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自主性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备条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教学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障。不得不承认,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后天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探寻得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依靠学生在情感、认知、行为、道德这四个内在方面的自我调适,更需要外部环境的创设与学习条件的支持。

关键词:自主性;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学习自主是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自主有其“自由”的意味[1],这就说明自主性的学习能力很难甚至不可能在传统课堂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当中培养出来,这种“自由”是学生自信、自我肯定的缘由。因此,现代课堂不仅要求学生主动学,还要求学生知道怎样主动学。只有采取自由的学习方式,拥有自主的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够成为知识海洋里的“摆渡者”,自己掌控知识的“船桨”,面对或急或慢的水流,都能够找到应对的方法,而不是随波逐流、变成芸芸众生中某一个自怨自艾的“乘客”。

1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1.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校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从目前的教育环境可以看出,教师教学的理想蓝图不能凭空想象,也要考虑实际运用的可能性,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开发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增长,也是人格的建树,教师只能进行适度的引导,剩下的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开发,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2]。这种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善于发现的探究意识,能够吸纳各方面的成长因子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二是具有批判性的反思思维,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和补充,自我批判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只有做到二者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力,教学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个体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2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获得自主成长的关键

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可将小学教育分为低龄、中龄、高龄三个年龄阶段。这三个阶段有很多相似之处,并没有很明显的界限[3]。每一个阶段的学生虽然都没有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但是已经拥有了自我的意识,这两者的互相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调节甚至出现矛盾激化,很有可能造成学生性格的缺陷。因此,在小学这一成长的关键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此外,自主成长也绝非自我孤立地获得成长,而是要获得外部环境和学习条件的支持。小学生的自主成长更是要在教师、同学等相关人员的陪伴下,获得情感、认知、行为、道德等方面的充分发展。

1.3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终身学习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4]。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拥有自己的思想,心智较为成熟,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终身学习的前提之一是个体拥有自主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无处不在的,而能否发现知识的存在并且及时有效地将其收纳进自己的知识宝库,拓展自己的知识广度、深度,是自主学习能力重要的检验标准。此外,小学阶段对于自主性学习意识的培养,其功效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也许在当时没有获得良好的成效,却在未来得到了彰显,这也为终身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1.4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石

21世纪的今天,创新能力是检验人才的标准,也是第一生产力。事事要创新,时时要创新。国家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人生的追求也在于创新。推陈出新的想象力、创造力都是靠平时的不断学习思考形成的,如此才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将知识串联起来。不仅要利用原有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对学习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换言之,缺乏创新就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学习能力除了是在书本中获取知识的“快捷键”,也是积极动手实践的“回车键”,是犯了错误时候的“撤销键”,是修正方案时的“粘贴键”。只有主动去想、去学习,锻炼出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才有去实践创新的可能。否则,学习将如刻舟求剑一般,得不到结果,也丢失了武器。

2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2.1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自主学习能力虽是“自主”,但也有外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例如:不恰当的教学方式、消极的学习氛围等都可能成为自主学习能力降低的诱因。当今社会信息流通速度之快,使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尤其是互联网环境下,太多的碎片化信息源源不断地袭来,无孔不入地对人进行地毯式的信息轰炸,因此,无用的甚至于有害的信息也会乘机侵入,这对阅历相对丰富、思想也相对成熟的成年人来说都有些招架不住,更何况是小学生,其本身没有形成健全的思维意识,缺乏判断能力,在对事物无法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所看所听即事实”的思维方式阻碍了其自主性探究,从而影响了其自主筛选、吸纳有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家庭、学校、社会无一方可以置身事外。

2.2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其中,最有效的学习动机是由学生本身主动发起的学习动机,外在的诱因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短暂,作用也不如内在学习动机大。与之相比,持久性强、稳定性强的内部动机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即核心因素。它不依附于任何诱惑性的外部环境,仅仅依靠学生自己的心理和意识,是最可靠的因素。但当下学生发自内心地学习还是少数,大部分学习动机都是由外部动机引发的,比如收到长辈、教师的赞扬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这种情况比较容易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反之,受到批评、惩罚则会降低内驱力,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想法,有丧失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能性。不管是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都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起学生的内外部动机。一部车子,只有起步阶段是很难、很慢的,一旦跑起来就会很容易、很迅速,要想达到目的地,检查性能、排除隐患、抓住时机、正确操作、掌控方向、起步加油都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2.3学习方式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学习方式是因人而异的,听、说、读、写等都可能是其学习的最佳途径[6]。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知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甚至盲目学习他人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过程总是不顺利。适合的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习方式的错误选择或者不当运用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痛苦、厌倦,对学习的热情降低。反之,适当的学习方式会使学习变得顺利、轻松,提高学生的热情。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需要学习主体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3.1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感官培养为主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式应以符合这一年龄阶段特征的直观感受为主[7]。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宜采用无教具、无实物的抽象化教学,应多以观察、触摸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开发。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导入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提问、图像、视频等带动感官的方式导入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升。

3.2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情绪调节为主

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记忆、思维上也大多趋于稳定,但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常常会有情绪化的表现,很容易陷入叛逆的误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适当的引导扶持,善于利用教学中的案例、情节,将学生引入正确的价值轨道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观。同时,也要开展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其他教育工作人员之间多合作、多交流,可以使学生在集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缓解学习压力,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3.3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创造性培养为主

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这个阶段的学生希望被当作成年人看待,因此在这一阶段需要教师在情感上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将其视为同龄人一般,交给他们一些有难度但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并在评价时善用归因理论,将成功归因为其自身的努力,提高其自信心,助其建立自我效能感。学生在得到外界认可的同时也会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建立起较强的自信心,养成不怕困难、不畏惧失败的学习精神。此外,想要自主就必须拥有自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使学生变得“束手束脚”,应放手让学生去创造、去发现,自由地发挥自身特长,自主地寻找、整理、分析材料,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由“他主”变为“自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颖.教师自主的内涵透视[J].教育学术月刊,2001(9):69-71.

[2]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4.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2):78-83.

[4]庞维国,刘树农.现代心理学的自主学习观[J].山东教育科研,2000(7):54-55.

[5]刘安娜.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08(47):134-135.

[6]宋爱荣.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252.

[7]靳玉乐,于泽元.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110.

作者:范婷婷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长春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