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第1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从而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也更加重要。如何提高档案干部的管理水平,首先我们应对档案干部队伍的现状有个全面的认识。

下面是顺义县专职档案人员人数、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务情况。

从表中分析:

1有利形势:

1专业档案人员队伍逐年壮大。从1994年的45人,增加到1997年的143人,1997年的专职档案人数是1994年的217倍。这说明,我们有了一个较完整的网络体系,有了一支稳定的档案干部队伍。也表明,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在增强,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提高。

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有一定比例。1994年有25人,占总人数的55%;1995年有43人,占总人数的50%;1996年有73人占总人数的51%;1997年有72人,占总人数的50%,大学本科毕业的人数逐年有所增加。从中看出,我们不仅有一支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敢打硬仗的档案干部队伍,而且在文化知识的结构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2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从1994年至1997年这四年看,专职档案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44%,186%,176%,244%。社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专业文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占有极其微弱的比例,是目前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档案专业人员贫乏。几年来,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和文化水平虽普遍有所增加和提高,但档案专业人员却极其贫乏,毕业于档案专业学校的寥寥无几,包括档案专业职业高中毕业生在内,1994年5人,占总人数的11%,1995年3人,占总人数的34%,1996年6人,占总人数的42%,1997年5人,占总人数的35%。

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支稳定而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但这个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人才十分匮乏,跨世纪人才短缺,如果不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档案馆功能将受到很大制约。

二、几点思考

1注重人才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方式都发生着变化,现代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档案工作中,这些无疑需要人去操作、去管理。因此,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些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1把住人才入口关,注意引进招聘一些有文化专业知识,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

2注重人才的使用,要敢于大胆使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年青干部,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应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胆启用。

(3稳定档案干部队伍。档案工作连续性强,许多工作,特别是基础业务和规章制度建设,需要档案人员较长时间的学习,积累经验,才能逐渐适应或逐步完善。档案干部的频繁调动,无疑将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必须抓紧做好档案干部的稳定工作,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加强档案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另外,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2加强对现有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

面对目前档案部门知识老化,新技术知识贫乏的状况,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继续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实用性

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实际工作紧密配合,并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便于实际操作,讲究实效。

2拓宽知识面

面对二十一世纪档案工作的未来,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知识面,学习技术,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适应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3因材施教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类型和形式方法与手段,可因人而异。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由于人员变动,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但也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稳定,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需要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各层次人员的情况,因人而异。

第2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是业务性很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单位的主体。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指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在疾病防治工作和学术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能动态、真实地反映本人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发展状况的信息[1]。做好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为个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疾控机构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提供重要依据,还能为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在疾病控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工作的梳理,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对策。

1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概述

1.1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

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是人事档案的延续与补充,凡不属于文书档案,确属反映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活动的材料,都应归入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范围,具体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书;培训、进修结业证书;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书;质量控制关键岗、重点岗任职批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与学分登记表;高层次人才证书以及各类学术组任职批文或证书;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是对以上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的整个流程。其有效开展有以下优点:①能为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提供有说服力的、快速的、完整的资料;②能够督促和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为疾控机构全面、准确、多方位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明确的目标[2];③有利于促进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满足社会需求和实验室认证认可工作要求。

1.2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具有专业性、广泛性、连续性、真实性、保密性等特点,使得其管理工作具有一些与其它档案管理工作不同的地方:①工作内容的协调性。这是由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材料的专业性、广泛性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收集必须是以在业务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文件材料为前提,材料的来源广泛而且分散,它并不是仅仅产生某一个单位或部门,而是产生于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所有单位或部门,因此仅靠档案管理部门收集资料是远远不够的。②工作效率的及时性。这是由专业技术工作的阶段性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的科研课题研究、进修学习培训都是发生于某段时间,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几年。从事科研工作的团队往往都是临时性的、来自不同的单位与部门,工作结束后,人员也就自然解散。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对效率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档案工作者未能对其相关材料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整理,就会增大后期档案收集的难度,甚至导致档案材料的损坏或散失[3]。

2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

鉴于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适用,在具体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

2.1组织管理上,如何落实参与机制

疾控机构的工作内容集各项专业工作、科研探索、卫生管理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业务档案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而每个人过往的业务经历都是各不相同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资料收集过程也是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虽然很多疾控机构都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以至各部门,并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纳入中心整体质量管理系统之中,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和个人有义务向人事处及时提供技术档案归档资料。然而在实际中,该机制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一种情况是,很多单位原先都没有规范地归档,档案处于一种零散、存入无序的状态,查阅不方便,无专人负责,即便有专人管理,平时也无人过问和查阅,一般都是专业人员要晋升职称或进行某项工作检查、评审时才突击与相关部门和个人联系,进行收集和整理。另一种情况是专业技术人员不相信档案管理部门,认为自已保管更安全,尤其是一些论文、著作等涉及个人重大荣誉的东西,不愿意上交保管[4~10]。

2.2档案收集上,如何保证完整性和真实性

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其业务档案资料也在不断更新当中,受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待改善。①在资料收集方面,由于内容繁多,其中专业年度考核、晋升考评等通过组织审查鉴定的文件材料容易收集,但有相当一部分材料,如各类学习进修情况、各类刊物发表的论文、论著、科研情况记录等,这些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平时积累的材料收集较为困难。②由于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知识欠缺,在工作上墨守成规,没有积极性,坐等材料上门,对上交的材料不严格审核,以至所收集的材料不完整,不真实。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管条件简陋,恒温恒湿难以保障,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交接过程中存在疏漏等原因,也会造成档案材料的损坏和遗失。

2.3档案利用上,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要想实现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最优化利用,应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法非常必要。目前疾控机构专业技术档案仍沿用传统的繁琐、纸质、单一的管理模式,难以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信息进行有效分析。

3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完善信息收集制度,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①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制度,确定所收集信息的内容、时间截点、数据格式,并在制度中明确各类信息的负责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工作分工,使各种信息能够准确及时的由各个负责部门完整的收集整理。②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加深专业技术人员对建档的认识和理解,使职工理解自己既是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形成者,又是档案的利用者。只有职工的档案意识提高了,才能与档案员密切配合,按质按量完成归档工作。③利用日常工作进行收集。从新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入单位时就要求将其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有关资料上交,建档。定期向业务科室发放收集技术档案的通知,在收集的同时,切实做好入档登记制度。④围绕中心工作收集。首先利用个人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进行收集,其次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核工作收集年终个人总结。⑤要利用质量管理机制促进档案的收集。认真落实质量控制体系细则,从明确各级的职责入手,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纳入中心的质量管理制度之中,纳入到科室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岗位职责之中,纳入到质量控制考核工作之中[11]。

3.2建立科学的档案编排方案和管理原则

①建立科学又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分类方案,以人建档,组卷采取一人一卷及盒装形式,编排先按职称从高到低,后按姓氏分类排列。②为了避免和人事档案冲突,凡属人事档案归档材料,如证书、聘书等,应以复印件入档。③对所有专业技术材料进行分类后,按时间顺序排列。每卷有卷内目录,每份材料标有目录顺序号。④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管期限为50年,档案存放于综合档案室,由档案室统一调用。⑤对调出或调入人员,原单位应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转至新单位,避免因档案转移还是及时产生“有档无人,有人无档”现象,防止编造、篡改档案等行为[12]。

3.3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加强专业技术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第3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一、档案信息服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为企业发展决策和制定企业发展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企业档案中记载着企业自身以及企业各职能部门行使职能的法律依据、处理事务的结果、重要的事实和大量的工作经验等,同时也记录着企业各个阶段发展的各种重要资料。企业需要借助这些档案去制定政策,对企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对大量档案的利用和分析,有助于企业对现实工作和未来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实现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管理,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

2.业务促进作用所谓业务促进作用是指企业档案在科研、生产等业务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种活动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以部分地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为条件的。企业档案中蕴藏着各项业务活动的宝贵经验,记录着各种技术攻关的方法,记载着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技术和工艺上的突出成就,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能为今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突破提供参考。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简称中交二航局)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众多的技术成果和生产工艺,每一次的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都离不开企业档案为之提供的相关有效的信息服务。

3.为解决法律纠纷提供重要凭证这是指企业档案在解决争端、处理各种案件活动中所发挥的证据作用。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由于协作或竞争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企业档案如经营合同档案、技术合同档案、专利档案等等为解决各类纠纷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企业档案的法律证据性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均予以认可的。中交二航局的合同部在处理诉讼纠纷的时候,也常常需要借用与案件相关的档案材料作为法律凭证,因此档案在解决企业各类法律纠纷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企业发展和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素材企业档案是企业所创造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它记录着企业昨天的艰辛、今天的辉煌以及明天的希望,企业档案本身就蕴涵着一种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总是希望从档案信息中提取一定的精华,或者举办各种形式的企业档案展览,比如展示企业的老照片等等,以此教育和感染员工,提升员工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因此,企业档案在企业文化宣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和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各大国企充分认识到了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经过努力,我国大型企业的档案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档案信息化水平较低,档案信息服务停留在初级阶段网络和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极大地引导着信息需求。信息利用者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获取信息资源,成为今后信息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来看,档案信息技术现状相对落后,很多企业还没有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大部分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也仅仅停留在档案信息输入和查询阶段,利用者无法从网络平台获取需要的信息。此外,相当多的档案部门可用于进行信息处理与传输的技术装备条件还很差,用于支撑档案信息网上全文查询的平台技术也很少能实现,这一切构成了档案信息化的直接障碍。

2.档案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信息共享不充分例如,中交二航局是一个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旗下有二十多家分子公司,公司较早就开始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并建立了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和网络平台。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档案管理相对独立,业务往来较少,加上很多分子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后,使得档案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充分利用。我国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总部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而分子公司相对落后,各单位之间缺乏协调与交流,使整个企业的档案信息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3.信息资源基础薄弱,信息服务效率低有的企业缺乏专门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管理队伍配备不齐全,信息采集单一,档案信息编研能力差。多数企业档案信息的开发还停留在简单介绍、汇编、保管、查阅等阶段,有的企业档案部门很少进行档案编研、检索和信息开发等工作,综合性和专题性的档案编研材料微乎其微。档案部门服务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档案上网质量不高,信息的二次利用差,资源开发不够,这一切导致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时,信息内容不全面,传输渠道不畅通,信息加工处理不当等问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担负起信息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时俱进、广学博采,接纳多方面信息,提高网络利用和档案资源开发运用技能。

4.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无法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档案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对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数据标准化工作的完善以及办公自动化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应用,新载体形式的公文将大幅增加,机读型、缩微型、视听型档案将大量涌现。这些变化将深刻地影响着档案工作队伍结构及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知识将成为每一个档案人员知识构成的必备要素。而我国大型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年龄偏大,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不善于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同时很多企业只设有兼职档案人员,他们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胜任当今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和途径

1.加快软硬件建设,开发现有信息资源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硬件资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升级换代。没有这些工具的支持,或者说有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硬件支持,却没有有效地加以把握和运用,企业档案工作就难以走上信息高速公路。随着企业档案信息数量的剧增,人们越来越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化开发。所以,计算机技术及其配套技术、设施必须跟上,以满足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要继承和发扬原有的档案信息开发思想和方法,对现有的档案信息进行全面开发,如分类检索拷贝、按类储存、网络传递等,通过各种先进手段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档案信息服务。

2.准确定位,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需要高质量、高集成的档案信息以及科学有效的档案信息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和开发利用,从而促使企业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使企业具有更强劲的实力生存于市场经济之中。因此,各大型企业应把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中交二航局领导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总体战略和主营业务,制定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确立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把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制定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有所侧重,在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档案管理要做到分类科学、排列有序、利用方便、信息共享,最终实现档案管理与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同步开展、同步发挥作用。

3.建立统一标准,形成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和网络平台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公司上下级之间、各个分子公司之间使用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规格标准和统一的数据管理,是实现集团档案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供良好的档案信息服务的保障。如果各公司的档案管理系统不一致,数据规范标准不统一,那就无法实现整个集团公司档案信息的共享,各公司之间也不能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中交二航局在2011年上线了新的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公司总部统一部署,从公司总部到分子公司再到各个项目部全部使用这套系统,从而形成了全公司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同时,该系统由BS端和CS端两部分组成,档案人员通过业务管理系统操作功能处理档案业务,员工可以通过网页端来查阅、借阅、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只要公司的档案进行了信息化处理,上传到档案管理系统中,公司的员工就能查询、利用;同时该档案管理系统与公司OA系统对接,可直接在线归档、处理公文。统一通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化水平和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

4.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在企业开展信息化之前,企业档案部门的服务受档案管理场所的局限,利用者需到档案室才能获得服务,并且以手工操作方式为主。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利用是开放的,利用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地点,通过计算机终端联网的方式查找所需信息。传统档案室提供给读者的是印刷型信息,要求利用者进行顺序、线性阅览和检索,而网络则可以提供用户非顺序的、随机的、网状阅览和检索,即超文本阅览,如WWW检索等。中交二航局的“员工综合管理系统”中有一个模块就是档案管理,在这个平台上只要是单位员工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就能查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既方便又安全。此外,还可以提供网络咨询、建立企业数字档案馆等服务方式,以满足企业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

5.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增强开发利用企业档案信息的主动性一是编制好各类检索工具,这对提高调卷效率十分重要;二是开展咨询服务,及时做好记录工作,以便日后利用,使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三是深层次加工企业档案信息,主动有效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四是注重收集反馈信息,避免档案信息开发的盲目性,增强档案信息输出的准确性;五是积极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采取分发各类档案目录,进行电话调卷与咨询,传真查阅、开架阅览,编写和分发全宗指南等资料介绍库藏档案内容与成分等方式,为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企业档案部门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新要求和自身馆藏特点编纂出实用有效的编研材料,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第4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医院专业技术档案工作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医院管理专业人员的重要工具,为医院选人用人提供基础保障。建立专业技术档案,一方面可为医院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提高教学医院的临床水平、科研能力以及促进医院的学科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医院全面、准确、多方位地掌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信息,这对医院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二、专业技术档案的构成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与康复为一体的省级肿瘤防治研究机构和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广西医科大学的硕士、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因此,技术档案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医疗、科研、教学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医院诸方面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医院的无形资产,对促进医院的各项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专业技术档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体,具有动态性,其伴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学位情况,专业技术资格情况,参加学术团体及社会兼职情况,奖惩情况,国内外学习、培训、进修情况,教学工作情况,科研课题及成果情况,著作论文情况,工作总结,工作业绩,继续教育培训,技术工作报告等不断形成而变化,因此需要我们及时加以收集和补充完善。

三、目前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档案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收集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与论文、考核奖惩、到基层单位工作考核情况等信息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存在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的作用认识模糊,认为材料放在自己身边安全、保险,用起来方便,存在个人档案资料( 如有关证件、证书等)自己保管,不及时归档。

第二,档案信息不规范,有些职能部门仍然停留在主要通过纸质来记录和保存资料,处于一种无序、零散存放状态,经常会出现丢失现象;有的虽已通过电子载体记录和保存信息,但缺乏信息格式的统一;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专业技术档案的质量,难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档案系统不能及时进行整合数据时,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不能保证数据材料的真实和完整。

第三,管理制度有待“废、改、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有些已经不能用于管理现状工作,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收集归档材料及信息整理过程缓慢,对档案信息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不够。由于医院的人员类别和岗位性质繁多,档案资料管理分散,存在多个部门收集和管理,如人事部门、医务科、科研科、教务科、护理部、质控科、病案室等分别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部分档案资料,多部门管理且范围不明确,内容界定不清,人事部门收集档案存在一定的困难,收集的材料质量不高,不能及时更新档案数据。

四、加强专业技术档案的管理及工作思路

我院1999年首次申报“三甲”医院时就建立了专业技术档案,当时档案基本是纸质资料,日积月累,材料堆积如山,除了档案资料难以保管外,还需人员、经费、库房、设备各方面给予保证,才能完成日常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仍无法满足需求信息大、提供数据快捷、准确等多方面的要求;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档案的管理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出了医院专业技术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交流探讨一些做法。

第一,加快完善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构建完备的信息资料,整合和优化现有的纸质档案,对档案事务实现电子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的普及,管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声像载体档案如照片、录音带、录相带、幻灯片、磁盘、光盘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越来越多,应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技术人员的技术档案全部信息化,并利用计算机的检索功能,获取各种信息,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第二,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如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办法,以及档案的保密、对档案人员的相应要求,档案统计制度,档案的利用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由人事部门档案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分类、鉴定、保管、统计医院各类专业技术档案。

第三,以使用目的为导向,结合实体,完善专业技术档案电子基本信息的构成,要求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材料必须标准化、规范化。有效预防、及时处理和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达到快速有效救援,减少损失,确保档案资源安全。

第四,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需忠于职守,认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刻苦钻研业务,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专业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并不是一时或短期的任务,在工作中,确保专业技术档案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信息使用过程中的信度与效度,医院将专业技术档案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通过有序、高效、高质量的管理,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五、对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系统的总体要求

第5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一、农业科技档案归档范围及要求

1.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归档范围是科技档案齐全完整的重要保证,是整个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凡是在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研文件材料均属于归档范围。包括: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科研课题经费申请及批件、计划任务书、协议书、合同书、试验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原始记录,田间调查、综合分析报告。计算文件,检验文件,设计文件、图样,工艺流程,专利申请,重要的国内外来往文件,课题阶段总结、中期评估报告、年度进展及执行情况报告。科技成果申请表、鉴定证书、科技成果奖励与审批文件,获奖凭证(奖励证书及奖状、奖杯、奖牌,专利文件及证书)。科技转让合同、协议书,新品种销售转让协议及批复,成果推广应用中形成的技术文件及工作总结,国内外同行评价及用户反馈意见及技术成果宣传报告等文件材料。2.农业科研文件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科技档案的质量,对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的要求,一是,课题主持人要分阶段进行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以便在研究工作结束后,确保科技档案材料能够及时整理、立卷归档,并对所交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负责。二是,要求原件归档,且文件制作材料必须易于长期保存。书写工具应选择蓝黑水或碳素墨水,不能用圆珠笔、铅笔来记录归档材料。三是,确定合理的归档时间,对研究周期长的课题按阶段归档,采取每年一次将当年形成材料归档的办法,研究周期短的课题在任务结束时及时归档。

二、提高科技档案的质量,创新服务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助力

第6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档案保护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给档案工作带来重大损失,档案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确保档案的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相应的技术方法,一方面改善档案的保管条件,防止或减缓各种有害因素对档案原件的损坏,另一方面对已经损坏的档案进行处理、恢复原貌,以便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杨冬权局长曾指出:“在影响档案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档案保护技术人才是确保档案安全的关键。

一、北京市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及人才现状

(一)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状况

随着北京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各单位形成的档案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档案总量为67396047卷件,比前一年增长12.6%。尽管各个立档单位每年形成大量档案,但却不具备开展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条件和优势,而综合性档案馆作为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其保存的档案形成时间早、价值高,也具有设备、人员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因而是开展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主体。

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档案馆和16家区县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总量为5215151卷件,其中解放前档案1015434卷件,需要抢救的档案225236卷件。市和各区县档案馆普遍开展的保护技术工作包括:档案的安全检查、温湿度监控、疫情防控与施药以及档案防光、防火、防盗、防潮等预防性措施。近几年,北京市实施全面数字化战略,市和各区县档案馆都在加快推进数字化工作,以便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原件的保护。

此外,市档案馆还开展档案消毒、去污、修裱、仿真复制、缩微复制等抢救修复工作。各区县档案馆中只有6家开展了档案消毒工作,7家能够进行简单的修裱或是由外包的数字化公司做简单的修裱,对破损严重的档案各区县档案馆采取如下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先做登记、放置以后再说:二是送到市档案馆进行修复;三是花钱请专业公司、图书馆等机构进行修复。

(二)档案保护技术人才状况

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专职档案工作人员4142人,其中市和区县档案馆共有475人。市档案馆由保管处和技术保护复制处共同承担档案的保护技术工作,两处共有工作人员37人。16个区县档案馆中,均有专门的科室负责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但科室名称不尽相同,其中有14个区县档案馆称管理科、1个称保管科、1个称保管保护科,这些科室共有工作人员107人,其中科室人数最少的4人,最多的8人。市和区县档案馆从事保护技术的人员共计144人,占档案馆总人数的30.3%,占全市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总数的3。48%。而区县档案馆相关业务科室并不只开展档案保护工作,其工作职责还包括档案接收、提供利用、鉴定等。

(三)档案保护技术人才培养的情况

1.档案专业院校培养

截至2011年底,全市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中档案专业毕业的有566人,其中市和区县档案馆有83人,只占全市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总数的2%。从学历层次看,83人中研究生学历的10人、本科学历54人、大专学历17人、中专/职高学历2人。这些人员,特别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在校学习过档案保护技术课程,参加过相关保护技术实验,但他们并不都工作在档案保护技术岗位上。

2.在职培训

(1)岗位培训

市档案局和各区县档案局每年均举办岗位培训班,共64学时,其中的4学时是讲授档案的保管与保护课程。通过岗位培训,使新上岗人员了解和掌握档案库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保护技术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他们能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确保档案的安全。

(2)继续教育培训

近几年北京市每年举办一期关于档案安全和保护工作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到档案保护工作最新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既有传统的档案保护技术,又涉及到现代信息技术,还有相关行业的经验介绍,聘请档案部门、博物馆、高校、保密局、地震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授课,对于档案工作人员提高档案保护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全市档案保护技术人才分散、缺少合力

市和区县档案馆有一定的保护技术人才,但从总体上讲是分散的、缺少合力,一般只为本馆所用,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因而不能对全市档案保护工作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

(二)缺乏档案保护技术人才培养的规划

没有制定明确清晰的与建立档案安全体系相匹配的保护技术人才培养规划,缺少人才培养的目标、措施和具体方法,尽管近几年北京市加大了相关培训力度,但培训的内容往往限于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具有滞后性。

(三)人才匮乏,特别是抢救修复技术力量薄弱

全市需要抢救修复的档案达22万多卷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破损档案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而能够完成破损档案抢救修复工作的,只有市档案馆的几个技术人员,他们以本馆的工作任务为主,也对各区县档案馆破损严重的档案进行抢救修复,人员少、工作量大、且主要靠手工完成,使得抢救修复所需周期较长。有的区县档案馆是请外包的数字化公司修裱破损档案,不仅带来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还可能因为工艺、所用材料等不符合要求而给档案造成新的损坏:有的区县档案馆请专业公司或图书馆修裱,但造价较高;还有的区县档案馆只能将破损档案搁置起来,造成问题的积压甚至破损更为严重。

(四)档案技术人才培养的手段单一

没有形成一种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的机制,单纯依靠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培养人才的手段较为单一。而且培训的内容不够系统深化,讲道理多,可操作性差,学员没有场地和设备进行实验,所以培训之后仍不会或不敢操作。

三、保护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成立全市性的档案保护技术中心

由市档案馆牵头,成立一个专门从事规划、研究、指导与服务的档案保护技术中心。该中心主要职责为:通过对档案永久保存中存在的威胁、风险、需求及技术条件的综合研究,制定全面系统的长期保护规划;负责对全市档案的保护技术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从全局、全流程、综合防治的层面上进行科学部署,配备相应技术力量、组织实施优先保护措施、制定工作规范等;对各区县档案馆和市属各立档单位提供保护技术咨询、解决方案及技术培训等。

成立档案保护技术中心,有利于将全市的保护技术人才凝聚起来,一方面便于专业系统内的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的合力,提升全市档案安全保护技术水平的整体实力:另一方面可以拓宽档案部门的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专业优势,为档案工作开创新的发展空间,增强档案行业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充实专业技术队伍

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市档案以及保护工作开展的状况,根据现状制定保护技术人才培养的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人才队伍的层次和规模、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方法等,并以此为指导,扎实稳步推进保护技术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的培养要采取引进、培训、使用等综合措施,首先就是要引进配备人才,充实专业技术队伍。档案保护技术工作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涉及到档案、化学、生物等多个专业,因此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档案保护技术工作有大量繁复的手工操作,往往是终日埋首旧文件堆,因此,要选择那些耐得住寂寞,又能经受得住清贫,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细致耐心的人员进行培养。

(三)深化保护技术人才的培训

培训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2010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经常开展档案安全培训,通过办培训班,搞演练等形式,对有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档案安全技能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责任意识强、技术水平高、业务素质好,能确保各环节档案安全保密的专业队伍,为档案安全提供人才支撑。”

开展好培训,一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划,合理确定培训班次,分专题分类别地安排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层次档案保护人员的发展需求;二是在师资队伍上,广泛聘请国内外档案、古籍、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授课,使学员及时了解档案及相关领域保护前沿理论和技术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在培训方法上,利用档案保护中心这一平台,学员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技术、技能的目的:四是在办学方式上,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中央档案馆、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合作,选派年轻同志到这些单位去进修,让专家们手把手地带、一点一滴地教,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档案保护技术专家。

(四)保护技术人才的使用

1.在实践中锻炼

档案保护技术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实践,才能提高技术水平。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几个区县档案馆曾派人到市档案馆学习过档案修裱技术,但学过后没有实践,时间长了,就更不敢动手操作了。而四川省档案学校的学生们,积极参与了北川、汶川等地灾后档案的抢救修复工作,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一大批学生在这项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所以,档案部门的领导要给保护工作人员压担子、交任务,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人才才能培养出来。

2.在工作中创新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档案损毁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护技术工作需要继承发展,不断创新。例如,北川档案抢救修复工作中有许多技术创新,包括制止受损档案霉变、腐烂的冷冻技术,防止形成档案砖的真空干燥技术,防治多种霉菌、致病细菌和病毒、档案有害昆虫生长、蔓延的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环氧乙烷消毒技术,为预防灾难研发的档案无氧充氮密封设备以及用于档案抢救、修复的专用设备和工艺等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档案抢救修复工作的成功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档案抢救修复过程中,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能力大大提升。

3.开展技能展示与交流

第7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提高科技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为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打好基础

首先,全面收集档案材料,将农业科技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档案资源建设是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农业科研院所要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走出传统收集档案的圈子,用全新的眼光、有效的方法积累档案,要打破传统的坐在档案室等着移交的收集习惯,跟踪或者挂靠农业研究课题,积极主动地向科研及管理人员搜集档案材料,并与他们进行检查与核对,避免遗漏。如收集科研准备阶段的科研课题审批文件、任务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书、合同等文件;研究实验阶段的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设计文件、图纸,关键工艺文件,重要的来往技术文件等;总结鉴定验收阶段的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参加人员名单,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决算材料等;成果和奖励申报阶段的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材料等;推广应用阶段的推广应用方案、总结,扩大生产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生产定型鉴定材料,转让合同,用户反馈意见等,保证档案材料的系统与完整,为更好地利用做好基础工作。实践证明,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的轨道是保证科技档案质量的有效措施。

其次,农业科技档案部门要科学规范管理,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编撰简介、文摘、汇编、手册、史料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使各类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利用网络化。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统一相关数据格式,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挖掘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创新档案服务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

一是编研成果要新。编研成果包括公开出版物和内部参考,是档案部门开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挖掘农业科技档案资源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农作物新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新成果推广等方面入手,编研各种载体的农业推广技术。开封市农科所档案室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他们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对档案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挖掘室藏新品种、新成果档案资源,编研了花生、西瓜、小麦、棉花、石榴小杂果等新品种介绍及高产栽种技术资料15万份,根据室藏档案,组织出版《现代作物栽培文集》、《开封农林科技》6000多册,汇集了各个作物的整个栽培过程和管理方法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深受农民群众喜爱,上门咨询、索要络绎不绝。另外他们还根据科技档案制作了光盘、宣传版面、多媒体、照片、录音、录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科普宣传材料,发挥了很好的科普宣传作用,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

二是下乡送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农业科技档案浓缩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信息,这些宝贵的资源若是长期存放在档案室,就好比“养在深闺人未识”,科学技术就不能转化成生产力,就实现不了其价值,从而就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要结合当地的送科技下乡活动,主动送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开封市农科所该所档案室树立为“农”服务的指导思想,把农业科技档案应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除一般借阅、复制利用外,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送门入户,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素质,深受群众喜爱。

三是开展技术咨询。联合当地农业科研院(所)举办技术咨询中心,或与当电台、电视台举办《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专栏》,拍摄农业电视专题片等开展咨询或宣传。通过实践,开封市农科所与开封广播电办的《农科园地》栏目就是一成功之举。档案室根据农业科技档案、资料信息编写出农业技术广播讲座,结合农时,由专家讲授,向农民传播档案信息,播出39期78次。在农忙季节与农民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为农民解难答疑,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是配合建立示范基地,在实地现场展示新成果、新技术。在农村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比编研档案资料,更直观、更易农民接受。开封市农科所在开封市属五县一郊和周边市县建立了示范基地6万亩,在基地不仅仅是散发档案信息传单等科技资料,最重要的是在基地树立新品种样板田,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使群众亲眼看到新成果带来的丰厚收益。

五是建立"三级农科"档案信息网络,架起信息服务的桥梁。建立以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等单位为信息主站,各乡镇档案室为信息支站,以各村档案室和科技示范户为信息点的三级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公布于网,以解决农民"缺思路、愁销路、想技术、盼服务"主要问题,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指导农民科学种、科学养,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如汨罗市大荆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三级农科"网络。2003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等同志视察汨罗,汨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到高度重视,正是因为有包括档案工作者在内的许多相关人员,在这里洒下了不少辛勤汗水。

第8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档案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工作,是人事档案的补充和完善。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档案,对合理地开发利用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档案的必要性

职称改革工作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围绕着这一项工作,为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晋升、晋级作好坚实的后盾,客观地提供考绩材料,确保职改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档案是非常有必要。

二、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档案的内容

科技档案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是其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的客观反映,真实记录了专业技术人员在科研、教学、学术、技术活动中的全过程。记录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培训、进修、继续教育情况,专业资格取得状况以及从事科研活动取得的成果及奖励等,它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经历和工作实绩的一类专门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个人科技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材料: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履历表,学历、学位毕业证书复印件(包括学历变动)、继续教育学分证书、进修、培训的成绩单或结业证书的复印件;各种专业技能考试、考核合格证书、资格证书、实验室考核登记表等,反映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资历和业务技能水平的各种材料。

(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聘材料:主要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包括历次任职资格申报表、评审表、任职资格证书以及聘任证书。

(三)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技术的成果材料:主要包括反映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的专业工作总结、技术报告、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完成者证书和获奖证书等。

(四)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材料:主要是每年度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考核登记表。内容有:本人述职、培训、进修学习情况;学术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情况;完成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情况;工作奖惩情况;部门领导评定意见、考核小组审核意见;主管部门领导意见及被考核人意见等。

(五)专业技术人员的其他材料:这类材料指专业人员参加社会各种学术团体及其他兼职的证明材料,社会兼职的聘书以及荣誉证书。

三、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档案的收集

为了使科技档案能成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近期学习、工作状况的活材料,我们应采取平时收集与定期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将应归档的材料归档,避免该归档的材料散失在部门或个人手中,确保各类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维护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历史面貌。开展档案社会宣传,解决档案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身说教,以案说法,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能动作用,让专业技术人员主动配合,积极投入。走出户外,深入到部门或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中去,掌握一手资料,及时、准确地收集材料,进行鉴定、整理、归档、保管。配备档案兼职员,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平时收集,集中归档。

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档案的管理

1.提高认识,爱岗敬业。知识经济正以信息化为先导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信息处理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档案载体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前景,光、电、磁这些新型载体档案具有纸质档案无可比拟的优势,信息存储量大,检索方便快捷。这些新型档案的形成,无疑对我们基层档案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但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档案,我们应有新的认识,档案工作是一项知识管理工作,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不能只重视人事档案,而忽视职称档案。我们要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成果,把职称档案纳入目标管理范畴,严谨求实,尊重科学,加强纵向管理,甘于奉献,甘于寂寞,默默无闻地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智力水平的现代化。

2.加强学习,丰富自我。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科学化档案管理模式的深入,我们对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学习如饥似渴。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修改后的《档案法》,依法建档,依法治档。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掌握现代技术,熟悉档案自动化知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搞好档案服务。再者,要坚定职业理想,注重思想品德的修养,乐于吃苦,甘于清贫。

第9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从事档案工作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必须持有省档案局和省人事厅统一制发的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

第三条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是档案人员上岗的凭证;是档案人员评选先进、申报档案专业技术资格的条件之一;是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评选先进和档案工作目标考核、等级认定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四条持有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热爱档案事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具有中专(含高中)以上学历;

(三)具有相应的档案专业基本知识,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独立从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能力。

第五条凡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档案专业资格培训,并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

第六条档案人员上岗资格培训统一使用省档案局组织编写的《江苏省档案人员培训教材》,注重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培训课时不得少于120学时。

第七条档案人员上岗资格培训的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档案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经省档案局培训合格后,取得聘书的人员担任。

第八条档案人员上岗资格培训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由省档案局统一命题,试卷从题库中抽取。考试(考核)成绩一门不合格者,须参加补考。两门以上不合格或者补考成绩仍不合格者,须参加下一期培训;考试(考核)成绩仍不合格者,由培训单位通知被培训人员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不得从事档案工作。

第九条档案人员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后,必须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每年参加档案专业继续教育,接受档案及相关专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的学习。

第十条档案人员上岗资格培训在各级人事部门的指导下,由省档案局统一管理,分级培训。省档案局负责省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档案人员的培训。市档案局负责本地区档案人员的培训,有条件的县(市、区)档案局可以举办档案人员培训,但均应在培训前20天经市档案局认定向省档案局提出申请,填报《江苏省档案人员上岗培训申请表》,经审批同意后方可举办。

第十一条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由省档案局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办理。举办培训的单位在培训结束后,须携办班通知、办班总结、培训人员成绩册及培训人员正面免冠2寸照片等材料,经各市人事局备案并送省档案局核验后统一颁发证书。省档案局于次年3月将全省上岗资格培训及资格证书发放情况汇总报省人事厅备案。

第十二条各级人事部门应与同级档案局密切配合,加强对档案人员上岗资格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掌握档案人员持证条件和培训原则。省档案局负责组织对全省培训工作的规划、检查、评估。

第十三条本办法实施以前已经取得省档案局颁发的《岗位培训结业证书》的人员,凭原证书,携正面免冠2寸照片交所在地市、县(市、区)档案局集中换取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省直单位档案人员可直接到省档案局办理,并从该年度起参加档案专业继续教育。

第十四条凡已取得档案专业学历毕业证书或者中级以上档案专业技术资格者,可直接到所在地档案局办理档案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办理者应提交本人学历证书、档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单位介绍信,由各市、县(市、区)档案局汇总并经市人事局审核后报省档案局认定领取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省直单位可直接到省档案局办理。上述档案人员均应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参加档案专业继续教育。

第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档案局取消其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

(一)弄虚作假,获取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的;

(二)工作严重失职,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三)违反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不履行档案岗位职责的。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档案局对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

(一)在档案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或发证工作中、,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二)擅自安排未经培训的人员从事档案工作而造成档案损失的;

(三)伪造涂改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