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理教学中主题式教学的应用

地理教学中主题式教学的应用

一、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问题式教学的建议,问题式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题式教学属于问题式教学的下位概念,通过以某一主题情境结合一系列的问题链串连起整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主题式教学能够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良性活动,将教学内容情境化,地理知识问题化。

二、教学分析

1.课标分析:本节课的内容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教材分析:本节为新人教版地理2第四章第二节,是前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的延伸与深化,两节内容构成完整的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3.学情分析:本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属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项,因此本节课较易为学生所理解,但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开放性问题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帮助学生达到“跳一跳能够到苹果”的效果。4.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资料、图表等,说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的影响(综合思维);根据交通现状和变化,分析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根据区域发展现状,提出发展交通的措施和合理的方案和建议(地理实践力);能够说出布局交通用地的原则,理解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人地协调观)。5.教学重难点: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聚落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向学生展示图书资料,展示石家庄和正定在20世纪初和现状的对比图片及文字资料。提问:为什么20世纪初石家庄是正定县下辖的一个小村庄,而后来却成了省会。学生:阅读图文资料,思考原因。设计意图:通过石家庄和正定行政等级的变化,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一:石家庄的兴起教师:阅读多媒体上的资料,并对比图片,请大家分析石家庄发生的什么变化?学生:修建了铁路。教师补充:同学们观察的很准确,这条铁路就是石太铁路,中国最繁忙的铁路线之一。教师提问:铁路修建给石家庄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使石家庄成为了山西、河北间物资、人员、经济交往的重要枢纽。教师总结:大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综合同学们的回答,可以总结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两点:第一,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促进聚落的发展。教师提问:20世纪石家庄还是正定县下辖的一个小村庄,但现在为什么石家庄以及成为省会,但正定仍然是一个县?学生回答:石家庄借助铁路这一交通运输方式的修建兴起,而正定没有得到交通运输布局带来的促进作用。教师补充:石太铁路原称正太铁路,计划修通的是正定到太原的铁路,修建时由于到正定要穿过滹沱河,而修建经费紧张,故把终点改为了不需要过河的石家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提炼、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活化学生地理思维。主题二:扬州的衰落展示京杭大运河以及扬州的图片,并向学生讲述古代扬州的繁华。教师提问1:唐代诗人李绅有云: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分析扬州如此繁华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由于京杭大运河的通过,使得扬州成为货物集散的重要码头。

教师评价: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虽然江南地区农业发达,但是整个江南地区都适宜农耕,因此这并不是扬州繁华的主要原因,因此,扬州繁华主要是由于京杭大运河的缘故。教师提问2: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到了近代,扬州盛况不再,相继被南京、苏州等城市超越?学生:京杭大运河近代淤塞,水路运输衰落,扬州随水路而衰落。教师总结: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交通运输布局会影响到区域的发展,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也会影响区域的发展,要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交通运输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设计意图:切入到扬州主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的内容,促进知识的自主建构。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主题三:成渝贵环线高铁的开通教师:2020年4月,成渝贵环线高铁开通,展示成渝贵环线高铁示意图。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用知识,先自主分析,再组内交流探究,环线高铁开通对相关区域会产生哪些影响?学生:加强川渝黔三省市之间人员、信息的交往。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都正确,总之,成渝贵高铁开通会大力推动沿线区域的发展。提问2:通过观看环线高铁的相关图片,我们发现环线高铁桥梁的比例很高,这是为什么?学生: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教师:除了地形地势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占用耕地。这是修建交通线的一个重要原则,协调好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保护好耕地资源。设计意图: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符合问题式教学的要求。介绍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培养珍惜耕地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作者:范硕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