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广播电视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广播电视论文

一、把握新视角,激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

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好宣传、实现好传播的首要前提。视角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文化软实力”写进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决定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道德风尚,有助于提升文化产品之质量与国际影响,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同。视角二:履行文化熏陶职责。广播电视与人民群众接触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传承发扬者,广播电视必须履行好文化熏陶职责,做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其所载之“道”,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三:引领社会主流思潮。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人们的利益诉求更加多样,社会价值观更加多元多变。以核心价值观统领人们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抵制危害国家和社会的言行,发挥凝心聚力、增进和谐的作用,正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系。

二、找准新路径,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

对广播电视而言,要弘扬、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落细、落小、落实”,就必须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路径、创新方法。

1.理念创新

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广播电视必须打破陈旧观念束缚和习惯思维定势,把“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日常的宣传报道中,融入到节目(栏目)里,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用浅显的语言阐释大道理。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精深的理论,让群众易懂、易记、易学、易行。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法制品牌栏目剧《经视说法》,以宣传“法治”为出发点,把真实案件改编成百姓故事,将枯燥晦涩的法理知识以情节起伏的栏目剧巧妙呈现,直观生动、鞭辟入里,广受群众喜爱,被列为全省普法宣传教育材料。用鲜活的典型提升感召力。通过典型报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承载的表率作用和示范效应,能够有效带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以来,四川广播电视台结合“走转改”活动开展,采写了《珙县51岁老人张焱舍己救人受称赞》、《绵阳八旬婆婆一针一线织起一个幸福家》、《当“最美司机”遇到“最美乘客”》等一大批反映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眉山:听力障碍女童丢失“人工耳蜗”全城爱心总动员帮忙寻找》以追踪报道的方式,展现了全城寻找、义卖筹款、爱心接力、重获新“声”的全过程,让互助友善的社会风气在电视荧屏上持续发酵。用生动的故事传递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空洞抽象,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广播电视要深入研究“24个字”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点,善于挖掘百姓生活中的生动故事,在故事讲述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四川卫视秉承“中国爱”定位打造的大型公益节目《中国正能量》,将镜头聚焦弱势群体的励志故事,通过当事人的深情讲述和对社会事件进行亲历追踪,唤起群众对“正义、良知、坚强、向善”的共鸣,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2.内容创新

广播电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为王”始终是第一法则。必须加强策划创意,研发生产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爱听爱看、市场反响良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思想的力量、艺术的魅力感召群众、打动人心。连推系列纪录片。基于“5•12”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我们从2009年起以每年一部的进度推出了《蜀道》、《川魂》和《从悲壮走向豪迈》三部大型纪录片,实现了对“5•12”这一重大题材从“宏大叙事”到“探微索賾”的全方位表现与表达,向世人展示四川这一特定地域文化和川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无数闪光点,展现“中国力量”和“四川精神”,激发川人爱国爱家的情怀。正在拍摄制作的系列纪录片《纪录四川——新时期感动中国(四川)的100双手》,则通过以手叙事、以事记人的方式,纪录四川各行各业中具有独特精神品格的100位杰出人物或能工巧匠,着力弘扬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而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于2014年1月1日起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中国梦•我的梦•百姓故事》,以平民化视角聚焦普通人的感人事迹和理想追求,记录普通人的梦想故事,展现普通人的生命色彩,展示当代中国社会的风貌,传递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的正能量。高频次播出精制公益广告。我们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精心创作、高频次播出了《我的中国梦——国富民强篇》、《文明和谐就在举手之间》、《微时代的节奏》等大量制作精良、形式新颖的公益广告,内容涉及传统文化、法制建设、廉政建设、关心留守儿童等,发挥了引领社会风尚、营造文明氛围、宣扬新风正气、激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绵竹年画系列公益广告《关爱留守儿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绵竹年画与具有时代特色的公益宣传有机结合,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传承四川民间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全额投资大型电视剧。川台原创剧本、全额投资、拍摄制作的抗战史诗电视剧《壮士出川》,于2014年1月1日在四川卫视独播,不仅取得高收视,也更由于大力弘扬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该剧以川军抗战经历的34场战役为主线,真实再现了川军在八年抗战中的浴血奋战,塑造了以张抗为代表的川军将士群像,再现了川人在国难之际英勇献身、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3.手段创新

创新传播手段是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必须创新传播手段,注重宣传技巧,以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提升宣传效果、扩大传播影响。举办活动引导社会关注。广播电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媒体平台举办各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引导群众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指导,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四川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大型新闻行动“四川好人——感动四川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于2014年9月15日启动,将持续至2015年1月底。在为期四个多月的评选活动中,川台编导将以寻找10名“四川好人”为任务,深入基层一线,把镜头对准平凡人的不平凡事,用触动心灵的人物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刻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宣传。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可以有效扩大影响力,实现“1+1>2”的传播效果。比如,川台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联合省教育厅、省妇联、团省委等单位举办“中华经典诵读会”,围绕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课外必读的经典名著,以主持人带学生读、师生读、亲子读的形式,将历史文化遗址、社区广场、操场课堂和演播室录制相结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拓展影响。充分发挥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形式新颖多样的特点,能够有效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占领宣传教育制高点。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除开辟专题、专栏做好宣传报道,在IPTV、手机电视客户端上大量转载相关消息和评论外,还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学习讲堂,集纳相关理论文章100余篇,扩大了传播影响力。

三、收获新启示,更好地履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职责

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主流媒体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履行好这一神圣职责,持续深入地把宣传做实做细,出成效、出亮点,核心在于把握好三个关系。把握好正面宣传与文化熏陶的关系,提升传播力。广播电视作为党的喉舌,开展好正面宣传报道是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按照中央、省委部署,把“规定动作”完成好,把“指令性任务”完成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广播电视是一门艺术。如果忽略宣传艺术,缺少富有思想性、感染力的精品力作,必然会削弱传播力,难以达到“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效果。因此,要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仅仅依靠正面宣传报道是不够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展示广播电视媒体的独特属性,发挥好文化熏陶的职责,以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传播、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以文化人”。特别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日常宣传报道中和精心打造的精品力作中,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熏陶,在情感共鸣与心灵震撼中得到教益,进而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方面,全国广电媒体都做了诸多积极探索,其中被誉为年度最热文化现象的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堪称表率。该节目以汉字听写的特殊方式,深耕中华文化沃土、强化民族文化基因,通过引导国民在潜移默化中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产生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把握好占领市场与守好阵地的关系,增强竞争力。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任何一个身处市场的个体与组织都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广播电视是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它的节目(栏目)则是面向群众的文化产品,只有占领市场,才能守好阵地;丢掉了市场,也就丢掉了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必须破除“闭门造车、自娱自乐”的思想,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入群众、研究市场,研发生产出群众爱听爱看、市场认可的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从而有效占领市场、守好阵地,进而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近年来,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越来越重视对市场的占领。四川卫视今年的开年大戏《壮士出川》一经推出,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既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课本,也是一部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江苏卫视以弘扬正确的交友婚恋观为主题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以弘扬亲情观为主题的《爸爸去哪儿》可谓广为人知,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这些优秀文化产品来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好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扩大影响力。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传媒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巨变。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把宣传做深做透;另一方面,必须适应新形势,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改革创新,提升宣传实效。在改革创新中,要特别注重运用新媒体来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传播影响力。央视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特别节目《家风是什么》之所以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除其在策划方面的独到之处外,与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传播、打通多个舆论场密不可分。节目播出后短短几天,众多门户网站都在醒目位置链接了节目视频,网民点击和转发量数以万计,仅在“央视新闻”微博中,网民点赞就达60多万条,跟帖评论成千上万,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这些互动,节目所推崇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广泛传播,成为国人认同的道德内涵和价值追求。

作者:陈华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