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

第1篇: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的重要意义

(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组织保证,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根本目的是要管好用活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和其他各方面的人才,组织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人才队伍,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人才工作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开展人才工作,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有利于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改进和完善党对各类人才的管理,实现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有机统一、协调推进,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广大党员、干部培养成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努力从各类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和培养党的干部,使我们党更多地吸纳优秀人才,更好地凝聚各类人才,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实现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是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推进我省人才工作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初,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提出要“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这既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指针,也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各级组织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初步探索总结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抓人才发展规划制定、抓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抓人才工作力量整合、抓人才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抓重大人才活动组织、抓人才工作督促检查的“六个抓”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的人才工作。但总的来看,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科学内涵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牵头抓总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实践和完善。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省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刻认识当前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刻认识组织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把握大局,科学谋划工作,明确努力方向,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深化和完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实现途径和方法,推进我省人才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三)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推进构建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宏观调控,协调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和资源,突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有效性,切实提高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工作水平,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四)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指示、决定和部署,切实把党管人才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

2、必须坚持发展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讲究工作方法,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人才工作合力,提高整体工作效能。

3、必须坚持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增强各项决策和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防止和克服工作上的主观随意性、片面性。

4、必须坚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重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和方法,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5、必须坚持实行依法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严格依法按章办事,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三、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任务

(五)制定完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本地区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研究制定人才工作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为党委决策当好参谋。牵头组织制定人才资源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好将人才规划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

(六)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着眼于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配置、激励和保障等环节,牵头抓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的研究、制定、统筹和落实,逐步建立系统完备的人才工作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

(七)协调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和人才资源。协调落实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协调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加大对人才工作责任单位及各方面人才工作力量统筹协调力度,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效开发。

(八)改善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九)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起抓,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直接掌握和管理一支由各类优秀拔尖人才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坚持分类建设、整体推进,不断创新制度、机制和方法,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十)扎实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对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工作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各类人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体系,加强人才统计与分析工作,建立各类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建立人才供求信息系统和调控系统,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夯实基础。

(十一)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围绕人才强省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指导、督促检查的制度和机制,通过及时地指导和适时必要的督促检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十二)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构,选好配强工作力量,做到编制、职责、人员、工作四到位。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人才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加快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人才工作队伍。

四、积极探索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十三)通过加强宏观指导和宏观调控,实现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牢牢把握人才工作为实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方向,科学谋划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抓好工作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带有倾向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运用典型指导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反馈,增强宏观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得人才资源开发宏观调控体系,加强人才工作的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善于通过研究制定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来引导人才工作的运行;善于综合运用人才政策杠杆,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供求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等,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善于通过对人才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强化人人作贡献、人人立志成才的社会导向,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热情、发挥人才的作用。

(十四)通过建立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实现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把人才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根据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及党政领导班子任期工作目标,确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人才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年度任务、工作重点、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协调联系制度。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和联系制度,定期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落实有关工作,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协调方式和协调手段,提高协调能力和协调水平,建立并完善有力、有效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评价考核制度。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考核结果记入干部档案,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有关指标评价的主要依据。建立人才工作年度总结报告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对人才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及时通报情况。

第2篇: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文件精神,整合培训资源,灵活培训方式,加大培养力度,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培养壮大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经信系统计划每年培训各类人才1000名以上,力争用5年时间将全局系统人才全部轮训一遍,具体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即:党政人才、企业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对现有人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三、组织实施

以集中轮训为主,局机关和各企业结合实际采用领导讲课、专家授课、集体研讨、个人自学、现场教学、观看影片、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培训。

(一)党政人才培训。以局机关干部为重点,结合每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进行。主要开展党的十精神专题学习培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突出培训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加强机关党政人才的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提高岗位履职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以提高系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为目标,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示范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开放性的开展专题培训。定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短期培训,到发达地区、大专院校培训,积极邀请著名企业家、资深学者、专家教授等开展专题讲座,鼓励和引导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培训,实施培训全覆盖。

(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结合本行业工作实际,通过联合办班、委托办班专题培训等形式,轮训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全面培训本企业、本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能力,开阔眼界,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四)技能型人才培训。根据本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状况,以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培训为主体,与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采取校企结合进修培训、岗位技能大练兵等方式在相关专业领域提供短期技能提高培训。

四、工作步骤

1.前期筹备(2014年7月15日前)

各企业根据实际制定2014-2017年人才培训计划及2014年人才培训具体方案,2014年7月20日前交县经信局。2014-2017年,每年2月底前上报本年度人才培训方案。

2.组织实施(2014年7月15日—2017年11月30日)

按照方案要求,各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面开展培训。

3.活动总结(2014-2017年每年12月31日前)

采取半年小结、全年阶段性总结、五年全面总结的方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对各企业组织培训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分析情况,各企业每年末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总结报县经信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人才培训”工作在经信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各企业具体组织实施。各企业要立足实际,创新人才培训模式,成立专门培训机构,统筹安排人才培训工作,将培训落到实处,提高实效。

第3篇: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盘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探讨

1盘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

到2015年底,盘县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占农业总人口的0.086%。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9.40%;中级职称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4.9%;初级职称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70%。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68%;专科学历以上的占总数的92.92%(部分人员是在职函授取得的文凭);中专学历以上的占总数的6.40%。从年龄结构看,35岁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12.94%;36岁到45岁的占总数的67.72%;46岁以上的占总数的19.34%。

2存在的问题

盘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少,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且在基层工作的部分农业科技人才并没有从事本职,与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需要极不适应。2.1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后劲不足。从全县现有从事农业科技的人员看,人才总量不足,严重影响发展后劲。一是乡(镇、街道)的农业科技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中心工作上,很少有时间从事本职工作;二是由于机构精简、编制等问题,近年来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招考到农业系统的人员少,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导致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部门间农业科技人才流动过于频繁,不利于农业项目的开展,农业科技工作的开展,农业科技人才不能静下心来服务农业。2.2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职称结构不合理,中级职称所占比例大,初级职称偏少。二是高学历农业科技人才少,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小,不利于农业科技发展。三是专业结构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虽然农学、畜牧、兽医等的专业人才数量基本合理,但农经、园艺、果菜、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既能从事科研,又能从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1]。四是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农业科技人才仅占总数的12.94%。近些来,在贵州省农委的支持下,从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邀请了专家学者到盘县开展农业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但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时间短。盘县大部分农业科技人才是80年末至90年代参加工作的,他们虽然农业工作经验丰富,但知识老化,知识更新速度已经跟不上发展需要。

3加快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加快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体系建设。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一是建设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构建满足盘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平台,聚集一批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在新品种培育、绿色防控、高效栽培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构建科技服务“三农”的人才体系,引导科技人才资源向产业一线服务,积极选派科技特派员,实施“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行动计划和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在重点产业培养一支稳定的专家团队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创推”一体化的人才体系。三是健全适应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技服务。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四是利用在大数据服务手段,扩展农业科技支服务范围,提升科技服务项目“三农”水平和效益。3.2提高认识,着眼长远,重视人才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的载体、科技创新的关键。农业和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人才将在农村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加大教育、培养、引进、使用力度,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骨干作用。增加经费投入,创新工作机制,为人才成长、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3.3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一是针对农业部门农业科技人才老化严重,人事、编制等部门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根据农业系统的专业结构需要,在空编空岗的农业事业单位有计划的招录一批农业专业院校毕业生,给农口系统增加新鲜“血液”;二是进一步健全乡土人才评聘机制,将农村中的“种养大户”、“土专家”等符合条件农村乡土人才“吸”上来。3.4大力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业务水平。要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农业系统科技人才培训,加快知识更新;选派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农业科技人才去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等。3.5加大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人才。把握好国家政策机遇,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建设,配齐所需的仪器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建设好试验示范基地和培训场所,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真正发挥他们的科技指导、信息传递、技术示范推广的作用。3.6完善制度措施,进一步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要落实好农业科技人员的政策待遇,制定完善扶持、优惠、激励农业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在职称评定指标及职称结构比例适当向基层倾斜。通过制度创新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基层农业科技人才能从中心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科技工作。要坚持重业绩、看成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人才考评考核体系,真正把工作能力强、贡献突出的农业科技人才选,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结束语

加强盘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是促进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实现脱贫攻坚的坚强助力。

参考文献

第4篇: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王金林

(2005年1月20日)

同志们:

全市人事局处长会议就要结束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开得紧凑热烈,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总结工作、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的目的。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对会议作简要总结,并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会议的主要成效

这次会议紧接着全国人事厅局长会和全市“两会”之后召开,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效率很高,成效明显。对于我们研究确立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人事工作发展思路,促进人事工作再上新台阶,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讲,这次会议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分析了新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才工作大格局的理解。这次会议立足大局,突出了人才强市战略这个主题。奇帆同志的讲话,内容实在,观点新颖,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我国、我市的经济形势,突出强调了人才强市战略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事工作,真正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大力改善人才环境,千方百计选准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善待人才,用好人才。市领导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明确指示,为我们认真贯彻全国人事厅局长会和刚刚闭幕的全市“两会”精神、全面落实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与人事人才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姜平局长的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认真分析了新的形势和工作格局,并着眼重庆在新一轮发展期的形势要求,对人事部门如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提出了工作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可以说,这个报告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具体,符合当前工作实际。市领导的讲话和姜局长的工作报告都强调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是今年人事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并提出了要在人事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营造和谐的人事人才环境、全面推进人事部门依法行政等具体工作要求。这两个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二是总结了成绩和经验,进一步理清了人事人才工作思路。2004年,是我市人事人才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年。我们认真贯彻全国、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推进人事工作的创新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人事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更大作用,党委政府更加重视人事人才工作,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人事人才工作,特别是在各级组织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人事工作在人才工作新格局中的担子越来越重。奇帆同志对人事工作取得的新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感到很受鼓舞。姜平局长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并认真回顾了直辖七年来以人事人才工作改革发展的实践,提出了“五个必须坚持”的经验概括。继承优良传统是创新发展的基础,这“五个必须坚持”就是全市广大人事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是重庆人事人才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在这次大会上6个单位的发言和9个单位书面交流的经验,充分展示了全市各级人事部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反映了对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各类人才成长规律、人事管理工作规律有了更好的把握,对处理改革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都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明确了工作方向和重点,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人事工作的信心。姜平局长的工作报告和《2005年全市人事工作要点》提出的新年度的人事人才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明确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适应新要求,拓展新领域,再造新优势,努力在人才强市战略中有为有位,在人才高地建设中率先崛起,不断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工作报告内容具体实在,主题明确,抓住了人事人才工作主线,有利于我们把握全市工作总体脉络。虽然我市人事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特别是这次全市人事局处长会议作出的一些重大部署,使我们对做好人事工作信心大增,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大局,精心谋划,勇于开拓,努力挖掘人事工作新抓手,不断拓展人才工作新领域,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大家回去后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深刻领会姜平局长报告精神,把这些任务深化、细化、具体化,提出和规划好自身工作,真正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同时,大家还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对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我们将在工作报告和要点修改时认真加以吸纳。

二、对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的几点要求

对这次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我讲三点意见:

㈠深入学习领会好会议精神。学习领会好这次会议精神是做好新年度人事工作的前提。奇帆市长的讲话和姜平局长的报告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希望同志们回去后,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研究谋划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今年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认真、及时地向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汇报会议精神,争取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对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视、支持。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认真真地组织广大人事工作者传达好、学习好这次会议精神,各级人事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组织人事系统的干部职工,原原本本学习会议文件,认认真真领会主要精神。要围绕会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紧紧抓住人事人才工作服从服务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分专题深钻细研,吃透精神,把人事工作的改革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位,把人事干部的理论、政治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本文源于6226文秘无忧网站:)平。各地、各部门要争取在春节前后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为了掌握全市的传达贯彻情况,请大家于2月底前将贯彻会议情况书面报告市人事局政策法规处,我们将及时通报情况。对《2005年全市人事工作要点》的修改意见也请于2月底前一并送政策法规处。

㈡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今年是人事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一年,一些重大改革经过多年的酝酿准备,将进入实际实施。《公务员法》即将出台,人才战略深入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各项人事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这些都要靠大家的实践探索。希望大家根据这次会议部署,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好新年度的人事工作,首先要坚持开拓创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动人事人才事业取得新进展。奇帆市长的讲话和姜局长的报告,都突出一个“新”字。要实现人事人才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西部地区人才集聚高地的步伐,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努力做到年年都有新思路,年年都有新突破,才能不断开创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干好新年度的人事工作,必须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既要认真抓好这次人事局处长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又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人事工作的实际,科学分析改革发展稳定的形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把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作出切实可行的工作部署,促进人事人才工作的全面发展;干好新年度的人事工作,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作为人事部门和人事干部,特别要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对人事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按照工作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人事工作,努力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严禁将矛盾和问题上交,对待群众反映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处理,一定要讲求工作方法和艺术。这里,我还要强调,我们在工作中既要注意改革创新,又要坚决做到依法行政。凡是法律、行政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规章有了明确规定的,不能再出台与之相冲突的地方规定和措施,或者明知故犯、另搞一套,造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㈢切实做好当前有关工作。年末岁尾,我们各级人事部门要认真做好收好尾、开好头的起步工作,特别是春节期间,我们一定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困难。一是各级人事部门要认真落实好离退休人员的“两个待遇”,组织好离退休人员节日慰问,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退休费的足额、按时发放,特别是要抓好企业退休教师待遇的落实和基层单位工作人员、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发放,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二是在认真解决好企业干部“三拖欠”问题的基础上,严格按规定将企业干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一季度之前要解决所有企业干部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同时,要积极主动的帮助下岗失业、有就业能力的企业干部尽快实现再就业。三是要妥善解决乡镇聘用干部的遗留问题,市人事局正抓紧调研,争取尽快出台有关解决办法,各级人事部门也要认真做好和解释工作,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四是各区县人事部门要抓紧报送“十一五”人才规划思路框架,原来规定的时限是2005年1月完成,现仅有少数区县完成了任务,五个市级部门的人才子规划和课题研究也要加大力度,按时完成送交,以确保总规划的按期完成。今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级要抓好落实,市人事局在适当的时候要组织检查。各区县、市级人事部门还要加强领导,抓好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的落实。

第5篇: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一、以人才强局战略为指针,准确把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定位

地勘系统长期作为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事业管理体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事教育部门对人才资源的管理注重的是“人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编制控制下的职工招(接)收、分配与调配、工资福利管理与发放、基本技能的教育培训、专业技术职务与技能等级的评定、聘用、考核、人事档案的管理等,多属于行政性和战术性的工作。随着地勘系统逐步进入市场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转型,内部人才资源的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日趋明显与突出,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工作内涵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事管理”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演变和转型。人力资源管理事实上存在着两种职能,分别是行政职能和战略职能,其行政职能就是前面提到的日常性“人事工作”,而战略职能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将单位员工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是单位价值的重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其常规工作包括依据单位发展战略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制订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协助单位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制订教育与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素质与能力;建立具有激励性的用人与分配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单位经济发展效益等,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与单位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并将日常工作融合到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去,在为单位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同时,创造和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

近年来,湖南地勘局紧紧抓住加强地质工作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发展上坚持了“地质立局、产业强局、和谐兴局”的发展理念,并同步提出、实施了“人才强局”发展战略。依据这一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基于对全局人才资源的调研分析和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制订了全局人才开发规划。规划围绕地质找矿主业和地勘产业经济的发展与结构调整,以有效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经营管理能力、业务技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建设好结构比例配置合理的“三支队伍”为目标(即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以企业经理、项目经理为重点的经营管理队伍,以学科或技术带头人为骨干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和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为重点,健全完善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优化,着力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用人环境。遵循规划的要求,我们不断调整人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定位,力求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与内涵开展工作,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从几年的实际效果看,较好地满足和服务了地勘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以产业发展目标为导向,统筹制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目标

依据产业发展目标,做好人才需求预测,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结构调整,地勘系统的产业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地质勘查业、工程勘察施工业及多种经营三大类。因此,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的目标,必须在统筹考虑队伍总体规模、现有人员素质与结构、各产业对人力资源的分类需求及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等因素的基础上来制定。就湖南地勘局而言,全局人力资源队伍的结构、质量和配置存在许多与产业发展不适应的问题:一是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不相适应,地质主业与多门类的延伸产业的人才专业分布不均衡;二是与产业的专业化建设不相适应,按照专业资质建设的要求,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差距;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不足,形成专业技术或学科带头人的基础比较薄弱;四是队伍结构比例配置不协调,明显地呈现为劳动密集型;五是既懂专业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从两个大的层面来思考和拟定人才开发的目标。

一是队伍的结构目标。分为队伍总体结构比例和分类结构比例两大类。队伍总体结构比例:按照产业发展的方向定位技术管理与服务型的发展目标,预期队伍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三类人员所占比例为5:24:21,其中管理人员10%,包括党政管理2%,经营管理4%,一般行政管理4%。分类结构比例:预期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中,正高、副高、中级、初级人员比例为3:18:50:29,预期技能人员中,技师及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比例为3:44:33:20。

二是人才总量目标。依据队伍的结构比例,结合产业结构及专业资质建设要求,在保持队伍总体规模的条件下,确定人才总量目标,同时,进一步拟订各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人才开发目标的合理制定,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以分层分级分类为原则,认真组织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实施。原一汽集团总经理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要使企业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关键不在于投入多少资金用于购买新技术和新设备,而在于投入多少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这种投入,可能在短期一下子看不到直接的变化,但人的素养、学识水平、创新研究能力却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基于湖南地勘局系统和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分层、分级、分类的教育培训原则,采取自我培训与引进联合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分层主要是按照局、单位、个人三个层面分工负责的方式来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分级主要是依据职工的不同水平级别来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分类主要是按照不同的专业类别和业务工作需求来开展诸如专业技术骨干专项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职业资格等级培训、新技术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学历继续教育等。#p#分页标题#e#

从全局这一层面,近几年来我们重点是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抓好三种带头人的培养,即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和项目带头人。

(2)抓好领导班子三个结构的调整与配置,即领导班子梯次的年龄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互补的智能结构。

(3)抓好三种形式的培训,即职业资格培训、高层次继续教育培训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

四、以用人分配机制为重点,努力营造人才工作成长良好环境

第6篇: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 优化配置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94-02

一、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任何组织或企业,要保持合理、高效的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保证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科学确立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

二、笔者所在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国内电力市场广阔。当前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大了对基础建设的投资,电力行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一贯在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中充当先行者的角色。根据已有资料显示,2009年广西电网公司电网建设规划投资108亿元,掀起了新一轮电网建设高潮,电网建设的大发展成为铁塔加工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2.区内同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区内两家较大的民营企业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并对我们厂的技术型员工进行挖掘,试图带走更多的技能人才。这就给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内部环境分析

1.2008年的生产经营情况。2008年是我们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铁塔厂(以下简称铁塔厂)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各方面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产量6万吨,全区220kV及以上线路铁塔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区内总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但由于本厂现有产能已达到极限,场地和规模无法扩张,新厂的选址和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2.内外部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随着电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铁塔厂为实现“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力促铁塔厂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既定目标,应该尽快落实新厂址并加快新厂的建设,牢牢把握核心业务,不断扩大核心区域的铁塔供应;积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新型人才,加快管理、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队伍建设步伐;规划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结构框架类型,完善人事管理配套制度,把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不断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铁塔厂的全面发展。

三、员工队伍现状分析

(一)员工总量分析

铁塔厂现有员工人数961人,其中管理人员90人,占全体员工比例9%。

(二)员工总体结构分析

1.身份结构:正式工229人,聘用制员工33人,劳务工699人。

2.年龄结构:总体平均年龄为36.38岁。其中30岁以下276人,占全体员工比例28%;31~40岁450人,占全体员工比例47%;41~50岁175人,占全体员工比例18%;50岁以上60人,占全体员工比例6%。

3.学历结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为119人,为员工总量的12%,中专、技校和职高515人占69%,初中及以下358人占36%。近年来中专高中技校学历逐年递增,初中及以下的学历逐年递减,大专、本科生及以上高学历员工增长缓慢,企业整体学历水平还是较低。

(三)三支队伍分析

铁塔厂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服务)三支队伍的人数分别为16人、74人、893人,比例为:1.6%、7.5%和90.8%。经营管理人员比例略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操作技能(服务)人员比例偏高。操作技能(服务)队伍相对比例较大的主要是因为铁塔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操作技能(服务)人员。因此,企业需要较多的高素质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经营管理协调工作与技术管理工作。

操作技能(服务)队伍的技能等级相对较低,同时缺乏高技能的操作人员,技师仅15人,且生产一线专业的技师数量极少。这部分员工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专科及以上6%,高中及以下学历占94%。

四、人力资源及管理问题

1.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从输变电铁塔制造发展的趋势看,现有员工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性缺员严重,存在大量紧缺专业和急需人才。受员工个人素质的限制,目前铁塔厂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辅岗位人员比较富余,数控操作、铁塔电焊、组装专业方面复合性人才缺乏。制约铁塔厂进一步开拓市场和经营发展的人才问题,尤其是懂得外语、对外贸易、电力行业等相关知识并具有一定开拓市场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和外向型人才紧缺。

2.个别技术型员工队伍存在流失性大和流动频繁。现有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标准一定程度上与南宁市最低工资标准接近,随着物价上涨,他们的工资标准在同类企业中已经不占任何优势;加上区内两家较大的民营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近年来已有十余名在铁塔厂工作了3~6年的熟练工人跳槽到同类型的民营企业,这两项因素导致了电焊、组装、数控操作等员工队伍的不稳定。

五、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方向和措施

(一)人力资源引进和培养的主要专业方向

1.管理专业。主要是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有关专业。

2.技能专业。重点集中在机械制造、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以及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3.经营管理。主要集中在营销、对外贸易、外语等有关专业。

(二)调整规划

1.员工队伍总体调整措施。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转变,抓好员工队伍总量的宏观调控。

(1)控制员工总量,确保队伍精干。一是严格控制入口,除适量引进急需和紧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以及部分高层次人才以外,严格控制新增员工;二是正确处理劳务派遣工就业问题以及劳动关系管理问题。

(2)积极畅通出口,为企业减员增效创造条件。一是对符合退休和提前退休条件(员工自愿提前退休)的,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二是及时清理劳动合同,对合同到期,表现较差的,要及时终止合同,探索通过劳动合同的规范运作为减员畅通出口;三是强化员工业绩考核,促使工作表现平庸的员工受到触动。

(3)内部挖潜,优化配置,满足人员需求。一是对新增岗位员工配置,尽量采取公开招聘办法,用市场手段配置人员;二是积极推动组织变革,优化组织结构;三是通过技术改造、优化流程、优化操作规程、推行系统化操作等措施,优化生产操作人员配置。

(4)不断加大力度,引进铁塔厂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一要避免专业断层,加强人员接替工作,不断引进相关专业的新增大中专毕业生,确保人才后继有人。二要引进各类技术过硬、业务上精通、理论扎实的现成人才,经常性地调整和补充人才断层,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短缺。

(5)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人力资源。采取内部培训与送外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追求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一方面要加强送外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对各层次员工要视其情况分类培训,对拥有较强理论知识,年富力强,有一定培养潜力的员工加大岗位培训力度,要注意在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加压力,促进其尽快成长,迅速成才;对有一定实际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业务骨干,要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对他们定期“充电”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确保其跟上时代步伐。

2.员工队伍结构调整措施。细分人才素质标准,建立健全专业标准,务实打造三支队伍。

(1)管理人员队伍建设。①进一步完善管理岗位人员选用机制,逐步优化各级管理人员结构。要建立管理人员量化评价标准体系,从胜任特征入手,将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人际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个人动机、人格品质等特征进行量化,实现管理人员选用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②加强后备干部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将培养锻炼计划与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给他们压担子,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尽快成长起来。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考核,及时将业绩平平、不思进取的员工调整出去,将业绩突出、德才兼备的员工吸纳进来。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实践能力为重点,抓好岗位培训。采用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员工个人愿望与企业需要相结合等方式,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覆盖率在95%以上,平均每人每年接受培训的时间不少于50课时。

(3)操作(服务)人员队伍建设。①加快内部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操作员工培训的经费投入,形成重视技能、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兼职操作工教师队伍。②组织参加厂外的技能大赛,或在厂内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推行技能大比武,开拓操作人员视野,使其热衷于技能钻研,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能。③不断提高技能鉴定水平,加大操作人员的考核力度。加快职业技能开发培训建设,实现技能鉴定的标准化、现场化,争取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和规模。对违反操作规程、职业技能鉴定复审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实行强制培训或待岗培训。

六、总结

当前为应对金融危机,党中央和政府为保发展、保民生,采用各种非常规手段,大力推动基础建设,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这是铁塔厂面临的重大机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和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完善企业的人才管理,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规划结合起来,稳定员工队伍,留住人才,提高企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参考文献:

1.王爱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6月(下旬刊)

2.张立伟.中小企业,人才何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9(3)

第7篇: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激励机制 技术人才 地勘单位 3e薪酬

1 引言

随着国家对地勘单位政策的倾斜及市场环境的改善,各地勘队伍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人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人才资源作为各地勘单位核心资源,他们的稳定已直接关系到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人才资源的短缺将会成为制约地勘单位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地勘安徽总队作为地勘单位改革大潮中的一员,其面对的技术人才吸引、稳定、激励等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现就地勘安徽总队技术人才激励机制的开发和研究,来探讨如何吸引技术人才,留住技术人才,激励技术人才。以地勘安徽总队技术人才存在的危机为范例,研究地勘单位技术人才激励机制。

2 地勘安徽总队简介

安徽总队组建于1968年,目前是安徽省内唯一专门从事建材及非金属矿勘查的地质队伍。上级主管单位为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该中心管辖26家地勘总队,分布在全国26个省份,统称建材地勘单位,现有从业人员近5300人。依据其历史贡献、承担的职能和工作性质,被列为中央管理的、差额拔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安徽建材地勘总队即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安徽总队简称安徽总队)是其中之一。

3 地勘安徽总队技术人才现状

安徽总队在职总人数320人,从事地质勘查主业的技术人才现有161人,按不同类别分类情况,从统计数字可看出,由于地勘单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安徽总队超过90%技术人员从事着野外地质技术工作,从知识层次上讲,现有技术人员队伍高端研究型人才不足,主要表现为具有较高文化程度人员相对少,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只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只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2%,大专学历仍是主体,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仍占不小比例。同时,技术人员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30—51岁的职工占到67%的比例,51—60岁的职工占到14%,而30岁以下的人员只占到19%。这种没有合理梯度的年龄结构容易形成技术人才断层,不利于技术经验的传承和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与思想观念的改变,会造成技术知识与人才资源的严重短缺。

针对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特点,为满足技术人员的不同需求,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引进年轻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提升现有技术人才的素质、优化技术人员的队伍结构,维持现有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已成为安徽总队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关键就在于如何激励人才,建立适合的人才激励机制则至关重要。

4 地勘安徽总队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的思考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把人的需要被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某个阶段,总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这类需要对人们行为的动机作用就会减弱或消失,而高层次的发展性的需要则永远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为此结合安徽总队技术人才资源现状,笔者对安徽总队激励机制的建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薪酬是激励机制的根本,优化薪酬制度,符合3e薪酬的原则。即外部均衡:总队给予员工的薪水与该行业的市场普遍价格相比,具备合理的可比性。内部均衡:总队给予的薪水与每个岗位的相对内在价值相符合。个体均衡:对于从事同种岗位的员工,优秀技术员工应该比差一些的技术员工得到的工资要高。地勘安徽总队薪酬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薪酬的外部均衡、内部均衡和个体之间均衡这三点,同时注意关注同行业之间的薪酬水平,确保地勘安徽总队技术人才薪酬水平的竞争力。

(2)制定公平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由于安徽总队存在绩效考核乏力、薪酬制度中个体之间均衡没有得到充分考虑而形成了目前技术人员干多干少薪酬水平一个样的现状,不利于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而实行绩效工资后,使技术人员的工资分配和技术人员的绩效挂钩,将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传递给员工,并以员工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和在工作中的表现为价值导向,将定期考核结果与员工收入挂钩。为考核合格的技术人才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晋升渠道,形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考核用人机制。

(3)加大对技术人员培训的投入,重视培训的激励作用。技术人才的培训是对员工潜在能力的开发,而不仅是知识的补足和技能的训练。其目的是促进技术人才全面的、充分的发展,从而给企业带来无穷无尽的活力。同时,培训还是一种双赢投资,即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把技术人才培训工作做到实处,做好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和培训工作的落实,为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培训机会和渠道,都有助于激励技术人才,维持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

(4)努力为野外工作技术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氛围。在队内建立坦诚、融洽、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定期组织开展增进技术人才之间,技术人才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活动,丰富技术人才闲暇时间的文化生活,这对于减轻技术人才工作中的压力,增强技术人才归属感都有明显的作用。领导层定期召开技术人才工作和生活问题信息收集会,收集技术人才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替他们分忧解难,解决技术人员工作中的非客观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家庭、个人感情、社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体现地勘安徽总队的人性化管理思想。

(5)扩大地勘安徽总队的经营范围。采取稳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如寻找与地质勘查相近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内部轮岗管理,丰富技术人才的工作内容,这样可以减轻技术人员在长期的野外工作中产生的枯燥感和麻木感,增强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为地勘单位市场化改革中寻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关明生.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j].人才了望,2004(11).

[2] 许建军.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c].企业经营管理,2007(12).

[3] 张华庆.对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薪酬体系的思考[j].管理谋略·经营管理,2004(10).

第8篇: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局人才工作总结

根据市___淮组字〔__年〕___文件精神,我们对贯彻落实《___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__关于加强人才工作__决定》、《___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__关于大力培养和使用各类人才的实施意见》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局重视人才工作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领__文件及会议精神,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自__年以来,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和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对重要内容联系我局实际进行了座谈讨论,强化领导层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学习探讨,使党组一班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到市委、市__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批示体现了“___”重要思想,适应新时期中央对干部选拨任用工作和人才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对加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我局人才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加强___领导,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局党组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注重完善人才教育培训的领导和管理体制。根据《决定》及《实施意见》的要求,将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党政“___”亲自抓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局办公室及各科、室、站、所的主要负责同志在搞好本单位人才建设的同时,注重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局人才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加大经费投入,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我局把干部培训、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作为加大人才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加大财力投入,提___部及人才教育培训经费在局整体效能建设中的比重。认真谋划、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金花在最紧要的岗位、最需要培养的同志身上,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支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类自学、自考,所需费用采取局、单位多承担个人少分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实现人才教育培训投资的多元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一是创新选人机制,在体现干___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同时,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需求,拓展选拨范围和渠道,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评的方式,公开推荐、测评、考察、公示结果,以提高选拨工作的透明度和选拨质量。二是创新用人机制,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注重干部的政治素质,努力将实践“___”重要思想、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才选用到局中层领导工作岗位上,辅以轮职轮岗,使他们得到全面锻练、增长才干。通过对选人用人两个主要环节的正确把握,进一步增强了我局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动。

(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环保事业中的带动作用。

局党组一班人能从人才工作的大局出发,珍爱人才、尊重人才,想方设法地为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是找路子,支持他们参加有益的学术交流,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指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施展才华,经受磨练。二是压担子,让人才们独立承担环保课题研究、项目推广、科技应用等来提升其素质和能力。三是重关怀。热情关心人才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加强沟通交流,积极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为发挥各类人才的带动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我局人才队伍现状及未来需求(二)现阶段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状况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局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较强,管理、技术骨干作用的发挥状况良好。在政治理论素质、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应对复杂情况驾驭全局及开拓创新能力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知识、文化和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并逐步得到完善,基本上适应现时期环保工作的要求。

(三)人才需求趋势。

在今后一段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环保产业的不断向前迈进,对环保人才的需求,将日趋紧迫。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我们不难判断,人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学历的高层次化及环保产业的特殊化人才需求将成为主要趋势。在环保类专业的紧缺人才建设上需下大力气进行培养和引进。

三、我局在人才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在认真落实市委、市__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有益尝试。

__年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部绩效科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部实习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部新员工工作总结

社联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社联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一)局党组重视人才工作,全局干部职工关心人才工作。

领导的重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局本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着力抓好人才环境建设,总是把最优秀的人才充实到最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来,总是把最好的办公设备给优秀人才使用,并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各种待遇上得到体现。人才工作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教育、关心、帮助各类人才在我局已形成共识并深入人心,全局上下为人才创造机会、舞台的良好风气已渐形成。

(二)加强对人才的关心,重视对各类人才的作风养成。

在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工作上为其创造良好条件,业务上加强指导帮助,尊重并承认他们的劳动成果,使之能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加强对人才队伍的思想作风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论素养,注重培养其爱岗敬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严谨细致、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三)本着对人才成长负责的态度,搞好人才培养、推荐和使用。

一是积极___培训。在与安徽农大、市___局人才中心联合办班中,我局有___余位同志通过考核获得专科文凭。二是鼓励参加各类函授和自学成才。目前尚有___人报读研究生。___多人参加不同专业的自考与函授。三是搞好人才举荐,局属人员中已有多名同志被交流任用,郜洪文,先被安大选用,后被___大学留用;方向民,现任___市东市区副区长。在全市招考副局级干部中,我局有___人入围。此外,在市内其它部门及省环保局的各类人才选拔中,只要条件符合,我们都积极推荐,扶上马,送一程,污控科科长刘严现在省局挂职锻炼。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的培养渠道不够顺畅,原因是公众环保意识不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以致目前报考环保类专业的人数相对较少,使可引进的专门人才随之偏少;受体制及专业限制,环保人才的交流渠道仍不够通畅。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增强全社会的环保观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号召和鼓励广大高中毕业生积极报考环保类专业,投入到环保事业中来,以扩充环保人才资源。

(二)围绕今后我市跨越式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着力培养环保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进一步推进选人用人机制和干___伍的“四化”建设,把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建立环保后备人才管理制度;

围绕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吸引重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和研究生到我局建功立业。同时立足现有人才,为年轻干部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和条件,努力形成竞争向上的良好局面,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___年___月二十四日

__年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部绩效科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部实习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部新员工工作总结

社联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社联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第9篇:人才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一、水务系统人才队伍现状

全系统现有在职职工480人,其中女职工113人,中共党员301人,人员结构分布如下:

从人员结构分布表可以看出,本系统人员结构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职称上看。全系统具有初级以上职称人员154人,占职工总数的32%,技术人员总量达到了一定要求。但同时可以看出,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少,只占技术人员总量的10%,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助级以下职称,层次不高。二是从学历上看。全系统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人员187人,占职工总数的39%,比例偏低,且本科学历人员只占8%。人员整体教育水平不高,高学历层次人员数量偏少。三是从年龄上看。全系统35岁以下的年轻职工占27%,36岁至54岁的中年职工占62%,55岁以上的职工占11%,年龄结构比例约为2:3:1,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二、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一)各类人才结构分析

1、党政人才队伍。按照本次调研的人才划分标准,本系统拥有党政人才101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1%。几年来,局党组坚持以工作实绩作为衡量干部的标准,按照党对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要求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各单位党政人才队伍的年龄梯次结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不同性格气质人员的合理搭配,在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中都配备了1-2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专业技术强的年轻干部。局党组注意加强对党政人才队伍的建设管理,从机关到直属单位,都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学习、工作制度和个人廉洁从政规范。绝大多数党政干部都能摆正位置,恪尽职守,全心为单位谋发展、为职工谋利益。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局经常组织局管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学习水利法律法规及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在干部任用上,在系统内推行了竞聘上岗、岗位交流和轮岗制,实现了干部的能上能下和合理交流。对聘期内干部定期进行工作述职和民主测评,对工作不力、职工不满意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系统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4人,分布在五个职称系列:工程、会计、政工、农技和经济。其中,以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约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0%以上;专业技术人才以助级以下人才居多,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9%;由于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工作的改革,在职称评定上强调了学历因素,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一般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而3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很大部分不具备学历,无法评审更高层次的技术职务,也带来了系统内专业技术人才总体层次的偏低。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上推行了岗位设置、评聘分开,即根据各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总数按一定比例设置各单位高、中、低职务专业技术人才岗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后,由个人提出聘任申请,在职数限制内择优聘用。改变了过去专业技术人才评聘不分,一评即聘,一聘终身的现象,实现了高评低聘、低评高聘,在专业技术人才聘用上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专业技术人才在水利建设一线经受锤炼,促进个人成长的机会还不是太多,创新创造能力还不够强。

3、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系统内具有对外经营能力的人才较少,各直属单位综合经营的范围仅局限于利用自身资源进行了场地、设备租赁和对外承包等形式,原××市水利工程队现已改制为江苏龙川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4、高层次人才。今年,通过人才市场招考1名研究生。

5、高技能人才。全系统共有电工技师5人,高级工113人,主要工种为闸门运行工,灌排工和收银审核员。当前工人的考工定级是在符合一定的工龄、学历、岗位条件下,通过报名参加市工考办统一组织培训考核取得工人等级证书。

6、工人队伍。系统工人队伍中除技师和高级工外,还拥有中级工以下工人163人。与1999年相比,工人队伍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新增中专以上学历工人22人,说明系统内工人已经意识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对水务事业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讯号。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工人在注重提高个人文化水平时,刻苦钻研技能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各单位在对工人技能培训方面的工作做得不足,主要是让工人自己在具体实践中锻炼或由老师傅传授帮教。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水务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许多传统的水利技术、工艺将会明显不适应水务现代化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水务事业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支新型的水务工人队伍。目前,人事部门对技术工人的继续教育工作已启动,除此之外,本行业自身还应该有针对性地抓好对水务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人才使用管理情况分析

1、人才流动情况。本系统人才引进的渠道主要有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外系统人员的调进和补充招考工作人员三种方式,人才流失主要是调出系统外和辞职创业,全系统基本保持了人才流进大于人才流失。但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对口人才引进数量不足的问题。

2、人才教育培训

本系统对人才的教育培训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落实了部分教育培训经费,提高了干部职工自学成才的热情。系统内每年都集中组织3-5次培训班,举办专题讲座,主要侧重于法规和工程、财务等业务方面。另外,还选送部分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从总体上看,本系统的职工教育培训缺少一个建立在分析现状和发展目标基础上的长远规划,培训教育的手段也较单一,针对性也不强,各基层单位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处于自发状态,主管部门缺少整体的指导。

3、激励和保障机制

各直属单位实行了档案工资制,即凡遇政策性和晋升性调资,正常调整档案工资,但视单位经济状况暂缓兑现或退休时予以兑现。直属单位在平时工资发放上引入考核活工资,即将部分工资列入活工资范畴,直接与考核结果挂钩,按月发放50%活工资,另50%活工资等年终考核后视情况发放。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上,暂时还没有成熟的做法。目前,根据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要求,要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但本系统基层职工的福利待遇总体水平偏低,主要是资金问题,只有单位的经济效益好了,职工的福利待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系统内所有符合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职工都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近两年,各直属单位、水务站职工还参加了住房公积金。

4、人才管理机制

在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考核评价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缺少明确可操作的具体办法。

通过本系统人才队伍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本系统人才的现状与实现这一目标不相适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必须从现在起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快水务人才储备。二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少,必须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一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水务系统,以带动水利科技水平的飞跃,要注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水利建设现代化的方向。三是人才专业不尽合理,在人才引进上,一方面要引进水利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新时期水务工作的新内涵,要吸收引进事业发展需要的法律、水环境保护、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人才。只有以足够的人才作后盾,实现水利建设现代化的目标才能有保证。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水务工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水务事业科学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水利人才工作的领导。

2、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定向交流、技术协作、课题研究、组织外出考察培训、选送到高校进修学习、到重点工地锻炼及传、帮、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围绕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水资源管理、水务信息化和经济管理等,积极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各类人才工程及各类专家选拔为载体,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规模。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切实加强人才资源的配置、使用和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以提高实用操作技能为核心,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要努力营造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加快培养水务系统高技能人才和紧缺技能人才。认真组织开展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重点做好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考核。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的实际操作水平。

4、以大规模培训教育为抓手,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做到人人受训。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内训、授课、外派进修、研讨会、学习组、轮岗等,可结合各单位实际,择优行之。结合水利行业特点,可选择组织参观和参加重点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集中指导和直接参与等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既要重视缺什么补什么,更要知识技能型培训及“学习力”培训,只有技能人才的学习力提高,培训的后续效果才更具潜力。

5、以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建立人才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注重工作实绩与日常考核、民意调查相结合,切实提高实绩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制定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和个人待遇挂钩的办法,从提高政治、经济待遇入手,调动工作积极性,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