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地理情境教学范文

地理情境教学全文(5篇)

地理情境教学

第1篇:地理情境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情境教学 问题 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基于此,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从生活出发,构建问题情境

高中自然地理的学习内容大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只是经过前人的总结,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和思维高度。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我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地理《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内容时,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觉得大气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参与性不高。于是,我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授课。我在课上提了一个问题:“在我国,夏天较热,生活起来很不舒服。为了过得舒适,很多的人都会在家里安装空调。在寒冷的冬天,为了提升温度,人们会安装和使用暖气。空调和暖气分别装在房间的什么部位?为什么?”刚开始学生们觉得有点儿茫然,但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开始嘀咕:空调一般都是安装在房间的上部,而暖气则是安装在房间的下部。我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但基本就是:空调是把热空气抽走,而暖气是把冷空气加热。对于学生这样的答案,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但没有立刻给出评判,只是在学完热力环流之后,我再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学生基本就能道出其中的缘由了:因为在空调输送冷空气的时候,周围的空气密度较大形成高气压,冷空气做下降运动;而暖气周围空气热,形成低压,暖空气会做向上运动。在肯定他们的答案后,我就用有关山谷风和海陆风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学生们很快就能将白昼和夜晚的风向标好,并且很好地解释了理由。

二、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几乎在每一章节或者每一单元之后,都有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者一些实践活动环节,这些其实就是课堂的延伸,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定的真实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提供了平台。比如,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与生态保护》之后,我就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创设森林开发的实践探究问题。为了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我先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分别扮演的角色是开发商伐林部、政府相关部门、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以及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给每个小组一定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对于砍伐森林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扮演开发商伐林部的学生发表意见:应该砍伐森林,因为林木就是财富,只有砍树才能有木材,有了木材才能有更多的就业和发家的机会。话音未落,扮演当地居民的学生就不干了,马上反驳: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林子下,它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不尽的财富。扮演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的学生也随声附和:森林就是我们的家,如果把树砍了,我们就会无家可归了。这样班里就分成了两派:保树派和砍树派。这时,我就问扮演政府相关部门的学生怎么办,他们就开始向扮演世界环保组织官员的同学求助。扮演世界环保组织官员的学生给出了他们的办法:既要利用森林资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只能科学砍伐,采育结合,生态治理。最终,学生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理解了本课的主旨。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情境

第2篇:地理情境教学范文

例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情境创设。情境呈现:多媒体呈现水泥厂、酿造厂的景观图片,有严重大气污染的工业(如水泥厂、酿造厂)在区位选择时应注意什么?生1:对于常年有稳定风向的盛行风地区来说,应布局在下风方向。生2:还应在远郊区,在城市热力环流的下沉气流之外。乡土情境:多媒体呈现“循潭县城区工业分布图’,,请结合当地季风气候说明工业的区位选择在哪儿比较合适?学生结合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激烈的辩论……这样的情境创设,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知识意义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

二、基于问题探究式的图像情境

好的图像情境总是跟问题的解决联系的,利用问题探究创设图像情境,便于展开合作、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将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与将要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学会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气候类型”教学情境创设并图情境:教学气候类型时,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首先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和“雨林气候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并联组合,用多媒体创设并图式情境:能找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哪里吗?联系学过的知识,请尝试分析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叠图情境: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景观图叠加观察,并采用局部闪烁的方式,创设叠图式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生成:除了这些地区外,世界其他地方还有没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为何在纬度相对较高的回归线附近的马岛东部、澳的东北部和巴西东南部也有热带雨林?这些地方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是什么……串图情境:对于学生的生成,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利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世界洋流分布图”、“地形图”创设串联图式情境,引领学生自己得出“这些地区都位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坡上,同时受到沿海强大暖流的影响,所以也是终年高温多雨,虽然不在南北纬10度范围之内,也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怕勺结论。本情境的创设,通过并图、叠图、串图等多种方式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激励学生生成问题、研究问题和探究本质。

三、利用学生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第3篇:地理情境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真实教学情境;创设分析

一地理真实教学情境的内涵

“真实”是指根据教情创设的情境是以现实生活为原型的并且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它可以源于日常生活,也可以由日常生活场景简化而来。地理真实教学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最真实的或者接近和吻合于真实生活环境的情境。中学生的认知具有情境关联性,教学情境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的感知内容和学习方式,并且自然而然地对学生的记忆产生深刻的影响[2]。真实教学情境常常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让学生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来,增强学生对课堂整体内容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令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避免地理课堂失真,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地”。

二地理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地理活动

地理活动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地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创设地理真实教学情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以下3种地理活动。(1)地理实验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验不仅是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由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方法等要素组成的地理实践教学活动,它包括地理观察、地理制作、地理观测、地理调查和地理考察等[3]。地理教师通过实验将地理事象及其变化过程在学生面前真实地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一些地理实验极易操作,又具有很强的知识针对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地理实验最大的优势是其直观性、立体性和生动性。(2)角色模拟角色模拟是一种将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情境教学融为一体的、能够将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的、把教学内容与职业要素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人为联系的、具有仿真性、参与性、互动性等特点的地理活动[4]。角色模拟多用于人文地理的教学中,比如水库选址、工程选址、农业的区位分析以及工业区位分析等,引导学生想象自身如果身在其中会怎样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且实施方便。(3)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一种体验性、开放性、探索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研学旅行的开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教室,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增长见闻,发展素养;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获得体验和成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行动能力。地理教师应立足于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精心策划研学活动,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助力,加快实现地理学科特殊的育人价值。

(二)多媒体技术

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情境是对真实生活环境的模仿、是仿真实的,也属于真实地理教学情境的范畴。基于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客观性,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多媒体先进的影像技术,直观、生动、逼真地向学生展示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动态形成与发展过程,增强课堂的真实代入感,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再者,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是课前提前准备好的课件,因此可以达到很高的情境创设效率,而且创设的情境既可以定格又可以回放,可以极好地辅助地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的教学[5]。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教学情境适用的范围最广,对应的知识点都是每一章的重难点。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是高中地理真实教学情境创设的最主要方法,这也正验证了信息技术时代下地理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与进步。

(三)真实案例

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一卷的地理试题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提供充足的真实情境,很多题目都通过真实的案例来表现。如“重庆市人口数量变化”、“小明同学的旅游所见”、“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九寨沟震后旅游规划”等等。高考作为教学的“标杆”和“指挥棒”,其命题风格和形式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关注真实的生活问题,在教学中提供丰富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三创设地理真实教学情境需注意的问题

(一)既要与教材内容一致,又要具备灵活性与创新性

真实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要符合课标理念,与教材同步,不能背离大纲的要求。其次,教材仅仅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是可以根据教情和学情灵活使用,不断地对其进行整合、补充、丰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将真实教学情境引入地理课堂,将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地理资源以及乡土地理资源等课程资源整合利用。

(二)情境创设不在于数量,教师需不断提高对“真实”的把握

“真实”是创设教学情境的第一要旨。真实情境中显现的问题相较于人为编制的情境问题更错综复杂,对教师和学生的业务水平能力也相应有更高的要求。真实情境不单在于地理事象与背景的真实性,更在于地理教师能否在准确贴合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在地理真实情境中思考解决问题[6]。地理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应只求数量,更应注重质量。地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对“真实”的把握,为学生创设出极具代入感和激发性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地”。

(三)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鉴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的主要途径。多媒体技术对地理真实情境的创设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地理教师不能只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停留在展示图片和视频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努力贴合实际教学情况和课堂氛围,高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直观的优势,地理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解地理程序性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比较抽象难懂,学生仅仅通过教材和想象难以真正理解掌握,需要教师根据知识内容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新的信息建立联系,促进学生对地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地理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将会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地理教材知识的良性结构与地理真实教学情境中相关问题的不良结构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且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地理真实教学情境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解决。我们要不断探索先进的地理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补充地理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以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高亚茹.“情境教学法”在地理新教材中的教学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 2012(2):129-129.

[3]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90-91.

第4篇:地理情境教学范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实践情境;地图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在于,借直观的形象,构建起各种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转化成自觉、主动的行为;学生在情感力的驱动下,以个性化方式展开质疑、想象、推理,从形象的感知上升为理性的抽象、深刻的理解。

一、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的达成,须借重问题情境的创建

问题情境教学的实现,关键在于能基于情境设置问题,由一连串问题催生学生的疑问,从而使学生产生一以贯之的情感专注力,引导学生解疑的欲望,并在解疑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疑问,独立思考,并实现问题的解决以及知识信息的获取。因此,问题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导入,以问题连缀,以问题驱动,形成具有从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的逻辑关联的问题系列、问题载体系统,构成具有思考品质的问题情境,牵引学生不断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性、批判力、创造力得到发挥,并产生了内化的思维图式,深化了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分析。地理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在导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诸环节设置问题,并以启发引导的方式,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使课堂探究不断走向深入。同时,用问题的设置,带动问题的发现;用问题的发现,来引导解疑的纵深拓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力,从而逐步培植学生问题意识的敏感度、思维的敏捷性。[1]就《西气东输》这堂课而言,导入时,教师可先展现西气东输的路线图(图1)或播放视频,同时针对路线图或视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于西气东输类似的现象进行联想,启发学生将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联系起来;进而对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的原因发问;进一步对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之因置疑。如此,这些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形成融合贯通、有机一体的问题情境,牵引学生在旧疑中发新问,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实现思维的建构。

二、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的达成,须借重生活情境的创建

陶行知有云,“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2]的确,教育无法脱离生活,教育必须建基于生活。而地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生活学科,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学科中自然规律、原理知识,本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概括、总结。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熟知、尊重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并予以充分利用,选取具有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启发他们去关注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发现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自然问题,并在问题的探究以及解决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形成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学习《我国的气候》为例,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全国各地服饰、美食等风土人情的信息,试着自制成幻灯片,并由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比如我国西北省份,妇女的头上总包裹着纱巾,而藏族同胞则穿着长袍,傣族服饰的短袖裙装,相差缘何这么大?再如,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人却以各类面食为主,湖南、四川等地的人们喜食辣椒,却是为何……如此,于耳闻目见的生活现象中设疑,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使讨论探究热烈而深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相关知识。

三、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的达成,须借重地图情境的创建

地图的教学是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广泛运用的教学用具。因此,营造地图情境,是情境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抓手。首先,地理地图既是各类地图,也指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数据等,具有直观、典型的特点,将概念化知识原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快速、深刻理解抽象的知识、原理。其次,地理地图是经过长期硏究、精密测算才得出的准确结果,在实践中,学生必须掌握看图、读图、用图的系统性方法。学生要准确读取地图中的信息,必须学会运用综合方法对地图加以分析,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想象,再调动自身积累的经验,迁移运用课堂学得的原理知识,进行辩证解读。最后,地图的解读,必须结合教学案例,并且有所侧重。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合作,交流讨论。学生既要阐述基于自身理解的观点,也要与同伴或教师展开交流讨论、深入探究,进行彼此间思维的碰撞,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以《地质灾害及其防御》这节课为例,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充分运用中国地质灾害地图(图2),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先直观认识地质灾害的层级、分布,然后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气候规律、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灾害的层级、分布特点进行成因分析,从而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地质灾害问题,培养学生由浅入深、综合归纳、辩证分析的能力,进而正确、全面地认识评价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的达成,须借重实践情境的创设

实践课是重要的地理课堂形态之一,涉及最多的实践是地理实验。实践课通过教师指导、师生共同参与实践,对关涉的具体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基于现象分析,互动探究,形成结论。这样,在活泼互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比如《河流地貌的发育》这堂课,教师可预先备课,利用沙盘,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制作成地理教具。教师可先示范堆积沙子,对河流地貌的演变过程予以模拟;之后,引导学生模仿教师行为,动手参与实验,模拟制作出各类地貌,同时边注水,边观察地貌变化,迅速地演示出自然界演变的过程,将流水侵蚀和沉积的过程形象地呈现出来。可在举手投足间,化繁为简,微观之中见宏观,快速呈现大自然的沧海桑田,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助推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文辉.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和思考[J].揭阳教育,2004(1):47-48.

第5篇:地理情境教学范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把抽象化的地理知识更加具体生动地传达给学生,简化地理知识难度,吸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好教学疑问,只有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才能够积极主动地而进行动脑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问题情境模式,引导学生能够产生自主探究的好奇心,从而把自己已经掌握和学习的知识点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性地选择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1]。问题情境模式并不是单纯的进行课堂提问,而是需要通过提问来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中东丰富的石油》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来讨论一下,在石油枯竭之后,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石油肯定也会有开采空的一天。中东是石油最大的输出国之一,如果中东没有了石油,那么中东的经济会变成什么样子?通过以上这几个问题,好像乍一看跟教材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通过问题的分析,学生们能够了解困扰中东地区多年的经济问题是什么。通过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掌握事物之间的利弊关系。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国家可以在石油枯竭之后大力发展其他行业,争取通过其他行业的发展来带动国家经济的提升。

2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新鲜感,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在一起,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拥有更多的视听冲击力,吸引了更多的初中学生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学习人教版的《河流》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布置好课前小任务,在网络中自己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河流资源,简单地分析一下我国的河流分布情况以及水资源的相关图片信息。在网络当中包含有我国大量的河流信息,教师可以应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有用的材料,制作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跟学生们一起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不同的学生学习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通过展示出各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来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地域分布情况;有的学生则是根据我国的水利枢纽工程来分析水流资源和水库的实际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寻找有效信息,能够有效让学生养成保护水资源的良好观念[2]。

3课堂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模式

初中地理教学跟我们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教师需要把教学知识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现象结合在一起,让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直观形象。通过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点的趣味性,并能够灵活地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点来帮助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多种问题。在学习《交通运输线的布局》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给学生们寻找青藏铁路修建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们观看视频中展示出来的:“在高原上建铁路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学生们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之后开始自行学习讨论,提升了课堂教学气氛。一部分学生通过开发青藏高原的资源角度入手,展开了积极的想象;还有的学生则是从民族团结的角度进行探究。应用多媒体信息还能够给学生们展现出生活当中的热点问题,提升教学跟生活实际的结合度,促进了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3]。

4创设故事情境模式

在初中地理课本当中存在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和小典故,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们找寻相关的趣味故事,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学习《石油、天然气》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之一的百慕大三角的故事。在百慕大三角一带经常会发生船只和飞机神秘失踪事件,最近科学家们在附近海底发现了天然气,从而推测出是天然气泄露降低了海水的密度,导致船只的沉降。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探究意识。

5结语

情境教学法多种多样,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情境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英冠.初中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16):88-89.

[2]陈建梅.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7,(5):5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