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分析

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分析

摘要:应用基础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经验和我校实际,对“双师型”教师任职标准、培养机制建设的可行性对策中培训体制、选聘制度、激励机制、考核指标等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为地方应用基础型本科高校建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关键词: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提高自身教师教育研究及实践的能力,一些国家陆续建立和实施了旨在增强教师业务能力的《专业标准》,该标准中关于教师专业机构的介绍,包含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技能等基本要素,为我国高等学校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和实践操作经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指出,在试点推动和示范引领等方式下,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国家在2015年山东省适时推出了“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中,特别提到了高校要建设既有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的“双”类型“老师”,即“双师型”教师队伍。

1“双师型”教师的任职标准及意义

“双师型”教师标准和地位的确立,具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1.1推动应用基础型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伴随着大学应用型专业数量越来越多的状况,要推动其内涵发展,就需要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思路,明确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完善培养模式,努力凸显办学特色,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1.2满足应用基础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需求

当今的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面对这样的形势,大学的责任则是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更加符合社会需求。许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当教师,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知识教育脱节的情况。“双师型”教师能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2.1按照学校自身特色与专业建设要求,科学制定“双师型”教师发展计划

高校应当在培养和引进政策上,对各类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及学科专业群所需的师资进行重点扶持。对于“双师型”教师,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合适的方法,传授专业技能,进而完成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培养应用型“双师型”师资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学校发展定位相匹配,构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师资队伍。

2.2根据高校现有的体制,健全培训体系,帮助高校“双师型”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校内实验室建设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采用科研课题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应用技术开发等一系列方式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更新培训方式,提高高校整体水平。通过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师资培养基地培训和国内外高校访学深造等,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师理论基础,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塑造更高水平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理论教学能力。同时,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视,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丰富其专业实践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2.3完善选聘制度,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应用型高校教育不仅要发展高等教育,还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因此,在应用型高校教育的教师队伍选拔中,要同时考虑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两个因素,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师队伍构成上,既要聘用具备高理论水平的专职教师,也要聘用在行业能有丰富知识和企业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专兼职相结合,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兼职教师,这样专任教师通过与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能丰富行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实现由单一教学向“双师型”人才转变。

2.4采用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制度的完善,“双师型”教师已经在部分地区涌现,然而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与评级制度和激励机制并不能很好的相匹配,“双师型”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定与普通专业教师并无差异。针对此情况,“双师型”教师仅能发挥其专业基础知识部分的能力,而其所具备的实践技能与应用研究能力,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在职称评定和待遇提升上,并没有产生影响。在高校人力管理中,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是核心内容,在严格实行以上两项内容的基础上,高校要创新“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制度,完善绩效评价、职称评聘以及教科研激励制度,从制度上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引导教师积极转型。

2.5科学设立“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2.5.1学科分类化和教师差别化考核

应用基础型本科高校一般都是理工人文等综合类大学,这些大学除了有一些优势、特色鲜明的学科外,其他学科门类也比较齐全,都是多学科的理工类和人文类相结合的大学,因此其学科发展和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很难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标准。高校构建“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评价标准时,要从学科发展和现有师资条件两方面考虑。根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将“双师型”教师分为三类,分别为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型、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型和应用研究型,每一类型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然后根据具体岗位要求,构建差别化的分类考核制度。

2.5.2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

现有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多注重考查学历、证书、职称和技能等固定指标,而且要考察工作及培训经历等动态指标。但是,教师知识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师可以将现有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素材和应用研究素材,因此,“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要坚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在重视资格证书等认证的同时,更要纳入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及转化等动态评价指标。

2.5.3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

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一定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的人才。因此,“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能培养出该人才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即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能力、实践知识经验教学能力以及应用研究和转化能力。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要包括教学水平、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研究能力三个具体指标,从而使教师的能力素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匹配。

3结语

社会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客观反应,也是国家转型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地方本科高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力量,其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变是国家教育目标中的关键环节,“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和完成高校转型的重要因素,但并不具有普适性。各高校只有完全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的实际要求,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优势,构建有效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取得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邢赛鹏,陶梅生,陈琴弦,陈显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4):45-47.

[2]欧榕.地方综合性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4(2):42-43.

[3]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59-61.

[4]刘利,王淑娥.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5(3):109-112.

[5]康艳.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86-87.

[6]孙蓓雄.“双师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02-105.

作者:李阳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