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情景交融的作文精选(九篇)

情景交融的作文

第1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审美 虚实 韵味 欣赏 助推器

所谓情景交融,它是文学中的重要文艺理论。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所谓“情”指“感情”“情绪”“思想”“想法”等作者主观的内蕴实质,是作品主旨;而“景”则指由人所遇、所想,所见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图,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生活的再提炼,是承载主旨的外象”。清王夫之曰:“情景名为二,而是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则情中景,景中情。古人将诗性生命的发动归因于“心物交感,因于天人同源”,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的心灵皆由“一气化生”,而“气”的分化与交会则造成天人,物物以及心物之间的总总感应。并不是所有的心物交感都可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只有从触物起情,以审美的超功利态度对原来的体验进行再体验,与审美主体再一次交流,达到心物交感才是审美感兴,其质仍含于情景交融之中游戈,荡气回肠。

一.情景交融中的艺术审美性

艺术审美性取决于自己的文学素养与定位,同一文学作品或文本站的角度有异,其审美的价值也有异。我们在教学语文文本时,必须要注重对于其文本的理解,文本的理解是从文学语言开始的。文学语言的理解贯穿着修辞与其他文学手段。首先表现为优美的结构。文章结构是构成文本的基本框架,就像屋一样,组成一幢屋需用钢筋混泥土筑成屋的框架,然后对屋进行内饰装修,这样才能组合成一间一间独立的屋。好的框架所构成的屋结实、美观。文本好的结构才能显出审美的价值。语文文本都是经过专家、学者推敲、认真编排的,此类文本都是精品,文章结构独具匠心。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描写春花一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使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真挚。一读就会产生心灵的愉悦。联想到写法也会联想到春给人带来的希望。在景的描写与情的张扬上,显得非常得体,让我们读起来是一种高不可攀的精神享受。其次表现为优美的语言。语文文本随处可以观赏到“美”的鲜花。我们能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到“美”,欣赏到“美”,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作者写从杭州至桐庐沿江航行时所见沿江的山水奇景。阅读时,越读越觉得自己的身心进入那“风烟俱尽,天山共色”,“天下独绝”的奇妙异常的自然景观之中。读到“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处,仿佛也置身于富春江上那种宁静幽飘远的境地;领略、享受那种动静变换之美。欣赏“千百成峰”,“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文句时,似乎感觉到两岸山峰充满生命的活力,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自己徜徉山水之间,恬淡飘逸的心境油然而生。此时此刻自己沉醉于和谐与宁静之中,山水与我交融为一,神与物合体,身心怡情欢歌。最后表现为美好的情感。对文本的审美,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对词句表象的理解,应结合作家的个性与写作时的特定心境,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和挖掘文本内在美,揭示作者通过描写美景或形象美等各种客观美所表现的深层性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充分领悟文本思想情感的景致,达到以情化人的目的,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得到陶冶,自然进入文本的审美价值观中。众多的形象美能引起学生的仰慕、敬重之情,进而去模仿、追求和学习,创造出新的社会美。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体现出人性的品质和情感,体现出人类追求进步时的苦难、拼搏、磨练与抗争,体现出一种坚强和不屈的精神意志,带给读者是一股强大的心灵震撼,促使读者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这正是情景交融美感的具体表现与升华。

二.情景交融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主要形态是静中求动,稳中求变的语文教学思路。情景交融是以意境为基础来表达作者或诗人的主旨。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都很注重情和景的融合。王昌龄曾曰“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诗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第一是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意境结构方面的特征,是给读者留下广大的想象空间。“如在眼前”和“见于言外”构成如李戏鱼在《中国画论·神韵》中所言“诗在有字句之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写出诗的要点虚实之处。因此诗人创作形象,所能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由形象产生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飞鸟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上。诗中情景交融则不必说了。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大雪飘飞,一孤舟一老翁独坐垂钓于风雪寒江上,四周万籁俱静,然而却隐藏着作者高洁的情操,孤独的老人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虚实相结合形成了绝妙之意境。第二是韵味无穷。此乃意境之表象外露。韵味为咀嚼不尽之意和效果。王维的《山居秋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诗描绘静静而悠远的意境和安宁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妙在虚实之间”;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好在“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在教学文本中描绘的客观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情感特征,让人易发联想、缠绵悱恻。

三.情景交融中情与景的关系

目前对情景交融关系的理解表现为两点:1 情与景并列双效果。在欣赏诗时“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语)。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渗透,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而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2 情为主,而景为从。徒自描摹,为写景而写景,纵使声、光、色、态俱全,日月迭璧,山川焕绮,花红柳绿,蝉鸣虎啸,雷轰电闪等也不会产生感人的力量,不足与诗歌意境的创造相似。大谢(灵运)、小谢(眺),有时不免为后人所诟病,就因为他们的诗作往往景多而情少。更不必说有些摹拟之作,描绘景物,尽成堆砌,其中缺少真情实感,缺乏现代语文教学气息,从而窒息着情的生命。深情是文本生命之所系,作品人必得“以情会景”。清王夫之论述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也就是说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源自于诗人情感的触发,给它赋予了色彩,而情感的表达体现在诗歌的景色描写中,共同构成诗歌的主体,形成情真景浓的意境。无论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文本的基本表达方式,揭示了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并茂,它们之间相互交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2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借景抒情”是记叙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初中语文中有不少运用这一写法的课文,如《春》、《济南的冬天》、《羚羊木雕》等,可以为学生们在完成此类作文时有所借鉴。但许多学生对此类作文仍深感头痛,常存在“狗咬乌龟――无从下手”,或“纯写景”以致犯“情”“景”脱离的通病。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类记叙文呢?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方法呢?

一、动笔之前应先弄清这类文章的艺术特点及其写作方法,以便学以致用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触景生情,即由眼前的景物触发感情产生联想。如课文《听潮》就是由对潮水绘声绘色的描写,抒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感情。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这一类文章的题目有“”、“夏至”、“秋思”、“秋天的田野、”“正是好风景”、“正是时”、“乡间的小路”等。另一类是情景交融,文章处处写景,却又句句渗透着无限的感情,景因情美,情由景生。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等都属于这一类文章,借对美好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深情。这一类作文训练的题目有“校园春色”、“校园的早晨”、“乡间的黄昏”、“秋天的田野”等。由此可见,“借景抒情”是写作此类记叙文过程中必定运用的写法之一,用好“借景抒情”的方法有助于作文获得成功。

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自己周围熟悉的景物写起

生活当中,随手可取的材料比比皆是,大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小至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只有多观察、细观察,才能有所感悟。熟悉的景物,如校园景物、田野景色,写作之前可以先实地观察后再构思动笔,这样就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从熟悉的景物写起,既能培养观察习惯,又能树立写作的信心。

三、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进行细致而有重点的描绘

自然景物各有其独特的特征,互不相同,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才能真正地表现出景物的与众不同。写景又是抒情的基础,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先要写好景物。抓住要描写的景物与别的景物不同的独特之处,带着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彩去精心描绘,做到景物特点突出,个性鲜明。

要抓住景物特点,可充分利用人体的眼、耳、手等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进行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动、静、色、味、形等特点来描绘。如《春》一文描绘“春风图”时,从触觉、嗅觉、听觉等几个角度抓住了春风的“温暖”、“柔和”、“清新”的特点进行描写,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四、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借以抒发内心的真切感受

如《春》一文中描写花的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其中就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竞相开放、五彩缤纷的花儿写活了,栩栩如生,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又如《济南的冬天》中的第二段:“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睡吧,这儿准保暖和。’”其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济南比作“小摇篮”,将周围的小山比拟成温存体贴的“看护者”,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渗透其中,溢于言表。

五、描写景物要服从文章的主题,要浸润作者的情感,寄情于景

借景抒情,就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自己的感情。作者描绘的景物,不仅是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眼中之景,更是经自己心灵体味过的情中之景。如果所写的景物已带上了感彩,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已完成了抒情的任务,这就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好的写景散文,都能做到这一点。

例如《春》一文对小草的描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笔下的春草之所以如此逗人喜爱,是因为作者对春草充满了喜爱之情,这已不仅是大地上的小草了,它成了作者心目中美好的艺术形象;同时,作者已将这种深挚美好的感情巧妙地融入了描绘春草的字里行间,使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六、抒情要真挚自然

借景抒情,总是以抒情为宗旨的。无论是寓情于景的间接抒情,还是在写景基础上的直接抒情,都要做到感情真挚,不能虚假。

第3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一、细腻描写,景物美如画卷

只有让所写之景神形兼备,才会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因此,行文时不仅要有形与色的刻画,还要有动与静的交融;不仅要有面与点的结合,还要有远与近的交叠。 做到了神似,景物才会栩栩如生。 这样的描写,不在乎长短。 详细时,可以泼墨如云;简洁时,可以惜墨如金。 若能前后照应,更会呈现别样的美感。

如,佳作 《可贵的是坚持》 中有这样一段 :“雨越下越大,我甩了甩头,就在那不经意间,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身姿,丁香开花了。 雨中,我伫立在丁香花前,仔细地凝望着盛开的丁香花。 每一枝细小的枝条上都盛开着淡紫色的花,一朵朵,一簇簇,它们骄傲地在这风雨中舞动,没有丝毫的畏惧感。 仔细嗅一嗅,没有浓烈的气味,只是一种淡淡的幽香。”这段描写中,为了展示丁香花的风采,由远写到近,由形态写到香味,描写生动细腻,让文章有了异样的光彩。

二、善用修辞,景物鲜活诱人

写景,如果少了修辞,就很难写出跃然纸上的景象。 因此,一定要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可以用比喻形象描绘,可以用拟人增加情感,可以用排比加强气势,可以用引用加深底蕴。

如,佳作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中的一段:“江南是美女的化身。 千里杨柳,是她柔顺的青丝;万里云堤,是她云鬓上轻巧的发卡;淡绿的浅草,是她颦颦蹙蹙的 烟眉;清泉碧溪,是她含情目里的多情泪。 她如一场烟花,绚烂至极;她如一樽清酒,含香醉人;她如一幅画卷,引人向往;她如一首歌谣,悠扬婉转。”用一组排比句带出一连串的比喻,将江南之美展示得精彩绝伦。

三、融情于景,文字情感充沛

第4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论文摘 要:中西方审美意识和创作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西方偏重精确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中国文学注重表现自我所感所识,力图将景物人格化,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文学是人学,以表现人为最高目的。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对这一原则达成默契的同时,并没有漠视写景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人与自然景物的现实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尊重。只是因为中西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文化传统的差异,而使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景物的掌握、认知方式,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而形成不同的体系。其中,直接间接地影响作用于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及美学思想,区别尤为明显,对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差异的认识把握都由此而生。 

 首先,从审美意识上来分析,“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因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在艺术态势上呈现不同的走向。 

 在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上所表现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方一般总的倾向,往往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景处于相待状态,主体(人)对客体(景)进行欣赏,因而人与景的双方事实上处于互相分立和对峙的关系中。中国一般总的倾向则与之有别:主体没入客体,客体融于主体,人与景的双方暂忘彼我,达到互相契合的一种和谐默契境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等佳句中描述的都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正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中国向来是重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重再现、摹仿、写实。 

 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从而发生了艺术态势的内倾和外倾的两种走向的分野。大致说来,西方因尚“进取”,而在写景艺术上表现出一种“浮士德精神”,即多向外探索。这种明显的外倾态势导致了西方写景艺术上的偏重“描物——描写(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的大段大段精确细致的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面的呕心沥血的雕刻等等,都是西方文学所擅长的写景方法。而中国因较“安分”而偏于内向,总是喜欢到内心去搜寻情感的表达方法,故而表现出一种中国文学独特的“老庄精神”,在写景艺术上呈现明显的内倾态势。它注重“表现”自我所感及所识,也就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渗、主客同一的景与人双方内在生命律动的“气韵”。人与景在审美机制中构成了“双向同构”关系,自然景物取得了人物感情的同化,因而也产生了情。这里人与景的双向同构的主导方面是人。一旦无人,情消逝了,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发的。 

 其次,从创作思想上来分析,中国文学的写景目的与西方文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传统讲究:“写景就是写我”。景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作为一种主体意识的投射和外化。景与人要求达到主客同构,合为一体。景物总是被心灵化、情态化、主观化、审美化,一句话,就是努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所谓“情景交融”成为中国文学中写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西方,一向有把景物作为对象进行欣赏的习惯,面对景物,以景物为对象,由“我”观“物”,而重在写其眼前所见的景色。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出现的一种追求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与中国文学竭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的努力相反,现代派文学努力从景物因素中排除人的因素,如法国“新小说派”,他们写景,不是使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相交融合——造成一种境界氛围,而是竭力将主观思想、情感、情绪掩藏起来,以摄影机似的冷眼来对待。同样,在“意象派”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要求在对待自然景物时做到“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庞德在给“意象”下定义时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认为,在人的观照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因此,人的理智和情感与物的理智和情感应始终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之内,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 

 曾有人说:“西方艺术太象自然,中国艺术太象艺术”,在写景这个问题上更是如此。中国文学中的写景艺术,就其“艺术性”而论,与西方相比较,无疑更高、更丰富一些。中国的写景艺术从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只求“再现”自然之美,却是更多地重在“表现”人与景相默契和对景物之美的领悟,并且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种艺术之美的“创造”。 

 

第5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意境构思神似情景交融

中国自古以来都以意境品评绘画作品,画作的意境体现了作品的深邃精神内涵,在风景写生中营造意境是教学的重要要求。

意境是绘画基本要素的综合反映,它以各种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营造出浓烈的画面气氛和超脱自然的客观物象,表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贯通,无比广阔的艺术的化境。

意境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且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是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①这指明了绘画的意境。然而不同的艺术家对意境的理解不一,如:北宋郭熙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可”之境;李可染说“意境”是绘画的灵魂;唐代刘禹锡的“象外之象”“境生于象外”;有的艺术家重“实景”,有的重“真景”,有的重“梦景”,有的重“神景”。在今天的色彩风景写生中,笔者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以景表情,以独特的构思达到画面有序,气氛浓烈,物象神似,感人至深。色彩风景写生时要求充分的投入,完善画面元素优化,增强画面的意境表达。

写生时营造意境,要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要做到这种境界,就要处理好由景生情,以情表意,由意入境的关系,必须在色彩写生时从多方面进行创造。

第一,格调高雅,深思周密的构思。一幅色彩风景写生作品的格调优雅,耐人寻味,它直接体现了作者的精神气质,因此加强自我修养必不可少。面对自然景物在营造意境时首先是选景,选择你感兴趣的景,由景生情,以情观景,从而把看到的繁杂的景物在大脑中加工成艺术形象,确定立意和表现形式。立意或是明快的、简朴的,或是秀美的、苍劲的……不同立意应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笔触的运用、色彩的薄厚、调子明度高低……通过点、线、面、色有机变化组合的视觉造型语言营造意境中的具体形象。立意与形式确定后采取相应的构图方式,如边角构图,三角构图,S形构图等。从构图的规律和法则净化画面中的各种构成元素,如区分物象均衡、对比、节奏、变化统一、主次、虚实、前后、藏露等巧妙的经营位置,以虚求实,以真求神,以有求无,无限寓于有限之中营造象外之境。在这个过程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寄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的妙境。

第二,画面的色调营造一种气氛,就是说要有境。色彩的不同倾向可传达不同的情境,如倾向大红色调让人感到热烈、兴奋,充满激情,使人联想到中午或夏天等;倾向黄的色调让人感觉成熟,使人联想到秋天;冷色调让人感觉凄凉、阴冷,使人联想到雨天或早晨。不同的色调让人感受和联想到不同情境。色调对于作者更能表现当时的感受和情绪,更能使观者身临其境,感受画作的整体魅力。第三,建造画面秩序和情景。提炼所画物象的各种关系,一幅画中所有表现对象的主宾、空间、透视、轻重等各种对比关系突出体现了其思想内容。反之画面对象平均、秩序混乱、思想模糊不清,让人看不清、没启迪,更谈不上美,这样的作品没有任何意义。因而我们画画时要从大小、前后、虚实、远近、高低、冷暖等对比关系;视角变化,画幅大小长短等构图的形式,语言表达形式,材料运用及笔触变化等方面,通过概括、加减、聚散、夸张、重叠等艺术手法的处理给画面建造秩序和情景,清楚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情感,使画面有更深的精神内涵。

第四,注重“神似”。神似是中国画的理念,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强调山水画的“畅神”概念,强调主观作用,抒发胸怀,发挥以形似传神的写意功能。在风景写生中自然物的繁杂不可能都画出,这时我们为解决此问题,应简洁地概括追求形似,以画印象,画感觉取代客观对象。在风景画中忽略或放弃具体的自然景物的细节描绘,取而代之的是意象描绘,注重抒发主观情绪,强调“意”的表达,不拘泥于“形”似和“笔”到,但有时意到,笔不到,形不似,则减弱意境成分。对于“神似”要恰当地把握,才能加强意境。总之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如北宋范宽的《蹊山行旅图》,树丛掩映之下的小人及驴马,人与自然的比例充分表现了人对自然崇敬的高远意境。西方画家也不例外,如法国画家彼爱尔·波纳尔风景油画《棕榈之枝》的空间意境表现独具匠心,他画中光线强烈,色彩纯度很高,画面中间色彩略有变化的红房子,画面上方棕榈叶从头到尾画出许多变化。远处明亮蓝色背景映衬出高高低低不同的造型,细微多样的描绘使画面层次丰富多彩,近景与远景的区分造成空间气韵,色块对比和光影效果引人入神。画中人物很“虚”,隐约的轮廓造成人物“神似”和蓝色背景相协调,中景的房子清晰可见,这种虚实对比和高纯补色对比,使整幅画处于阳光明媚人物闲逸意境中。画中虚实情境和空间韵致的高度意象化和精神化,有如闲逸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作者心里荡漾。这是巧妙地利用虚与实、藏与露的艺术处理手法造成的一种高境界;相反,则境界愈小。从中外大师物象处理中可以看出,各种物体在情境中相互包容、渗透与变化,从而构成深远的意境,使之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幻觉和相应的情趣。审美的愉悦不仅在于美的直接反映,而且在于反映过程中美的再创造。在创造性的意境想象中,审美者能获得无穷之味、不尽之意。意境是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融合的结晶,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意境的营造是绘画的灵魂,也是构图艺术的最终目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最终目的,融情于景是构思、营造意境的绘画构成方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宋·苏轼),既达到了意境的造化,又不失构图艺术的美感内涵,借景抒情,完美契合,超以象外。色彩风景写生不论是油画还是水彩画、水粉画,在写生过程中需注重构思构图、情感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写生是一种绘画综合能力的训练,大家要重视结合各知识点的综合利用,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因素融合一体。面对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优美动人的风景,画出佳作来,顺利地完成写生课程任务。

注释:

①夏征农主编.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P2026.

第6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意境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意境理论的发展到了清朝才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其中具有代表的就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首诗里明确的将意境理论化,并且将意境的高低之别做了详细的分类,王国伟也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还有境界之分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纵观历史,古代的诗人词人们都对意境十分重视,因此意境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在他们的作品中,意境出现的频率极高。但是对于意境的研究也一直限于诗词歌赋中,大大地限制了意境的范围,到了近现代意境的研究者越来越少,这一现状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鼓励学习知识的社会背景下,意境的理论也得到重视和大力的投入研究。这一时期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诗词中的意境,而是涉及到了绘画、书法、小说、戏剧、散文等整个古代文学作品领域,这一研究范围的扩展,逐渐丰富了意境的内容和意义。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

1、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的分类总结我国古代的诗词,不难看出这些词中运用的意境大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情境交融。其中情境交融又包括情中见景、景中藏情、情景并茂等三个类型。情境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2)虚实相生。即作品中有虚有实,描写的景象虚实相结合。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3)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最高一个级别,也是意境创造的审美特征。

2、意境特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情景交融

情境交融就是作者的情感和画面和眼前的景物相结合,景象勾起作者的思绪,感染作者的情感,而作者因为自己的思绪又联想到景物,两者结合使得情境交融作者的思维会更上一个层次,勾勒一个独立的意念中的精神世界。具体来说:1)景中藏情。景中藏情的有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这样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首景中藏情的送别诗,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感情是十分恋恋不舍的留恋之情,诗词的前两句描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三月和黄鹤楼,而后两句则是以帆船的远去和浩瀚的长江为背景渲染出作者送别友人时看着帆船越走越远消失在无尽的长江尽头的留恋之情。浩瀚的长江,远去的故人的帆船,远处的天际等相互结合生成一幅意境开阔的送别画面,表达出作者的情思不绝。

2)情中见景。情中见景一般都是作者直抒胸臆,表现方式一般是作者因为自身的情感因素而联想到相应的情境,;例如杜秋娘的《金缕衣》中这样写,“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一首诗本来是劝解人珍惜时间的,但是作者利用的花开这折枝的比喻来更好的说明这一问题,使得花开折枝的景象明朗的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更加明了。并且作者把这一情感寓于花身上,是在这样的情感中才想到了利用花的这个比喻,是作者在怀揣这样的情感时在意境中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3)情景并茂。情景并茂是作者把写景和抒情混为一体,把自身的情感和景物的景象融为一体,达到一种“景我相融”的意境高度,使得作者直接景物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通。例如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这样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的景物有“月落”“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还有作者听到的“乌啼”等,这些一个个的单独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夜桥枫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悲伤寂凉的意境,也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凄凉。这首诗中,作者把自身的感情寄托于夜晚窗外的种种景物,使得景物也蒙上了作者悲凉的感彩,可以说是情景并茂。

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就已经分出了物我之境,具体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这就是说在情感的表达方面要依赖于主人公的自身的情感,这个时候看到的景物,景物就会带上作者的主观认识事物的思想,而如果在看景物的时候没有带有任何的感彩,景物和景象也就和作者无关,更不存在感情上的交融。那么如果用“有我之境”观察事物就会直抒胸臆地把作者的情感作用于景物上,也是表达情感的直接方式。而无我之境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就相对比较含蓄,作者的感情都隐藏在景物中。但是人物感情的表达都和借助与景物分不开,因此情境交融是主要的意境特征。

(2)虚实结合

在文学中进行表达的时候有时候是为了帮助表达主题,有时候是情境的需要很多时候会用到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展现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的一个主要特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实景,即诗人去游园的时候看到了台阶上的苔藓,并且看到了很久没有开的院子小门,觉得这次的游园很扫兴,于是转身要走。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作者虽然没有进到院子里面去,却在墙外看到了一直跃出墙来的红杏枝,这是作者就产生了联想“院子里的植物一定长得很茂盛,要么怎么这支红杏会隔着墙就生长出来了呢?由此可见虽然我没有看到院子里的茂盛景象,但是通过这一支出墙的红杏的就可以推断墙里面的茂盛景象。”这一种把眼前看到的较为惨淡的景象和作者心中由推测虚构的较为繁华的景象是虚实结合的描写,也表达出作者由一开始的游园失望,后来因为对园中的茂盛景象感到欣喜的一个情感变化过程,这中间有一种意境变化到了另外一种意境,两种意境的变化和作者的自身情感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又如贾岛的《剑客》中这样写,“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一首诗的表面意思是作者用了十年的时间打磨了自己的宝剑,却没有用过一次,今天把这把宝剑拿出来试试,看看谁有不平之事就可以为他打抱不平。这是诗词的表面意思也是作者表述的实景。但是细细读来,作者表达的深层次意思却是自身寒窗苦读十年却没有被重用,如果自己的才华得到了重用和认可,就一定会为百姓做好事为百姓打抱不平。这一层意思作者没有在诗词中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作者通过磨砺宝剑的实在情境联想到了自身的命运,使得文章即使没有提及自己寒窗苦读的经历也会联想到这样的意境。这样,可以让读者意味无穷的同时,也会同情作者的命运,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虚实结合后产生的另外一种完全升华于纯粹写实的情境所带来的震撼的效果。读者在欣赏的时候也只有读懂了作者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思想也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理解作者的用心良苦。

(3)韵味无穷

韵味是文学作品中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是作者想要表达倒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东西,要靠读者的悟性和领会能力来体会作者的感情去向。而在读者领会这种韵味的时候,又会因为读者的认识和阅历的不同而对这种意蕴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这种韵味是一种咀嚼不尽的回味无穷的美好感觉,作者即使收住了笔锋但是其心理上的感情还在延续,而相对来说读者即使是读完了文字作品,但是这种文字中蕴含的情调还在心间荡漾,难以戛然而止,因此在情感上和思绪上都会绵延不尽。例如《三国演义》首页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著名小说,这一开头词中的每一句都是对小说中的一个阶段或是一个整体的概括总结。描写出了《三国演义》故事中的人物的斗争,英雄的成败,世事变迁,有得有失,恢弘的气势等,将这一部恢弘巨制用区区几个字概括的淋漓尽致却又巧妙恰当,让人读起来就能够联想到其中的各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感受到小说所展现出来的巨大的吸引力,令人回味无穷,意味犹尽。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境主要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结合、韵味无穷的特征。但是这三个特征在意境表现中又有不同的分工,其中情境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虚实结合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韵味是意境创造的审美特征。这几种特征的恰当结合可以很好地展现出文学作品的生命活力和文学的魅力。

三、结语

第7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情景交融;古典诗歌;意境

一、浓情字词点图景

刻画“情景交融”的意境要跨越三难:绘景难“历历在目”、有情难“情真意切”、融情难“合于无形”。不妨把这创造过程比为画龙,要准确刻划龙的外形一般,准确抓住人生活中最有代表的景物的突出特点进行精彩细致描写,让人如在目前;“有情”似画龙时“胸中有睛”,“画家”必有真情(主旨)在胸,有睛在胸,画家想通过“画龙”表达的东西才会滔滔从胸中流向笔端;“融情”,把胸中之情融入其中,化于无形,把睛点在龙身上。“点情”就正是运用把胸中之“睛”点在龙上,把胸中之“情”融入景中的手段。画龙时,通篇都画龙形(写景),不刻意苛求“睛”在龙上,写景时也不应刻意苛求“情”在景中。然后在合适之处(如文尾)用传神的感彩浓郁的字、词、句,点明全文所含之情,使全篇染上灵动的色彩、深挚的痴情,从而使前面所绘之景都笼罩在这浓浓的情中。如《长亭送别·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由天、地、风等大自然景观写到雁,描写一幅“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的清秋景色。作者如椽之笔,抓住秋天中最突出之景,“天”“花”“地…风”“雁”的最突出特点——“清萧瑟”,由天到地,从风到雁,一一写来,绘出“送别”的背景。从字面看,这几句话句句写景,哪里写情?细看来却发现情在末尾两句,它用设问点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泪”字点其情,使全篇闪耀着离人的泪光,所写的“天、花、地、风、雁”都成了饱含离情之物,而景中人正在流出“离人泪”,这恰好给前面所写之景蒙上了离情别绪的浓郁情感,使全文成了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字字言情”的情景交融的佳作。

二、意象字词情化景

在写景中选用感彩浓的字、词来化情于景。这样的作品很多。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把“了”“又”“应”等字,“往事”“不堪”等词融入写景中,写出了一个伤心忆旧之人孤独站在小楼上面对故国吹来的东风,不由感慨花月已不知不觉逝去,痛惜繁华富丽的家园已不再属于自己而归属他人!“了”,结束、完毕之意,是描写“我”眼见得春花谢、秋月落、时光逝,心中奔涌无穷惋惜,无限的浩叹;“又”,暗示人站在楼上遥望故园深思、痛惜、伤心不忍已是多少次了,这都是实景描写,但其间更有作者难以排遣的故园深情,人生遗恨;“应”,“应该、大概、可能”之意,是作者登楼远望,缅怀故园,遥望今日故园之状,想往日属我的繁荣华丽已成过去,不由悲从中来,深沉的抒发了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情思!“不堪”,不能忍受之意,二字写出那种痛彻入骨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思乡之魂、无依之愁。“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可以多方面理解: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我不能忍受遥遥望故国之椎心之痛;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回首故国我不能忍受“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回首明月下依旧繁华的故都,情何以堪,如何受得住这思、这愁、这痛。这种运用恰当的感彩浓的字于描写之中“化情”的手法应用很广,例子很多;如“潮打空城寂寞回”“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不可一一列举。“化情”正是这样把浓缩作者极浓郁的情而又具一定描写实景功能的字、词(少数是句)有机融化进写景的文字中去。

三、巧用“藏隐”似“无情”

1、似可不写而写:在无写处着笔写,在别人觉得不该写无写处之处下笔写,将作者心中似无实浓之情藏在字里行间淡淡点出。

如杜甫《客至》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交代时间、地点,写舍前舍后清幽僻静之景,状单调寂寞的恬适心情,颔联“花往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写庭院不扫,向不延客,今为君开,更见交情深厚;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写欢饮待客,抱歉无佳肴好酒,更见情意。这三联从正面已经写足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已表现出了宾主双方亲切随意之中诚挚真率的友情。写“客至”至此已无可再写,也无处再下笔。

2、该写而不写:看似必写之处,却不写,以收“言未尽意无穷”的境界,让读者幻想、想象、体味其中的韵味。这种情形在文学中也是很多的。

第8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什么情啊景的,把我都弄糊涂了,W博士,您快讲讲吧。”马小哈真是求知若渴呀!

W博士听了很高兴,语气更加温和起来:“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是写景的两种表达方式。情景交融,是将作者的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借景抒情,是将作者的情感附着在景物上抒发。”W博士看了看马小哈似懂非懂的神情,转身一指,黑板上出现了一段文字: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它像玉一样润,像雾一样轻,无拘无束地游荡着,大地慢慢地换上了洁白的银装。

W博士接着说:“在小作者的笔下,冰城的雪景是那样的美丽、活泼、可爱。”说着,黑板上又出现一段文字:

这时,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金光,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大家读着,想着。这时马小哈站起来大声说:“我明白了,情景交融就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教室里随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W博士激动地说:“所以,我们在欣赏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时,会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情!”

这时,教室里突然响起音乐声,继而是抑扬顿挫的男中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正当大家莫名其妙之际,W博士开口了:“诗人在描摹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抒发了与孟浩然的真挚友情。”大家会意地点着头。

这时马小哈若有所思地站起来说:“W博士,我们学过的课文《白杨》中有这样一段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不软弱,也不动摇。’乍看,这是一段景物描写,表现了白杨的高大挺秀,实际上歌颂白杨的内在精神,这是在借景抒情。”W博士抚摩着马小哈的头,夸他领悟力强。

第9篇: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情景虽然有表现在物体上或人心里之分,但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源自作者情感的触发,而情感的表达又体现在作品的景色描写中,从而使文章形成情真景浓的意境。

无论是景中含情,还是情中融景,都是写文章的基本表现手法,即情景交融的三种表现手法: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

一、景中藏情式

景中藏情最重要则在于“点情”,同学们在写作中应集中笔墨全力写景,不刻意去追求用文字表达情感,只刻画出鲜活的生活图景,却在描绘景物的文字之外于合适之处用带浓郁感彩的字、词、句轻轻点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景中藏情,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使所写文章更显得情深意浓。

二、情中见景式

情中见景的目的是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让读者在浓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体悟到最真挚最浓郁的情,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即“情中见景秉笔书”,抒情中见景物。

三、情景并茂式

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此可达到一种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境界。

以上文字表述的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这三种表现手法不分层次高低,同学们在具体的写作中只要立意高雅,情与景融合恰当,就可以创作出上乘的作品。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父亲会在台风过后,溪流暴涨的阴冥夏日午后,带着我和哥哥,穿过那些低矮屋檐人家的窄巷弄,经过一座铁丝高网内铁环圈发出如隐抑怒气的巨犬咆哮声的变电所,穿过一片拖鞋会深陷松土的竹林,爬上一座破旧的矮河堤。那时新店溪边犹未建起那环河快速道路的水泥高墙,河堤似乎是日据时代留下,砖土崩落,裸出灰砖,隙缝间布满芒草、蕨丛、牵牛,且有附近住民搭的丝瓜棚架、木瓜树。那登上河堤的石阶,似乎是每一级都用溪边鹅卵石凑拼砌成,上头覆着细细一层土马棕。父亲带着我们,走在那窄窄的河堤上,我们静默地跟在他身后,那段路在记忆里像一幅超现实之画,河堤下的运动公园跑道散放着一种忧郁的亮橘;远近的行走或跑步的人们,像没有脸孔的黑影,当时还没有永福桥,远眺和我们站立其上的河堤平行的恶水溪流,声响轰轰,整片灰色的卵石河滩上孤零零停着一台黄色挖土机,较近处是一整片一整片的芒草丛……

那一切如此空荒、孤寂,我父亲会站在某处,一块巨石或一株刚植下的柳苗幼株旁,掏出一根烟点上。我和哥哥则在一旁匍匐于地,看小水洼中的蝌蚪和翻着白肚的小鱼尸。我总以为父亲会对我们说些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

(选自骆以军《人间福报》)

选段的巧妙之处在于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用一系列的景物意象来传达作者自己的思想。选段中的父亲一句话也没说,但父亲所站的每个地方:一块巨石旁、一株刚植下的柳苗幼株旁,所代表的含义都是深刻的,告诉我们:做人要坚强,要自信。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选自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文风以缜密、细致、优美见长的朱自清,在描绘秦淮河的景色时,将自然景色、历史影像和自己的真实情感融会起来,使选段洋溢着一股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的感情,给人以眷恋思慕、追怀之感。在如画的美景中,作者抒发的是难以消受或不堪消受的心境,对那宜人悦目的美景有着一种热切的依恋,感情上比较强烈,而这一切写来又是那么朴实,不加文饰,更表露了作者朴实诚恳的性格。

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选段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两幅图画:一幅是屋外曝背谈天图:太阳照,小鸟叫,哪像冬天?如此晴朗温和的天气倒像是在春天,更有屋外空地里的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也许远处的白霜还没有全化去,但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已经弥漫在画面里了。如此温暖和煦的冬天,确实可爱。另外一幅是冬郊植被图: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机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机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朗了,泛出了生气。以色彩入文,给画着色,这两段都细致地刻画了鲜活的生活画面,只用“可爱”“生气”两词,便尽述了作者对江南的钟爱之情。

一、仿照朱自清《春》中描写春雨的片段,写一段描写夏日雨的情景。

示例:雨是夏日的降温剂,它总是倾盆而下,浇灌干涸的田地,哺育饥渴的瓜果。夏日的雨点很大,就像一颗颗钻石从天而降,虽然乌云密布,但雨点还是那么纯洁、透彻。这时再看那树,那花,那屋子,好像混成了一片,都是依稀看得见轮廓而已。雨后的清新空气却令人流连。下雨时,可不会有人撑着伞散步,只会有人不停歇地往家跑,路上的积水被激起一阵水花,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路边的小草都被雨水压弯了腰,花儿的脸蛋上也挂满了泪珠。

二、请描述两位同学给老师送雨伞的情景,以体现学生对老师的关爱之情。

示例:乌云翻滚,天空昏暗,电闪雷鸣,大雨哗哗,小刚、小军冒雨前进。风,把小刚手中的雨伞刮得东倒西歪,大雨打湿了他的衣服。风,时而掀起小军的雨衣,时而又把雨水送进他的脖领,雨水顺着他的脊背流了下来。路上,雨水横流。小刚和小军,头顶暴风骤雨,脚踩泥泞小路,在艰难地行进着。他俩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把雨伞送到于老师的手里……

看着浑身湿透的两个学生,于老师的眼圈红了,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

啊,这小小的雨伞,可真重啊,可真重!

三、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将下面一句话扩展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突出人物的神态、动作、

心理描写,并饱含一定感情。

宋真全力以赴参加100米男子决赛。

示例:我们班的“飞将”宋真做好了起跑姿势。只见他90度躬着身子,紧握着拳头,手一前一后做好起跑动作,目视前方,显出对对手不屑一顾的表情。“各就各位――预备――”体育老师举起了乌黑的发令枪,我不禁也紧张起来。只见宋真把拳头握得更紧了,仿佛都要握出汗来。“砰!”清脆的枪声传遍了整个运动场。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跑道上的四名运动员迅速而有力地一蹬腿,像脱缰的野马,更似离弦的飞箭,快速向前冲去。“加油!加油!”观众台上一下子沸腾了。跑在最前面的是我们班的宋真,他握紧拳头,脸涨得通红,双臂前后有力地摆动着,心里仿佛有一团烈火在燃烧着,脚下像生了风一样,在大家眼前一闪而过。近了,近了,20米、10米、5米……宋真果然不负众望,终于率先冲过了终点,夺得了八年级组百米决赛的冠军。

四、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把下面词语连成文,并表达出一种特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