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摘要:自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其体制的运行直接改变了公共管理经济环境,并对其制度创新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文章以公共管理概述为切入点,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并以此为研究基础,提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措施。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中国当前已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且该过程中持续推动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的革新发展,通过市场经济发展有效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提供条件。基于上述背景,应当推动公共制度创新,使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中,应当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公共管理制度加以创新完善,进而为公共管理及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一、公共管理概述

当前,公共管理已经从原本的公共行政转变为新公共管理,结合了政治学、管理学、政策分析、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是基于公共行政演变而成,以政府为核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既重视管理过程,也重视管理手段[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必要性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必须有符合其要求的公共管理制度。相较于计划经济而言,市场经济具有灵活性与自由性,市场环境更加开放,体现了法治、平等、多元的特点,以市场竞争为基础实现自主运行,使其对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该运行机制即为公共管理,通过公共管理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转变以往公共管理方式,将其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资源配置工作开展提供相应保障[2]。并且在市场经济运行下自有其运行特点,改变了人们的利益观念。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通常民众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政治活动与公共管理中,构建了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的公共管理模式,提高了社会组织化程度。在民众参与政治热情不断提高的社会背景下,公共管理愈发复杂,只有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方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增强公共管理体系的开放性与回应性,及时回应群众需求,为其参与管理提供渠道,不仅与市场经济开放、多元的特点相符,还能借此对公众的参与行为加以规范,制定主体行为准则,进而确保公共管理活动能够实现高效、有序、规范地开展。总之,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愈发深入的背景下,其对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当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公共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二)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度制定对于任何事物发展自有其必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背景下,其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存在相互促进作用,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而制度创新也可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深层次支持,此种支持属于一种政治保障,可推动其实现稳定发展。一方面是通过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制度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属于深层次支持,主要体现在创新的制度可反作用于市场经济,为各主体参与提供支持,推动经济体制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制度本质而言是约束群体与个体的一套行为规范,通过公共管理制度,不仅可在宏观上调控国家运行,还可在微观上对其发展提供指引。创新的公共管理制度能够改变以往计划经济下混乱的市场运行情况,推动其有序稳定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建议

(一)完善国家法律体系在运转市场经济过程中,其对于法律环境具有较强依赖性,良好法律体系可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赢,因而需要完善国家法律,通过善治方式推动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应结合基本社会矛盾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3]。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法律、宪法等完善的政策体系,但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我国应当立足于国情实现法治建设,且结合地域差异化法治理念,从以往的数量型立法向质量型立法转变,完善立法程序,实现理论与实践创新相互融合,坚持和鼓励公民积极有序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切实认识到法律权威性,通过民主化方式实现社会法治化治理。完善法律体系属于艰巨的长期任务,应当始终以共产党依法执政为核心,将其与依法治国方略相统一,推进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规范化与法治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变化高度重视,以回应民众对法律完善的需求。

(二)建立有效产权制度产权作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为提高国家竞争力,产权已经成为管理重点,通过科学制定产权制度可为国家财政收入提供保障,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促进经济实现持续性增长。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产权制度十分重视,通常为国家进行主导统筹,尤其是企业产权与知识产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参与到市场运行中,市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产权制度如若不明晰,则难以保护、界定与实施财产权利[4]。因此,需构建以创新发展和公平竞争为核心的产权制度,即规范市场交易主体,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缩减各项不必要环节,从而为群众营造良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于西方国家知识产权威胁,如电脑、手机等,我国应当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产权制度,加强自主创新,以免出现产权制度滥用,为其他应用人员设置障碍,实现公平竞争。(三)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为推动经济实现协调发展,政府应当增强大局意识,打破利益藩篱,精诚协作,明确战略思维,推动政府从原本的管理型职能向服务型职能转变,从“管人”变为“服务人”,随着社会发展,“大市场、大服务与大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指导性理念,为人民提供服务,主动与市场划清界限,通过市场进行市场调节,从而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环境。政府应当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导市场经济合作,创造开放性市场条件,制定公平竞争原则,引导各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政府不能替代市场作用,由于其具有决定性作用,如若过分介入市场发展,易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可通过市场与政府互相配合与协调发展的方式,以长远利益为切入点,构建新经济发展模式,坚持长远利益观念,以政府为指导,市场为主体,通过建立以政府为核心,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不仅不会将政府主导地位削弱,反而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将政府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调控国家宏观经济战略方面,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

(四)构建公共安全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公共危机发生后,将会极大地限制经济发展。我国近年来经历了“非典”、地震、低温冰冻、干旱、疫情等威胁,得益于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共同克服了困难。但是,经济发展仍然受到一定制约,该类事件为社会敲响了警钟,应当构建相应的公共安全体系,以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可能导致或已经导致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破坏生态环境等危害的紧急事件。在国际上结合公共事件发生性质、过程与机理,可将其分为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从强化社会管理、推动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层面而言,构建突发公共事件预案显得愈发重要,要求政府对公共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至管理体制中[5]。为此,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当完善安全生产体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督,进而建立保障公共安全的物质与财政体系,通过公共安全教育、宣传与培训的方式,使治安体系得以强化。并且,通过强化财力、物资、生活资料、医疗卫生、人力资源交通运输等资源投入,通过群力群策,预测公共管理问题,准确信息,做好妥善处理,实现有备无患,避免对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软性文化约束还是硬性规章制度,均以人作为实施主体,以此可知公共管理中公务员作用重大,其属于实际公共管理操作者。所以,政府应当加强管理人力资源,提升其专业水平,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立廉洁政府、提高公务员素质、创新公共管理、实现高效办公的新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公共管理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该管理工作对于公务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应立足于构建服务型政府与宏观调控的层面,不断强化公务员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提升其职业水平与技能,方可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此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把握招录“进口”,改进选拔任用制度,选择更加专业化、年轻化与知识化的公务员成为领导,深化监督考核,加强廉政建设,实现公务员的科学管理,以达成科学化公共管理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其发展与社会管理环境息息相关。而经济环境作为社会环境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管理制度应当从国家法律体制、产权制度、公共安全体系、政府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这几方面出发,创新管理制度,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文川.内部控制、政府治理与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基于西方“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演进的实践阐释[J].财会通讯,2019(33):96-100.

[2]沈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双擎驱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J].财经科学,2018(08):56-67.

[3]任瑞敏.现代性发育的创新观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谈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创新的经济哲学反思[J].云南社会科学,2018(01):28-33.

[4]艾伦•希克,王宇.公共财政管理的市场化改革仍然在路上——关于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框架[J].金融发展研究,2016(05):17-19.

[5]魏蕾.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J].新经济,2016(14):80.

作者:赵烁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