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育全程育人中导师制的试点实践

高职教育全程育人中导师制的试点实践

摘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是教育教学改革永恒的课题,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的关键性因素。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在高职教育中创新发展导师制并进行试点实践。我们以专业技术兴趣小组为载体搭建师生关系,以三阶段递进式技能训练为核心构建教学内容,传承以老带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令人满意的实效。同时对高职院校推广导师制,提出了开展导师资格认定和制定鼓励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导师制;高职教育;全程育人;实践研究

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1],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责任。对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师的要求是严格的,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教育理念,还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的关键性因素。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被并称为现今三大教育模式[2],起源于牛津大学。导师制本质亦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和发展[3]。在我国,导师制主要是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种制度。21世纪以来陆续开始在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中引入导师制实践探索。但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教育实施导师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导师与辅导员职责界定不清、导师资源不足、管理制度及考核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4]。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导师制”作为育人新举措[5]。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这一永恒课题,在高职院校中引入导师制,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的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6]。

一、导师制研究背景

导师制这一特殊的教育制度,特点是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在教学活动、生活工作中师生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导师制可以更好地贯彻全程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扩招、高校单招的高职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理论学习积极性较低,但是对实践技能训练表现出的兴趣较高,而且表现出新时代成长的鲜明个性。大学生活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学习科技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高职教育教师应该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大学生的领路人、指导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探讨导师制普遍规律,要对实施导师制的学生主体、科技知识、实施路径、模式构建等进行分析,提升导师制研究的科学性与成效性[7]。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我们教学团队积极研究应对措施,认真调研和总结分析,提出在高职教育中创新发展导师制并进行试点实践,促进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二、导师制内涵建设

导师制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做到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高职导师工作职责包含四个层面:一是专业学习指导[8],二是创新实践指导[9],三是就业规划指导[10],四是做人做事引导[11]。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导师制规定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组成部分。2014年至今,教学团队进行了导师制的试点实践研究。从2013年级、2014年级在校学生中首先组建专业技术兴趣小组,以后每年接纳新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学习课后辅导和技能训练为教学内容,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学科研和职业技能大赛等工作,这样使师生关系极其密切,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做到高职教育全程育人,促进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一)以专业技术兴趣小组为载体搭建师生关系实施导师制不能纸上谈兵,那样不但得不到理想效果,更可能因为流于形式而成为空谈,需要付诸于实践迫切需要项目载体。教学团队认真调研和总结分析,考虑教师的数量、专业、精力和体力等诸多因素,本着师生自愿原则,师生互相协商和选择,组建了分析检测技术兴趣小组。2014年11月,从在校的2013年级、2014年级学生中选择了12名学生组建了首届分析检测技术兴趣小组,以后每年11月接纳新同学。我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实行“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第三年1年在企业实习。分析检测技术兴趣小组每年在校2个年级约20余人,1个年级学生在企业实习约10余人,学生规模已经超过普通教学班。以专业技术兴趣小组项目载体搭建了导师制的师生关系,紧密联系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顺应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第一学期接纳新同学以后,主要开展素质教育,以组会、座谈等形式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交流,了解新同学的思想动态,教育学生要勇于经历风雨,正面对待困难和挫折。解决了思想问题,树立了正确目标,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学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以三阶段递进式技能训练为核心构建教学内容导师制实行全程育人,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各行业各类职业岗位人员都应具备工匠精神,要把工匠精神的养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12],同时根据分析检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经过五年的试点实践研究,现已形成以三阶段递进式技能训练为核心、学习课后辅导随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教学内容。第二学期从分析检测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开始,主要教学内容有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安全、误差与数据处理、常用仪器及使用、实验室用水、基准试剂与化学试剂、称量、溶液配制、化学滴定等。第三学期以分析检测技术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主要教学内容有样品采集与处理、化学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等专业技术实验。第四学期主要开展分析检测技术综合技能训练,选择企业分析检验岗位实操项目和职业技能大赛考核项目实施技能训练,采用项目化教学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操作。通过三阶段递进式技能训练,教师细致耐心指导,加之学生反复的刻苦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升。

(三)传承以老带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导师制以技能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的项目化教学法,教学时间安排在晚自习的课余时间,特殊情况也可安排周六、日的休息时间,教学地点安排在分析检测技术实训中心专业实训室。每学期师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具体工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团队形式共同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教师安排二年级师兄师姐与一年级师弟师妹之间结成帮扶关系,这种以老带新关系传承至今,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习能力和积极性等各方面收到了理想效果。

三、导师制的实践效果

高职教育以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科技知识、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为己任。导师制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育制度,配合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突显了实用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学生的素质、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实施导师制教师不仅关心学生的生活,还要指导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师生密切接触,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愿意把生活烦恼、思想疑虑与教师倾吐交流,教师以正能量形式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分享给学生,供学生借鉴参考。思想疑虑解开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刻苦努力学习,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生作为教师得力助手,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及科研活动。2015年至今,师生共同承担分析检测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编制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负责仪器日常维护保养和使用;师生共同完成近百种职业危害有害因素分析检测方法校验;2016年在学院和企业资助下,师生共同组织化工安全知识竞赛,取得圆满成功;参加辽宁省第二十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微课《空气中毒物———苯的测定》荣获三等奖;2017—2018年师生共同完成抚顺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1项、校内课题研究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其中1项荣获学院一等奖。导师制促进教师积极承担教学及科研工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取得成绩和荣誉,学生的素质、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二)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赛带训”是我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对学院专业建设水平的检验,是职业院校教学交流的平台。在专业技能训练时以职业技能大赛考核内容训练为主,学生加班加点周六、周日也在进行刻苦训练,多次代表学院参加了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5—2018年连续四年在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中荣获二、三等奖。2017—2018年连续两年参加“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行赛荣获二等奖。2017年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2018年参加“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行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这些优异成绩坚定了学生学习和做人做事的自信心,心态平和极大激发了学习热情。

(三)学生在实习及就业工作中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导师制试点实践五年多时间的工作,得到了院系领导的认可,并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给予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在技能大赛选手选拨、学生评优、实习单位选择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在企业宣讲专场招聘会时,系领导与企业人员推介兴趣小组学生,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兴趣小组学生的能力表现得到了企业认可,在比较满意的企业中进行实习工作。教师到企业检查指导实习工作时,这些学生素质高、学习基础好、能力强,很快适应企业生产工作,企业给予很高的评价,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可以继续在企业中就业。

四、关于导师制的思考及建议

导师制经过多年试点实践,取得了丰富宝贵经验,导师制在高职院校中推广采用,有些问题需要进行认真思考。

(一)导师选聘双标准认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有德艺双馨的老师作为领路人[13]。从事导师工作本着自愿原则,对教育事业需要充满爱,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丰富的思想、专业知识支撑和人生阅历,高职教师不坐班,但是从事这种特殊导师工作需要必要的时间保障,这与普通高等教育指导毕业实践环节的导师工作是有差别的。高职教育选聘导师,应该选拔德智兼备的教师担任导师,过于注重知识技能而忽视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就会出现导师制流于形式的现象。

(二)实施导师制的鼓励政策导师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新时代导师制的内涵发生变化,导师工作繁多、责任重大,当代社会教师参与导师制积极性不高。实施导师制对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的作用显而易见,学院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和评优评职鼓励政策,激发教师参与导师制的积极性,使我国的职教事业呈现更加美好的前景。

(三)注重典型宣传,营造导师制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优秀导师制事迹的宣传,通过对有影响力的教师优秀事迹的宣讲,提高优秀教师在师生中的影响力,引导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高职院校的学校影响力,促进招生和就业工作良性循环[14]。总之,导师工作辛苦,但是却体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师恩难忘,当学生回校探望或是接到学生电话汇报工作业绩时,教师满足的心理油然而生,会在心里遥祝学生学习工作顺利,更加坚定了从事导师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赵健,孙永翠,马雪.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33-35.

[2]李华明,李莉,丁文生.“项目实训”是高职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法律诊所实践为视角[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4-17.

[3]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4):59-60.

[4]时连瑞.高职教育导师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9(20):3-4.

[5]谢志远,朱赛萍,刘巍伟.高职导师制的创新与实践:“导师+项目+团队”模式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4):52-53.

[6]张连军,刘学伟.对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思考[J].潍坊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4-17.

[7]于丰园.中国导师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3):85-89.

[8]骆秉全,李骁天,高天.高等体育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1):48-49.

[9]孙浩源.理工类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中外合作专业本科生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8(4):86-87.

[10]俞婷.导师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75-76.

[11]王丽萍,杨博涵,袁云岗.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1-122.

[12]乐建刚.企业项目案例融入“双导师制”培养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究:以高职园艺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8-41.

[13]王靖.关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6(36):62-64.

[14]吕静波.高职院校班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8):105-108.

作者:崔巍 张颖 许云峰 张娜 张沙艳 单位:抚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