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阶段创造性作业价值实现

小学阶段创造性作业价值实现

随着国家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对学生“减负”力度的不断加大,为了响应号召,学校亟需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中创造性教育理念受到老师们的广泛关注,老师们开始期望通过创造性作业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小学阶段使用的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甚至与时代脱轨,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激发;课后作业缺乏针对性,存在与课堂授课脱轨、注重分数和应付考试的现象,导致小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巩固不到位;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师人员对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够到位,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规划,导致小学生欠缺对知识的连贯和应用能力。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传统作业带来的弊端,学生、家长、教师都只注重分数的提高,导致老师、家长忽略了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形成了为了分数而学习的错误思想,而创造性作业是改变当前现状的途径之一,为此本文基于创造性教育理念,分析在小学阶段进行创造性作业模式改革的价值以及实现路径。

一.创造性作业的定义与特征

作业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相比于传统作业,创造性作业属于一种全新模式,并被赋予新的内涵,可以从态度、过程、结果三个角度进行诠释。创造性作业意味着学生需要用心去完成,为此学生对待创造性作业的态度更为诚恳,代表着学生成长经历的一部分;在完成创造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付诸情感与行动,学生会充分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并从中体会到快乐;付诸学生心血的作业是有灵魂的,可以看作学生创作的艺术品。与传统作业相比,创造性作业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创造性作业具有开放性。传统作业往往存在标准答案,不容置疑,而创造性作业的答案往往是开放式的,其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与表达。第二,创造性作业具有探究性。创造性作业往往需要学生们去主动发现问题、探寻问题答案和组织语言表达结果。第三,创造性作业具有综合性。创造性作业的完成不仅仅局限于一门学科或一个知识点,通常需要运用多门学科的多个知识点来解答,需要调动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创造性作业具有生活化。创造性作业往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在增加作业趣味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到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五,创造性作业具有个性化。创造性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会投入情感、根据自身想法来完成作业,这就意味着每一份作业都是独一无二的,展现着每一位学生的特点。

二.创造性作业的价值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做作业、考试等是必不可少的,而分数现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逼迫学生为了拿到较高的分数去学习,这种被迫的学习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负担,导致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创造性作业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再依赖标准答案,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表达内心想法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产生对学习的热情,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是有帮助的。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业可以起到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的作用,而做作业的过程恰恰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传统的作业形式往往是对知识点的重复、对答题的规范性要求较高,这就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懒于思考与创新,局限于对书本知识和答题模式的死记硬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相比于传统作业,创造性作业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上有着更多的优势。创造性作业是对多个知识点、多门学科的综合考察,存在多种合理但不唯一的答案,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去调动其当前所了解的所有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

(三)完成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性作业实现了对传统作业的颠覆,实现了从强逼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我做”模式向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我要做”模式的转变,学生对作业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学生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创造性作业不再仅仅看重作业的规范性与正确性,其更加看重学生在作业中展现的智慧,为此创造性作业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在完成创造性作业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开动大脑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得到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得到提高,这种轻松、愉快的作业形式变成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不再是痛苦,而是快乐与享受,长此以往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使学生的内心得到满足,最终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

三.创造性作业的实现路径

(一)设计高质量的创造性作业设计出高质量的创造性作业是创造性作业模式得以推行下去的必要条件,而老师则是设计创造性作业的中坚力量。创造性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将课堂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老师需要在教材基础之上去设计创造性作业,通过对知识的艺术性处理让枯燥无味的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享受快乐的氛围中加入对知识的理解。为此老师首先需要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然后去钻研教材,重构易于小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结合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与小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去设计作业。另外,老师需要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结合当代小学生所处的环境给小学生设置作业的情景等。老师在设计创造性作业时需要时刻以授课内容为中心,从小学生知识学习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引导学生了解核心知识为目的,设计贴近生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探究性问题。

(二)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综合创新性作业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设计的,学生要想完成作业需要从多角度出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前提决定了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能只是拘泥于一个知识点、一门学科的掌握程度,需要家长、老师陪同小学生一起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工具去探索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吸收、整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力不强,缺乏耐性,但是好奇心较重,学习知识时往往根据兴趣来进行;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其会根据其所接触的具体形象来展开创造想象;小学生对自身情感的控制力还不够强,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会愈加渴望表现自己,得到他人尊重。为此要想在小学阶段推行创作性作业,需要遵循学生小学生的特点,提升作业的趣味性,采取多类型的作业形式,观察类、动脑思考类和动手操作类作业相结合,以帮助小学生打开接触新鲜事物的大门,给小学生提供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另外,作业需要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为主,通过提高作业完成的弹性和将作业全部交由学生自己负责,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求知欲及想象力。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造性作业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恰当的教学方式会推进创造性作业实现的进程,相反则可能产生事倍功半的后果。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方式大多采取填鸭式教学,缺乏趣味性,作为老师有责任去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和提升生活能力。为了创新教学方式,老师需要首先明确何为创造性作业以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式方法,其次老师需要去深入研究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向学生和家长反馈作业完成情况,要注意反馈的目的不在于评判作业的对错,而是反馈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得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体验生活和培养创造意识,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思考、爱上生活。

(四)修改和完善学生评价指标当前主要是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而这正是导致传统作业存在、创造性作业无法推行的关键。制度的存在意味着需要人们去遵循,学生为了去好学校、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等都暗示着学生或学校需要将大量时间放在提高学生分数上,而对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则选择性忽略,这就导致学校创造性作业无法正常推行。制度是让人们自觉做事的强有力手段,为此要想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需要从修改和完善学生的评价指标入手来修改制度,让整个社会不再仅仅看重学生的分数,要开始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考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学生、家长的重分数、轻创造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性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花费时间、精力查阅、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结合实际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能够自圆其说,所以创造性作业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为此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创作性作业完成程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话题。结论:从学生的小学阶段就开始实行创造性作业政策,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养成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这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当前对创造性作业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为作业的改革和创造性作业的推进提供源动力。老师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完成创造性作业的设计工作,家长则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工作、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孩子完成创造性作业。

作者:谢丽萍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