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策略分析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策略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是党中央针对新的历史时期与发展阶段制定的重大战略部署,突显了中央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水利工程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尤其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有限的资源加重了环境承受的压力,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强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于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它能够保障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农田灌溉、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量方面发挥效用。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要切实改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各相关部门必须联合起来,规划工程项目、提高水利项目效益等措施,带动农村小型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一)工程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

目前,许多地区对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都缺乏科学性、经济性与实用性,往往重视形象工程,忽略水利工程建设的现实目的与社会、经济效益。另外,水利工程建设涉及水利、农业、财政等多个部门,推动了多方投资、各自规划格局的形成。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致使工程规划无序、重复建设与管理责任主体缺位问题严重。

(二)农村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几年,水利项目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许多水利管理单位内设机构不够合理,非工程管理职位多,人员配置不尽科学,以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的薄弱,严重阻碍了水利管理单位的发展。

(三)重建设,轻管理

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近几年来,农村普遍存在小型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农民都具备较强的个体经济意识,但缺乏集体观念。忽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导致破坏严重,水利工程往往无法达到设计寿命。严重影响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发挥。粗放的管理方式促使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早地失去利用价值,导致了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严重流失。

(四)维护资金不足

维护资金的缺乏导致水利部门、管理人员与农民等主体无法加大管理力度,目前,国家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同时加大了农田水利方面的投资力度,但由于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县级财政困难,“一事一议”工作力度不够,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需求依然无法满足。加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权利主体缺乏明确的界定,农民对水利工程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二、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农村水利工程长期采用“政府号召、政策带动、行政组织、群众参与”管理方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农村水利改革,加强“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制度的实施,强化县级、乡级基层水利部门服务功能,遵循自愿、民主的原则,鼓励与引领农民主动承担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责任。各部门应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并利用承包经营管理、委托管理等方式,加大工程管理与监督力度,促使农村水利工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与防洪抗旱。此外,各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改进现有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不足。

(二)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建设

水利管理部门应该积极进行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制定计划选拔人才去深造,以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岗位需要;鼓励职工不断学习,以提高综合素质。对农村水利技术人员进行分工,明确业务主攻方向,培养农田水利、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技术能手。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逐步增加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提高投入标准;加大国家与省级财政的资金投入,吸引企业、个人等各项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联合水利、农业、国土、财政等部门,有效使用财政资金,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

结束语

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实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加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努力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鼓励与引导农民自愿出劳出资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工作。运用承包经营管理、委托管理、租赁等方式,加大工程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效用。注重基层水利队伍建设,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农田水利、水资源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