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

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人的根本目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要明确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重视学生德育教育。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德育渗透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提倡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并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在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我国古代造纸术、火药发明、冶金技术、陶瓷工艺等方面对世界的贡献,现代结晶牛胰岛素、脱糖核酸、碳纳米管等成就和化学家生平、成就及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等化学史中蕴藏的爱国主义内容作为实验情境。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例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比实验,创设情境介绍我国制碱业的先驱,化工工业奠基人侯德榜先生。侯德榜先生是福建人,从小家庭贫困,聪明好学,抱着“科学救国”的志向毅然回国,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成功研发“联合制碱法”打破西方国家垄断。他研制三酸两碱制法奠定中国化工工业基础。抗日战争期间拒绝日本人的邀请,把工厂内迁,全力支持抗战。创设侯德榜先生事迹为实验背景,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努力动手实践,今后为振兴民族工业,实现强国梦,复兴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分组学生实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习化学最直观、最重要的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科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统筹能力和团队精神。分组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会提出不同方案,通过分析、讨论、对比、确定最佳实验方案,这个过程组员统筹能力得到锻炼,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责任明确。实验中组员主动承担责任,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相互合作,积极配合,合力完成任务。学生相互配合变得默契,团队精神得到提高。例如: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是中学阶段较为复杂的定量实验,为了防止反应过程热量损失,影响温度测量,需要学生准确快速完成,统筹协作尤为重要。实验中,组员统筹分工,一人制作具有隔热功能的反应容器;一人用量筒最取50mL0.50mol/L盐酸,测量温度并记录;一人用量筒最取50mL0.50mol/LNaOH溶液,测量温度并记录;一人把NaOH溶液一次倒入盐酸,搅拌并准确快速读取最高温度记录;一人通过计算得出该反应中和热数据。接下来彼此交换角色,重复实验两次,取数据平均值。开展分组实验以来,学生实验态度变积极主动、实验时间更节约、实验效率更高,学生间统筹能力和团队精神有较大提高。

三、自主实验探究,培养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自主探究实验教学,让学生“模拟”科学家去探索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一切科学结论都是从实践中来的科学学习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例如:苯酚的性质实验就可以设计为自主探究实验。(创设情境):苯酚中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学生猜想):发生加成还是取代反应?(理论探究):取代反应有HBr生成,加成反应没有HBr生成。(自主设计方案):(1)Br-检验。(2)H+检验。(3)溶液导电性前后变化。(优化实验验证):溶液导电性前后变化。自主探究实验过程充满艰辛,实验设计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反应条件变化都将影响探究的结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遇到困难时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通过交流思考,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实验设想,进一步动手验证。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微型实验设计,培养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创设情境)观察氯水颜色,取5ml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剂,观察石磊试剂颜色变化。(预测与假设)氯水中含有哪些成分?具有哪些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如图装置,在1号穴孔中加入少量的KClO3固体试剂,在2、3、4、5、号穴孔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镁条与水混合液、干红纸条、湿红纸条、AgNO3溶液。用滴管给1号穴孔加入少量浓盐酸,迅速把井穴板装入保鲜袋,系好袋子,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及分析)(1)保鲜袋膨胀充满黄绿色气体(有氯气生成)。(2)2号穴孔镁条表面有气泡生成(氯水中含有酸性H+)。(3)3号穴孔干红纸条不变色(干燥氯气没有漂白作用)。(4)4号穴孔湿红纸条褪色(氯水中含有某种物质具有漂白作用)。(5)5号穴孔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氯水中含有Cl-)。微型化学实验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概念,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社会决策,敢于担当社会责任感。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凸显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加强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化学知识、技能增长的同时,确保学生品格和人格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伟.打造化学文化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教育[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147-148.

[2]张阳阳.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12):87-88.

[3]王君霞.关于高中化学学科课堂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

作者:柯少辉 单位:福建省连城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