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城市交通管理范文

城市交通管理全文(5篇)

城市交通管理

第1篇:城市交通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交通;管理;对策分析

1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1.1城市规模扩大,交通拥挤现象严重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员出行的密集性和物资交流的频繁性,增加了城市交通运行压力。(1)机动车数量增长快,道路通行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加快,平均增长速度为20%,虽然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人均道路面积却仍处于低水平状态。(2)路网规划不合理受经济、技术水平的影响,我国现有城市路网存在密度低、功能混乱、干道间距过大等问题,降低了广大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难以满足现代交通出行的需要。如某城市,其城市中心结构显著,居住区和办公区距离跨度较大,且居住区均以办公区为中心,从而导致城市中心矛盾突出。(3)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由于我国对公共交通投入不足、公交优先战略落实不到位,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严重滞后,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缓慢。虽然城市公交数量和公交线路长度增长较以往有所增加,但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1.2停车难的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民用机动车有2.64亿辆,汽车占58.3%,数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汽车总量的15%。中国35个城市汽车超过百万辆,北京、成都、深圳等10个城市汽车超过200万辆。从汽车的千人拥有率来看,我国许多城市理应达到限制小汽车阶段,但从停车管理水平、政策标准、信息化程度等软实力以及停车场配建、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等硬实力上来看,我国一、二线城市最多处于停车发展的第三、四阶段,三、四线城市因停车建设欠账太多,理应处于第二阶段。城市汽车拥有量的不断上升,使得停车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就目前而言,行政办公区、城市居住区、中心商业区等区域的停车问题更加严重。

1.3交通污染

交通给人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城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包括噪声、废气等,以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图3为不同城市市民认为的噪音源比较。据了解,汽车排放的废气占大气污染物质的80%,加之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污染程度进一步恶化。许多学者认为,增加城市汽车的总量,应以道路网络容量为度量,同时也应考虑环境容量。

2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交通管理缺乏全局性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要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高效利用,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效率,避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冲突的现象。

2.2调节城市交通需求结构手段单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通过购买私人交通工具以提高出行速度和质量,从而增加了人们对道路的需求,然而,在城市公交系统建立过程中,并没有实现公交的主体地位,而城市居民对出租车、私家车的选择,造成了城市交通需求结构不合理。若仅通过口号宣传,依靠行政手段改变交通需求结构,则调整手段较为单一,且力度不大,而忽视了经济手段的可操作性与高效性。

2.3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通过研究发现,城市交通管理缺乏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首先,对参与者重视程度不够,在城市交通建设项目中,公众成员较为单一,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监督、自我监督;其次,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部门较多,权利、义务等责任主体不明确,因此,在交通规划、建设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脱的现象;最后,城市居民参与程序不完善,由于工作程序的可操作性有待考证,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越权、执法违规的现象。

2.4城市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技术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交通管理者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交通运行进行技术监控,但存在有些交通管理者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在交通管理过程中执法不当的行为,对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了恶劣影响。同时,执法人员的自身文化背景、管理知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易造成违规现象,且在执法环节过程中,还存在人力化操作较多的情况,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还容易引起管理效能低,执法发生纠纷的情况。

3城市交通管理对策

3.1加快交通管理体制改革

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要求,城市政府急需加快改革,寻找交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保障城市交通合理发展。

3.2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容纳量

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小型交通为辅的城市交通系统架构,以满足城市发展与市民出行偏好所引起的交通需求。因此,努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交通容纳量,改善城市交通运行质量。快速公交系统因其拥有公交专用车道,而行车速度比常规公交快,同时运用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其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特点使得其城市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质量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高密度运转、列车行车时间间隔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辆数多而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轨道交通在运行过程中,不受其他车辆的干扰,车速快,准点性高,舒适性好,能够有效缩短城市居民出行时间。

3.3健全城市交通公共参与机制

健全城市居民参与体制,能够有效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在城市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让交通领域的专家、城市居民及其他行业的代表参与进来,听取他们的建议,能够使得城市交通建设更具有真实性和可实施性。

3.4技术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

在技术手段方面,应引进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系统解决城市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引进智能化的信号灯测算系统,改善交叉口拥堵现象;通过增设电子警察、监控等技术手段规范交通行为,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在行政手段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等方式对交通流结构进行调整。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增收私家车购买税,降低私家车的使用需求;通过合理限行,缓解个别路段及时间段的城市交通管理压力等手段提高交通管理能力。

4结语

城市交通在城市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通过分析城市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交通管理对策,对提高城市交通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依民.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

[2]李貌.昆明市城市交通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3.

第2篇:城市交通管理范文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速度日渐扩大,城市发展进入了战略化发展的新时期,与之相对应的城市交通也就愈加发达。城市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发展的血脉,其发展程度是评判一个城市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因此交通质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在交通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要想保证城市发展的和谐稳定,就需要从实际的情况开始分析,运用现代化智能交通促进新型城市的建设,采取合理妥善的管理方式,提高交通管理质量,改变城市交通发展的症结。

一、城市交通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受到城市发展迅速、人口激增以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城市交通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相对于国外的交通管理发展水平而言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

(一)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发展节奏。近年来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私家车、客车、货车乃至摩托车的数量都有明显增长,路面状况愈发复杂,这就给交通管理增加了难度。随着车辆的增多,我国的道路建设也在不断地完善,公共交通的质量却没有明显提高,不但影响了群众的出行,也加剧了交通管理的难度。

(二)管理混乱。大多数城市的城市规划和道路管理工作是由建设部门、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的,各部门容易出现职能分管混乱的情况,这种多头管理体制最终会导致交通市场管理尺度小、依据小,间接影响了交通市场法制化建设进程和政府的依法行政。只有内部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明确,各级之间的职能清晰,才不会出现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

(三)管理方式不科学、效率低下。由于管理部门众多,机构重复,办事效率低,人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人、才、物等资源的浪费;从管理人员的执业水平上看,一些交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落后、城市交通工程设计和规划不妥善、交通施工人员和监督人员责任心不强、交通工程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差等原因都制约着城市交通的发展。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很多城市,交通建设缺乏有利的监管机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出现偷工减料、牟取私利、质量不佳,交通工程后期维护跟不上等。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使交通工程得到有力保障。

二、对城市交通管理的建议

城市交通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进程,通过改善城市交通管理,推动城市的前进。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趋势是建设现代化的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即涵盖了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道路网络系统,专用的停车站点,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

(一)发展现代化交通,保障城市发展。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将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并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以提高综合效益;交通战略现代化,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

(二)增强城市交通综合管理能力。在现代交通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制定现代化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对城市交通进行全面的管理,从而协调交通运行,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服务。

(三)提高交通工程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完善的交通工程管理体系中,要求工作人员拥有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及各种先进技术;要求工作人员恪守岗位职责,树立公仆意识。因此,在工作中,要适时的组织培训学习,使工作人员掌握最先进的知识技能。

三、结束语

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城市的血管,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全面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城市交通的质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伟.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

[2]潘晓明.浅谈城市交通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

[3]李富国,谢兆斌.浅谈交通工程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2011.8.

[4]罗闪波.论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

第3篇:城市交通管理范文

1.1组织者的构成

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组织者也会因为城市交通管理的内容和特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城市交通管理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组织者,但是组织者的构成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交通管理利用已经成熟的组织机构来组织公共参与。另一种是由于城市交通管理出现特殊情况要组织专门的机构进行组织公众参与。在城市交通建设前期,主要工作是对城市交通项目进行选址研究、可行性分析、城市交通项目设计和规划,这个阶段的组织者主要是政府部门、交通部门和城市交通项目的建设单位,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组织者可以是其中单独一个部门,也可以两个或者三个相互结合组成的。在城市交通建设时期,城市交通项目管理的建设单位起到的作用最大,这个时期可以是建设单位单独作为组织者来组织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在建设阶段,国家政府和交通部门也会有相应的政策,政府和交通部门也可以是组织者。在城市交通建设后期,城市交通项目的建设单位已经完成任务,就不再属于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组织者。城市交通项目投入使用,就需要政府的监督和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政府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是这一阶段的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组织者。

1.2组织者的职责范围

组织者的构成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组织者的工作职责都是一样的。首先要遵守城市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城市交通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对城市交通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去执行,并保证按照规范要求完成工作,使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机制能够顺利的展开。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不能没有计划的进行,这就需要组织者提前规划好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活动原则、内容和步骤,保证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能够井然有序,并且让参与者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在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过程中,组织者要起到监督的作用,让参与者真正的为城市交通管理作出贡献,对于参与者需要帮助的地方,组织者要积极指导和帮助。在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后期,组织者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参与者所提出来的问题和建议,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公布。针对参与者提出来的问题,要积极与参与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整理公布,为后面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为以后进行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活动提供参考。组织者的工作能否做到位,对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组织者不能忽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促进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不断完善。

2工作程序

2.1设定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的设定与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参与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如果工作程序太简单,在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时候,参与者对整个过程的了解程度不高,不能很好的发现问题,也就不能提供更丰富的建议,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作用。如果工作程序太复杂,会让参与者找不到城市交通管理的重点,不能够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和建议。所以在设定工作程序的时候,要结合城市交通管理的实际情况与参与者的工作性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一般由四个阶段组成,即准备阶段、展开阶段、统计阶段和总结阶段,让参与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提高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度。

2.2工作程序的内容

在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一般是对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准备,例如会场准备、材料准备等,在准备阶段还要收集整理城市交通管理前期的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在展开阶段主要是做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城市交通管理的参与者之间对相关信息进行交流讨论,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意见。统计阶段就是将展开阶段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并进行总结,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那些得到采纳的意见,让城市交通管理相关信息保证公开化。在总结阶段,要对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城市交通管理最后决策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参与者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及时反馈,并总结整个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完善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提供依据。

3结束语

第4篇:城市交通管理范文

一、明确交通管理与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关系

遵循“定位要高,落地要实;内容全面,突出重点;谋划长远,立足当前”的原则,《规划》主要从以下4个层面展开。一是交通发展战略层面。站在全局高度,对城市重大交通发展战略,如合理引导机动车发展、加强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切实落实公交优先、鼓励低碳交通方式出行等,从交通管理的角度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以发展的眼光制定中远期相关交通政策、发展对策和实施计划,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二是广义交通管理层面。从交通管理角度对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尤其是道路系统、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停车系统等与交通管理联系紧密的专项。改变当前交通管理较为被动的状况,主动参与上位的交通规划和设计工作,实现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之间的统筹协调。三是狭义交通管理层面。重点围绕市交管局职能,从交通组织管理总体方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交通秩序与安全管理、交通管理法制建设与执法、交通宣传与教育、交管系统队伍与内外协调体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规划的指导、咨询作用,明确行动方略,提高交管行政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四是近期规划实施层面。在上述3个层面交通管理方案制定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交通现状和近期主要发展方向、建设任务,按照系统改善的思路,拟定近期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实施项目,重点拟定交通管理近期行动计划。

二、明确道路交通组织管理总体要求

武汉市“三镇鼎立、江水分割”,城市地域面积大,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交通设施都存在功能、特征和管理要求的差异性。在城市总体交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区域交通设施建设着重点的差异,需要本着“完善设施、挖掘潜力、合理组织、强化秩序”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域、不同的道路等级进行分类。同时,要提出符合实际需要而又比较明确的交通管理总体要求,作为对具体对象制定详细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的指导。一是针对不同的道路等级,提出道路建设技术条件和配套交通管理设施的要求,提出沿线城市土地控制和利用的准则,提出不同方式交通组织和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常规公交、路边停车、货运交通的敷设和组织要求,对潮汐交通、合乘车道、单行线等交通流优化的相关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对于武汉三镇,根据各自的地域特点、用地布局和路网结构,结合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明确交通管理的主要思路和方向,提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做好用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组织管理的有机统一。三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微循环区域,根据其交通特征,从“通达、秩序、慢行、分流”等方面,提出在各自区域应该重点考虑的措施,包括微循环系统建设、单行系统设置、路边停车管理、公交线路优化、交通宁静化等。交通组织管理总体要求的明确,既是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等环节的积极反馈,也是交通管理自身工作的总体部署,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三、落实交通秩序与安全管理具体方案

交通秩序与安全管理是交通管理职能的核心,也是狭义交通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在具备完备的交通设施基础、科学的资源配置体系前提下,为达到城市交通运行目标而采取的引导和优化措施。一是加强交通秩序管理。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大方面明确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的要求,做好不同交通的引导和分流。其中,对于机动车行驶行为主要任务是进行规范,包括规范和管理小汽车的行驶和停放、加强公交专用道和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的建设与管理、对货运交通进行分级和分类禁限等;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主要是给予保障和保护,保证有连续、独立和安全的通行条件,做好与机动车交通的分离,以减少人车冲突、保障交通安全。加强对各类特种车辆的管理,明确渣土车、工程车的行驶时段和范围,采取安装导航系统和限速装置等具体措施加以限制;限制环卫车辆的作业时段,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明确危险品运输车辆、高污染排放车辆、快递车辆的禁限管理。二是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借鉴瑞典和纽约的经验,提出“交通零伤亡”的交通安全愿景。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优化道路交通设计、减少事故隐患;对交通事故采取主动积极预防措施,对事故多发路段、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进行集中的整治。尤其关注新城区事故防控网络组织建设,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成立新城区事故预防网络,与安监、交通、农机、运政、派出所、路面施工、管护等责任单位协调联动。同时,推行轻微事故自行协商处理办法,建立完善的交通应急响应系统。三是加强法制建设与依法管理。根据武汉市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针对武汉市公共停车场建设不足、路边停车混乱、非机动车违法违章突出等问题,建议配套出台武汉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非机动车道路管理等相关办法或条例,从交通建设、规划、管理等各方面构建系统化、人性化的交通管理法律体系。同时要明确部门职能,加大交通违法处罚力度。四是加强健全执法管理机制。以交巡警、派出所为主体,打破各警种界限,构建“区域布警、全时流动、一警多能、部门联动”的警务机制,在全市开展合成化巡防工作。五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以确保交通安全为目的,从文明出行、安全出行、低碳出行三方面着手,针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各种不文明交通行为,开展交通文明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劝导,综合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严治重管,严管重罚,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优化出行环境。教育与严管并重,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四、全面推行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综合考虑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环保要求以及交通整体运行质量,通过“推动+拉动”2种手段,从“规划引领源头控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机动车保有及使用管理”3个方面构建广义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体系,着手优化调整城市总体布局和城市交通结构模式。图1为武汉市交通需求管理总体策略框架。

五、全面启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

结合《武汉市智能交通示范工程》的推进,通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资源共享、高度整合,示范引领、深化应用3个层次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与服务功能。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武汉大数据中心,建设交通研究、决策支持、行业服务、公众服务4个平台,推行一站式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快速路交通信息服务、智慧交通综合片区3个示范应用。图2为建设内容分布。

六、机制体制与队伍建设

城市交通管理涉及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交通设施、秩序管理、公众意识等诸多方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城市的文明形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通过政府统一领导,完善市一级高位协调机制,落实市区两级共建共管体制,明确交管部门加强交通规划建设参与和服务的内容,并做好局内业务分工和协调的机制下,大力加强交管队伍建设,确保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实行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交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明确近期重点项目

综合考虑武汉市所处阶段和未来发展要求,通过完善中心区道路基础设施,依法整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精心优化交通组织,切实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武汉市交通管理“三年保障畅通,十年构筑品质”的分阶段目标。在拟定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3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提出近期需立即启动的8项任务,包括加快推进交通管理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交通智能管理水平、全面推行交通组织优化工作、加强公交基础设施配套和保障公交优先、全面优化路内停车泊位和严管路边违法停车、大力改善交通运行环境、进行事故多发路段的综合排查与治理、研究实施过江通道和快速路需求管理措施等。

八、结束语

第5篇:城市交通管理范文

关键词:共享单车;城市交通管理;影响;对策

一、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影响

共享单车的问世给很多人的日常出行带来便利,而且很多共享单车为大学生开了“路灯”,不仅可以通过学生认证就能免押金,而且还可以享受一段时期内的免费使用权,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但是,共享单车的产生和发展给拥挤的城市交通带来压力,同时还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共享单车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因为有些不守规则的人而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共享单车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共享”方面,也就是说其属于公共资源,能够让人随时随地地停放,这就导致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随心所欲地停放共享单车,而且也不爱惜这些公共设施。有些公民会将共享单车直接停放在非机动车车道上,从而给那些非机动车、电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带来不便之处,导致这些路段的交通越发拥挤。而还有的人会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上,如果行人没有集体意识,即使这些共享单车给他们的行走带来了不便,他们也不会自觉地将这些单车放置在合理位置,那么行人所能行走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甚至可能造成交通的拥堵。社会大众缺乏安全意识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急剧上升。一些共享单车出现故障以后,由于没有及时维修,所以很容易被那些儿童使用,那么这给这些儿童所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是非常大的。共享单车数量越来越多,势必会导致交叉路口信号灯配时在设计中将机动车通行时间超短。共享单车的初衷是好的,因为它的出现可以为很多人提供方便。而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一些短距离出行已经不用挤公交或者冒着堵车的风险开私家车出现,只需要用手机扫码骑共享单车就可以方便出现,让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享受到共享单车给他们带来的出行新体验。可以说,共享单车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产物,同时对于公众素质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共享单车的出现是共享经济时代初现的表征,为城市居民注入了一个共享的思想,同时也向他们展现了共享思维模式。当然,每个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两面性”,而共享单车同样没有摆脱这样的一个“魔咒”。共享单车带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它同样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些积极性的影响。由于共享单车不像汽车那样需要有牌照,所以很多人对于自己不守规则的行为视而不见,总是怀着一种“汽车不敢撞我”的心态在路上“飞驰”。当然,共享单车对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这是因为,由于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很多人提供了方便,可能过去需要开车达到的短距离,也会因为骑共享单车更方便快捷而使这部分人骑车达到自己的目的地,从而使路上的汽车数量减少,从而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降低了城市交通管理工作量。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共享单车的出现还降低了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负担。总而言之,共享单车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既有负面影响同时又有正面影响,而决定其影响性质的并不是共享单车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扩大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消除或者降低其负面影响,就必须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提高国民素质,规范他们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让共享单车在为他们自己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还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

二、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不可否认,共享单车的产生和发展有效带动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效率,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发展要求,对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共享单车的出现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些积极和消极性的影响,而产生这两种相反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些国民素质不高,缺乏集体荣誉感,不能正确看待共享单车的作用和优势,只考虑自己的方便而忽视其他人的利益。为了更好地应用共享单车,将其价值和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并且消除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对国民思想道德的教育。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享受共享单车服务的主要对象,他们能否规范使用共享单车直接决定了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如果每个公民都能严格按照城市交通管理相关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共享单车停放在相应的位置,那么必然可以降低共享单车停放问题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相应的,当地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专门为共享单车停放划定区域,由于是一些公交站牌、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等位置,更是政府要重点考虑的地方,使市民有足够的区域停放共享单车。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国民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为他们积极宣传共享单车带来的优势,同时对于一些基本的使用要求进行宣传,让每个市民都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当国民素质提升以后,他们才会按照相关规定停放共享单车,同时在出行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现逆行、闯红灯等行为,从而解决掉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之间的问题。(二)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备建设。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分配非机动车与行人路权,将道路共同资源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妥善处理好共享单车与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将人行道靠近非机动车道的一侧设置宽度为1.5米左右的共享单车停车专用区域,方便公众将共享单车停放在这些区域,同时还不会占用人行道的位置,更不会给非机动车通行带来压力。人人都有惰性,由于是在对待这些共享单车停放问题上,很多人都没有停放在合理区域的意识,更不可能跑到比较远的合适位置停放共享单车,基本上都是“就近原则”,哪里停的方便自己就停在哪里。这就会导致一系列后续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能够意识到公众的这种停放心理,并且加以利用,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更方便的停放条件。(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共享单车属于新兴的产业,所以国家并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用于约束公众行为,这也是导致那些不道德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能够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明确的法律条例来迫使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还要配合相关的奖惩政策。对于一些人流比较密集的路口,要安排专人负责引导行人以及使用共享单车的人群,对于那些不服管教的人要做出相应的惩治措施,逐渐引导民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对于那些随意停放共享单车的公众也要予以批评教育,告诉他们其行为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的危害,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已经属于危害到了公共安全,严重者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有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这些随意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可大可小以后,他们还会有一种“害怕”的心理,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更好地解决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奠定基础。(四)重新规划十字路通设计。在共享单车使用量日渐频繁的今天,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要意识到这些共享单车给路通带来的影响,不要墨守成规,依然采用原有的车道以及信号等配时原则,而是应该根据每个路口的实际需要重新划分车道,同时扩宽或者增加车道,让非机动车流与机动车流都有足够的时间及时通过路口,为每个人都提供方便。总之,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重要组成部门,所以必须处理好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问题,将共享单车的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同时促进城市交通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些积极和消极性的影响。共享单车的问世给很多人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共享单车的产生和发展给拥挤的城市交通带来了压力,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由此可知,探究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问题具有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宁,杨建新,逯馨华,刘晶茹.共享单车生命周期评价及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9.6.11.

[2]周俊祥,张小花.“互联网+交通”背景下城市共享单车的管理与服务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