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网上学习总结精选(九篇)

网上学习总结

第1篇: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三环九步教学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88-01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全面地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道德认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品德课教学空泛说教,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三环九步教学法”能构建精彩课堂,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更有实效。

“三环九步教学法”是我县课改实验探索总结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三环九步”即三大环节九个步骤。其结构是:开心预习―知道(带着资源进课堂),质疑(带着问题进课堂),规划(带着目标进课堂);第二环节:快乐展示―尝试(学生独学、自主尝试),讨论对学群学、合作探究),感悟(心有所感、学有所悟);第三环节:轻松过关―总结(梳理归纳、系统总结),反思(自我诊断、自我矫正)、拓展(理解深化、巩固升华)。

下面,浅谈我在《不要在网上迷路》一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开心预习

【教学回放】

教学《不要在网上迷路》一课,我以教材第58页开篇语引出课题并板书,开始本节课学习。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看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或困惑?其次,根据自学和课前收集信息小组交流,学习小组长收集汇总小组预习情况;再次,各小组向全班汇报小组预习情况。学生初步了解了上网的便利和危害,但有了“小学生该不该上网”和“上网要不要遵守规则”的争执,同时想知道该怎么上网。

【课后反思】

学生对已了解或搜集的资源进行链接,架起认知桥梁,实现常识反馈,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完成了“知道”一步。在自学和交流中,就产生小学生该不该上网和上网要不要遵守规则的争执,引发学生强烈的质疑欲,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激发智慧的火花,这样,能变被动为主动,达到最佳心理状态,确保课堂的磁场感,这就是“质疑”。面对课堂学习,学生最想对争执疑问有个说法,最想知道该怎么上网,让学生带着期

望和目的进入下一环节学习,实现学习“规划”。

开心预习,明确学习目标,思索学习方法,完成旧知进入、新知初探,生成和质疑问题,对课本内容有大致了解,使学生有准备地面对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二、快乐展示

【教学回放】

在“开心预习”环节,学生有了疑问、争执和困惑,教师顺势引领学生进入“快乐展示”环节。首先,小组讨论,要求每位学生发言陈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其次,各组向全班汇报“小学生该不该上网”讨论结果,达成“不要去网吧上网,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上网”的共识;接着,全班分成正反两方就“上网要不要遵守规则”展开激烈的辩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再次,教师点拨,学生通过倾听他人发言和教师点拨,对问题有所领悟和收获。

【课后反思】

让学生先试一试,在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从而主动获取知识,这就是“尝试”。学生合作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及发表自己的观点,又通过接受别人的观点来增进自己的思考,确保更清楚地表达思想,精确概念,不断地帮助自己建立新的联系,这就是“讨论”。师生在共同互动的状态下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巧用素材、创设情境、适时引领、适当点拨,让学生心有所感学有所悟即“感悟”。

快乐展示,让自主参与、大胆探索、积极讨论、合作交流预习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通过学生点评、教师点拨,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因分享而快乐。

三、轻松过关

【教学回放】

教师设问“我们应当怎样上网呢?”进入下一环节学习。首先,“该怎样上网、上网应遵守哪些规则”?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并发言;随即阅读教材“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然后制定“上网班级公约”。其次,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过去是否上网,上网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通过学习,自己今后应该怎样上网,全班交流分享。再次,教师播放展示“网络陷阱”、“网络危害”的案例,通过“漫游通信世界”游戏总结“遵守规则,科学健康上网,就不会在网上迷路。

【课后反思】

第2篇: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能够感觉到写自己的总结轻松多了,至少比写文章轻松,因为主角是我自己。自己的真实经历总结起来还是轻松的多。

记得老师在开学时和大家说得最多的是:每个人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专攻一个方向。我的期望,也是大家的想法,我们还是要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努力的学,可以说大家都是在拼命的学习,只有喊吃不饱的,没有人说已经吃包了。可以看出大家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非常端正的。

网络营销大概可以包括网络营销基础、网络调研、网络广告、seo与sem、整合营销等,后面我们还要学快速建站,按照我的想法网络营销可以分为三大类:seo和sem、网络广告、整合营销。这三大类只要掌握其中的一类,我们对找工作就不用发愁了。

seo和sem更多的是体现在我们的独立博客网站,可以说我们在独立博客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大的,因为杨维鹏老师说我们的博客是最好的简历,我们也很认同,宣传自己总得有东西来宣传。从刚开始的建站,修改模版适应蜘蛛,坚持不断的更新文章,增加外链等,自己实际操作了一个网站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如今虽然在百度上还没有把自己关键词做上去,但是还是挺高兴的,因为自己选择的关键词过热了,关键词中最不应该做自己的名字,一点意义也没有,只是因为当时的高兴,自己选择关键词的技术还是有待提高呀。

第3篇: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平台 设计基础教学 实践

一、设计基础课程网络平台部分课程设计

设计基础课程是设计专业学生的一年级基础课程。课程着重解决学生的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性表现意识和思维理念的形成。它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所以要完全使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是不可能的,但是网络平台作为学生预习与复习的平台将是比较好的辅助手段。因此,从辅助教学手段的角度对设计基础课程网络平台部分进行课程设计。

(一)建立整体课程的任务安排

1.读懂大纲

分清各教学内容的类别、各知识点概念的陈述、各知识点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在课程设计方面能够上下互相承接。根据大纲要求,建立起课程框架,合理安排好线上、线下的课程学习及作业完成时间。

2.利用WEBQUEST建立网络探究平台

首先是总体课程任务的规划,方便学生对课程有总体的把握。内容有课程大纲、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知识点、重难点的分布。列举学生在整个课程里面要完成的各个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建立信息技术课程基本学习方法的教程及论坛发帖的教程,给出超链接,要求学生自学简单的教程并初步学会使用方法。

3.确立课程任务概念

在课堂的第一节课,将课程的安排、要求及网络使用方法,用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其后的学习中需要领取任务进行预习与复习。

(二)建立整体课程的过程安排

1.利用WEBQUEST网络探究平台建立

建立网络平台课程的过程要注意合理性,时刻注意应以线下的基础课程为主,把过程定位于课前预习作业与课后作业过程两大部分。根据大纲的要求分阶段设定过程任务,而且对过程描述必须非常详细,步骤设定要具有逻辑性,每步都有专门的网络课件与视频教程的超链接对应,方便学生进行学习。

对教学过程进行分类,如描述性任务、探究性任务、总结性任务,根据课程不同阶段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起学习逻辑系统和掌握设计思维能力。

2.课堂过程与网络课程要进行联系,网络课程是课堂课程的铺垫

网络教程可适度取代课堂教师讲授PPT课件的方法,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要点的讲述,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目标。在确保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网络教程的同时,将网络教程的过程步骤打印下来供没有电脑的学生学习。从一开始就必须使学生养成课前领取学习任务过程进行预习,课堂有目的地完成作业,课后领取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

3.设定过程的同时要注意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任务的过程在设定初始有一个原始标准,教师在结合大纲的情况下,要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进度,不利条件的克服情况,如缺乏网络条件、作业量过大等问题。激励学生在不偏离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优点进行探究性学习,对整体学习进度要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调整过程的任务,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能有充分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三)建立课程资料库

建立网上网下的课程资料库,让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过程和进度进行学习。课程资源库的建立比较耗时并需大量相关资料,需要教师把握方向,发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补充,才能建立起资料详尽的课程资源库,而相关的课程资源库所包含的内容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课件资料库,学生能按顺序自学;

2.历届学生作业资料库,可将优秀作业及常见问题作业分别作资料库,方便检索;

3.优秀教材的示范作业资料库及大师鉴赏资料库;

4.教师示范作业视频资料库,教学过程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技法的原理和步骤,提高教学质量;

5.教学分析资料库,出示相关的作品要求学生进行评析,教师加以评价,形成教学互动;

6.延伸课程资料库。通过网络问卷或线下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建立起相关的课程任务,学生对课程了解之后加入探究性研究,丰富相关的教学资源,也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

7.学生资源搜索分类练习库,为了培养学生的资源搜索能力,对之后的设计课程起铺垫作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源还可以丰富以上各个资料库,使其能持续发展。

(四)建立网上学生作业上交制度与评析制度

根据档案袋的管理办法制定每个学生的作业上传管理方法。利用论坛,按照课程和班级划分区域,进行集中管理;每个学生按照“课程—班级—学号—姓名”的规则建立作业、上传帖子,作业全部上传到属于自己的帖子里面。作业上传以照片拍摄的方式辅以文字说明,照片上传需要加上学生的姓名水印,以防盗用。每个学生从第一次作业到最后一次作业,以及作业过程的集中展示能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在每次作业上交后完成评析,及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答疑。学生能在教师的评析中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使学生即时地在课后与教师进行交流,弄清教师的评价标准,确立研究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建立学生的作业总结库

将学生的作业与总结分开管理,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管理。学生的总结贴包含自我评价问卷以及课程心得总结,方便后学者在此区域从师兄、师姐的学习经验中对课程有总体印象,根据经验调整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六)建立外部资源链接库

1.外国优秀网站链接

2.国内优秀论坛资源链接及介绍

3.建立学生主动交流资源

二、设计基础教学实践应用的成效与总结

(一)实践应用成效

1.网络平台使用实录

全部课程共有8天,分别对每天的课程进行一定的记录。

课程的第一天,对学生拥有网络的情况做初步统计与了解,要求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实践。拥有电脑人数15人,占全班人数35人的42.9%,学校有网络中心的网络环境。使用网络情况,IP登陆及注册人数10人。

课程第二天课,要求学生熟悉网络环境并上传作业,制定学习计划。学生注册并使用网络平台人数有所增加,达到25人,占总人数的71%。课堂了解未能上网学习的学生,原因是:(1)没有个人电脑;(2)没有网络环境。具体解决方法是将网络课件与部分图片打印输出,将网络课程教案制定成教材,提供给学生,解决学生缺乏网络环境的问题;要求学生间相互帮助,利用网络上传作业。

课程第三天,对学生上传的作业进行点评,评析作业的闪光点及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课题相关资源搜集,并上传作业。辅导学生熟悉网络环境并专门教导作业上传方法。学生开始上手,并尝试使用网络资源,留言提问。教学开始有互动。

课程第四天,针对学生的进度问题建立对应教程,要求学生进行对应学习,并运用网络资源做自主性课题研究,目的是使学生深刻了解课程的要求及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网上收集到的回帖数字仅为8贴,占学生学习人数的23%。调查其原因,学生对其中的学习指引导向不够清楚,未能及时完成学习,这在教学课程设计上还需注意,要简单实用,指引性明显,学生才能及时完成教学安排。

课程第五天,学生补全作业,并在课堂学习中看到网络学习的好处,课堂练习中学生皆进入学习状态并开始享受学习过程,发散思维得到锻炼。并乐于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有部分同学仍向教师提问:“是否能这样做”?在教师肯定之后,教师出示示范作品并加以引导,帮助其肯定自己。后教师在网络平台详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因为学生在独立完成时未能知晓其他同学的过程,教师在网络平台出示过程后,学生反映较佳,在教师的评语指引下,学生能够轻易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和方向。

课程第六天,学生开始适应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网络平台,提够阅读书籍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鉴赏能力,并相互了解书籍的优劣,得以相互交流互动。学生开始有自主学习的苗头,能对自己作品做一个记录和分析,并确立研究方向。

课程第七天,要求学生继续上传作业,教师进行评析。完成情况良好。

课程第八天,课程总结,要求学生完成课程的总结及问卷调查,全部上传到网络平台。这给后学者提供参考资料和学习建议,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安排。总结全部安排放在统一的目录下方便查阅,并建立学生作业网上展厅,展示学生的作品。

2.学生反馈意见

设计调查问卷,针对网络平台课程的实践:如提出:(1)你感觉通过网上学习对你的学习有没有帮助;较之不用网络的学习呢?(2)参与网上学习给你带来的好处、弊端在哪里?(3)教师在课堂上表现不足之处、需要改正的地方?(4)教师用什么方法能让你更容易掌握要点和方法?(5)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之后是怎样解决的?(6)对师弟、师妹等学习课程的建议和心得。

学生对问题1的回答35人中有30人做出“有一定帮助或有积极性帮助”的回答,5人回答“帮助不大”。对问题2的回答主要有以下方面:

优点:

(1)可以借鉴、欣赏更多优秀的作品。便于开拓思维和眼界;(2)网络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节省时间;(3)通过网上学习能够和同学们更好地沟通,互相学习,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4)增加师生间的交流,能增进关系的融洽。

缺点:

(1)不够生动和网络硬件的不完全普及;(2)第一次接触的同学较多,感觉完成程序相对复杂,课时紧张,上传作业的程序增加了作业工作量;(3)容易分心,沉迷网络。

对问题3—4集中听取学生对教师课堂表现的意见,收集情况如下:

(1)学生认为教师课堂讲解针对性不够强,过于深奥及复杂化,需要简单化或能举例说明问题;(2)教师在课堂上出示的材料、范画不足;(3)课堂进行集中讲授需要更多的指引与作业评价。

对问题5—6的设定主要是要了解学生有没有使用网络来解决问题,以及整个课程的心得如何。情况如下:

(1)有5个同学是直接回答使用网络资源解决学习问题,大部分同学回答是直接请教老师解决问题,也有一部分同学是两者结合解决;(2)对师弟、师妹的建议主要涉及课程本身问题居多,有部分同学会建议师弟、师妹提前接触电脑常识。

结语

教师必须要明确思路,在解决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以网络课程作为良好的教学手段进行补充。锻炼授课能力,简化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教学资源,建立师生沟通渠道,这些都是教学手段外的能力。通过网络课程的方法编写一定的调查问卷能更迅速促进课程的建设、放大教师的缺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1.可行性判断

经过一次的教学经验,从整体的课程建设到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课堂学习气氛到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还是比较满意的,大部分学生觉得网上学习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程实验阶段,能有大部分学生觉得网上课程对其有用,这对教师有很好的鼓舞作用。学生的作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课堂学习气氛高涨、学习积极性高,除了网络资源起到一定作用,正确领悟大纲要求和课程内容也有一定作用。

2.教学资源库的继续丰富

教学资源库的丰富需要发动课题组的教师,还可以建立分论点,让学生小组集体完成,深化教学资源,形成点状发散的教学资源,长久下去,教学资源库将极大丰富。

3.规范化管理

有一个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方法使教学程序标准化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参考国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规定进行课程建设,这会使课程建设少走弯路,更有效率。

4.教师要不断深造

网络课程与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属于摸索性的实践行为,需要教师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如何让课程的整合作为一个很好的辅助教学工具,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或将优秀的教育经验,如前辈老师的教学经验融入教学整合中。

(注:本文为校级资助课题,G2100103)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A.V.Kelly.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K.S.Brown.反思型教师与行动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钱明辉.研究性教学——发展型教师的内在教学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4篇: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W络对于学生的学习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作用。为了制定合理、有效的网络管理措施,本研究以学生上网数据和学生成绩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决策树、关联规则、逻辑回归三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学生上网行为相关属性与学生学习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上网行为的相关属性如“上网时长”“入流量”“出流量”“总流量”“上网次数”等均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上网时长”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根据数据挖掘发现的关键数据节点,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措施限制学生过度上网。三种数据挖掘方法都较好地实现了预期效果,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其中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总体性能最好,决策树算法的总体性能略好于逻辑回归算法。

【关键词】 高校学生;上网行为分析;数据挖掘;决策树;关联规则;逻辑回归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02-0026-07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时代,网络的普及一方面给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学生出现过度上网甚至沉迷网络的问题。可以说,网络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教育资源拓展学习时空,促进学习交流;利用不好则会使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正常学习。对网络的管理,高校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简单地限制上网。由于学生在校上网都要通过学校的网关,因此学生上网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上网行为。利用学生上网数据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可行性,可以为制定合理、有效的网络管理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教育数据内涵广泛,学生上网数据和课程考试成绩数据都属于教育数据。上网数据中蕴含了学生上网行为的客观事实属性,成绩数据中蕴含了学生学习质量的客观事实属性。根据一般经验,学生过度上网会影响学习质量。这一论断是否正确,学生上网行为与学习质量之间是否存在更多的关联,这些问题都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上网数据和成绩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这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教育数据挖掘相关研究

教育数据挖掘(Educational Data Mining,简称“EDM”)是运用数据挖掘方法从来自教育系统的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有意义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可以为教育者、学习者、教育管理者、教育软件开发者和教育研究者等提供服务(李婷, 等, 2010)。教育数据挖掘是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和统计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交叉学科,如图1所示(Romero & Ventura, 2013)。

从图1中可以看到,三个学科两两交叉形成了数字化学习、学习分析、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这些研究领域与教育数据挖掘密切相关,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数据挖掘的内涵(Bousbia & Belamri, 2014)。

教育活动与教育数据密切关联,教育活动必然产生教育数据。在出现教育数据挖掘之前,教育活动与教育数据之间的联系是单向的,教育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教育数据挖掘与应用的过程就是从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数据中发现知识,再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教育活动的循环过程(周庆, 等, 2015)。这个循环过程使得教育活动与教育数据之间建立起双向循环反馈,有助于不断改进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数据挖掘模型如图2所示(García, Romero, Ventura, & Castro, 2011)。

由图2可见,教育数据挖掘的主要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和结果分析四个步骤。数据采集是从教育环境中获取数据并按照数据标准进行初步转换、存储的过程。数据采集解决数据来源的问题,是数据挖掘的基础。数据预处理是采用数据清理、数据合并、数据变换、数据归约等方法将原始数据处理成适用于数据挖掘或有益于提高数据挖掘效果的数据形式。数据挖掘是整个模型的核心,是运用统计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有决策树、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回归分析、神经网络、时序分析等。结果分析是采用评价指标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具体评价指标包括查准率、查全率、正确率、显著性等。

由于教育数据挖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育数据挖掘与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早在2008年,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研究人员就成立了国际教育数据挖掘工作组。在该组织的大力推动下,2008年在加拿大召开了第一届教育数据挖掘国际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了九届。同时,该组织于2011年设立了国际教育数据挖掘网站,并成功创办了专门的电子期刊――教育数据挖掘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 Data Mining,简称“JEDM”)。该组织给出了教育数据挖掘的定义:教育数据挖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该学科专注于研究用于探索来自教育系统独特的和不断增长的大规模数据的数据挖掘方法(Pechenizkiy et al., 2011)。Antonenko等(2012)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Web服务器日志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并对利用聚类分析作为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Guruler等(2014)使用决策树方法对高校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微软的数据分析服务技术构建了一个名为“学生知识发现”的教育数据挖掘系统。Agarwal等(2012)使用支持向量机、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学生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Parack等(2012)使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和K-means聚类分析算法对学生的学术成果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考试成绩、考勤、实践环节等因素对学术成果的影响。舒忠梅等(2014)采用回归分析和决策树方法对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学生特征和学习经历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施绲龋2016)使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数据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网络学习过程监管的教育数据挖掘模型。陈益均等(2013)使用K-means聚类分析算法对学生上网行为与英语四级通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与上网行为中的下载流量、在线时长、使用费用等有明显关联。吴淑苹(2013)在对教师网络学习行为特征、表现形式和学习过程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时序分析方法对教师网络学习行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吴青等(2014)运用J48决策树算法对不同风格网络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学习风格模型。基于教育数据挖掘的在线学习预警研究已经成功应用于实践,包括美国普渡大学的课程警示系统、Desire2Learn公司的学生成功系统、可汗学院的学习仪表盘等(王林丽, 等, 2016)。

教育数据挖掘具有际应用价值,政府、高校和企业都很重视教育数据挖掘。2012年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了一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的研究报告,对美国国内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意见建议(Bienkowski, Feng, & Means, 2012)。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都启动了教育数据挖掘相关研究计划。一些企业已经开发出了教育数据挖掘相关产品,如美国Knewton公司、英国Pearson公司、加拿大Desire2Learn公司等。国内很多高校也开始关注教育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2014年5月,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教育大数据研究所,并已经完成了数据一体化平台、学生画像系统等多个研究。2015年9月,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和曲阜师范大学共同成立了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并联合十余所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发起“中国教育大数据发展促进计划”,提出了推动中国教育大数据发展的路线图。

三、数据挖掘模型构建

1. 数据采集

本研究以高校学生上网数据和课程考试成绩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管理系统中提取某年级在籍本科学生数据6,725条记录,从教务管理系统中提取相应学生成绩数据401,278条记录,从网络管理系统中提取相应学生某月上网数据506,361条记录。

2. 数据预处理

(1)成绩数据。由于每个学生选修的课程和学分不一样,因此,为了准确衡量每个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引入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绩点)进行成绩评定。首先将百分制和等级成绩都折算成绩点,考试成绩与绩点的关系如表1所示。

然后对每个学生的所有课程绩点和学分进行加权平均运算得到平均绩点:

(1)经过计算平均绩点,每个学生只有1条成绩数据记录。这样成绩数据的记录总数就由原来的401,278条记录减少为6,725条记录,与学生数据记录总数一致,成绩数据量大大减少。根据数据挖掘需要,采用等频分箱法进一步对成绩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即按照平均绩点由小到大进行排序,取中间值将学生综合学习质量等分为“成绩较差”和“成绩较好”两个成绩类别。

(2)上网数据。首先利用数据库分组查询,按学号汇总得到每个学生的“在线时长”“入流量”“出流量”“总流量”“上网次数”。这样处理后得到的上网数据汇总记录总数小于学生数据记录总数,因为每个学生最多有1条上网汇总记录,但是客观上存在部分学生一个月都不在校上网的情况。学生不在校上网的原因可能是因病请假或外出实习,具体原因可由院系管理人员作进一步了解。

(3)学生数据。保留学生数据中的主要字段,如“学号”“姓名”“院系”“专业”“班级”等,去除不必要字段,减少数据量。然后以学生数据为基础,将预处理后的学生上网数据和课程成绩平均绩点数据通过“学号”进行关联,得到学生数据、上网数据和课程成绩平均绩点数据三者的合并数据集。合并后的数据集作为样本数据,以“学号”为关键字段,唯一标识每条记录。

3. 相关分析

在进行数据挖掘之前,首先采用相关分析来研究上网与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性强弱及方向的一种统计方法。通常使用相关系数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取值范围为-1~1,相关系数大于0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小于0为负相关。

根据不同数据的特点,通常采用3个相关系数来描述相关性,分别为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使用SPS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分别以“上网时长”“入流量”“出流量”“总流量”“上网次数”作为统计变量与“平均绩点”作相关分析,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3个相关系数虽然数值不同,但是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看到:①“上网时长”“入流量”“出流量”“总流量”“上网次数”与“平均绩点”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即均呈负相关关系;②显著性均为0,在0.01的置信度上,相关性不显著;③与其他指标相比,“上网时长”与“平均绩点”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表明其与“平均绩点”的相关性最强,即“上网时长”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过度上网会影响学习这个论断是成立的。但如何区分合理上网与过度上网,具体的尺度如何把握,还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4. 数据挖掘

根据数据预处理结果,样本数据被分为“成绩较好”和“成绩较差”两个类别。将“上网时长”“入流量”“出流量”“总流量”“上网次数”作为属性,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各个属性对样本成绩分类的影响。本研究使用SSAS作为数据挖掘工具,采用决策树、关联规则和逻辑回归三种方法来进行数据挖掘。

(1)决策树

决策树作为一种监督学习算法,主要用于分类和预测建模。决策树通过不断细化的分支,将错综复杂的数据分为若干类型(牟冬梅, 等, 2016)。通过决策树分析,最终可形成一个树形结构,每个内部节点表示一个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一个输出,每个叶子节点代表一种类别。将“上网时长”“入流量”“出流量”“总流量”“上网次数”作为输入值,“成绩类别”既作为输入值又作为预测值。将样本总数的70%作为训练集,剩余的30%作为测试集。为避免决策树分支过多,出现过拟合现象,将算法复杂度参数Complexity_Penalty设为0.8,以抑制决策树的生长,达到剪枝的目的。决策树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上网时长”被作为决策树每个节点的最优分支属性,最佳分割点分别为238.987、191.192、159.328。在根节点中,全部学生样本按照成绩类别被等分为两个部分,灰色表示成绩较好类别,白色表示成绩较差类别。从图中所有节点的图例可以直观地看出,上网时长越长,成绩较好学生的比例越小,成绩较差学生的比例越大,反之亦然。如在上网时长大于等于238.987的节点中,成绩较差学生的比例达到79.8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①“上网时长”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②上网时长与学习质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即上网时长越长,成绩越差;③上网时长的关键分割点是238.987、191.192、159.328,可以考虑采取上网时长阶梯计费等措施限制过度上网。

(2)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用于发现事物属性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关联规则是形如X->Y的蕴涵式,其中X称为前件,Y称为后件。关联规则挖掘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项集、频繁项集、支持度、置信度、重要性。项集为事物属性特征的集合,如“成绩类别=1”“总流量>=56.01”等。频繁项集是在数据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项集。对于规则X->Y,支持度为(X,Y)/T,置信度为(X,Y)/X。其中,T表示项集的事务集合,(X,Y)表示T中同时包含X和Y的事务的个数,X表示T中包含X的事务的个数。支持度表示规则的可能性大小,置信度表示规则的条件概率,也称为概率。重要性用于衡量规则的有效性,重要性值越大,规则前件和后件的相关性越强。关联规则挖掘是从事务集合中挖掘出满足支持度和置信度最低阈值要求的所有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大致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基于事务集合生成频繁项目集,第二步是基于频繁项目集生成满足最低置信度的关联规则。将“上网时长”“入流量”“出流量”“总流量”“上网次数”作为输入值,“成绩类别”既作为输入值又作为预测值。由于关联规则挖掘要求数据为离散型数据,因此将连续型输入值的数据类型设置为“Discretized”,以自动进行离散化。将样本总数的70%作为训练集,剩余的30%作为测试集。为保证关联规则挖掘效果,将算法的最大项集大小参数Maximum_Itemset_Size设置为2,最小概率参数Minimum_Probability设置为0.6。关联规则挖掘结果如图4所示。

根据图4关联规则挖掘结果,整理得到详细的关联规则如表3所示。

从图4和表3可以看出,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有“上网时长”“出流量”“总流量”“入流量”,如规则1中学生上网时长大于等于255.84小时,其成绩有84.0%的概率属于“成绩较差”类别;规则5中学生上网出流量小于1.01GB,其成绩有62.5%的概率属于“成绩较好”类别;规则6中学生上网总流量大于等于56.01GB,其成绩有62.5%的概率属于“成绩较差”类别;规则7中学生上网入流量大于等于48.34GB,其成绩有61.9%的概率属于“成绩较差”类别。与其他属性相比,“上网时长”的置信度和重要性最高,因此,“上网时长”仍然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上网时长的关键分割点为255.84、190.44、150.14、69.85。可以看出,关联规则挖掘的结果与决策树分析结果大体一致。

(3)逻辑回归

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逻辑回归是对线性回归模型的扩展,可用于分类与预测分析。设因变量为y,影响y的n个自变量为x1,x2,...,xn,p为事件发生的概率,1-p为事件不发生的概率, p/(1-p)取自然对数ln(p/(1-p)),得到逻辑回归模型为:

由式(2)可得:

式中为常数,(i=1,…, n)为逻辑回归系数。

将“上网时长”“入流量”“出流量”“总流量”“上网次数”作为输入值,“成绩类别”既作为输入值又作为预测值。将样本总数的70%作为训练集,剩余的30%作为测试集。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有“上网时长”“出流量”“总流量”,如上网出流量在46.334GB到178.196GB之间的学生,其倾向于“成绩较差”类别的概率为80%,上网时长在190.133小时到361.467小时之间的学生,其倾向于“成绩较差”类别的概率为76.92%。分数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表4中的分析结果显示,“上网时长”仍然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上网时长的关键分割点为190.133、140.440、90.746,这与前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此外,“出流量”也成为一个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与前两种分析方法的结论不一致,这个结论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对相关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进行验证。

四、结果评价

首先对三种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查准率、查全率、正确率、F值等。查准率为算法识别正确的正面样本数与所有识别为正面的样本数的比值,用于衡量算法的精密度。查全率为算法识别正确的正面样本数与样本中所有正面样本数的比值,反映算法的灵敏度,也称为召回率。正确率为算法识别正确的观点数与样本总数的比值,反映算法的准确度。F值为查准率与查全率的调和平均值,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用于衡量算法的总体性能。查准率所描述的精密度与正确率所描述的准确度具有不同的含义。精密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输入值时各测定值之间彼此相符合的程度,用来表示随机误差的大小。准确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其真值相符合的程度,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

在本研究中,设TP(Ture Positive)为实际成绩较好而分类预测结果也为成绩较好的样本数,FP(False Positive)为实际成绩较好但分类预测结果为成绩较差的样本数,TN(True Negative)为实际成绩较差而分类预测结果也为成绩较差的样本数,FN(False Negative)为实际成绩较差但分类预测结果为成绩较好的样本数,则有如下定义(Wikipedia, 2016):

榱烁准确地衡量算法的总体性能,有必要将正确率考虑在内,借鉴F值的调和平均值计算方法,定义精确度为正确率与F值的调和平均值,即:

精确度可以全面反映算法的精密度、灵敏度、准确度,更准确地描述算法的总体性能好坏。

根据决策树、关联规则、逻辑回归三种方法的数据挖掘建模结果,采用样本总体的30%测试集进行测试,分别计算相应的评价指标值。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查准率:关联规则>决策树>逻辑回归;查全率:逻辑回归>决策树>关联规则;正确率:逻辑回归>决策树>关联规则,F值和精确度的计算结果均为:关联规则>决策树>逻辑回归。三种算法都较好地实现了数据挖掘和分类预测效果,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各项指标都接近或超过60%,尤其是关联规则的查准率超过了80%。综合考虑算法的总体性能,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总体性能最好,决策树算法的总体性能略好于逻辑回归,两者相差不大。

五、Y论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宝贵的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有助于改善教育活动。本研究首先对学生上网数据和成绩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然后采用三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学生上网行为的相关属性与学生成绩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学生上网行为的相关属性“上网时长”“入流量”“出流量”“总流量”“上网次数”对学习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均呈现负相关关系,适度上网有利于学习,过度上网影响学习;②“上网时长”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即两者负相关关系强度最强,应予以重点关注;③综合三种算法的挖掘结果,“上网时长”的关键分割点为248、190、150、90、70,其中“上网时长”超过190小时会对学习质量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超过248小时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应据此制定合理的网络管理措施,引导学生健康上网;④不同的数据挖掘方法在算法性能和挖掘结论上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并合理设置算法参数,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网络环境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上网行为分析和数据挖掘,可以为制定合理、有效的网络管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陈益均,殷莉. 2013.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生成绩影响模型的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3(1):94-96.

李婷,傅钢善. 2010. 国内外教育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10):21-25.

牟冬梅,任珂. 2016. 三种数据挖掘算法在电子病历知识发现中的比较[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32(6):102-109.

舒忠梅,徐晓东. 2014. 学习分析视域下的大学生满意度教育数据挖掘及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5):39-44.

施纾钱源,孙玲. 2016. 基于教育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过程监管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6(6):87-93.

吴淑苹. 2013. 基于数据挖掘的教师网络学习行为分析与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25(3):47-55.

吴青,罗儒国. 2014. 基于网络学习行为的学习风格挖掘[J]. 现代远距离教育,(1):54-62.

王林丽,叶洋,杨现民. 2016. 基于大数据的在线学习预警模型设计――“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实践专栏”之学习预警篇[J]. 现代教育技术,26(7):5-11.

周庆,牟超,杨丹. 2015. 教育数据挖掘研究进展综述[J]. 软件学报(11):3026-3042.

Agarwal, S., Pandey, G. N. & Tiwari, M. D. (2012). Data Mining in Education: Data Classification and Decision Tree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Education, e-Business, e-Management and e-Learning, 2(2), 140-144.

Antonenko, P. D., Toy, S. & Niederhauser, D. S. (2012). Using Cluster Analysis for Data Mining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60(3), 383-398.

Bienkowski, M., Feng, M. & Means, B. (2012). 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An Issue Brief. Washington: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ousbia, N. & Belamri, I. (2014). Which Contribution Does EDM Provide to Computer-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524, 3-28.

García, E., Romero, C., Ventura, S. & Castro, C. D. (2011).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Tool.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14(2), 77-88.

Guruler, H. & Istanbullu, A. (2014). Modeling Student Perform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Using Data Mining.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524, 105-124.

Pechenizkiy, M., et al. (2011 Jul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Society. from http://.

Parack, S., Zahid, Z. & Merchant, F. (2012).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in Educational Databases for Predicting Academic Trends and Pattern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Enhanced Education,1-4.

第5篇: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眼科学作为我校国家重点学科,现已建立相关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学生可通过青岛大学图书馆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浏览相关的教学课件及视频,并可随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感兴趣的内容在网络上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互动。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程网站畅通,内容更新及时,能够很好地发挥辅教辅学功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1.1不断完善眼科学网络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载体,对构建网络学习环境非常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眼科学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应继续完善我校眼科学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在包含课程描述、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实验指导、作业习题等内容的基础上,分享国内外眼科学网站链接,共享中外、双语经典眼科学教材,不断丰富更新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吸收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搜索相关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水平。

1.2丰富眼科学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目前我院已拥有手术显微镜录像系统、眼前节照相系统、眼底照相机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眼底荧光造影系统等大量先进的光影电子设备及仪器。这些设备在临床使用中已积累大量的眼前节临床图片、眼底病病例图片、荧光造影图片、OCT检查图像、手术录像光盘以及眼部B超图像等资料,这些生动的临床一线素材为眼科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资源。为搭建国内一流的眼科学教学网络资源平台,可以将上述珍贵的视频、图片等资源进行汇总、整理和分类,统一上传到本学科教学网站上,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检索。

1.3建立病例资源数据库

我院眼科作为山东省东部地区的眼科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既往诊疗并记录了很多典型病例和疑难病例,积累了宝贵的临床资料。通过对这些病例进行分类、分析和总结,在不侵犯病人隐私的前提下,详细整理和记录疾病的发病过程、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措施、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等,在不同治疗阶段都附加相应的影像学资料,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使其在对疾病的分析过程中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2眼科学网络资源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2.1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模式

网络平台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使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以真菌性角膜溃疡疾病为例,首先,由教师挑选典型病例,把该患者初诊时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公布到网络平台上,并附以患者初诊时的眼前节照相图片、荧光素染色图片,让同学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学生通过对该疾病进行分析,自行在网络平台上查找所需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总结,作出自己的诊断,与授课教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然后,教师找出易与该病混淆的细菌性角膜溃疡、病毒性角膜溃疡、蚕食性角膜溃疡等疾病的眼前节照相图片在网络平台上与同学共享,让同学搜集资料后自行总结出以上疾病症状、体征的区别,进行鉴别诊断;最后,同学们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分享到网络上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以该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为基础,与同学总结的治疗方案相对比,分析讨论治疗计划理论与实际的差异,详细讲解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这种全新的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模式,使同学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针对具体问题自主收集所需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与授课教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同学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对眼科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2基于网络平台的师生互动

2.2.1基于网络平台的师生答疑讨论

眼科学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教师日常授课、同学自学和同学间讨论,往往会发现许多无法解答的问题。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疑问公布到网络平台上,教师在固定时间浏览同学们的提问,与同学们在线交流,排疑解惑。教师可以定期在网络平台上分享经典的手术视频,在与同学观摩视频的过程中,对每一步手术操作进行相关讲解,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使其对疾病的治疗有更加形象和直观的认识;也可以随时在网络平台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临床中遇到的特殊病例和诊疗经验,在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丰富同学们的知识。

2.2.2基于网络平台的师生互评

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网上评价。教师可以查看整个学习过程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相关数据统计,依据这些资料,对小组或学生个人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公布到网络平台上,以达到在协作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效果。同时,学生要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在互相激励中共同进步。

2.3基于网络平台的以临床为导向的知识考核系统

传统的笔试考试形式比较单一,考试所涉及的知识面有限,单纯通过笔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多方位的以临床为导向的考核系统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授课老师以典型临床疾病为基础,用电脑模拟患者就诊的临床场景,提供相关病史,以图片、影像学检查等资料为主体,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病例、初步诊断、制定诊疗计划,将课本和临床相结合,全方位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眼科学网络资源平台的前景展望

第6篇: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所有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网络和通信公司、企业广域网和内联网(Internet/Intranet)或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网络、信息系统集成概念,并为后继课教学及毕业环节打下基础。 二、实习要求: 1.了解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企业内联网的构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触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及故障识别方法,熟悉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规划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2.了解服务器、交换机、Hub、网卡、光纤和粗细缆的功能,安装,维护及使用方法,了解它们选型的一般原则及对应的网管软件使用等。 3.了解所在企业信息流的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通讯网络的整体概念。 4. 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实习内容: 讲座(1)金杯CIMS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2)大显网络集成工程建设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3)铁通光纤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注:侧重内容:通信设备、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组网、内容总结、心得 实习单位(1):沈阳铁通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局域网的组成、光纤通信 实习单位(2):沈阳汽车制造厂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注: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络、管理网络、企业生产信息管理集成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实习单位(3):大显网络工程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和管理网集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注: (1) 实习报告分为封皮和实习报告正文(封皮应表明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报告正文如果较长,可以加目录;也可以不加,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 (2) A4纸,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标题四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3) 讲座报告和实习单位分开写 (4) 字数限制在8页以上 (5) 星期五(9月16号)下班前各班将实习报告盒实习笔记交到8#实验楼316或311处,交给各班负责的实习老师;交报告前,请各班学委清点人数,标明未交报告的同学名单 实习地点实习老师 02-01 02-02赵立杰 陈斌 02-03 02-04王国刚 白海军 02-05 02-06郭仁春 张鑫

第7篇: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走在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除了搞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外,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我是去年月日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半年来我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著作。认真学习“__大”会议精神,特别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为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而努力工作。在学校党支部的指导下,做好学校“党建在线”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做好党的宣传工作,理论联系实际。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不懂得的东西太多,要学习的东西更多。我每天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现实性、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学习研究,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我积极参加各类业务进修,自学网络开发和网络管理技术。月份参加国家计算机信息化认证网络管理员培训和考试获合格证书。月参加无锡市《教育系统计算机安全培训班》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二、处理好个人和学校的关系

教师是学校长盛不衰的人力资源。我认为学是为了用,学为了自己的发展,学也是为学校的发展。学习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

我在劳技学科教学中积极探索研究,参加了某省省教研室组织的劳技教材编写,本学期刚完成了省劳技教材《识图与钳工》第三次修订工作,三年来一直负责制订无锡市高中劳技会考“识图与钳工”项目的考查要求和评分标准。

我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信息学奥赛,多年评为__市信息学奥赛优秀辅导员,被无锡市电教馆聘任为“某省省信息学奥赛希望之星__培训班”和信息学奥赛市选手集训高中组主讲教师,我还担任区信息学奥赛的评委。

三、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现代教育技术处是新成立的部门,很多是创造性的工作。我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

我不停留在设备的借用、维修和培训上,从配、管、用多方面更多的为教职工服务,做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考核、老师参赛的技术支持,尽可能多推荐教师和报送作品参赛,如本学期我们优选了件作品参加中央教科所组织的第二届"百千万工程"活动,推荐季老师参加“无锡市第三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滨湖区一等奖,无锡市二等奖。

我结合新时代学校培训工作的特点,采取培训形式多样化,集中和分散、讲授和自学相结合,培训内容数字化并上网的办法;本学期开办个培训班,让不同层次的教职工都有所获。

为了方便教师,提高工作效率,自主开发点电教室网上申请系统,让教师在办公室就能进行电教室的使用申请,我还组织构建太湖高中新课程资源网,目前有论文、教案、习题、课件、视音频资源个,方便教师下载使用。

我积极举办网上活动,引导激励教职工的使用。本学期组织了教职工创建网上工作室的活动、网上工作室评比活动、第二届最佳电脑应用评比;做好活动的数字化到数字化活动的转变,活动资料和过程全在网上公布。

为某省省第三届OEH论坛在我校的成功召开做好准备工作,帮助位学科教师精心准备公开课、撰写学校发言稿并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保证节课用到的多台电脑的正常使用。

分管高二教学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高二年级全体任课教师会议次,班主任会议次,家长会一次,信息技术会考工作会议一次。在全体信息教师、高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某省省第四届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会考高二合格率.%,为无锡大市领先。

四、做好现代化设备的配管用

__校区现有电脑台,教师借用电脑台,个多媒体教学场所,小班学生电脑台,宿舍电脑台,个机房电脑台,都能够上校园网和因特网。

为保证设备的完好、有秩序地正确使用。我首先做的是健全制度,我作为一个网络管理员,做好网络日常维护和安全工作,优化网络性能、加强网络控制、不定期公布上网记录。我结合学校部分管理工作,自主开发一些管理软件,如学校荣誉管理系统、信息技术与教育第三模块作品的管理系统、校友同学录、新课程资源管理系统等。

本学期我重新规划整理网络信息资源,校园网上WWW、FTP、Email等Internet服务全部实现。做到了获取信息更方便、更快捷,办公逐步无纸化,丰富了网络资源,开通了视频点播和数字图书馆,视频已达G,多个视频文件。

五、协调好关系,团结共事

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完成上级部门、校长室布置的工作任务,并提出有

利于学校发展的建议。做好市区现代教育技术条线的联络工作,并参与其工作,如担任市信息学奥赛辅导教师、帮助区电教站开发了滨湖教育信息网、滨湖区教育科研网和太湖社区网,担任区信息学奥赛的评委、无锡市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开发小组组长。

为了学生,为了学校,我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搞好每一个活动。本学期配合政教处做了“呼唤和平”的专题网页、配合教务处做好各学科校内公开课课堂实录并上网;防非时期做好“非典”知识专题网;制作了今年高考锡南考点网上学习材料、年综合考试网上学习材料。

今后我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开拓创新,提高工作主动性。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为太湖高中辉煌明天而努力。

2020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本学期,我们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中心,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并在全体科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科组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程度,推动我校教育的现代化。

一、提高思想素质、加强业务学习

1.组织全体科组老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东莞中学常规教学工作要求》,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逐一落实。

2.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新课改”精神,组织全体科组老师学习《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改进教学观念、增强课改意识。

3.组织全体科组老师认真学习和研究《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并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教改活动。

4.组织学习《研究性学习指导》,提高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能力,促进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广泛应用。

5.继续做好科组教师内部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们组织学习了Windows Server 20__;Photoshop 7.0;Dreamweaver M_;Flash M_等。分别由不同的教师负责不同的专题,我们都是利用晚上时间进行培训。

二、常规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们继续抓好、做好网络教学工作,做到每个教案电子化。

网络教学已经成了我们科组全体老师的常规教学了,我们科组每位老师的课都是利用教学网站的“在线课堂”进行网络教学,每节课都制作了教学课件,实现了教案电子化。通过网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很好地解决了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之间的矛盾。

2.认真做好集体备课。

我们科组按照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人、定地点、定内容;做到单元备课“五统一”,课时备课“三统一”;做到有中心发言人;做到活动有记录。

本学期我们评出的优秀备课组有:高二级、高一级。

3.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为了提高科组老师的教学水平,增进教学交流及互相学习,本学期我们科组每位老师都上了一节汇报课和一节校级公开课。听完课后我们还进行评课,做到发扬优点、找出不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020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20__—20__学年第二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学习《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分三个方面:

①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②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③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备课教案全部采用电子教案,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状态,

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努力做到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意三者统一。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学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和使用网上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二、个人教学业务水平学习方面:

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在这次高一各学科新课程改革中,积极认真地参加本学科的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认真、主动地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便在工作中能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三、竞赛辅导方面

本学期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积极组织、辅导学生学习QBASIC程序设计,每周安排几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

四、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以上是本人在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总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我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快发展、争创一流!”为目标,踏实工作,服务于教,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四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教学上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第8篇: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用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公路客运量进行预测,预测精度与收敛速度都不是很理想,为克服PCA-BP神经网络算法存在的非线性逼近、迭代次数过多,易陷入局部极值等不足,提出将PCA-BP神经网络模型与动态陡度因子、附加动量因子和动态调整学习率算法结合的方法,给出具体的网络学习方法,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证明了改进型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公路客运量预测有效性.

关键词:

PCA-BP神经网络;动态陡度因子;动态调整学习率算法;客运量;预测

公路客运量预测属于复杂非线性系统问题,早期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自回归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等.SherifIshak等[1]应用实时数据分析和评价了几种交通客运量预测模型的效果;孙煦、陆化普[2]等对公路客运量预测难以建立精确预测模型的问题,引入基于蚁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公路客运量进行预测.这些方法可以实现交通客运量的预测工作,但缺点是没有摆脱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困扰,其预测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数的选取,并且非线性拟合能力不突出.Tung、Chrobok、Quek[3-5]等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证明神经网络得到的结果的精确性较传统预测模型高.董春娇[6]等在传统的BP(BackPropa-gation)神经络算法中有所改进,采用Elman神经网络的交通流短时预测,通过在前馈网络的隐含层中增加一个承接层,作为延时算子使系统具有适应时变特性的能力.在公路客运量的预测方面,神经网络应用较多,但传统的BP神经网络存在的非线性逼近、迭代次数过多,易陷入局部极值等不足,而且预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较少,对预测指标的选取没有进行全面充分的系统考虑.本文在PCA(PrincipleComponentAnalysis)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构成PCA-BP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将动态陡度因子、附加动量因子和动态调整学习率等方法融入模型的运作过程,进一步完善算法,提出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运用到公路客运量的预测.

1PCA-BP模型的基本原理

公路客运量受人口总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预测时,首先要确定对预测指标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即系统输入).运用PCA-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实现减少输入变量个数,达到降维目的,并使其包含原输入变量群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提高神经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预测精度.PCA-BP神经网络模型流程见图1.

1.1PCA原理[7]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方差最大的p1为第一主成分.若p1不足以代表原来的m个指标的信息,则选取p2即第二个线性组合.

1.2BP神经网络原理模型拓扑结构有三层,即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同一层的节点之间相互不关联,异层的神经元间前向连接.当一对样本学习模式提供网络后,神经元的激活值从输入层经中间层向输出层传播,在输出层各神经元获得网络的输入响应.之后,按减少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误差的方向,从输出层经各中间层逐层修正各连接权,最后到输入层.

2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的思想

本文基于PCA-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动态陡度因子、附加动量因子和动态调整学习率算法,将网络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将降维的样本集合和优化的权值代入网络,在经过PCA-BP神经网络训练之后,用检验样本集合对其进行检验.

2.1附加动量法传统BP算法在调整权值时,只按照当前时刻的负梯度方向调整,没有考虑到以前各次运算中的梯度方向,导致新样本对迭代过程的影响太大,会导致数据训练过程中调整方向发生振荡,导致不稳定和收敛速度慢.附加动量的BP算法[10]考虑了以前时刻的贡献,其权值迭代公式如下所示。

2.2动态调整学习率[8]传统BP模型中,学习率是固定的.学习率对模型运算性能影响较大,动态的学习率可以改善训练算法的性能.学习率η与误差函数相关联,在网络的每一步学习过程中动态调整η的值,对不同的误差质的变化,每一步学习后学习率都进行相应的调整.

3改进PCA-BP模型的预测流程

3.1网络初始化对所得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输入节点数与输出节点数m,n;采用经验公式确定节点数的上下限,隐节点数的上限作为初始隐节点数l.初始化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各神经元间权值wij,wjk.隐含层阈值a,输出层阈值b;给定初始化的学习速率η;网络输入和输出为(X,Y).

3.2计算隐含层输出根据给定的输入向量X,输入层和隐含层间连接权值wij以及隐含层阀值a,计算隐含层输出H.

4改进PCA-BP模型在城市交通流预测中的实际应用

为验证模型预测效果,选取山东潍坊市1996年至2005年10个样本为学习样本,将2006至2012年7个样本作为检验样本,数据见表1.利用SPSS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实验和经验[11],公式中的参数可以设定为a=1.05,b=0.7,ηmin=0.025;tmax=5000;q=0.85.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作为主成分,可以发现当取到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6.26%>80%,满足要求,即神经网络的输入节点为3个.将各个参数代入模型之后可以得出:P0=90,Pmin=0.1.结果如表2、表3所示.经主成分分析,可以确定出神经网络的输入节点为3个,即:第一个主成分分数=0.208×总人口数-0.102×人均旅行次数-0.112×居民消费指数+0.202×居民消费水平+0.162×机动车保有量+0.212×地区生产总值+0.119×人口密度+0.217×消费总额;第二个主成分分数=0.241×总人口数+0.305×人均旅行次数+0.219×居民消费指数-0.210×居民消费水平-0.253×机动车保有量+0.249×地区生产总值-0.075×人口密度+0.253×消费总额;第三个主成分分数=-0.160×总人口数-0.090×人均旅行次数+0.840×居民消费指数+0.222×居民消费水平-0.097×机动车保有量-0.114×地区生产总值+0.651×人口密度-0.077×消费总额;运用MATLAB等软件分别对传统PCA-BP神经网络以及改进型PC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运算.后七年的公路客运量实际值与预测值数据比较见图3.从上述表格数据可知,改进型PCA-BP模型的迭代次数2361次,准确率为88.91%比传统的PCA-BP模型更为理想,预测效果较好.

5结论

第9篇:网上学习总结范文

二、实习要求:

1.了解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企业内联网的构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触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及故障识别方法,熟悉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规划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2.了解服务器、交换机、hub、网卡、光纤和粗细缆的功能,安装,维护及使用方法,了解它们选型的一般原则及对应的网管软件使用等。

3.了解所在企业信息流的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通讯网络的整体概念。

4. 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实习内容:

讲座(1)金杯cims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2)大显网络集成工程建设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3)铁通光纤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注:侧重内容:通信设备、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组网、内容总结、心得

实习单位(1):沈阳铁通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局域网的组成、光纤通信

实习单位(2):沈阳汽车制造厂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注: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络、管理网络、企业生产信息管理集成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实习单位(3):大显网络工程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和管理网集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注:

(1) 实习报告分为封皮和实习报告正文(封皮应表明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报告正文如果较长,可以加目录;也可以不加,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

(2) a4纸,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标题四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3) 讲座报告和实习单位分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