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管理与思政相融合

企业管理与思政相融合

一、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

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也是人。其目的是要培养树立职工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价值观念,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艰苦奋斗勇于创造的精神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作为企业管理对象的人和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人不是两个人而是同一个人。虽然从逻辑抽象上看有两个人:一是企业管理中的人,这时人是作为人力资源的人,是执行完成管理目的的人,是作为“经济指标”中的人;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这时人是作为有政治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中的人,是作为“思想指标”式“政治指标”中的人。但从现实上看,企业管理中的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实际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企业管理来看,对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行为、服务行为的要求和规范上。从思想政治工作来看,它做人的工作也必须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之中。人的思想、认识、情绪和观念,不仅根源于,而且作用于现实活动之中,不可能有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它和生产、经营密不可分,分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素材,没有依托,没有生命力,没有作用。再者,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责无旁贷,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思想工作只有融人企业管理之中,才会有力度、有作为,才能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由此可见,企业管理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与实际工作特别是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特别是随着我们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加快,许多新的管理方式、科学方法和行为模式逐步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来,思想政治工作相应也出现了如何处理与现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等工作的关系问题。应当承认,完全否认思想政治工作与这些工作的区别,是不恰当的,但这些工作在实际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确实有与思想政治工作交叉、相关的共同点,有在针对的对象、工作的目的和所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一致性。

二、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促进

虽然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上,前者属于行政组织范畴,后者属于宣传教育范畴;实践中,前者是使人行动的过程,后者是使人解惑明理的过程。但是人本管理理论的提出,使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

1.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的内在机制

在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企业管理所制定的管理规范是在把握了解、激发和满足人的潜能、价值、压力与动力等基础上制定的,通过管理激励、培训和激发人的潜能及生产积极性、责任感、创造精神等,而这些管理的内在基础和前提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目标和任务。因此按照人本管理的内在逻辑,思想政治工作应处于优先地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进行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统一认识,为实现生产建设任务和经营管理目标而奋斗。思想政治工作的绩效如何,很关键的一点是能否落实到企业管理上,为企业管理服务,从而真正解决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张皮”问题。因此,在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亲和力大于二者相互制约的排斥力。

2.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机制

压力是内心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两个认知不协调,内心就会感到有压力。如现代企业需要职工有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个认知与“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够高”这个认知是不协调的,于是作为职工的“我”内心便有压力。如果“我”采取行动,如刻苦学习使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这时压力就变成了动力。如果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到企业所需要的水平,这种压力就不复存在。如果企业管理只给职工增加压力,不能帮助职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职工的认知就会不协调。人本管理指导下的企业管理着眼于企业目标,既给职工施加一定的压力,又重在激发职工的潜能,使压力正确地转化为动力,从而使职工积极向上,充满自尊、自信和成就感,从而增加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人本管理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有管理的内在需要,使其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

3.激励培训机制

激励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企业的目标,是靠人的行为实现的,而人的行为是积极性推动的。实现企业的目标,要有人的积极性。当然,实现企业的目标,还需要其他多种因素,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忽视人的因素。不能因其他因素重要,而否定人的积极性是关键因素。没有人的积极性,或者人的积极性不高,再好的技术装备,再好的原材料,都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在人本管理中,激励是把职工已有的潜能激发出来,但这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人力资源素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机制也是激励机制。基本过程是事前的宣传教育,进行认知引导,由此激发动机,事中的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事后的表彰先进,敦促后进,其作用机制仍是激励。因此,在人本管理条件下,激励机制既是企业管理的内在机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机制。

4.秩序与规范形成机制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的形成,可以由企业的明确的管理规范来生成控制和调节,这是一种外部力量规范的秩序,这种秩序的存在对职工来说是被动的;也可以由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企业职工观念认同来生成一定的秩序,这是自觉的秩序。因此,就企业秩序和规范形成而言,既要有明确的管理措施作为外部力量的制约,又要有思想观念的认同。而这正是人本管理在秩序和规范形成机制上所追求的。

三、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的操作思路

1.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现由主体要求向客体需要的转换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过分强调企业自身主体目标和要求而忽扭客体需要,这是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两张皮”的重要原因。要实现人本管理的思想,实现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促进,企业管理的设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必须实现由主体要求向客体需要的转换。人的思想从来都是和人的需要紧密相联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着眼于人,从人的需要出发,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精神。然而在现实中,带有单向灌输、长官意志、指令分派色彩的管理措施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仍时常出现。这种做法,不是从客体需要出发,不是把主体要求与客体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并渗透到客体需要中去,而是从“我”出发,只讲要求,不见需要。如此势必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对路、效果不明显的后果,严重制约其作用的发挥。实现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由主体要求向客体需要转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来完成。首先,考察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的需要。人的需要往往呈现出一个模糊的状态,受环境影响,变化也比较快。另外,对于需要的界定也有一定难度,合理的不一定就是现实的,现实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考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需要,就是要搞清楚工作对象有哪些现实的需要,需要的迫切性、时限性、社会性及需要受环境转换影响的程度。继而结合主体的要求,找出二者的一致或矛盾之处。对于不合理的,或合理但不现实的,扭曲的或是与“我”的合理要求相违背的需要,就要对之进行引导。其次,引导客体需要。在了解客体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管理措施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客体需要,使企业目标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客体需要协调一致。引导需要的立足点是启发自觉,充分发挥客体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合理的、现实的需要,什么是不正确、不合理、不现实的需要,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需要。引导需要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主体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要充分发挥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优势,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从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紧密联系的角度,矫正不合理的、扭曲的需要。最后,管理激励、培训和思想激励,激发客体满足自身需要的积极行动,主动创造、实现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完成。

2.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的切入点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共同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团队精神。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必须明确指导思想。这就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职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文化氛围。这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共同的基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共同的内容。即由企业价值观决定的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企业理念、经营哲学等。这些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实际,与经济工作相结合,发挥政治优势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