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档案管理及制度精选(九篇)

档案管理及制度

第1篇: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是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企业档案工作保持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因为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互相补充、促进的。

(一)企业改革需要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无论是转变经营机制,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档案为企业调整组织和产业结构,对外经济合作、清产核资.进入市场成为具有独立法人权力竞争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企业档案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将阻碍其发展。作为企业科技信息管理的组成部分,档案部门要积极探索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思路,着手进行改革.实现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

(三)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为民众、为企事业服务,档案管理制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二、结合实际,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是科学规范开展档案工作、加强企业信息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首要环节。因为制度是基础保证和根本保障,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现代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应包含档案工作规章、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业务规范和重点档案工作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档案工作规章包括各级、各部门档案工作人员责任及文件形成归档责任制度、档案工作规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办法、档案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档案管理制度具体又涵盖了档案管理办法、档案保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等制度内容;档案业务规范则又囊括了档案整理规范、档案分类方案、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特殊载体档案管理规范、档案全宗管理办法等内容;而重点档案工作制度则包含了军工电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档案工作协作组工作规则等等。

笔者所在的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是2014年在总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加快安全电子产业发展”的号召下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海康集团组建而成的安全电子产业子集团,公司建立伊始,公司领导就十分注重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中电海康档案管理办公室更是积极配合公司制度建设工作,结合档案工作的特点难点,在贯彻公司制度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的前提下,档案工作人员勤做功课,积极调研,认真完成《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办法》,其中包含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等等规范,奠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初步在制度建设和执行环节层面上打造了闭环管理平台。随后各专兼职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经验,相继出台《文书档案管理细则》、《会计档案管理细则》、《科研档案管理细则》《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细则》等等制度规范,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工作标准,使档案管理工作很快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后续我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从强化企业档案资源建设角度出发,积极学习、研究先进企业的档案资源建设经验,制定出适合我公司发展要求的企业档案资源建设制度,推进公司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如《企业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档案资源建设管理制度》、《档案资源建设达标升级考核测评办法》等制度,最终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现代档案管理制度,夯实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三、如何优化创新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一)制度创新战略――走实用化之路

没有永久不变的制度,只要是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就是好制度。制度创新的成果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在档案馆看来有效可行的制度,未必在基层单位档案室能顺利推广和应用。档案人员一定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本单位的当前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度创新着眼点在于组织内部。机制与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机制是由制度内化而来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本单位运行规律,这是档案管理机制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

(二)管理创新战略――走复合化管理模式之路

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推进组织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档案形成的规范性和档案利用的广泛性,将使档案和档案工作走出档案室,走向组织管理的每个角落,使档案事业成为组织内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事业。搞档案工作信息化也好,搞档案数字化也好,千万不能忽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我们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数字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步推进,采用复合化管理模式。复合化档案管理模式是档案载体多元化,两种不同载体的档案如何有机结合保存的模式,有利于档案管理发展的良好模式。

第2篇: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自《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有关银行档案的管理已经逐步地向规范化与完善性转变。当前,有关基层人民银行的管理方法,主要采取的是发行会计以及基层国库会计资料分散管理的方式:一是采取中心支行货币金银部门,对有关会计资料进行事后监督,在中心监督完毕后,将有关资料返回至货币金银部门,实现其自行装订、归档、保管等有关档案管理的工作;二是县支行国库业务的会计凭证、账表、清单、系统工作日志等会计资料经事后监督中心监督完毕后,有关的档案资料,需要定期返还至县支行综合档案管理部门,由县支行综合档案管理部门来实施有关档案管理的归档、查询以及事后监督中心对账表、清单、系统工作日志等会计资料负责装订的管理办法。但是这种分散的管理方式,对于基层人民银行的档案管理就造成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于会计档案的定期检查与修复工作,没有依照预定日期如期进行;二是对于档案中的磁介质等相关的资料,管理不规范,容易产生磁介质失去信息;三是档案管理手段落后,有关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难以对会计档案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进行有效地维护;四是对于一些保管期满的档案没有进行及时的销毁与清理。五是磁介质管理,比如,个别行核算系统数据未做到双备份,对于个别行备份磁介质、光介质数据也没有实施异地的存放等管理模式。对于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等情况,有关当前档案保管安全性方面,基层人民银行的会计档案管理现状,主要体现在会计档案的查询、借阅以及检查等程序方面。首先,对于会计档案的查询,会计档案的查阅除应会计业务检查的要求恢复会计核算系统备份数据,以查看是否存在磁介质、光介质会计档案失效的情形外,均为纸介质的会计档案。基层人民银行能够实现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中规定的相关法规,严格的建立以及执行有关会计档案的登记、审批等制度,实现有关会计档案的查询工作的严格办理,其次,对于会计档案的复制,在基层人民银行的会计管理中,为保证会计档案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妥善的保管,主要采取的是对邮政局传递的传真件形式的电报底稿进行复印保存的管理模式。再次,有关会计档案的销毁,基层人民银行的销毁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一些纸介质的档案。但是由于基层人民银行档案销毁管理工作的疏忽,对于一些诸如会计核算系统月终备份等磁介质的会计档案,没有进行及时的销毁。

二、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当前,人民银行在实施会计档案管理中,主要执行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2005年制定、2006年月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这一管理制度并为专门对于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定专门的指导条款。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银行对于银行会计电算化管理要求的迅猛发展,对于人民银行实施档案管理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分散,统一管理流于形式

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在实施会计档案管理时,尽管一些档案资料的管理已经实现了事后监管部门的集中化管理与监督,尽管实施档案管理的部门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一些资料的条约也主要是由事后监管部门进行有关资料的管理,这样就导致会计档案与全行档案的管理存在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这样的管理状态下,就会造成有关档案资料的使用存在的管理上的漏洞及弊端:一是会计档案入档不及时,存在档案遗失的风险;二是由于内部人员对于调阅档案不履行审批程序等问题,造成有关档案资料的归类以及登记存在失真、不完整等问题;三是由于会计档案资料主要实施的是各部门分散化管理,这就给有关会计档案资料的保存与监管带来了管理条件上的限制;四是调阅资料主要是由事后监管部门进行管理,这就给会计档案的登记与管理造成随意性大。上述有关会计档案存在影响会计档案安全性的问题,就很容易带来会计档案管理难以实现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的“四防”“四无”基本管理标准。与此同时,由于会计档案管理与核算系统的升级没有实现同步化,结果就导致对于磁介质档案的调阅存在较大的难度。在实际的管理中,一些磁介质会计档案是在特定的应用系统中生成的,那么在实施磁介质的调阅中,就需要在特定的运行环境中进行。但是核算管理应用系统版本的升级、更新,对于一些旧有的磁介质档案已经无法实现调阅,这样就失去了档案管理在实施会计档案管理的有效使用。

(二)内部保密管理制度与司法执行存在矛盾,会计档案管理存在风险

为防止会计档案在管理中造成的会计数据丢失或者泄密,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于会计档案的管理明确作出“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这一严格的规定。但是这一有关会计档案数据的内部管理制度,与行政司法管理中的公开化、透明化监管之间存在冲突,这就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执行难度大、实施效度不充足等问题。比如对于司法部门执行有关公务时,就会要求基层人民银行出具有关的会计档案凭证,基于上述分析,这样就给会计档案管理带来比较大的困难。与此同时,由于基层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人手不足、职责不明以及会计档案管理知识欠缺等问题,导致对于一些会计档案的管理难以实现专人的保管,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的不严格,就导致在会计档案的管理中存在诸多的管理与监督隐患。

(三)会计档案制度制定不完善,有关会计档案监督不到位

在目前运作的会计档案管理模式中,全辖市、县两级行包括事后监督中心、业务核算部门和综合档案管理部门共9个部门参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会计工作检查而言,会计档案属于其中一项最为基本的内容,但是部分人民银行在实际的会计工作检查中,普遍存在只看登记簿的建立或档案的装订整理等,对于一些档案的入档是否及时以及档案的归类是否正确等问题,实施检查的比较少,结果就造成会计档案监督管理上存在漏洞。会计档案制度制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不明确。在《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中,涉及会计财务、国库会计、货币发行会计等业务产生的会计资料的规定较为明确,但未提及事后监督过程中产生的监督资料保管期限。2004年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第二十七条规定:“事后监督产生的文档资料,由事后监督中心按照档案管理规定保管。”由于上述制度、规程对事后监督过程中产生的监督资料保管期限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基层人民银行在实施有关会计档案的管理会出现真空和时紧时松现象,造成会计监管的分散保存、多头管理,这就造成一定程度上,有关会计档案管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二是有关会计档案监督形成的资料归类不明确。新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明确了事后监督部门的会计监督职能,由于分别隶属会计序列和政工序列的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工作职责的侧重点不同,管理力度、操作要求、执行标准也不尽相同,涉及监督形成的资料管理没有明确归属哪一类会计资料。

三、提升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质量的建议

(一)严格会计档案统一管理,明确管理部门责任划分

针对当前存在的档案管理部门分散带来的问题,就应在制定与实施相关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依据各部门之间存在的差异有效地规范会计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首先,为彻底解决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职责不明确、操作不规范、硬件不配套等问题,建议逐步实施“集中监督,集中管理”的会计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实施会计档案资料的异地保管,定期对会计档案进行复制,由事后监督部门对监督完毕的会计资料以及会计核算辅助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归档,不再将监督完毕的会计资料进行返还。其次,由于档案管理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因此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强化自身在关于会计档案制度管理方面的学习,在掌握基本规定要求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严厉杜绝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问题。再次,规范会计档案交接、归档操作,严格会计档案查阅手续,库房设施要满足规定要求。不断加强指导基层人民银行还应按照自身发展的实际,不断地对本行的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订,明确自身职责,积极地将有关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落实到人,对于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与防范。

(二)完善基层人民银行的制度管理,切实加大会计档案的检查力度

为切实的强化基层人民银行的日常管理,对于人民银行的基层管理,就应积极的强化自身的制度建设。首先,针对《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意见》强调了事后监督职能定位,这一管理弊端,应积极的将有关事后监督资料划归到会计资料的管理范畴中,并及时的对事后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监督资料保管期限进行及时的明确;其次,针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检查,应积极的从有关档案登记薄记录的完整性、整理的规范性、归类的正确性以及入档的及时性等方面着手,对于销毁手续是否健全、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规定等进行全面化的监督与管理,以实现会计档案保管的妥善以及存放的有序;再次,积极地对司法部门调阅会计档案审批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不仅要强化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还应对其在实施会计档案管理中的保密与安全意识进行有效地提升,以积极的确保会计档案的不泄密和信息的绝对安全;最后,为有效防止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就应加强与司法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积极的就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信息的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交流,从根本上确保人民银行的信息管理安全。

第3篇: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一、人事档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这表明一些人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档案工作,这种轻视档案工作的思想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管理需求。

2.人事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不是专职的,所以在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档案、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字的不签字,导致档案数量、材料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甚至有人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问题,使得人事档案交接工作前后脱节,出现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等现象。

3.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一些归档的材料还不够真实准确,归档材料未能及时、准确地得到补充,使存档的材料不能真实地反映本人现实情况,导致人事档案的不完整。

4.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未进行广泛宣传,使得本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中缺少的材料不能及时补充、完善、更新;二是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由于受专业和时间限制,档案管理人员也不能及时地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

5.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有一份好工作就行了,档案可有可无。对个人档案采取忽视的态度,有些人连自己的人事档案在哪里都不清楚,甚至有人认为自己的档案不应在本人所属的单位,而由本人保管;有些应该归档的材料不能及时交档案管理人员存档。这些思想和观念必然导致人事档案材料不全或缺失。

6.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在档案管理手段上,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查阅人事档案信息仍采用手工查找。档案的存储依旧使用古老的铁皮柜,占地面积大,使用空间也不能完全合理应用。

二、人事档案管理对策及思考

人事档案是对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实际等内容的真实记载和反映,所以,只有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才能更好地为党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工作参考,为人民服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就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及对策。

1.严格按程序交接。人事档案交接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应按程序办理。档案交接手续:一是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账务相符;二是对借出的档案要及时催还,整理好借据,并在借据上注明原因及催还情况;三是对未整理的零散文件材料要分类存放、清理排序后及时归档;四是按档案移交要求进行移交,并在交接手续上注明交接时间、地点和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职务及移交清册、页数等,还应在移交文件上签字盖章,要做到对交接工作负责。

2.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严格档案管理程序。强化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工资福利、职称评聘等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工作主动性,从根本上确保人事档案材料准确完备、及时归档。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

3.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领导的行为和形象直接影响着制度的顺利执行,而职工是单位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制度的主要约束对象和执行者。第四,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4.建章立制,有章可循,规范操作。积极主动做好档案收集工作,做到制度上墙,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建立职工借阅档案登记簿,职工档案转入、转出登记簿,职工档案材料转入、转出登记簿,档案材料移交表等。对由于历史原因,确实收集不到的档案材料,要查明原因,登记说明,为以后的查找工作提供方便。因此,我们在收集档案资料时要做到口勤、手勤、脚勤,及时追补和补充新的资料,真正起到人事档案的依据作用。

5.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对收集的材料要认真核实,把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人事档案,把好质量关。在档案鉴别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档案真实完整,充分认识到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业务素质。在鉴别过程中,能明辨是非,坚决把那些虚假的资料拒之门外,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6.提高人民群众对档案材料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向群众宣传有关人事档案的管理知识,使其认识到,人事档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本人今后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加强对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做到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等各个环节科学规范。三是加强收集工作,完善档案内容,及时补充档案缺失材料,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第4篇: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困境;措施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已然对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众所周知,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水平的提高与医院的良好运行及发展是成相关性的。而现如今实践过程中,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这也是我们谋求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新发展的途径之一。

1 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困境

1.1 未建立体系化的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医院普遍对于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制度建立不完整。这就使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陷入了执行困难,管理工作人员在财务档案归类及整理中无规范章程可循。由此,一些医院财务档案管理人员按照其经验工作,这又不利于建立体系化的、完整的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1.2 未建立完善的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机制

我国目前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机制及水平不高,即未能建立完善的财务档案管理机制,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出现。例如,据实践调查,大多数医院未能为本院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设立专业办公区域,而面对检查时,这些医院一般采取临时设立的方式进行应付。因此,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水平是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的。

1.3 医院财务档案管理者水平普遍不足

医院财务档案存储对于医院发展而言,是一项重要资源。在此程度之上,这也就对医院财务档案管理者的管理即整体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医院的现实发展情况是:医院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办事细心程度均存在或多或少问题,均有待提升。由于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本就要求人员认真、细致,因此,大多数医院中的非专业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须得到进一步筛选,以规制其专业度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工作不认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1.4 医院对财务档案管理认识及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是:任务较重、人员数量不足、人员对于档案管理认识不足等。因此,一些管理人员在财务档案归类整合工作过程中,存在侥幸及应付心理、将合同文件等重要文件不规律存放,最终导致医院在做年终结算、报表制作及汇报等多项工作时存在较大困难。

2 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困境应对措施

2.1 进一步建立体系化的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于医院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建立完善的制度是保证医疗工作良好进行的前提。为推进我国医院的进一步良好发展及医疗事业的进步,则应进一步持续良好发展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医院在财务档案管理多方面工作中均需不断调整其自身发展目标,变革相关体制,调整医院的财务档案管理及财务发展运行体系,进一步进行完善,处理好各方面问题,以提升医院自身的经济运转能力,进而促进医疗服务能力及竞争力的发展,以进一步使医院在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中谋求发展地位。因此,医院应如何进一步调整自身的财务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财务档案管理水平以提升医院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医院应不断调整发展目标,使财务档案管理体系化运行及发展,并进一步进行制度完善。例如,在医院财务档案管理过程中,需分析具体财务资金的用途。

2.2 进一步完善及优化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机制及水平

医院应进一步优化自身的管理机制及提高管理水平。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全新重要趋势,例如,医院应对档案存放设备等及时更新。随着经济形势等的不断更新及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多表现在档案存放及管理方面,而财务档案管理的应用在工作中逐渐加大了比重。目前,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仍处在逐步完善及体系化形成的阶段过程中,医院财务档案工作人员需逐渐推进财务工作各方面内容的整合化管理。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方面,也需得到提升,如运用技术管理、信息化管理财务档案等多个方面能力均需得到提升。医院也需完善自身财务管理体系、途径等多方面内容。总之,进一步完善及优化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机制及水平,注重医院的财务档案管理是医院进行全面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2.3 进一步提升医院财务档案管理人员水平

在提升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水平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品质、道德、不断加强其自身专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医院从事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将易于影响医院的综合发展水平。医院需擅长运用多种机制管理人员,增强医院的财务档案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培养优秀的财务档案管理队伍,最终使医院通过不断提高多种机制而使其自身谋求良好的发展。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认识到其自身的财务档案意识、责任感对于医院的医务工作及良好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提升财务档案整合人员工作上的责任性与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医院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自身需从实际情况出发,也需不断完善多种机制下的实践应用,进而全面促进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等多种机制的发展的水平,最终促进医院的良好发展。

2.4 进一步提升医院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医院需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财务业务流程与管理机制,需进行多项工作的具体安排,使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规范财务档案管理的流程,整理档案,实现财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以此确保管理档案的体系化、完整性。医院在如今的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其需建立健全自身多种财务管理机制及制度,将医院的良好发展建立在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上。

总而言之,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医院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医院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面对自身不足,提升自身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机制,进一步提升医院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程度。

参考文献

[1] 迪力努尔・吐尔逊.浅谈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困境及措施[J].财会金融,2014,(3):23.

第5篇: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研究趋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重要公众信息的人事档案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日益关注的焦点。实务界与理论界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且成果颇丰,但多偏重于对人事档案管理实践中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探讨,如: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以及不同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等,少有涉及国外经验借鉴、理论概括以及制度完善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发展历史的分析,对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进行了理性述评,从而进一步探讨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趋势,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发展历史

(一)基本内容。人事档案是人力资源战略实施的必要参考,对人力资源信息的良好管理可有效推动人力资源的扩充,其主要工作对象即是人员的相关信息与材料,工作的基本内容为人事档案的,主要涉及5个方面:材料归档制度;检查核对制度;转递制度;保卫保密制度;统计制度。需要强调的是,首先,材料归档制度必须遵守及时、有序、完整的原则,即新的材料一旦形成必须及时归纳整理,按照其属性、内容、相关要求进行归档,材料名称的补登也应在归档过程中完成,以保证不遗漏。其次,对人事档案的定期检查与核对必不可少,全方面、多层次的检查,如材料本身的保存是否有霉烂现象,存档环境是否安全等,对档案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最后,关于转递制度,其主要应用于因人事调动等产生的文档转移、流动问题。

(二)发展历史。最初的人事档案制度的设立目的为:保证政治忠诚,主要工作对象为党员干部,用于考察和审核干部工作等,当时的人事档案大小、式样、项目等并不统一且内容较为单一。新中国成立后人事档案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工人和学生,资料内容也渐趋丰富,涵盖了基本信息外的个人获奖情况等,但档案管理工作进展仍旧缓慢,档案制度完善度不高。时期,大批工作人员岗位变动频繁,人事档案管理一度遭遇冷落,直至拨乱反正后,人事档案建设重新发展,创新不断,但仍旧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发展受到制约。改革开放后,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逐渐提高,对于人员流动以及职位调动时的档案转移制度也不断完善,逐步适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

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专门针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书目约10部,包括王法雄学者的《人事档案管理理论》、邓绍兴学者的《人事档案学》以及王英玮学者的《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等,其研究内容多涉及人事档案的概念阐述、工作内容、制度改革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十分全面,兼顾理论与实践。

另一方面,笔者分别以“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信息化”等为索引词,在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进行了检索,共得搜索结果(截止2016年4月15日)5万多条。综上可知,当前学者对于于人事档案管理主要集中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人事档案系统建设、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等方面的研究。

三、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趋势展望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事档案改革刻不容缓,如何推动其提高管理水平,适应经济发展实际需要,主要在于其以下两点研究趋势:

(一)趋向信息化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覆盖面扩大,“互联网+”模式逐渐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网络化也成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新机遇。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将有利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成本的降低,即时化程度的提升以及准确率、真实度、详细性的加大,对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趋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与时俱进,真实严谨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的利用,进一步加强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程度,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是人事档案管理所需研究的另一大重点。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战略地位日渐突出,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构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刻不容缓。借助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进一步拓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是我国档案事业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朱玉媛,鲁文艳,李军.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07.

第6篇: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1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

1.1 新形势的要求

随着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运营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对自身的决策与发展产生了影响,在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事业单位与企业应追求不断的创新与改革,在发展的过程中,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事业单位及企业加强财务档案管理,能够将自身存在的财务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新形势要求事业单位及企业必须将财务档案管理落实到位,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

1.2 强化自身管理的要求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财务档案管理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单位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以财务档案管理依据,进而不断的强化自身管理,档案所记录的信息比较全面,管理层可以通过档案来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与管理水平,其可以根据查阅档案,来对自身的发展做出全面规划。事业单位与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就必须重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

1.3 是决策的重要依据

财务档案是事业单位以及企业高层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最大程度确保决策的合理性,采取档案信息记录展示了事业单位与企业发展历程中所有的信息,对财务档案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全面真实的反映出经营状况,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能够往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是事业单位与企业管理层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很大的借鉴价值[1]。

1.4 促进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财务档案管理可以确保事业单位与企业活动有序进展,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财务档案管理呈现出的财务信息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中涵盖了各种活动都与财务有着很大的关联性,认识到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档案管理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的发展。

2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有效策略

2.1 完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与企业应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模式,相应的完善《财务档案保管制度》、《财务档案归档制度》以及《财务档案工作人员守则》等等,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健全档案保管、档案期限、档案监督等制度,有效的将这些制度运用到财务档案管理评估体系中,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与惩罚措施,在管理工作上,定期对人员进行激励,比如从薪酬方面,增加员工的薪酬,或者为员工提供节日福利,以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明确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意识,集中部门管理,组建档案管理队伍,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集纳各个部门意见,通过交流探讨,制定出更加有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2.2 加强大众监督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企业都应实行大众监督,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透明度,扩大监督的范围,还应将财务具体的收支计划、收支明细以及资产的变动等都要对大众公开,成立监督小组,参与到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有利于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相关管理部门要努力配合好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监督管理,对整个环节都应加强监督,不可忽视每一个环节,使财务档案更加透明化。定期对档案监督管理,保证大众的合法权益,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效率,进而提升财务档案管理水平[2]。

2.3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新时期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才决定着档案管理的水平,制定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事业单位与企业必须加强对人才的投入力度,培养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必须在保证人员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保证每个人员都能够接受到培训,为人员实行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根据考核的结果为人员发放证书,确保人员能够持证上岗。还可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为组建档案管理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做准备,更好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稳定运行。

2.4 加强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

事业单位与企业应不断的引进档案管理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的纸质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不断的加强技术的应用,对电子文件以及视频文件等实行信息化储存。加强软件的开发力度,创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成本预算、绩效工资以及设备等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使数据信息能够合理的使用。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扩大档案管理的存储空间,使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有明显的成效,只有加强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才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展。

2.5 创新档案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创新档案管理手段,逐步取代纸质档案,全方位的实行电子档案管理,通过计算机储存档案信息并且做好备份,根据电子分类的方式对其编码,方便查阅。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及时的进行共享,实现信息的价值,应创新档案管理方式,部门之间的档案性质以及特征都各不相同,统一部门档案管理难度较大,应完善档案共享机制,了解各个不同性质的档案,在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有利于统一部门之间档案管理。及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理措施加以解决,具备创新理念,不断的创新档案管理方式,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协调发展。

2.6 提高财务档案管理水平

提高财务档案管理水平应从人员的意识层面考虑,单位与企业领导应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自身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强化工作人员的意识。重视档案的收集工作,保证档案内容信息的广泛性,还应做好档案收集的宣传推广工作,及时将部门之间的档案与技术资料上交,可使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将档案归档。重视档案价值鉴定工作,鉴定工作主要是从复杂的档案中筛选中优质的档案,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档案价值的能力,分析档案的历史意义、自身的重要性与自身的价值等,来判断档案的价值性。重视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使?n案管理工作更加具有先进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体现档案管理的优势,进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3]。

第7篇: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及思考

随着各项制度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也日益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主动顺应时展的要求,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档案收集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事档案服务的对象等,是我们人事档案管理者需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就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一、人事档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这表明一些人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档案工作,这种轻视档案工作的思想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管理需求。

2.人事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不是专职的,所以在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档案、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字的不签字,导致档案数量、材料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甚至有人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问题,使得人事档案交接工作前后脱节,出现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等现象。

3.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一些归档的材料还不够真实准确,归档材料未能及时、准确地得到补充,使存档的材料不能真实地反映本人现实情况,导致人事档案的不完整。

4.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未进行广泛宣传,使得本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中缺少的材料不能及时补充、完善、更新;二是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由于受专业和时间限制,档案管理人员也不能及时地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

5.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有一份好工作就行了,档案可有可无。对个人档案采取忽视的态度,有些人连自己的人事档案在哪里都不清楚,甚至有人认为自己的档案不应在本人所属的单位,而由本人保管;有些应该归档的材料不能及时交档案管理人员存档。这些思想和观念必然导致人事档案材料不全或缺失。

6.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在档案管理手段上,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查阅人事档案信息仍采用手工查找。档案的存储依旧使用古老的铁皮柜,占地面积大,使用空间也不能完全合理应用。

二、人事档案管理对策及思考

1.严格按程序交接。人事档案交接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应按程序办理。档案交接手续:一是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账务相符;二是对借出的档案要及时催还,整理好借据,并在借据上注明原因及催还情况;三是对未整理的零散文件材料要分类存放、清理排序后及时归档;四是按档案移交要求进行移交,并在交接手续上注明交接时间、地点和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职务及移交清册、页数等,还应在移交文件上签字盖章,要做到对交接工作负责。

2.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严格档案管理程序。强化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工资福利、职称评聘等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工作主动性,从根本上确保人事档案材料准确完备、及时归档。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

3.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①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②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③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4.建章立制,有章可循,规范操作。积极主动做好档案收集工作,做到制度上墙,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建立职工借阅档案登记簿,职工档案转入、转出登记簿,职工档案材料转入、转出登记簿,档案材料移交表等。对由于历史原因,确实收集不到的档案材料,要查明原因,登记说明,为以后的查找工作提供方便。因此,我们在收集档案资料时要做到口勤、手勤、脚勤,及时追补和补充新的资料,真正起到人事档案的依据作用。

5.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对收集的材料要认真核实,把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人事档案,把好质量关。在档案鉴别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档案真实完整,充分认识到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业务素质。在鉴别过程中,能明辨是非,坚决把那些虚假的资料拒之门外,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第8篇: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人事档案是记录了一个人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与个人薪酬待遇、社会保障、组织关系密切挂钩,是多方位客观评价干部、选贤任能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虽为基础性工作,却在人事管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提供了指向性依据。然而为顺应经济体制与人事制度的改革,如何基于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现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观念存在不足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人事管理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同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又是一项保密性、内部性极强的工作,以至于部分现有工作人员乃至部分领导对其观念产生偏差,认其为并非带来经济效益的事务性工作,且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吃力不讨好。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观念不足。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要就建立健全八项制度,并制定实施方案与计划。而现有人事档案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制度陈旧化,制度并未随着人事档案管理的深入改革而而改革,仍旧沿用年代久远的陈旧制度;二是制度形式化,既已制定的新型制度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并不予以执行;

(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的业务性和专业性,必须熟练掌握档案材料收集、鉴别、整理、提供利用以及档案的保护保管知识与技能,现有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机关内部强调人员精简高效,导致档案管理员岗位人员流动率大且多为兼职人员;现有档案管理员并非专业出生,也为经专业培训,并无档案管理框架认识及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四)人事档案资料不及时、不完善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提供利用与其个人履历不能同步持平,岗位调动或职位变动档案传递、收集整理归档不及时;有些材料缺少现象较为严重如工资变动、年度考核、入党材料等。

二、未来人事档案管理采取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观念,加强管理体系

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确认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确立其重要地位。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内部性、保密性特征,首先领导要对其引起重视是问题的关键,使各级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作用和地位的认识,立足于为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做好基础建设服务。规避档案管理成了档案保管的现象发生。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责任承包制管理”并建立相对应的考评考核制度,就制度严格遵守执行,最终实现人事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档案管理人员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接受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并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使人事档案管理严格高效的运作。

(二)建立现代化、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借鉴档案管理现代化理念不断完善健全档案查(借)阅制度、收集制度、鉴别归档制度、核对制度、保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等制度,严格遵照制度执行,按规章流程办事,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随着人事管理的深入改革,新形势下的人事档案管理任务日益艰巨,应针对现有的制度采取有效的修订措施,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使档案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得以规范,同时为实时控制档案提供了可能。

(三)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性

打造一支专业化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大力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培训,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模式、服务理念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出一支拥有超高业务水平超强服务意识的档案管理大军。档案管理工作有其一定的保密性,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做好安全、保密的工作。让富有责任心、严以律己、勤奋上进、党性强、作风正的人员委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任。期间遇到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讨论和解决,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严格按照考核制度执行,以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专业水平和内在素养上入手,建设一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I大军。

(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专业化

首先应就现有的人事档案材料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类,做到档案管理专业化。新收集的材料按照规定,逐份鉴别,认真筛选,进行分类、排序、编目、加工、装订成卷直至准确归档,归档后的档案必须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练、实用的要求。其次应针对现有的档案收集渠道实施一定规模的扩大化,从而保证档案材料收集、归档、鉴别的及时性和规范化。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接收到的材料应及时进行细致的鉴别,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应予以退回,责令限期改正,收回确认无误后归档,将归属范围以外的材料及时退回。现在档案管理已进入信息化管理阶段,档案管理日常的查阅、归档、统计等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操作,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动态化管理人事档案信息,确保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的及时性和完善性,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方便归档和查阅,同时也保证了档案管理保密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9篇:档案管理及制度范文

工会档案与所有档案一样,具有典型的记录功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无形资产。在工会组织队伍建设、维护职工权益、评优评模等工作当中,工会档案将工作期间各种重要的信息都记录下来,成为了工运事业发展的真实历史写照[1]。新时期,工会所承担的责任与任务变得愈来愈重。工会档案管理作为工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应该得到足够重视。通过完善工会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保证工会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及完整性,为工会工作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2 工会档案的作用分析

工会档案具有政治性、服务性及机要性特征,是工会组织的日常性基础工作。工会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工会所面临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变化愈来愈大。这就要求工会工作要顺应形势,结合实际,科学借鉴,创新发展。工会工作要达成这些要求,必然离不开工会档案的支持。工会档案为工会工作创新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通过规范工会档案、加强档案开发,能够将档案信息资源所蕴藏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以档案记录为鉴,能够让工会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有利于提升工会工作实际效能。(2)有利于规范工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趋势。要实现工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必然要对相关工作制度进行完善。以制度为导向来约束工作行为,并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以此来促进相关工作顺利实施。工会档案为制度完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信息。从这些信息当中能够全面地反映出以往工会工作的优秀之处及不足之处,这样便能够对工会工作及相关制度做出针对性调整。(3)工会档案是工会工作连续性的需要。在工会新老领导交替时,工会档案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及信息依据,有利于提升交接工作效率,让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衔接,以保证工会工作的连续性。

3 目前工会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部分单位工会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依然暴露了一定问题,使得工会档案的部分功能受到了约束,对工会组织深入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1)工会领导对工会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工会领导对工会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工态度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部分工会领导对工会档案理解不够,认为工会档案只是单纯性的资料收集、整合,并未意识到工会档案潜在的价值,导致工会档案管理并未得到重视。这使得相关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难以得到充足的物资、经费支持,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2)相关制度存在缺陷。工会档案管理是一项细致化的工作,无论是在档案资料收集、鉴定,还是在档案保存、统计环节,都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精细化处理相关文件。因此,需要在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制度为导向,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化开展。然而,部分工会的档案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在档案材料收集、鉴定、立卷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细则,导致档案管理较为粗放,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缺失、归档不够及时等问题,影响了立卷归档的质量与数量。(3)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会当中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较少,很多工会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工会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完成。部分档案工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便上岗工作,由于对档案业务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在实际工作当中易出现差错。也正是由于档案工作兼职人员较多,使得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利于工会档案持续、稳定发展。

4 加强工会档案管理的相关策略

4.1 逐步实现工会档案信息化管理

在工会档案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工会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工会档案管理质量,还能提升工会档案管理效率,促使工会档案管理达到新的层次。首先,要实现工会档案信息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工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统一档案信息资源格式,保证信息数据的规范性及兼容性,便于信息共享[4]。其次,在工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大监督力度,保证资金稳定投入,实现工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电子政务同步发展。同时,相关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要按照信息化标准要求进行采购,并由专人进行监督,保证资金落于实处。另外,要加强工会档案电子信息安全管理,通过构建档案信息安全保护体系,防止档案信息丢失、泄密。同时,要充分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督促档案管理人员认真执行岗位工作,为工会档案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4.2 完善工会档案制度建设

要实现工会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必然离不开相关制度的支持。在工会档案制度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归档制度,保证归档工作规范化实施。同时,工会内部要加强工会档案宣传工作,让工会成员认识到工会档案的重要性与价值,增强其档案法制观念及归档意识,让档案材料及时归档。其次,要加强档案保密制度建设[4]。对于工会档案保密文件或信息,应严格执行审批制度,获得权限后,才能对保密文件进行查阅,避免档案泄密。结合档案保管要求完善档案借阅制度,做到严格登记,避免档案丢失、损坏。另外,要完善档案管理激励制度。以目标责任制为导向,将档案管理考核与个人绩效关联起来。对于考核优异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于出现问题或纰漏的人员进行适当惩罚,以此来督促并激励档案工作人员,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4.3 充分落实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

工会的根本任务在于维护基层职工权益,协助基层职工解决工作、生活当中的问题。因此,在工会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要重视困难职工的档案管理。首先,要落实困难职工调研工作,构建完善的困难职工档案。在建档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职工家庭情况,明确其困难程度、困难原因,保证档案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同时,要及时更新困难职工档案信息,对困难职工实施跟踪服务[5]。其次,要形成困难职工扶持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对困难职工条件、扶持形式等进行明确规定,让相关档案管理规范化实施;另一方面,要落实困难职工审批计公示工作,让真正的困难职工获得帮助。再者,要加强档案保密及查阅管理,保证困难职工档案信息的安全,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