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精选(九篇)

小学语文教学指导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朗读;情感

一、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其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就会好,相反,学生若对学习冷淡、厌烦,其学习就没有劲头,学习效果就差。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多朗读,多品味,学生的欣赏能力自然会提高,他们自然会感到读书并不是一件苦差事,反倒是一种艺术享受。久而久之,何愁他们不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文时,教师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在熊熊烈火的燃烧下,烈士的痛苦和忍耐,以及战友们的焦急和眼看着他危难却不能相救的煎熬。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整个潜伏部队的安全,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他坚忍卓绝,以超人的毅力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伟大,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震撼我们的心灵。也让学生从中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去判断事物。

三、朗读能积累材料,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典范精品,文质兼美。许多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特色的时文美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材料丰富,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吸取了一些优美的语言,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了文章的写作规律、写作技巧。勤于朗读的同学,大部分语言清晰,出口成章;写起作文来,引用自如,下笔得心应手,顺理成章。朗读这种读书方法能使人认识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体味并运用作品的语言艺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这样,也就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语文课教学必须重视朗读。

四、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措施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么什么是朗读呢?朗读即大声地读,能有声有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的过程中眼、耳、口、脑四个器官,同时作用于课文,共同接受知识,它比单一的默读效果要好得多,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朗读训练呢?

1.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不同的年级段对学生的要求也不相同,感觉到的东西不见得能够理解,而理解的东西却能更深刻地去感觉。低年级学生可以有感情地朗读《小小的船》,但他们不可能读出《大海中永生》的悲痛,《船长》的惊险、紧迫。那是因为不同年龄在情感和心理成熟方面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来进行指导,低年级要从最基本的读音准确和停顿的节律方面抓起。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年龄层上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另外,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眼里都应是最优秀的,在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时,应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也不能以成人化标准来衡量。要注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成人的差异,保护学生纯真的天性。

2.精心准备,提高训练效果

在朗读训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学生从心里喜欢朗读,教师必须从三个方面做好指导:(1)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可采用一些经典的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文学作品;(2)训练要求细致、精要、精彩,不可贪多求全,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精神兴奋的节律,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3)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教师每一次指导学生朗读时都要按计划,前呼后应,既考虑到朗读训练的要求和教师应采取的指导方法,也不忘进行效果评价等。

3.正确引导,明确朗读要求

实践证明,无论什么教学活动,只有明确这项教学活动的目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也是这样,只有让学生明确教师为什么要朗读这个字、这个词、这句话或这段话,学生才能读准、读通,读出感情。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一、导入语言简练生动新颖,吸引学生学习

生动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好的开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的开题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平铺直叙、平淡刻板、照本宣科的语言,只能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在发展之中,他们还没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如果一节课的导入语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这一堂课他们将不会投入很多的注意力。因此,一堂课开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能自觉、轻松、愉快的去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感受。教师在课题的引入时,一定要精心组织语言,巧妙地引入。可以是一个谜语,一首儿歌,一个笑话,一个故事;可以是悬念,是思考,是猜想。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一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是引入新课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叫同学们计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日子导入课题;有的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形式来引入,如《七颗钻石》一课的导入新课,可以讲故事设计开题。这样,不同教材就选择不同的导入新课方式,学生由不愿学到自愿学,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场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热情和兴趣。

二、解惑释疑语言具有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深思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免不遇到很多难题,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的困难,往往就是语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即可抓住时机,运用教学语言巧妙地点拨学生,教给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种课堂讲授语言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主要以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讲授语言是很重要的,在所有教学语言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讲授语言必须简洁精练,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还要生动幽默,具有美感。

三、处理争论问语言画龙点睛,指导学生明了是非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由于思考问题方式、阅历的不同,彼此的见解自然会不一样,与教材知识发生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并由此而产生争论,这是好事。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不能简单地说,谁的观点对,谁的说法错。要用画龙点睛的语言,让双方争论的问题找到一个合理共振点,让学生豁然开朗,如梦方醒。如在《路旁的橡树》一文的学习中,学生们就为了到底该不该留橡树而发生争论。有的同学认为橡树挡住公路的修建,该砍;有的学生则认为橡树长那么大,多不容易啊!该保护。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不可开交。这时,老师便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筑路工人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学生便自然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了,自己寻找答案。

四、处理价值取向偏离的语言干错果断、旗帜鲜明,引导学生正确判断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指导;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39-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本文笔者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与指导谈谈可行的方法:

一、朗读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生的各种形式朗读中,就会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2、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二、朗读教学指导方法

1、重视教师范读。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的心中最完美的偶像”。青少年模仿力强,教师更是学生乐于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成功地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催化剂。因此,为切实加强示范朗读,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朗读水平;还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探究示范朗读的方法。有些教材有些地方可以以读代讲,有些地方则要讲明文意指明读法。范读的水平必须达到使学生和教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使师生情不自禁共同进入角色。

2、指导正确流利地读。正确流利地读要求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流利地读主要是不断读,不读破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嘴里读这个词,眼睛就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做到停顿正确。这只能通过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读正确、流利,要做到严字当头,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要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3、指导有感情地读。语言文字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对小学生来说,正确、流利地朗读是基本要求,但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并非易事。因此,以趣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学古诗《鹅》时,教师可出示大白鹅的动画片。学生边看图片边听老师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有一只漂亮的大白鹅。你看,大白鹅昂着头从远处慢慢地游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看着听着,同学们会为画景诗情所感染,情绪会被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在读诗与赏景的多元学习活动中,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能读出古诗的韵味,读出诗人喜爱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5、进行角色朗读。小学是年龄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根据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朗读技术性指导。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如请学生给画面配音;在学生朗读时,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还可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等等。如教学《小马过河》这课时,就可出示生动的图画,让学生试着为图画配音。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个个跃跃欲试,就连不爱读书的学生也都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由于本课对话较多,富有浓重的感彩,在学生配完音的基础上,若进一步指导学生分解色朗读,他们就可以体会到朗读的乐趣。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指导策略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在教学中,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的活动。在教改的今天,朗读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策略来帮助学生爱上朗读,学会朗读,架设好朗读这座桥梁,使文章的作者、师、生三者的情感达到和谐共鸣,从而构建师生共奏一曲悦耳动听之歌的语文新课堂。

(一)朗读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一般来说,爱好朗读的学生口语发展比较快,说起话来条理清晰,自然流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召之即不来,呼之欲出。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分辨善、恶、美、丑,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如: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描写自然风光景物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描绘了山川河流的秀丽柔美,有的描绘了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有的描绘了事物的姿态,动静特点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通过朗读就能很好地品味大自然的美。

(三)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较好的习作能力。

朗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发展,发展语言,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朗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文中内容的写作技巧转化为自己的技巧,从摹仿到内化到自创,能自然而然地“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了。

好的朗读,可以达到声情并茂,意味悠远的效果;可以摄人魂魄,耐人寻味;可以把人带到一幅幅优美画卷中去,一首首动听的歌中去;可以让人领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亦可以让人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正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述;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日后动笔辄合,在已亦不知何来。”

然而,我们在朗读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做好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呢?教师又该做什么呢?下面我就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 让学生明白朗读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良好的朗读欲望

1、首先要树立学生讲好普通话的信心,为朗读作初步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通话读音准确、规范就会为朗读打下十分良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抓好读音这一关。

2、教师自己范读课文,经过自己精心的准备,深入地体会作品的丰富的内涵后,教师为学生范读,给学生树立一个爱读书、爱朗读的好榜样,学生会十分喜欢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

3、播放录音,让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作品”,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有了朗读的冲动。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朗读作用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拿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段成篇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示范朗读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学生是很难学好朗读的。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达情感了。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就有情有意的多。

三、创设情境,扩大朗读的训练面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促成他们个性化发展。但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选择往往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朗读训练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

四、在比赛中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1、利用阅读课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除了要求学生都有要放声朗读之外,教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和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可谓有创意。

3、进行积累大赛,读完一课后,让学生说说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或片段,看谁积累得又多又好,并能用自己的朗读形式背出来,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积累能力,又增强了朗读水平,真是一举多得。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当孩子们喜欢上朗读,学会了朗读时,课堂上便会不时地奏起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那时,语文课将成为孩子们的向往,成为师生共同奏响音乐、施展才华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阅读是一种过程,是“你中发现我,我中发现你”,也是“我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课标》)。学生个体的知识、生活经历不同造成其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也各不相同,人们早已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精辟言论指出了理解多义性的存在。读解课文的自主性,允许他们对课文有着不同于教师和教参的理解。在朗读指导中,教师不应拿着自己的一套标准要求学生,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必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教师的讲是为帮助学生读,为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学会阅读。学生阅读是目的,讲解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多讲是为了少讲,少讲是为了不讲,最后离开教师的讲解,学生自己也会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做好“放、引、导”三步

“放”就是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表达直感,从这个角度直接进入主体角色。如我上《白杨》一课,让学生从单元导语入手,让学生领悟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读课文前,先看“预习”,再要求学生读后谈直感。学生说:“我知道了白杨又叫大叶杨,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大戈壁滩上的白杨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写白杨?”“作者只是在介绍白杨吗?”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自然对课文产生兴趣,自己去读、去解决这些问题。

“导”是教师在运用体态或语言客观评价学生直感的同时,导出学习疑点,通过平等、友好的交流解决疑难。这是师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就是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思考后,教师对学生理解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对教学重难点做指点、强调;对学生答不对的作修正,答不全的作补充。即精讲,讲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

“引”是放和导从内容和学法上新的延伸,是学生直感更丰富、更准确的实验时机,也是学生价值需要得到完全实现、创新欲望得到满足的阶段。如《比尾巴》一课通过:问答句反复训练(走出文外、课外),试做连线题,读另外的材料谈直感来完成“引”,效果好。

二、做到“读”与“思”结合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思考。读书不是听书,读懂也不是听懂。只听不读,学生虽然也有一定的思维活动,但是这种思维离开了书面语言,很难提高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一要教给学生思维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做到边读边思,读、思结合;二要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进入课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包办代替。如《桂林山水》一课,读到开头一句教师就质疑“甲天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跟标题有什么关系?读到描写漓江的水一段又质疑: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文章是怎样写这些特点的?文章中为什么将漓江的水跟大海跟西湖作比较?读到结尾处又质疑: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这句跟开头一句有什么关系?这样结尾又有什么作用等。这样读读、想想、问问,就会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注重读的方式和读的时机

读,有时可以代替讲解。有教师曾说:“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读中获得能力。”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的形式多,读的面大,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语言精髓及言外之意。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和支玉恒上课,就是以多种形式的读代替了讲,让学生读中悟,效果很好。

读,在阅读教学中如此重要,要读出质量,就必须把握读的时机和做到读的方式灵活多样。不要为读而读。教学开始前让学生自己读文前导读;字、词教学时读带生字新词的句子;分析课文时,可以分段读,重点段反复读;总结时,可全篇读;巩固课文时按要点读;根据课后要求选择读等。读的方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造声势让全班齐读;要思考琢磨用默读,还有个别读、自由读、领读、伴读、轮读、分角色读等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但无论哪种形式的读都要注重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思考,读后有评价,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读的目的。

四、注重读的量和面

坚持以课内阅读为主,切实上好每一堂阅读课,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但是只是课内阅读还不够,课外阅读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吕叔湘老师说:“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于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做好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1.充分发挥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作用。

良好的阅读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是一脉相通的,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如:如何推敲词语、琢磨句子、分析段落、剖析人物等),学生课外阅读就不会流于形式。

2.结合课内阅读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要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介绍与课内有关联的读物,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印证,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如学了《金色的鱼钩》时推荐学生读《草地夜行》等。

3.组织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朗读的指导不足,课堂的朗读活动往往也停留在表层,甚至是形式,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此,只要提升对朗读的教学重视程度,勇于突破声音带给人的热闹与浮躁的表面现象,真正潜心钻研和挖掘出朗读文本的深层内核,才能在实际的意义上锻炼并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断章取义,内涵感知表层化

 

在新课改之后的新课程体系中,在关于语文文本的朗读指导上,不能仅仅让学生读出文本的表层意义,必须从文本的精神实质出发,深入其中,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采用断章取义、望文生“情”的方式,是错误的,同时也挤压了大量的学习时间。

 

例如,在引导学生朗读《少年王冕》这一文本中,对于“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这一段,很多的学生从 “心里倒快活些”的词句中得出王冕不愿意到学堂读书的结论。这实际上就是望文生“情”。但在实际上,“心里倒快活些”等词句的表述,进一步凸显了王冕对读书的渴望与追求,只是在此过程中采用的较为委婉的表达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文本时,必须注重文本的精神实质,特别是对于一些含蓄和委婉的表达方式进行解读,使那些隐含于文本之中的内在涵义能够被学生真正领会。

 

二、借图助解,情韵体悟表层化

 

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科学理论以及生动现实来看,小学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只是达到一个形象认知初级阶段,对于一般文字理解能力较弱。对此,教师应从小学生这一学习实际出发,依托图片、影像等形象化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此项教学策略的运用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特别地,不少教师是仍然在缺乏朗读引导的时候就简单地提前展示了教学图片,这中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认知水平大多还只是达到一个形象认知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对于文本的感悟变得越来越表面化和单一化,另外这甚至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图片上,而忽视了文本的实际内容。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教学案例。在小学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教学当中,学生刚刚初读文字,教师就直接出示了一棵郁郁葱葱的樟树的真实图片,并立即追问:从文章中的哪些语言描写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樟树的鲜活生命力?然后,学生尝试着从原有文本里面的“枝干粗壮”“稠密的树叶”“伸得远远”几个显而易见的关键词去努力感受樟树的“蓬蓬勃勃”生命力。从表面的教学进程上来看,不仅教师完成了对于学生的真实有效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向的引导,而且学生也按照教学程序及时做出了较为准确合理的回答。但这类互动对于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却丝毫没有意义。

 

进一步来说,在朗读文本和分析文本之前,教师过早的出示了相关的图片,实际上已经将答案直接占据了学生的思维,而学生的回答和体悟也并非来自于文本的理解,而是直观的从图片中提取。这在很大程度上窄化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范围。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学教师在开展关于教学文本朗读的指导的时候,首要的一个策略就是要扎实于教学所用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上,在尽最大能力去深入了解文本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审美地赏析语言文本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要加上图片和影像等方式的技术支持,如此一套富有层次的组合拳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刻板记录,技巧指导表层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对于朗读的指导往往过于的死板和生硬,甚至让学生在书本上标注各种重音、停顿的标记符号。这种方式表明上是在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但实际上不仅挤压了大量的学习空间,还使学生失去了对语言文字内涵的深入洞察,剥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的体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起不到丝毫的效果。如在小学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新课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理解文本语句:“经过20 多年的奋斗……”

 

师:同学们要想把这句话读懂,掌握一些科学正确的停顿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朗读技能,请同学们用“/”将你认为合理的停顿画下来,并自己尝试着读读,切实感受一下语言朗读的魅力所在。这种课堂活动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训练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都集中在各类符号上,对于朗读文本的内核涵义以及精神实质做不到实际理解,更不用说去真正提升所谓的朗读素养这种高层次教育目标了。

 

四、丧失标准,个性解读表层化

 

在新课改的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是各个科目当然也是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重视并且要深入贯彻的一条科学的教育准则。但是如果从现实的教学情况和教育效果来看,很多教师不仅存在着对该项准则的理解不够充分的情况,甚至矫枉过正,结果就是造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朗读训练主体的整体异化的后果和现状。若举例来说,在教学《诺贝尔》时,部分学生朗读“人们慌忙赶来……诺贝尔完了”这句话时,居然读得嘻嘻哈哈,他们只是浅显地联想到了诺贝尔被实验火药炸得满脸漆黑的样子,却无法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文本深意。然而有一些当堂教师对此却不加以纠正和引导,反而认为是学生想象力丰富的体现。

 

从上述课堂案例可知,缺乏必要的引导,很可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错误的认识,无法把握其中故事人物的切实心理。实际上,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文的第8 自然段,让学生紧扣课文中人物的神态描写来解读,他们就会深深地被诺贝尔的高贵品质所震撼。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充分结合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对文本的精神实质加以引导与点拨,就一定能够将朗读指导落到实处,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关键词:言语生命意识;言语潜能;情感共鸣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教师害怕,学生恐惧。学生遇到写作,往往是抓耳挠腮,无话可说。究其原因,小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薄弱,他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不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没有表达的欲望,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文以《<逃家小兔>读后感》写作指导为例,尝试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挖掘学生的言语潜能。《逃家小兔》是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绘本作品,这个故事又被称为“一场关于母爱的捉迷藏游戏”,故事的主人公逃家小兔很想离家出走,当它宣布自己要跑走时,妈妈说:“你要是跑走,我就会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宝贝呀!”小兔变成小鳟鱼时,妈妈就变成了捕鱼的人,站在冰冷的水里,拿着胡萝卜去钓它。紧接着,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就拉开了序幕,尽管调皮的小兔上天入地,变成石头、小花、小鸟、小帆船,甚至是空中飞人,身后那个穷追不舍的妈妈总能想办法找到它。最后,小兔子不逃了,妈妈给它喂了根象征着爱的胡萝卜。从内容上看,故事以孩子的生活为根源,情节简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语言形式上看,全篇采用对话描写,生动有趣,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孩子的顽皮和妈妈的宽厚,洋溢着温暖感;从情感上看,故事真诚朴实,把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在有趣的问答接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基于作品的以上特点,笔者将该绘本做为四年级习作教学的素材,尝试唤起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有机结合。

一、营造感知情境,整体认知文本

教师创设情境,师生共读绘本后,并对绘本内容进行回顾。回顾绘本内容能使学生对故事重新进行梳理,对故事有整体的认知。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独白体的口语交际方法,进行文本的复述和概括。除了引导学生简单概括情节之外,还可以设计诸如“《逃家小兔》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小兔分别变成了什么,妈妈又变成了什么?”“故事中小兔和妈妈都在变,什么情感是不变的?”等问题让学生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前两个问题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故事,学会简单概括故事情节,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小兔的“逃”与母亲的“追”中所蕴藏的母爱。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初步感知母爱这一主题,连续、完整地对绘本内容和蕴含的情感进行复述。当然,这仅仅是大范围的浅层体悟,写作中要使选材新颖、视角独特,还需从不同角度对母爱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挖掘,体会《逃家小兔》故事情节下细微情感的不同表现。因此,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设计诸如“为什么小兔要变来变去?”“妈妈为什么也跟着它变来变去?”“为什么妈妈每次都能抓到小兔?”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体会小兔的“逃”背后隐藏的想要脱离母亲怀抱,急切渴望独立和成长的心情,以及与其对立的,母亲的“追”所深埋的是为了孩子不顾危险、一路追随、永恒不变的母爱。在此追问下,教师可采用对白体的口语交际方法,由教师主导提问,学生思考作答,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及言语生命意识。

二、走出故事情境,拓展想象空间

学生整体感知了故事,也对文章的结构及语言特点有所领悟。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故事情节,充分发挥想象,小兔还可能变成什么,妈妈又会变成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们的回答丰富而有趣,如小兔说:“我要变成飞机离开你。”“如果你变成飞机,我就要变成一朵白云,在天上遇见你!”妈妈说。“我要变成一棵禾苗,长在田里,让你找不到我。”小兔说。“如果你变成禾苗,我就变成稻田,我还是会找到你!”妈妈说。小兔说:“我要变成一匹马,离开你的怀抱。”妈妈说:“如果你变成一匹马,我就变成广阔的草原,让你在我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地奔跑。”走出故事情景,拓展想象空间,唤醒了学生内心潜在的言语潜能,使其表达更加精彩。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起情感共鸣

教师为学生搭建沟通文本和现实生活的桥梁,以文本主题为出发点,唤醒学生的生活感悟。学生们通过回忆,将生活经历的典型事例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以累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设计诸如“生活中,你有没有离开过家,离开过妈妈呢?妈妈是怎样牵挂你的?”“有没有妈妈出差或不在家的经历,她是如何关心你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妈妈怎样和你分享;生活中遇到挫折,妈妈是怎样开导安慰你?”等问题,引导学生表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言语表达过程中逐步将语言书面化,使学生学会将叙述式的语言变为描述性的语句。教师通过丰富的词句积累来引导学生的“说”,让学生由“会说”到“说好”。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加入一些细节,把故事说得更加引人入胜。例如,故事可以表达成这样:有一次,我去参加军训活动。出发的那一天,妈妈一大早就把行李整理好了,接着她又开始唠叨地叮嘱我要注意的事项,我一心只向往着欢乐的军训活动,她的话在我的脑子里根本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烦了,我时不时还嘟嚷一句:“真啰嗦!”终于,我兴高采烈地离开了家,更是把妈妈的叮嘱全部抛在了脑后。直到教官说先把自己的物品整理放好,我一想:“坏了!我压根不知道妈妈给我准备了什么。”结果打开我的行李一看,我才发现衣服、洗漱用品,甚至连小药箱都分门别类地在我的行李箱里放得整整齐齐,妈妈还在每一包东西的上方都贴上了小纸条,标注好里面的物品和注意事项。看着妈妈清秀的字迹,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不禁懊悔起离开家时的不懂事。这就是母爱,即使我离开了也同样追随着我、陪伴着我的母亲的爱。挖掘孩子的言语潜能,让学生更好地表达,体悟到对言语生命之美的热爱,言语生命意识就能得到有效的激发。

四、提炼文章观点,自主习作表达

教师在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要引导学生根据绘本的主题思想,以及实际生活感受,提炼一个观点,作为文章的主标题。“母爱永追随”“牵挂中的母爱”“母爱就像‘捉迷藏’”“沐浴在爱的春风里”等不同的标题体现了学生们的智慧。随后,充分的绘本解读,以及丰富的情感共鸣,激起了学生们写作的热情,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语言诉诸笔端:小兔有一个陪它玩爱的“捉迷藏”的妈妈,它是最幸福的。我也有一个默默爱着我的妈妈,我也是最幸福的。母爱就像雨中的一支伞;母爱就像冬季里的一把火;母爱就像夜里的一盏灯。其实,妈妈为我做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从我出生到现在,妈妈为我做了多少事,操了多少心,恐怕数也数不清了吧?每天为我做饭,洗衣服,接我上下学……我快乐时,妈妈的脸上也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伤心时,妈妈就会想办法安慰我。

五、结语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素材,一旦脱离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写作会使学生的作文贫乏无力,缺少实际体悟。教师要通过引导、对话,充分挖掘学生的表达欲求,将言语生命意识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始终,有效破解学生的写作难题,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徐永森.小学作文教学论[J].小学语文教学,1995(3):45-47..

[4]潘新和.语文老师:言语生命意识的传递者[J].语文教学通讯,2006(28):4-7.

[5]韩英.关于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3):101.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彝区 小学语文 教学

对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来说,课程标准起着指导的作用。语文教学对于彝族聚居区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入门的学科。语文学不好,学生很难学习其他学科。对于教师来说,要在以彝族学生为主的环境下教学,不仅要熟悉所在的社会人文环境,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有效的民族区域教学,以期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我们少数名族地区的老师更要重视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特别是从事一线教育的小学语文老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思考。在这里,我们来结合新课标中说说彝区语文教学中的的几点。

首先要具体明确新课标的指导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应该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在实际中,常常忽略这一点,因为我们主要是教授文化知识。本区域的学生首先文化知识匮乏。这个匮乏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的匮乏,学生个体在思想上、行为习惯上都缺乏指导性,显得很盲目。所以老师常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输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的强调,忽略在理论下的教育教学。学习新课标,可以具体的了解在教学中老师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理论的指导,这是经验的总结升华。实际中,我们是以自己所学、所教、所见的经验进行教学,缺乏高度性与理论性。教学中闪现的教与学的问题和现象都认为是学生的个体因素或者客观因素,这样就缺失了站在理论的高度去看待。在平时教学中可以经常整理自己的教学心得,这样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论”,论文也就这样诞生了。其次,深入研讨彝区学校课堂教学的乏力。

第一, 教学用语难以发挥其交际功能。由于学生不懂汉语或汉语水平很低, 教师用汉语传授的思想和知识, 学生听不懂或不能完全听懂, 反复翻译、讲解、收效甚微, 无法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教学用语难以发挥其思维工具的功能。思维活动、思维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只用汉语的条件下, 学生汉语水平因缺乏基础难以提高,彝语能力因不用于教学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两种语言受阻的结果是,思维活动的运行, 缺乏熟练的语言工具,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教学内容逐步加深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学习中长于死记,短于分析推理,文科成绩较好而理科成绩普遍较差。在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汉语交际,并且持之以恒,借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汉语言交际和理解能力。

第三, 学习中难以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学生在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非常重要,如感情、积极性、注意力、意志力等都是影响学习重要的因素。凉山彝族学生从小说彝语, 不懂汉语,初接触时有新鲜、好奇感, 但长期听不懂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老师上课时又要求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用他们不懂的语言讲课, 是根本不可能的。时间一长,学生有挫折感,这也造成了彝族学生大量的流失。再次,说说阅读教学新课标对学生的意义。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彝族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彝族学生需要两次理解才能读懂内容,一次以汉语来认识内容,再在头脑中译成彝语去理解。老师认为是难点,学生亦认为是。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解教科书。新课改中,提到学生应钻研文本,提倡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重在指导,引导、点拨,防止过度分析。这些提法很贴切实际,在教学中要调整教学策略。放手让学生去读,只要学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就可以。不再强调文体,不坚持是否一定要把握主要内容。在阅读上给学生一些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阅读必须要有成效,即使学生以他的经验来谈谈阅读体会,能用汉语说出来就是一个进步。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文本教学或是课外阅读引导上,要注重相关材料对学生的品性的影响,使他们在学习成长中明辨是非。在诗歌古文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强调诵读,在诵读中理解与积累语文知识与思想情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授古诗文没有赏析,不能只讲“功利性的”基本知识和要点,还应该带着学生赏析古诗文,让他们学会欣赏,学会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最后,教育中的“成材与成人”。要教育学生成材与成人,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困扰不能成材,但是,我们要让他们成人,这是最基本的。作为一个在成长中的少年来说,正确的引导也很强的导向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特别是对于本区域的学生。基于这一认识,我在教学中也强调了这一点,在语文知识技能的教育教学中强调了思想品德与规范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山区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上课下课做好本职工作外,也应该关注学生个体本身的发展,多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和社区情况,不少彝族学生在学校表现不好或者不想读书或多或少和他们家的环境有关,了解关心学生要从“心”去了解和理解。综上所述,地处彝族地区的一线广大教师要把新课标和实际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合理恰当地施教于学生,指导接下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和推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在工作中,要教给彝族学生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汉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范文

一 收放有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融合,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语文营养,将语文学习打造成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但作为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在体现综合性的同时,必须警惕延伸出的“触角”一发而不可收,那种热闹非凡但语文昧儿淡薄的综合性活动绝不可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活动不偏离语文学习轨道。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在学生创造性的各种活动方式方法中,点一点、拨一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科方面的思考和探究。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以观众。伙伴或嘉宾的身份、以平等式的商量口吻,作一些必要的提示或提醒,使学生从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提升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个性的体现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展示过程。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伙伴,选择学习方式等。但这并不是学生喜欢怎样做就怎样做。综合性学习既强调自主和探究,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而且,要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内容不背离培养语文综合素养这根轴,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需要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二 收放有法

在“收”与“放”之间运转自如,从容把握,教师首先必须做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者、开发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活动从开始到终结,都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则是知识的权威与化身,学生仅仅需要服从与被灌输。单行线、规范式和接受式的单向知识传递制约了学生个性学习所能带来的生动的、主动的发展,与新课程倡导开放、民主、动态的课程理念相背离。

如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在布置孩子们利用双休日时间搜集整理资料后。我接到一个孩子的电话,说“找不到身边的民间艺术和民间风俗”。我耐心地倾听了他的诉说,然后以一位大朋友的口吻和语气和这个孩子进行了交流,首先我赞扬他所投入的热情,再建议他寻求身边大人的帮助。然而周一回校,他仍然一无所获。我微笑着对他说:“这可真是可遇不可求啊!”聪明的小家伙立即悟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并用坚定的语气说“以后一定要博览群书才行”。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闪光点的眼睛,发现并捕捉这些学生进发的亮点及时进行引导和提升。比如学生的兴趣点不一定符合编者、老师的预设;或有些孩子提出的研究课题,是老师意想不到,但非常有价值的:再如孩子们收集查阅资料时的兴趣点、疑难点以及创造性想法等等。都是积极运用“收”、“放”策略的契机。

三、收放有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关键处给予帮助和指导。有力地扶一扶,才能写意地放一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还不太熟悉的学生,教师要尽量全程参与,特别是在课余时间。也应时时关心、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以便在活动内容、形式和活动成果呈现方式方面及时指导,调整学生的行进方向,适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