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教育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教育工作要点

第1篇: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一、提升教育整体形象

1、深化教育作风建设。市教育局将今年确定为全市教育系统行风整治年。全区教育系统要进一步深化去年我区教育系统开展“讲责任、守纪律、强素质、促发展”作风建设活动成果,把去年作风建设中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的活动延续下去,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实现市教育局提出的“机关作风明显转变,校长作风明显加强,师德师风明显改观”的目标。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健全惩防体系。认真贯彻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八条”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做好政务、校务公开,探索完善学校食堂收支情况等财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政务”、“阳光校园”,确保“诚信考试”、“阳光招生”政策得以落实。

3、强化教育宣传。创办好“教育网”,加强与省、市、区各级各类媒体的沟通与协作,大力宣传我区教育的正面形象。各校要加强对教育宣传的重视程度,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充实宣传经费,完善激励机制,重点要围绕教育系统作风建设、高效课堂构建、重点项目工程推进以及民生工程领域,宣传五通教育的新形象、新举措、新变化,稳步提升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以“人人都是德育老师、处处都是育人环境”为指导实现德育工作在全系统的全覆盖。围绕“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言行文明、品德高尚”的德育目标,抓好德育途径和阵地建设。实现学生“知廉耻、担责任、有爱心、懂感恩、讲公德、善待人”的做人修养,突出亮点,逐步形成德育工作品牌。实行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年报制度。召开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

5、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制定并实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逐步为各校完善体育设备设施,配齐体育专职教师;强力推进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要求,严禁学校挤占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大课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争创各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组织好市、区、校各级各类运动会。重视艺术人才的培养,组织好现场书画赛和艺术人才大赛。加强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做好禁毒教育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组织好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专题活动,推进学生军训制度化、规范化。

6、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开展高效课堂构建活动为抓手,推动学校管理目标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促进全区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学前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教育部新近制定下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科学保教,坚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办学倾向;力争牛华幼儿园创建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充分发挥省级、市级示范园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我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要理直气壮抓质量,要注重教学质量的学情调研和过程监控,认真执行《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督查的通知》,有效监控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并纳入对学校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考核;加强考试和监考环节的组织工作,教育学生诚信参考,促进学校建立起良好的教风、学风和考风,全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普高教育要加强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和课题研究,做好选修课、通用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施,认真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研究与应对,确保高考上线率较去年有明显提高。中职教育要巩固职教攻坚计划成果,全面提升竹根职业中专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充实职教实训设备设施;加大职教招生宣传力度,力争在三年内实现竹根职业中专在校生1200人的规模;建设好现有重点专业,努力开辟市场前景广阔、能有效服务地方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的新专业;认真做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工作;继续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民办教育要重点做好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坚决取缔不合格的民办教育机构;不断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努力提高民办教育的质量。

三、提升硬件设备水平

7、加大校舍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年内将完成蔡金小学教学综合楼、竹根职业中专学生宿舍楼、蔡金中学和石麟小学教师周转房等4个新建校舍工程,完成竹镇中、西坝小学、?草滩小学、新云中学、金山小学5所学校教学综合楼加固工程;力争启动新云乡幼儿园、辉山镇幼儿园等2个改建工程;完成竹根滩城区新建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程的前期工作。

8、加大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力度。加大2所普通高中仪器设备配置力度,认真对照省一级、省二级示范性高中的标准,按照保必须的要求基本配足桥中和牛华中学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确保今年桥中通过省一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和牛华中学市级艺体特色学校创建;初中、小学要按照《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标准进行认真查漏补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补充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不断提高我区学校硬件档次。

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9、强化干部教师专业培训。继续开展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活动,充分发挥教师进修校作用,继续推进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教育理论大研修”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和“学师标、研课标”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教师教材教法测试,引导教师学习新理念、实施新课程、构建新课堂。继续实施中小学校长规范化建设工程,组织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参加各级各类提高培训。

10、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今年起将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为期一年半的高效课堂构建活动,各学科教研员是此项活动的主力军。要制定出台我区教研员建设管理办法,不断提高教研员队伍素质,提高教研员对学校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力度和指导水平,促进全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1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贯彻中央、省、市、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相关规定和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的行风建设活动,着力解决好校长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大力整治教师在教学中敷衍塞责、不服从学校安排、不按要求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等不良行为;进一步查处违规有偿家教、办班收费、违规购买教辅、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严格上下班纪律,下班时间不得过度娱乐,确保教师课上课下、校外校内都有良好的师德风貌。同时,各校要组织开展各类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充实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提升和谐校园品位

1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安全事故逃生演练;完善“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深化平安校园、应急示范校、交通示范校、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的创建;推动学校安全工作年终目标前置考核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大宗食品定点采购制,严防学校发生饮食卫生安全事故;继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大力整治校门口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现象,重点加强桥中等城区学校门口秩序整治;加强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整治,加强对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管理以及公路、快速通道旁边学校学生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加强校园警务室建设,加强学校安保人员管理,确保不发生校园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第2篇: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__年全县教育体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突出“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紧扣“质量” 和“安全”两个重点,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中、高考质量稳中有升,确保教体系统平安稳定。

一、工作重点及目标

(一)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细化德育工作内容,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加大德育工作考核检查力度,大力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抓好中小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以“我的中国梦”、“ 三爱教育”、“三生教育”等为核心,以理想信念、中华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开展各类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和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注留守儿童、单亲生、学困生的成长,完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努力构建家庭、社会、学校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校树立德育品牌意识,丰富学校德育文化内涵,抓好“两节一会”和“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积极创建“一校一品”,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开展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深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时召开全县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组织好德育工作专题培训。

2、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提质量、保平安、创特色,学校工作三年改进行动”。持续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大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和质量分析跟踪督查力度,促进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潜能,注重教育管理的常规化和系列化,抓好细节,优化过程,提升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致化水平。切实做好各类招生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平安顺利。强化“保学控辍”和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工作,确保初中升学率达到规定要求。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好“阳光体育”等文体、科技、卫生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抗挫能力和吃苦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质量。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以打造高效课堂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抓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加强县、校教科研队伍建设,从解决问题入手,科学确立校本研修课题,深入研究,寻找工作突破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深入开展优质课送教下乡活动和学校之间“强强联手,强弱帮扶”结对活动。全面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高考学科备考指导工作组,整合全县高中教师资源,发挥名优教师作用,力争使名牌大学录取人数有新的突破。做好基础教育成果评比、推荐推广工作,及时开展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工作,找准问题、认真研究、强化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效能,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4、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基础教育专网和县级资源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班班通”及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5、积极发展校外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强对特教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不断完善校外教育工作相应政策和激励保障措施,逐步建成结构合理、覆盖面广、充满活力的校外教育活动网络。

6、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加大新建成公办中心幼儿园 业务指导力度,规范各类幼儿园(学前班)办园行为,抓好幼儿园常规管理的检查、考核工作,落实“一日保教流程”,努力提高保教水平。开展新教材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新教材送教下乡活动。创建3所市级一类幼儿园,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5%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以上。

7、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民办教育。职教中心抓好内部管理和专业设置,努力建成部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展各类成人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民办教育属地管理责任,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监管力度,开展办学行为清理整顿工作,查处清理各类非法招生、办学、办班行为,逐步关停取缔不合格培训学校,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1、全面启动“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制定 “双高双普”一校一案规划方案,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硬化、绿化、美化工作,积极争取省、市、县项目支持,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4300万元,大力实施公租房、学校运动场等建设项目,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1.6万平方米,建设运动场5万平方米。

2、积极做好南郑县龙岗教育创业园区开发建设、兴办龙岗实验中学相关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落实配套政策。做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收尾工作,确保新建幼儿园及早投入使用。

(三)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创造平安和谐育人环境

1、加强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和责任重于山的思想。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先、全员参与、全程监督”的工作原则。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全面做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人人学安全、处处讲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持续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突出季节和学校特点,持续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夯实安全责任,严格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安全工作考核,认真落实《关于落实校园安全监管责任的实施意见》(南教体发[__]187号)文件精神和“一岗双责”制,努力形成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职员工人人抓的良好局面。大力开展各类平安创建活动,创建省级平安校园1个,市级平安单位2个,县级平安单位5个,市级平安校园3个,县级平安校园10个。认真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定期组织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实现零安全责任事故目标。

2、做好稳定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降低率。及时办理案件,提高办结率,实现“一控双降”目标。

(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1、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深入开展“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活动,举办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2、大力培养一支规模合理、结构科学、优势突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提升全县竞技体育水平,力争在年度体育赛事中取得好成绩。

3、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南郑县全民健身计划(20__——2015年)》。抓好农民健身工程和社区体育器材配送工程,加快镇、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分批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普及全民健身项目,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二、保障措施

(一)深入学习调研,推动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

组织教育体育系统全体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讲话精神及教育体育相关政策法规,深入贯彻中省市县教育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把全县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上来,切实增强加快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维护平安稳定为重点,对涉及教育体育各方面工作认真调研,找准症结、理清思路、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推动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大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育培训和监管力度,突出作风和能力建设,提高领导干部队伍政策理论和科学管理水平,强化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发展意识、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进一步完善和推行校长公开竞聘上岗制度,加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训力度,合理配置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制定下发《南郑县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完善校长管理、监督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校长考核管理办法。加大校长轮岗交流力度。深入开展校长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校长活动。大力提升学校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开展师德专项评估活动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活动,提升整体师德水平。大力实施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强化教师业务培训,灵活形式,注重成效,组织教师参加中、省、市各类培训及全员继续教育培训,完成6000人次以上的培训任务。同时,引导广大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完善自我。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评选表彰100名县级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激发队伍活力。

(三)强化教育督导评估,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1、深入开展第二轮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完成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评估工作,研究高中教学过程督导方式和措施,同步开展学校工作三年改进行动实施情况、学校德育工作及校长履职督导评估,强化对学校各项工作目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情况的督导检查。

2、按照县政府“双高双普”实施意见,抓好“双高双普”督导检查工作,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3、强化督政工作,巩固教育强镇创建成果,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教育的局面,为全县教育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外部环境。

4、抓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创建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各1所。

5、全面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和关口前推的“一线工作法”,既要结果,更要抓好过程。对教育管理或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典型、重大事件或问题进行专项督查,实行全局性重大工作督办问责制。

(四)认真落实教育投入政策,加强教育经费管理。

1、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确保各项教育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及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和各类专项资金,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2、科学合理使用教育体育经费。加大教育经费管理力度,规范教育经费使用行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严格执行教育体育经费年度预决算制和大额开支审批制。强化系统内经费审计监督,全面落实中、省、市、县关于教育经费管理各项政策和制度,对教育体育经费进行动态管理,切实减少“三公”经费开支,集中财力实施“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大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认真执行学前教育“一免一补”,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一补,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高中贫困生补助等惠民政策。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管理制度,规范资助程序,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五)加强后勤管理工作,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1、全力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水平。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夯实工作责任,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水平。创建市级标准化食堂和标准化宿舍各3个。

2、规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制度和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控。

3、积极开展全县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的检测评估和疾病防控工作。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治理校园环境卫生,切实做好南郑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相关工作。

(六)加强党团、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行风建设和宣传等工作,树立教育体育系统良好形象。

1、加强党建和群团工作。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高标准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职能作用,为教育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教育,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教育活动和廉政文化进机关、进校园活动,增强全体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廉政意识。坚持“一岗双责”, 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等制度,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抓好典型示范和专项警示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促进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3、加强教育体育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相关纪律要求,加大落实情况的督查、处理力度,大兴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之风,坚持密切联系师生,倾听群众呼声,坚持说实话、干实事、出实招、见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杜绝奢靡之风,不断转变行业风气,提升社会满意率。全面落实教育收费相关政策,杜绝教育乱收费。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暨“创佳评差”活动,积极开展 “文明校园”、“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着力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4、积极实施妇女儿童《两个规划》,不断强化妇女儿童工作。认真落实人口计生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人口计生工作一票否决制。

第3篇: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1.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围墙、黑板报,宣传展示学生守则和核心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等公益广告,做到校园内显著位置和每个教室都要展示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二是深入开展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教育,建立开学和毕业典礼、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团入队仪式等礼仪制度,推动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三是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书信、绘画、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

2.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是继续组织开展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经典系列教育活动;二是组织开展好“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三是在重要节庆日和纪念日期间,结合实际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四是积极参与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力争形成富有特色、“一校一品”的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3.大力推进校园法治教育。一是认真落实“法治教育进课堂”试点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江淮普法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周”(《省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规定,2012年起,每年新学年开学后第一周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周活动)、“国家宪法日暨12·4法制宣传日”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推进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努力建立青少年普法教育长效机制。

4.继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环保教育,结合“绿色学校”创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节水、节电、节粮等活动,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扎实推进诚信教育。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故事会、作文竞赛、校内橱窗画报、黑板报、广播、校园网专栏等形式教育活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诚实守信良好习惯。

6.不断加强实践教育。一是统筹做好中小学生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科普调查、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二是认真落实好初二学生社会实践;三是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好学生活动;四是加强劳动教育,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等,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7.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师生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师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社区(村)和群众,开展扶贫济困、关爱留守儿童、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志愿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8.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充分发挥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组织好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等。

9.努力改进中小学德育方式。一是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良好校训校风,普遍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二是搭建平台,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活动,为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同学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把兴趣爱好培养成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4篇: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宣传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和年度《工作要点》取得的新发展和新成就为重点,抢占社会舆论的制高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教育大宣传工作格局,为全市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宣传要点

一是加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重点宣传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举措;做好教育系统纪念建党93周年的各项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的宣传。

二是加强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及成效的宣传。全面宣传2014年教育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解读教育政策法规。集中宣传各学校、局直单位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等。

三是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及成效的宣传。加强对发展学前教育、新建幼儿园投入使用的宣传;加大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及成效的宣传力度,着力宣传继续推进“质量管理提高年”“减负提质”“高效课堂”等各项活动和德育、体育、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扩大高中办学成果、职业教育中心特色专业建设及乡镇社区成人教育工作的宣传;加强我市朝鲜族双语教学改革、“小班化”教学推进情况及朝鲜族民俗礼仪、文化、体育等教育成果的宣传。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成效的宣传。以开展评选“最美教师”为抓手,大力推进我市师德建设,加强和改善我市师德现状的宣传;以庆祝第30个教师节活动为契机,宣传感动的教育人物,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加强领导干部及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的宣传。

五是加强对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加快推进教育基建项目,扩大教育资源,努力满足市民子女就读需求的宣传;校园防震防灾、消防反恐等各类演习、校车运行与管理等活动的宣传。涉及学校矛盾化解的工作要多做正面宣传,促进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拉近教育与家长、社会的距离。

六是加强对教育民生工程实施成效的宣传。加强对教育保障机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宣传;对学校(幼儿园)“营养师”培训工作,学校食堂供应营养正餐过渡工作的宣传等。充分展现教育部门把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人民更好地共享教育成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加强对信息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一把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把信息宣传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扩大普通高中、职业教育中心、局直单位在信息宣传工作中的话语权,打破教育宣传工作开展不平衡的局面。全市教育系统中层以上的领导必须收藏相关教育网站网页及时浏览教育信息,了解教育发展动态,树立分管工作做到位的同时必须宣传到位的理念。用宣传展示成果、展示特色、展示形象,用宣传加强与上级、家长、师生、社会的沟通与联系。

(二)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各学校、局直单位要依托市教育记者站,建立健全宣传工作制度,组建本单位校园记者站。选定一名工作责任心强,协同能力强人员(最好是中层领导)担任专职联络员,负责本单位记者站的运行,选择若干名文字功底扎实,有工作热情的教师担任校园记者。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并在评优选先时优先考虑信息宣传人员。记者站成员变更时必须上报到教育局文秘科进行备案。增加视频信息报送数量、质量,尽量采用小记者主持的形式进行录制。定期对信息宣传工作者的政治理论和新闻宣传业务培训,使他们熟知教育政策,成为信息宣传骨干,同时要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宣传工作中,上报教学随笔等作品。

(三)强化信息报送质量机制。信息宣传工作人员要切实转变作风,按照教育信息报送要求和校园记者站工作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信息宣传工作,及时准确的报送各类教育信息。遇到重大紧急事件信息要做到快捷准确报送,苗头性、倾向性信息要注意研究报送,创新型工作的做法要多报送,争取在上报信息质量上有更大突破;要转变教育信息宣传稿件写作的文风,缩短对会议报到的篇幅,增加对教育政策解读及校园活动等方面的新闻报道,深入教育一线采写、拍摄更多内容鲜活的新闻稿件,反映学校新鲜的教育经验,反映广大教师、学生生动活泼的教学、学习生活,反映社会、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建议和需求。多让家长说、老师说、学生说,拉近我市教育与基层、社会、家长的距离。

第5篇: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2004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以农村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重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不断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1.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研究制定《2020年教育发展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的总体要求,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勾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蓝图,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3.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握好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节奏。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准确定位,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做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研究制定教育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措施。 4.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制定《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诚信教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5.启动实施“高校‘两课’建设计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进高校“两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对学生课外活动和生活的引导与管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维护高校稳定。 6.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以积极而慎重的态度,加大发展工作力度,提高发展工作质量,把大批优秀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加强和改进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实现高年级学生“支部建在班上”的目标。 7.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力度,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积极开展高校领导干部和管理骨干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为主题,召开“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 8.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大力宣传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全面准确地宣传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思路和重大部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教育战线干部群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认真做好第20个教师节纪念活动和宣传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表彰优秀教师,促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二、落实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9.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启动并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建设。切实抓好中部农村地区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积极推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高水平、高质量“普九”。认真做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妇女扫盲教育工作。 10.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县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管理责任。积极配

合做好核定县级财力工作,落实中央、省、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完善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确保校舍安全。推动各地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并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学校正常运转。进一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范围,推动各地健全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助学制度。 11.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大力推进“三教统筹”。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在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大力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实施“高校农业科技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 12.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着力抓好中西部地区试点工作,加强指导和协调,大力推进农村学校三种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来源多样化。积极配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13.继续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认真做好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动中西部农村地区县中建设,多种形式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继续发展特殊教育。 14.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工作并逐步推广,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切实加强围绕新课程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和省级新课程教学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大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健全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和教材选用制度。坚持并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研究制定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录取新办法。 15.坚持健康第一,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提高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质量。健全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和监测机制,做好饮食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加强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反教育。继续提高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及教学质量。 16.加快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做好编制核定工作,严格编制管理,建立编制报告和定期调整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服务期制度,引导和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任教,加大教师交流力度。 17.全面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组织优秀教师高层次研修,加强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力度。 18.切实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教育支援工作,建立“县对县”、“校对校”教育对口支援制度。扩大城市和东部地区职业学校面向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合作办学、联合招生的规模。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19.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落实国务院“每年检查一次”的要求,组织对西部“两基”攻坚的督导检查。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加强对不同类型地区教育分类的督导和评估。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机制。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推动中小学校评估工作。加强督导机构建设和队伍培训,完善督导和监测手段。 三、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20.大力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211工程”二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与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促进一批重点学科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抓住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建立健全高校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和优秀群体脱颖而出。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高校创新团队计划”为重点,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认真做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开发和引进工作,大力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带动整个高校人才和教师队伍建设。 22.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按照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布局,面向科技前沿和现代化建设需要,规划和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兴建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中心,加强和创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强高校科研组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积极参加国防科技创新。 23.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专利申请和转化。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建设。完善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及其支撑和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并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推进高校产业的现代 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设。 24.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新人的扶持培养。继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积极培育学术精品和名刊。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做好200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评审立项工作。 25.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改革研究生招生与选拔制度,推进学分制并调整修业年限。推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和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制。继续做好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采取评选优秀学位论文、举办学术论坛等措施,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科研,提高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研究生院建设。 26.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高校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改善高校基础课程教学,鼓励名师讲授基础课。建设精品课程,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继续改革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深化高等医学教育和农林教育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以五年为一周期,对全国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27.进一步推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继续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合作关系,建立、完善和利用好与有关国家的工作磋商机制,加强科学家团队建设、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联合设立科研基金工作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举办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28.认真安排并严格执行全国研究生、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年度招生计划。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严格招生考试纪律,加强考试保密工作,从严治考,确保高考安全。健全和完善高校招生网上远程录取和网上阅卷系统,建设招生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 29.继续推进高校收费改革。加强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大力做好助学贷款工作,建立和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国家助学体系。推动各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措施。 30.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做好2004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和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统一、开放和规范化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建设和用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监测,健全毕业生就业率、待业率公布制度。 31.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继续发挥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加强高等学校共建工作,促进学科深度融合和优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改进并严格设置普通高校的审批工作。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扩大职员制改革试点。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地(市)级政府的统筹责任,鼓励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实施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33.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面向就业、面向市场,进一步转变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实用人才。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实行灵活、多样、开放的职业教育模式。 3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统筹各种教育与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和广播电视大学的作用,建设终身学习公共资源平台。积极推进建立非全日制教育培训学分认证与积累制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加强自学考试管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探索开放式继续教育新模式。 35.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推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积极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引导性培训和工作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在职业余学习。 36.继续贯彻《国务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加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继续加大“双语”教学和改革力度,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积极鼓励和引导高层次人才向西部高校流动,做好教育、援疆项目工作,继续办好内地中学(班)和新疆班。支持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办好一所较高水平的大学,支持高等院校扩大定向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和建设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37.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快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重视语言基础资源的建设。做好语言文字生活监测和社会咨询服务。加强评估、培训、测试和宣传工作,推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加大推广普通话工作力度。搭建高水平的语言文字平台,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环境。 38.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建设以师范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沟通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推动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证标准和课程与质量评估标准。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召开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推进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 39.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的升级扩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与建设,促进建立国家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校园网建设工程,积极推进部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推动示范性网络学院、数字化校园、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研究开发数字化实验和虚拟实验系统,创建网上开放实验系统。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 40.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推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尽快颁布。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原则,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权益,认真落实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大力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支持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促进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4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推动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依法落实教育财政拨款“三个增长”政策,保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认真做好部门预算工作,努力争取和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经费。进一步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建立社会投资和捐资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企业。严格教育经费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42.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全方位、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吸引和支持优秀留学 人才回国和为国服务工作力度。深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改革,加大高层次人才选派力度。继续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扩大和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与层次。加快实施“汉语桥工程”,启动境外“孔子中文学院”建设,积极推进中美网络语言教学合作项目,改革和完善汉语水平考试管理办法。贯彻落实《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细则》尽快颁布,积极引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继续加大教育涉外工作监管力度。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继续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做好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议组织筹备和召开工作。 五、坚持依法治教,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管理水平 43.完善中国特色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全力做好《义务教育法》修订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尽快完成修订草案并上报国务院,力争尽早通过。全面启动《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和《学位条例》修改工作,开展起草《学校法》、《终身学习法》、《教育投入法》和《教育考试法》的可行性研究。积极推动各地制定配套性的教育法规和规章。 44.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清理教育行政许可项目,建设相关配套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制定、宏观调控和监督指导方面的职能。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做好教育普法工作。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实施教育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共参与度。 45.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继续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在城镇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收费行为。加强对各项教育工程和项目的监督与审计。 46.进一步加强教育部机关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兴学习之风、实干之风和团结之风,建设学习型机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作责任制,健全机关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深化直属机关干部人事工作改革,加强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的培养培训。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改善机关工作条件和职工生活。 《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5日第1版

第6篇: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一、完善工作体系,巩固基层基础

1、加强机构建设。加强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建设,落实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乡镇(街道)及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等行业单位要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巩固和完善以健教机构为中心、以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为骨干、以社区行业单位为依托的健康教育社会网络,城乡基层健康教育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0%。

2、加强规范建设。编制“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规划”,出台印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意见》、《2013年县健康教育工作要点》、《健康教育示范点工作要求》、《县创建省卫生县城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县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评比检查调研工作制度,指导全县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制作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规范宣教内容,保障供给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

3、加强队伍建设。各部门、各乡镇、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一支适应需要的健教工作队伍。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

4、加强健康教育资料收集和统计工作。认真做好活动痕迹资料采集收集,建好工作台帐,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可信,并装订建档,形成完整的资料档案。

二、突出创卫重点,保障基本达标

1、落实社区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落实和完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四有”,即有健全的健教组织网络;有固定而规范的宣传阵地;有健康教育入户资料;有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评价及总结。社区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2、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规范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技术水平,病人、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

3、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督促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开展好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4、加强行业健康教育。督促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女工保健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职业卫生、女工保健知识培训率达到95%以上,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三、开展示范创建,促进均等普及

1、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健康教育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制定创建实施意见及工作规范,组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立创建活动办公室,认真组织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

2、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推行网络化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层级和机制,健全以县、乡镇健康教育机构为指导,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专业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我县健康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规范;组织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认真履行业务管理、指导、监督和考核职责,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2013年必须达到:每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材料,播放不少于6种的音像资料。每个卫生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个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5、抓好12个健康教育示范点(县医院、疾控中心、北山卫生院、大树卫生院、老科协门诊、一中、实验小学、财政局、工商局、镇、鄱湖水产、东街社区)建设,总结推广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带动全县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强化指导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1、选派一名健康教育专职人员赴省市参加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全县健教工作管理能力及工作水平。

2、5月份组织城区各单位专(兼)职健教工作人员开展一期“创建省卫生县城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提高各单位创卫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3、6月份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全县卫生系统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结合公共卫生均等化督导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辖区乡村医生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提升农村一线工作人员健教工作水平。

4、每年对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推进创卫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展开。

五、多种形式传播,力争全面覆盖

1、办好宣传栏。医疗卫生单位每月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12期;学校每季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社区居委会每季度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季度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城区新世纪广场健康教育宣传长廊每季度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

2、开展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全球预防接种日”等各种卫生主题宣传活动。

3、发放宣传单。通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上门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健康教育处方和读本,保障健康知识广泛普及辖区群众。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结合创卫,上半年举办针对干部职工的大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次,下半年举办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讲座1次;各行政、企事业单位每年对本单位职工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2次;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各学校每年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4次;各乡镇卫生院每年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

5、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传播健康知识,扩大健康知识覆盖面。特别是与报社、电视台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开办好卫生知识专题节目,播出“预防艾滋病”、“防治结核病”、“吸烟有害健康”、“预防高血压”、“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乙肝”、“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等卫生相关知识,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节目质量和健康传播效果,力争做出精品品牌。

六、加强控烟管理,扩大控烟成效

1、加强宣传。一是利用宣传画、黑板报、宣传栏进行控烟知识宣传;二是开展“世界无烟日”等活动宣传;三是开展“无烟学校、无烟医院、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第7篇: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精神文明新亮点

1、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局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继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纠正“”;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打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工作氛围。

2、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继续深入开展“三定三提”活动,全面提升工作效能、促进教育发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问题。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

3、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导向,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气节、骨气和底气。注重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育人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引导和帮助师生端正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砥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要以“文明校园”建设为重要抓手,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巩固扩大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增强校园活力,努力创建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秩序校园、绿色校园。结合家乡文化、办学理念、文化底蕴等因素,总结提炼校园文化主题,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深化学校体育、艺术、科技教育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按照“抓机关,带系统,树先进,促整体”的思路,指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在全县形成争评“美德少年”、“名师”,争创“和谐校园”、“文明单位”的氛围。培树一批典型人物,增强模范的带头作用,扩大先进的影响面、辐射面,努力形成依法治教、爱岗敬业、诚信文明、勤学善思、探索创新、乐观向上的时代风尚,促进全系统教师职业道德和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工作再提升

6、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教育质量核心地位不动摇,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继续实施“三名工程”,办名校,出名师,培树名学科。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提升教学质量的热情,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力求在大面积提升教育质量上取得新跨越。小学要重视养成教育,关注个性发展,全面提升儿童素养;初中要着力抓均衡,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直面高考,力争多向名牌大学输送优秀人才,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作为减负增效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扎实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在全县初高中引进并推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现代课堂导学制模式。各学校也要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学由被动传授、被动学习向科学引导、自主探索等方面积极转变,不断提升教学艺术,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8、深入推进有效管理。以课堂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教育教学过程监控为切入点,以提升课堂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强化效能意识,全面推进学校管理向制度化、精细化转变,进一步规范领导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使有效管理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关注教学工作细节,抓实备课,抓活课堂,抓严辅导,抓精练习,抓实批改,抓细分析,做到每一个环节都精细、高效。积极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增强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支持和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强化考评,加强过程监控与质量跟踪,强化对教学环节的督查与指导。充分利用绩效工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

9、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不断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和外延,制定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考评考核工作机制。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和考试频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继续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校园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保证学生在校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树立教育质量新观念,使学校立足传统和优势,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通过社团组织、兴趣小组等形式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获得多元化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做好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10、强化教育科研引领地位。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和关键环节,向科研要质量、要效益。紧紧围绕“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科研水平提升”三大目标,充分发挥教科研示范引领作用,准确、科学定位,把教科研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同课改需要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发展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科研与教育教学的共性互补关系,以科研促教改,在教改中研究,在研究中教改,努力提高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构建完善县教研室、中心校(中学)、学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体系,形成区域网络教科研工作新模式。

三、强化管理,推动各类教育齐发展

11、提质提量并重,做强高中教育。着眼基础、内化、创新,实施“规模、品牌”战略,大力改善中学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加大培优力度,力争有更多学生考入名校。全力提高一本上线率,高考质量上档升级。重视加强优秀学生的培养,充分利用好高校专项招生政策,继续完善机制,改进措施,有效控制优秀生源外流。

12、抢抓政策机遇,做大职业教育。抓住政策机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骨干专业建设,积极开办新兴、热门、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创设品牌效应。深化校企合作,扩大社会培训,加强实习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精心组织参加中职技能大赛。以职教中心为龙头,强化乡镇成人学校阵地建设,积极完成各类培训任务。

13、规范常规管理,做实义务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现学校治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以打造学校内涵建设为目标,坚持校园精细化管理,体现管理效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注重过程管理,严格业务考核;开展“对标学习”,拓展视野,借鉴经验,弥补短板;改革评价制度,关注学生个性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解决贫困家庭、进城落户人员随迁子女等群体入学问题,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建立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严格学生电子学籍全程管理。

14、巩固幼教成果,做优学前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落实《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制定完善幼儿园安保方案,加大综合整治,重视幼儿园饮食、午休等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幼儿园安全;重视幼儿教师培训、考核工作,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技能;搞好园本文化建设,做好文化积淀,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办园品味,不断巩固提高“普三”成果。

15、加大关爱力度,做细特殊教育。规范特教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完善随班就读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

四、加大投入,实现办学条件新跨越

16、抢抓机遇,推动教育园区建设。抢抓市推进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机遇,结合《县县城教育布局调整和建设规划》,协调相关部门,力争完成教育园区征地、项目设计、勘察等工作,争取项目开工建设。

17、借力“全面改薄”,提升内部装备水平。利用好义务阶段“全面改薄”资金提升中小学办学水平,投资100多万元建成4个录播教室。投资800多万元,为47所中小学每班安装多媒体一体机,实现班班通。投资400多万元,购置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仪器。

18、加强设施建设,抓好项目落实。投入2274万元,完成北阳庄幼儿园等九个项目及大北河小学等十一个附属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借2016年中学建校65周年之际,举行中学校庆联谊活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筹建民办高中,争取2016年民办高中与中学招生同步进行。

19、提高资源配置,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高中教学装备投入力度,提升中学教学信息技术水平。继续实施《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年内通过省级图书馆验收和市级标准化实验室、图书馆验收。

20、落实经费保障,加强监督管理。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使用监测、评估和奖惩制度。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通过动员和鼓励社会捐资等措施,拓宽筹资渠道,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改善我县办学条件提供资金保障。

五、完善机制,推进队伍素质上水平

2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切实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组织师德演讲、征文、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建立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教师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发放、评优树模、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以师风带教风、正校风、浓学风。

22、招聘优秀青年教师。继续实施《县引进教育人才三年规划》,做好教师的补充和管理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招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100名。按照《学前教育五年需求规划》和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协调相关部门,招聘幼儿教师66名、职教中心专业教师6名。

23、全面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切实抓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努力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课时覆盖率达到60%以上。积极发挥基础教育专网优势,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网络研修活动,完成县级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校本培训,使全县中青年教师都能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加强校园网站建设,积极开展中小学新课程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展示交流和全县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课堂实录评赛等活动,评选出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手。

24、注重教师专业培养。实施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重点培养一批兼有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加快幼儿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完成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强化培训任务。加大班主任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班主任待遇。重视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完成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培训任务。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全县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推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改革,继续提升教师培训层次和范围,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工作,全面完成2016年暑期中小学教师各类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树县级名师10名。

25、加强校长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积极推进“知名校长”和“知名教师”建设工程,提升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市级骨干教师”、“市级知名教师”、“省特级教师”等多层次骨干教师体系和评选制度,多层次培训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形成省、市、县、校四级骨干教师梯队。充分发挥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培养新人、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着力打造专业型和专家型团队,开展送课下乡等活动。健全完善教师业务档案制度,突出师德要素和工作实绩,定期考核,认真记录备案,使奖励激励机制更为科学合理,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加强督导,实现教育均衡新突破

26、全力以赴做好“双检”准备工作。围绕确保通过2016年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两项检查验收任务目标,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群策群力,奋力作为。严格对照标准,查找在基础设施、内部配套、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做到心中有数,逐条整改,直至达标。注重过程管理,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装订规范,分类入盒。要不断挖掘学校办学优势和潜力,争创特色,打造亮点,彰显魅力,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27、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不断创新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围绕教育中心工作,以有效管理和高效课堂建设为重点,加强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常规督导检查。加强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措施,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导向性。联合涉教部门,依法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学前教育普及工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安全、两支队伍建设等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28、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探索县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机制,通过资源优化整合、学校结对帮扶、教师城乡交流、校长轮岗交流等举措,积极开展乡镇之间、校际之间、学科之间的对流帮扶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加大对薄弱学校扶持力度,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形成同标准、一体化学校发展格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过程性督导,提高管理水平和装配标准,创建县级名校(园)4所、艺术和体育特色校各2所,创建市级标准化学校3所,打造县级名学科2个。

七、优化氛围,确保教育大局更和谐

29、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安全应急机制,不断强化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预防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师生自护自救能力和学校应急反应能力。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落实“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和校园安全“一票否决”制。加大学校安全投入,配齐配全各类安全设施设备,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和关键人员的排查、监控和整治工作。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班)会、板报、橱窗、校园网、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与各职能部门联合,大力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做好“七五”普法教育和法制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课堂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最大限度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净化学校环境。做好维稳应急工作,确保教育系统大局稳定、和谐。

30、不断加强教育宣传工作。以《教育简讯》为主要平台,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突出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提高信息报道质量,加大教育正面宣传、政策解读和典型宣传力度。积极向县委、政府、省市报送信息,展示教育发展成就和教师精神风貌。

31、认真做好招生考试工作。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政策,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学生、家长对招生政策的知晓和理解。加强各类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实行考生考试诚信承诺制、监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试回避制度,实现考场全监控、监控全覆盖、监控视频全备份,努力提高现代化考试管理水平,积极为广大考生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32、重视支持群众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在联系党群关系、保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体活动组织、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为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提高学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凝聚群众智慧,构建和谐校园。

第8篇: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我校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争做人民满意教师”为目标,以开展“优质均衡提升年”、“师德建设深化年”为抓手,以“翰墨书香,和雅海中”特色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工作内涵优质特色发展。

一、全面实施雅行德育,拓展和雅育人新内涵

1、进一步优化德育机制,发挥育人合力。(1)重视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员育人导师制、教书育人“一岗双责”等制度,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2)切实加强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为重点的德育队伍建设及其培养、培训工作,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年内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论坛,组织一次优秀班主任评选,突出示范引领,夯实德育中坚。(3)提高家校合作水平,进一步完善落实家长代表委员会制度、家长膳食委员会制度以及家长开放日制度;继续办好《和雅校报》家庭教育版面,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家教讲座,突出强化互联网+家教培训渠道,利用微信圈、QQ群等途径,进一步强化家教指导。年内,利用家长会至少组织四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2、深入开展“三进一评”活动,进一步拓展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1)推进精神进课堂。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精神进课堂”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力争在“特色示范课堂”活动中进行展示交流。(2)推进红色文化进课程。成立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结合我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和研学旅行,充分运用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红色文化教育,并制定详实的研学旅行方案,利用清明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年内,推出研学指导课程。(3)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认真落实《关于在全市中小学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每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开发本学科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并按计划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在全校认真开展晨诵、午写和暮读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将举办诵读经典、成语竞赛、汉字听写书写大赛、中学生辩论大赛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年内,组织一次德育优秀工作案例和德育课程一体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3、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分析引导。加大心理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办好《和雅校报》心理指导专栏,加强对学生及家长进行系统化的心理辅导和指导;每学期由专职心理教师或者领导干部代表组织两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二、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创新和雅育人新思路

1、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强化督查管理。在严格执行“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以及“减负行动六公开”等规定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师拖堂、作业超量、课程规范开设等问题,优化教育环境。

2、深入开展问题调研,实行销号管理。以“查薄弱、补短板”为主题,采取“走出去”学习取经、“请进来”讲座指导等方式,深入查找学校发展短板,寻求解决方法,突破薄弱环节,推动学校整体工作提升。

3、抓实学校基础管理,科学谋划重点工作。一要坚持目标管理,结合学校章程,细化学段、处室、教师、学生的岗位职责和发展方向,落实责任,确保每项工作有分工、有安排、有落实、有督导、有考核、有结果。二要细化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推动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协同化。三要完善教育教学工作“级部化”管理,下移管理重心,强化督查权责,增强管理效能。四要建立健全问题查剖机制,坚持周一班子例会制度,强化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分析、查剖影响教学质量提升、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有关问题和不利因素,抓实整改,促上发展。五要进一步抓好学科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组长的教学引领作用,严把集体备课、试题选编、作业设置、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及质量检测关口,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六要是优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实际需求和个体能力水平,探索推行校内岗位竞聘制改革,调整优化校内岗位安排,确保“人尽其才,工作高效”。七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突出实际实效,抓严规范考核,激发教师“能干多干、干好多得”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4、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促上教育科研水平。(1)纵深推进和雅课堂的创新研究,将“三生四段式”教学模式向小学高年级延伸;年内在小学五年级教师中开展一次“三生四段式”优秀教学策略评选活动。(2)强化学段教学衔接的研究。一是注重课程衔接,开展课标研究,对中小学相同或相近科目的课标内容进行纵向梳理,形成“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年内至少开展2个课标相同的教学体系;二是注重教学内容衔接,建立不同学段间联研制度,促进不同学段教师对学科内容的了解,并在教学中进行纵向渗透、整合;年内至少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中完成衔接的成功案例,并参与全市评选;三是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开展不同学段间双向观课、议课活动,将初中的“2+4师友合作”向小学中高年级纵深推进。(3)要立足于服务教学改革,本着“问题即课题”、“重点即课题”的原则,抓好市、校两级研究课题的申报、立项与研究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加强问题研究和小课题研究,有效解决学科教学中的梗阻难题,促上教师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本年度再力争一项省级课题立项。(4)学前教育践行“一切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强化幼儿户外区域活动研究,促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服务网络,进行指导人员培训,争取从下学期开始,每季度为我镇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2次早教指导服务,初步实现托幼一体化。

5、认真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围绕晨诵、午写、暮读活动,积极开展诵读经典、成语竞赛、汉字听写书写大赛、中学生辩论大赛等竞赛活动,组织好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积极争创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

三、探索特色活动建设,厚实和雅育人新平台

1、继续推进完善学科拓展课程。发挥年级组学科教师的合力,进一步完善拓展课程内容,建立拓展课程资源库;对原有的中小学各学科拓展课程校本教材进行梳理,使其特色课程体系更为科学。年内,对雅行、雅美课程进行序列化编排。

2、深入抓实和雅社团建设。一抓好团队建设,引导团支部、少先队创造性地开展团队主题活动。二抓实音乐、体育、美术、科技创新等学生社团,优化特长培养计划,抓实特长培训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三要定期举办校园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更多学生搭建才艺展示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以及足球、排球、羽毛球、田径运动会等联赛活动和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艺体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四要从突出我校和雅教育特色出发,扎实做好足球自编操的编排训练工作,进一步丰富大课间的内涵。4月份举办校长杯班级足球联赛,6月初举办艺术节,9月份举办科技节,10月份举办学校运动会。积极争创“威海市足球特色学校”。

3、深入推进师生读书活动,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一要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师读书论坛,建立完善教师读书奖励保障机制,引导教师多读书、多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读书引领作用。二要继续办好“和雅校报”,重点加强对外地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学习研究,推动教学创新与改革。三要创新实施学生经典诵读工程,组织教师分年级编撰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广泛开展“每周三个一”(背诵一首古诗词、一句经典名言,阅读1万字的经典作品)活动。5月份,举办校园读书节;年内,适时组织国学小名士评选、现场作文大赛、校园朗读者大赛、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浓厚读书氛围,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夯实学生文化积淀和未来发展根基。

四、优化干部教师队伍,铸造和雅育人新支撑

1、抓严实施“党建+”工程,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一要全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勤政教育,全面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增强党员的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要积极开展争创“五星党员”活动,扎实实施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制度,研究制定星级党员评选标准和考核机制,推行党员干部挂牌上岗和党员承诺公开制度,每个学期初每名党员都要研究制定出4—5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承诺事项,学期末进行星级量化考核,并公开考核结果。三要大力开展“和雅海中,党员领航行动”,通过党课教育、主题演讲、读书征文、歌咏比赛等形式,不断激发党员干部践岗履责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三要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面落实党员责任区制度,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四要积极落实好年初承诺的五件实事:五月份邀请老干部进校园和组织退休老党员到马石山革命教育基地进行观摩,老人节看望慰问部分驻镇老干部,10月份联合镇老干办举办趣味运动会,元旦前组织老干部进校园。五要积极参与局党委组织的“五化五星”、“党建好案例、书记好党课、党员好故事的三个好”等活动。六要创造性地做好党员培训活动,年内组织参加教育系统党员全员培训,并分两次组织党员教师到马石山、天福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红色教育”活动。

2、抓实师德教育,夯实雅行德育根基。(1)健全制度,严格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强化师德考核,把师德表现作为职务评聘、评先选优、绩效奖励、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促进师德建设规范化、常态化。(2)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加大对有偿家教等失德失范问题的整治力度;开展家长、学生、社会评教活动,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公开举报监督电话和邮箱,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3)深入开展“学乳娘、树师德、正师风”主题教育,定期举办主题征文、教师承诺、教师“美语”“忌语”征集、设立“师德红黑榜”、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师德培训,实行学分管理,列入师德考核和年度考核。

3、抓强业务培训,促进师能水平提升。一要严格落实教师培训学分考核制度,依托省研修平台,积极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业务培训。二要借助联片教研、校本培训等活动,采取“走出去”蹲靠教改名校跟岗学习,“请进来”交流研讨等方式,引导教师开阔视野,创新发展。三要依托“两优课评选”和“三项能力达标”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新提升。四要积极参与乳山市名师工作坊的组建工作,争取至少有2—3名教师参与名师工作坊。五要进一步完善学分考核制度,确保每位教师每学年修满72学分。年内,每学期、每个学科组至少到市内、外名校取经学习2次。

五、做好各类保障支撑,添加和雅育人新动力

1、强化安全维稳保障工作。(1)深入推进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过程化、精细化;(2)全面贯彻“七个一”制度,按照“一岗双责、全员管理”的要求,做好各时段、各节点的安全教育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推行常态化的即时性疏散演练和“全天候”演练;(3)利用好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的课程资源,定期开好安全教育课、法制教育课、食品安全课,进一步加强学校师生的安全法制教育;(4)深入强化对校园欺凌、校车、食堂食品、消防、安保、防溺水、交通等重点工作的专项管理防控,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5)建立学校安全督导检查机制,实行校级领导常态化包联督导,促推校园安全工作落到实处。(6)加强学生的视力保护、传染病防控、青春期教育、禁毒教育、健康教育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争创威海市健康学校,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2、强化经费机制保障。(1)严格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和重大投资项目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及时向教代会通报审议等制度。(2)严格收费管理,严格落实教辅资料等辅助性收费“致家长一封信”等制度,强化收费公开,确保规范收费。(3)严格执行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建档立卡”,突出精准扶贫。

第9篇: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学习宣传活动。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校园”、“帮困助学一对一”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关注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科学研判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为全县教育科学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总结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制定出台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内容,组织对幼儿教师及家长进行全员学习培训,探索性地开展幼儿教育新模式。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确保“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小学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开展示范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将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办园质量。完善第二幼儿园半托的服务功能。

3.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面启动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指导各学校在摸清底子、清算细账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把标准化学校建设作为推动“双高双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来抓,确保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机制,开展试点学校创建工作,探索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统筹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适时召开标准化学校达标验收和城乡教育共同体试点工作现场会。均衡资源配置,逐步整合部分学校、教师、学生资源。建成桃镇镇、杨家沟镇2个教育强镇。7月份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制定出台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创建“双高双普”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队伍管理等保障性政策和制度,推进2015年“双高双普”达标、2016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为实现教育强县打好坚实基础。

4.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强化普通高中质量意识,做好保送生选报考试工作,确保优质生源不流失。逐步整合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米中向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加强高三复习备考工作,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力争高考二本上线率稳中有升,全国一流大学录取人数明显增长。

5.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县域教育结构。广泛调研,灵活设置专业(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采取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确保升不了学,就不了业的九年级学生到职教中心就读,完成市局下达的招生任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各类培训。制定全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以省级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为平台,建成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探索“学校+公司+农户”的涉农专业办学模式,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6.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招生、收费、教学、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督促办学条件差、安全隐患大、办学行为不规范的幼儿园限期整改,坚决取缔无证幼儿园。适时公示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年检结果。鼓励民办公助幼儿园建设。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7.深化学校德育工作。以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工作有机结合。建立试点学校,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每周一主题”班级德育教育活动。实施“一校一品”德育教育特色创建活动。加强和完善米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任务,规范办好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启动实施城区初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工作,确保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到实处。

8.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全县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各乡镇学区、局属中小学探索确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定实验年级和班级。各学校成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定期召开研讨会,亲自参与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城区学校必须全面推行高效课堂实验班或实验年级,同时鼓励其它有条件的学校试行课改实验班。教研室强化措施,对所有实验年级和班级及时跟进,确保课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做好“教研室标准化”市级验收准备工作,力争5月份通过验收。

9.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全面推动中考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继续实行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考试制度。完善素质教育评价、监测和督导机制,坚持以学年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10.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突出创立“五种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寝室文化和食堂文化),大力开展“三节一会”网上巡展活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三中、南关小学年内要申报,并且接受评估验收。举办县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组队参加市上的选拔赛。通过“四化”(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活动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学校,凝聚一种精神,引领一方文化,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

11.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2015)》,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进程。电教馆完成“两通两平台”建设任务,二小、三小、四小、米中、二中、三中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

12.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召开备考研讨会,全力获取高考、中考的新信息、新变化,直击双考,避免失误。继续实行三至九年级质量检测全覆盖,探索制定高中质量监控办法,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升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水平,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3.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全力创建学习型、书香型机关、校园。制定全县教育系统“全员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编制下发推荐读书目录,要求每一位校长、教师、教研员和教育行政人员每年至少阅读3本教育教学类书籍、3本业余类书籍。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海量阅读”活动,鼓励倡导学校成立读书协会、诗社、文学社、朗诵协会、演讲协会等社团,开展“好书大家看”、“零食换名著”等活动。

14.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深入推进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齐开足体育课。严格实行“两课两操两活动”,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建成测试数据库,按时完成数据测试上报工作。加强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开展教练员、裁判员和学生运动员注册工作。启动体育、艺术“2+1“项目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市、县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三、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持续发展

1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创新师德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进一步落实师德建设“六项制度”,完善师德考评“一票否决”制度。加大优秀教师宣传力度,评选树立一批师德标兵。

16.强化师资队伍培训。如数完成中、省、市各级各类培训任务,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必须承担县级反馈培训任务。组织县级各类培训,邀请省“名师大篷车”来我县传经送宝,年内完成人员培训1500人次以上。全面落实培训学分管理登记制度,深化校本研修工作,确保该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17.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强化校长对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教学管理新理论的学习,加快校长角色由“事务型向“业务型”、“管家型“向“专家型”转变,着力打造一支懂管理、会管理、善思考、精业务的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校长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所有城区中小学、乡镇一贯制学校和中心小学校长进行首批轮训。校长应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小学以上副校长必须坚持上课。加强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学校安全管理和规范办学政策法规等应知应会的培训,提升校长自主办学能力。公开选聘一批好校长,或选定培养一批后备校长队伍。

18.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借助省统一招聘2014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特设岗位教师招聘计划的方式,招聘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50名,学前专职教师71名。系统内转型培训保育员55名。

19.加强骨干教师体系建设。组织好省、市、县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推荐选拔工作。举办首届全县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并落实相关待遇。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升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继续组织好45周岁以下在职在编教师学科能力竞赛活动。着力打造以全员教师为基础,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为中坚,以名教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为龙头的“宝塔”型教师队伍体系。

20.加强教育队伍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实行教育局分管领导和纪检分管领导双方共同审批请假制度,凡按程序经教育局批准的请假人员,其30%的绩效工资由教育局统一扣除,学期末统一调配。成立教育队伍管理领导小组,理清理顺系统内外借调人员。严格执行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确保干部、教职工绩效工资的考核量化数据、上报数据与实际发放数据相统一,对各单位、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执行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严格按照《市普通中小学学校常规管理要求(修订)》(榆政教发[2013]358号)的课时标准执行。

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21.夯实教育督导工作。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充分发挥检查、监督、导向、激励作用,扎实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完成年度内中小学素质教育“316”督导评估任务。完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分类制定各单位、各学校年度目标任务和考核细则,加大考评考核力度。在市教育局指导下,做好“标准化教育督导机构”省级验收准备工作,力争10月份通过验收。

22.抓好教育行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干部作风整顿等主题实践活动,坚决杜绝权力腐败。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的相关政策、布署和要求,贯彻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坚决杜绝“三乱”现象。坚持以“阳光运行”为目标,规范教代会民主评议和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加大对招生、职称评聘、评优树模等领域的监管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23.推进学校项目建设。结合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大力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和食堂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城镇中小学扩容改造等项目工程。全年规划实施建设项目27个,其中学前教育建设项目5个,义务教育建设项目21个,高中教育建设项目1个。

24.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健全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开好公共安全教育课,组织开展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应急演练工作。协调发挥公安、卫生、药监、工商、文化等职能部门作用,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维稳工作,稳妥化解矛盾,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