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现状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现状及对策

好的儿童文学是一种精神食粮,能够带给小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然而,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儿童文学的有效对策。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中没有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着不同美学品格和独特的艺术个性,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进行教学。然而事实上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较低,往往难以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个性。首先,存在着儿童文学教学的工具化倾向。一些教师将儿童文学作品当作字词认读的工具,将字词作为教学的重点,并要求小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归纳和段落结构的分析,将文本分析得支离破碎,丧失了儿童文学的美感。其次,存在着儿童文学教学成人化的特点。也就是教师没有以儿童特有的思路来分析儿童文学作品,而是在教学中使用成人的心态和思维,造成儿童文学的功利化和世俗化。整个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2.教学中没有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很多教师都没有清晰的儿童文学文体概念,在教学时经常将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搞混。例如教师不理解儿诗和儿歌的区别,在教学时往往将其作为同一种文体。再例如教师不能区分童话中的夸张与语言修辞层面的夸张的区别,从而不能很好地把握童话的概念。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儿童文学的有效对策

1.在教学中紧扣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质

首先,教师要明确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是不同的,其具有特殊的艺术品性和审美特征。童真童趣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特质。所谓的童真童趣就是思想纯真、想象丰富、独特的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和行为,儿童文学正是在文学艺术层面对童真童趣进行反映,这也是儿童文学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儿童喜爱的原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把握课文中的童真童趣,包括儿童的处事方式、行为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把握其中抒发的纯真情感和戏剧化的生活情节。人教版《小摄影师》《捞月亮》《小猴子下山》《小狐狸卖空气》这些都属于洋溢着童真童趣的儿童文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儿童为中心,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思维去想,使学生感受到儿童文学中童真的魅力。其次,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能够清晰地对儿童文学的文体形式进行分类,对不同文体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儿歌与儿诗的教学,儿歌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儿诗的教学则侧重于陶冶学生的情感。在儿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行语言训练。在儿童诗的教学中则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歌中的意象。

2.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正确的儿童文学理念树立起来,领会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建立科学的儿童文学观。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扩充自己的阅读量,通过阅读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己对儿童文学的领悟能力。例如我国的郑渊洁、曹文轩、任溶溶,国外的刘易斯、林格伦、黑柳彻子都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教师要通过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来对自己对儿童的认识进行校正和调整,使自己的心灵贴近儿童,提高自己对儿童文学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用儿童的眼光来看,用儿童的思维来思考。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先使用教学挂图或多媒体来给学生“讲故事”,在讲故事之前要求学生要能够复述这个故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复述故事的过程中来完成字词的学习。然后教室要分发给学生几个头饰,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使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题,避免了教学的机械性和功利性。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儿童文学中的童真童趣,培养小学生对于儿童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和人格,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瑰宝,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儿童文学,将其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

作者:曹锡钰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