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城市社会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社会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社会学论文

第1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一、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但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研究。归纳起来,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一)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这种观点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它强调城市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一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城市社会学着重研究城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城市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问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紧张、污染严重等。这些社会问题的起因,有的是物质性的,即是因为物质条件缺乏造成的;有的是社会性的,即是由社会和人的行为引发的。城市社会学要研究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城市问题的表现以及解决办法。

(三)研究对象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区域逐渐演化为城市区域的过程。整个世界都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之中。城市社会学要研究城市化的时空进程、城市化的形式、内容以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并在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城市化的比较中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

(四)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活方式

美国社会学家沃思认为,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城市社会学要研究城市生活方式的特点、城市生活方式的起源与变迁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与辐射。

(五)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关系

城市社会关系是在城市生活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在城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各种群体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城市社会关系还包括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

以上观点都是截取城市社会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过程作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很难形成对城市的整体认识。笔者认为,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城市社会学,应该发挥社会学系统研究的优势,它应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城市社会学不过是把这个“社会”缩小到城市这一特定范围而已,它用系统、综合的方法对城市社会整体进行研究,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完整认识。

二、城市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城市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在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与社会学同时期的主导理论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市社会学的创始人师从欧洲社会学理论家,且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必然受到社会学基本理论的深刻影响。两者是基础学科与分支学科的关系。

2.城市社会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实证研究特性。其核心问题,是将现代社会抽象理论在城市这个固定的场所进行调查,以得到验证。城市社会学家们认为:城市区域适合用做一个调查点,在这个调查点上,社会学家可以考察构成日常经验的社会制度,以及它们彼此相互依存的重要细节。各种综合性理论可以系统阐述,并可在有限的空间地域里,通过观测互动关系网络而得到实证的验证。城市社会学创始人帕克一贯认为城市是一个“社会实验室”。社会学的理论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检验和验证。

3.由于城市社会学要在城市区域的调查中验证社会学的理论,因此,它的理论发展必然与社会学理论所关注的问题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市社会学实证研究的问题,经常是社会学主导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两者的理论关注点是基本一致的。

城市社会学来源于社会理论在城市区域的实验和验证。两者无论在理论渊源、理论关注点或发展过程,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二)城市社会学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20世纪70年代,米歇尔·福科对“空间时代”崛起的前瞻性观察以及亨利·列斐伏尔对于空间科学的研究,形成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广泛的空间转向,其后,新城市社会学将空间应用于城市社会研究,开启了城市社会学理论的空间时代。

空间是城市活动的重要载体,新城市社会学家们发现了空间,将原来属于不同领域的现象,以空间的线索串联起来,使空间结构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得以清楚呈现。空间进入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野,空间是一种新的实践方式、政治策略与理论视野,对于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在学科发展上,一方面,空间转向促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的新城市社会学的兴起,其替代芝加哥学派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新的主导力量,使新形势下的城市问题有了正确合理的分析工具。另一方面,空间转向推动了城市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空间被引入城市社会学,受其影响,空间学科(如,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则进行了社会转向,将空间关系看成社会关系等。

(三)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的应用性研究,城市规划人员使用建筑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工具合理地发展现有城市、扩展小城镇和建设新城市。城市规划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合理的选择和环境控制努力影响未来,建设人类城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规划的目的是控制和驾驭环境。

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交叉和渗透,它们在各自的实践中不断地应用对方的理论。城市社会学着重从社会联系上来运用规划理论。早年,霍华德以其“花园城市理论”名噪一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来芒福德从城市的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提出了新的理论,他认为在形式上任何两个城市都是不同的,而城市的主要功能则都是为人类提供交往的舞台,城市是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象征。

城市社会学在规划方面还研究密度对人类的影响,研究自然空间位置与人们社会行为的关系。提出了“空间接近”是友谊、交往观点形成的重要变量,但这个变量又受到人口同质或异质、文化差异、收入等的影响。

城市社会学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它的一些理论已开始深入到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界。如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公共空间、邻里关系理论等,其中一部分理论已付诸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四)城市社会学与城市经济学

20世纪40年代,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已进入系统化的阶段,内容涉及城市房地产市场、级差地租、土地价格、土地合理利用、工业布局、空间距离、运输成本,等等。城市经济学的正式形成大约是在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学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的经济学科。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城市经济学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五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经过20多个年头,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五)城市社会学与城市生态学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的环境价值观念发生重要变化,先进城市的标准由“技术、工业和现代建筑”演变为“文化、绿野和传统建筑”,人们向往“回到自然界”。这种生态保护思想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开展了对“未来城市”的研究,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形式,其中关于“生态城市”研究占有重要地位。人类在城市建设活动中,谋求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文化生态的综合动态发展。人类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标志着人类正迈入“生态时代”。

城市生态化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协调发展。这里“生态化”已不再单纯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包括自然生态化、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等内容。在三者的关系中,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

第2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接管 研究 中国共产党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27-02

从抗战结束开始,随着一批大小城市的解放,中国共产党进入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1]对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开始提上日程。其实早在抗战时期,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革命的最后目的,是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此目的。”2]“我们要在根据地内学习好如何管理大城市的工商业和交通机关,否则到了那时将无所措手足。准备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武装起义,并且学习管理工商业,这是第二个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没有这种准备,我们也就不能把日寇赶出去,也就不能解放全中国。”3]对于长期以农村为根据地的中共来说,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刘少奇、陈云等人相继发表一系列文章,对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此后又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完善。例如提出先进行军管、“原封原样,原封不动”“包下来”4]的政策,刘少奇提出“保存与发展”5]的政策,陈云提出“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这一“接受得快而完整”的方法6],可谓异曲

关于城市接管与社会改造的专著有很多,主要有刘宋斌的《中国共产党对大城市的接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李玉荣的《中共接管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定的《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李立志的《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等。李玉荣的《中共接管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主要介绍了城市接管工作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以及中共工作重心转变的决策过程和主观因素,并对中共接管城市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述。刘宋斌的《中国共产党对大城市的接管》一书以北平、天津、上海等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主要依据,论述了城市接管的五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经验总结,主要特点是对这些城市原有的状况介绍详细,并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地阐述其接管过程。李立志的《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虽不是专门论述城市的,却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史资料,这其中也就包括了建国初期的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文辉抗、叶健君主编的《新中国第一代省(市、区)委书记、省(市、区)长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张鸿雁的《五千年历史的切面:1949中国城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和陈冠任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建实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都论述了建国初期我党在各地的政权建设,其中对当时的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工作也有所涉及。

除此之外,也有一批专门论述具体某个城市接管的著作,主要有《上海解放一年1949-1950》(解放日报出版社1950年版)、康文的《接管上海纪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北平的和平接管》(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接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接管上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城市接管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的《天津接管实录》(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中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沈阳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哈尔滨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天津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上这些著作均侧重于结合具体城市对其接管和社会改造过程的叙述和对其经验的总结,在理论阐述上不是很充分。

除了以上著作以外,关于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的论文更多。共计有约70多篇。通过对其总结,发现如下特点:

(1)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城市接管政策进行概括总结。如王金艳的《论解放战争时期对党接管城市工作的贡献》和《陈云对解放战争时期接管城市工作的贡献》、潘丽萍的《陈云对解放战争时期接管城市工作的贡献》、张伟良的《论刘少奇对石家庄的解放和城市接管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吴跃农的《解放初期社会改造中的陈云》、刘洋的《从“战时经济”到社会主义改造――建国初期陈云的经济实践》、姚卿善的《试论解放前夕陈云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方芳的《千头万绪抓关键,接管城市创经验――陈云在沈阳》、吴敏先的《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董一兵的《全国解放战争后期党的新区城市政策和城市工作述论》、徐则浩的《王稼祥与党的城市政策》和《王稼祥的历史意义》、冯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城市问题的思考》均是以老一辈革命家的著作,如文选、著作选及档案资料等为基础,对他们在不同时期的的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思想进行分析总结。

(2)对建国初期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于晶娜的《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城市接管政策》、王善中的《建国初期的社会改造》、李文芳的《中共接管城市的成功实践》、韩广福的《论解放战争时期党接管城市的工作》、董国和的《从看城市接管工作》、何虎生的《解放初期接管大城市经验研究》、李良玉的《建国前后接管城市的政策》、蔡双全的《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政策》、王盛开的《抗战后期解放战争初期党的城市政策的演变》、沙健孙的《全国解放战争后期党的新区城市政策和城市工作述论》等文章则结合老一辈革命家的著作,对我党城市接管的一般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对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

(3)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进行研究。胡其柱的《中共对青岛的接管与重塑》、庞松的《略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上海的接管》、钟雪生的《解放初期桂林市接管工作研究》、谢卫的《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济南的接管》、韦大林的《解放初期安徽城市接管工作的基本经验》、李平的《建国初期南昌私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改造》、朱红霞的《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研究》、余平:《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社会的改造和整合》、李占才的《试析建国前后共产党接管城市及其对国有资产企业的管理》等文章分别以某个城市或者社会改造某一方面为背景,对其接管与改造过程进行分析,这是对原有的政策的丰富和发展。这些文章虽各有特点,但却大同小异,都基本上遵循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这一思路。

(4)对城市军管会的研究很丰富。建国初期,中共对城市的接管和社会改造均是靠军管会来进行的。因此,对军管会的研究是对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研究的关键环节。何虎生的《论新中国建立前后军事管制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王曰国的《解放初期上海市军管会组织系统研究》、辛航的《北平和平解放初期的军管会》任冬梅的《解放初期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研究(1949~1953)》等文章对军管会这一过渡政权形式进行了论述,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其不足进行了分析。

以上诸多文章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吉林大学王金艳的博士论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作者在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查阅了众多权威的原始文献,从理论上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证。第一部分首先分阶段对抗战后期到建国初期党接管城市的决策、进程特点进行叙述;第二部分则对指导党接管城市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城市观、新民主主义理论)进行阐述,然后从城市改造、管理、民主建政、依靠力量等不同方面进行具体的理论阐释;第三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五个方面叙述党接管城市的基本政策;第五部分分别以沈阳、北平、天津、上海为个例,详细介绍对这些城市的接管过程和成功经验;最后对党接管城市工作的战略地位和经验启示进行概括。该论文可以说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成功继承与创新发展。

注释:

1]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27页.

2]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636页.

3]学习和时局,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946~947页.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第3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同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家也关注城市社会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如沪江大学对广东凤凰村和沈家行的调查,李景汉对北京人力车夫生活费的调查。调查成果有影响力的如李景汉的《北平郊外至乡村调查》、陶孟和的《北京生活费之分析》、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和《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林颂和的《塘沽工人调查》、施裕寿等人的《山东中兴煤矿工人调查》等。上述调查大多是针对某一个城市进行的,但也有学者对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严景耀指导学生采用人类学实地调查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进行犯罪调查并写成《中国监狱问题》等专着。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目的上侧重于社会改良的现实性目标,而忽视了以社会结构为考量的学术型目标;在方法上过于注重经验型的社会事实,而忽视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理论建构;在内容上往往集中于某一群体或某一方面的调查,而忽视了城市综合性社会问题的研究。

在“观点”和“方法”的提出及学科建设方面,一些社会学家在城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建构方面进行了尝试,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当属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和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这是两部系统性较强的城市社会学着作①,对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景超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25年至1928年期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社会学,随派克等学者从事都市社会学原理的研究,必定深得“芝加哥学派”的真传。其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唐人街:共生与同化》,从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讲起,研究了唐人街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及家庭生活等,同时对唐人街的生活组织、帮会、通婚、同化、边际人等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吴景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正是他作为“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学研究开创者”的奠基之作。1928至1931年,吴景超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间出版《都市社会学》。

该书是中国最早的都市社会学研究着作。全书共计四章84页,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首先,深刻地探讨了两个关系,一是都市与附庸的关系,都市离不开它的附庸,都市及其附庸构成了都市区域,都市区域是研究都市经济的基本单位。都市繁荣的标志是看它的附庸的富饶程度及工业化水平。都市与附庸的关系不是看两者的远近,而是看两者之间的交通,交通是沟通都市与附庸的“唯一妙法”。吴景超还对居民在都市中的“自觉观念”进行了论述,他指出,“都市居民应该有一种自觉的都市观念,时时刻刻去研究如何发展他们的都市,如何保有他们的附庸,如何发展他们的商业势力到别的都市的附庸中去”。二是都市间是互助与竞争的关系,从互助关系看,都市之间应常通有无、货物流通,这样才能达成“共赢”。从竞争关系看,都市间存在贸易竞争,这种竞争是国际性的也是局部性的。

其次,富有洞见地分析都市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及城市化问题。吴景超认为,都市人口增长的方法有三种:人口的自然增长、移民(人口流入城市)、扩充市区(把附近市镇和乡村划归都市)。可以说,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城市化理念,他认为,中国有大约75%的

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极其低下,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发展中国实业,创造中国的都市,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以及一切游手好闲的人,到都市中去寻生活,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8]。中国人口集中到都市,是大势所趋。第三,提出了都市问题的研究方法。要找出都市病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恰当的对策。寻找都市病态原因的方法是实地调查研究,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然后才可以谈都市改良,谈都市控制。都市中各区域的环境不同,人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研究都市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暗射地图”,把社会问题的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然后再根据地图开展实地调查。①研究都市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都市区域发展史研究。 此外,芝加哥学派在都市研究中综合统计法、个案法、自传法,以此弥补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最后,强调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他认为,都市社会约束人类的力量还比不上乡村社会,这是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便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交往紧密,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乡村“舆论”的监督,宗族、家族、家庭等因素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而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人们互不相识,“舆论”的约束力较小,个人行为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完备的约束手段。除了“舆论的制裁”之外,人们的行为还需“良心的制裁”。都市社会较之乡村社会,以道德律令为根源的“良心的制裁”要明显薄弱许多。因而既要重视道德、宗教、舆论、良心等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也要重视法律等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

应该说,吴景超在《都市社会学》中提出的观点、思想和方法是对现代文明都市发展的深刻思考,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价值,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中,其意义更加凸显。与吴景超作为知名社会学家的身份不同的是,邱致中虽然获得过社会学博士学位,但更多是以市政规划专家的身份示人。1933年从暨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也在上海江南学院讲授“都市社会学”课程,因资料匮乏,故自制讲义,先作《实用都市社会学》,后着《都市社会学原理》。1934年,两本着作相继出版。《实用都市社会学》共15讲,详细论述了都市的形成、意义、公共建筑、工业区域、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市政交通、卫生、金融机构、文化、人口、政治组织、行政、政党、职业团体、流荡与寄生阶层等。该书仅仅是对都市构成要件的分类概述,在应用社会学视角方面却有所欠缺。《都市社会学原理》恰好对此进行了弥补。

《都市社会学原理》共10章,首先对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都市社会学是阐明都市社会的组织,并科学地论究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灭,而理论地探寻其构成及进化的内在的必然关系的科学。都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都市的物理形态,更主要的是基于物理形态条件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广义的都市社会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都市社会历史学、都市社会构造学、都市社会政策学。而狭义的都市社会学仅指都市社会构造学,范围包括都市社会经济构造、社会构造、政治构造、文化构造。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方法和伦理的方法,哲学的方法主要是不带成见地观察事物、收集资料、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方法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准确而非谬误的解释并作出推论。

其次论述了都市社会的起源、分类、进化、环境、构造、人口、政策、发展趋势等内容。其中论述最为深刻的当属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关系。邱致中先生认为,都市社会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都市社会是从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农村社会相互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物物交换的时代,都市社会附属于农村社会,都市内部还带着农村的性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中,两者的关系从交换形式上,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交换的性质上看,又是相互对立的。从人口变化来看,都市人口因都市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农业的落后使农村人口减少,集中于都市。都市社会吸收农村人口,不仅从数量上吸收,还从质量上吸收,一切农村里的优秀分子都被城市的文化所吸引,离开落后的农村,集中到进步的都市去。再从政治文化看,资本主义一切政治与文化,都支配着整个农村社会。现代农村与都市之间交互影响,或者说是一个矛盾的循环,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这是矛盾的一面;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恐慌和文化畸形,这是矛盾的另一面。

而对于都市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娼妓问题、犯罪问题、卫生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因而解决都市社会问题就要找出并改革蕴藏在社会内部的制度性矛盾。最后,作者还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都市社会学史等,即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产生背景、研究旨趣及主要的研究内容;都市社会学的雏形及其发展;都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都市社会学发展现状。

总的来讲,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呈现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新观点和较为科学的新方法,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则在学科发展史、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方面有所建树。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晚于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以下简称“吴文”)5年出版,期间并未出现中国学者撰写的城市社会学着作。因而邱致中编写《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时候,参考资料极为匮乏,必然会对吴过深入的研读和思考。于是,在《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最后一章里,邱致中结合孙本文对吴文的评价,进一步阐述了其贡献和不足。在贡献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社会学的观点,二是注意研究方法。在不足方面,吴氏仅仅介绍了都市研究的大体内容(都市的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以及中国的都市研究,并没有在学科意义上探讨都市社会学之所以成为学的根据。

第4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设计理论;区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4-0167-02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概念

1.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则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

2.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Urban Design),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其研究范畴与工作对象过去仅局限于建筑和城市相关的狭义层面。但是,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建筑学等较有历史传统的范畴类似点,城市设计这一范畴在20世纪中叶已经开始变化,除了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建筑学等范畴的关系日趋复杂,也逐渐与城市工程学、城市经济学、社会组织理论、城市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城市史、市政学、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与实务范畴产生密切关系,因而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跨领域学科。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各自的功能作用

谈到功能作用,两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城市规划所处理的空间范围较城市设计为大,两者在处理空间的层面上也存在差别,具体的差异如下:

1.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的复杂巨大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发展与运行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住宅及其环境问题是城市的基本问题之一。美国社会学家佩里通过研究邻里社区问题,在20年代提出居住区内要有绿地、小学、公共中心和商店,并应安排好区内的交通系统。他最先提出“邻里单位”概念,被称为社区规划理论的先驱。后来建筑师斯坦因根据邻里单位理论设计纽约附近雷德布恩居住街坊,取得重大成功。雷德布恩式的街坊被视为汽车时代城市结构的“基层细胞”。邻里单位理论本是社会学和建筑学结合的产物。从6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它不尽符合现实社会生活的要求,因为城市生活是多样化的,人们的活动不限于邻里。邻里单位理论又逐渐发展成为社区规划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则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

2.与城市规划不同,当代城市设计的主要处理对象是“城市的一部分”。非常常见的情形则是,城市设计工作被镶嵌在更大范围、更长期的城市规划工作之中。当城市计划将城市区域中的各种主要机能区域(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自然或历史保存区等)予以选址之后,城市设计专业便得以接手城市规划未来更为详细处理的工作――在各个特定区块之中,建立其空间组织与其所属建筑量体的整体形构。

3.综其所述,城市规划所处理的空间范围较城市设计为大。城市计划工作的空间尺度,不仅超越城市中的分区,还涉及整个城市的整体构成、城市与周边其他都市乡村的关连。城市计划工作经常需要考虑都市在更大范围中的定位,此处所指更大范围,可以指涉都市群、“区域”(以区域计划专业角度所认定的区域)、省、邦、国家,甚至国际政经网络,而这些往往是都市设计较少着墨的问题。举例而言,在处理城市交通系统时,城市设计所面对的问题经常是公交车站或轨道与社区的关系,例如社区居民如何便利安全地往返于住家与公交车站、公交车站在社区生活中的服务功能与其他社会意涵,轻轨轨道与社区景观如何和谐地共构、公交车辆行驶对社区生活的妨碍与防范等;相对的,城市规划专业经常需要考虑大众运输路线所延伸服务的其他城市、郊区或乡村,以及这些地区透过大众运输路线与城市所串连而产生的整体社会现象。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还在其他几个方面有所差异:城市设计不需要在互相冲突的城市机能之间决定城市内各分区的土地使用问题,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工作。城市设计专业则比城市规划专业者较少涉入城市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城市规划专业者与城市设计专业者,都需要面对相当广泛的社会、文化、实质空间规划设计议题,其差别主要是在于对象、尺度、程度等的差异。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交叉关系

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

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问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叉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在还没有进行规划之前,就委托进行“城市设计”,这种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漂亮的模型和图纸上,很难说有多少现实意义。

四、结论

协调好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在两个尺度平台上各自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才是未来学科整合的方向。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吴迪.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心得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

[2]刘四青.浅谈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地位及其作用[J].当代建设,2003,(6).

[3]何世源.浅谈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7,(26).

第5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营销;4PS理论;海洋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050-02

城市营销学,是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城市科学、产业经济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其核心就是将城市的各种资源以及所提供的公共产业或者服务以现代市场营销丰富地向购买者兜售。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文化发展对经济和社会都有积极贡献。经济贡献包括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可刺激消费、增加GDP,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联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贡献包括更新民众文化观念、提高民众素质、形成特色文化地区、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随着城市营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城市营销不只限于经济方面,也涉及诸如环境保护、地区形象建设、公共利益等内容。城市营销的内涵在于满足全方位的顾客需求,这就要求对城市营销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经济范畴,为使城市营销持久高效,应充分意识到营销中的文化要素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注重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让城市营销的对象(居民、投资者、旅游者、企业等)在获得城市产品和城市服务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满足,从而树立起城市优秀的积极的正面形象。

大连市三面环海,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海洋文化是大连这座海滨城市的特色文化。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从2003年开始,“打造文化大连”成为大连独有的城市文化品牌。大连要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寻觅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开放型、国际型、合作型的海洋文化,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建设。

虽然对于城市营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但是,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城市营销的理论框架已经初显雏形。本文将使用4PS理论即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进行展开,系统研究城市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 海洋文化产品策略

海洋文化产品是海洋文化供应者提供给消费者的海洋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按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分为经营性和公益性文化产品。按产品属性可分为物态文化品,如海洋工艺品、玩具、服饰等;服务文化品,如广告、咨询、娱乐等;活动文化品如社区活动、运动比赛等;内容文化品如电影、书籍等;文化设施包括承载各种海洋文化品的场所和设施,包括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所。这些涉海产品在要在文化发展的导向和宏观规划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 海洋文化渠道策略

主要做好海洋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要努力争取各方面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支持和鼓励社会投资。要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海洋文化建设专家和人才,整合本市涉海人才资源。要打造好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产品,同时也要抓好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和系列文化活动。要重组和调整海洋文化产业结构,创新和开发海洋文化新产品与新服务,大力发展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海洋支柱产业,使海洋文化产业成为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3 海洋文化价格策略

Burgess通过对英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广告材料的统计分析,发现所有广告都竭力强调的两点城市形象:一是经济优势。区位和商业优势、可靠的劳动力、廉价的租金和政府政策提供的金融诱导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意向等,都是宣传材料中竭力渲染的内容。二是生活质量。地区生活质量是通过一个地区的景观环境形象、人民和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来反映。根据城市形象形成的规律,可以通过文化编码的方式策划出富有吸引力的良好城市价格定位。以此吸引目标群体,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4 海洋文化促销策略

第一种是利用广告进行宣传。首先是通过新闻媒体如电视、广播等影视手段做广告。其次是通过城市指南、宣传册、互联网页和期刊杂志上的广告进行宣传。西方城市广泛地开展着城市形象运动。他们通过新闻宣传媒体制作大量的广告,精心设计并印发宣传册子,竭力宣传自己具有某个大区域的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区位。

第二种手段是利用重大事件制造轰动效应。通过重大事件,如全运会、足球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涉海博览会、海洋有关国际会议,文化活动如海洋文化节、沙滩艺术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电影节等,以及各种节日和贸易集市等进行宣传、交流。在宣传活动中,要强调大连城市的生活质量和浓厚的海洋文化,如城市狂欢节、沙滩盘球赛等体育赛事等。这些宣传手段对扩大海洋文化的宣传,提高城市的整体知名度,增强城市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吸引人们前往旅游观光,切身了解城市、体验城市,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三种是提升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塑造滨海现代城市景观,满足人们对生产和生活条件和环境的要求,建设一个适宜居家生活、企业发展、商务活动和旅游的海滨可持续城市。城市景观例如沙滩建设,海之韵广场和港湾桥等有海洋特色的景观修建等既可以被看作是大连城市形象重塑的一种体现。在海洋文化的建设中,城市景观起关键性作用。

总之,要重新审视、科学论证大连市海洋文化资源前景。大连是因海而生的,从产生之初就受到海洋文化的滋养,具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色。就文化而言,大连文化是以齐鲁、东北、俄国、日本等文化为底蕴的复合型文化,彰显着海洋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海洋文化正是大连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要打造好海洋文化,要充分挖掘、整理城市海洋文化的脉络,应用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海洋文化资源,根据大连城市历史发展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济环境等特质,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论证,对大连市的特质海洋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的新亮点。同时,只有创新观念,才能切实增强海洋文化的发展活力。大连市应从城市战略发展的高度,树立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观念,无社会各界,都要立足岗位和实际求创新,力争将大连建成以“中外海洋文化交流的窗口、现代海洋文化人才荟萃的中心、海洋文化艺术精品的基地、海洋文化产品交易的市场”为主要内涵的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白长虹.从城市营销到城市文化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08,(2):80-84.

[2]郭国庆,刘彦平.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C].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04.

第6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幸福城市 幸福感 城市性

人的幸福感与城市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城市是人类聚落的一种形式,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影响着人们幸福感的变化,又为人类的进步提供可以依赖的环境,同时,人类的认知、需求和行动刺激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是城市发展的建设性动力。基于此,近年来对幸福城市的研究受到了大量关注,并形成了多种思路。

一、幸福感与城市性:幸福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

幸福研究及城市研究本是两个独立理论体系,但在齐美尔等经典社会学家著作中,城市影响着城市人的心理感受,因而,幸福感与城市性密不可分。

齐美尔在《都市与精神生活》中探寻了城市生活与人们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活的紧张刺激、市场对城市关系的影响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特征。由于都市人生存方式的复杂和广阔,迫使守时、计算、准确成为生活的必需,紧张的生活节奏让都市人产生了腻烦的心理。大都市一年一度的商品交易将整个世界的产品聚集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商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每一种精致与脆弱的情感都被所提供的商品之巨大效应所侵犯,而且看上去还造成了错位”。[1]

齐美尔通过对城市生活的思考,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都市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都市喧哗、热闹的氛围却不能掩盖都市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齐美尔的研究不仅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市图像,而且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迪:理解现代人的情感不能脱离生产和制约他们的文化情境,幸福感变化的原因不在于城市本身,而是源于城市结构、城市生活等特质。

首先,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人们的幸福感受其影响。个人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即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一种功能性整体,任何复杂的大系统都由众多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确保大系统的有机存在。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系统构成了城市社会结构整体,人类身处其中,与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同时与多个系统发生联系:城市系统可以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各种资源,幸福感的产生有赖于需求满足与否,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有利于自身成长的资源,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文化建设为例,从本质上说,文化休闲条件的进步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存和进步,与人们的幸福感密不可分,正如法国社会学家J.杜马兹迪埃所说,休闲具有放松功能、消遣功能和发展功能,许多专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休闲与幸福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将现代生活从占统治地位的异化生产方式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将现代人从工业社会的“铁笼”中解放出来,是发展城市休闲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

其次,城市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空间,与市民的幸福感有很大关系。城市是人类的聚居场所,不同的行为场所构成了多样的城市空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休闲广场为人们娱乐休息提供便利,住房是人们家居活动之所,办公楼是工作和人际交往的重要环境,商业街为商品交易开辟集散市场……这些空间既是物质性的,又是社会性和情感性的,比如住房不仅满足了人的生活需求,而且影响了男女青年的婚姻和人们身心的健康,人们在某个小区长时间居住之后,熟悉了地理环境,形成了稳定的社区交往关系圈,就会对自己的住房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是目前,住房问题形成了城市突出的社会问题,某些城市出现了房价“高烧不退”、住房倒塌、住房倾斜、屋顶砸落等问题,普通市民承受着巨大的购房压力和房屋安全压力,限制了人们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幸福感何从谈起?

最后,城市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把幸福作为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财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系统多层面的深刻变化,但这些变化必须通过城市公民来完成。在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增长和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但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到极限,必然转到生活质量方面的提高。“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指出,人本化生活的最重要目标是追求幸福,而不是财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而是人民幸福的最大化。人民幸福的最大化同时也是人的个性全面进步,影响幸福感受的客观因素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人们在城市的全面发展中满足需求、提高素质和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就业、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因素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和幸福感。

二、幸福城市研究:幸福感研究的组成部分

总体来看,目前,幸福城市研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主要还是关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在个体层面上,主要关注城市居民对自身生活不同领域的满意度评价及其幸福感受;二是在公共生活层面上,将城市作为分析单位,研究城市这一巨型系统诸多方面对幸福感的影响。国外的幸福城市研究主要关注于城市发展、城市政策等建设实践,而国内幸福城市研究在理论上开启了不同的思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铺垫。

(一)国外幸福城市研究

国外有关幸福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将有关幸福的经验研究数据用于城市发展的社会评估(包括政策评估)。如,评估公众生活质量,监控社会的进步与后退,评估老龄政策、住房政策,以及一些激进的社会改革方案,等等。[2]

第二,以提高幸福感与生活质量为导向的城市发展运动。这类活动虽然名称各异,类型多样,但也有很多共同的因素,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中,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每个城市一般都会依据各自的历史、人文、经济和人口特征,为城市发展制定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作为城市发展的依据,其根本宗旨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的可续性。比如近年来,日本东京提出“文化东京”的城市建设目标,实施“东京心灵革命”计划,核心是强调对人的素质教育,提出培育和发扬正义感、伦理感、关爱他人的品质等。

其二,由城市政府机构牵头,联合学界、商业界和社会团体共同开展城市建设研究和干预行动,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吸纳公众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努力培养共同的社区意识。比如韩国首尔市,众多专家在广泛听取普通女性意见的基础上,实地考察地铁、小学、社区文化中心,“打造使女性感到幸福的城市”,充分考虑了女性的需求,突出了“关爱、就业、舒适、安全和便利”这五个重点。

(二)国内幸福城市研究

近年来,幸福感问题始终是各地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同时也进入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关注视野。在这些研究中,有三条引人注目的思路:一是城市居民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二是幸福城市排名研究,三是主客观生活质量融合的幸福指数尝试。

第一条思路以心理学家邢占军的城市幸福感研究为代表。2004年至2006年,邢占军等人采用逻辑分析与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幸福感体验论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抽取北京、沈阳、昆明、西安、广州、杭州六个城市的3000多名居民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除了个别体验上的差异外,南北方居民之间、东西部居民之间的幸福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该项研究还从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支持等方面考察了与城市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将每个样本城市的数据与全国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这种思路的意义在于:一是建立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幸福感的新理念。二是在分析过程中借助了统计学知识。一方面,在施测之前,采取了严格的测量学验证,分别用国外幸福感量表和自编量表对城市居民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自编量表进行了修改。另一方面,运用方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结合相关理论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三是对几个省会城市的居民幸福感进行了比较,并验证了全国调查数据,具有深刻的科学意义。

第二条思路以奚恺元的城市幸福感排名为代表。对城市进行排名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影响突出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世界银行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城市投资环境排名等,在我国较早开展幸福城市排名研究与实践的是经济学家奚恺元,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开展了五年较大规模的幸福感调查活动,社会影响较大。该调查内容涉及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发展速度、文明程度、赚钱机会、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房价、人情味、治安状况、就业环境、生活便利等12个具体指标,评选标准依据奚恺元的幸福学评价体系,该体系认为,测量市民对城市的态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感受,即城市市民对城市的某个方面的感觉,分为“非常开心”,“一般开心”,或“不开心”;二是通过行为,即被调查的市民是否愿意留在目前所居住的城市,或是否希望自己的子女留在现居城市,分为“愿意”或“不愿意”。然后将不同的选项折合成具体分值,进行综合比较后得出先后排名。这一思路的意义在于:一是这种幸福城市排名事实上已成为反映城市发展质量与水平、展现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由于幸福问题的终极性,同时也由于它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独立性,城市幸福感排名的新量度很有发展潜力。二是调查内容涉及了影响幸福感的多个城市建设层面,可以比较直观和具体地看出幸福城市的客观因素。

第三条思路以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为代表。生活质量满意度是社会学对幸福感研究的一种思路,美国和欧洲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进行过考察,近年来也出现了主客观指标融合的研究,南京市社科院着眼于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评价,结合社会生活环境及个人生活状况两个维度,运用坎贝尔等人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通过方差检验、相关分析、因素分析等社会统计学手段,考察幸福感指数的影响因素。该研究具有的意义在于:第一,本研究以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概念为基础,并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幸福感,丰富了幸福感领域的研究,符合迪尔凯姆所说的,社会现象要“从社会本身的性质中去寻求对社会生活的解释”,“集体的表象、情绪和倾向的产生原因,不是个人意识的一定状态,而是整个社会所处的各项条件”。[3]第二,本研究不仅考察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状况、职业、收入等诸人口特征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而且结合南京的实际情况和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满意感,采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从宏观角度看,对幸福感的研究涉及南京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成绩,从微观角度可以反映个体对于自身生活状况的认知,比较真实和具体地反映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丰富了城市建设尤其是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建设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齐美尔著.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39.

第7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现代城市林业建设,就是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谋划林业发展,促进林业社会化、生态化,使林业发展融入到城市整体发展中去,充分发挥林业多种效益,维护生态安全,进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生态保障功能,建设生态系统稳定、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优良的和谐林业[1-4]。

2 现代城市林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2.1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理论比较倡导生态化,对生态思想进行传播。生态化,就是将广义的生态系统当成是一个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生命体,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生态关系当作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在对自然规律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公正地对待广义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因子与关系),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融入生态学的规律。这种生态化了的世界观就是生态观[5-6]。

2.2生态环理论

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杜能环只对经济指标进行考虑,而在和谐城市的总体布局中,应对生态、社会、文化及经济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因此,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及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要以当地的社会及自然条件作为基础,将当地的文化历史注入其中,科学地进行布局和规划,可结合生态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历史学及系统学等手段。

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生态巨系统,建设和发展城市,均要以尊重生态学规律为前提,为人类的健康与幸福服务。因此,在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对生态容量理论进行应用,科学布局,并对生态、文化、社会及经济等因子进行综合考虑,将城市建设成一个功能丰富、生态安全的“生态环”,即城区、环城公园、森林公园、半农区、农业区、牧业区、林业区,其中城区主要是人类从事生活生产的场所。环城公园是供城市居民度假及休憩的场所,同时还是消解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场所。该处所说的消解生产生活废弃物,不是简单地对垃圾进行填埋和焚烧,而是通过回收、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肥料,用于园林植物的培育中。森林公园是城市生态的保障区,可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进行消解,将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提供给市民。此外,其还是客运和货物中转区及过境车辆的绕行区。半农区为城市与农区的缓冲区,可进一步消解城市的环境污染,为城市生产生活及园林绿化等提供非食用性的农产品。农业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农产品的场所。牧业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牧产品的场所。林业区是区域发展的生态基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林产品的场所[4,7-8]。

2.3社会化理论

个体为适应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经由教育活动或人际互动、个体认同并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内化至个体心里,成为个体价值观与行为的准绳,该过程叫做社会化。

个人社会化指的是自然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社会行为规则的过程,即自然人个体的社会化;团体组织的社会化,是指某一团体、组织等特定自然人集合体在社会实践中,集体获得社会行为规则的过程,即这一团体社会化。

生产社会化,是生产者通过广泛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环境中,经由互动、认同、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内化生产者个体行为规范,同时积极参与社会价值体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9]。

2.4和谐发展理论与和谐林业理论

和谐发展就是根据广义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广义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实现生物圈稳定和繁荣,达到天人合一、人地共荣、人人幸福的目标[10-15]。也就是说,和谐发展就是不断追求广义生态系统的健康。如果从狭义的生态系统去看,就是追求3个系统的健康:生态系统的健康、社会系统的健康、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和谐林业理论认为,林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而是融入社会・生态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区域上可涉及到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包括平原、岛屿、湿地、荒漠、山地、城市、海岸、草原,林业是人・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维护社会・生态系统和谐的主体之一[16-18]。因此,笔者认为和谐林业应该是:以 人・地系统为对象,和谐地对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以促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平衡的实现;在和谐林业中,最高目标即为达到人地共荣。因此,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协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全社会共同参与,采用生态化技术,协调人与环境、人与人、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生态文化进行倡导,以人类生理系统及心理系统的健康为目标,促使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荣[5]。

2.5现代化理论与现代林业理论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19]。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可以理解为4个亚过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工业化、都市化。

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现代化研究成果的集成,大体上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三大体系。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20]。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个人、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将是新现代化,不同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经典现代化;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淘汰,甚至是否定。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林业理论是在我国生态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根据许勤统计,现代林业理论有6种模式的表述,其中以江泽慧的“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为主流表达模式,并逐渐发展成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三生态”理论。另外,李丽、陈建成、陈贵松还将平衡论、造血论、参与论、预警论、跨越论融入现代林业理论,其目标就是重点解决我国的生态危机。

3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工作总体取向和保障生态安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三生态建设林业主题,以城市现代化和林业现代化建设为突破口,从林业方面着力解决环境问题,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游憩四大重点,充分发挥城市林业的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主体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全面推进现代城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的新型发达城市。

4基本原则

现代城市林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城乡林业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原则;坚持改善环境、消除污染、美化居住环境的原则;坚持立足资源、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解放和发展城市林业生产力的原则;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多渠道投融资的原则;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人才强林的原则。

5安庆市现代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5.1发展基础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安庆市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铜陵市、池州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的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3个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和巢湖市。

安庆市是全国重要的油、棉、粮、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石油化工及纺织加工业基地。工业初步形成了轻纺、石油化工、建材及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安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辖7县1市3区,共设19个街道办事处和102个镇、61个乡、1 226个居委会、1 608个村委会。另外,省属农垦企业华阳河农场和皖河农场均坐落在市境内,总人口609万人,其中农业人数509万人。

5.2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理论观念障碍。缺少正确的生态观。由于发展决策者缺少生态化观念,不了解生态健康的内涵,把现代化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化、商业化、货币化,在发展决策时,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时,生态为经济让路事件屡见不鲜。

5.2.2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山区,生态功能脆弱。安庆市林地面积虽然占土地总面积的38.8%,但分布不平衡,资源大多集中在岳西、太湖、潜山3个山区县;林业用地面积占67.7%,林地面积占63.1%,活立木蓄积占62.5%;全市有林地中,中幼林所占比例近70%,林分郁闭度低,蓄水保水保土功能较差,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虽然得到治理,但整体生态功能仍很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4 00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其中中度以上流失面积逾1 000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5%,年土壤流失量2 000万m3。

5.2.3林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差。由于林业经营管理粗放,林业产值低,林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10%;由于森林质量不高,生态保障能力仍较弱,局部地区生态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且治理难度大;城乡生态建设统筹不够,重远山造林绿化、轻身边增绿工作,城镇、村庄、工矿区等人口聚集区的绿化工作相对薄弱,人居生态环境改善任务繁重;林业再发展能力弱,林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加之林业生产周期长、短期效益不明显,贷款和社会融资困难,投入严重不足。

5.2.4工业化水平低。安庆市工业化水平偏低,产业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改造速度不快,竞争能力差。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重工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工业有待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城镇化建设步伐缓慢。

6安庆市统筹城乡林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按照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保障生态安全、美化人居环境、促进林农增收、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结合林业分类经营,在总体上,将全市分为大别山旅游生态区、丘陵圩畈商品林与农业经营区、安庆市区园林城市与工商业区三大林业发展区域;在各行政区,以中心集镇园林绿化为点建设森林生态网络城镇生态结点,以道路、河流堤岸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构建生态防护林网,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其他山地及重要生态区位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林保育区,以丘陵圩畈为重点建设高质、丰产、速生的工业原料林区。

通过安庆市现代城市建设,基本建成以安庆市区为中心,包括安庆市郊、重点中心集镇在内的园林型工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林产品加工集贸中心;结合生态防护林网,在丘陵圩畈区建成工业原料林区和其他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对生态林保育区将保护与改造相结合,提高公益林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旅游功能;以天柱山为中心,综合开发其他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深度发展黄梅戏文化,充分发掘安庆古皖文化和名人文化,开展传统产品逆开发,将安庆建成文化旅游城市。

7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2-223.

[2] 张国庆.论城市建设的和谐性[EB/OL].(2005-02-03)[2006-02-23].http://省略/htm/jjlc/glkx/2005-02-03-18260.htm.

[3] 张国庆.和谐建设现代城市[J].绿色中国,2005(6):55-57.

[4] 张国庆.和谐的城市布局[EB/OL].(2008-01-18)[ 2009-02-05].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4628.

[5] 张国庆.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EB/OL].(2008-01-11)[2010-03-01].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7.

[6] 张国庆,赵文琴.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和谐森林文化体系建设[EB/OL].(2010-12-22)[2011-02-12].http://club.省略/bbs/viewthread.php?tid=267442.

[7] 张国庆.都市化: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EB/OL].(2009-01-18)[2010-08-06].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210619.

[8] 统筹城乡林业发展研究――以安庆市为例[EB/OL].(2009-09-09)[2011-10-03].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 do=blog&id=254528.

[9] 张国庆.论社会化[EB/OL].(2008-03-30)[2009-10-11].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9897.

[10] 张国庆.再论和谐发展[EB/OL].(2001-01-08)[2006-04-09].省略/bbs/dispbbs.asp?boardID=5&ID=1351.

[11]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79-83.

[1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版):69-79.

[13] 张国庆.按需育林,和谐发展[N].安庆日报,2002-01-19(1).

[14] 张国庆.试析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EB/OL].(2004-03-24)[2006-04-09].http://省略/htm/jjlc/hgjj/2004-03-24-16469.htm.

[15] 张国庆.从林业系统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的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4(3):37-41.

[16] 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37-38.

[17] 张国庆.从森林法看环保法规[J].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5(2):23-28.

[18] 张国庆.生态原则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2001(1):31.

第8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道德适应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由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农村土地被政府征用,各地开发区、工业园区不断建立,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被迫向城镇转移,在身份、文化、经济、居住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发生变化,最终发展为“失地农民”。城镇化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这部分人的身份要从农民到市民转变,在伦理道德方面适应城镇生活。下文对道德适应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城镇化转移的理论探索

(一)国外移民理论。

在早期移民研究中,英国莱文斯坦从经济学、人口学和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研究19世纪的移民现象,提出了11条移民规律,奠定了移民研究的基础。美国伊沃里特从行为决定视角出发,提出了来源地、目的地、中间障碍和个人四个因素影响移民行为和移民过程。1970年马卜贡杰针对非洲农村到城市的移民现象,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系统分析模式”,其构成要素包括环境、移民、潜在的控制系统和调节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针对农村移民的研究屡见不鲜,那么国外这些观点对我国农民的城镇融入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边缘化理论。

“边缘”最初是生态学名词,是指两个物体或两种环境相接触的部分。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应用于社会学领域。后来美国学者帕克在研究美国城市问题时把“边缘人”比喻成“文化上的混血儿”,并明确将它界定为那种游离于一个以上的文化或社会环境中的人,是那些处于社会结构边缘的个体。 我国边缘化理论主要被用于边缘群体的研究,如农民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失地农民,他们有都市和乡村两种人格,是传统性和现代性的代表,是游走在城乡间的“边缘人”。

(三)文化适应理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拉尔夫・林顿和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等人共同起草并发表了《文化适应(涵化)研究备忘录》,把文化适应定义为:当具有不同文化的各群体进行持续的、直接的接触之后, 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之而发生的变迁。这也成为了今后人类学界对文化适应的基础理解概念。文化与道德是密切关联的,精神文明的创造离不开相应的良好道德规范及人的良好道德品质,所以说文化适应往往也影响着道德适应。

二、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内涵

(一)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从字面上看就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按照帕克的边缘人理论,他们是那种处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之时的人。失地农民是我国的特殊社会发展时期的专属名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产物。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失地农民的界定不同,主要分为社会学和法学两个方面。社会学学者认为,失地农民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城市扩张和小城镇建设而逐步失去林地、耕地等农用地的农民。从法学角度把失地农民定义为因失去土地而失去土地上包括财产权利、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就业机会权利以及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其它权利的一类特殊法律主体。

本研究认为失地农民是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镇建设等的需要征用了农民土地,使农民自愿或者非自愿的失去土地集体所有权和经营权,但现在仍然是农村户籍的人员。失地农民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丧失土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居住到城镇但仍然是农村户籍;面对多元文化选择困难,定位模糊。

(二)道德适应。

道德一词最先出现于荀子《劝学》中:“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文化中,道德(Morality)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主要是指风俗和习惯。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标准。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社会学看,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 《社会学词典》将“适应行为”解释为“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即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失地农民被迫从农村来到城镇,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发生的变化,他们不得不进行自身调整,在生产方式、人际交往、价值观念方面随之改变,来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

失地农民的道德适应过程是以城市文化为参照的。基于规模、人口密度和社会复杂性的不同,城市具有其有别于乡村的一整套社会与文化特质。它不仅仅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它还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失地农民道德适应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认为,失地农民道德适应是指农民失地进城后基于对乡村伦理和城市文明两种文化的认识,在道德认识和情感、道德行为和方式、生活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意识、有倾向性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三、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特征

1、整体性。失地农民失去原有居住地后一般居住在集中安置地,这样的集中安置有利于政府集体管理和相关政策实施,有利于社区教育和开展社区活动,有利于失地农民进入新环境的人际交往。同时,这样的整体安置也存在问题,使得失地农民和原有城镇居民产生交往距离,难以融入城镇生活。

2、差异性。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差异性主要是指个体差异,不同的年龄、文化素质、生活经历、经济基础、心理机能等,使他们在道德适应上表现不同。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或是已经在城市务工过的农民,对城镇生活适应较快,其道德认知和行为向城镇居民靠拢。

3、过渡性。“生活在城郊村的农民是典型的‘过渡人’。他们当前的生存状况正体现着我国农民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向都市过渡的特征。”

失地农民在原有乡村伦理的基础上,认知新的城市文明,这需要他们不断的选择和调整,寻求最佳的适应状态,兼容城乡两种文明特点。

4、适应性。失地农民的这种适应性表面上被逼无奈的,实际上是一种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理性策略。失地农民只有创造性地选择城乡文明中有利的文化和思想,适应了城镇生活,才能摆脱“边缘人”的身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

四、失地农民道德适应对小城镇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1、进一步完善城镇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研究理论。目前国内学者的关于失地农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色适应和城市适应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2、为小城镇居民道德建设提供伦理策略和文化支持的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加快,道德建设出现的问题可能更多,也更复杂,这些新领域中的新矛盾,需要作出新的道德建设举措和方法。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系统工程,小城镇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道德建设必须保持自身的长效机制,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持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同时有力地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

3、有利于农民市民化和为小城镇德育提供道德方法。新农民是从农民转化而来的,探索其道德适应问题,有助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理论的推进,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小城镇建设理论的研究,提高小城镇居民的整体道德素质。

4、为推动全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新农民主要指城镇化建设中市区土地的农民,是社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物,他们最终会过渡到现代城市居民。因此,加强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研究的成果会为整个城市化进程提供经验。

基金项目:“城镇化转移中新农民道德适应及其教育策略研究”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2JSSPITP1296;小城镇社会理论结构及新农民教育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2JYA002

(作者: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研究生 (教育学原理方向))

注释:

刘建娥.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56-58页.

梅伟娟.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淮阴工业园区的调查[D].西南大学,2011(5).

沈雕.重庆市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建构问题研究――以陈家桥桥东社区为研究个案[D].重庆师范大学,2010(10).

于洪生.城郊村: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务管理调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353-356页.

参考文献:

[1]刘建娥.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56-58页.

[2]梅伟娟.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淮阴工业园区的调查[D].西南大学,2011(5).

[3]沈雕.重庆市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建构问题研究――以陈家桥桥东社区为研究个案[D].重庆师范大学,2010(10).

第9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

1. 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干预策略研究

2. 大学生自杀个体的人格分析

3. 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心理分析

4. 大中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

5.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6. 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

7. 当前大学生活择业倾向研究

8.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9.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失业等)风险控制问题

10. 对白领焦虑症的调查与分析

11. 对当代大学生逃课现状成因以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12. 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13. 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分析

14. 对网络乞讨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5. 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问题研究--以**大学为例

16. 高学历高收入女性与婚姻问题研究

17. 共青团组织与社会工作

18. 关于"爱心超市"的调查与思考--以**大学为例

19. 关于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与思考

20. 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21. 互联网与当前社会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二)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三)

1、(城市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研究

2、(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学探究

3、"富二代"现象或问题研究

4、"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

5、城市边缘群体(如乞丐妓女农民工等)研究(可从生存状况政策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等任一角度切入)

6、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7、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8、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

9、城市某类场所的研究(如公园酒巴饭店娱乐场所等)

10、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11、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12、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13、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启示

14、从广告中探究性别问题

15、从社会化角度谈谈你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看法

16、挫折与逆境总能出人才吗?

17、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18、大学生挫折感的成因及消解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