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探究

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探究

[摘要]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功能与作用。由于新媒体覆盖面大、互动性强、传播快、影响深等特征,使得其在红色旅游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游客规模剧增,红色旅游也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立足新媒体背景,深入研究城市红色旅游形象的视角设计,旨在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角设计;红色文化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水平,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已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新业态与新力量,而借助新媒体技术推动城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尤为关键。依托新媒体技术,深挖红色旅游的历史蕴意和文化内涵,优化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效果,讲好红色旅游故事,积极传播红色旅游声音,形成城市红色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城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的研究背景及建构内容

(一)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红色旅游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及重视。《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强化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关键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1]另外,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城市经济多样化发展态势愈发明显,社会多元思潮相互冲击与碰撞,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兼具经济效益、精神引领与社会效益的红色旅游产业意义深远。

(二)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的建构内容

红色旅游的精神力量通常凝聚在物质形态中,因而红色旅游具有显著的双重属性,即精神载体特性与物质载体特性。红色旅游是红色的“事”、“人”、“物”等多种要素的融合与有机统一,凭借具象的文化形象予以展现。鉴于此,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的建构内容,可以通过红色历史、红色记忆、红色建筑、红色事迹、红色人物等路径构建本地区的红色旅游视觉形象。[2]例如,英雄事迹与人物,城市红色旅游景点作为革命老区,大多有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与英雄人物,在建构这些元素的视觉形式时,可以采用典型宣传与群像宣传相结合方式,有力宣传英雄人物及事迹的精神内核;红色建筑与地标,作为城市红色旅游的重要空间元素,红色建筑与地标也是建构红色旅游视觉形象的重要载体,即依托这些真实的建筑、地标等最大程度还原当年的红色事件、会议、战役等现场环境;红色记忆与历史,无论是红色精神的弘扬与红色文化的传播,还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红色资源的保护,其核心都是对红色集体记忆与历史的保护,如历史文献、影响作品、档案资料、实物、文艺作品、照片等,还有民间口述历史的收集与记录等,都是城市红色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要建构内容,也是世代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渠道。

二、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应对社会多元思潮的冲击,强化新媒体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大量涌现,加之媒体信息的隐蔽性与影响广泛性,使得强化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其信息甄别能力,筑牢其思想防线,有效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极为必要。而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作为一种迎合现代民众休闲放松的经济业态,能够很好地将思想道德教育蕴含到参观游览过程中,依托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历史等载体传输给游客,有助于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民族精神与道德品质,树立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团结力。

(二)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巩固新媒体时期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区,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纪念馆等,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阵地。积极发展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不仅可以保护好与管理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可以最大化利用与发挥这些宝贵资源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建设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伟大且坚毅的革命精神,发展优秀先进文化,抵制与改造落后文化等,具有不可忽视的深远意义。

(三)助推供给侧结构改革,培育城市旅游产业新增长点

当前,我国提出供给侧机构改革战略,着力优化供给端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以此实现我国经济转型与健康发展。红色旅游就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路径之一,在开拓旅游业的同时,还能增强城市经济的发展后劲。[3]而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打造高质量的红色旅游产品,提升红色旅游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民众知晓并乐于体验红色旅游,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多形式、多层次与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三、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只有设计出具有当代价值的城市红色旅游视觉新效果与新形象,并依托新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对这些形象予以分享与传播,才能最大程度促使“正能量”与“主旋律”和当代社会统一协调起来,才能让广大受众的“体验感”与“获得感”更强更真实,实现城市红色旅游价值的最大化。

(一)设计适应新媒体传播的视觉形象,借助新媒体矩阵,搭建红色旅游多维传播平台

当今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需要紧扣新媒体传播特征,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传播功能,不断拓宽城市红色旅游的传播渠道,持续增强城市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吸引力与影响力。[4]比如,结合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媒体形式特点,提炼城市红色旅游的精华所在,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精悍的短视频、精简的小短文等,定期在这些新媒体平台推出专门介绍红色旅游资源的视频或文章,引发受众的高度关注与话题讨论,扩大城市红色旅游形象的传播范围与宣传效果。

(二)设计适应现场文化场景的视觉形象,借助现代化科技,增强城市红色旅游宣传效果

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城市红色旅游视觉形象设计,可以有效强化受众的各方面体验感。例如,将VirtualReality,VR(虚拟现实)、MixedReality,MR(混合现实)与AugmentedReality,AR(增强现实)等相关技术,科学应用于城市红色旅游的现场文化场景打造,不仅能够有效还原红色文化场景,而且能够进一步增强受众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内心感触,提高红色文化的感官冲击与精神洗礼,强化城市红色文化旅游形象设计的整体质量与效果。另外,还可以将红色旅游景点与红色历史、集体记忆、红色建筑、红色地标、英雄人物及事迹等有机融合,设计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饱满的红色旅游场景,也可以制作成影像简介、电子书等形式,以各种原生态、逼真化形态展示城市红色旅游形象,从不同角度冲击受众的视觉感官,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传播力度。

(三)设计交互式与符号化的视觉形象,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城市红色旅游知名品牌

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化技术被广泛推广与应用,在城市红色旅游行业中的渗透也日益增强。对此,充分借助数字化技术,丰富城市红色旅游资源的传播形式,加大城市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至关重要。其中,城市红色旅游应高度重视与受众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设计交互游戏、仪式性活动等互动性内容,深化游客的红色记忆,形成固定的品牌意识。因此,围绕“记忆之场”设计多种多样的红色记忆游戏、仪式等环节,能够实现红色内涵与红色精神的有效传递与加深巩固,并最终形成牢不可破的红色记忆。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城市红色旅游视觉形象的符号化设计,既是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关键表征。同时,还要积极搭建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博物馆,为城市红色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提供资料库。

(四)设计符合智慧旅游的视觉形象,借助电商平台,着力发展“红色旅游+”融合式产业

新媒体时代下的电商运营平台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宣传、品牌形象的推广以及游客规模的增加等,采用媒体技术创建电商平台,依托智慧旅游,设计符合电商营销的红色旅游视觉形象,帮助城市红色旅游景点营销,促进当地红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电商渠道离不开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支撑,因而建立健全红色旅游物流产业十分必要。[5]同时,城市红色旅游景点作为革命发生地,通常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因而可以积极拓展“红色旅游+”产业,如红色旅游+山水、红色旅游+人文、红色旅游+教育、红色旅游+纪念品、红色旅游+民宿、红色旅游+特色美食、红色旅游+民风民俗、红色旅游+农业等,不断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创造更多的附加值产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红色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是以红色旅游为核心,深入结合城市当地旅游特色,以红色、橙色、金色为主调,依托新媒体技术,设计出具有城市特色的红色旅游视觉形象。同时,新媒体视域下的城市红色旅游视觉形象设计还需要充分尊重当地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合付春阳: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红色旅游形象视觉设计研究理融入,重新整合地域红色文化形象,确保城市红色文化脉络的完整性与延续性,保障红色旅游视觉形象设计能够彰显时代精神,促使红色旅游产业能够成为城市的名片与窗口。

[参考文献]

[1]李卫飞,方世敏,阎友兵,等.红色旅游传承红色记忆的理论逻辑与动态过程[J].自然资源学报,2021(11):2736-2747.

[2]于姿琰,王香怡,杨叶雯.新媒体在红色旅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以锦州为例[J].旅游纵览,2021(10):161-163.

[3]金婷.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广———以嘉兴南湖为[J].区域经济,2020(2):97-98.

[4]王玲玲,周玲.红色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与新媒体传播———以安徽六安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19(14):67-68.

[5]包宜超,付松聚.地方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J].声屏世界,2019(4):56-57.

作者:付春阳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