院、城北街道办事处卫生院、袁河白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西医院)、罗坊中心卫生院、水北中心卫生院、下村中心卫生院、良山中心卫生院、姚圩中心卫生院、观巢中心卫生院、珠珊镇卫生院、界水乡卫生院、欧里镇卫生院、鹄山乡卫生院、人和乡卫生院、北岗乡卫生院、南安乡卫生院、新溪乡卫生院。

(3)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区妇幼保健院

2、区外定点医疗机构:

(1)市内为:新余市人民医院、新余市中医院、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新余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钢中心医院。

(2)市外为: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参合农民定点医疗机构每年确定一次,由区卫生局、农医局在上年年底审定。

4、乡级卫生院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所属的各村卫生所,并签订管理协议;农医所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所在地乡级卫生院,并签订管理协议;区农医局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各农医所及各定点医疗机构,并与区级、市内区外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管理协议。

三、参合农民就医管理

1、门诊管理

⑴家庭医疗帐户仅限在参合农民户口所在地的村卫生所和乡级卫生院使用,在其他定点医院使用无效。

⑵村卫生所和乡级卫生院必须凭参合农民的“三证”及“门诊报销凭证”,使用农医专用处方笺,为参合农民诊疗,并冲减家庭医疗帐户,同时处方笺上面必须由参合农民签字。

⑶参合农民使用家庭医疗帐户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每月结算一次,村卫生所到本乡级卫生院结算,然后乡卫生院会同本院发生的费用到所在地农所结算。农医所审核后在下月结算前拨付费用。结算时间为:村卫生所为每月的27—30日报乡级卫生院,乡级卫生院为月底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报农医所。

⑷患结核病的参合农民,门诊医疗费按国家有关结核病防治政策报销,不在家庭医疗帐户中支付。

2、住院管理

⑴村卫生所以及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部和社区服务站不得收治住院病人。

⑵参合农民在乡级卫生院住院,乡级卫生院对住院病人须做好入、出院登记工作,并书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在区级和市内区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须填写住院申请表,报农医局审批。

⑶在乡级卫生院住院的,以“农医专用处方”代替医疗清单,每项费用必须使用农医专用处方开具并明示费用,且须患者或家属签字。

⑷住院期间须使用《目录》外药品,以及实施特检、特治等自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的,须事先征求患都及其家属的意见,签字同意后方可执行。其费用必须入住院医疗费内结算,不得以其他方式另行收费。

⑸住院期间仅使用中草药治疗而无必要其他诊疗的,只能计算7个住院日费用,超出的按自费处理,责任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

⑹参合农民因病要求到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及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必须向当地农医所申请并报区农医局批准,也可直接向农医局申请批准;在市内区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需转院的,必须由所在医院申请转院,报农医局批准。未经批准而自行转院的,其医疗费总额扣除20%后再按相应的报销比例核报。

⑺外出(市区外国内)务工的参合农民,在务工所地区住院治疗的,应在入院之日起一周内向所在地农医所报告,并选一所公立医疗机构诊治。

⑻对外伤的住院病人,接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必须真实填写住院申请,并在第一个工作日内报当地农医所或区农医局调查核实,其医疗费补偿视情况而定。

⑼住院终结时,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及时参合农民提供出院证明、出院小结、住院期间的医疗清单以及有效住院费用总发票等。出院还须带药的,只能带口服药,且西药(中成药)不超过五天量,中草药不超过七天量。

四、补偿范围

1、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符合《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的药品费、材料费、治疗费、手术费、床位费(市级以下医疗机构8元/日以内,省级医疗机构10元/日以内),必要的常规检查费等可列为可报费用。

2、府发[]1号文件规定的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偏瘫、尿毒症、精神病等五种病例(以下简称五种病)的门诊医疗费可列入补偿范围,以上五种病必须经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由农医所加盖慢性病专用章。

3、参合农民在门诊检查后随即住院,当日门诊检查和治疗费用可合并计入住院医疗费中,按规定补偿。

4、府发[]1号文件,规定的不属新农合补偿范围的、医保字[]2号文件规定的“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和“不予支付费用的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以外药品的费用以及无生育证的生育及其并发症等均不属于新农合补偿范围。

5、车祸所致外伤,经交警部门证明无第三方责任,所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可列入补偿范围;有第三方责任或已获得责任方赔偿的不得在新农合中再次补偿。

6、以下诊疗及服务项目应自付20%后再列入可报销费用。

⑴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

①应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心脏及血管造影(含数字减影设备)、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装置(SPECT)、彩色多普勒仪、医疗直线加速器、彩色B超、脑地形图、手术用各种显微镜、各种内窥镜等大型医疗仪器进行检查、治疗项目。

②血液流变分析及单项收费在100元以上的检查、治疗项目。

③体外震波碎石与高压氧治疗项目。

④省物价部门规定的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⑵治疗项目类

①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新生儿暖箱以及重症监护治疗项目。

②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激光打孔术、肿瘤生物治疗中的T淋巴细胞回输法、肿瘤热疗法等诊疗项目。

③输血、输红细胞、输新鲜血浆、肿瘤介入治疗等治疗项目。

④各种微波、频谱、远红外线等辅助治疗项目。

⑤腭裂的全部住院医疗费用。

⑥经物价、卫生部门批准的新开展的医疗项目的全部住院医疗费用。

7、以下诊疗及服务项目应自付50%后再列入可报费用。

⑴特殊手术治疗费,如伽玛刀、中子刀、细胞刀等治疗的全部住院医疗费。

⑵特殊材料费用,如心脏起搏器、人工晶体、人工瓣膜、骨科固定物、人工关节、各种支架、各种吻合器、各种导管、导丝、埋植式给药装置等体内置换的人工器管、体内置放材料及安装或放置手术项目。

⑶肾脏、角膜、皮肤、血管、骨髓移植手术项目。

⑷心脏搭桥、心导管球囊扩张、心脏射频消融等手术项目。

五、补偿要求(材料)

1、参合农民补偿住院医药费应提供以下材料:三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出院证明、出院小结、有效住院发票,住院期间医疗费详细清单(乡级卫生院为“农医专用处方”)、自费费用告知书、转诊转院审批表等凭证材料。

2、对参加了商业保险的参合农民,出院后既要商业保险赔付又要新农合补偿时,参合农民可将住院发票原件交商业保险公司履行赔付手续,新农合使用商业保险公司注明“与原件核对一致”并加盖(红印)公章的住院发票、费用清单、出院小结和商业保险单、赔付单等复印件对参合农民进行补偿。

3、对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合农民(土地工),新农合补偿时,参合农民应提供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证明及医疗保险证、住院发票或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单、出院小结、费用清单等复印件。

4、五种病参合农民补偿门诊医药费应提供以下资料:三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医疗机构有效门诊发票、门诊病历、门诊处方和检查报告单复印件等。

六、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

1、住院补偿封顶线:每人每年实际补偿累计不超过15000元。

3、计划内生育的参合农民住院分娩,顺产(平产)定额补偿150元,手术产、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按相应的住院补偿标准执行。

4、已认定的五种病门诊医药费,超付线为200元,补偿比为40%,封顶线年内累计为1000元。年底在当地农医所一次性补偿,中途死亡的凭医院或公安部门死亡证明,可在死亡之后及时补偿。对住院并已获得住院补偿封顶线的,不再享受门诊大病补偿。

5、使用中医药饮片治疗疾病,可在同级别补偿比的基础上提高10%的补偿比例,但中成药与中药制剂除外。

6、参合农民住院可报费用达到起付线标准以后,年内首次补偿额不到30元的按30元补偿,以后按规定标准补偿。

7、在计算参合农民的实际补偿金额时,应在每次住院可报费用中减去起付线后再按规定的补偿比计算。

8、参合农民年内多次住院,且每次住院间隔在1个月以上的,每次住院补偿均应减起付线。患同一疾病连续转院治疗,补偿时可只减最高级别医院的起付线,再分别按补偿比例计算。

9、参合农民在乡级卫生院、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及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药费,到户口所在地农医所申请补偿;在区级和市内区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药费,可在所住医疗机构实施补偿,并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补偿金。凡一次实际补偿金额达2000元以上的病例,农医所或定点医疗机构应填报审核单,报区农医局审核同意后方可给予补偿。

第3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 档案 考核

Explor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to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of residents in basic hospital

【Abstract】Level of resident training on behalf of overall medical standards of hospitals in future. How to enhance resident training in the basic hospital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consider: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cus o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epartment head; t introducing incentive mechanism; playing resident initiative; enhancing clinical ability are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residents standardization’s training.

【Key word】 resident physician standardization archives evaluation

住院医师是医院人才建设的基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前途和发展,决定着医院明天的整体医疗水平。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住院医师的培养,最早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方面的起步较晚。1988年卫生部科教司在山东青岛举办了首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会

议;1993年卫生部颁布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由此正式启动。为探索基层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笔者就规范化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1 我院住院医师培养的现状

我院是一所有75年历史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区中心医院,1993年就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1994年我院曾试点列入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1995、1996年根据上海市卫生局要求选送部分住院医师到三级医院培训。经过十几年的培养工作实践,根据上海市卫生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的标准,结合二级综合性医院的实际情况,我院在培养目标、内容、方法、考核和评估等方面已逐步建立了一系列较规范的制度和标准,保证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的质量。培养强调以临床实践为主,不断提高临床理论和技能水平。通过对医学本科毕业生5年培养,硕士研究生3年培养,要求住院医师在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科室管理能力、教学和科研能力基本达到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

自1993年以来,我院共有258人参加住院医师培养,其中完成培养的有131人。目前我院纳入住院医师培养的有127人 ,其中研究生21人,培养人数占全院医技人数36.3%。其中涉及西医临床、放射、超声、心功能、病理、康复、药剂、检验等多个专业。鼓励住院医师参加或参与课题研究,有3人获得区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资助,2人获得上海市卫生局青年课题项目资助。2009年我院妇产科、影像学科被市卫生局批准为新一轮第一批住院医师培养基地。

2、存在的问题

2.1整体医疗环境不良。由于人们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医疗投入的不足;医患关系紧张,非医疗事故性的医疗纠纷层出不穷,使医生成为高风险、高负荷、低收入职业[1]。医生的收入和他们的付出不成比例,造成部分年轻医生心理不平衡,最终放弃医学事业。即使坚守在医疗岗位,也只为应付日益繁重的临床业务和医疗压力,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动性。

2.2高科技和新仪器使部分医生基本功减退。我院近几年购置了不少先进的检查仪器,如磁共振、40排多旋CT、高分辨的超声仪等。在显著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同时,也使部分住院医师一方面是规避医疗风险,另一方面也过于依赖仪器而忽视了常规体格检查。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仪器依赖症而对“望、触、扣、听”基本技能有所减弱。

2.3轮转计划落实困难。临床科室医疗业务十分繁重,各科室人员紧张。新进住院医师一旦进入科室后,科主任常以人手不够为由,要求延期轮转。即使能正常参加轮转,上级医师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指导较少,使轮转效果大打折扣。

2.4研究生培养问题。根据卫生部文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范围以医学本科生为主,研究生并未列入其中。进几年,随着医学教育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进入二级医院工作。许多医学研究生,尤其是科研型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期间以科研、论文为主,重研究,轻临床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临床技能和临床专业水平并不与其学位相符[2]。这些缺乏临床经验和相关的专业技能的研究生,如不经过规范化培养,无法独立承担相应的临床工作。

3、思考和建议

3.1 建立档案,强化管理。新进住院医师由科教科给每个人建立考核档案,根据住院医师不同的毕业年限设置档案序号,住院医师在培养过程中所有的资料都归入各自档案袋中,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同时建立住院医师培养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参加市卫生局考试的成绩、院部组织的阶段性考核成绩、病史书写质量考核、参加业务学习情况记录、综述论文质量评审情况、担任住院总医师考核、日常考勤、目前所处培养阶段等。所有参加培养的住院医师情况在电子表上一目了然,既有利于职能科室加强管理,也有利于住院医师本人了解自己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期内的情况和进展。

3.2 完善考核制度。除了参加上海市卫生局组织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考试外,医院还在住院医师完成阶段性培养时组织2次阶段性考核。院内考核绝不能是走过场,而且建立在公正、客观、科学的基础上。医院可成立一支由职能科室、教研组、科主任、外院专家组成的考核委员会对住院医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不能申办合格证。同时,相关职能科室加强日常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临床技能培训、基础理论学习、科室轮转情况、病史书写、医德医风等综合素质的考评,并将每月是考评情况与每个住院医师的当月奖金挂钩,提升住院医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3 加强与科室负责人的沟通。轮转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是住院医师培养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为确保每个住院医师都能完成轮转,首先要与科主任多沟通,取得科主任的支持。实践说明,无论多好的住院医师培养方案,如果没有科主任的支持,一切都将流于形式[3]。其次,轮转期住院医师的奖金分配归于院部,由科教科进行考核。如果因科主任的原因而使住院医师不能正常进行轮转,该住院医师的奖金将由科室发放。

3.4完善激励机制。积极采取将住院医师培养与职称评审、在职研究生申报挂钩。没有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合格证》即使已获取主治医师资格证也不能晋升为主治医师;如想申报在职研究生必须通过住院医师培养的阶段考核。只有经过规范化培养才能得到各种晋升、深造等机会,以此激发住院医师积极性,变要我培养为我要培养。

3.5 加强沟通,强化住院医师本身参加培养的意识。新进住院医师,在上岗前均需接受岗前培训,其中包括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养的要求、目的、内容、方法等,使新进住院医师从思想上认识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重要性,提高他们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从而减少盲目性。每季度召开住院医师会议,向住院医师传达有关精神,反馈培养近况,使每个医师了解自己目前情况。鼓励研究生参加培养,提升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

3.6注重住院医师能力培养,加强技能培训。培养住院医师学习能动性,开展多种学习形式。如举行病例分析、心肺复苏比赛、“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考试、全院性业务讲座、论文评选、课题申报等形式的活动,使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理论知识、科研水平都有显著提高。

总之,住院医师培养是医院发展大计,没有经过严格培养的住院医师是不能胜任临床医疗工作的。上海作为试点即将开展新一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我院有幸成为39家培养基地之一。以此作为契机,根据多年的培养经验,这工作中不断探索出符合基层医院的住院医师培养方式,切实提高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宁,钱宗鸣,文家斌,占军. 目前形式下临床教学问题的探讨与改革.医学与哲学2005,26(1):61~62

第4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关键词] 医院感染;老年人;经济学损失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3-0136-02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9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5%[1]。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年住院率为15.3%,而其他年龄组的平均年住院率为5.9%[2]。老年人由于诸多的因素成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已成为共识[3,4],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问题将越来越突显,而医院感染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极大负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为评估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损失,回顾性调查我科2010年1~12月发生医院感染及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等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主要收治以神经系统为主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回顾性调查2010年1~12月出院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组)与未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对照组)的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等情况。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入院时间相差不超过1个月、疾病严重程度相近(包括基础性疾病)、出院诊断、住院付费方式相同。死亡病例排除在两组研究对象之外。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以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作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利用医院网络信息系统,逐一查阅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感染部位、住院费用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的正态性检验提示,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药费、住院时间均呈偏态分布,故用中位数描述它们的平均水平,两组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 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标准

2010年1~12月出院老年患者643例,发生医院感染4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6.53%,死亡病例2例不纳入调查范围。调查研究的40例医院感染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18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11例,胃肠道感染4例,多部位感染3例。

2.2 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感染组患者医疗费用平均每例人民币30393.61元,对照组患者医疗费用平均每例人民币20064.31元,感染组比对照组每例多支出人民币10329.3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4.041,P < 0.01)。见表1。

2.3 医院感染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感染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7.5 d,对照组平均15 d,感染组比对照组住院时间延长12.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5.357,P < 0.01)。见表1。

2.4 不同感染部位所致经济损失

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感染部位不同而异,经济损失由高至低依次为多部位感染、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上呼吸道感染,见表2。感染组不同的感染部位住院时间各不相同,以多发部位感染患者每例平均住院时间最长,住院时间为31.0 d,见表2。

3 讨论

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是全球性问题。据国外研究,医院感染可使患者病死率增加4%~33% ,其中病死率最高的是院内获得性肺炎,美国每年约额外支付40亿美元,英国额外支出约16亿欧元。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轻患者负担已刻不容缓。本研究感染组较对照组平均每例多承担住院总医疗费用为人民币10329.30元,与易文华等报道的神经系统疾病平均每例医院感染患者增加医药费10783元接近[5],比刘智成等报道的平均每例医院感染患者增加医药费6056.04元高[6],这种差别与医院所在地区、医院收费标准、医院的规模、患者特点等有一定关系。其中感染组患者药费每例多支出人民币9143.32元,占医疗总费用的63.7%,两组患者的药费比例有差异性(u = -5.921,P < 0.01),多支出的医疗费用主要为药费。感染组患者的药费所占医疗费用比例稍低于刘一新等[7]报道的67.4%,与目前国家的政策要控制药品价格和药品比例有一定的关系。平均住院日延长12.5 d,比易文华等[5]报道的9.34 d略高。不同的感染部位引起的经济损失及住院时间的延长各不相同,3例多部位感染病例均是下呼吸道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列首位,平均住院总费用每例多支出人民币23933.74元,住院时间平均每例延长16.0 d;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每例仅多支出人民币72.98元,住院时间延长2.5 d,引起的经济损失较小,考虑与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感染较轻有关。总之,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明显的,还有患者死亡、缺勤、陪护、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降低病床的周转、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增加等等损失本文未行统计,可以说实际损失要更大得多。因此,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降低患者和社会的负担,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1-03-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2009 [2011-03-01]. http:///publicfiles//business/cmsresources/mohwsbwstjxxzx/cmsrsdocument/doc9911.pdf.

[3] 刘晓红,孙国良,周宏伟,等. 老年人医院感染64例临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31-832.

[4] 季海生,全.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前瞻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237-1240.

[5] 易文华,张永成,张柔玲. 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1140-1156.

[6] 刘智成,李. 我院86例医院感染脑卒中患者经济损失的统计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2008,15(3):264-265.

第5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方法:对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200例神经内科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在20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神经内科患者中,发病部位包括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血液、皮肤与软组织;其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5株,肺炎克雷伯菌株数最多,约占总株数四分之一比重。

结论:老年患者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主体,普遍存在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种类多的情况,很容易在医院被感染,应该加强对病房的管理,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出现。

关键词: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调查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2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53-01

医院感染主要是指病人在医院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这种感染既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获得并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1]。医院感染的对象很多,包括住院病人、工作人员、探病者等,在这些感染对象中,住院病人中的婴幼儿和老年人是出现医院感染几率最高的人群。因此,要加强对医院病房的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本文对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200例神经内科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95例,年龄16~85岁,平均年龄约为65.2岁。

1.2 方法。收集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200例神经内科患者的资料,主要是由神经内科医师上报的医院感染患者资料,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以及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采用X2检验。

2 结果

在本组数据中,医院感染的发病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医院感染总数的57%,其次是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均占15%,另有部分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在对具体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共检测出病原菌45株。在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11株(24.44%),大肠埃希菌9株(20%),其他肠杆菌3株(6.67%),非发酵菌4株(8.89%);在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属7株(15.56%),其他革兰阳性球菌4例(8.89%);在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4株(8.89%),其他真菌3株(6.67%)。

3 讨论

病人在医院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被称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包括住院期间的感染和住院时获得并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会影响患者的医疗效果。医院需要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更多地治疗、护理以及化验检查,随着使用药物种类的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可能更长,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可能让患者病情恶化,最终导致患者死亡[2]。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诸如气管插管、泌尿系统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在医疗活动中频繁出现,这些医疗操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很容易将外界的微生物带入患者体内,造成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使用的各类抗生素也会导致病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调,菌株的耐药性增强,使得疾病长时间无法痊愈,增加了感染机会[3]。除此之外,在很多医院中,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并不重视,很多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没有被严格执行,使得医院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4]。

从本组资料和数据来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人群主要是老年患者,发病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①老年患者的生理机能在逐渐衰退,身体免疫能力较低,而且住院治疗的老年人往往伴随着其他疾病,多种药物治疗增加了老年人医院感染的可能性;②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自身呼吸、进食等活动具有困难,往往需要切开气管、使用导管等方式协助日常呼吸、进食,这很容易导致患者身体损伤,引起感染;③神经内科患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治疗,随着住院时间的增加,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5]。

神经内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群体。因此,医院应该对医院感染予以高度的重视,从患者自身、医院的治疗护理以及病房环境三方面着手,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邵宜波,马红秋,都鹏飞,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8(1):35-37

[2] 任南,文细毛,吴安华,等.178所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2(1):15-17

[3] 庄迎九,叶茂林.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肺科杂志,2012,14(9):267-268

第6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关键词:神木模式;可持续性;全民免费医疗;过度医疗;医药费用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1

神木县的“全民免费医疗”并非真正的全民公费医疗制度,而是一种保障水平较高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其中,保障水平较高的部分,在于住院费用的医保支付(或报销)比重较高。一般而言,在保障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之后,参保者的医疗服务利用率都会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如果医疗服务利用率的提高幅度过大,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出新医保制度在医药费用控制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终会对全民医保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鉴于保障参保者可以享受基本的住院服务是神木医改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文主要考察在实行 “全民免费医疗”之后神木民众住院服务利用率的变化。

一、神木县民众的住院率

依照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定义,住院率指“每百人口(或每千人口)年住院人次数”。我们利用2009年3月―2010年8月的数据,来看一看神木医改以来的年住院率(县内外总计)变化。鉴于只有18个月,我们利用以下办法计算神木县的年住院率:2009年3月―2010年2月作为一年,2009年4月―2010年3月作为一年,以此类推,最后,2010年9月―2010年8月作为一年。由此,可得到7个年住院率数据(参见表1)。

据了解,2008年神木城乡居民的住院率约为8.0%。“全民免费医疗”在制度实施之初,其城乡居民的住院率就跳升至10.3%,之后继续逐步上升到2010年8月的11.0%。与医改之前相比,城乡居民的住院率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上升了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神木县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的住院率本来就相对较高,“全民免费医疗”实施之后似乎变化不大。

那么,与全国的情况相比,神木县的住院率究竟是高还是低呢?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所调查地区城乡所有居民的平均住院率为6.8%,其中城镇地区为7.1%,农村地区为6.8%,小城市为6.3%;在与神木县人口及社会经济状况相类似的小城市和一类农村地区中,住院率分别6.3%和5.9%。而且,这次调查还获得了不同医疗保障受益人群的住院率数据,其中公费医疗受益者的住院率最高,城乡合计为13.9%,城镇职工医保次之,为9.2%,新农合再次,为6.9%,城镇居民医保和其他社会医疗保险更次,为5.1%,没有社会医疗保险者最低,仅为4.3%(参见表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神木医改以后,该县“全民免费医疗”受益者的住院率明显超过上述调查地区的平均水平,尤其是神木县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职工的住院率大大超过了其他地区同类人群的住院率。这一现象如何解释呢?

一种解释是“补偿性增长”说。也就是说,由于实施了“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神木参保居民的医疗费用自付比显著降低,基本没有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情况,这样,新制度实施之前那些患病本需要住院但住不起院或者舍不得住院的参保居民,会集中在2009年3月―2010年8月这一时间段住院,从而使住院人次暴增。依照这一解释,此期间神木住院率明显偏高,是过去历年累积下来的应住院未住院者补偿性住院情况,因此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把此前累积下来的该住院未住院患者在神木医改后住院的情况称为“补偿性住院”,由此导致的住院率增加部分称之为“补偿性住院率”。

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可以把神木医改后提高的住院率全部算作是“补偿性住院率”?从理论上说,神木医改以来住院率提高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由于新制度的医保支付水平较高,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即定点医疗机构和参保居民)出现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行为,使得住院率明显上升。一方面,由于住院费用个人仅仅自付很少,参保城乡居民很可能产生过度住院需求,俗话讲“小病大看”;而另一方面,由于神木县医保机构采用按均次住院费用为主的供方付费模式,定点医院出于增加收入的目的,必须想方设法诱导一些不需要住院的轻病患者住院治疗。也就是说,神木医改后其偏高的住院率,有一部分属于过度医疗现象造成的。

在以上两个原因中,哪一个较为符合神木县的实际?若二者兼而有之,如何把这两种效应分离开?

过度医疗(包括过度住院)是很难明确界定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纯粹的医学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比如,是否只有在检查结果为阳性概率达到70%以上时做磁共振检查才是适当的,从纯技术角度并不存在这样的明确界限,真正构成制约因素的是收费水平以及医保(或个人自费)支付能力和支付范围。

2009年3月以来,神木参保居民的住院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高于其他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者住院率,究竟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过度医疗,我们将在下一节进行深入分析。但在这里,有两个判断比较容易做出。

第一,由于城乡居民和当地公务员享受同样的保障水平,在近年内神木城乡居民的住院率理应向后一类人群靠拢。这就是说,在其他制度安排未发生变化,尤其是医保供方付费模式未发生进一步改革的前提下,神木城乡居民的住院率或许会在短期内提高4%左右。按照目前的均次报销额度估算,神木县的医保支出在近年内将会因此增加5000万元左右。

第二,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之后住院率的上升,并非全部甚至大部分可由“补偿性住院”这一因素来解释。在2009年3月―2010年8月这18个月中,各月住院人次和报销人次稳步上升。按常识判断,“补偿性住院”应该集中在那些早已确诊应该住院但因为可支付能力的问题而未住院的低收入人群,他们大多会在“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后不久就寻求住院服务,而不会延宕到一年之后。

进一步分析显示,自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以来,神木县各月县内住院总医药费和报销总金额都呈现一种缓慢上升趋势。然而,导致各月住院总医药费用和报销总金额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次均住院费用和人次均报销额的逐步上升。实际上,自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以来,次均住院费用呈现缓慢下降之势,而次均报销额则基本保持平稳。

人次均住院费用呈现缓慢下降之势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当地医保管理部门(尤其是康复办)和经办机构对均次住院费用施加了严格控制,其最明显的体现是大兴医院(一家定点民营医院)因为连续三个月均次费用超标而被暂停了定点医院资格,这一严厉的措施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得各定点医院逐步加强了对均次住院费用的控制力度;其二是住院患者的逐月增多可能意味着一些轻病患者也开始住院,因此逐步摊低了均次住院费用。我们在当地定点医院的调查中,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多次指责民营医院中存在着诱导轻病患者接受住院服务的现象,而多家民营医院的管理层尽管都竭力否认自家存在着这种情形,但都认为这类情形不仅很难杜绝,而且在医保机构就次均住院费用每个月都实施严格考核的情况下,出现这类情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上,所有定点医院都呼吁医保部门不应该按月考核次均住院费用,而是应该将考核期延伸为半年甚至一年。

如果各家定点医院诱导轻病病人住院以降低均次费用的可能性是无法排除的,那么以上两个原因很大程度上就转变为一个原因了,即住院人次的上升。实际上,神木县自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之后住院率偏高,就是住院人次上升的结果。

二、供方诱导过度消费的存在

神木县在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之后,住院率偏高,或者说住院人次呈上升之势,这一现象是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由过度医疗的存在来解释呢?实际上,在医疗保障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过度医疗的存在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而医保供方付费模式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遏制这一现象。因此,对于神木县,我们也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深入的分析。

首先,正如前文已经阐述的,过度医疗现象是否存在,很难从医学或医疗技术的角度加以判断。即便从住院率和住院费用的角度来看,要确认过度医疗的存在也有相当的难度。神木县居民的住院率高于中国许多其他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甚至城镇职工医保参保者的住院率,这一事实本身并不能充分说明神木县过度医疗问题的严重性,而很有可能是由于神木县医疗保障水平较高所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医疗本身实际上就是医疗保障水平较高可能引致的一个副产品,因此我们也同样不能断言,神木城乡居民在享受“全民免费医疗”之时不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

实际上,种种迹象表明,过度医疗的问题的确存在。这个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问题,在神木县倘若不存在,“神木模式”恐怕就过于神乎其神了。

首先,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这个人群当中,存在着过度医疗的现象。我们知道,神木县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职工的住院率相对较高,但在2009年开始实施的神木医改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医保给付水平(补偿水平)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其住院率基本没有受到神木医改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大致断定这个人群不存在补偿性住院现象。然而,神木县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的年度住院率比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得到的公务员住院率还要高2~3个百分点,高出神木医改后本县参保居民住院率6个百分点。后一点尤为反常,难道神木县的公务员即事业单位职工比普通的居民更容易得大病,因此不得不经常需要住院?对于这一事实,唯一可以自圆其说的解释就是在这一人群中存在着过度住院的现象。

其次,即便对普通城乡居民,过度医疗存在的迹象也是有的。下面我们利用一个具体的案例说明这一点。

神木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的产妇生产数据表明,在目前的神木“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下,当地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存在着过度医疗(诱导需求)的现象。表面看来,产妇生产是一个无法供方诱导需求的住院服务项目,毕竟任何医疗机构都不可能诱导产妇生产量的提高。但是,由于剖宫产和正常分娩的经济收益差异,医院可能出现诱导产妇选择剖宫产。近二十年来,国内医疗机构诱导产妇实施剖宫产的现象非常明显。世界卫生组织 (WHO)关于剖宫产率设定的警戒线为15%,而中国的剖宫产率竟然达到了46.2%(2008年),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剖宫产率远低于中国。这一现象受到了WHO及相关国际机构的严厉批评,尽管如此,该问题迄今并未发生根本性改观。其中关键原因是剖宫产经济收益明显高于正常分娩,导致全国各地的医院都积极诱导产妇实施剖宫产。

这样的情形在神木县同样存在。神木医改后,神木县人民医院在产妇生产上的行为倾向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在调研中,我们获得了在2008年1月―2010年5月这段时期神木县人民医院产妇生产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之前,神木县人民医院的剖宫产率仅为13.0%。然而,在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之后的头三个季度(即2009年最后三个季度),剖宫产率一下子就跳升到41.1%。在2010年的前半年,剖宫产率继续攀升到45.8%。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在剖宫产方面,县人民医院存在明显的诱导需求过度医疗现象。

三、医保供方付费模式的改革与过度医疗的控制

由于神木县内住院费用实际补偿率已经达到85%以上,患者对医疗费用敏感性明显下降,过度医疗需求在所难免。由此,保证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控制医疗费用的重点就放在了对供给方即定点医疗机构的行为控制和激励上。显然,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供方的诱导需求行为,医疗费用将会失控,医保资金支出额会急剧上升,长此以往,医保将不堪重负,政府财政压力会越来越大乃至难以为继。早在医改之初神木县政府对此已有一定的考虑,并为此做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比如单病种付费制度、非单病种均次费用限额制度等,以及对定点医院的一些定期不定期检查等。

就神木医改实施一年半以来的效果看,神木县相关部门规范定点医疗机构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工作做得相当不错。这说明神木全民医保体制的基本制度设计是相对较为合理的。当然,就其目前的付费机制和监管制度而言,神木县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我们前面分析过针对定点医院的核查制度看似严密实则缺乏长效性。再比如,现行制度在控制医疗机构诱导需求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例如,按病种付费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对过度医疗以及医药费用上涨的控制不利。

让我们再次以产妇生产为案例说明这一点。目前,神木“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对产妇生产实施单病种付费的供方付费模式。一般认为,单病种付费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医疗机构诱导需求过度提供医药服务。但是,神木县人民医院这个案例形象地说明,如果付费机制设计得不尽合理,医疗机构诱导过度需求的现象就会出现,而由此导致的医保资金支出增加显然意味着资金的浪费。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明。2008年,付费额度分为三档:(1)正常分娩850元,医保全额支付;(2)异常分娩1200元,患者需要自费800元;(3)剖宫产2500元,患者需要自付1500元或者1100元。因此,大部分产妇(60.19%)自然会选择正常分娩,次之选择异常分娩(26.78%),选择剖宫产的比例只有13.03%。而2009年3月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之后,付费改为两档,并且剖宫产自费额下降到只有400元。此后,剖宫产率急剧上升,2009年达到了41.1%,而2010年前五个月更进一步上升到了45.8%,其中农村产妇上升幅度之高尤为明显。换言之,在医疗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之后,原来很多可以进行正常分娩的产妇,也纷纷改用剖宫产。

应该说,在2008―2010年这三年中,神木县产妇的情况不应该出现显著变化从而导致从医学技术的角度需要大规模增加剖宫产比率。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采取哪种生产方式并非取决于医学上的技术要求,而是取决于付费额度及模式差异即经济激励差异:2009年3月之前,产妇更多选择正常分娩或者异常分娩,而很少选择剖宫产,当与前两种方式个人自费明显低于剖宫产有关。而2009年3月后,剖宫产率大幅度提高,从产妇角度讲,自然与个人自费额度明显降低以致降低到比此前的异常分娩自费额度还低密切相关,但是医院方面的主动诱导显然更关键。毕竟,选择何种生产方式产妇及其家人更倾向于听从医生的建议。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相比较正常分娩付费标准,神木县康复办确定的剖宫产付费标准过高,使得县人民医院(其他医院也一样)实施剖宫产的经济收益明显高于顺产,否则我们难以解释,为何明知道剖宫产潜在危害很大,县人民医院却对30%左右不需要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做了剖宫产。

给出上述案例仅仅是为了说明,在控制医疗机构诱导需求行为从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以保障神木免费医疗制度可持续方面,神木县相关政府部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除了进一步扩展单病种付费项目种类并进一步完善单病种付费模式以外,还应该引入总额预付制度以控制定点医院诱导轻病患者住院现象。

四、县外住院带来的费用控制风险

根据神木免费医疗制度相关规定,在神木县以外的16家定点医院的住院费用同样享受神木“全民免费医疗”的医疗保障待遇,而这些县外医院住院费用的不可控性,事实上已经成为神木模式目前面临的最大费用控制风险。这也是神木模式是否可持续、是否可复制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

神木医改以来的数据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从2009年3月到2010年8月,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受益者县外住院只有3957人次,仅占该期间总住院人次(57145)的6.9%,但是其报销的医药费用却高达5442万元,占该期间医保总报销额(2.2亿元)的24.7%。换句话说,仅仅不足7%的县外住院率却花费了超过1/3的住院费用支出。

第7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医疗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相比,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和特殊性的特点。文章通过丹东新区医院的方案设计实例,从分期建设、交通模式、布局方式等方面阐述了项目的设计创新点,提倡设计医疗建筑,应从项目本身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

丹东新区医院 设计 可持续

新建的辽宁省丹东新区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设置床位1200张,总建筑面积180000m2,其中一期建筑面积90000m2,设床位600张。二期建筑面积30000m2(仅建设住院部),设床位600张。三期建筑面积60000㎡,主要为康复中心、老年中心、职工宿舍及专家公寓。

一、科学的分期建设

该工程是在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建设1200张床位的医院,如何进行分期建设是设计前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工程主要包括门诊、医技、住院、后勤保障、院内生活及科研办公6项基本功能用房。通常情况下,医院方认为门诊、医技、住院应分期建设,在一期运行负荷满足不了需求时再进行二期建设。经分析,我们认为这种门诊、医技分期建设有以下缺点:第一,将导致患者治疗流线长且混乱;第二,难以做到医疗资源共享,因而医疗秩序差;第三,会使医疗设备重复投资,浪费资金。

因此,我们建议院方一期建设门诊、医技楼,按1200张床位的规模将土建一次建设完成,一期科研办公用房可设在门诊医技楼内,待到二期建设时再迁出。二期扩建只需单独建设住院楼与科研办公楼,这样的建设效果是医疗秩序好,患者就医流线简洁、清晰,医疗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实践证明,我们提出的合理分期建设是设计好一个医院的前提条件。

二、“以人为本”的交通模式

以住院楼1200张床位的规模,住院人流再加上探视人流会对医院竖向交通造成很大压力,因此,我们对电梯数量的设置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可以说降低住院楼层数,提高电梯周转率,是解决竖向交通压力的关键。我们把一期住院楼设计为1层4个护理单元,建筑层数为8层的建筑。二期住院楼与一期住院楼相邻,建筑层数为10层,有效地缓解了住院楼竖向交通的压力。

设计门诊医技楼时,考虑到医院开业后的日门诊量4000人次以上的情况,针对如此大的交通压力,我们解决的办法是将所有人流尽可能地以水平移动为主,因而将门诊医技楼设计为两层,方便患者就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合理的布局方式

对医疗布局进行合理设置,是我们在设计中的着重点。具体方法是:以医疗秩序为轴线,由东向西安排门诊、医技、住院功能用房。医技位于门诊与住院之间,目的是共享医技资源,方便患者就医。

将医技楼设在用地中心区,两栋住院楼南北朝向,临北面的河流,景观效果好。住院楼按科室不同分设两栋,在降低垂直运输压力的同时,节约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

医技楼西侧预留二期发展用地,东侧布置一期后勤保障用房和感染科,这里位置相对隐蔽,减少对医技楼的影响,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院内西侧为老年病中心、康复病房、职工宿舍和专家公寓,用地相对独立,避免与医院人流混行。

四、预留发展空间

在设计中,我们强调,在流程合理的前提下,医院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针,应注重医院规模的发展、医技部分的扩大及医疗模式的变化。

针对上述发展的几种可行性,我们采取了如下办法:

1.用地规划中,沿设计主轴东西方向,西侧留有发展用地,为未来水平发展提供了余地;

2.门诊医技楼局部空间先做科研办公使用,二期时科研办公可移出单建,这部分用房作为医技科室发展的预留用房,靠空间置换解决分期建设的问题;

3.门诊占医疗用房的比例有收缩的趋势,尽量为医技部门预留发展空间。

五、住院楼的设计探索

对于超过1000张床位的医院,住院部如何设计更合理是一个难题。经过多次比较,我们结合用地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个新的住院楼模式。该住院楼1层4个护理单元,在降低住院楼垂直运输压力的同时,为节省面积,达到医疗资源共享,我们将12部住院探视电梯集中设置在楼的中部,分组布置,医用电梯与探视电梯分开,每个护理单元尽端设有污物电梯。病房全部南向布置,充分利用日照。

六、城市景观均好性分析

该医院四面临路,我们把住院部和门诊部设计成动感性很强的弧线形,各弧线沿城市道路展开,相互呼应,主楼与裙楼一高一低,一动一静,形成丰富变化的城市景观。

第8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住院费用是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支付内容,目前 按“单病种”限额的限额结算方式应用最广,具体方式是医保患者住院时按照起付标准向医院支付自负部分,其余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与定点医院按照《病种限额结算标准》进行结算,低于限额标准80%的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超过限额80%但未达到限额上限的按限额结算,超过限额部分由定点医院承担。下面以我局定点医院为例,分析病种限额结算下定点医院医疗费的结构构成。

一、定点医院住院费构成的统计分析

目前单病种限额结算模式下,医保患者的住院费主要包括最低起付标准、纯自费段(基本医疗报销范围以外的项目)、共付段按比例分担(乙类药品、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分担20%和80%)等。定额结算下医保患者的费用可分为:

(1)起付线即最低起付标准,我局为每年首次住院400元;

(2)自费金额, 即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以外的费用;

(3)共付段金额, 医保、患者按比例分担;

(4)大额医疗保险部分,即年报销额2万元以上,12万元以下的医疗费用,即符合大额救助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可按费用额度分段报销60-80%。因此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包括患者自付部分、医疗保险机构支付部分和医院负担部分。患者自付部分包括起付线、自费金额、共付段分担部分、大额医疗保险自付部分;医疗保险支付部分包括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和大额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医院负担部分即患者和医保负担以外的部分。

在定额结算方式下, 对于医院而言, 共付段医保支付部分就成了定额结算下最大的挖潜内容, 在患者医疗费用达到单病种限额80%时,如何用最节约的医疗手段治愈患者使之出院,得到共付段医保报销的全额。

二、定点医院住院费收入的统计分析

以我局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定额结算办法,分析说明医院住院费收入的构成:

住院总费用=医保住院患者总自负费用+医保实际支付给定点医院的费用,其中医保患者总自付费用=起付线金额+纯自费+共付段医保患者自负费用,医保实际支付给定点医院的费用可分为三种情况:

(1)当定点医院单病种治疗费用

(2)当单病种限额标准80%≤定点医院单病种治疗费用≤单病种限额标准100%时,医保实际支付给定点医院的费用=(定点医院单病种治疗费用+共付段医保报销费用)×年度医保患者数,这样医保报销额会高于共付段实际发生的费用额,但最高不超过病种结算限额的20%。

(3)当定点医院单病种治疗费用>单病种限额标准时,医保实际支付给定点医院的费用=单病种限额标准×年度医保患者数。也就是说超出单病种限额标准的医疗费用要由医院来承担。

因此在定额结算方式下, 定点医院从医疗保险机构获得收入的根本因素取决于单病种限额的标准,尽管医疗保险机构对定点医院有着严格的的检查监督机制,但单病种限额标准显然是影响定点医院从医疗保险机构获得经济利益最重要的指标。

三、定额结算方式下定点医院可能出现的反应

医疗保险的政策直接影响着定点医院的经济收入, 这就促使定点医院势必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以我局一家定点医院5年的数据为例, 分析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该医院2006―2010年平均限额标准分别为 1792元、1864元、2050元、2296元、2640元。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年医保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与限额标准基本相匹配,住院费超限额标准不太严重,只高出716元,以后逐渐加剧,2009年平均住院费用超限额标准达1604元。从该院医保患者次均限额标准和社保报销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6年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差257元,以后逐年靠近,2009年时几乎靠在了一起,相差仅9元。从次均住院费增长幅度上看趋于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增长幅度最为明显,达到了24%,5年环比增长了13%,增长速度较快。

我局为了控制医保住院费用不断增长的趋势,对所有的定点医院加强了监察力度,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经过努力在2010年医保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基本控制在3%以内。因此, 定点医院对于医疗保险定额结算方式可能产生的反应有以下几种:

(1)降低服务质量,避免使用价格昂贵的新特药,减少必要的医疗服务项目;

(2)推诿大病、重病患者,减少超限额结算标准的住院人数;

(3)采取转院、以不同病种再次入院等方式分解一次住院的治疗费用,达到在不超限额结算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住院费总额的目的;

(4)有意做出病情相近的高限额结算标准的诊断,提高限额结算标准;

第9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

平均住院日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目前,平均住院日较长已经成为大型综合医院经营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对影响大型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有利于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最终达到医院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

(一)医院管理工作的影响

医院管理一直是中国公立医院的软肋,目前大多数医院都还是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等不够规范、科学、高效与细化。主要原因:(1)很多医院还做不到全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医院对各病区、医技科室的接诊能力和具体应该配备多少台设备,配备多少名工作人员,配备多少间手术室,手术如何安排,一个月总共需要做多少台手术等等,都缺乏科学、精细化的规划、测算与安排,医院领导无法准确把握投入产出的合理性,导致有的科室资源过剩,有的科室资源短缺;(2)很多医院绩效管理落实不到位,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有的医院甚至没有将平均住院日纳入医疗质量考核指标;(3)激励机制不够,医生工资基本固定,缩短平均住院日意味着要多收治病人,工作量大大增加,但是对医生来说通常只是增加部分奖金,往往这部分增长的收入对大多数已经处于高强度高风险工作状态的医生来说并没有太多吸引力;(4)信息管理系统不够科学、高效,职能管理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后勤保障不力,影响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医技辅助科室工作的影响

目前,预约、等待检查和等待检查、检验结果时间过长导致病人平均住院日延长是大型综合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型医院的医技检查项目一般都需要预约,而且等待检查的时间不等,一般3~5天,也有超过1周的,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主要原因:(1)医院投入不足,辅助检查、检验设备无法满足临床工作需要;(2)设备老化或保养不当,故障较多,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3)医技工作人员不足,尽管已超负荷工作但仍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4)预约、候检查、发放检查报告单等过程中人工处理环节多,检查科室信息处理不及时;(5)检验、检查科室与病区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不能有效解决。

(三)病区诊疗工作的影响

由于病区的诊疗工作流程不够科学、便捷、高效或者流程运行不畅,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导致平均住院日延长。主要原因:(1)住院病人多,医生人力资源不足,工作压力过大;(2)临床医生对病床工作效率的认识不全面,不少医生还没有真正理解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性;(3)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不高,诊疗规范、医疗核心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如病人人院第一天未能将全部的常规检验、检查项目开出,上级医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查房等;(4)需请其他学科会诊的病人等待会诊时问过长;(5)择期手术病人因手术室手术台、消毒器械、麻醉人员不足导致等待手术时间过长;(6)需转科治疗的病人因转入病区无空床而无法及时转出。

(四)病区护理工作的影响

病区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不高同样影响病区平均住院日。主要原因:(1)住院病人太多,护士人力不足,工作压力过大;(2)护士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医嘱不及时,导致病人的各种检查、治疗不能及时完成;(3)护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病人出现并发症;(4)病人痊愈后未能及时办理出院手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