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精选(九篇)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

第1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德育三位一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104

初中生良好性格与完美品德之形成,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这三者的共同努力。整体上来说,学校是初中生的生活场所,它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成长,但并非全部包揽。然而,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功能是不能忽视的。只有以学校教育作为主题,社会教育作为导向,家庭教育作为基础,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密切结合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方位对初中生开展道德规范养成教育,共同促进初中生的发展。为此,笔者论述初中生“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体系之建立。

一、创新德育教学方式

我国目前现阶段的九年义务教育使每个初中生所学到的知识对道德情操的熏陶,以及未来人生发展道路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中,学校教育承担重要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是培养德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作为学校,应做好德育工作,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优化上,应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培育道德理念。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源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觉接受系统的道德规范、道德理论、条例等方面的知识,再加上德育实践的结合,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初中开展德育,主要是靠《思想品德道德修养》这一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采取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道德的方式,难以达到德育培养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教师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借助视频、文章、图片等,采取容易令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让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化、生动化,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更新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应该仅仅靠着课本,应注重对教学内容之拓展。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亲近,实用性质也比较强的课外实践资料,这样能拓宽思想品德课上的学习深度。

二、学校与家庭结合,开展家校互动

家庭教育是父母对下一代实施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初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言行表率对子女道德、思想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学校开展德育,还需要与家庭教育联合进行,保障学校与家庭之间开展真诚又坦率的互动与交流,实现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互相融合,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融合与沟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种,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会,至少每一个学期召开两次、三次或者更多。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或者学校领导不应该仅仅把家长会当做是一个成绩通报会,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家长会的形式应该有家长座谈会、组织“家长沙龙”活动等,让家长与教师在学校共同探究教育孩子的方式、关注自己孩子的发展。同时,也能让家长与教师一起交流育子心得。另外,学校还可以专门设置家长学校,定位为家长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家长共同探讨关于家庭德育的特点、理论与方法,提高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与道德水平,从而有利于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三、学校与社会结合,开展区校互动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与继续发展,是德育真正落实的良好环境。人都具有社会性,与社会是紧密存在的。尤其是初中生处于年龄增长的过程中,视野也逐渐开阔,对学校、对家庭的依赖性越来越弱,社会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在德育方面受到社会的强烈影响。因此,“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建立,需要学校发挥社会德育的作用,建构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融合与网络沟通系统。

在开展区校活动上,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纲要》德育目标,以及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之需要,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访问、社会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学会正确收集信息,并从中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学校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名望高的老红军、专家学者等,担任辅导员这一职务,定期给学生讲授校外实践知识。学校还可以与有关部门互相合作,整治学校周边的环境,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场所。学校也可以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开展与社会的联系及沟通,全方位实施德育。

[参考文献]

第2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需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刻大理石:“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其中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很好的交响乐队,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我国现代家庭主要是由父母、祖父母和独生子女组成,人口少,结构单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活动逐步由开放式(庭院型)走向封闭式(单元型),加上电视节目的泛滥、电脑的普及,几乎淹没了孩子与双亲交流、与亲友交往、与邻居相伴的机会。另外,离婚率升高带来的单亲家庭问题、人口流动带来的隔代抚养问题等等,都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才能相互交流教育信息,使家长的血缘权威、经济权威与教师的学术权威、榜样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动听的乐章,从而雕塑学生高尚的人格,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2、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需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由于家长的修养、学识、教育水平的高低不等,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①过分溺爱,重养轻教——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袒护孩子的缺点、纵容孩子的放肆,养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而又刁蛮、任性的性格;②望子成龙、重智轻德——只盼孩子将来成“龙”,忽视孩子的眼下成人,造成有的学生成绩优秀而品德较差,难以管教;③期望过高、暴力相加——家长自身没有建树,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由于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没达到目标,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④忙于事业、托付他人——现代生活高效率、快节奏,很多事业型的家长(主要是经商者)苦于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老师,自己放心地去干事业,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别人,结果是得不偿失;⑤自以为是、轻视老师——有些家长自恃有一套安生立命的方法,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认同,甚至有对立情绪,并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这种情绪,导致孩子对老师、学校的教育和各项措施持抵触情绪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教育极不合拍,严重制约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向家长推介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宣传现代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整体实验要达到的目标是:(1)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探索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模式并进行推广。(2)切实转变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培养一批转化后进生的优秀教师,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2、理论基础: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是只关注“精英”,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联合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您正浏览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三、研究的原则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探寻恰当的方法,努力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切合点,以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全面性原则:将教育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体会成功的喜悦,用“教育之爱”滋润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心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综合性原则:运用多种手段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家教工作的作用。

4、针对性原则:研究不同学生、不同家庭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和采用不同的措施,找到家教工作的突破口。

四、研究的方法、措施与过程

1、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为主,配合调查研究法、实验法。

2、研究措施

一是抓教学计划:要求课题研究教师制定家庭教育授课计划,由教务处、政教处核查,报校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教学计划包括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二是抓教材配备:2002年以前,我校家长学校配用经教育部关工委审定,安徽省关工委、省妇联、省教委组织编写的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初中生家长教材》;2002年以来,我校以《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败家教警示录》为主要教材;2004年,我们又将实验教师和有体会的家长撰写的家庭教育论文汇编成册,作为新阶段家长学校教材。

三是抓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1)成立家长委员会。它代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长的愿望,听取家长的意见,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2)家长开放日:开放日活动一般包括评教评学、分级部对家长开放课堂、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使家长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和学生在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并以开放日为契机开展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3)请专家给家长授课:家长学校开班期间,聘请从事教育教学研究、青少年心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对学生家长集中授课,教给家长有关家教的理论和实践经验。(4)学生、家长、教师恳谈会: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组织三方代表座谈,各抒己见,增进理解,达成共识。(5)召开家长会、家访:我校规定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各班必须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还可根据本班实际自行组织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或班主任向家长汇报工作,并就学校取得的成绩、改革的重大举措及学校面临的问题向家长宣传、介绍,征求家长意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学校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家访要常抓不懈,走进学生家庭,就能走入学生心灵。(6)以课题研究为前提的跟踪实验:选定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和家庭,开展不同形式的指导,进行不同个案之间的横向比较和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并对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及时总结和推广。(7)评选优秀家长,进行经验交流:在各班推荐的基础上,认真评选出学校优秀学生家长,召开专门会议,为其颁发证书,进行表彰。并让优秀学生家长做经验介绍,对广大学生家长改进家教方法,提高家教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8)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谈“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从学生的角度谈他们所期盼的家庭教育,启发家长们易地而思,具有生动的感染力。

3、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我们共经过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1年9月——2002年1月,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编写课题实验方案,对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培训,作好研究前的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

(2)研究阶段:2002年2月——2004年1月,依据方案落实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对老师的培训、家教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各种素质的训练,总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有效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效益,促使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3)总结推广阶段:2004年2月——2005年2月,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将老师、家长、学生撰写的有关家教论文进行汇编,整理成书出版,将成功经验在全校进行推广。

五、研究成果

开展现代家庭教育实验的三年中,我校家长学校共开办9期,直接培训家长1800多人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的成果如下:

1、建立了家教理论资源库。为便于家长随时请教,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难题,我们将有关家庭教育的优秀文章和其他资料都输入网站,形成资源库,使家长在家也能通过网络接受学习。资源库网址为:hf38.com.

2、通过家长学校的锤炼,一批经验丰富、育人有方的优秀班主任脱颖而出,并先后于2003年3月、2004年5月和2005年3月成功举行了三次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力图把他们的宝贵经验由星星之火变为燎原之势。

3、中考成绩连年捷报频传,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2001年中考一中、六中达线人数为58人、2002年为68人、2003年为77人、2004年省示范高中达线人数为236人;学生在文艺、体育、读书、演讲比赛、科技创新等竞赛中屡获大奖,2004年5月,我校初三(8)班的学生姚跃在科技发明获得全国一等奖并获国家专利后,又作为中国唯一的残疾人代表参加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儿童论坛,阐述了他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2005年我校学生在省级作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更是成果辉煌,在瑶海区各学校中是遥遥领先。

4、2002年8月,三十八中被评为“安徽省家教名校”,唐平生校长代表安徽省在全国家教工作会议上作了《顺应时展走特色家教之路》的发言。随后,我校又先后获得全国百所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合肥市德育先进单位、合肥市科普示范学校、合肥市保护未成年人示范学校标兵等一系列荣誉。

5、经过三年的研究,老师、家长都积累了大量的家教经验,2004年5月,我们征集了实验教师、家长和学生写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优秀论文四十多篇,将其汇编成册;召开优秀家长表彰会;制作了“家教现代化工作短片”。

六、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有困惑与反思。

1、结果分析

(1)转变了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很多家长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经过多种形式理论培训和与教师的直接交流,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教育行为趋向合理,很多家长还常常主动将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发生的矛盾和自己的困惑带到学校与老师讨论,向老师求教,寻求老师的帮助与配合。

(2)打造了一批优秀班主任,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效能。家长走进课堂,贴近教育,既是家长学习的机会,也是对老师的鞭策和激励,在改变家长的同时也教育了老师。所以,每一次家教活动的开展,对班主任都是一次极大的锻炼。由于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效能有了显著提高,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3)培养了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素质的优秀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形势下,家庭合理、温馨的教育氛围,是学生成才的沃土;学校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培养,是学生成才的关键。目前,我校已形成了学校家庭对学生施教的合力,较好地实现了教育模式向社会化、系统化、现代化的转变。

(4)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家庭教育研究的成功,使学校的办学思路更明晰、办学理念更先进、办学模式更成熟。现在,三十八中已是瑶海区窗口学校、合肥市示范学校,成了南淝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我们的思考

在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1)课题研究必须有校领导的真正重视,要有人力、物力、经费、场地诸方面的保障,家教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2)家教工作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思路统一不悖,并行发展,才能将家教工作与学校其他育人行为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教工作的作用。

(3)家教工作必须从学校的校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的群体特征与素质层次,因材施教,不可无的放失。

(4)要研究不同学生、不同家庭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是家教工作深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第3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实效性 改革

[作者简介]高进(1971-),女,湖北武汉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阳江 52956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G00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23-0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带来的挑战和人才发展的需要,改进当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立足高职,设计课程内容。结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与高职教育特点,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认知体系转化。教材体系体现了学科知识逻辑和专家学者对相关理论的解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向教学体系转化是教学团队在深刻把握教材精神的基础上对教材体系的处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握学生的特点,通过此模式探索使学生对理论做到“真懂、真信、真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理论基础,选取学生成长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和社会重大问题,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紧跟时展增添新的内容,将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发展成果和政策实践结晶融入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将课程以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提升教育的说服力。

2.以生为本,转化教学内容。坚持以生为本,正视学生的认知冲突,摸清学生思想困惑的症结,把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把基础课特点与高职教育特点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转化教学内容,努力形成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成长为目标、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课堂教学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根据育人目标实用性的特点,本着“基于教材,源于现实”的原则,形成一套内容充实、实效突出的教学资源库。

3.避免重复,增减教学内容。一方面,要适时补充党的理论发展的新知识,及时解答国内和国际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对教材有所取舍,特别是避免重复。要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意识地省略或蜻蜓点水地讲解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着重突出大学教材比中学教材更系统和全面的特点,讲中学教材没有或者有但不够深刻的新的地方,使学生增长新知识,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重复。

4.强化实践,有效延伸课堂。高职教育强调工学结合,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确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时间安排来看,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与专业课外出实习相结合,深入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长期建设,建立比较稳定和巩固的实习基地,使其成为课程社会实践的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一直伴随着专业课的实习进行,教师全程进行指导,通过实习实践让学生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理解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时间,适当开展就地就近社会实践。遵循就近原则,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可以是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也可以是志愿服务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相结合,扩大教育视角,丰富教育内容。利用基地进行教育,形式直观生动,教学效果较好。

第三,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群众、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拓展自我,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假期社会实践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分散进行。分散进行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由学生个人在寒暑假期间根据本人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调研题目,进行社会调查,并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调研论文。集中进行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校团委牵头,各系基层团、学生会具体组织的活动。

二、实施开放式双结合教学模式

1.开放式教学资源,课内课外相结合,拓展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实操型人才服务,教学资源不能仅限于课本。应立足讲台,讲透教材,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人格魅力影响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请进来、走出去”,丰富教学内容,多渠道教育学生。

一是依托讲坛请进来。开办人文讲坛,分专家讲坛、领导讲坛、企业家讲坛、青年讲坛、教师讲坛等几个系列。专家讲坛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做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提升理论水平;领导讲坛邀请市领导为学生作报告,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青年讲坛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回校和师弟师妹共享自己学习创业的经历经验;企业家讲坛邀请著名的企业家为学生作报告,使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讲坛系列立足学院、本地实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其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

二是依托基地走出去。结合课程的性质和本地的人文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走出去的方式一是参观考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授课进度、学生和学校实际有计划地安排,在基础课中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英雄人物事迹展等,在概论课中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大型企业、社区、农村等。二是志愿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福利院、农村小学等实践基地进行帮扶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才干,学院和基地实现双赢。

2.开放式教学空间,校内校外相结合,改革教学手段。高职教育注重“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为强化学生能力服务。在重视课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学

空间。

一是立足本校,从课堂走向校园。以校园文化活动、校内实践基地、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教育。要创建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多种比赛和主题教育活动,并发动广大学生参与。在校内建设实践基地,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通过校内自我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立足社会,从校内走向校外。学校应该服务地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身示范,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提升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党代会报告解读、中央精神宣讲,带领学生做好“三下乡”宣传;教师作为兼职律师义务法制宣传,带领学生参加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辅导教师带领青年志愿者协会文化助残服务队定期到特殊学校开展“爱心慰问”“义教助残”等活动。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生真正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1.构建四个环节,注重知行转化。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高职院校实际,进行“学、思、研、行”四个环节知行转化法探索。

学。学是求知的基础,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两个课堂:一是授课课堂。教师运用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尝试将艺术渗透引入课堂,如举办诗词朗诵赏析活动,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进一步领会思想。二是讲坛课堂。创办人文讲坛等,邀请各界成功人士举办讲座,通过讲坛课堂,学生学到了书本没有的知识。

思。思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三种方式“思”:一是“辩”。运用角色扮演、课堂讨论、辩论、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思考。二是“赛”。举办各种比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是“看”。观看时事VCD等音像资料,对国情、国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研。研是学和思的提升,教师采取两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研”,把所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是团队自主学习。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式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理论,学会合作。二是进行研究型教学。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调查报告,进行班内交流。

行。行是知的践行,学生通过两种渠道“行”:一是“外导”行。主要是参与基地活动和“三下乡”活动,由教师带队进行,指导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二是“内生”行。以校园文化活动、校内实践基地、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学生以自我实践形式进行。

“学、思、研、行”四环节知行结合教学法跳出课堂教学的思维,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学生通过两个课堂的“学”,三种方式的“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两种途径的“研”,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两种渠道的“行”,在现实生活中充分体验、消化和感悟教学内容,内化为个人素质,外化为日常行为,提升自身素质。四环节紧密结合,学生能“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做到“真懂、真信、真用”,知行达到统一。

2.应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理论内容用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容易、更深刻。还可以建立课程网站,利用课程网站交流平台、QQ、论坛、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思想交流、疑难解答等,解决学生困惑,延伸教育功能。

3.改革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教学创新必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成绩评定这一环节,不然教学创新就将功亏一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加总结性评价的评价体系,学生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活动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注意加强平时考核,把考试与课堂综合考查结合起来,把期末一次性的静态考试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考核结合起来,力求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将总结性评价的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引导他们真正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由重知识记忆考核改为重知识应用考核。

[参考文献]

[1]胡宪刚.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6)

第4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而我国的法学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法学院校、法学院系和法学专业的设置也不断普及和发展,师资力量和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地方性院校的法学教育发展尤为明显,开设了许多有关法律、法学的院系和专业,招生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法学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许多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如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学专业生的就业相比其他专业要困难许多,法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使得法学教育陷入了专业是否取消或限制的讨论当中。

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不能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要思考解决办法和措施,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改革优点,加强法学教育自身建设,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一、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民族院校的法学专业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民族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他院校大同小异,过于注重对法学理论的教育而忽略了对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民族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更与民族地区对法学人才的需求相悖,使得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

第一,民族院校法学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跟其他地方院校过于注重对法学理论的教育而忽略了对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进行法学理论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对于法学教育来说,不能纯粹的成为理论教育。而民族院校在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仍然是纯粹理论教育,这既脱离了法律的实践,也脱离了民族院校法学学生的现实生活。结果是这种模式之下培养出来的民族院校的法学学生,不能跟其他法学院校的学生比较的自身的优势,更不能顺利地融入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实践工作,导致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

第二,民族院校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单一,欠缺自己的民族特色。目前民族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依赖于遵照国家课程标准传授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民族法学的教学内容欠缺,导致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学生所学的教学内容与其生活的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排斥。相其他的重点大学和法学专业、政法类大学,民族院校在法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上比较薄弱,法学教育业不能够在理论的基础和发展上形成特色教育和实现突破;不能够成为地方性或全国性的法学理论输出中心;不能够形成有效的法学理论影响力。因此,民族院校在法学教育上,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与法学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克服和突破目前困境,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第三,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在教学办法,教学方式上没有充分考虑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特质等特本文由收集整理点,导致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教育立足于通识教育,没能与民族地区法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要想教育得到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科学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的正确、科学、现代化。笔者针对从上述民族院校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民族院校法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二、民族院校法学教育进行改革的思考

作为民族院校,应该在教学办法和教学过程应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等其本民族特性。并基于这个特点设置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方式。所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语言等方面应该显示出自身的特点。

(一)合理设置民族院校法学专业课程

民族院校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在全国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民族地区的现状、特点以及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本地区需要的特色专业课程,这样使民族院校的法学学生充分了解民族地区的社会实践,从而把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互结合,使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逐渐发展成一种职业教育,与民族院校法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职业规划紧密结合的一种技术教育。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度,每个地区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个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同样存在不同层次和类别。以社会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专业教育应当在专业的设置、类别、层次以及特色上体现地域特色,使院校专业结构设置变的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因此,民族院校法学的设置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在全国统一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从而实现专业结构上的优化布局。这种做法有利于民族院校在短期内建成自己的优势专业。

(二)合理设置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内容

民族院校的法学专业的教育内容,既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设置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又要结合民族地区法学人才的需求和生活习惯的区别,注重传授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民族院校的学生生源大多数来自于农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由于从小就在具有民族文化的环境下成长,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其在心理、文化、语言、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本民族的特性。这种文化特质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就已经形成了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具有本民族特性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作为法学教育者的民族院校应该重视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和精神。而这些重视必然也必须反映在法学教育的内容和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法学教育的方式和思想上。他们更容易接受民族语言授课,所以民族院校的法学教学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法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熟悉国家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法学理论与实务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熟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通晓民族语言;具有良好的司法职业道德,能在边疆民族地区法院等司法部门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自治区的地方建设作出更好的贡献。

(三)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在教学办法、教学方式上,应该充分考虑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特质的基础上找出适合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办法

1.使用比较法的教学研究方法

运用比较法研究教学方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其教育的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方式和方法。在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中使用比较研究的教学办法,比较国内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比较各地方院校的法学教育教学的特点,总结出法学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找出符合民

转贴于

族院校自身的客观实际和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特质的正确的、科学的、全面的发展途径。

2.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办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办法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也是老生常谈的教育科研方法,但现在的民族院校的法学教学中也没有发挥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办法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在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当中除了使用普遍的,典型的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以外,更应该要把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结合民族地区的民族生活习惯和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找出更让民族院校学生感兴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运行法律资源、寻找法律信息以及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民族院校在法学教育上,应当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3.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应结合民族特质

第5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课程文化是教育家文化的核心,是教育家文化实践的主要途径。在教育家文化指引下,学校着力建设了课程文化,建立“设计课程就是设计学生未来”的课程价值观,确立了“每一门课程都是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唯一”的课程理念,把“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表”作为课程建设的方向。课程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规范+选择”,建设策略为垂直充实和水平充实,实施途径为“四大整合”。构建“生成性、多元性、选择性、发展性”的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基。课程整合是实现轻负高质、解放学生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学生需求、发展特长爱好的孵化器,也是帮助学生体验学科关联、进行知识创新重组的催化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基于课程整合,开展“四大整合策略”,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打破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壁垒,跨越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边界,设计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程,设置有生活气息的课程,促进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建立拓展课程体系,建立完全的无边界课程。按知识拓展、特长培养、课题研究、项目实践和活动体验五大类别,共开发校本课程近200门,编纂有计30万字的《校本课程说明书》,每学期有40多门精选课程供学生网络选课。在课程构建中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自主参与的“三参与”模式,曾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二、创新学习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自主学习、深度思维、学用结合”的学习文化是教育家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各种实践,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多思、好问、博学、创新。把自主学习、深度思维和学用结合的追求融进课程,通过课程整合提供促进个性化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内容;融进思维课堂,建立对应的教学模式,融进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图书馆读书、社区实践活动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课堂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提出建设“思维课堂”,其核心内涵是“问题导学,深度思考”,其主要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文化特质是“鼓励挑战和创新,包容错误和失败,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质疑探究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激励思维的独特性,强调反思的深刻性”。思维课堂的包容、自主的文化氛围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问题导学的合理方向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保障,深度的思维活动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课堂中,教师或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学科内容,提出想深入研究的问题;关注社会热点,提出对比研究的问题。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每个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观点,学习中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相互借鉴成为常态。在集体展示中聚焦学科体系,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在发散和聚合间灵活切换,提倡思辨,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新环境文化:涵养创造性人格

学校历史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教育家型教师文化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环境文化,一切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滋养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创新历史文化环境。传承学校三大文化传统:书院文化传统,继续以“道”为核心的人文精髓,濡养今日的书香校园和诗意校园;革命文化传统,继续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教育,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海洋文化传统,继续“多元、包容、开放”的文化思考,不断拓展现代教育的视野。创新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支持成长的和谐环境,是学校一直以来的追求。文化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校园是创新人才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灵动的校园文化,能够解放、呵护学生的身心,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创新人格,让学校成为创新人才萌发的温床。培育教育家型教师文化,开发“四梯四力”教师专业标准,把创新导学和关爱学生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重塑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以教师的价值导向、情感关注、过程陪伴、成长激励,推动学生成长。学校“重道敬业、崇实惟新”的教风,“三个论坛”(专家论坛、名师论坛、青年教师成长论坛)的开设,“凤冈青年联合会”“读书会”等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明天教育家工作室”、学术委员会、文化工作室的诞生,学科对话教研、中外合作教研的开展等,形成了探索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理念成效:教育家文化下的“南中质量”

(一)活动推进,阳光成长:人才是“长”出来,不是“教”出来的以“阳光、服务、责任”为主旨的德育主题活动。两年来,开展公民教育、契约精神教育、社团文化行动、绿色网络行动、快乐家访行动、幸福家长行动和“中华民族魂”等主题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推动学生阳光成长。以“诗社、诗刊、诗歌网、诗歌节”为载体的诗教系列活动。我校诗社为全国百佳,诗刊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社报刊,诗网是全国第一家专门性中学生诗歌教育网站,诗歌节一年一届,诗教是常态课程,一批小诗人在校园里脱颖而出。以“南中大讲堂”与“读书广场”为常态的书香活动。共开设讲座200余场;每年度进行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评比,以“国学修身”等为代表的特色课程活动。国学修身课程,自编了30余万字的校本教材;“CPS”等德育综合课程,每年有3千人次的学生参与实践;辩论、戏剧等社团品牌课程,辩论社获深圳市中学生辩论赛四连冠,戏剧社获深圳市中学生首届名著新编短剧大赛一等奖,创意社获中国创意年度大赛一等奖等。以美术体育为代表的特色艺体活动。近两年共向高校输送艺术、体育专业学生近百名,先后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院、北京电影、中国传媒、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近两年本科率高达100%。

第6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途径之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全面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我们倡导一切先进文化思想的永恒主题。在当代中国,高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其直接目的就是培育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即培育以爱国主义为精髓,以国家防卫问题为中心的理性意识。这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因此,新时期的高校国防教育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以増强大学生国防意识为重点,在创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上下功夫,使国防教育能贯彻先进性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方面,要树立国防教育新理念。高校国防教育应坚持‘三个协调”的原则,即集中教育(新生军训)与经常教育(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及国防知识讲座)相协调的原则;重点教育(国防生)与普及教育(非国防生)相协调的原则;理论教育与军事实践密切协调的原则。同时,要増强“三个结合”的国防教育的新观念,就是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全过程,应做到与学校素质教育、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生军训工作方面,应做到地方院校与当地驻军相结合;在军事理论教学及国防知识讲座等方面,应做到校际结合,即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相结合。从而不断拓展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増强高校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充实和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由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决定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重点。我国目前面临的不仅有来自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也有强权政治、贸易磨擦、信息保密、文化渗透、能源供应、社会矛盾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当代国家安全己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还包括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层面。高校国防教育应跟上时展的步伐,根据当今国内国际环境,不断充实和更新国防教育的内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新型国防观,让青年学生明白“弱国无安全”,一个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在于强大的综合国力。特别应结合新时期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国防教育模式,在继续普及国防知识、加强基本军事技能训练的同时,有重点、系统化地抓好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强化反侵略、反分裂的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加自觉地増强国防意识,履行国防义务;牢固树立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的大国防观念,提高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科技、信息、资源安全的自觉性,高度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不断増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安全、稳定与发展作贡献。

途径之二:坚持“一门为主、多门渗透”,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紧密跟踪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是加强国防教育的本质要求。当前,高校国防教育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教育辐射面不广,渗透力不强。高校国防教育应根据高校特点,坚持“一门为主、多门渗遂’的方针,充分发挥课堂、课外两个教育主渠道作用,使国防教育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渗透,努力扩大高校国防教育的覆盖面。

首先,以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为主,将国防教育与专业课和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是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军事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和普及性的军事知识课程,旨在系统地向大学生讲授国防史、现代国防、军事形势、军事思想、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现代战争、军事地形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应遵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原则,増强教育主体交互性的观念,改变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坚持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多制作电子教案,借助投影、幻灯、录像和模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増强国防意识,掌握军事基本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军事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和重要补充。高校应采取将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健全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军事化。同时,应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及时将国防教育思想有机地渗透到各专业课和公共理论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国防科学研究活动,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増强国防意识。

其次,坚持国防教育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高校应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课外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各种文艺表现形式,使国防教育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使青年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増强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如把国防教育与各种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结合起来,与“双拥共建”和“三下乡”(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等结合起来,开展主题教育;定期邀请军事专家、学者或高级将领,为青年大学生进行国防知识讲座,或选择当前国际、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突出事件或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国防形势报告会,开展国防形势教育;经常播放国防教育影视片或优秀爱国歌曲;广泛举办国防知识竞赛、演讲赛和征文活动等;利用每年的国防日和国防教育周,举行国防教育周,让大学生进军营,了解部队生活,学习军队作风和军人品质,培养国防观念;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定向越野、射击等国防体育活动;结合人民防空教育,进行战地救护训练;结合“119”活动,开展消防灭火民防体育比赛;结合防震救灾活动,开展抗灾演练疏散活动;结合社会实践,开展野外拉练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指南针,看懂定向地图,掌握野外生活常识和基本越野技能;定期举办国防知识及学生军训图片展,利用宣传橱窗搞好国防法规、国防知识、现代武器装备和大学生军训情况的宣传。尤其要把国防法制教育融入国防教育之中,突出抓好《国防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増强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途径之三:注重加强“四大建设”,不断整合和优化国防教育资源全面整合和优化国防教育资源,是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首先,加强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军事学科课程体系,是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国防教育、开展国防与军事科学研究、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和主要载体。军事课程是长期军事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是通过特殊选择和组织构成的可供传授的学科体系,具有学科性和认识性两种属性。高校应将军事学科和军事课程,列入重点学科和重点课程来建设,认真组织力量进行军事科学研究,建立体现21世纪高校国防教育特色的学科与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学科与课程建设水平,为大学生国防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国防的本质特征是以军事活动为主的国家防务。高校国防教育的教材体系只能以军事学科体系为基础,按军官必备素质,选择反映军事学科本质的军事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进行建设。军事教材建设应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突出国防法规和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知识,着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国防法制观念,使其増强国防意识,激发献身国防事业的精神。特别要密切跟踪现代军事科学的最新发展,强调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把军事科学的最新发展情况反映到教材中,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防军事理论课特点的军事理论教材体系。

其次,加强教育阵地建设。良好的物质条件是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应结合实际,下大力抓好各类国防教育阵地建设,为进行国防教育创造有利条件。高校要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开辟教育阵地。一是加强与当地驻军的联系,将他们所拥有的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资源,组织学生到兵营去参观学习,了解和掌握常规兵器的使用性能及特点,扩大视野,増强国防意识。二是大力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将当地或省内外的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历史旧址、烈士陵园、文化体育设施和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等作为国防教育活动基地。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创办青年军校、预备役学校等国防教育基地。三是建好国防教育信息网站。网络具有开放性、直观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是开展国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高校应占领计算机网络这块新阵地,制作特色鲜明、富有个性、符合青年特点的国防教育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这个课堂开展网上国防教育。同时,应由专人负责网络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加大投入加强建设,保证国防教育网站的质量,利用国防动员自动化网络和各类社会网络,为青年学生搭建学习国防教育基础理论、传递国防教育信息、交流国防教育经验、宣传国防教育先进典型的平台。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师资,是确保高校国防教育高质量的重要措施。当前,国防教育师资薄弱是大部分高校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国防教育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创新国防教育师资培养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国防师资队伍。高校应采取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办法,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将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具有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的人员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关专业教师,选拔到国防教育岗位上,并送他们到军事院校进行专业学习或进修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从军事院校适当引进毕业生做专职教员,或聘请军事专家、国防教育专家、教授做客座教授,聘请英雄模范人物、国防教育专业教师、军队干部和军事院校的教员、人民武装干部、军队转业干部、退伍军人和民兵、预备役骨干人员等做高校国防教育兼职教师。

第7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一、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教育科研课题来源有四类,一是部级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是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四是学校立项的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课题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视基础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加强应用研究,增强教育研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开发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 4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主要是凭借学会优势,建立短周期的课题平台,以本区(领)域的教育改革重点为主。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学校,以学校急需研究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研究机构对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方向管理,机构与队伍管理,选题与成果管理,信息与情报管理,学会管理,刊物管理,中外高教研究的比较、鉴别与借鉴等[5 ]。我国目前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教育部高教司,各省教育厅高教处,全国及各省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各高等教育学会,各高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或高教所。以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为例,湖南农业大学的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归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除各高教学会立项的课题教务处不参与管理外,对于其它类别的课题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在规划课题和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的管理上,教务处主要是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协作者,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报送课题相关材料;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作为管理者,负责课题指南拟定、下文、组织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全流程的管理。不论是作为协作者还是管理者,高校在整个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课题成果转化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投入,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为加强对这些课题的管理,许多高校都出台了专门的文件。但这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课题成果转化管理这一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湖南农业大学早在 2000 年就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并于 2006 年再次修订,对各类教育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结题与鉴定,经费管理办法等作了进一步完善。这对于加强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性有着重要且有效的指导意义。但是,所修订的《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包含附则在内的 7 章共 30 条的管理条例里,没有专门涉及课题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管理办法。这就导致课题结题就基本上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后续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较少,很多研究成果只是些文字材料,未真正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虽然教育科研项目在转化成教育生产力上有较长的时滞性,且对教育政策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为研究成果寻求更多的转化机会应该是课题主持人重点考虑的问题,为课题创造更好的转化环境也是课题管理者应尽的义务。

(二)课题管理单位工作热情不高

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将其视为学校声誉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不仅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而且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可以说,绝大多数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是积极主动的,但是对教育科研则另当别论。高校一般没有将教育科研归属于科研管理部门管理,而是归属教务管理部门管理。教务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常常被边缘化。目前《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与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负责领导,教务处负责日常管理;省级规划课题由省规划办管理,教务处协助;部级课题由教育部或部级相关单位管理,主要由课题主持人与所立项课题的管理单位直接联系,教务处基本上只保存最后的材料;在省教育厅立项的课题管理上,开题与结题由教育厅统一组织,教务处只负责转发文件,报送材料。因此,在部级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上,教务处扮演的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成了发文单位、材料保管单位和组织评审单位。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教务处作为主要的管理单位,对于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力度不够,除一次中期检查外,很少与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交流各院教改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各院对于教改课题的支持情况等。课题管理上的不主动导致做课题成了课题主持人一个人的事,使课题质量受到影响,于教学改革,于教师自身发展,于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于学校发展都不利。

(三)课题结题质量不易衡量

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特殊,最常见的形式是论文、著作,也有心得、建议、评论等,或是成果在教育制度、条例中体现。而且教育科学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其研究成果未必能获得揭示事物规律的结论,即使有结论,又因教育本身的迟效性,其社会效果的显现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结题质量不易衡量。目前,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材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材料、PPT课件和师生做课题期间的纪实材料(如学生所发表的论文,实地考察的纪实照片与记录)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文字材料中以课题主持人及参与者发表的论文为主,也有著作或论文集,还有少量调查报告形式的材料。各种结题材料装订成附件,厚厚的一本,但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很少,反映课题推广效果的材料很少,尤其是反映学生对课题中所涉及的教学改革的反馈的材料很少。因此,一般来说,课题只要能通过中期检查,结题前能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就基本上能过关,至于课题是不是对促进学校办学或学科或某门课程的质量提高真正起到了作用,课题管理者和专家仅凭借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少量的反映实效的材料,难以客观衡量结题质量。

二、改进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课题管理部门的成果转化职能

教育科研要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成果必须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才是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和归宿。第一,鼓励、支持项目研究与外校的合作。从湖南农业大学2000 年以来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人的单位可以看出,课题的完成人基本上以各院的教师为主,与外院或外校合作的极少。立足本校,联合外校和外企一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仅能拓展教育研究的视野,而且更利于教育改革的创新和成果的推广。第二,定期召开教育科研成果汇报会。成果汇报会分为院一级的和校一级的。院级的成果汇报会主要在校级成果奖评审前,由各院教务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学生和同行参加。这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成果奖评审的前奏,既可以避免评审中专家因时间不允许而无法详细阅读上报材料影响最终成果的评定,又可以及时指出汇报成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指明方向,提高结题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中消减教师们对成果奖评审中的种种疑虑。校级的成果汇报会由教务处主办,报告会时间可在每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会后,请所有获得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奖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向全校师生汇报其成果。成果汇报会不仅是检验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各院教师相互学习、改进教学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

(二)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育科研课题合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学成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科研课题,而是多个相关课题的整合,以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后续能量。湖南农业大学于 2009 年对 17 个实体性的二级学院下的一百多个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之前的“系、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科研中心、专业(课程)小组、基地管理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以专业或课程群为依据成立“系”,各院再另设一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中心,并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各基层组织应根据专业与课程群特点,结合教学改革规划,组织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基层组织的优化为促进各院各系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形成教学研究的合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在课题申报前实行分块申报。即在课题申报中,分教师个人申报课题和团体合作课题。在省级、部级课题申报通知下来后,教务处应及时要求各院组织学科带头人进行会议讨论,根据各院实际情况,向教务处告知其申报意向;教务处在汇总各院意向后,作出初步分析,再次召开各院院长,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分管副院长会议,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申报项目进行整合,形成各院在教育科研上的互动合作。在校级教改课题的申报上,教务处应该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立项指南,结合本校的发展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指南,正确引导课题的申报,调控好教改方向。校级校改课题分重大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重大课题以团队名义或单位名义申报,一般课题以个人名义申报。重大课题依据实际需要加大资助力度,鼓励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研究,鼓励教育理论工作者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专业引领与智慧共享的“对话”,形成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真正协作性的“研究共同体”,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共同发展[ 4 ]。教育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后,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团体合作申报项目的主持人所在的学院或领头的学院应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各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这种合作不仅是分管科研的院长们之间的合作,还要加强同一级学科下的科研合作,以学院老师的微观研究为基础,提升教育科研层次,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研究成果,以提高教学改革实效。教改课题的管理不仅是教务处的事,同时也是各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之一。教研室主任有责任重点掌握本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以及粗略了解本院其他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为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整合提供切实服务。

(三)进一步健全课题管理制度 ,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

第8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二代;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有效途径

1 引言

家校合作(home—school cooperation),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是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参与,共同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表明,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育资源,教师也不再是教育学生唯一的权威。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越来越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关心的问题,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大规模的持续流动,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二代应运而生。农二代有四种情形:留守子女、“准单亲”子女、进城子女、流动子女。其教育问题有其特殊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诸多因素和障碍,农二代家庭教育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亲子教育被削弱或消解,家校合作教育功能明显弱化,学校教育也深受影响。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西部数县为研究样本,以农村留守子女为重点,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对中小学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广泛调查,讨论了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有关问题,以探讨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有效途径。

2 家校合作研究现状

在发达国家,家校合作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并积累了宝贵经验。美国早在1897年初就成立了历史久远且规模最大的“家长教师联合会”(PTA)。二战后,PTA被引入到日本的教育改革之中,该联合会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英国家长担任“教学助手”,法国配备家校之间的“协调人”,欧洲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课题研究。1998年4月,欧洲七国(苏格兰、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开展了“关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项目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的旨在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新加坡在“学校一家庭一社区”三维教育网络的构建中,教育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我国港台地区也很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在我国,近二三十年中,家校合作在理论、实践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家校合作实践方面,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更新家校合作的概念,补充家校合作的内容,探索家校合作的形式,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积极主动地争取来自家庭的更多支持和配合,将家校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理论研究方面,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和分析国内现状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家校合作的概念、内涵、价值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家校合作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学术界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探索少,比较零散,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原则、分类、模式等方面的建构,对家校合作的特点、理论基础研究较少;对国外的理论引进、译介较多,本土化研究薄弱;研究的视角比较单一,对现存问题的分析比较笼统,没有将其置于不同的视角或背景下,重复性强;现有的研究主要以城市为主,对农村家校合作尤其对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研究少而且零散,对农村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认识还不够深刻,对策研究及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完善,有些研究是对城市家校合作的移植,缺乏针对性。

3 家校合作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模式

3.1 家校合作的理论背景

目前,家校合作在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框架,分析家庭-学校-社区关系,为家校合作的实践提供了全面、有力的理论依据。

3.1.1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J.S)在二十世纪八十年引入教育研究领域的,他指出,社会资本是内在于家庭和社区组织中的整套资源,它们有利于儿童或年轻人的认知以及社会发展。这些社会资源因人而异,极其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的发展。就教育来说,科尔曼将社会资本分为家庭内社会资本和家庭外社会资本,前者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投入、教育期待、亲子问的互动,而家庭外社会资本是指父母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包括社区邻里关系、与子女的教师联络、与子女的朋友和父母认识、师生关系等。在通过对美国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的深入调查之后,科尔曼发现,在社会资本相对高的教会学校中,学生的辍学率相对于社会资本低的公立和私立学校来说明显的低,而学业成绩相对较高。这一现象说明通过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加社会资本可以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对美国的家校合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促使家校合作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使学校开始重视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关系,家长、社区等社会机构开始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充分利用家庭内社会资本和家庭外社会资本。

3.1.2 发展生态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容丰布任纳(Bronfenbrenner,U)的发展生态学理论(the ecology of humandevelopment)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交往和影响的结果;而人的生态环境,是由家庭、邻里、学校和社会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不同层次和结构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层次和结构不同的系统,因其与个体之相互关系的独特性,而对人的发展产生特殊的影响。生态学的理论注重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他机构之间对人的教育的交互作用,但是没有考虑到各机构影响力的积累与协作,忽略了三者整体力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3.1.3 重叠影响阀理论

重叠影响阀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爱普斯坦(Epstein.J.L)等人基于生态学的解释框架和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爱普斯坦提出的重叠影响阀理论将学生置于家庭、学校和社区关系模式的中心,认为,孩子们成长所依托的家庭、学校与社区都抱有相同的目标,承担着共同的任务,它们之间经常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和互动。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各种机构中感受到关怀,从各种人那里接受到相同的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概念。学校、家庭和社区这三个背景实际上对孩子以及三者的状况、关系发生了重叠的影响。重叠影响阀是对生态学理论的补充和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在对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影响力会不断的积累,将儿童置身于一个关怀性社区之中,改变了家庭与学校的影响力是依序的认识趋向,增强了家庭、社区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更好的促进了三者之间的联系。

3.1.4 权变管理理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问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会的其他系统之间具有高度的渗透性。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类型一体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三者之间应该互相影响、互相配合、资源共享、协调一致,共同促进教育和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家校合作来说,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和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学校教育不可能仅凭自己单方面的力量来实现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家庭、社会系统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努力摆脱过去和家庭、社会在儿童教育方面相脱节的错误做法,注重三者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就要求学校要从封闭转向开放,制定新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鼓励、吸引家庭和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

3.1.5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是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创立者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他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社会或自然界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宏观的或微观的。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内部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那就是各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受相同原理支配,这个相同原理是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形成的协同效应,成为协同系统。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实现其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过程之中,需要其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家校合作正是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协同效应的表现。家校合作使学校、家庭、社会各系统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学校教育居于系统的主导地位,指导家庭教育,协调社会教育,使教育系统不断向着平衡、和谐、有序状态发展。

黄河清所著《家校合作导论》列举了“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变理论”、“利益群体理论”、“包容理论”、“共同责任理论”等理论依据,用于分析家校合作。

3.2 家校合作的实践模式

国内外学者对家校合作的模式有许多阐述。在国外,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认可的理论是戈登的三种模式说,即家庭影响模式、学校影响模式、社区影响模式。

爱普斯坦(1990)指出,全面的家长参与应包含六种类型:亲职教育、家长协助子女学习、家庭与学校沟通、家长义务工作、家长参与校政、学校与社区建立协作关系。这一模式在国外具有广泛影响。

美国学者斯维普(Swap,1987)受家校分离式影响理论、嵌入式影响理论和重叠式影响理论的影响,探讨了学校用来抵制或者鼓励有效的家校合作的四种实践模式:保护性模式、家校单向传播模式、课程充实模式和合作模式。

美国学者穆勒(Muller,1988)运用美国国家教育长期研究的数据,将家校合作的模式归结为“以校为本”和“以家为本”两种主要模式。

国外学者设计的家校合作的方案中,运用了许多不同的策略。这些家校合作策略中,直接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称之为直接策略:与教学和学习活动并不直接有关,但是支援教学活动的,称之为中介策略。与教学活动无关的教育活动称之为边缘策略。

在国内,有以地区为主本的合作模式,多元参与教育合作模式等,使用最多的家校合作模式理论是“以校为本”和“以家为本”两种模式。我国学者马忠虎编著的《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一书中,对有亲模式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国内学者在实践层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步骤。主要有:王维荣在其“我国家校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家校合作的四个步骤:谭虎等在“努力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机制”中提出了家校合作的五个步骤:杨天平在“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六项标准”中提出了五个步骤:香港大学学者何瑞珠(Esther,Hosichu)根据香港地区家长参与的重心,将家长参与活动分为家庭为本、学校为本和社区为本三大范畴。在《家庭学校与社区合作:从理论到实践》一书中综合爱普斯坦及韦氏(Weiss)的模式,提出家校合作的六个步骤。对各种模式加以综合,归纳出家校合作的内容、操作路径分别图1、图2。

4 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分析

4.1 现状分析

为了解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从家校合作的基本情况、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合作的效果三个维度,自行设计编制了家校合作现状调查问卷。通过实地考察学校、个别访谈,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等形式,以甘肃三市五县农村学校为样本,以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为重点,对农村家校合作教育展开调研,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757份,其中教师问卷252份,家长问卷505份。

4.1.1 对教育责任的理解:学校为主家庭为辅

教师和家长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的分担,应该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频度分布为:学校为主家庭为辅>家校均担>家庭为主学校为辅。

4.1.2 对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有必要,可行

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合作教育持支持态度,认同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家长的支持态度,为家校合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1.3 合作方式:家长会为主

合作方式以家长会和电话联系为主,合作渠道比较单一,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名存实亡,徒有虚名,家长开放日、亲子互动等方式应用少,家访渐受冷遇,家校结合处于放任自流的状况。制约了家校合作功能的发挥。

4.1.4 合作时机的选择:非常规事务为主

家校合作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和思想出现异常时,以解决问题为主,没有形成常态性工作,缺乏持续性。

4.1.4 合作内容的关注:学习成绩为主

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内容的关注点基本趋于一致,尤其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家校双方达成了高度共识。说明家校合作双方具备合作可能和基础,有利于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但是,明显存在合作内容狭窄,忽略了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1.5 交流的频度:有时有

教师参与家校合作很不平衡,以班主任联系为主,表现出教师开展家校合作的专业性不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只是偶然发生。

4.1.6 家校合作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的效益:有效益

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从家校合作中得到了收获,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有所提高,对家校合作产生的效益持肯定和支持态度,评价积极。

4.2 特征

综合分析各种调研材料,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呈现出以下三种结构特征:

4.2.1 一般性合作

在一般型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和学校或教师之间存在低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通常着眼于一些常见的一般性、常规性的事务。这种类型的家校合作教育在农村最具普遍性,虽然时效性好,对于维持基本教学秩序具有一定作用,但是计划性和前瞻性差,其合作仅停留在较低层次。

4.2.2 随机性合作

在随机性家校合作教育中,各合作主体没有明确的合作意愿和意向。家庭与学校双方彼此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具有偶然性。并且,这种偶然的交流范围狭窄,除非一些重大、突发的非常规性事务,双方很少走到一起。

4.2.3 主导性合作

在主导型家校合作教育中,学校、教师是主导,要求家庭、家长积极配合,家校合作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都较强。但是,这种做法不是一般农村学校所能企及的。因此,虽然这种类型的合作较为理想,但并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有条件、有心情予以配合,较难推广。况且,学校主导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家长这两个参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从而造成家庭、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另一种依赖。

4.3 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目前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组织松散,管理不足,家校合作缺乏保障机制。(2)渠道单一,时间拮据。制约家校合作功能的发挥(3)内容狭窄,深度欠缺。忽略学生能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4)单向为主,缺乏互动。合作中教师和家长角色定位不当。(5)质量不高,频率不足。家校合作多以“解决问题”为主,只有“问题”出现才能激发大多数家长和教师的合作需求,合作层次不高。(6)学生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上述问题与多数学者同类研究结果相一致。

4.4 障碍分析

4.4.1 社会因素

(1)农村生活环境不佳。中国西部农村生活环境仍然处于贫困和落后阶段,生产与交通的长期滞后影响着家校合作教育。虽然近年国家减免了农业税,并且对农村基础教育实行“两免一补”,但是现在农村经济的主体依然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效益差;对于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受自身素质约束,多从事建筑、制造、服务等简单的体力劳动,时间和精力不足成为影响参与家校合作教育的主要障碍。

(2)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在受教育方面,农二代上学难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弱势群体,缺少先天的资源优势。

4.4.2 家庭因素

(1)时空受限。为了生计,多数农民外出务工,流动性大,远离家乡,远离子女,时空隔离,形成了留守子女、“准单亲”子女等农二代类型,家庭教育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亲子教育被削弱或消解,对家校合作无暇顾及,鞭长莫及,影响学校教育。

(2)家长信心不足。农村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异、文化水平的差距,导致家长仰视教师,缺少心理沟通,在心理上与学校和教师产生障碍和隔阂,处于被动地位,对讨论教育问题缺乏自信。

(3)家校合作能力欠缺。农民工自身知识浅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低,缺乏教育素质的训练和指导,虽有望子成龙之心,缺少点石成金之术。对子女学业方面的辅导力不从心,对子女的教育缺乏必要的技巧和能力。

4.4.3 学校因素

(1)教师的时间精力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班级规模虽小,但工作时间长,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常规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还要准备应付一项又一项的“突如其来”的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因而无法熟悉所有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同时,如果学校的价值观和规章制度不支持教师与家长合作,教师就不能得到物质支持或者弹性工作制的时间补偿,导致他们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非常少。

(3)教师合作能力受限。目前的师范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并没有向教师提供有关家校合作的专门训练,教师缺乏家校合作的技巧和能力。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对教师职业的归属感、对教书育人工作的热情和投入欠缺,使农村家校合作教育难以开展,不能落到实处。

4.4.4 管理因素

(1)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僵化。现今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并不完善。教育评价多以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一种量性的、结果性的评价,学生并没有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而随着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量化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家长同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前述家校合作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单一,便是这种单一僵化评价机制的产物。

(2)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基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有必要使其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一种制度。而要成为制度,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家校合作关联到社会系统中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它们的合作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尤其是教育主管单位的管理。管理缺位,造成农村家校合作的组织机构松散、机制不完善,多数学校没有统一、正规的家校合作组织以及有效的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家校合作活动也没有明确的、完善的规定和政策制度的保障,从而使家校合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5 改进策略

5.1 升华合作理念

尽管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合作的态度和认识基本达成共识,但是这种认识并未内化为理念和意识,行动上未能形成自觉行为,需要政府、学校、及研究人员共同推动。如果家庭与学校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性质上、在学校和家长的角色上、在家校合作的性质上具有新的观念,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合作的障碍。

5.2 创新合作模式

前文已经介绍了多种有关家校合作操作层面的实践模式,均有借鉴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网络环境赋予“家校合作”更深的含义,也给家校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合作方式。网络的时空跨越性,使得参与合作的教师和家长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网上的交流和互动,解决了农民工远离家乡远离子女远离学校家校沟通时空受限的难题。基于网络的互动式交流,既克服了传统单向交流的弊端,也符合家长的实际需求,逐渐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和认同。基于网络的“三位一体”的互动合作模式如图10。

5.3 制定政策法规

健全的法规政策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保障,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支柱,也是维系和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政策和法规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家校合作的正规化、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

5.4 提高合作能力

提高家长素质和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目前而言兴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教育是一种可行的权宜之计。定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不仅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强对家校合作的认识,还可以密切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加强沟通,培育良好的合作基础,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补充、协调配合,促进孩子向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应加强家校合作技能的教育,教研活动就经常性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交流,提高教师实施家校合作的能力。

5.5 建立合作的组织

组织机构是家校合作活动的重要载体。家校合作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可以避免合作过程中的组织松散、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出现。各农村地区和学校可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设立如村家校合作领导小组、家长教师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地方性家校合作组织,以利于保持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的同步性、一致性,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合力。

第9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教育质量;对策;思考

一、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及特点

1、澳大利亚TAFE模式[1]。TAFE(全称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它由澳大利亚政府开设的TAFE学院负责实施教育与培训。其特点有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整合在一个系统下,将职业资格证书与文凭(全日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学历教育相呼应;供需关系主要由政府会同行业依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机构主要是国家为企业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官方公共服务机构,即TAFE系统(技术与继续教育),也称TAFE学院;培训内容主要是政府按照经济界与企业的要求,制定的国家资格框架、认证框架和培训包。

2、德国“双元制”模式[2]。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著名的“双元制”。 所谓“双元制”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学生在学校进行必要的专业理论和基础文化知识授课,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从而把学校的理论培养与企业的实践培训结合起来,学校和企业都是教学实施主体,是职业教育的“双元”。在这种职业教育模式下,招生工作由企业负责,学校基本上不组织招生工作,学生向有招生资格的企业报考,录取后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此时,学生既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学徒。这种“企业本位的现代学徒制度”既需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干预,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

3、英国“三明治”模式[3]。英国许多学校实行的是“工读交替制”的合作教育,即人们常说的三明治课程Sandwich Courses),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在校授课和到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实现以职业素质、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 和“1+3+1”教育计划;第二种形式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即所谓的“2+1+1”教育计划。但是不论用哪种方式完成“三明治”课程,学生都需要在最后一年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4、日本“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4]。日本的职教体系相当完整。整个职业教育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企业教育等构成,而且三者联系紧密。日本的“产学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中与产业界的合作,另一种是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在高中里,主要解决企业界准备从事技工的初中毕业生的就学问题。日本大学同产业界合作很普遍,“产业界向大学投资” 、“校企人员交流”等均是主要形式,这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模式短时间内迅速改善了企业员工的素质。对于企业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自我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也实现了教育成果向生产力的直接转化。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作为高等教育的层次,而不是组成部分,这与发达国家不同。作为高等教育中最低的层次,(高职属于二类专科),不论从国家的投入,还是招生政策的倾斜,都明显不足。但随着大学的扩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科层次人才过剩技能型人才不足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大矛盾凸现。为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国家开始大力建设高等职业教育。2002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从政策上和财政上都给予职业院校的大力支持,使一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通过重点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通过几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逐步从高等教育的低层次向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转变,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够

从教育资源投入、政府的重视程度上看,高职教育还远没有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高职教育投入保证机制不健全,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而高职教育的办学成本则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在经费投入、人才录用、干部聘任、职称晋级等方面,社会对高职教育和高职毕业生的歧视比较普遍。高职毕业生不论如何努力,都改变不了第一学历为“大专”的困扰。

2、高职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的教育规章把高职教育目标定位为:大专层次、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而不是一种类型。这种认识与政策规定,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这种认识与政策指导是宏观的,因此在高职院校目标定位的微观研制过程中,便出现了人才目标定位不准、技能高低如何区别等问题。

3、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不足

高职教育按其本性要求健康发展,除必须重视解决上述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问题外,教师队伍是否合乎要求极为关键。就目前现状看,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主办的,或是行业、企业主管的,无论是中专升格的或是成人高校转制的,无论是“新机制”或是民办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与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的本性要求,有较大的距离。

四、关于我国高职教育的思考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穷国办教育、大国办教育”的现状。一方面是高技能人才的奇缺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学生技能不高的现状。由于国情的不同,要改变这一现状,不能照搬任何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高职学生的培养即不能象澳大利亚TAFE模式,只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忽略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也不能象德国“双元制”教育,走企业的人学校培养的道路,中国国情特点决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人才的供给是大于需求的。因此如何结合自己国家的教育现状完善高职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1、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内高职院校根据中央精神,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由此,我国高职院校在全方位强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为了勾勒新世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蓝图,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学习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特点,融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通过上文的论述,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共同特点之一,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清晰的办学理念。学习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依照我国现有的国情将国外先进理念与我国的职业教育融合,行成自己的特色。首先要改革创新教育理念。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学院往往都是中专升格二来,没有什么明确的高职教育理念,这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随着与发达国家的交流,我们应该确立以“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高技能,高素质”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只有明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有办学的方向,只有明确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其次,建立完善的课程设置。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不论是澳大利亚的TAFE的学院,还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或是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它们都有自己完善的课程设置,符合它们教育理念和社会需要的课程架构。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大都是本科教育的“缩小版”,没有符合自身需要的学科体系,就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课程模块,同时融合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建立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澳大利亚的课程模块,可以方便的实现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德国的教学可弥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还不够紧密的缺点。最后,应大力发展“双师”的教师队伍。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他们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澳大利亚TAFE模式对教师有严格要求,专职教师每周安排一天,每月安排几天,每年安排一段时间离开学校到行业或企业内专业岗位实践,以保持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而中国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扩张,专业教师已严重匮乏,而且由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事使用制度,致使我们很难象发达国家那样去选择和培养专业课教师。因此,我们必须发展“双师”的教学队伍,学校中有一批精与理论和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教师,还有一批来自行业的技能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共同得到提高。

3、大力发展“校企合作”

世界的先进职业教育,都有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企业的参与不仅明确了学生的培养目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更是增加了学校的办学经费。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在德国,企业向学校投入经费,接纳毕业生,澳大利亚和美国,企业向学院提供需要人才的要求并接纳毕业生。而中国目前脱离企业办学的情况比较严重,而行业、企业参与和举办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的欲望比较低,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长远观念,过分重视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用人的低成本,加之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影响了企业的主动性。发展“校企合作”将使高职学院与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企业对教学的参与将摆脱培养的学生不符合企业要求的窘境,而且学生能够订单式的培养,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为在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地,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企业,为企业产生效益;而企业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可以获得不用企业培训即可上岗的员工,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同时,也为日后员工继续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从资金的投入还是政策的倾斜,都体现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但总体看来,依然存在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但我深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高等职业教育将会与普通高等教育一同撑起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崔建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职业与教育 2012.10

[2]景琴玲.王革.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透析与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

[3]田庆轩.国外高职教育模式发展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06.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