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地方工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廓清当前学界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出地方工科院校目前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方案,以增强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11个地市级之间的联合和联动发展。近年来在中央和三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京津冀区域合作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展,区域经济已成长为新的增长极。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地方工科院校的外语教学也应顺应时展要求提高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更多地关注如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对于推动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整合区域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地方工科院校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研究,有利于满足京津冀经济发展的未来需求,构建适应时代需求、合理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储备的基础。

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研究关注京津冀区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邵泽娜(2015)调研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访谈和数据分析招聘信息研究等,分别为政府部门、用人单位、高校及外语专业学生给出了相关建议;韩静池(2014)探究了如何在与京津优势教育资源交流互补的基础上,探索外语人才培养对策,提出政策引导、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新路径和模式等措施;王金辉、夏青(2016)就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提升河北省高校外语毕业生就业质量展开思考和分析,从学生自身、社会因素等方面提出提升就业质量的途径。赵伟(2016)等探讨了区域背景下外语教学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改革现状。吴金娥、高维婷(2015)针对河北省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综而观之,现有研究集中于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的归纳总结,缺乏从京津冀区域特色出发,对地方工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提出解决措施的整体性研究,这正是本研究意欲深入的地方。

三、地方工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善。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高校外语学科评估排名情况看,除北京市以外,天津、河北省高校外语学科建设普遍还比较弱。排名前26位的高校没有一所是来自河北地区的院校。就地方工科院校而言,情况更为凸显。北京市也仅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两所高校具有外语类博士点授予权,天津、河北省内工科院校均无博士点。可以说,整体外语学术水平不高,未能建立起完备的外语人才本、硕、博培养体系。(二)非通用语外语人才培养缺乏。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对非通用语外语人才呈现出较大数量的需求。除去几所外语类实力较强的高校以外,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京津冀区域内能够培养出非通用语人才的工科高校少之又少。以河北省内院校为例,燕山大学除设有日语、俄语和法语专业之外,还开设德语专业;河北工业大学开设日、法两个本科专业外,还设有俄语、德语和韩语课程。另外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工科类院校也开设俄、日、法等非通用语种课程。除此以外,省内其他工科类学校几乎没有非通用语种课程的设置。目前,河北省英、法、德、俄、韩、日六种语言的译员人数占98.4%,而其他被调查的近40个非通用语种总比例不到1.6%,可以说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极度缺乏。(三)外语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校企合作困难。长期以来,地方工科院校的外语教学多局限于传统的方法和内容,教学活动主要还是依赖于课堂的方式进行。整体上重视外语技能水平的提高,但实用专业知识的积累有限,学生缺乏外语实践的环境和机会,更缺乏到相关企业实习的经验,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外语人才实习、工作对应的就业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外资、外贸、翻译、教育培训公司等类型的企业中。由于缺乏来自政府、学校等机构组织相应政策的规定和支持,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没有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很难真正支持、持续地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大量、充足的实习机会,无法做到对外语类职业的认知,从而达到提升外语实践水平的目的。(四)评价手段单一。外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考察和评价的体系。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多数外语教学课程的评价手段均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许多评测与学生日常所学和实际应用联系不够密切,对教学过程这一重要环节评价的缺失是终结性评价的局限性。合理的考察与评价体系影响着外语教学的发展方向。高校所实施的人才评价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终结性评价依然是主流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外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与评价。

四、京津冀区域外语人才培养应对策略和提升途径

(一)借鉴经验,形成优势互补。一方面,三地协同发展中需借助具有实力优势的高校经验,鼓励三地开展资源合作、共建,共同培养人才。如河北工业大学就同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建立起三校理工科教学科研的联盟,发挥三校教育和科研机构合作优势和资源互补,共享优势教育资源,这一方式同样可通过互联网、慕课、专家讲座等形式运用到外语人才的培养中,借助优势学校的教学理念、方案和教师资源,弥补自身的劣势,达到优势资源的三地互补、共融。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特色开设相关专业,积极创造“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师资培养策略。提供给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激励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助力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的模式。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一项战略模式。此类合作不应停留在走形式,而应顺应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将合作具体化、深入化。高校只有与企业深入融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才能办出特色。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良好环境下,对外语人才就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高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将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落到实处。首先,根据外语人才培养的特点,从专业需求出发,与行业企业密切配合。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并将其纳入培养计划制定中,促进校企合作的实现。其次,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机制。通过长效、规范的保障制度,约束学校和企业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搭建合作平台。再次,着力解决学校、企业之间利益诉求不同的矛盾,建立实践基地,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每年定期选派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促进校企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最后,还邀请行业专家进入课堂。行业专家深谙行业发展动向,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岗位需求。高校可聘请由行业专家组建的专业教师队伍,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请专家深入课堂,以真实的案例为学生讲解职场规则、实践技能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给予学生最真实的“实战模拟”,实现一线外语教学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顺利对接,推动外语专业建设学科水平的整体提升。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该校通过与天津乐译通公司开展合作,企业资深讲师为学生开设《翻译项目管理》和《工程科技翻译案例与实践》,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真实的翻译职场有了初步的了解。(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适应京津冀经济发展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京津冀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是文化对外宣传的重地。因此,外语人才的就业培养方向也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外语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出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专业和职业综合技能训练。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集中途径实现。首先,构建合理的教育模块,形成系统完整的培养计划。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规定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为此,应制定与就业、区域经济需要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程体系,立足于京津冀地方资源,校企合作,体现“行业先导、产学研结合”的特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培养模式。在课程安排上,要重视科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在一、二年级教学中应着重做好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方面的训练,后期侧重培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提高。课程内容上,可设置与地方旅游文化相关课程,如旅游翻译、旅游英语等;翻译实践课程中,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实践条件,如建立模拟翻译工作室,将商务谈判、国际会议等场景引入课堂,使学生熟悉未来工作中的角色,或利用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机会,如,参加当地交易会、国际赛事、招商引资等活动,尽早适应工作需要。以参与性、职业化培养为特点,形成了一个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课程培养计划。(四)建立科学的考评方法。各地方工科高校还应适度调整课程考核的方式,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显现。考试是对学生某方面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的教学活动。其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检测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引导教学的发展方向,对教学具有评定、选拔、诊断、反馈、预测和激励等多种功能。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学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不足,形成性评价则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采取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模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监督和指导,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奠定基础。具体而言,可采用系统的方式,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按需设定多次综合评定成绩,包括一、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可以将平时成绩设定为总成绩的50%以督促学生重视日常的学习内容。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二、采取多种方式考核,对学生能力做全面评估和测试。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多门课程采用不同方法考核。例如,开闭卷考试、口试、演讲、小组辩论、视译、成果答辩、课堂汇报、提交学期小论文等方式。这样,既可以达到综合考核学生学习的目的,又可以避免仅仅通过一次考试决定成绩而又可能导致的不科学评价。

五、结论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方工科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克服目前的问题,借鉴经验、形成优势互补的同时助力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的方式,并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应地方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更好地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韩静池,孙丽新,梁国营.保定市涉外经济发展与外语人才需求的培养对策[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313-315.

[2]邵泽娜,陈丽敏,李会会.高校本科翻译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就业联动机制的研究———以京津冀一体化为背景[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8):117-119.

[3]邵泽娜.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外语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1):93-95.

[4]张永花.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校外语专业校企合作研究———拥抱光谷•争取大项目视角[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6):69-70.

作者:孙乃荣 臧贵营 万红方 张迎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