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方法浅谈

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方法浅谈

一、引言

在现阶段的教学要求中,需要小学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以适应目前开放的教育环境,并且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辅助学生独立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以此为基础,数学教师还应该革新教学方式,改变自己传统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之后学生能够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根据素质教育大纲的要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及自身成长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一方面,学生能够有自主思考的习惯,对学校达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标准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并不只是局限于课本,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还是偏理论的基础知识,并且小学数学的抽象性较强,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帮助其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锻炼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开拓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思维方面的发展[1],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并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学生缺乏探究素材

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当前普遍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还是习惯于运用课本中现有的素材进行教学,这种无趣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导致其对学科的兴趣下降,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在进行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更加侧重于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教学,却缺少了对理论知识的拓展以及深入剖析,即使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领悟课本中的内容,但对于其他引申的知识点并不能自主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

(二)课后作业负担比较大

为了适应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系,小学数学教师尽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但也因此受到限制无法发挥.学校和家长之间更注重的是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不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即使在小学,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是很大的,教师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的升学率,对学生实施“题海战术”.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是随着题量的增加形成固定的解题思维.

(三)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在普遍的观念中,数学都是枯燥且乏味的,尤其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难题,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都是选择放弃攻克,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厌恶甚至恐惧的心理.进而导致对数学课的听讲效率下降,同时放弃自主解题能力的锻炼.这不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学生也没有参与到数学教学中[2].

(四)应试教育思想导致学生对独立思考缺乏重视

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学生学习的认真程度对数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学校更加注重的是应试教育,对于数学的学习,更多的目的是提高数学成绩,而不是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因此,错过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间点,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上.形成这一情况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大部分教师仅仅按照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一教育理念也导致了学生成绩为上的思想的形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往往是面对题目也只是能解题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一)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

要想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清楚了解到养成独立思考可以给学生自身带来哪些好的改变,提高学生对培养自己思维能力的积极性,进而养成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而教师也应当合理利用这一机会,带领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提高,让学生了解正确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这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标注,让学生能够切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再通过教师的引导,独立自主地达成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的,也在不经意间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运用中,应当让学生对第二天的课程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对自身认为的难点进行标注,这样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到自己的侧重点,从而提高听课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

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任何方法都更加有效,当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己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在不断思考与获取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将会获得极大的满足,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生在一次自主思考过后取得满意的成果,并且获得他人的赞赏,这将会大大增强其自信心,帮助学生在今后面对艰难险阻的时候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地应对,并且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建设,尤其是面对较为困难的问题时,应当注意提醒学生的心态,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避免学生对学科产生厌恶恐惧的情绪,帮助学生很好地消化课堂知识[4].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这一学科能够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是以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而学生作为被动接收者.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味地将课本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但是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整堂课的内容吸收,因此,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数学形成了枯燥乏味的印象,这也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太浓厚的兴趣,更多的是抵触;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将知识点进行很好的联系,很多新知识点和原先的知识点存在一定的联系,这需要教师进行很好的引导教学,可以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提高学习的深度.所以,革新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很重要的.

(四)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问题,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也更重.这一特性只要教师良好地引导,对数学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当前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效率之所以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课堂听讲带有抵触情绪,无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所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或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知识点的教学.只有通过不断的锻炼和鼓励,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积极拓展课外问题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不仅是课本上的定理公理,还可以切实地运用到生活中.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而且可以防止学习与生活实际脱节,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同时,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不一样的理解,这样也能方便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数学减少负担.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会在不经意间运用数学手段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更能提高其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六)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

数学这一学科与日常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合理利用数学中的知识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所以,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关联生活进行教学拓展,通过导入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而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如果自己得不出解决方法,便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但是小学的数学知识更加基础,也更贴近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常识与数学相结合,通过一些适当的生活案例来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厌恶以及恐惧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自主思考能力.

五、结束语

对于每个人来说,拥有良好的自主思考判断能力以及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被称之为思维体操的数学,更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关键,在小学阶段就应当通过数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数学教学应当灵活运用,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思考能力,对今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熊超霞.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4).12-15.

[2]孙杨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1-12.

[3]鞠志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23-25.

[4]孙杨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2-25.

作者:王义仁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文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