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计算机网络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计算机网络教学

摘要: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的需求,分析目前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并与计算机网络专业领域的概念匹配,具体介绍思政教学设计,最后通过调查统计分析,说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设计

0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1]。在具体的工作中,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将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事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专业概念理解,形成良性互动,保证课程思政内容的规范性。

1目前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规范性问题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课程思政内容指导中并没有刻板要求,仅给出了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大致原则和范围。一方面是考虑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知识框架和理论方法差别较大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尝试。文献[2]通过引入“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采用案例教学等手段开展了电类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文献[3]在程序设计类课堂上通过编程绘制红旗、实现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数学题等方式开展爱国教育;文献[4]在人工智能课程中建立以专业伦理为价值依托的教学内容体系;文献[5-6]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通过介绍华为、北斗导航和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等内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在不同的专业课程引入相关思政内容时,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但在实际中,客观存在部分教师专业知识精深但人文知识储备相对较弱的情况,这些教师在确定课程思政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课程思政,给这些教师提供规范化的思政内容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丰富,高度凝练,不仅可以用于政治理论课程,也为不同专业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提供了可以遵循的规范性内容[7-8]。

1.2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合理性问题

在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设计中,面对课程内的不同思政教学点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灌输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合理性都需要认真研究。1)如何合理引申课程思政内容,以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在授课内容上,需要合理“链接”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组织运行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通性,恰到好处地对比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在思政和专业上的理解深度。因此,挖掘计算机网络专业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知识引申与合理对应是本项目的核心问题。2)如何柔性植入课程思政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在授课形式上,课程思政内容不能生硬植入,否则不仅无法起到教育作用,甚至还会引起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合理的课程思政形式有助于减轻学生长期被动听课造成的疲劳,活跃课堂氛围,因此多种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采用是非常必要的。

2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是确定教学形式的基础。因此,首先需要确定合理的思政内容教学点,然后依据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育目标。

2.1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按照以下的流程实施,如图1所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关联设计流程:①分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出发;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名词中合理扩展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③从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中提取专业领域概念;④合理匹配两方面得到的事例和概念,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点。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广泛搜集、大胆联想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和道理,一方面要不断相互印证关联,不要陷入无用的想象之中。

2.2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在计算机网络思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中,依据互动主体的关系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图2所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分为3类。(1)教师讲解,具有节省课时的特点,适合直观简单的思政教学点。(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具有启发式教学的特点,适合生活关联较强的思政教学点。(3)学生内部互动,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但占用课堂时间较多,不宜过多采用。具体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与计算机网络知识点的匹配情况,恰当选择“教师讲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和“学生内部互动”等不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知识点的匹配研究

2.3.1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匹配表。首先从计算机网络知识点中抽取可以类比日常生活的道理,然后尝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可能扩展的生活事例匹配。具体的匹配过程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①多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匹配一个计算机网络知识点;②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匹配多个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匹配的部分样例见表1。2.3.2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匹配过程中的思考。在匹配过程中,应该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特别要注意避免以下两种误区:①强行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②生硬拔高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每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为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思政教育中,不能不切实际地要求一门课程全面覆盖所有概念;另一方面,在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点的思政提炼中,要切忌生拉硬套,否则不仅不能起到思政教育的作用,还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

2.4课程思政教学方案示例

按照以上思路和方法,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并已在课堂上尝试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表2、表3分别为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中两种类型教学方案示例。2.5教学效果调查统计及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在课堂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1份,回收问卷61份。经过分析统计后,结果见表4。调查中,学生也反馈了一些具体问题,例如:“信息安全的思政内容不是特别明白”“自治系统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不理解”和“课堂行为互动实验非常浪费时间,能否改为动画演示”等。(1)总体上,学生对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满意率达到95%,取得了一定效果;(2)在思政内容匹配上有18%的学生认为“个别不合理”,在思政授课形式上有3%的学生认为“个别不合理”,同时被调查学生也对提高课程效率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因此,还需要认真总结提炼,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内容及形式的合理性。

3结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总体框架确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具有比较完整的内容理论体系。我们结合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实施。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反馈说明教学方案基本满足要求,本文的研究思路也可以为其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存在部分思政教学点的生硬对应和形式不够灵活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结合社会的热点话题提高事例新鲜度。总之,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框架下,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反馈不断合理化改进。

作者:王彬 金海燕 黑新宏 何文娟 李薇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