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的研讨

高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的研讨

素质教育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就是人文教育,其核心是培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近年来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本人对如何在高职院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

1在高职院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高职院校前身都是中专、中师、技校等。转变为高职以后,在学生层次、培养方向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源方面,农村学生较多;家庭经济方面,收入普遍不高,甚至有不少家庭经济比较贫困。受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制约,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思维较为单一,遇事容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社会适应能力差,自由散漫、严重者打架、偷盗、甚至自杀等;个别同学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出现早恋与网恋、超前消费和浪费现象,最终导致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行为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的培养方向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即所谓的“蓝领”阶层。学生的就业岗位基本在第一线,职业和用人单位对他们的心理素质要求普遍较高。近年我校大型毕业生招聘会上,用人单位都对毕业生提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要求。如何做一名高素质的“蓝领”也是摆在高职学生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现阶段处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更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某企业曾经出现的“几连跳”事件震动业界,也给我们敲响了素质教育的警钟。面临挑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方面。

2如何在高职院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

2.1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坚持设立思想品德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较为单一的宣教形式有时也略显枯燥乏味。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应试化,客观上造成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总是以师长的威严直截了当地要求学生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没有因材施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人是个性化的存在物,现代教育应该充分肯定每一个个体的差异以及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尊重个性要在教育活动中注重体现个性,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这里,我们引用一句经典诗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虽然不是十分恰当,但可以借鉴在学生个体素质教育中。在高职院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增强服务意识;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切实了解和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和基本特点。教育工作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及时给予最真诚的关心和具体的帮助。

2.2言传身教,体现教师的示范效应和榜样力量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毫无疑问,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这就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如何成为学生的楷模。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要向复合型、全面型素质方向发展,要做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能力更新、方法更新以及人格更新。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要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要有一种博大的仁爱,爱生如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善的人格。就教师来讲,观念更新、知识丰富非常重要,但是,人格的力量是其他所无法取代的。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够有力地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2.3深入调研,编写恰当的切合本校实际的教材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同样,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情况也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关于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教材明显存在针对性不强的弱点。因此,编写一套适合高职院校使用的素质教育教材非常必要。为此,我们应该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各院系学生的构成、特点,在此基础上编写出一套恰当的切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据可依。编写工作要尽可能全面,形成一个系列教材。学生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因此,系列教材要涵盖大学生行为规范、社交礼仪、大学生生理保健、大学生心理健康、历史文化知识、形势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体育知识、音乐知识等各方面,从而指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重点开发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教材,通过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等人文课程建设,形成人文教育的基本课程模块。注重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实践教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既有利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同时,还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将订单培养企业的文化内容分解在专业教学之中。

2.4坚持创新,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规划、管理和传递信息,它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在这里援引《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的观点: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所以,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创造气氛。这就要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良好积极的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创新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其次,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动手去做和感受。实践活动,特别是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及实现创新目标的手段与桥梁,是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的重要环节。

2.5全面推进,努力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以潜移默化的形态对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按照“和谐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和生态校园”的总体要求,结合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着力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拓宽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作者:严 瑛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