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进程研究

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进程研究

[摘要]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是其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手段之一。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功能管理和效能管理、整体管理和职能部门管理、监督检查管理和激励管理、规范标准管理与权变管理、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关系,用辩证、历史、发展的眼光解读、审视与应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关系

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大众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和文明程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志。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21世纪强校战略和人才战略的重要支撑。我国高校目前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期”。[1]在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功能管理和效能管理、整体管理和职能部门管理、监督检查管理和激励管理、权变管理和规范标准管理以及行政管理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成为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热点和焦点。有学者或管理者认为效能管理比功能管理重要、职能部门管理比整体管理重要、激励管理比监督检查管理重要、规范标准管理比权变管理重要、学术权力比行政管理权力重要,笔者认为对此应辩证看待,正确处理好以上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学校功能管理和效能管理的关系

在早期的教育管理中,学校管理者主要是从学校功能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学校功能是学校存在的根本,学校功能研究与管理是学校实现社会或国家功能的基础。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功能也与时俱进,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功能说演变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功能说。[2]学校管理者通过招生、教学计划、教育活动和学生管理等形式实现上述功能。伴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效能”一词引入高校,高校教育管理不再局限于高校应该做什么,而是怎么做才能做到更好、更有成效,于是效能管理就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发挥办学资源的优势,减少人、财、物的消耗,培养更加出色的人才。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教育评估评价等理论被引入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也在各高校的管理实践中应用,以期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效能的提升。高等教育功能管理与效能管理是目标设定与执行效果的关系,功能管理解决的是高等教育朝哪个方向走的问题,效能管理解决的是高等教育怎么能走得更好的问题。

二、正确处理学校整体管理和职能部门管理的关系

从世界管理发展进程来看,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发展,促进管理职能改变。从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来看,现代化进程的需求推动着高等教育管理的精细化、职能化发展。组织结构理论中最简单的管理组织结构也是最具整体化的管理,是直线制组织结构,但随着管理范围与事务的增加,直线制组织结构显然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既要考虑高校发展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性,统筹规划,实现整体管理目标,又要注重高校的职能分工与精细化管理,保证各个职能目标的实现。因此,目前各高校一般采用的是改进的直线职能制与事业部制相结合的组织结构模式。该模式集成了直线制、职能制与事业部制的优点,直线制保证了政令的统一通畅,政策的执行与落实;职能制使管理高层能够从事务性工作中脱身出来,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辅以职能部门协助开展相关事务性工作,与传统职能制不同的是,改进后的职能部门在某些方面可以对下级命令;事业部制使得高校可以根据学科性质划分若干学院,各学院设立相对独立的领导班子,根据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结合学院学科特点制定切合本学院实际的学院和学科发展策略,增加学院自主性,激发基层管理部门的创造性,推动各学院和学科的个性化发展。学校整体管理与职能部门管理是总目标与分目标的关系,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分目标的有效融合才能最大化地实现总目标。

三、正确处理监督检查管理和正向激励管理的关系

传统管理更加强调“管”的过程,强调事后的批评纠正,这种管理方式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被管理者只能是被动接受,管理活动的主要工作就是事后的监督检查,侧重于监督和控制,通过事后的评比和奖惩,特别是经济奖惩实现管理的目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往往因此矛盾重重。而“社会人”假设强调的是人的主体作用和人的社会性的需求,“复杂人”假设融合前人研究的多项假设和理论,对人的激励问题进行了更加多元细致的研究。以人的需求为激励方向是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提之一。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管理理论被引入高等教育管理,教育评估就是其中之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内部通过对某一项目进行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多项综合评估来实现某一目标。现代管理理论更多强调以人为本,充分激发教职员工的责任感,使其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和创造力,追求自我进步,把外部监督激励转变为内在自发的工作动机,这是管理主体观和管理观念的改变。监督检查管理和正向激励管理是督促后进或奖励先进的关系,监督检查管理解决后进者不思进取的问题,正向激励管理解决的先进者再接再厉的问题,只有先进者和后进者都不断进步,才能实现整体前进。

四、正确处理规范标准管理和权变管理的关系

制度化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职能不断丰富,管理内容日益繁杂,工作范围逐渐扩大,“人治”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从国家层面来说,建设法治社会是我国当前的大政方针,大学章程及其配套制度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基础。高等教育规范标准管理有利于高校迅速建立现代化大学制度,培养社会主义所需人才,也是预防教育腐败问题的有效措施。规范标准管理强调的遵照固有模式,用“普世性”的标准来衡量和执行,这种管理方式是建立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各影响要素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的。然而,现实高等教育管理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国家教育方针、地区经济特色、高校学科特色及人文历史传统等都会对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权变理论强调管理活动应依具体情况而权宜应变,高等教育权变管理有利于高校根据内部环境的特点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管理策略,把握发展机遇,及时应对挑战,激发高等教育的发展活力。规范标准管理与权变管理是固定与灵活的关系,规范标准管理解决的是“守土有责”的问题,权变管理解决的是“开疆拓土”的问题,只有既“守土”又“拓土”,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五、正确处理高校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关系

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是当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大学去行政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行政管理轻学术管理的现象,由此带来党政关系难以摆正、机构膨胀、评判价值体系混乱等种种弊端。[3]首先明确双方概念,才不易混淆以致影响判断。高校行政管理指高校因管理发展需要,专门人员或部门对高校某些事务性工作进行依法管理的活动;高校学术管理指高校对教师所进行的实验、调研等学术研究性活动进行鼓励、规范和奖惩等的活动。高校行政管理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且需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以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对实现学校功能,提高学校效能意义重大。高校学术管理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文化传承效果,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学术管理至关重要。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争起源于高校行政官僚主义的滋生,大学去行政化的目的是去除高校行政级别下的官僚主义,而非行政管理体制本身。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是方式手段与目标的关系,行政管理解决的是如何实现的问题,学术管理解决的是实现什么的问题,通过行政管理为学术研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推动学术研究进步,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目标。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进程还需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评价的定性与定量、决策方式的民主与集中等重要关系,每组关系的两个对立面都是辩证统一、渐近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需结合具体情境,用发展的眼光解读、审视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国方.构建“五位一体”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08(7):63.

[2],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4-24).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3]沈刘峡.从高校行政管理的弊端看提高学术管理的地位和水平[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72.

作者:张哲 王天琪 隋立民 单位:东北大学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