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一、创新思维简述

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够主动寻找新颖的解决办法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思维对应的是习惯性思维。即一种已经被形成定势的思维模式。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作为受教者的小学生正处在身理和心智急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收到的教育和所培养的思维模式对其今后的人生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维分析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抓起。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应该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当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普遍存在以考试分数决定升学,就业的现象。考试的“公平,公开,公正性”同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考试的公开性能够减少利益分配的争议,获得较大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公正客观性”考试往往不得不选择争议较小的答案。这样就往往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中小学学生过早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中,小小年纪的小学学生背负死记硬背大量客观性知识的重任。同样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也较为突出。许多教师为了自己教的班级学生获得高分,在课堂上不是去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是以填鸭的方式机械地传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承受能力而对学生的学习横加干涉,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行为简单和粗暴地进行否定。这一切的后果就是学生往往只认为世界是一个僵死的整体,只要把教科书牢牢记住就掌握了通向未来的钥匙。如果这种现象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的话,对整个民族的未来是极端不利的。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和难点

1.培养创新思维的突进。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小学教育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创新:首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加要传授做人的道理:教育培养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善于考试的人,而是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问题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应该成为小学教育的第一要务。同时教师应该通过设立目标,引导学生完成目标,对学生的成功进行肯定的行为模式而增强学生的行动能力和自信心。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绝对不止一个,可以采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同样需要教育学生,应该用最优化,最有效率的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什么应该被视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如何去在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找到最好的办法。第三,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解决问题有时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解决办法,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综合以获得真正操作意义上的良好解决办法。小学学生由于求知欲强,经验浅薄,加上家长的娇惯,容易在认识上走向执拗。这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也是不利的。

2.创新能力培养的难点。当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具体表现在:首先,应试教育仍然主导者当前的教学工作,这一点很难在近期内得到改变。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分数作为权重最大的指标对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教学评估和教学激励机制的严酷性使得素质教育获得的难以用指标考评的成果黯然失色。在应试教育的“胁迫”下,素质教育几近无“立足之地”很难得到教学和教学管理者的足够的重视。其次,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在操作上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小学教师待遇问题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大量优秀人才从小学教育系统流失。许多小学教师本身素质有限,自己都无法有效进行创造性思维,自然就很难培养学生获得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第三,就创造性思维本身而言,这种能力很难用确定的,客观的标准进行考核与评估。这就不利于在管理层面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四、结语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教学师资能力有限等方面的原因,小学教育同样存在“重考试”,“轻素质”;“重答案”,“轻思考”;“重知识传授”,“轻方法培养”的现实。这种现实不利于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较为不利。在本研究看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更加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信,思维能力的综合性提高。尽管会遇到种种困难,笔者认为,通过努力,教育工作者一定能够在这个方面获得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