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生态资源论文精选(九篇)

生态资源论文

第1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原则;开发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生产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弛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论证,方能投产。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三大类。(如表1)

三、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母庸置疑,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2194个(列为部级的243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26个。各类森林公园1900多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627处。这些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人们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2000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

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1.永续利用原则。“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

五、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措施

生态旅游资源要开发、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游客太多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其主要开发措施如下:

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森林公园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1900多处,年吸引游客达2亿多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资源得以正确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

2.统一规化、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在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另外,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等。

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在开发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应有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各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各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应多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6.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7.加强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程道品,阳柏苏.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2).

[2]吴章文,孟明浩.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探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1).

[3]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3).

第2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鄂西 体育旅游 开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38-02

“鄂西”是湖北省境内自然景观最壮丽、民族文化最丰富、生物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在“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对鄂西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是重中之重。体育旅游以其健身与娱乐功能相结合的特点,能够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并且具有可重复性,已成为了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尽管鄂西地区有着丰富、适于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如果在开发过程中不遵循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不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开发鄂西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都有哪些益处与弊端,我们又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些什么,是当前值得我们关注的论题。

1 鄂西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

1.1 体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是指人们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活动与旅游媒介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相应的,体育旅游资源是指以体育内容为主的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能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根据体育旅游的具体形式与其所涉及的生态环境,体育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和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自然体育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已存在的与人类体育活动相关联的各种资源,如游客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蹦极、漂流、攀岩等体育活动。人文资源则是指人类体育活动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所产生的各种资源,如游客可以参与到当地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中进行健身与游览等等。

1.2 鄂西地区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

鄂西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也蕴藏着丰富的可开发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该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非常适合开展各类山地与丛林体验类体育运动。其中最为突出的几处,如神农架温带原始森林生态区、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其可开发的自然体育资源能够覆盖大部分的体验类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攀岩、速降、蹦极、漂流、洞穴探险、森林穿越、滑草等等。另外,鄂西地区的其他风景区,如咸丰的黄金洞,巴东的神农溪,以及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等等,都具有丰富的可开发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这些体育旅游资源如果能够被合理、科学地进行规划与开发,不仅能够使景区内容更加丰富,还能给现有的旅游市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鄂西地区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

鄂西地区同样也蕴含着巨大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方面,该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有舞狮、舞龙、巴山舞、赛龙舟等等多项大型集体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如果宣传推广得当,很能吸引民众的兴趣与参与。体育赛事方面,鄂西地区也已积极运作了很多成功的比赛,留下了丰富的赛事资源。比如2003年恩施举办的中美男子篮球对抗赛、来凤县翔凤镇组织的龙舟赛、2004年恩施足协先后两次举办的全州“山茶杯”、“移动梦网杯”青少年足球比赛等等。这些赛事的场地设施条件与赛事组织经验如果能和当地自然资源更进一步地融合与建设,便既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大型比赛,又能推动当地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另外,鄂西地区的人文景观丰富,如经典的荆州、襄樊三国文化区、武当山道教文化区等等。这些景点都可以与当地的体育旅游项目很好地结合,打造既有地方特色,又具体育魅力的旅游区。

2 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体育旅游资源的益处

2.1 优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结构与品质

部分已开发景区的经营效益与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单纯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卖点的鄂西景区,旅游结构单一的状况极大地局限了景区的整体运营效益。在筹划构建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虽然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旅游业的开发形式进行建设,旅游圈的经营状况很难会有所突破。因此,加大力度开发鄂西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把体育旅游项目融入到传统旅游当中,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体育旅游与传统旅游相辅相成,不仅能为传统旅游增光添色,还能使体育旅游更具地方特点,优化景区的旅游结构的同时,也能提升旅游圈的品质,进而提升旅游圈的整体效益。

2.2 扩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知名度

体育运动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有着其他事物难以比拟的传播功效。成功举办大型体育竞赛,可以帮助赛会组织地区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并能起到极大的宣传、推广效果。鄂西地区的生态条件特别适合于开展自然资源依赖性相对较大的体育项目,如攀岩、漂流、高尔夫、跳伞等等。并且,如果能够在筹划构建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成功申办、组织此类体育项目的部级、国际级大型赛事,或者建设此类体育项目的固定训练基地等等,必定有助于树立旅游圈良好的整体形象,有效地扩大旅游圈的知名度,从而为旅游圈招徕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大的经营收益。

2.3 增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复利用性

传统旅游项目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缺陷,就是不具备重复消费性。即无论是某景区的风光如何精彩,如何别具特色,一般情况下,一个游客到景区游览一次过后,不太可能会第二次、第三次地前去。而体育旅游自身有着可重复性的特点,刚好能够弥补传统旅游的这个缺陷。例如,如果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建设大型的野外探险类体育运动基地,对此类体育项目兴趣浓厚的游客就会因出于对该体育项目的喜爱,或是为了磨练自己的某项体育技能,而反复前往景区活动。这样一来,就增加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复利用性,增加了游客的绝对数量,从而也就能为景区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

3 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体育旅游资源的弊端

3.1 可能破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自然环境

3.1.1 影响旅游圈的空气质量

体育旅游相对传统旅游来讲,参与其中的人的因素更多,由此也就造成了更多的现代化产物进入到相对自然的旅游圈环境中。例如,大量交通工具的集中出现会带来更多的尾气。又如,山地汽车拉力赛、摩托车拉力赛、卡丁车比赛等动力性比赛经常在旅游圈中举办,会带来更多的排污。因此,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如果管理、组织得不尽科学,就会影响旅游圈的空气质量。

3.1.2 破坏旅游圈的地质地貌

体育旅游资源的改造与建设常常需要大面积的施工,修建过程中,旅游圈中的自然地质地貌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一个高尔夫球通常需要用地150公顷左右,将景区内的自然环境改造成为高尔夫球场需要至少改变50%的地貌。因此,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有可能破坏旅游圈的地质地貌。

3.1.3 污染旅游圈的水资源

体育旅游的建设与使用也会对景区的水生态平衡产生影响。例如,某些体育设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某些设备运转需要添加化学制剂,可能造成水源污染;某些水上运动项目,如摩托艇、船类项目等,也同样会影响水质健康。

3.2 可能破坏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人文景观

传统旅游中的知名人文景观之所以著名,既是其本身蕴载的传统历史文化使然,也是其与所在地的天地、山水、风光的融合使然。在鄂西地区发展体育旅游资源,必然要兴建大型的场馆、设施,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供水、供电等系统设备。兴建的这些设施都必定要占地、占水、占景,如果没有做足与当地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的和谐统筹,就会既影响到景区内人文景观自身的可观赏性,也会破坏景观“天人合一”自然状态的完整性,严重降低景区的品质。

4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4.1 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好开发建设的长远规划

在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体育旅游资源时,应当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好开发建设的长远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任何旅游资源的建设都必须同时兼顾时效性和长远性,决不能盲目跟风,哪个体育旅游项目热就建哪个、办哪个。例如,当下各个景区大张旗鼓建设的“拓展训练基地”,有很多都处于闲置甚至荒废状态。这就是由于开发者只考虑眼前利益,忽视景区的长远规划所导致的。另外,在对已确立的体育旅游项目进行建设与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器材设施的质量及其更新、维护,最大限度发挥所建项目的价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性。

4.2 挖掘民族遗产,打造民族体育精品

在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体育旅游资源时,要与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征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例如,我们可以把鄂西的“巴山舞”文化与传统旅游项目相结合,带领游客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将游客引入到当地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来。这样一来,鄂西旅游圈就成了一处独有的文化景点,吸引着游客的不断前来。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对目前已经开展的部分民族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善,融入一些新式的体育元素,使旅游圈的景点能够集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挖掘民族遗产的同时,打造民族体育精品,从而保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民族性。

4.3 重视配套设施与服务质量

在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体育旅游资源时,还要重视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体育旅游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参与其中的人们进行较大强度的身体活动,并且需要用到一些列的特殊装备与器材。在很多情况下,对某项体育运动不甚了解的普通游客很难将体育旅游中的所有用品全都备齐。这就需要我们在完善与体育旅游相关的各项配套设施的同时,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最优的体验与服务。如此一来,则既可以提升旅游圈的整体品质,又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保证。

4.4 利用多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

传统旅游主要凭借广告和旅行社推广这两种方式进行宣传,营销手段较为单一,效果也不甚理想。体育旅游资源自身有着较强的传播效应,在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体育旅游资源时,可以借助这种效应,利用举办各类各型赛事、推广体育旅游产品、塑造体育品牌形象等等一系列多重手段进行宣传、营销,以达到推广旅游圈的目的。

4.5 注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体育旅游资源时,还要特别注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体育旅游既有与传统旅游相似的特征,也有着自身突出的特征与规律。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单靠传统旅游业的人才是不足以完全应付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难题的。因此,既有传统旅游知识背景,又有体育经营与管理特长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就显得尤为珍贵。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组建一支以该类人才为基础的运营管理团队,全面负责旅游圈中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运营,是保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项重大战略决策中,体育旅游资源以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和突出的价值,值得我们重视与大力开发。鄂西地区有着丰富的、适于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这些资源,既会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扬长避短,我们必须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好开发建设的长远规划,挖掘民族遗产,重视配套设施与服务质量,利用多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注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此来开发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精良品质,既有经济效益,又能长远发展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体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香华,钟兴永.体育旅游与健身[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王进.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前景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1(6).

[3]欧阳新辉.湖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1).

第3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恩施州 生态资源 生态文明 绿色营销 对策

论文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也有可能跨越发展,从农业文明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应该走跨越发展之路,但需要有效的发展战略。分析认为,绿色营销是其科学发展的竞争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市场检验。最后以湖能省恩施州为例,提出了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推进绿色营销的思路与对策。

中国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会长刘思华认为,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不总是如此。有些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并应该实现文明形态的跨越发展,从农业文明直接进人生态文明,而把工业文明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环节。民族地区一方面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经济滞后,需加快发展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走生态环境先破坏再重建的道路。笔者认为,从农业文明直接进人生态文明、实现文明形态的跨越发展,是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这种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在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满足这一要求的关键之举就是要有效地保护、显示和发挥本区域的生态优势,从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那么,女响做到这一点呢?绿色营销是生态文明在市场营销中的体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战略。本文从区域的视角,就绿色营销对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实施绿色营销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对策,以促进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一、绿色营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市场检验

(一)绿色营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它要求我们必须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经济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模式的实现都要在市场中得到检验。生态经济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市场中的企业有没有进行绿色经营,取决于消费者有没有进行绿色消费。其中,企业是绿色营销的主休,消费者是绿色营销的对象。可见,要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就要充分发挥绿色营销的作用。绿色营销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以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绿色营销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统一性,都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通过研究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及其规律,促进了企业绿色经营,推动了绿色消费,保障了绿色市场。可以说,绿色营销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动力和保障,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绿色营销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市场检验

生态文明是一个抽象的理念或目标,探索出一些判断其建设成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生态文明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行动而不是话语。现实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说的多、做的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最终是为了实践生态文明行为;反过来,生态文明行为的实践又检验生态文明观念是否树立、生态文明制度是否科学。因此,市场中微观个体的行为,即企业有没有或多大程度地实施绿色经营,消费者有没有或多大程度地进行绿色消费,可以用于检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这就是说,绿色营销的实施状况可以从市场角度来检验一国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即绿色营销能否得到广泛实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市场检验。

综上所述,绿色营销不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还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市场检验。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开展绿色营销。

二、绿色营销是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的竞争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是指生态资源富集的少数民族地区。笔者认为,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必须要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并能显示这种优势;第二,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绿色营销正是能同时满足这两项要求,有效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

(一)绿色营销是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的竞争战略

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而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却对这一稀缺资源相对富集,有明显资源优势。根据企业成长理论和竞争力内生理论,这正是地区及其企业成长发展的源泉。

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地区的产业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竞争优势表现的前提是市场,即竞争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得到体现。也就是说,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或不能进人市场,则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顺利完成“惊险的踊跃”才具有竞争优势。绿色营销就是在市场中能够显示和发挥竞争优势的战略。其内涵就是要求本地区及其企业从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深人洞悉消费者需求及市场竞争特征的基础上,向消费者传递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只有以自身资源特色为基础,发展绿色产业,并大力实施绿色营销,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二)绿色营销是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竞争优势还要能够可持续。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但生态环境却又比较脆弱。能否找到一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经营战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呢?绿色营销正是一种这样的战略。它以基础营销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企业绿色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来讲,绿色营销主要研究企业如何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如何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分析、把握和引导市场的绿色消费需求;如何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制定和实施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和绿色营销战略。由其内涵可知,绿色营销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了经济的微观组织—企业中,贯彻落实到了广大消费者中。

综上所述,绿色营销不但是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的竞争战略,还是其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一旦形成,就能使本地区构建持久的竞争优势,不仅有利于加快发展,赶超发达地区,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三、恩施州推进绿色营销的战略思路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与江汉平原接壤、承中启西的交接地带,已被国家纳人西部大开发地区。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有优越的气候资源、大批的绿色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奇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素有“华中药库”、“烟草王国”、“世界硒都”、“鄂西林海”、“天然氧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等美誉,属典型的生态资源型民族地区。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恩施州实施绿色营销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生态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营销为龙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为突破口,带动整个绿色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些在全国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绿色企业和品牌;重点抓好绿色市场体系建设,使本地区成为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一)以“生态立州”为指导,以创建“生态文明特区”为契机,统一认识,牢固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是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绿色”就是优势,并大力开拓绿色市场。恩施州委书记肖旭明指出:“生态、绿色是恩施最大的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的‘三州’战略,实现绿色繁荣,是我们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会长刘思华在“2008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也建议恩施州要申报创建“生态文明特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以“生态”为定位,大力推进绿色营销,不但能满足人们的绿色需求,还能实现本地区及其企业的差异化,从而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湖北长友是恩施州内一家农业产业化部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凭借山区生态特色资源,以绿色为定位,开发的薇菜、香菇、板栗、茶叶、薯叶、高山蔬菜等绿色有机食品畅销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市场。生态就是财富,但政府部门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一些企业的认识还不到位,绿色市场也未有效拓展。当地政府及企业要明确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要通过绿色营销来提升城市形象与知名度,塑造企业品牌与竞争力。

(二)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两翼,带动绿色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主有次、有先有后。笔者认为,结合地区实际,在初始阶段可采取“两手抓”的思路:即一手抓生态文化旅游,一手抓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又以发展绿色食品为突破口;这两者率先发展和突破,必将带动本地区其它绿色产业的发展繁荣,从而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思路的内涵可归纳为“一体两翼”。

首先,恩施州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地区之一,恩施州发展旅游业更需不遗余力。可以说,优先发展旅游业已得到普遍认同。其次,恩施州在发展生态农业和开发绿色食品方面,也同样具有突出优势。由于具有丰富的生态特色资源,本地已形成了烟、茶叶、畜牧、水果、药材、蔬菜等六大支柱产业。其中,茶叶是恩施州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特别是富硒茶受到国内外市场欢迎;干鲜果总面积达到65万亩,其中以板栗、核桃、银杏为主的干果40万亩,以柑桔、袖子为主的水果面积25万亩;魔芋适种面积约25万亩,是全国四大魔芋主产区之一;以凤头姜、白皮大蒜、山药等为主的地方蔬菜达6万亩;以薇菜、粉葛、莼菜为主的山野菜人工种植面积近3万亩。同时,在高山地区发展农产品,无污染、富硒、品质好,又能在季节和上市时间上与平原地区错开,发展前景很好。而且,它还能带动广大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因此,生态农业及其绿色食品也应成为恩施州优先发展的产业。

(三)推进绿色营销需要当地政府、企业、绿色组织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从长远来看,绿色营销的实施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企业都是有利的。但绿色营销面临着一个困境—外部性问题:即实施绿色营销,将使整个社会受益,这使本地区及其企业增加投资,导致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增加,并失去部分消费者。要突破这一困境,必须解决绿色营销的外部性问题,将绿色营销的外部经济性转变成企业的内部经济性。这就需要以地区为整体的宏观营销战略措施,即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这四者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绿色市场的培育、绿色产品的研发与准人、绿色消费的教育引导等。 政府是绿色营销中的强制力量及规范的制定者。绿色营销需要政府的绿色新政,需要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的手段来管理和促进。企业是绿色营销的主体,即主要执行者、实践者。绿色营销能否有效开展,取决于实践,取决于广大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回收等各环节均实施绿色管理。绿色组织是绿色营销的重要推动力量。绿色组织应深人研究绿色技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并动员全社会来增强环保意识,监督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消费者是绿色营销的对象。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只有广大消费者真正在进行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的目标才会真正实现。

四、恩施州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

(一)绿色品牌与产品策略

结合本地资源特色,要坚持生态旅游及绿色食品开发并举的策略,注重品牌培育,努力将恩施州建成全国性的健康旅游目的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除了绿色产品开发的一般要求外,广大企业还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进行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首先,要明确优势。恩施州旅游业主要有两大优势:其一在于与省内其它地区有显着文化差异的土苗文化,其二就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旅游项目与产品的开发要围绕这两大优势来进行,并注重应用与保护相结合。其次,旅游项目与产品开发要实施差异化战略。武陵地区县市间的旅游产品具有高度同质性,它们相互竞争,争夺客源。差异化既可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又可利用特色、集中资源打造竞争优势。差异化的途径包括旅游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人员差异化、形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等。再次,促进旅游相关产业整体升级,如交通、餐饮、宾馆、金融、娱乐等行业的配套设施要完备,并提高其服务水平。这些措施将大大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第二,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打造一系列特色绿色食品品牌。恩施州境内可供开发的特色农产品、生态保健食品、风味食品品种十分丰富,如魔芋汁、刺梨汁、玉米爽、山植汁、称猴桃汁、草幕汁、泡菜、凤头姜、富硒茶、恩施玉露、药菜、薇菜、香菇、竹笋、黑木耳、藏菜、山药、葛根系列等等。对这些特色资源可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开发,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要进行商标注册。商标一经注册,就能赋予品牌专用权,从而对品牌起到保护作用。

第三,申请原产地认证,从法律和制度上对绿色产品原产地予以界定和保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气候使得恩施州拥有宝贵的特色资源。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尽快申请特色产品原产地保护,建立原产地认证体系,实行原产地标识制度,这有利于维护原产地品牌形象,有利于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进行包装创新,塑造产品新形象。恰当的包装既可以保护产品质量,又能提升产品的档次。一些绿色农产品若不进行有效的包装将会等同于“三无”(无商品名称、无生产者、无厂址)产品,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本地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要成为绿色产品,必须重视并实施绿色包装。

(二)绿色价格策略

产品的价格不仅影响着市场需求与竞争,也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绿色定价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绿色产品定价要树立“环境有偿使用”的观念,把用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支出计人成本;第二,定价必须结合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第三,可利用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来进行心理定价。在恩施州,以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主的有机食品大都无公害、污染小、富硒,可以定义为天然绿色食品,这类产品在开拓全国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时可适当定高价,这既有利于品牌发展,又有利于绿色市场的培育。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经济收人的增加,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加大,消费者会逐渐接受绿色产品的价格。但值得注意的是,绿色产品定价一定要保持价格的真实性,让价格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状况。

(三)绿色渠道策略

为了把绿色产品从生产者有效传递给消费者,还必须依靠绿色渠道。绿色渠道设计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渠道成员也同样需要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以维护企业或产品统一的绿色形象。第二,建立短渠道、宽渠道,并实施绿色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些天然的绿色食品,由于其产品特性,对渠道有严格要求。如鲜活农产品,由于易腐败变质,必须选择短渠道销售,并且要利用全程冷链物流。第三,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恩施州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利用网络营销交易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积大的特点,能够扬长避短。第四,建立和完善绿色产品市场体系。可以绿色产品综合市场为中心,大力建设绿色产品批发市场,设立绿色产品专柜、专卖店、连锁店和配送公司。为解决绿色农产品在收购渠道上存在的零散、盲目,产销衔接不畅的问题,可建立一些行业协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性组织,把农民、企业、批发商和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参与者统一组织起来。同时,政府需要加快“三农”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乡村公路、农产品运输设施、产地预冷设施等建设。第五,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政府与企业合作,积极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绿色产品博览会、展销会,拓展全国和国际市场。

第4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二类调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仪征市森林覆盖率已由1987年的8.5%上升到2008年的18.26%。本文拟从各类林地、林木蓄积量、龄组、树种结构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在宏观上把握全市森林资源现状以及动态变化,为全市制定和调整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1 各类林地变化

2008年与1987年两期二类调查相比,林业用地面积增加了11302.70hm2,增长了344.38%;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109.20 hm2,增长了401.52%;疏林地面积减少了81.80 hm2,减少了100.00%;灌木林地面积增加了1322.68 hm2,增长了7721.4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了1229.98 hm2,增长了892.58%;苗圃地面积增加了68.86 hm2,增长了85.65%;宜林地面积减少了346.22 hm2,减少了49.73%,详见表1。

表1各地类面积变化情况 单位:hm2

 

时间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苗圃地 无林地

1987

2008

±

2268.67 81.80 17.13 137.80 80.40 696.20

第5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 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 “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

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白光润. 生态旅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第6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资源生态位;概念;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2―0049―05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但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自然科学通向社会科学的桥梁。而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学科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现已逐步渗透和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目前,生态位理论主要是在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两个领域被重点关注和热点探讨。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把生态位理论引入旅游学的研究领域,如祁新华等在研究生态位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了旅游生态位的原则和规律。邹仁爱等引人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阐述了旅游地生态位的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并对区域旅游在协调开发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生态位策略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以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相关理论和方法,提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探索旅游资源生态位相关理论及其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问题。

一、生态位与旅游资源生态位

(一)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Niche)是一个既抽象又含义十分丰富的生态学名词。早在1894年密执安大学的斯居尔(streere)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就对“生态位”就很感兴趣,但未作任何解释。1917年,美国生态学家格里耶(J.Grinnel)第一次使用“生态位”(niche)一词,并把它定义为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目前被认为比较科学而且广为接受的解释是普特曼(Putman)等提出的: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理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

生态位概念的发展是与生态位理论研究工作同步进行的。尽管近百年来生态位概念未能达成很好共识,但把生态位理论应用在竞争系数估计、极限相似性、资源划分、土地评价、群落稳定性讨论、城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领域内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生态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态位态势理论及分析方法、生态势理论、生态位扩充与压缩理论、生态位适宜度分析方法、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斥理论。生态位理论和方法不仅广泛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研究,而且对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位理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生态位的概念及其理论正日趋完善,已超越了生态学的范畴,渗透到了许多学科领域。在旅游学研究领域,应用生态位理论对指导旅游资源开发有几点重要启示:

第一,生态位理论强调趋异性进化。物种与其在同一区域相互争夺有限资源,不如通过改变自身来开拓广泛的资源空间,去利用尚未开发的资源。在生态位分化过程中,各物种在时间、空间、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都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从而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同样,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也可以借用这一理念。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应强调个性化与独特性,要求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应该把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出发点,尽可能地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另一方面,做到“同质化的资源,差异化的开发”。在开发理念、开发模式方面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第二,生态位理论强调个体自身不断进化,通过进化来提高自身生存能力。这对旅游资源开发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自身的生存能力增强,才能很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在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上下工夫,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结合,拓展旅游资源的生态空间,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生态位理论强调协同进化。共同进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竞争战略,不是简单地消除或回避竞争,而是积极地更有策略地迎接日益激化的竞争,在“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进化是相互依存的物种在无限循环的互惠环境中进化的过程。在区域间树立“互惠互利”的观念,通过区域协调,开展多方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谋;在区域内树立“一盘棋”的观念,通过积极横向联动,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形成整体合力,实现整体开发。

(三)旅游资源生态位

1.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

马世骏指出,从基因到整个地球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称为生态元,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14]。应用到社会学领域,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与生态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相类似,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应的生态位。

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指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依据其特点、品位、市场开发潜力及需求状况而确立的发展地位及由此而致的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包括旅游资源的价值、规模、丰度、知名度、美誉度及组合状况等)与环境条件(包括旅游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是旅游资源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与地位。旅游资源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最大的不同在于:生物的生态位是被动的自然选择和适应的结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旅游资源生态位则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与环境条件互动匹配的结果,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改变竞争策略而进行主动的选择,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尚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标准、审美观念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演化。

旅游资源生态位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即,(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其结构关系图1。

(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生态位”

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指从审美的角度和旅游资源自身特点、属性、开发利用条件出发,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这个“区域”的范围可以是指在国际范围、国内范围或地区范围内。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旅游资源的“营养生态位”,也就是旅游资源本身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 及旅游者从中所能获得的价值(营养)大小。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态,属于“公共商品”或“环境商品”。它的价值构成不同于一般资源,其价值首先决定于它的效用性,其大小则决定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当然旅游资源除了经济价值外,还具有环境价值、存在价值等隐性价值,其价值构成如图2。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和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基础。

影响旅游资源价值层位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艺术观赏价值;娱乐康体价值评价,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资源规模、丰度、知名度与美誉度、组合状况等。②旅游资源开发的外部性。③人们的审美标准与审美观念的变化情况。

(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生态位”

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是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品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区位环境条件、区域旅游资源相互关系等因素,确定的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时间顺序和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功能系统中的地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包括开发时间先后秩序、开发建设规模和功能体系定位。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基础,而旅游区位因素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重要条件。旅游资源生态位可以通过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改变而发生变动。

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主要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区域旅游资源集散程度与类型结构状况;旅游资源开发难易程度、投资规模、客源市场保证程度、开发后的综合效益等。

(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空间生态位”

旅游资源市场定位是根据区域中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现状,分析旅游资源的辐射距离大小和吸引向性而确定的旅游资源的市场开发方向和预期规模大小,即同一资源在不同区域市场上所占据的位置与市场层次。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可以分为旅游资源的市场空间定位(空间生态位)和旅游资源的市场功能定位――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功能生态位)。

影响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美誉度,旅游资源的定向吸引力等。

2.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环境因素

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体条件,如资源的价值、资源的品位、组合状况等;二是区域旅游资源的状况,如区域旅游资源的数量、品位结构、类型结构等;三是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如环境承载力、环境舒适性、环境安全性、施工环境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四是旅游资源的客源环境条件,如客源地区位条件、区域人口出游水平与消费能力、与相邻旅游地关系、资源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定向性、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区位关系及可及性;五是旅游资源所处的区域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态度、开放程度、意识与社会承受力,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条件,资金条件,政治环境与投资环境等。

3.旅游资源生态位谱与生态位变迁

旅游资源生态位谱(TRNS,Tourist Resources Niche Spectrum)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旅游资源的价值品位、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等相关评价指标,确定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所占据的位置谱系。它所表达的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分工体系。

自然生态学中,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生态位存在着变迁。同样,旅游资源生态位是由旅游资源本身特性与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因此也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与改变。

二、建立旅游资源生态位理论的意义

生态位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目前,这个概念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渗透到了许多领域,如企业经营管理、城市发展研究等领域。把生态位的概念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中,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旅游资源的存在状态现状及开发方向,通过对这一状态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与开发方向,可以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种新视角与发展思路。

(一)为构建旅游生态学探索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理论。随着生态位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旅游资源生态位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将为旅游生态学研究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为构建旅游生态学的学科体系探索一种新的理论支撑和新的方法论。

(二)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根据旅游资源的自身条件与环境条件,慎重地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态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与过度的恶性竞争,使自己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资源生态位谱,这对于协调、合理开发区域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三)指导区域规划,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生态位理论研究表明,在资源环境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多种物种生态位在多维生态位的某一维数上的分割可回避竞争,从而形成共存,即有限竞争还可存在合作或相依性。生态位的这种合作与相依性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在进行旅游区划时,首先应考虑的是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定位”问题,它关系到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的分工,关系到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用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理论可以指导旅游区划,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三、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策略

俄罗斯微生物学家格乌司指出,生态位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物种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选准自身的生态位,在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上与其他物种错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是旅游资源开发面对竞争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策略。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必须考虑旅游资源自身禀赋特征与需求、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协调统一。选择策略主要包括生态位拓展、生态位调整、生态位协调和生态位优化4个方面。

(一)开拓新空间――生态位拓展

生态位拓展是指由于生物单元无限增长的潜力所引起的态和势的增加。任何生物都有无限扩充其生态位的潜力,试图占据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在已有的旅游资源生态序位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竞争实力的提高,开发新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不断扩展自身的生态位空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宽度,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资源错位开发――生态位调整

高斯(G.F.Gause,1934)原理说明,各生物单位都倾向于占据不同生态位,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共同生存的目的。在弱肉强食的生物界,许多处于弱势地位的物种,并没有因为残酷的竞争而灭绝,反而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物种“共存 共荣”,其原因就是生态位规律在发挥着作用[2]。也就是生物选择了生态位错位的竞争策略。同样,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生态位差异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就越小,双方甚至处于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反之,旅游资源生态位越接近,相互竞争就越激烈,生存压力就越大。因此,为避免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广告战和产品战等),寻求共同发展,可以选择旅游资源错位开发模式。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可以分为时间错位、空间错位、产品错位和市场错位4种形式。

1.时间错位

对某一旅游区应正确选择旅游资源开发的序位,做到分期开发,滚动式发展,确立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次关系与次序。对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与预期的旅游资源,应尽快进行开发,充分利用“时间差”,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确立先发优势。对于某一旅游区域,应正确选择区域旅游开发的时间序位,确定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层次结构,进行时间上的梯度开发。

2.空间错位

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生存空间,避免区域内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低水平重复开发。通过空间错位开发,形成区域旅游系统的合理的空间梯度,在区域旅游系统内逐步形成具有强吸引力、辐射力的旅游节点。这些旅游节点对周围地区的吸引、辐射效应,会促成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各地区之间进一步发生互动效应,形成彼此之间的旅游职能互补,并逐步形成层次有序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

3.产品错位

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要求旅游产品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和明显的差异性。旅游产品错位开发主要包括:第一,产品特色错位,找出旅游资源开发亮点,形成旅游特品;第二,产品开发规模错位,通过规模建立自身的优势与个性;第三,产品档次错位,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上做文章,打造旅游精品。

4.市场错位

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市场错位开发就是寻找市场空位,找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开发。

(三)带动作用与辐射作用――生态位协调

生态位理论表明,尽管旅游资源开发竞争非常普遍,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合作或相依性,从而促进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独特性和稳定性。通过政府主导,根据同一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的生态位状况,可以选择旅游资源价值层位高的旅游资源进行优先开发与重点开发,同时利用其知名度与市场优势,对周边资源类型相异、资源价值层位低的旅游资源开发起到带动作用与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与提升,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的生态秩序,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旅游系统旅游资源生态位的优化。

(四)改善“环境因子”――生态位优化

第7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多模态 写作教学 师生交互

一、多模态话语

模态是语言符号系统的抽象,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眼、耳、鼻、手、口获得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让实际交际和沟通变得多模态。多模态也叫多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还包括图像、声音、颜色、动作、空间等可以构建意义的符号资源。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各种符号资源蓬勃发展,人们接受信息不再局限于口语、书面语,而是由各种不同模态构成的意义资源的整合。据统计,人们获得的信息中60~70%都来源于图像。“图像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图像在媒体、教育和儿童文学中的大量生产,使我们无法忽略多模态话语。”[1]“语言的使用,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总是不可避免地由多种交际模式构建”[2],“所有话语都是多模态的”[3],“意义总是通过在交际过程中共现的多种模式和媒介构建”[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O’Toole,Kress&van Leeuwen等学者将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延伸到图像等其他符号上来,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Kress&van Leeuwen建构的视觉语法。正如语言由语音、词语、小句、语篇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组成一样,视觉语法探讨不同层次的视觉元素如何通过有意义的组合方式构建视觉形象,表达意义资源。在分析框架中,他们将图像视为社会符号的重要表达,将图像建构的视觉模式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表现。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出现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门。Royce’T研究了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的互补性及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多模态的协同性等。Nouri以实证的方法探讨了PPT在教授理论知识时与学生学习态度和记忆间的相关性。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也从不同视角对多模态进行研究。顾曰国区分了多媒体学习和多模态学习的区别,建构了一个用于剖析两种学习的模型。胡壮麟介绍了具有媒体和模态双重特性的计算符号学并指出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多模态化的新世纪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李战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多模态话语理论进行研究。朱永生探讨了多模态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张德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建立了一个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框架。很多学者将多模态理论应用到阅读、写作、视听说等教学环节中,用理论和实证等不同方法阐述多模态理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二、网络资源平台

计算机的发明与普及深深地影响了英语教师教学手段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网络资源的丰富是多模态多种资源共建的前提,为教师写作教学提供除文本之外的超越课本知识的更多、更实际、更生活的资源。动画、声音、图像、色彩、光亮等多模态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共同构成学生交际的实际意义。网络资源平台为师生提供实时交流,共享多模态网络资源和学生作品,为师生课内外交流和小组间实时交流提供可能。

借助网络在线资源的最大优势是其不受传统课堂教学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写作教学鼓励学生“一稿三改”的教学改革背景下网络在线交流为师生交互提供了突破时空的平台和多模态资源。师生在自由交流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小组协作和资源共享能够提高反馈评价。

三、多模态输入与网络平台交互

1.多模态写作教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写作教学者逐渐发现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堂好的写作课,应该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动态发展过程组成”[5]。过程化写作理念从写作引导到终稿涉及到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义。教师写前引导借助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小组互评依托的平台都是整个动态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多模态理论的出现重新定义写作教学的理念,过程化写作教学不再局限在单一文本形式,而是集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模态于一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实现师生交互合作,拓宽学生的写作维度和深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将新知识内化并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联系后的成果输出,为了保证输出的有效性,教师在指导写作的整个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很好地输入,让学生以最自然、饱满的态度接受教师输入的内容,而后学生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输出高质量的、布局合理的、有自己见解的文章来。“过程写作法”的理论,把写作过程分为写前、初稿、互评、修订、教师评阅、终稿六个阶段。重视写前过程,写前对相关话题资料的了解和整理对学生思考该问题的维度和深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兴趣和灵感,发挥个体化优势,让学生在资料搜索阶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接下来,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BBS上讨论遇到的困难、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此阶段要发挥宏观管理的作用,对学生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给予解决。由于写前搜集大量相关材料,初稿的写作将变得轻松容易。教师在网络平台中明确该话题所属的语旨、语域和语式,利用BBS的开放性、共享性、实时交互性,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这本身也是网络平台的优势之一。互评阶段引导学生相互交换彼此作文,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就此话题的认识角度,小组互评从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非常重视自己同伴的写作水平,相伴随的同伴压力也会使自己的写作精进。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改同伴作文,不光是语法、单词拼写,还要看结构、逻辑、论证方法,评错误的同时要评正确,在此基础上再回头从这些角度评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懂得“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修订阶段是学生自己对自己作文进行深加工,结合教师和同伴的反馈,注意词汇、语法、句子结构、文章布局、思想维度和深度综合方面的考虑。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教师评阅是整个交互模式下的关键。首先教师的综合水平和思考空间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更明确,修改过程更有针对性。教师在此阶段可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语法、词汇选择和表达,加以总结并利用网络平台通过链接共享给大家。最后阶段终稿尤其强调语篇的准确性。教师此时可以把优秀作文链接给学生,学生鉴赏、共享的同伴作文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欣赏水平。 2.交互模式构建

根据多模态理论和网络在线互动理念构建写作教学网络师生交互模式:

写前阶段有赖于教师利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除语言之外的多种模态,输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模态资源,通过多模态资源的输入让学生从多维角度理解、思考写作话题。此时,网络平台又为师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输入材料,教师除自己搜索总结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搜索总结多模态网络资料,调动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写作话题。教师可以将搜集来的资料统一做成PPT,然后放在群共享里,让学生在动笔之前浸润在提供的多模态信息资源中。此外,提高学生对多模态理论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图像、声音等非语言模态和语言一样在人们实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稿写作前教师对写作策略、思路、技巧加以讲解,以及篇章结构、句法结构、词汇转换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初步想法,在交流中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观点和思路。学生完成初稿后在线提交作文,然后进行小组内互评。互评时鼓励学生运用多模态资源与同伴沟通,提高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和建构能力。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水平差异,保证各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客观正确的评价。评价内容直接递交到每个人在线提交的文稿中,便于教师监督评价的客观性。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共享学生写作资源,让学生间能够分享彼此的信息、资源。下一步,每位同学根据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新思考修改作文,并再次提交到网络平台中。教师评阅后学生交出终稿。各阶段教师关注学生网络平台,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处理他人和自己作文时遇到的困惑和瓶颈。

需要指出的是,多种模态在整个写作指导的过程中的使用策略侧重不同。写前引导时,多模态输入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感官的多种模态,为学生提供除文本外的声音、动画、视频、图片、色彩和空间等信息输入,为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角度鉴赏作文题目提供意义资源,同一模态信息对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模态信息对同一学生的联动反应为学生构建多种意义整合,各模态间的协同和互补及同伴输出的反应为学生构建多模态意义提供资源。第二,在线作文批改让学生个体完成作文初稿后改正基本语法、词汇选择、词汇搭配等问题。接下来的小组互评突破仅限于同伴间的互评,为生生交互提供更多多模态资源,组员间借助眼神、声音、手势、距离、文本等多种模态帮助学生个体在词汇、小句、语篇层面相互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这阶段不能忽视师生交互的作用,教师借助在线交互平台利用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鼓励小组内、小组间多模态的沟通,启发、监督学生。学生个体在此基础上进行二稿修改。教师的疏导角色转变为评阅,在线平台上对学生作文进行从词汇到语篇的整体评价,最后将学生个体作文共享在在线平台上。学生三稿的生成和小组间、师生间的互动同时共享在平台上,为学生个体和同伴间提供评价和鉴赏资源。

写作教学网络师生交互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写作教学的多种资源和网络应用。多模态写作教学突破文本单一模态形式,将图像、声音、色彩、动作、眼神和空间等多种资源作为写作资源输入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写作修改过程中教师和小组间多模态资源的使用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同一模态信息对学生个体主观性的发挥和不同模态信息对学生个体能动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将不同资源整合,从而输出高质量、有自己见解的文章。网络在线平台的使用为多模态资源、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提供资源,在写作教学实施的不同阶段为师生提供输入、鉴赏、评价、指正、修改空间,实时交流和资源、成果共享为学生写作的长足进步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

[2] Levine Philip & Scollon,Ron,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 Confluence of Discourse and Technology.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4.

[3] Kress,G & Van Leeuwen,T.Reading Images[M].Burwood:Brown Prior Anderson,1996/2006

[4] Kress,G & 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5] 杨永林.一种基于数字化教学理念的写作训练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4).

[6] Nouri’H & A.Shahidy.The effect of Power Point presentations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attitudes[J].Glob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Education,2005,2(1).

[7] O’Toole,M.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M].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4.

[8] Royce,T.Multimodality in the TESOL classroom:Exploring Visual-

Verbal Synergy[J].TESOL Quarterly,2002(2).

[9]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10]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第8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动态能力;企业资源;企业能力;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3-0038-04

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是Teece等人在对核心能力与现实的超竞争环境之间出现严重矛盾的认识基础上,整合企业能力理论和动态演化理论而提出来的。它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研究,使之形成了一个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为了了解学者们对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状况,本文从动态能力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动态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

一、动态能力产生的背景

1、现实背景

战略管理的最基本问题是企业如何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而在当今世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技术飞速发展和环境动荡变化的超竞争中,竞争优势的来源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在超竞争环境中,一个停留在已有优势基础上或仅追求已有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更有进取和创新精神的竞争对手所取代。在此环境中成功的做法不是努力维持长期竞争优势,而是通过不断创新追求一系列暂时的优势,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总领先一步。在超竞争环境中,要求战略保持动态适应性,但由于沉没成本、替代效应和路径依赖等的存在,使战略调整呈现一定的刚性,这使得企业无法保持动态战略的适应性。

基于此思想,Teece等(1994)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并认为动态能力理论能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符合了企业在快速变化环境中竞争的需要。

2、理论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者们对竞争优势的研究从重视对外部环境的研究转移到重视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研究,因此,从企业内部资源角度研究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论开始兴起。资源基础论是Wemerfeh(1984)在《企业资源基础观》一文中提出来的,是从企业内部资源角度探究竞争优势的来源,并进一步阐释企业间业绩差异的根源。

但是一些学者开始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从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方面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当透过这些具体的资源作进一步分析时,人们认识到隐藏在资源背后的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才是竞争优势深层次的来源。这样一来,在探寻竞争优势来源的过程中,人们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即竞争优势的来源由具体的资源变成了抽象的能力,由此产生了企业能力理论。

Prahalad和Hamel(1990)首先提出了核心能力,并掀起了对核心能力研究的高潮。虽然学者们对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核心能力存在核心刚性问题。核心能力为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核心能力的核心刚性会给企业带来负价值。在对核心能力的研究中,存在一个潜在假设前提,即环境是静态的,但是现实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使得核心能力无法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而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Teece等(1997)认为如果企业要在超竞争环境中取胜,就必须运用能力,有效地协调、重新配置企业内外能力来应变这些环境,这种能力就是动态能力。

企业能力理论假设企业能力是给定的,企业战略主要处理给定的能力的利用,而不是新能力的利用。动态能力则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企业用以积累影响学习和研究进程的机率和方向的机制上。因此,动态能力理论是企业能力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动态能力理论与以前的战略观点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动态能力具有动态性,它是指为了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更新能力的能力;二是动态能力的能力性,它强调为了适应变化环境的需要,建立、整合和重新配置组织的内外部能力。

动态能力理论的另一个理论起源是学术界对演化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一些学者把产业组织经济学中的演化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多竞争理论、行动与反应理论、博弈论等)引入战略管理研究,认为企业应从演化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的观点理解企业市场定位,企业资源具有动态本质性,企业战略应具柔性,有价值的知识和资源具有短暂性等动态观点。

因此,动态能力理论是在企业演化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二者的有机整合,动态能力理论对企业如何在超竞争环境中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有重要的意义。

二、动态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动态能力是由Teeee等在1994年的《企业动态能力:概述》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之后,Teece等在1997年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对动态能力理论作了进一步完善。此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动态能力的不同构成要素,也相应给出了不同的概念。从动态能力文献上看,主要有整合观、惯例观和资源观三种观点,以下分别对三种观点进行评析。

1、整合观。它是把动态能力建立在对普通能力的整合之上。Teece等是整合观的主要代表。他们把动态能力定义为: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建立、整合、重新配置企业内外部能力的能力。可以用过程、位置和路径三个要素来分析动态能力,过程是企业做事的方法,或当前做事的模式,包括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又由协调与综合(静态的概念)、学习(动态的概念)、重新配置(转化的概念)三个部分组成;位置指企业当前的技术、知识产权、互补资产、顾客基础、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外部关系等特殊禀赋;路径指能力发展的轨迹。而Adner和Helfat(2003)在Teece等的动态能力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管理能力概念。动态管理能力是指建立、整合和重构组织资源与组织能力的能力,虽然动态管理能力概念把资源与企业能力区分开了,但是它没有对外部环境变化速度做出要求,而从本质上看,动态管理能力是建立在普通能力基础之上的。

2、惯例观。它是指把动态能力建立在组织惯例基础之上。Winter(2003)把动态能力定义为,扩大、改变或创造普通能力的能力,而能力是指组织惯例(或惯例的集合),实际上是把动态能力定义为扩大、改变或创造组织惯例的能力。动态能力是业绩改善中的可学习的、稳定的集体活动模式,组织通过集体活动模式有系统地产生和改变组织惯例(或惯例的集

合)。因此,动态能力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被扩大、改变、整合和重新配置的组织惯例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3、资源观。它是指把动态能力建立在对资源的组合与利用基础之上。Eisenhardt和Martin(2000)指出,动态能力是为了匹配市场变化,甚至创造市场变化,建立在改变资源基础上的组织过程和战略过程。旧动态能力是由可识别的、明确的过程组成,这些过程包括一些动态能力整合资源,一些动态能力重新配置资源,一些动态能力获取和剥离资源。动态能力是由利用(整合、重新配置、获取、剥离)资源的组织过程和战略过程组成。Blyler和Coff(2003)也认为动态能力是指为了适应不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对企业资源的获取、整合、组合和剥离的能力,资源是动态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动态能力就是获取、整合、组合和剥离资源。

从上述三种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把动态能力建立在能力、惯例和资源的基础上,是因为他们对企业的基本观点的不同而造成的(整合观认为企业之间的不同本质是由能力的不同造成的,惯例观则认为企业之间的不同本质上是由组织惯例的不同而造成的,资源观则认为企业之间的不同本质上是由资源的不同而造成的)。当然也有些学者把上述的几种观点综合在一起,如Shaker,Harry和Per(2006)认为动态能力是配置建立在惯例和资源基础上的能力的能力。

三、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研究程度直接影响到动态能力的可接受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市场的动态程度、时间、社会资本、学习能力、成本等因素。以下对这些影响因素做一简单评析。

1、市场的动态程度。Eisenhardt和Matin(2000)把市场分为慢速动态市场和快速动态市场,慢速动态市场是指变化频繁,可预测的、线性的,有相当稳定的市场结构,在此环境中的有效的动态能力是复杂的、难以观察的、因果关系模糊的,因此,动态能力依赖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快速动态市场是指变化速度快,变化是不可预测的,非线性的,产业结构不稳定的,在此环境中的有效的动态能力是简单的,很大程度上凭直觉和经验。因此,有效的动态能力要依赖市场动态的变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2、时间。动态能力综合了动态理论与能力理论,而时间是动态过程的一个重要变量。时间不同,一切条件都可能变动,对企业能力就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时间是动态能力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3、社会资本。Blyler和Coff(2003)指出没有个人的、有价值的社会关系,企业不能通过获取、组合和剥离资源来适应不稳定的外部环境。社会资本为获取和整合资源提供必要的信息,对动态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4、学习。企业通过学习,可以获取以前没有或不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提高和增强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获取、传播、编辑、保持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对能力的转换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习对动态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有重要的影响。

5、成本。对能力的调整需要成本,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动态能力的租金获取情况,动态能力存在的最基本条件是至少要求动态能力获取的租金能够抵消动态能力所花去的所有成本。

此外,组织结构、文化、语言、企业家等也对动态能力有影响。上述的影响因素对动态能力可能会单独起作用,也可能会同时起作用,影响作用的大小也会因企业内外环境或其它变量的不同而不同。

四、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

战略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企业如何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动态能力是战略研究中的企业能力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整合了企业能力理论与动态演化理论。学者们对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有了一些研究,也形成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有些差异,但本质上是相同的。以下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以Teece等(1997)为代表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同质的、能够在市场上买卖的资产和实物都不是战略性的,不能由此获得竞争优势。能力是独特的、不能采用市场形式获得,只能通过企业内部的活动来获得。因此,能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动态能力是独特的、异质的,动态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复杂性和不可替代性,但是它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这种观点认为能力或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Helfat和Peteraf(2003),Adner和Helfat(2003)等。

2、以Eisenhardt和Martin(2000)为代表的观点。他们认为动态能力相对传统的资源观而言,更具一致性、同质性和可替代性。动态能力在细节上是独特的,但在关键特性上是有共性的。动态能力有价值性,也可能是稀缺的,但是可替代的,可模仿和可转移的,动态能力的功能可被复制,因此,竞争优势来源于动态能力创造的资源配置,而不是来源于动态能力本身。动态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动态能力通过提高现存的资源配置来追求长期竞争优势,动态能力通过建立新的资源的配置来追求短期竞争优势。因此,动态能力创造的资源配置是竞争优势来源,而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

从上述两种观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的观点基本一致,即动态能力配置的资源、惯例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动态能力本身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不同之处在于动态能力本身,即第一种观点认为动态能力是独特的、异质的,动态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复杂性和不可替代性;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动态能力有价值性,也可能是稀缺的,但是可替代的,可模仿和可转移的,动态能力的功能可被复制。

五、结论

第9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存在以牺牲旅游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旅游大发展的众多问题。本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对策。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为旅游业利用而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自然事物。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处于基础地位,既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实践中吸引旅游者的直接条件和因素,更是旅游消费的客体对象。不论是文化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

一、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1.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

非生物类旅游资源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与环境方面。

2.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根据美国生态学家哈定和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可得出三个结论:

1.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孤立的。

2.旅游活动不能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这三个基本结论给我们提出了对旅游活动进行管理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在旅游地这个生态系统中,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三、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通过立法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对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是当前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资源与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达到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规划制度

旅游规划是指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与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开发目标,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2.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评价

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为美国所创设。《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对环境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影响的联邦建议、立法方案和重大联邦行动都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包括该建议或行动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拟议中的行动选择方案。实施这一制度是对传统决策机制的变革,是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已成为国际环境管理一种惯例。

3.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条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从这一制度出发,根据旅游承载能力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对进入旅游区(点)人数进行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方面十分重要。

4.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旅游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普通地区相比,旅游区的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消长情况的监测,并按照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好旅游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旅游地的优良环境,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贵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