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思考(10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思考(10篇)

第一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地学习和理解课文知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构建情境;创新模式;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学科教育教学中,正在成为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着特别突出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对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开展语文拓展性探究学习,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路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谈几点体会。

一、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活化他们的思维,一切学习探究活动都能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建构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秋色》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为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那么势必会导致学生感觉到教学单调、乏味、枯燥,而借助信息技术对文本的知识建构教学情境,以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关于秋天的景色,特别是为学生展示课文当中提及的柿树、红香蕉苹果、大金帅苹果、水晶葡萄,以及红玫瑰葡萄,以使学生不管在怎样的季节当中都可以更加逼真地体会到秋天的色彩和情境,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把握课文的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本、图像、音乐、视频等,不但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好情境的同时,更有兴趣的学习和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

二、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改革和优化教学模式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倡学生参与教学课堂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深刻含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选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从而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东北大森林》这一课时,借助学生对大自然非常感兴趣的特点,充分发挥家庭网络资源的优势布置本课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课文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借助网络不但了解了很多有关东北大森林的内容,而且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为课堂上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不少学生能够清楚这一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根据时间展开的,并且学生都会把利用家庭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中摘录的描写各种季节的优美词句展示给同学们。教学中,教师借助视频展台跟学生一起互动交流,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非常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学生不但学习和理解了文本的内容,而且拓展了学习内容,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上视频展示,从中真切体会到了东北大森林在生态平衡与调节气候上的功能,从而能够顺利地实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学习的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媒体引导学生开展拓展性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激起想象,丰富联想,激发思维,开阔视野。当然,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借助网络查询资料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媒体的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辨别、筛选、吸收、继承和创新,融会贯通互联网的信息内容,这也是当前语文教改所倡导的开放课堂与动态课堂的要求。例如,以《自然之道》为例,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几名同伴在观察太平洋小绿龟离巢入海时,出于善意,救下了龟群的“侦察兵”却最终导致龟群惨遭肉食鸟捕食的悲剧的一事,告诉我们要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这就要求体现信息技术的功能,让学生查询有关尊重自然规律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以及取得的最终结果。有的学生总结了不保护树木草地而导致水土流失甚至水灾的例子;有的学生总结了在草原上禁止捕杀野生动物而保持生态平衡的例子等。总之,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实现教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有效地统一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最终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在应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想实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务必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化解烦琐的教学过程,使深奥的教学知识简单化的得以呈现,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最终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例如,在教授《海市蜃楼》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因为这节课程具备非常强的科学性,学生不具备有关的实际生活阅历和感受,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复杂化,学生也常常感觉学起来比较费劲。鉴于此,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形成海市蜃楼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感知和把握海市蜃楼的形成过程以及成因(即光的折射现象形成了海市蜃楼),从而使教学过程变得简单,学生一看便豁然开朗,最终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事实证实,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的语文教学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所远远不能实现的。

五、结束语

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和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这个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声情并茂、呈现方式多样的优势,发挥其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优势,拓展学习内容,丰富教学信息,共享教学资源,优化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主动、愉快、高效,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立体效果。

参考文献

[1]严梦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200.

[2]刘建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8):54-55.

[3]陈霞.整合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69.

[4]王惠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97,306.

[5]王敏.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99.

[6]胡春亚.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76.

[7]马志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38.

[8]陈秀梅.激活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16(34):91-92.

[9]王兴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97.

作者:张书民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亲子游戏的参考价值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习压力增加,小学生的游戏精神越来越匮乏,因此现今教学提倡在教学课堂中融入游戏精神,使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亲子游戏是父母对孩子产生影响并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亲子游戏,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情感、语言等多项能力。本次研究通过分析“亲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参考价值,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亲子游戏;小学语文;参考价值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通常是通过让学生背诵大量的课本知识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了较大程度的遏制,导致教学课堂枯燥无味,且教学效果也相对不高。而将亲子游戏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创新[1]。该教学方法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拓宽其学习渠道,使学生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取新的知识。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教师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语文课本内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1亲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亲子游戏教学方式,可有效激发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这是由于游戏可加强小学生和父母间的联系,也可让学生更早通过父母与外界社会接触,并通过游戏实践,深入理解课本上的知识[2]。另外,亲子游戏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中的情绪影响也非常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父母进行互动游戏,可缓解小学生在课堂中不由自主的紧张感,使学生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帮助其逐渐养成乐观积极的性格,使其能健康成长。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都可以通过小学生和父母共同参与的形式来锻炼其思考、沟通能力,激发其创造力,使其思维更加活跃。

2亲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丰富的游戏内容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游戏方式,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就算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其教学地点也仅仅在教室或校园内,这样的游戏教学会严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导致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因此在亲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可进一步拓宽游戏的内容、范围,同时在进行游戏时还需注意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性格,以创造更合理的游戏内容。同时在设计游戏内容时,需注重对小学生体验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想象力,因此在设计游戏内容时需充分考虑如何能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其在游戏中进行创新、想象。另外还需加强亲子游戏中的体验性,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尽可能的体验生活,并从中获得收获,感悟隐藏的游戏意义。如教《雨后》课文时,某小学语文教师选择下雨后的第二天将小学生及其家长带出校园,并一起至郊区或田地等地方,让小学生及其家长一同体验下雨后郊外的空气、环境,并鼓励他们为自己所看到的美好景象造句,不限制造句对象,且小学生家长可给予提示,帮助其顺利造句,包括蜗牛、青蛙、柳树、水潭、池塘等,另外还需让小学生及其家长对课本中《雨后》的情节进行回想,并亲自去体验故事中主人翁的心理历程。在这次活动的同时,由家长和教师共同看护小学生,既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又让其与家长共同思考问题,使小学生可在家长的启发下去思考课本中的问题。

2.2注重对游戏环境及游戏材料的选择

由于小学生的免疫力较低,因此在对其进行亲子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重视对游戏材料的选择,避免小学生接触到有毒或带有细菌的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多下功夫。小学生在进行游戏时,通常需要依赖具体的游戏道具,且年龄越小的小学生,需要依赖的游戏道具则越逼真,这是由于小学生对外界社会的了解可通过触摸游戏道具来进行,而游戏道具越逼真,则可使小学生越直观的了解外界。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乌鸦喝水》中,某小学语文教师准备出和课本图片相似的玻璃杯放置于室外,让小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收集室外存在的道具来让玻璃杯中的水上升至乌鸦可喝到的水平,与此同时让学生家长在旁边给予协助或提示,但告知家长不可提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这个难题,如有学生找到正确方法并实验成功后,给予其表扬。这样教学在增强家长与小学生户外活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其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且玻璃杯作为一种无毒、干净、常见的游戏道具,不会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任何危害。

2.3注重学生亲临实境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未成熟,且多数学生在课间或其他休息时间玩“角色扮演”一类的游戏,因此教师可通过这类游戏方式来带领小学生进入课本中的情景,体会课本中角色的心情、想法。且由于“角色扮演”的游戏通常需要多人协同合作,因此教师可选择让小学生及其家长来共同完成课本上的情景。如在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司马光》中,教师通过让小学生及其家长分别扮演司马光、落水小孩、其他小孩、赶来救助的成年人等,让他们共同演绎事情的发生经过,并体会司马光的思维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增强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还可提高其思维能力。

3结语

把游戏环节融入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生沟通、思考、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其中亲子游戏也是一种重要的环节,不仅可增加小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情况,还可通过游戏过程让其获取新的知识,推动小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参考文献:

[1]贺春珍,谭桂云.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探讨[J].东方教育,2015,(10):174-175.

[2]刘玉宝.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34):85-86.

作者:孙玺华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话价值分析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开展对话教学活动,通过鼓励学生与教师良好的沟通交流,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培养,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育教学的价值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对话价值

一、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育教学的价值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话教学适用于讲解难以直接传递的知识。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来说,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加工、处理、转化等工序传递给学生后,通常情况下,不同学生在获得感受、产生感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不尽相同,而借助对话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教师不断的追问引导下逐渐产生接近真理的感悟,取得更为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与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以及中国孔子提出的“不愤不起,不悱不发”具有相同的原理[1]。所以,在隐性、间接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与学生进行对话,既凸显出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关系,也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思想上形成一种碰撞和交流,最终实现师生在认知层面上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小学语文对话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1.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对话氛围和环境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平等对话氛围和环境的营造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平等对话关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和谐、自由对话氛围中实施良好的沟通、交流,才能促使对话交流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凸显,进而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对于语文课堂而言,在应用对话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保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话教学中,与学生进行良好、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使其情绪得到渲染,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进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2]。

2.探究摸索多元化的师生对话形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对话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为学生创设优越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具备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自身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均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话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当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对话形式,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培养,并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在探索多元化对话形式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重视对话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着重加强对学生自主活动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充分保证学生对话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尝试组织开展小组对话、组间代表对话等活动,提升学生对对话活动的参与度。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可知,在小组对话合作中,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母亲和父亲对巴迪创作的诗给出了不同的评价,到底哪个是正确的评价呢?”对于这个问题,在小组对话交流中,有些学生认为父亲的评价和母亲的评价都没有错,只是二者评价的角度不同,母亲的评价更具感性,而父亲的评价更加理性。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父亲的评价和母亲的评价均存在片面性,若是从严格的角度来看,二者的评价都是错误的。教师应当对这些学生的想法给予重视和尊重,应当先给予肯定,鼓励其运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然后让其谈一谈具体的想法和理由,充分锻炼学生的辩证性思维[3]。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在对话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其他思维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在完成对话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3.加强并优化对话教育教学总结和评价

语文对话教学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引导学生向着更深层次的方向拓展,只有学生基于对话不断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才能够促使对话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提炼和升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把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参与对话教学活动实施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基于对话教学活动对自身学习行为加以规范,对学习方法实施适当调整,进而逐步增强其学习效果,促使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

三、结论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工作的开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优化对话教学的策略探索,通过合理应用对话教学改善当前教学现状,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逐步提升,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芳英.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1):362.

[2]徐艳.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相关问题浅谈[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9):48~48,39.

[3]向朕乔.构建小学语文对话情景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6):126~127.

作者:董丽英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东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备受人们关注,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教育水平。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建议

汉字,作为传递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产生、发展、流传,无不体现它的超时空、超地域、超方言的特性,并赋予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首先,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珍爱的语言。其次,语文教育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源远流长的学科。尽管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并没有单独为“语文”设科,但是它是被融入到了政、史、哲、经等教育中。最后,现代的语文教育是在古代语文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代语文教育分为集中识字、识字与思想以及知识教育、读写训练、深入的读写训练四个阶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新课改中的阶段目标相似。综上,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赋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的教学任务。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使用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五大程序。在教学过程大多是用描述法、叙述法进行教学,即使有所新变也是“换汤不换药”。这五大程序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固然有其优点,一方面,五大程序的运用是小学生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弱化艾宾浩斯曲线效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使用,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可使分心的小学生回归课堂。但是,长此以往,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2.知识教育远远超越情感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关注教学任务。重视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除了新课和训练,回到家中也是基础知识训练与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是对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的巩固与培养,十分缺乏学生主体真实的感受。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很少,除了少许在课后问题中的拓展训练,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后诸如:“读了《宿新市徐公店》,看了插图,我能编个小故事。你呢?”此类训练,在实际教学中这类问题往往也是被忽视的,学生只能获得少部分情感教育,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发展不平衡。

3.教学中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语文,是学习语言、组织话语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只有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才能够良好的与他人交流,并且学好每一学科。小学阶段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是综合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段。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口语交际能力,学生上台说话、讲故事的机会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则用于知识的掌握。

二、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加强教师自身教学技能培训与学习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主要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未根据教育的发展同步提高。因此,为改变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必须加强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的培训,开展多角度、多方位、多方法的多元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导入、板书、讲解、提问、授课这一套教学流程,并灵活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活泼生动。

2.充分认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针对知识教育远大于情感教育的教学问题,我们应正确理解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并将这一特点落实到实处。语文的工具性,在于它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言文字与言语作品本身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深远。换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掌握该阶段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通过文本语言、音频等途径进行情感教育,使两者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以求综合的语文素养的形成。

3.创设教学情境,创新课堂,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口语交际的能力其实更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课程的学习与交流必不可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除此之外,创新课堂,设置语文游戏活动,也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文课中设置一个“我爱讲故事”的语文活动,每两天一次,每次用5分钟的时间,由学生分享小故事,用此种方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总地来说,语文是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工具,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尤为重要。小学教育阶段又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则成为了重中之重,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育十分重要,但是又十分容易被忽视。因此,一方面,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加强教师自身教学技能培训,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对于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也要持续,这样才能真正地发展语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作者:栾华 单位: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七小学校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情感价值观念的建设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从语言基础、沟通交流、与学生接触时间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具备的优势分析,进而提出了借助诵读提高思想道德建设、结合主题班会开展教学工作的方法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最后从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及了解学生日常生活的三个方面讨论了语文教师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有效性

由于小学生本身具有较为活泼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夯实小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以促进小学生自身学习和身心的良好发展。在新课改侧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包括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在内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情感价值观念的建设和成长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而在小学的学习阶段中,将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工作相结合则不但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小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的有效性分析,进而对小学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以及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具备的优势分析

小学语文作为启蒙学科,对学生自身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目前,小学班主任不但要肩负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任务,更肩负思想道德教育任务。由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殊作用和性质使得语文教师担任小学班主任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积极因素。因此,目前大多数小学班主任都由语文教师担任。首先,小学语文教师担任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和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语言是搭建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而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由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师自身扎实的语言基础,能够通过较为灵活、委婉的方式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小学生性格往往较为活泼、缺乏耐心却又较为敏感。一旦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在语气和方式上没有把握好,极容易对学生起到刺激的作用。不仅如此,语文教师由于自身文字功底和语言能力较强,使得在开展思想教育以及沟通和交流时更容易有说服力。例如,个别小学生喜欢将粉笔作为玩具,并在班级内随处乱扔。面对这一情况,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通过向小学生讲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在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同时规范和引导学生的言行。其次,由小学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还可以保证有较多的时间与学生接触。在小学的课程设置上,语文课程的课时要明显多于其他课程。而由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就为教师创造了较多的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基本上在每一个班级中总会有或者性格较为孤僻、或者喜欢搞恶作剧的学生。通过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就保证了班主任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上述学生予以更多的关注,进而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小学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还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涵盖了较多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的文章。通过由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而这也恰恰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结合的有效措施讨论

(一)借助课文诵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人的思想道德往往是建立在小时候生活、学习和娱乐的环境这一基础上的。这就决定着小学时期往往是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建立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就充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开设思想道德课程以外,还可以通过对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进行背诵的方式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对课文的背诵,不但可以夯实学生自身语言基础,更能够使其认识到文章中所体现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性,进而在自身的学习和背诵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或朗诵其中的经典文章,进而使得小学生在背诵、朗诵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所展现的父爱如山的深沉和含蓄。同时,在诵读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所读文章段落以及自身体会对“父爱的表现”展开讨论。通过这一教学形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更能够促进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结合主题班会开展教学工作

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较为强烈的表现欲、学习欲以及好奇心。作为班主任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进而利用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目前,大多数班级都会在周一或者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开设主题班会,进而达到为小学生创造展示自我、促进小学生积极学习的目的。尤其是通过主题班会的这一较为新颖的教学形式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由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则可以通过开展古诗词朗诵、成语接龙等形式的主题班会,进而为小学语文的学习和教学工作提供促进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对班主任管理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通过分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优势。同时,更能体会到作为一名小组成员在参与到小组之间竞争中的责任感、荣誉感。而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中更多的将重点倾向于理论,学生在实际的理解上往往存在困难。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班主任讲授的互帮互助、相互友爱的实际意义,进而促进班主任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上文已经提及在小学语文课本之中包含了较多的经典文章。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孔融让梨》《愚公移山》以及《司马光砸缸》等经典文章。而这类文章中大多体现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以及待人接物的正确方法。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面向学生讲授这类文章的过程中逐渐引到学生认识并学习尊老爱幼、相互谦让、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尤其是在班主任面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引用上述文章内容作为例子,进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三)借助语文教学有助于了解学生日常生活

语文的学习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包含了阅读、朗诵、书写等内容。而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朗诵以及书写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日常的生活情况以及内心思想变化波动情况。尤其是语文作业当中包括的日记和周记,更保证了语文教师可以走进学生内心、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而这也正是作为班主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只有真正掌握学生思想变化波动情况、走进学生内心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因此,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还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常晓蓉.以德育教育为基础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学周刊,2015.

[2]田淑玉,刘伟.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五心”[J].中学课程辅导,2015.

[3]曹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读写与杂志,2014.

[4]王玲.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金耳环分析[J].吉林教育,2015.

[5]李非.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2016.

[6]陈勋.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J].好家长,2016.

作者:李志伟 刘哲理 裴洪强 单位:山东平邑临涧镇中心校

第六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分析

摘要:在家长与老师越来越注重分数和成绩的时代,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出现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对学生施加的成绩压力是否正确,是否应该改善教学过程中的死板教学。情感教育相对其他专业性的教育,要更人格化。相对现在社会来说,情感教育是道德问题,所以与技术、经济等问题相比,情感教育要更为重要。讲述了在小学语文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时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对于学生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开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去指导学生,可以给学生未来的道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常听人说:“要想成才,必先成人。”这里的“成人”指的是学生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小学语文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和其他课程教育大同小异,在教师心里学生只需要把知识死记硬背,然后拿到好成绩好分数是最重要的。当学生对语文学习表现出抗拒时,教师就会恨铁不成钢,导致和学生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的临界点,彼此双方开始互相不满。在这种时候,对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就是应付老师,应付学校,所以也学不到什么知识。这就是教师忽视并缺少情感教育的体现。情感教育又称为人格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情感教育的含义是指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有意识的以积极的情感去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得到积极的反应。

(二)小学语文和情感教育

学习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叙述能力。所以语文教学里实施情感教学是极有必要的。前苏联学家赞可夫在《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中写到:“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变得高度有效。”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是师生关系融洽的一剂良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以及对他学业的负责,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信性提高,在结果上成绩提高。那假设说,教师不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一味的严厉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要求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这样得到的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反抗心理越来越严重,甚至拒绝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在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和情感教育之间的联系之后,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心理状况,在学生出现问题或是阻碍时给与指导。

二、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是人类都具备的特有的心理现象。曾经有调查显示,低年级学生对学习带有一种情感性,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去学习一个学科,而不是因为一个学科重要而去学习。这就是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而没有情感理智,并由于年龄低使得在思想上情绪支配理智去学习的学生为多数。这就体现了为什么在小学语文中要实施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理性认知和情感因素的结合,它不仅对学生具有熏陶作用,还是人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在学习中都处于模仿阶段,所以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情感价值观,注意细节,才能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道德品质、完善人格。在语文教育中,文学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经历,学生在文章里学习了高尚的品格和精神。

三、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

(一)营造情感教学课堂氛围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在实际中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情感教育能使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在课下准备的时候,把自己带入到课文内容的主人翁角色中以便于体验主人翁的思想情感,这样在情感上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分析和解析,为了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学到文章中高尚的道德品质,在课堂教学上,可以让他们对课文进行角色饰演,揣摩作者的写作情感。经过对学生的调查,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愉快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时,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主动求知,教师的教学情绪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假设在课堂上教师心情愉悦的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会因为感受到教师的心情愉悦而变得轻松,反之,如果课堂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就非常严肃,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严肃而小心翼翼害怕被责骂,在心理上就不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二)在朗读中增强情感

小学语文在教学时应提倡不断阅读并诵读,课堂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模仿文章主人的语气,教师再从学生的语气上判断学生对人物理解的对错。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不仅仅能让小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品德上的定位、思想上好的改变。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要提高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实践去理解课文。举个例子,小学课本中有篇关于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了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住在老乡家里,当知道村子里喝水要去很远的地方挑,就决定带领战士们挖一口井,人民群众知道要亲自挖井的时候,拿来了锄头铁锹,和、红军战士一起挖井,因为人多力量大,所以不到一天,就完成了。革命成功后,村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井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以表示对的想念和感激。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大声诵读,再配上和抗战有关的红色歌曲,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对的爱戴和赞扬。

(三)注重师生交流

在语文教学上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思想感情变化,在课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学生心理变化,转变自己的角色,从教师变成能和小学生交流的朋友或者是能让学生倾诉并给与正确意见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参与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要更多的帮助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指导学生找到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最好最优秀的学习服务。在小学语文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还不成熟,学生用情感支配自己的学习,因此,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和睦极其重要。学生会自主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并主动的向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在小学语文中结合情感教育?“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叶圣陶先生说的这句话就是原因。不仅是教师在教学课文的时候要结合情感教育,教师本人在教学中还要带有积极的情感。

四、结语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思想和内涵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的本质决定的。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结合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实行的。语文作为综合性学科,对小学生的未来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充满情怀和真诚,要动之以情,要把它真正地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关素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析[J].学周刊,2016,(02):74.

[2]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32):96-97.

[3]尚景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111+107.

[4]陈小娥.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22.

[5]杨孝武.浅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15,(13):199.

[6]孙静.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4,(36):199.

作者:刘继芝 单位:临沂光耀实验学校

第七篇: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目标设计,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依据,且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考虑教学重难点,注重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目标设计。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用语含混不清、无法把握,侧重某一维度,缺乏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忽视学生课堂参与的有限性等问题。小学童话教学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需要对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用词精准,整合三维目标,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体现童话特点。

关键词:小学童话;教学目标设计;用语定位;整合目标;认知特点

一、目标设计的内涵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同时渗透新课改课程目标的理念,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注重语文教学中生成性目标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语文教学目标还应该具备相应的灵活性,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成长,还要满足学生主观的需求。”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时,在认识语文教学目标概念的基础上,还需考虑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以及定向与变向、详细与简略的问题。依照新课标所述:“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一理念进行目标的设计。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用语含混不清,无法把握

教师们设计出与童话内容相应的教学目标之后,还必须用适当的语言将其陈述出来,在童话教学实践中,很多一线教师表示在用语方面存在着以下三种问题:其一,定位不准。三维目标本质上是教师为学生制定的在童话学习过程中预期的结果,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会学到什么和怎么样去学。许多教师的教学目标没有从学生角度进行设置,而是从施教者的角度进行陈述的。例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若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浓厚的写作兴趣”作为本篇童话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续写这则童话。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浓厚的写作兴趣”这些要求都是对教师教学的规定,反映出的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和结果,是用来引导教师应该如何施教的,并没有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目标定位,会导致所陈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本质背道而驰。其二,要求不明。从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来看,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设,应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出详尽要求,体现的是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应明确规定学生学习童话的内容以及形式,使教师能够明确地开展教学活动。有些教学目标对小学生学习童话的要求规定得很笼统、很空洞,例如《小壁虎借尾巴》这则常识性童话故事,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了解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的特点等相关科学常识”,再如《小松鼠找花生》这则童话故事,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其中的“了解”、“懂得”这类词汇,对小学生要求的弹性很大,没能明确地指出学生达到的目标程度,学生对小动物尾巴的用处了解到什么程度,对课文内容理解到什么程度,在生活中,学生是否真正地接近大自然,知道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这一事实。诸如上述词汇并不能准确判断学生是否达到预设的目标。教师只是主观地评判学生的学习结果,无法进行客观的测量,更谈不上充分体现和发挥三维目标的价值与作用了。教师的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应尽量用“朗读、背诵、指出、默写、说出、详述、选择、合并、划分、使用、应用、运用、叙述、阐述、描绘、说明、介绍、塑造、表明”等行为动词,这些词语更具有可测量性和观察性。其三,层次不清。作为语文学习的五个部分: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各个层次的技能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区别。预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以便教学能够按照预定步骤实施,也便于对不同起点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在教学实际中,许多语文教师对三维目标中这五部分所蕴含的概念和在理论和实践层次上的要求都是十分模糊的。例如有些童话的教学目标规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童话文体知识”、“学习童话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等,上述教学目标没有对学生记忆程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如何运用知识进行五大部分的学习做以明确表述。而是讲的非常抽象和含蓄,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观测性。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以三维目标为依托,模糊不清的用语会让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失去明确的参照标准。例如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常见措辞:“体会”、“认识”、“感受”、“培养”等这类笼统、语义宽泛的词语,就会为教师的教学分析带来困扰。例如有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写法”,这类目标没有清晰地规定让学生知道这是什么写法,还是让学生学会用这种写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很明显,前者和后者对学生要求的程度不同,前者属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只要熟读童话,大致了解写法便可;而后者则属于过程和方法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此种写法的能力。

2.侧重某一维度,缺乏对“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既应该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又应该符合教材的特点、学情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情景化和具体化体现。这要求语文教师从教师、学生和童话题材三方面全面谋划,不仅要制定以学生感知为基础的认知与能力目标,还要制定以能力训练为主导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时还应制定学生的内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把三方面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但就目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设计而言,教师们在制定目标时往往侧重某一维度,缺乏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导致制定的教学目标“残缺不全”。“三维目标”不是三块,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当中。只不过知识与能力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难以量化的。这就更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维”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三维目标”时,需要将其整合。如《一路花香》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词,会为生字组词。2、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能够自主学习课文,通过小组讨论,提升交流能力,抒发个人的感受。4、了解挑水工巧妙地用破水罐浇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一路花香》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点目标制定的具有整体性,不是零散的三块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掌握10个生字并组词,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能够很好地将知识贯穿在学习过程中。在过程和方法上,要求学生学习要自主,与同学合作交流,抒发感受,这不仅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忽视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目标制定的影响,把教参和教学大纲上的教学要求直接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其教学目标的制定并没有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思考如何设计三维目标。教师应思考学生不会哪些知识,从这些不会的方面入手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有更大的提升。“过程与方法目标”更能体现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当前教师更多的是按照教学设计的步骤来进行,很少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输学生接受来进行,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没氛围。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达不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许多学生对某种观点明明不赞成,但是因为其他人的观点得到了广泛欢迎,他们就选择沉默。客观地讲,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杜绝这种从众的心理产生。努力营造“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而不是“一家独言”。

三、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

1.定位准确,用词精准

教学目标针对的主体应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行动者、作用者,反过来学习活动也是学生的主体活动。许书明也提出:“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自身的行为。”所以教学目标针对的主体应定位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教师身上。教学目标中词语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例如:《荷叶圆圆》这篇童话故事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生字词障碍,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优美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生词的含义,积累文中词语。在阅读童话时,注重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享受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上述教学目标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如“感知、理解、培养”等并不具体,测量性也不高,无法体现出教学预设的标准。由此可见,精确的用词可以检测这堂课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若想实现这种价值追求,教师要主动寻找、利用那些来自学生的有价值的争议,作为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地整合三维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强调童话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经历和课堂体验,强调知情意的统一。教师将整合了的三维目标作为童话教学过程的核心,并渗透到童话教学内容中。这不仅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智力的目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相互统一、相互交融的,不能割裂来看。因此,在童话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三维目标”的表述要有机融合。在具体的童话教学过程中,要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真正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小学生记忆、注意力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贫乏,水平有限,不会加工信息,抽象思维欠缺,只是机械地识记。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强,意义识记在不断发展,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2)小学生思维的发展童年期的小学生形成的是具体形象性思维,随着年纪的增长,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进而逐渐取代具体形象性思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设计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对儿童的思维的发展具有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等,从而使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迅速发展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小学童话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依照小学生天真、好奇、活泼、爱动、直率、自然的性格特点进行设计,激发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童话的兴趣,注重小学生在童话世界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的发展,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

4.体现童话特点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体现童话特点。首先,要体现童话的艺术幻想特点,教会学生辨析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可将教学目标设计为:感受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合理想象,体会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贫苦儿童悲惨的境遇,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其次,要体现童话的拟人、夸张、象征特点。童话经常把动植物人格化,例如《小壁虎借尾巴》这则童话,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了之后,觉得“没有尾巴多难看”,是人的情感,它去借尾巴时,话语谦虚有礼貌,是人的行为。再如《丑小鸭》,丑小鸭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我们愿意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事情发生,原本丑的变美了,证实了“人不可貌像”这一道理。可以说童话的这种幻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最后,要体现童话的故事情节。如《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借”,小壁虎每次“借”的地点和对象均不同,童话中自然要介绍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熟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作者:刘婷婷 单位:渤海大学

第八篇:中国情景中翻转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应用优势及如何中国情境下设计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冀以对今后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启示性作用。

关键词:中国情景;小学语文;翻转课堂

近年来,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管理者和众多一线教师重点研究问题之一。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把知识的传递和内化分开颠倒进行,将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因此在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最早在2000年由美国化学老师萨尔曼.汗提出,目前在中国翻转课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而且研究问题更多的集中在大学理工科类专业,对于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研究十分少见,因此本文将探索如何在中国情境中更好的翻转小学语文课堂,使之更有效的帮助中国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1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上课前利用互联网在家观看老师提前录制好的课程重难点“微课”视频,并完成练习;教师在课前利用微课、在线互动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其学习情况调整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学习;课上教师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订正作业。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依然以这种模式为主。课前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老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完成相应练习,并记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课后,老师则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调整下一步课堂教学内容,而学生根据自身课堂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设定自身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若未完全掌握课堂内容,也可在家通过互联网重新学习。

2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应用的优势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学习主要由学生在家完成,课堂成了互动的场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包括组织活动、疑惑解答、知识运用等。和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可以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稳步提升学习成效,并减轻其学习负担。郭华(2015)实验显示,翻转课堂教学对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效果显著。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一代”的小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和其他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保证。虽然年龄因素导致自控能力较弱,但是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在学习兴趣得到提升的情况下,学生自主投入学习的意识也得到明显提升。高鹏飞(2015)实验显示,翻转课堂对于大部分良好和尚努力的学生影响较大。良好组的学生反馈翻转课堂使其课前自学环节更加牢固,课堂学习也更容易进入状态。而尚努力组的学生也表示,在课前自学环节自己可以反复观看微课直到弄懂,在没有老师家长催促下学习,自信心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在课堂教学环境,也开始勇敢提出问题表达自己观点。

3中国情境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

固然翻转课堂可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但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设计既要充分考虑到其自身学科特点也要兼顾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及生理特征,从而使课堂设计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3.1时间控制及内容安排

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制作符合中国小学生特点的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的质量是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视频时间不宜过长,5-15分钟为宜。而且为了让学生将知识学透,每个视频所包含的课程内容不宜过多,最好每个视频只针对一个重点或难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并可以用此造句,因此语文教师在录制视频的时候,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比如在制作巴金先生《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视频时,会包含很多新词:灿烂、缝隙等,教师可以辅以相应图片刺激学生的大脑记忆。

3.2教学活动设置

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规划教学活动,使其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但是小学阶段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在视频制作过程中设定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课堂情景。比如在制作《小壁虎借尾巴》课文视频时,教师可在视频开头给学生设立谜题: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聂进飞)。之后给予其5-10秒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下面内容的学习。之后可展示出壁虎图片及相应课文内容。通过这个谜语,学生已经对壁虎的外貌、习性特征等进步掌握。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可以保证视频内容的连贯性,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

3.3课后监管及反馈收集

小学语文教师要严格把控并及时收集微课预习效果反馈。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而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尚小,且当前中国小学生对父母依赖程度很高,因此不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教师要主动及时和父母沟通,即帮助父母达到亲子效果,也可更好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教师还可通过网上在线交流或者通过的同步练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掌握其学习进度和程度。此外,除了对时间、内容、活动、课后反馈进行精心安排,教师还要有过硬的视频录制、剪辑的能力,从而使视频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更有效的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稳步提升学习成效,并减轻其学习负担。但在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中国情境和学科特点,课程设计要兼顾时间、内容、活动、课后反馈等多重因素,从而最大化提升教学效果。今后可以从实践角度论证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中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郭鹏飞.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11-13.

[2]郭华.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7):20-21.

[3]聂进飞.探讨翻转课堂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都市家教周刊,2016(8):98-99.

作者:王春玲 单位: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官屯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第九篇:以生为本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摘要: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生为本,指的就是以生本理念为基础,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以生为本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出发,探讨提出若干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助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生为本;高效课堂

经过新课改的多年推行,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新课改在带来可喜变化的同时促使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怎样打造高效课堂。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教学效率低下,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就应坚持以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一、以生为本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生本教育理论,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拥有探索性,能让小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学习伙伴、学习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下自我学习、整合新知识,而非在教师的设计中亦步亦趋地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对身心发展极快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无法以一时的成败来论英雄,需要教师做到以生为本,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坚持关心每一名学生,使课堂面向每一个个体,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小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基本保障。

(三)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生为本,强调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所以教师往往不会轻易给出任务,而要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实践等方式自主学习、推理、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该过程得到正确的结论,使学生的新旧知识混为一体,巩固知识,学生不仅锻炼和提升了语文学习能力,还发展了语文素养,课堂也因此变得高效。

二、坚持以生为本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灵活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应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保持灵活多样,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致力于通过书刊、网络、影视、展览会、参观活动等多种渠道组织一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将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学习语文知识的自觉性唤醒,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落花生》时,就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做一个像花生那样的人;反方:做一个像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在这灵活的课堂教学和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之下,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各自的观点,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他们在问中答、在答中反问,不仅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大胆联想,想到小石头、火柴、煤,进而想到社会中的边疆守卫战士、人造卫星研制专家、陪练员等,让学生明白做人应像花生那样,对自己的功劳绝不大肆炫耀,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如此一来,不仅课堂气氛越来越愉悦,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烈,自觉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知识,在拓展思维与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帮助教师成功打造高效课堂。

(二)巧用教材,课堂教学凸显以生为本

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务必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做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者、高效利用者。具体而言,教师要巧用教材,挖掘其中的亮点,为学生合理设置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凸显课堂教学的以生为本,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惊弓之鸟》时,就可巧用教材设置悬念:同学们,大家是否见过在天空飞翔的大雁?如果远处慢慢飞过来一只大雁,你会选择用什么方法打下它?教师的问题一出,课堂顿时像炸开的锅,学生们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学生说用枪打,有的学生说用弓箭射,有的学生说用弹弓打等等。教师对爱动脑筋的学生予以表扬,同时导入课文: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在古代有一名射箭能手,名叫更赢,他没有用弓箭将大雁射下,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得大雁掉在了地上。学生纷纷表示疑惑,急于知道原因,于是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们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因此,教师乐于关注学习,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善于跟学生一起学习语文知识,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形成高效课堂。

(三)联系生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大纲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实践教学,且新课改也提出语文教学要体现综合性,所以教师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应坚持以生为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有机联系语文课堂与实际生活,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亲切感,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语文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将现实生活变成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参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学生并非带着空空的大脑到学校学习,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阅历,而这些则是小学生有效、高效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是异常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以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生活事物作为参照,激励小学生自主学习,化解课堂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猫》时,由于猫是学生生活中很常见的动物,所以教师没有选择直接为学生分析文本,而是引导他们回忆一下自己头脑里的猫的形象。该话题成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踊跃发言,从各个角度阐述猫在自己大脑里留下的印象,从各方面描述猫的秉性、特征等。在发言的同时学生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较全面地了解、把握猫的特点,教师再以此为基础讲解课文,学生则带着自己的描述学习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猫。有了现实生活的良好参照,学生在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时变得更加容易,学习效果良好。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回归生活,把学生变成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实践能力。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之后,就可引导学生参照该篇课文,以“我心中神圣的家乡”为主题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自主调查,收集各方资料,细致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动物、植物、山川等。该活动不仅促使小学生将课文作为习作例文加以内化,形成独特的写作素材,还帮助学生通过调查自己的家乡而培养、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使学习真正服务于生活。如此,学生深刻体会学习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学会通过生活更轻松、更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学以致用,对教师高效课堂的打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

三、结语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要坚持以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站在新课改的前沿,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思考,将每一堂语文课都变成师生的互动学习,从而打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廖琢佳.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5,(03):65.

[2]贺国流.分析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最佳途径[J].学周刊,2015,(32):89.

[3]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232-233.

作者:高伟 单位:山东省临沂第四实验小学

第十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摘要:教育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革,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适应时展的需求。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方法;改革

新课改是最近几年教育部推出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施的新的教学改革,不仅是教材及教学内容在不断进行更新和变革中,同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事实证明,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能够持续不断的推动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一、开拓学生阅读空间,有利于创建高效课堂

创造性使用教材,合理增加教材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有利于创建高效课堂。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则不但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以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可以加强其他学科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第一次遇到学习对象时,通常都会具备较高的阅读兴趣,只需利用较短的时间就能掌握文章的中心脉络,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设置教学时间,要为学生完成阅读任务预留充足的课堂时间,还需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进行阅读,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以帮助学生增加阅读空间,做到上述这些在创建高效课堂中则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朗读训练与指导创新研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平时的诵读评价,要引导学生多参加诵读活动。利用诵读积累知识发展语感,增加自己的情感体验。”怎样才能做好平时的诵读评价呢?因为学生还不能读懂全部字,所以老师一定要做好范读和教读。笔者认为,学生要做到四到,也就是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做到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后,可以指定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哪里读错了字音,哪里多读了一个字或少读了一个字等,可以举办小组比赛读,看哪一组的学生读的最好,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调动学生们听的积极性。利用“小老师”教读也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不但可以解放老师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督促学生们做到“四到”,而且也可以随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推选学生当“小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都认为,老师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如果能够当上“小老师”,则一定是件非常光荣的事,因此学生们都会为此付出努力。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水平,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认识水平与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在设计训练要求时也不应相同,重点也需不同。如果只考察训练手段,在小学全部年级当中都应该将读作为训练的重点,要求教师做好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工作,有效的朗读指导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只要学生读的作品多,就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可以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一定的重视朗读训练。

三、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生年龄还小,还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也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要让小学生全天候集中精神学习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心理特点,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在适当地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是倒U型,因此教师要准确运用学生的最高兴奋点,一旦遇有学生注意力下降情况时要及时给予引导。如在一个新学期开始时,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游玩,肯定会有很多新鲜事想讲给同学听,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放开手脚讲出自己在假期中的所见所闻,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讲解时,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我们的假期生活已经结束了,现在还能继续放假吗?还是应该进入一个新学期的学习呢?在老师的及时提醒下,很多学生都会意识到假期已经过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期,应该集中精神好好学习。

四、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师在创造课堂教学气氛时还需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这是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如果教师一味讲解语文知识,那么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运用一些趣味性的语言则可以创建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可以利用多媒体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也可以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课堂上表演,创建情景教学,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还需准确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或鼓励,语文学习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讲解景色描写的课文时,可以结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场景,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融合到一起,学生则能迅速掌握事物的具体特点,提高写作水平。只有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创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五、联系实际情景,开展情景教学语文知识取自于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保证语文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将课文中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们就能根据自己平时的感受学习,增加情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还需发挥艺术性与设计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语文活动中,才能在小学语文学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的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一个学习场所,而且还需在学习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才能不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应用生活中的各种小物品,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较大的作用,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将生活与学习结合在一起,同时利用语文课上掌握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六、允许学生展示自己开展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学习活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要为学生展示自己创造各种机会,如各种比赛、表演、展示等,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电视中的游戏,举办“语文知识比赛”,鼓励学生在朗读、写作、书法等方面展现自己的才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归纳知识、发现规律、探究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效果,教师要在其中发挥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的作用。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语文活动中,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发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雪.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读天下,2016,(24).

[2]孙海亮.结合小学语文学科实施勤俭节约教育之我见[J].知音励志,2016,(19).

[3]程莉.注重策略,让小学语文自学之花绽放[J].内蒙古教育,2016,(02).

[4]刘洋.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读与写,2016,(02).

作者:刘善玉 单位:临沂市汪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