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土地治理论文精选(九篇)

土地治理论文

第1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统计学 土地整治 框架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迅猛,使我国逐步跻身世界级大国行列。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也加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全面推进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配置。其中,土地资源一直是我国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我国的土地资源具有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少的特点。近年来,由于人口负荷加重和土地的不合理开发,我国的土地资源污染与退化严重,土地整治改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进而挖掘对象本质的学科,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整治的工作效率。因此,将统计学理论知识加入到土地整治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与高效的土地整治框架体系,对于推动我国土地的管理与保护,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土地整治体系现状

中国的土地整治起步较晚,直到2012年颁发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才真正明确了土地整治的工作任务,开始注重对土地数量、土地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我国土地整治的研究工作还较为滞后,没有开发出一套完备、科学和高效的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传统的土地整治体系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已不能满足当前土地整治工作的要求。首先,当前的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构建出针对我国土地整治特色的独创性的理论框架,没有产生独立的学科,因此无法指导土地整治实践活动。其次,在土地整治的方法设计、具体项目实施和最终的项目评价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没有完备的技术体系进行支撑,无法对土地整治的全部生命周期进行监管,影响了土地整治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土地整治的管理体系不够成熟,对项目实施主体的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和规范,无法充分发他们的有效能动性,对主体的职责和权限也没有明确说明,造成土地整治活动整体效率低下。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土地整治的方式方法进行凝练,将其归纳总结为科学的理论,并最终抽象为框架体系。

二、基于统计学构建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一)基于统计学的理论体系

土地整治的实践活动是基于理论体系之上的,充分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指导具体的项目工作,并随着项目的不断开展深化理论研究。例如,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时的系统。土地整治体系就是一个灰色系统,它涉及到自然环境、整治技术、经济效益、人员管理以及法律等方方面面,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我们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到土地整治过程中,通过分析当前已有的信息,可以降低内部因素和外部信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构建科学的整治框架体系。

此外,博弈论也是一种解决土地整治问题有效的理论方法。博弈论由美国学者冯.诺依曼提出的,主要研究在冲突和对抗的情况下如何提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经常牵扯到政府、农民个体以及集体等多方利益,其中包含复杂的经济关系。一个科学有效的土地整治体系必须考虑到这种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要善于利用博弈论理论,在坚持国家利益的根本前提下,力求保证个人利益的公平实现。

(二)基于统计学的技术体系

土地整治是一项大型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资料,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以数据的形式直观地反映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性,科学地评价土地整治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指导我们合理地进行土地整治工作。

我们首先使用全面分析法对土地整治工程进行体系划分,找出工程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具体来说,我们针对土地整治体系的不同属性和功能将其细分为多个子体系,同时使用统计方法统计当前各个子体系的现状,分析出他们的属性特征,理清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针对每个子体系,我们再使用聚类分析法,按照他们的性质、特征和功能分类,并对符合相同评价标准的体系进行聚类,确定各个子体系的共同特性和个性特征,来确保不同体系的个性化实施。在子体系的具体项目实施上,我们针对项目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土地整治中包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学科等多个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预测,最终评价项目实施的效益,并总结土地整治过程中的项目经验,用以完善整个土地整治的框架体系。

(三)基于统计学的管理体系

土地整治的管理体系是其他土地整治实施的基础,高效的土地整治体系离不开科学管理的保障,从项目的实地考察、规划设计到具体的实施和评估阶段,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都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土地整治的工程效率,有助于增加项目的效益。

我们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现有的土地整治管理体系资料,将土地管理体系划分为3个部分,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和制度管理。在项目管理上,针对项目的不同阶段和功能,又细分为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价、资金管理、资料数据管理。具体来说,在项目规划阶段,我们可以使用典型相关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项目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在项目实施阶段,我们可以GIS等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通过个性化分析研究土地整治的方法。在项目评价阶段,我们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土地整治效益的评价模型,对整个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综合的评价。

总得来说,我国目前的土地整治体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中,我们针对当前土地整治体系的不足,基于统计学理论探究了中国土地整治框架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具体来说,我们将土地整治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包括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并依据统计学原理对不同层次的体系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林.平邑县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分析及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5(11):146-151.

[2]周密,葛霖.基于AHP的喀斯特山区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5(16):300-302.

[3]张川,余建新,郑宏刚,等.基于系统工程和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体系框架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15(15):255-263.

[4]刘眭,何腾兵,罗睿,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构建与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2):190-194.

第2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乡土治理 法经济学分析

一、“乡土治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乡土治理是指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主要依靠乡规民约和习惯维护社会秩序的治理方式。乡土治理不同于国家法律治理模式,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方性。吉尔茨曾说任何法律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那么对于我国地域广袤的农村地区来说那些乡土规则就更加具有地方性色彩。在这些乡土规则作用下的治理模式便是一种地方式的治理。

(二)传统性。在中国的农村社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地方对传统的规则进行了很好的保留。此外,中国的乡土社会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还是一个“熟人”或者是“半熟人”社会,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们不会轻易破坏这些规则,加之国家法还不足以颠覆这些规则,有时甚至需要依赖于这些规则发挥法律的作用,因此这些规则在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和生产中不断延续和使用使其具有传统性。

(三)稳定性。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乡土规则已有了一些改变,但是由于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受外界的影响很少,乡土人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因此乡土规则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二、“乡土治理模式”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是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假设最基本的观点是人都是理性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在传统观念中,法律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法律的保护是对人们利益最大限度的保护。据此认为乡土社会的人们是非理性的,乡土规则维护人们利益的能力是低下的,这些规则应该由国家法取而代之。但是事实对这些观点予以了否论。

苏力先生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对一私了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由此推论出法律的多元和现实情况下法律规避的合理性。对于那样一个在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类似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法律的最优效力不在于强制而在于人们的自觉遵守。而人们自觉遵守的理由是因为人们进行了理性的选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存在于中国过去或者是当下的乡土规则无论是其产生还是实施的效果都体现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理论。

(一)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权力的触角所延伸的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形成了“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故此在中国广大的乡土地区,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固有的权力规则形成了维护自身生产、生活秩序的规则。这些乡土规则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变革而不断变化,并在某一特定的地域内经历数辈人的实践检验,成为了“乡土人”对社会秩序和情感维系的最佳选择。

(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法治半径”所能延伸的地域还存在局限,法制宣传和教育能力也有待提升,因此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和熟悉度是有限的。加之乡土社会人员的流动性较小,人们之间经济交往数额不大,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很难被利益阻隔,诚信守则也不需要更多的依赖法律的保障,而且在农村社会得失也不能仅仅用纯粹的金钱数额去衡量。因此,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选择自身不熟悉的国家法的成本远远大于应用熟悉的乡土规则,乡土规则的应用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

三、“乡土治理模式”的效率分析

现有的法经济学通说一般认为效率是法经济学的评价标准,本文对效率分析的基础和理论架构采用的是最简的方法,即有效就是收益大于成本。在此基础上人们接受单纯的国家法的治理需要付出的成本及“乡土治理模式”中人们的收益分析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人们选择乡土规则的理性。

1.认知成本。上文谈到由于国家法律宣传等因素的限制,在农村地区人们对法律的认知还是有限的。当下的农村要求人们完全了解或者是理解法律需要很大的成本,甚至是无法实现的(农村依然存在文盲人口)。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法律本就是专业的知识体系,应该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不需要每个人都熟悉。我认为这是一种近乎于强盗的逻辑。这些地区的人们为什么要弃那些能够维护其生活秩序的稳定和熟悉的规则不用而选择陌生的、其不能理解掌握的理论。因此,选择乡土规则对于农村的人们而言减少了不必要的认知成本。

2.经济成本。这里的经济成本包涵了时间成本等一系列可以用金钱衡量的成本。对于并不是很富裕的农村人们来说,面对法律事件付出的经济成本明显是沉重的。如果是选择他们熟悉的乡土规则,他们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可以节约很多的经济成本。所以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运用法律可以取得更大的利益,但是人们更愿意进行调解,哪怕是表面上获得少的利益。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减少了实际的成本,在效率上其实是更优的。

3.情感成本。在中国乡土社会的“熟人”或者“半熟人”社会,人们对于情感成本是很看中的,甚至比金钱更重要。上文所阐述的人们不愿意应用法律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其中的情感成本。但是在国家的正式法律中很少的考虑人们的这种情感,这在苏力先生的秋菊打官司的论述中已经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由于选择国家正式法的治理存在以上成本甚至是更多,因此人们选择乡土规则有其合理的理由。但是本不是就此否论国家法律的无效。恰恰这些规则的实现需要国家正式法律制度的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乡土治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率的模式,是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的,是人们理性的选择的结果。因此,在我国法治现代化的建设中不能忽略这些乡土规则的作用,应该发挥这些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的乡土规则,达到国家法与乡土规则的协调与合作,从而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梁治平.乡土社会的法律与秩序[C].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4

第3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提高培养学生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结合乡土的课程资源,这不仅有利于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高中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试就如何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与生活实际,阐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选材的适时性、德育性、适度性和经济性等应用原则,并遵循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中的主导地位和调动学生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应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策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活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关键词:

乡土课程资源;高中思想政治;应用;策略

一、乡土课程资源概述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课程资源。所谓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在结构上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指除教科书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教室和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多媒体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等。乡土资源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受到该地域长期发展形成的历史、人文、地理、经济等多方环境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产物。它既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精深的载体,如当地特色建筑,独特自然景观,反应地区历史的图书馆、纪念馆以及当地杰出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时也涵盖了隐性的地方特色精神以及理念,如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风土习俗等。乡土文化与当地的人们息息相关,因此把乡土资源融入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方面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黄浩森对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最具代表性:“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出的某一具体行政地区范围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其他方面反映了文化心理学和一系列的积极意义和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当地的历史、地理、生态、文化、习俗,人物和风情。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进步等能促进教育课程目的实现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对于学生如何学习的方面,乡土资源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能感受到的文化,学生经常接触因此很容易产生共鸣。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因此学生对于学习家乡文化所表现出的较高的积极性正是我们教师把乡土资源带入课堂非常可靠的保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无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建立健康人格的培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乡土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但是面对内容如此广泛的乡土资源该如何合理利用,利用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都是这的我们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合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需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一)适时性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时反映国内外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所以采用的乡土课程资源也一定要努力反应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这样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际社会出发,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生自身出发,引导学生注重现实社会。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及时补充反应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新情况,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某一章节、某一框题岁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态度等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重视身边的事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时社会现象,探讨社会热点,从而不断发展自身素质。因此,教师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分析当前时事热点新闻和地区建设发展的新成果,因地制宜的把这些资源与教材知识融汇在一起,更有效的使学生对政治课堂产生积极性。同样,对学生来说,也是有效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并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前提与保障。

(二)德育性原则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广泛运用,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也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师应注意很多未经确认的、民间流传的小道消息不宜引入课堂中,所采纳出引动到课堂的乡土课程资源务应递正能量,并且能体现新时代党和国家的精神。因此,引用乡土课程资源,既要传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应充分挖掘材料中的德育因素,放大其德育效果,发挥材料的德育功能。

(三)适度性原则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因地、因时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虽然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并不意味着每一章节、每个问题甚至每个知识点都要运用到乡土课程资源,不是对乡土资源的简单累加或者机械重复。因此,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目标,正确地选择乡土资源,有针对性地提炼出有德育价值的课程资源,使其能有效的辅助完成教学任务,集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适应高中生的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

(四)特色性原则

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地域性极强,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所以不同地域之间的乡土资源在种类、结构、形式等方面都有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要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展示不同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比如,思想政治课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在过程中应尊重民族性差异,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而且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开发资源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或者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不是非常高的地区学校应加重对美丽自然资源、红色人文资源、历史遗迹等的开发与应用。这些更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创造性和发现的精神,并且收集乡土课程资源必须坚持特色性原则,一定要满足于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域的学校对乡土课程课程资源的要求。

三、乡土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发挥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如何更好的应用乡土课程资源是对于一节有效课堂来说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的乡土课程资源观,要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建立本地乡土课程资源库,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上好每一节思想政治课。

1.教师应树立开放的乡土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科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选择什么样的资料扩充学生知识,补充教材。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必须树立开放的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主动积极的发觉身边的一切可利用资源,能够跳出教材和文本去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源,使其与课堂教学和知识内容有效的结合,认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外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教师应积极补充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论知识

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理论知识的缺失就限制了乡土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也影响到新课标理念的落实。作为专业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重视身边的事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时社会现象,探讨社会热点。巧妙利用本地的经济、历史、地理、人文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之间要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库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抉择者和操纵者,应积极主动地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并强化这种意识。而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库就需要各年级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把积累的乡土课程资源整理、归纳,教师们之间相互沟通,建立一个完整的资源库,有利于共同发展和完善校外课程资源。

(二)调动学生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学生的实践水平与探究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就是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的清洁,使学生了解时事新闻,还可以与教师一起搜集与家乡文化有关的材料,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在实践中升华情感,熏陶自身。

1.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授课的形式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素质,要求教师克服枯燥无味的单纯讲义式的呆板教学形式,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及其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以加深对政治理论概念的理解。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需要,应合理恰当的运用乡土课程资源,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教学中,特意强调了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是适当情况下组织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运用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参观当地的纪念馆、自然景观、红色革命遗址、教育基地等,教师要指引学生在探索发现中求得知识,使学生在走访调查中自己感悟与体会,共同开发政治课中的乡土资源,亲身感受当地丰富的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此外,还可以通过课下布置拓展性作业来利用当地乡土课程资源。拓展性作业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做调查研究、归纳整理资料内容、亲手操作手工制作、设计创新。将乡土课程资源布置到作业中,改变了以往作业繁多又枯燥无味只走形式的状况,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应主动体验与过程的要求,也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

乡土课程资源的应用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并施展其特有的魅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应用要因地制宜,要通过教师对教材的文本转化,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布置拓展性课后作业等形式把乡土课程资源有机的融入进课程教学体系中,并注意选用材料的适时性、德育性、适度性和经济性,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资源品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乡土课程资源服务与地方教学的优势和作用,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效性。

作者:朱效雨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2]邹立莉.对区域文化资源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考[J].昭通学院学报.2014(04):90-95.

[3]潘英福.浅谈本土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教学探新.2011(07):44-45.

第4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本土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一、本土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教学资源,是指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在本土区域内可用于课程教学并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一切素材和条件。①

下面我们以笔者工作单位所在地安阳及其周边地区为例来对本土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探讨。

1、历史古迹

历史古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遗产,是历史上先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物质遗存。安阳历史悠久,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历史文物古迹很多。在安阳最著名的古迹,首当其冲的就是殷墟。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诞生地。殷墟是名副其实的地下文物宝库。这里出土了15万片甲骨和数以万计精美的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宝石制品等珍贵文物。殷墟是展现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表明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再如羑里城,这是世界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部级监狱。据《史记》等典籍记载,周文王姬昌曾被商纣王囚禁于此。在长达七年的囚禁过程中,周文王在此演绎出了“六经”之首的《周易》。《周易》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蕴含着精深的思辨义理。它提出了“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等朴素辩证的深刻哲理,使其成为一部最具启发性和广泛适应性的古代典籍。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学生深刻的了解我国灿烂的殷商文化,这是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

2.文化艺术

著名哲学家梁漱冥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②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反映了该地区长期以来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充分挖掘本土的文化艺术,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加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其生活学习环境的熟悉与适应。同时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观念以及价值观也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安阳悠久的文化历史也酝酿出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例如安阳作为河南的一个地级市,河南的豫剧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安阳有著名的豫剧大师崔兰田。戏曲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反映。在豫剧片断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如《穆桂英挂帅》就体现出了宋朝时期杨家将对国家的忠诚。《朝阳沟》则反映出上山下乡期间,那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及自身价值的体现。《包青天》则反映出老百姓对于公正与廉洁的渴望。

利用这些本土的文化艺术资源更加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运用这些文化艺术资源中所蕴涵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会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所加强。

3.典型的人物与事迹

典型的人物与事迹,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具有代表性就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们会起到示范、激励的作用。对人们的精神与心灵起到震撼的作用。利用本土典型的人物与事迹,充分发挥其辐射与影响教育作用,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安阳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也发生过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例如,安阳汤阴就是英雄岳飞的故乡,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依旧是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国后,70年代安阳林县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漳河的水引入太行山,在太行山的半山腰修建了一条长1500公里的水的长城。这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人民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今天,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教育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典型的人物和事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利用本土典型的人物与事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有真实感。让学生切身的去了解和接触这些人和事,能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发展与成就

一个地区城市越来越漂亮,居民生活越来越便捷,各种各样的娱乐休闲设施越来越丰富等等这些都标着社会在不断发展。而这些发展变化正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切身感受的到的。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的同时,也会对国家产生一种自豪感与责任感。通过周围环境的变化,人们也能充分了解国家所采取的方针与政策。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当中所看所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加能够体会到我们党和国家正确的指导思想,更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感受远比仅仅从课本中课堂中得来的深刻。

一个地区的发展与成就是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将这些发展与成就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不但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本土教学资源的主要特点

第5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孙中山;约翰·穆勒;亨利·乔治;土地税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103-05

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但也造成了社会贫富分化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孙中山曾经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近代文明成果所深深吸引,“十三岁随母往夏威仁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同时,孙中山也为西方国家经济结构畸形和社会两极分化所震惊,“赌不必博弈也,世界最大之赌赛,莫如买卖土地之投机业,如今日英属之加那大是。”现代文明如尖锥人社会之中,在尖锥上的社会却升之使高,在尖锥下的社会却压之使下。所以近代文明,有发财愈发财、贫穷愈贫穷的趋势。”如何避免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投机炒作造成的社会分化和经济危机,是孙中山经常思考的问题。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土地税理论对孙中山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思想渊源。

一、约翰·穆勒关于征收土地税的社会改良思想

孙中山“其对于欧美之经济学说,最服膺美人亨利·佐治(henry george)(即亨利·乔治)之单税论”,师亨利·乔治在一般的经济思想史当中很少提及,因为他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并没有太多的独创性思想贡献,他更多的是“单税论”经济思想的社会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其“单税论”主要是来源于约翰·穆勒的土地税思想,所以,有必要对约翰·穆勒的经济思想做一介绍,这样才能真正弄清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渊源。

约翰·穆勒(1806-1873),是19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约翰·穆勒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大发展但又是社会大混乱、大变动时代,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农民破产、工人失业、劳动者贫困加剧。由于无法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所以由亚当·斯密开创的维护自由资本主义秩序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面临着崩溃、解体和分化。以约翰·穆勒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积极探索,试图通过采取折中、调和的方法,对各种古典经济学进行全面的综合,来达到维护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他认为高昂的地租和土地炒作是造成分配不公和经济结构扭曲的主要原因。他主张用征收土地税的方式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土地投机行为。孙中山游历欧美时既看到其经济的高度繁荣,也敏锐地感受到其社会的严重危机。因此,约翰·穆勒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思想吸引了孙中山的目光。

第一,古典经济学中两种地租理论的分歧。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国民收入三分法,“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生产物,或者说,年生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人民的收入,即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这三种人的收入”。关于地租产生的原因,他从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土地一旦成为私有财产,地主就要求劳动者从土地生产出来或采集的几乎所有物品中分给他一点份额,因此,地主的地租,便成为要从用土地上的劳动的生产物中扣除的第一项目”;另一方面他又按照生产费用论认为“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的地租,自然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所支给的最高价格。”这种理论为后世地租理论发展带来了重大分歧,萨伊则完全抛开劳动价值论,以生产费用理论来论证地主地租收入的合理性、合法性,以供求关系来确定地租量的多少,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今天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而李嘉图则坚持劳动价值论,认为地租是投入土地的劳动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根源是土地垄断占有的结果。因此他说:“地主的利益总是同社会其他阶级的利益对立的。”

第二,约翰·穆

勒批判地主地租收入的不合理性。约翰·穆勒坚持李嘉图的传统,认为地租是自然垄断的结果。他说:“在可以被占有的各种自然的要素中,土地是主要的要素。对于使用土地所付的报酬,叫做地租。只有地主这一阶级,不论其人数多少或重要性如何,他们所占有的某种东西(土地),既不是他们自己生产的,也不是其他任何人生产的。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占有这种东西,要求在生产物的分配中分享一份。”他强烈反对地主靠地租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他说:“社会的进步和财富的增加,使地主的收入无时无刻不在增长;虽然他们不动一下手指不花一分钱,但他们的收入在社会财富总额中所占的绝对额和相对额却愈来愈大。他们不干活儿,不冒风验,不节省,就是睡大觉,也可以变得愈来愈富。依据社会正义的一般原则,他们究竟有什么权利获得这种自然增加的财富?”因此他极力反对地租这种不合理收入,“假设有这样一种收入,其所有者不花任何气力,也不作任何牺牲,它就会不断增长;拥有这种收入的人构成一社会阶级,他们采取完全消极被动的态度,听凭事情自然发展,就会变得愈来愈富有”。“地租实际上就正是这种情况”。

第三,约翰·穆勒主张对地主的地租征税。“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没收这种收入(地租)的全部增长额或一部分增长额,绝不违反私有财产制赖以建立的那些原则。这当然不是说把人们的所有财产都没收,而仅仅是没收由于事情的自然发展而增加的财富,用它来造福于社会,而不是听凭它成为某一阶级的不劳而获的财富”。“如果国家从一开始就保留有权利,可以根据财政上的需要对地租的自然增长额课税,又有什么对不起地主的呢?”从中可以看出,约翰-穆勒是强烈反对地主获得地租收入的,为此他提出了国家采取没收地租的全部增长额或一部分增长额的方式,避免地主获得极不合理的地租收入。

第四,约翰·穆勒主张消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度。他认为包括劳动者土地私有在内的劳动者私有财产制度是好的,他说:“私有制的含义是对个人拥有其劳动和节欲的成果给予保证。”但是他反对包括地主在内的剥削者的私有制,他说:“对于没有任何功绩、也不作任何努力而占有别人劳动和节欲的成果的人也给予保证,这不是这种制度的本质,而不过是偶然发生的事。这种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但不会促进私有制合理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同这一目标相抵触。正当的为私有制辩护的理论是以公平原则(即报酬与努力成比例)为依据的。”可见,约翰·穆勒反对的是地主不劳而获的土地私有制度,而不是连劳动者的土地私有 否定。关于公有制和私有制孰优孰劣,他认为依据人们现有的知识我们无法确定,“我们对采取最好形式的私有制或采取最好形式的社会主义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一无所知,因而无法确定这两种制度中哪一种会成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如果可以冒险作一下推测,也许主要会按如下问题的答案作出抉择。那就是,两种制度中何者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自由和自主。在生活资料有了保障之后,人类的下一个强烈欲望就是个人自由。”

约翰·穆勒的这些土地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美国的亨利·乔治继承了其思想的衣钵。在约翰·穆勒的土地理论中,我们也找到了孙中山“平均地权”中“核定地价,照价纳税,按价收买,涨价归公”这一主张的渊源。

二、亨利·乔治的“单税论”社会主义思想

亨利·乔治(1839-1897),是美国19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土地问题的研究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宣传。他是约翰·穆勒土地思想的继承者。他认为土地被私人占有是社会贫富不均的主要根源,主张征收单一的地价税归公共所有。1879年,他的著作《进步与贫困》出版,在当时的美国和西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掀起了一场世界性的土地改革运动。

第一,进步与贫困共存是亨利·乔治“单税论”提出的现实基础。19世纪末期,美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都有了较大进步和发展,但是社会矛盾异常尖锐、贫富悬殊日益扩大。在城市中,一方面是高楼大厦林立,一方面是简陋的茅屋棚舍;一方面是骄奢淫逸的富人,一方面是食不果腹的穷人。他写道:“‘流浪者’与火车头俱来,济贫院、监狱和豪华的住宅、充满物资的仓库以及宏伟的教堂肯定俱是‘物质进步’的标志。”叫也还深刻指出:“只要现代进步所带来的全部增加的财富只是为个人积累巨大财产,增加奢侈,使富裕之家

贫困之家的差距更加悬殊,进步就不是真正的进步,它也难以持久。这种情形必定会产生反作用。塔楼在基础上倾斜了,每增加一层只能加速它的最终崩溃。对注定必然贫穷的人进行教育,只是使他们骚动不安。把理论上人人平等的政治制度建筑在非常显著的社会不平等状况之上,等于把金字塔尖顶朝下竖立在地上。”

第二,亨利·乔治认为不断上涨的地租是造成进步与贫困并存的根源。他说,所谓“进步”这种新力量,“好像一个巨大的楔子,不是在社会底部打进去,而是在社会中部穿过去。那些在分裂点以上的人们,处境上升了,但是那些在分裂点之下的人们被压碎了。”也就是说,生产的发展为什么没有使工人工资提高、生活改善呢?“尽管生产能力增加,为什么工资趋向仅能维持生活的最低限度?”亨利·乔治的回答是不断上涨的土地地租。他说:“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地租趋向更大的提高,因而产生迫使工资不断下降的趋势。”他的意思是这样的,按照古典经济学中国民收入三分法,一国的财富分配无非就是工人的工资、资本的利息和地主的地租。亨利·乔治认为土地地租的不断上升,拿走了原应属于工人工资的那一部分报酬,所以工人工资不断下降,生活处境日益艰难。事实的确如他所说:“在地价低廉的新殖民地,你见不到乞丐,生活条件的差异轻微。在大城市,地价以英尺计算,价格昂贵,你会发现那里存在贫穷和奢侈两个极端。这种社会等级的两极之间生活条件的悬殊,经常可以用地价来衡量。”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地租的本质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地租就是地主对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作为稀缺的垄断的土地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租有上涨的趋势,这种上涨超过了工人工资的上涨幅度,工人生活水平必然因此而下降,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当然,亨利·乔治并没有认识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才是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也是最隐蔽的。

第三,亨利·乔治认为土地投机是造成周期性的工业萧条的主要根源。他说:“每次工业兴旺时期,土地价值稳步上升,终于引起投机,使土地价格腾飞。以后必然紧跟着生产的部分停顿以及它的相关物——有效需求的停顿(贸易呆滞)——般还伴随着商业的破产”,“工业的兴旺时期总是以土地价格的投机性上涨告终。”由此可见,不断暴涨的土地价格和地租,不仅吞噬着工人的生活福利,也在无情地破坏着生产力本身。因此,亨利·乔治已经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土地私有制度,是这种不平等的土地私有制度造成了贫困和萧条。

第四,亨利·乔治提出实行土地公有的主张。工资下降(包括相对下降)是由于地租不断上涨,而地租存在的依据是地主对土地的私人占有制度。并且,土地私有制也是社会的一切罪恶的源头,“它们扭曲和危害现代社会的发展,使财富生产者陷于贫困,纵容非生产者豪华奢侈,它们在贫民租住的小屋后面建起高楼大厦,在教堂后面造起妓院,并强迫我们在开办新学校的同时去建造监狱。”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呢?他说:“财产增加而贫困加深,生产能力增长而工资被迫下降,原因就在于全部财富的来源和全部劳动的场所——土地被垄断。要消灭贫困,要使工资达到正当要求应有的数额,即劳动者的全部收益,我们必须以土地公有取代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权的不平等必然造成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纠正财富分配不公的唯一办法是实现土地公有。”

第五,亨利·乔治提出征收单一的地价税来实现他的土地公有计划。既然土地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罪恶之源,必须实行土地公有,那么如何实现土地公有?是无偿剥夺地主的土地,使之充公?还是按照约翰·穆勒的方法对土地的增值部分征税,进而收购私有土地?他都不赞成,他的回答是,“我提议不是收购私有土地,也不是充公私有土地。前者是不公正的,后者是不必要的。”“不公正”是由于“对土地的独占所有权是非正义的,土地私有制是一个无耻的、巨大的、赤裸裸的错误。”“不必要”是因为“没有必要由国家麻烦地出租土地,以致由此造成徇私、勾结和舞弊的机会。”所以,“如果我们取得了核仁,可以让他们据有外壳。没有必要充公土地,只有必要充公地租。”“它就是把地租化作国家的税收。”与约翰·穆勒不同的是,不论是自然增值之前,还是自然增值之后,凡是地租都作为地价税归公共所有,留给地主仅仅是一点为数很少的“土地管理费”而已。而且要“取消地价税外的全

部税收”,使地价税成为国家的唯一的税收来源。

三、孙中山吸收了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部分思想

孙中山充分吸纳了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社会经济思想,这对他的民生主义思想尤其是“平均地权”主张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孙中山认同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对西方所谓文明世界的批判。孙中山与以往的思想家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他不但惊叹西方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轮舟之奇”这种物质文明成果,而且也震惊于西方社会存在的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他说:“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那么,造成这种文 蛮、进步与贫困并存于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目光聚焦到了经济分配领域,认为是由于分配不公导致了贫富分化;分配不公的主因是地租的过快上涨,地租侵蚀了工资,劳动者贫困了,而地主不费一丝一毫的力气却暴富了。孙中山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这种思想的启发,如果中国能“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必须实行民生主义,既要发展实业,振兴中华,又要平均地权,防止两极分化。

第二,孙中山认同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关于土地投机破坏经济发展的观点。经济的繁荣发展必然带来地租的增长,而地租的增长又必然推高土地的价格,地价这种在总体上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必然带来土地市场的恶性炒作。土地的投机炒作,必然吸引实业资本投入其中,使得实体经济空心化,进而导致整体经济结构的失衡。由于贪婪人们把地价推到顶点,由于恐惧人们又抛售土地,使地价暴跌,最终以大萧条的残酷方式来终结这种土地的炒作。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都认识到土地私有制度和不断攀升的地价是造成土地投机的根源,土地市场的过度投机又是造成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孙中山接受了他们的思想,他对“炒地皮”对经济的巨大危害具有相同的认识。他说:“二三十年后,不切实整顿,则地权愈不平均,将举国成一赌世界,而团(国)家愈不可问矣。赌不必博弈也,世界最大之赌赛,莫如买卖土地之投机业,如今日英属之加那大是。……然土地有限,投机者无限,势必至有与平民以失业之痛苦之一日。……投机业愈盛者,其工商业必为阻滞。”

第三,孙中山接受了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土地公有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分配制度最终决定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度及其经济制度。地租产生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度,外部条件是商品经济制度。也就是说,土地可以成为商品并可获得收益,地主才有内在动力去经营土地。因此,要彻底铲除地租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制度,一方面是实现土地公有制度,另一方面是消灭商品经济制度,实现产品经济制度。但是,发展商品生产又是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所不可逾越的。所以,难题就是如何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土地公有呢?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而土地必须有自己权利主体,否则无法参与到商品经济之中,土地有权利主体又如何实现公有的目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让国家作为土地权利主体,实行土地国家所有的目的,才能达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土地公有。孙中山主张土地公有,并主张采取国家所有的目的。他说:“原夫土地公有,实为精确不磨之论。人类发生以前,土地已自然存在,人类消灭以后,土地必长此存留。可见土地实为社会所有,人于其间又恶得而私之耶?”如果“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之租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股削之,则农民可以大苏。”

第四,孙中山部分吸收了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实现土地收益权公有化的方法。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土地公有的途径是实现土地国有,但是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认为,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存在低效和腐败的弊端,所以他们主张私人仍然拥有对土地经营管理的权利。至于土地公有的实现,他们主张用征收土地税实现土地收益归国家所有的方式,间接地实现土地公有。显然,这种土地公有化方案既有利于发挥商品经济的资源配置高效的优势,也可以避免土地升值的巨额收益为私人所垄断,还可以避免国家直接参与经济经营活动的诸多弊端。在这里,亨利·乔治虽然主张保留土地私有制,但这种私有制只不过仅仅存在一个“外壳”而已,地主也只不过是土地的看守者和管理员而已。通过征收土地税来实现土地收益归国家所有的方式,间接地

实现土地公有。孙中山对这种公有化方案非常认同,他的“平均地权”的方案,是“核定地价、照价抽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在具体做法上与亨利·乔治的做法是非常接近的。

我国在住房货币化改革以后,房地产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它对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垄断性,房地产市场价格整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如果国家不进行积极干预,房地产市场必将出现过度的投机炒作。这种炒作会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人房地产市场,直接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这种炒作会不断推高房价使消费者难以承受,使社会的不满情绪增加。而最可怕的结果是房地产市场的最终崩盘而造成经济长期萧条。如何在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的高效作用的同时,避免土地市场的恶意炒作,前人的经验和思想或许值得借鉴。如上文所述,约翰·穆勒、亨利·乔治和孙中山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思想和解决方案,对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避免少数人谋求暴利,以及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47.

[3]黄彦主编,孙文文选集中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301.

[4]黄彦主编,孙文选集下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4.

[5]冯自由,革命逸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526,

[6]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3.

[7]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2.

[8]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72.

[9]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4-15.

第6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知识储备;知识需求;研究生;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周建(1989—),男,山东沂水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整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2-0237-02[收稿日期]2020-03-10

1999年,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扩招[1]。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2],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而且根据世界大学发展的规律,大学的功能会逐渐向育人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方向发展[3-4]。因此,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校研究生人数会逐渐增多。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8月2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双一流”文件的出台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5]。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特征,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6-7]。基于此,本文从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生课程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为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重点介绍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土地整治规划案例和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相关的方法。

二、学生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分析

(一)学生学科交叉融合多,基础知识掌握存在差异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涉及地质学、土壤学、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然而,研究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建筑学、地质学等学科,也就是说学生的学科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必然不同。为此,如何让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存在差异的学生更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一大问题。

(二)如何更好地激发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学生的專业为人文地理学、国土资源学专业,但是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选题涉及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土地整治、城镇化等方面。该课程内容与有些学生的选题有直接联系,与有些学生的选题联系远一些。在此情况下,有些学生由于课程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内容相关性不大,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调动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学生对空间分析技术的知识需求迫切

要出色地完成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需要掌握GIS、CAD等计算机操作软件。同时,作为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其日常科研活动也时刻会用到GIS、CAD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尤其是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对相关软件均有一定的接触,但是理解不够深刻、操作不够熟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该课程中理解并熟练操作软件对学好该课程,同时更好地服务学生日常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亟待加强

尽管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进行了系统、专业的知识学习,但是本科阶段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研究生入学后即进行科学研究,但此时大多数研究生会感到些许的茫然。为此,在该课程中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既可以提高研究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也有利于研究生顺利进行科学研究。

三、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教学探索

(一)重点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强化,使学生深刻理解该课程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行任何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对学科的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等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完全、透彻地掌握知识,做好科学研究。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对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够深入。为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强化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相关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述,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的专业名词、把握住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全面学好该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研究方向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愿意学,教学效果才会好,学生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学好。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会对各个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摸底、了解。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尽量将课程有关内容跟学生的研究内容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将技术处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会涉及大量GIS、CAD的处理,为此,在土地整治规划授课过程中,会穿插ArcGIS在土地整治规划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并通过软件对学生进行示范;在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设计授课中,就具体的土地整治项目利用CAD进行展示,并介绍涉及的CAD的主要操作。上课过程中通过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四)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

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就当前本学科存在的科学问题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例如,土地整治投资标准经过多年的施行,现在是否存在标准偏低的问题。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如何产生、怎么发现科学问题、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更好地解决科学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科学问题的互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与素养。

第7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一、本次会议的特点

1. 团体性。本次会议呈现出团体参会的特点。据统计,除举办方之外,本次会议提交论文和参会人数在7人以上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吉首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提交论文和参会人数在3―6人以上的高校和和科研院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这反映出我国的土司制度研究走向团体性的特征。

2. 广泛性。随着湖南永顺土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及贵州遵义海龙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土司文化的深入研究、积极保护、有效利用正在进一步升温。广西忻城县政府、贵州遵义市政协文史委、湖北省恩施州文管所、云南保山市博物馆、黔西南州文物局、河南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等地24名专家学者广泛参与土司文化研究,积极参会,这呈现出社会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明年广西忻城县将举办第四届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更好地佐证。

3. 后续性。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土司学”构建,必须有后续力量,要后继有人。从本次参会人员情况看,计有在校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1人,这表明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本次会议的成绩

1. 土司学理论构建与方法研究有共识。构建“土司学”不仅能够使土司研究走向深入和系统,使其综合化和理论化,加深、提高和丰富对土司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通过探讨土司制度的发展规律,为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提供历史经验。本次大会达成的基本共识有三:第一,土司制度相关概念应统一、研究视野需扩大、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要综合运用;第二,土司研究要避免土司设置的时间和空间的泛化,不能把实施土司制度的时间无限拉长、把土司分布的空间无限延伸;第三,土司制度研究应引入国家认同、国家意识、王朝治理等新的学术视野。上述共识还观点主要体现在李世愉、商传、方铁、成臻铭、邹建达、李良品、张莉、杨林军、谢国先、温春来、顾霞、葛政委等专家学者的论文中。

2. 中国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有深入。在土司制度研究方面,李治亭、吴燕山、秦和平、何先龙、莫秀珠等从宏观层面,李平凡、温春来、赵心宪、蓝武、马国君、康春华、黄金东、李思睿、线世海等微观层面,侧重于土司制度史、土司管控、王朝经略、土司职官、土司土兵、土官宗法制度、流官对土司地区的治理等土司政治组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改土归流研究方面,除彭武麟、马廷中、于爱华等从宏观层面研究改土归流的必然性、原因之外,瞿州莲、朱圣钟、贾霄锋、敖以深、马亚辉、唐建生、郗玉松等则从改土归流的影响、社会重构、政治重建、社会治理等深入研究。其中,杨庭硕先生在《“改土为流”这一提法有待商榷》中以明、清有关事实为依据,认为,史籍中多用“设流官”、“改流”、“改土为流”或“改土设流”,绝少用“改土归流”,并建议学界今后取用“改土为流”这一术语,该文富有新意。

3. 中国土司文化研究有拓展。随着贵州播州、湖南永顺、湖北唐崖三处土司衙署古建筑被有关部门列入201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之后,土司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次会议论文除彭寿清教授对明代土司地区的儒学教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外,其余代表如龙先琼、谭志满、田敏、裴淑姬、姚勇、刘清华、刘绍明、莫代山、王国祥、张海珍、王剑等就土司时期的文化建构、文化策略、文化生成、文化融合、习俗文化、地名文化以及土司文化研究、保护与利用等方面作了拓展性的研究。

4. 秦良玉研究有突破。本次会议对她进行立体全方位研究还是第一次,并有不少新突破。龚荫先生从秦良玉平播、援辽、讨奢、勤王和保境安民等方面的战绩出发,认为秦良玉戎马一生,战功累累,是一位杰出女土司。滕新才、段庸生、彭福荣、聂树平等均是研究秦良玉的专家,他们或从文艺学、或从文献学、或从历史学的角度,多维度探讨巾帼英雄秦良玉的形象。蔡玉葵、谭清宣、秦成德、刘建平、崔利军、马帅率等作为石柱人,自觉肩负起深入研究家乡古代名人的责任。蔡玉葵认为,秦良玉是明朝末期战功显著的民族英雄、女军事家、女将军、抗清名将,是特定时代的一面旗帜,赋有见地。谭清宣认真爬梳明末时人记载到清人编纂后认为,秦氏形象因时代变迁和视角变化而经历真实原型向理想英雄的嬗变定型,这是学术理论的创新。崔利军对《石柱厅志》的“秦良玉”部分作笺注,这是开先河之举。赵翔宇、罗权、谭晓静、李虎等分别从军事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深入分析,视角较新。葛镇亚、陈季君、王晓宁则从石柱土司与周边土司的关系着墨,不乏新观点与新材料。

5. 土司个案研究有特点。个案研究是本次会议论文的重点,分别以土家族、壮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的土司为个案,深入探讨酉阳、播州、水西、唐崖、永顺、明正、木氏等土司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教等方面的内容,篇篇论文各领、胜似珍珠,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对未来土司文化研究的几点希望

1. 加强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研究的基础建设。在今后的土司研究中,希望由原来的散兵游勇向兵团作战转化,这就加强基础建设。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学术团体建设。目前,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已经批准土司专业委员会,已上报文化部,以建立一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二是建立全国的土司研究学术网站,主要将全国省市级以上土司研究课题、发表的主要论文、出版的学术专著、土司研究成果获奖、召开学术会议、土司文化考察、土司文化申遗等内容加进网站之中。三是建立中国土司制度史料数据库,可采取分省区、或者按照中国土司制度史、中国土司制度、职官、食货、武备、学校、风俗、人物、艺文等类别予以编纂整理。

2. 积极推动“土司学”成为我国未来的一门显学。土司研究虽然方兴未艾,但“土司学”构建任重道远。目前土司制度研究仍十分薄弱,如果从“土司学”研究对象的思想、事实、制度和行政四个方面看,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盲点;就以土司授职、承袭、分袭、印信、号纸、安插、朝贡、赋税等制度及制度的历代演变,这里存在巨大研究空间,应深入持续地进行研究,加强元明清时期土司制度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制度比较研究,加强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建议学界朋友们改变原来的散兵游勇状况,逐渐形成兵团作战局面,快速整理、编纂、出版《中国土司制度大词典》、《中国土司制度通史》等相关的大型工具书,推动“土司学”像“科举学”一样,成为我国未来的一门显学。

第8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科院校 水土保持 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6

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以长江流域的重庆市为例,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3.75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5.5%,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548 t/平方米,年侵蚀量1.33亿吨,全市每年进入江河的泥沙总量约1亿吨[1]。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防治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2]。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势,国家和各地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水土治理工作。而具有一定水土保持知识的专业人才,是水土流失治理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水土保持专业主要在农林类本科院校中开设,专科类院校开办该专业的时间较迟且数量也较少。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水土保持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中都具有较大的差异。

1 本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特征

本科类院校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代码090707。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包括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多家高校。目标是培养具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土保持、农业、水利、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行政、事业、教学、科研、规划设计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管理、方案编制、概预算编制、预防、监督以及国土环境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地质地貌学、普通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土壤学、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土壤侵蚀水动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测量学、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小型水利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前国内做水保方案编制的单位和工程很多的;其他的可以去气象、国土、林业、水务等事业单位。

2 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特征

专科类院校开始的水土保持专业名称就叫“水土保持”,专业代码570401。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行政执法和进行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实践环节,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水利工程测量、应用遥感、土壤学基础、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草、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信息与流域管理、水利工程测量实训、地质与土壤实习、树木与生态实习、土壤侵蚀实习、应用遥感实习、水文水资源实习、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草设计、果树栽培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与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与管理相关的单位。

3 本科与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区别与联系

本科阶段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而专科阶段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首先从专业名称的变化上可以看出,本科阶段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中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这两方面的目标;而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针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其次本科与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都重视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措施――林草、工程、农牧措施,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包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内容,所谓水保方案编制就是估算各工程对当地水土流失情况的影响,相当于环境评价,力求达到影响最小。

在课程体系上,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偏重于水土保持方面的植物措施,而对工程措施的讲授不足,使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受限,许多水土保持工程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而专科院校注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重较本科院校有显著变化,实训课比例一般约占总课时的50%。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科院校,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水土保持人才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3,4]。

4 结论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其中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5]。在十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全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约2.2万人,远不能满足水土流失治理、流域治理、荒漠化防治的要求,按我国每年新增5万平方米的治理速度进行治理,其中1平方米需要1人来计算,共需5万人,其中专科院校比率按30%计算,我国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要达到1.5万人,而截至2009年,全国开设水土保持专业的专科院校仅有7所,2007年招生的院校只有3所[6]。因此,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挥专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水土保持人才,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崇庆.建设水保科技示范园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平[J].中国水土保持,2005,(5):7-8.

[2]张军红,侯新,李前杰.重庆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84-285.

[3]吴伟民,林辉.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0(3):45-46.

[4]温爱存.浅谈高职院校水土保持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2,(9):73-74.

[5]朱永杰.生态文明与生产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54-57.

第9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

为了更好地做好我局的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使其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文明创建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工作在全县文明建设中和经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2014年度创建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市、县文明委(办)的工作部署和国土资源工作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服务社会,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决贯彻《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和行业法规,切实做到四个文明一起抓,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树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形象。

(二)奋斗目标

坚持服务全县经济建设为目标,把四个文明建设贯彻到日常工作并列入目标管理之中,实现以思想道德、依法行政、勤政廉政建设为重点,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实现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国土干部素质的明显提高;实现以工作质量、服务状况为标志的国土工作的明显改进;实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廉政为主要要求的行业风气的根本好转,创建文明行业,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二、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坚持民主集中原则,不断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要从党的事业出发,讲党性、讲原则,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作用;班子成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上身先士卒,争当表率,艰苦朴素,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带领全局锐意改革、求实创新、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树立集体权威,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夯实基础,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队伍素质。

1、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制定每月政治教育计划,每周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时事政策学习,引导国土资源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引导干部、职工读好书、用好书,形成学习理论的浓厚氛围;对干部、党员进行党的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和群众路线的教育,通过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干部职工的创业敬业精神;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2、抓好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根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要求,有计划地对干部职工进行道德教育,结合我县和国土资源系统的特点,创造性地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经常进行遵守文明市民公约和遵守公共场所守则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家庭的现代文明程度,做好我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逐步建立起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家风和生活方式,增强干部职工的家庭责任感。

3、加强文化科技和土地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教育,继续推行已制定的鼓励干部职工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的奖惩措施,根据工作岗位分布情况,组织业务学习小组,采取培训、自学、辅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学习,激发干部职工的业务学习热情;增加计算机软件和资金投入,加快土地管理技术与方法和土地信息化系统建设,大力开展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组织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学习。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每年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开办法制讲座,聘请专家授课,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土地执法水平;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土地工作规范化,减少执法过错;逐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定期进行绩效考评和严格奖惩,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树立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

1、加强党风党纪教育。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的廉政规定,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和每年不同节日的特点,采取上党课,解剖典型案例等形式,每季度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党员警钟长鸣,进一步提高对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

2、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每半年组织一次讲评。要以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党员努力营造和保持全局的良好风气。

3、开展积极的党内监督。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有关党内监督的内容和监督方法,做好党内监督的 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加大党内监督力度。

4、全面落实《廉政准则》和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教育党员严于律已,加强局机关内部人、财、物的管理,从制度上防止违法违规问题的产生。

5、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作业”,人员配卡上岗,设立监督电话,增加工作透明度;严格实施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评,促进各项制度全面落实;扎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我县经济建设。

(四)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卫生,建设文明窗口。

1、改善办公条件,创造优美工作环境。添置必要的办公桌椅、文件橱、资料橱等办公设施,努力创建“园林式”单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我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社会环境多做贡献。

2、搞好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重大节日要组织文艺晚会或体育竞赛,鼓励和组织干部职工利用空余时间,参加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

三、组织领导和主要措施

1、确实加强对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创建的组织、检查、考评及措施的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承担创建文明单位的责任,研究部署和组织协调,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建立完善创建文明单位的各项工作制度。要把干部职工是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评和年度考核内容,与奖惩、升降、任免挂钩;继续加强创建文明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工作方法探讨,提高干部职工对创建文明单位的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