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音乐电台论文范文

音乐电台论文全文(5篇)

音乐电台论文

第1篇:音乐电台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期刊;研究方法;《广播歌选》

对音乐期刊的研究是我国音乐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广播歌选》作为一种曲谱类的音乐刊物,主要是刊登各种类型题裁的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期刊,无论是内容还是思想其都是运用方法论来阐述与解决问题,方法论是一切期刊研究的最根本所在。本文以探究音乐期刊的研究方法为重点对其方法进行论述,首先要明确方法论与研究方法的关系:方法论是对所有具体方法进行抽象性概括的结论,对所有具体方法都有指导意义,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征。目前,我国的音乐期刊研究正像其期刊本身的转变一样,处在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期,然而对于音乐史学这个研究方向而言,方法论运用不当就会使论文变成记叙文,使文章内容成为史料的堆积,有叙述却无论点,使文章毫无新意,更不具有学术性,这就需要研究者在特定的期刊语境和社会环境中,以特有的方式方法来揭示期刊本体的活动轨迹及期刊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一、音乐期刊研究的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一般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方法,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自然界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在音乐期刊研究中,这是一切科学方法的基础。研究者对期刊的整理与思考的过程就是世界观和认识观所形成的过程,从中寻求每个人受益的研究方法,就是所有理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通过对《广播歌选》期刊的整理后发现,哲学方法的作用体现在对期刊的总体把握、作者对研究方法的总结以及提出认识不同的世界、事物和人、对所做工作的价值研究及其他相互关连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方法是渗透性、全局性的。

二、音乐期刊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

一般科学方法是期刊研究方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学习,从中相互吸收和借鉴,加之对《广播歌选》的研读,认为一般科学方法在音乐期刊研究中的作用是对逻辑上的整理与体现该学科的自身特点上,主要有逻辑学的方法、文献学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音乐学的方法等。

(一)逻辑学的方法即归纳与演绎法。作为两种主要逻辑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推出的一般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的个别结论。换言之,归纳是指从事实中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指从一般性概念、原理引出的个别结论,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作者在研究《广播歌选》期刊时,首先对每年刊载的歌曲和文章数量进行归纳,从中得出期刊所刊登的内容大多都与当时的时事政治相关联。如在总第38期中刊登的歌曲“莫斯科去吧,夜莺”,就是为了迎接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的到来,表现了幸福的集体壮员们对领袖斯大林同志的崇敬和亲切之情的歌曲;在总第39期中,为庆祝“中苏友好月”的到来,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号召全国人民歌唱《中苏友好歌》《东方红》《斯大林颂》《全世界人民心一条》等中苏友好歌曲。演绎法则多用于在论证音乐期刊的某一定理和原则,如对《广播歌选》期刊工作研究的原则等。

(二)艺术文献学的方法艺术文献学是艺术学和文献学的交叉和分支学科,属于文献学的范畴,是艺术学研究的基础。艺术文献学研究不同于一般文献学,是从艺术文献的一般文献属性出发,结合艺术文献本身特点和艺术学研究需要,把艺术学、文献学、文物学、图书馆学、信息技术等结合起来进行的重新定位。在确定对《广播歌选》进行研究之前,作者首先开始着手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和文章,如王亦高编著的《在时间中聆听:作为符号而传播的音乐》、郭大钧主编的《中国当代史(第4版)》、曾随今编著的《音乐传播学》、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晓晴的学位论文《<音乐爱好者>杂志研究》等大量文献,通过这些有关音乐的、有关政治的还有其他类型的文献阅读,不仅使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更加丰富,其更大的意义是使我们的研究、思考范围可以更宽阔,从不同类型的文献中获得灵感,使自己的研究不再片面。

(三)系统论的方法系统论(SystemThinking)是以系统的统一观、整体观和协调观为核心的科学认识理论和理性思维方法。从系统观点出发,抓住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综合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处理问题的方法。作者在研究《广播歌选》期刊时,首先将期刊的大致历程与大致板块进行系统梳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出版的《广播歌选》节目最早起源于1949年5月27日的上海解放日,1959年1月与全国音协上海分会编辑的《创作歌选》合并,改名为《上海歌声》月刊。九年多的时间里,《广播歌选》共出刊112期,发表的内容密切结合当时政治运动,有反映人民生活、劳动和斗争的群众歌曲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歌曲;有关于“读谱法”“作曲法”“唱歌法”“指挥法”和“歌曲处理”等通俗的群众音乐知识讲座等内容;其栏目板块以歌曲、歌曲介绍和经验理论为主,还有读者来函、封面/封底照片介绍和音乐信箱等板块。

(四)音乐学的方法音乐学的方法是一种对音乐作品解读的方式,涉及很多音乐创作中的技法,严格来说是不属于音乐学理论的,但是由于人们习惯地将它用于作曲与表演中,因此也被当作一种音乐学方法,在音乐学习中有着一定的地位。作者在《广播歌选》期刊研究中,因为歌曲所占比例很重,所以对歌曲的分类与研究是其重中之重,通过音乐学的方法并结合音乐学理论,对所刊登歌曲的创作技法和曲式进行总体分析,总结出更具有学术性与价值性的文字。

三、音乐期刊研究的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指在音乐期刊研究工作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与手段,从对期刊工作的研究过程进行探索与总结,从而创造新的发现与成果。作者在《广播歌选》期刊的研究中运用了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使其研究能够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生态,进而达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内容分析方法,主要分析文本内容的特征,包括潜在或隐含的信息。音乐期刊作为一种信息载体,要想知道文本内容中的真正含义就必须从文本出发,精读文本,细致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在对《广播歌选》总第16期至总第112期共97期的文本内容分析发现,歌曲数量占绝大部分板块,除极少部分外每本刊物还附有歌曲介绍,对所刊登歌曲的背景和内容做详细讲解,歌曲以创作歌曲、儿童歌曲、苏联歌曲为主,还有电影歌曲、翻译歌曲、工农歌曲、其他国家歌曲等;在经验理论方面,以屠咸若、司徒汉、姚牧三位作者为主,内容也都是普及类知识,如《怎样读简谱》《使用唱歌法》《怎样处理延长音》等。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研究分析,不难发现这是一种教人们唱歌的期刊,类似音乐教材,通过文本分析法也可对音乐期刊的栏目风格、栏目的可续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

(二)定量、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就是指分析一个研究对象所包含成分的数量关系或所具备性质间的数量关系,也可对几个对象的某些性质、特征、相互关系从数量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用数量加以描述。而定性分析更趋向于运用访问、观察和文献法收集资料,并依据主观的理解进行研究。任何问题和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因此,我们在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时,质和量这两个方面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确定事物量和质的关系得出数据,给读者以更直观的认识。在《广播歌选》研究中,定性定量分析就是对问题的范围和规模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对同一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平行式分析,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出科学、完整的结论。从这个表格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广播歌选》的板块设计方面,逻辑清晰,共12个板块;从对数据的统计上来看,歌曲占比很大,总第16期到总第112期共有歌曲1337首,歌曲介绍也逐年细致完善。

(三)载文法载文是指期刊在有规律的时段内所刊等的文章,是衡量音乐期刊信息的标准之一,并由此反映该期刊的信息输出和传播能力。作者所研究的《广播歌选》音乐期刊,以刊登歌曲词谱和教唱广大群众为主,期刊的文章占比远不及其他类型期刊,仅有的为数不多的文章学术性也不是很强,大多是普及类文章,以通俗易懂为主,大多都是教学型文章,如屠咸若连载的《怎样读简谱》一文。

(四)抽样分析法抽样分析是从总体的各个部分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资料,运用数据对总体进行分析。作者在研究《广播歌选》时,首先借助指导老师的帮助,从指导老师处借来其中几本期刊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查看,对期刊栏目的设置、语言风格和内容有了总体把握后,确定是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开始着手调查。抽样分析法的好处就是可以从单一看个体,避免徒劳无功。此外,针对音乐期刊研究的方法作者还想到引文法、比较法,比较法中还包括各音乐期刊之间的比较、中外音乐期刊的比较、报纸和期刊的比较等,但目前作者的研究还没有涉及这两类方法,在这里就不发表言论。

四、结语

第2篇:音乐电台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社会学;声乐教学;可行性;设想

一、音乐社会学视域下的声乐教学

(一)现今社会的音乐传播

在广阔无垠的时空领域,音乐的传播将人类生活装点的五彩缤纷,正是有了音乐传播才深化了人们的艺术思维。现今社会的音乐传播主要涉及以下五种形式。一是空气媒介传播。它具有透明性、模糊性、接力性等特点,是音乐最原始的传播形式,早期的音乐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因此透明性主要表现在可以直观准备的了解受传者的心理状态;模糊性主要表现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版本,直接导致音乐的模糊性;接力性表现在口传心授这种传播方式。二是乐谱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使得音乐创作更加清晰有序,巩固促进了传播活动的专门分工,使得模糊性的传播效果消失。乐谱的出现,让世界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更加畅通,为音乐传播架起桥梁,音乐传播再无限制。三是声音记录媒介传播。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的声音记录器,这一发明的诞生成功实现了人类对声音能量的管理;埃米尔•柏林纳1888年在费城富兰克林学院对留声机进行师范演讲,成为世界唱片史的起点。声音记录媒介可以让音乐本体完整的保存下来,让人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音乐的具体音响。四是广播电视媒介传播。新中国成立时期,无线电广播电台成为音乐主要传播媒介,广播歌曲对当时社会产生极大影响,音乐传播在当时具有导向性和引导性。之后电视也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媒介,比声音媒介传播更加有力。五是网络传播。网络为音乐传播扩大了空间范围,为音乐提供一个巨大的共享平台,突破了广播与电视传播的时间性。网络媒介可以让人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由自主的选择接受音乐,但是网络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具有自由性与盲目性,让音乐一点不受约束,什么类型的音乐都可以在网络媒介中传播,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因为有些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并不具备对音乐的辨别能力。

(二)高校声乐学科在社会地位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音乐生产结构主要涉及到四个环节:音乐创作生产、音乐传播生产、音乐表演生产、音乐伺服生产等,在音乐社会学视域下,这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社会音乐生产与高校声乐教学的关系是从属于音乐社会生产与音乐伺服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四个环节中,音乐伺服生产是其他三个环节的动力,其作用主要是培养人才,完善审美观念,具有音乐评、监督、研究等功用,只有明确了音乐伺服的任务与目标才能更好的为社会音乐生产服务,才能更及时的传输人才与智慧。

(三)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社会音乐的主要形式主要有:流行音乐、民通、美通、原生态民歌、音乐剧、曲艺、戏曲等形式。对于高校声乐教学而言,应当对现阶段的音乐形式做出准确的梳理和了解。高校声乐教学想要在未来得到发展,其趋势在横向要求上必须对多元化的声乐形式进行研究,在纵向要求上必须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要努力培养出都专多能的教育人才,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师资力量,高校可以拓宽教学曲目的范围,让专家学者的讲学或是授课成为常态,开设多元化的声乐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学习多元化风格的音乐作品,还可以举办多场风格各异的演唱比赛等。

二、多元化声乐形式进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可行性

(一)教学理念的多元化

人类的音乐教育模式在社会与时代的变迁中不断的发展,由简单的授课形式发展为系统的传授,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影响与制约。多元化声乐形式进入高校,在教学理念的多元化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文化的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文化多元化的方向是在保留现有的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外来的文化,使得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多元的发展,寻求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二是教育的多元化,现阶段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实现多元化,可满足不同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目标是向着社会的基本需求向前发展。三是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在高校声乐教育实践中,要密切关注社会音乐的发展现状,了解当前声乐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对于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要给予借鉴与融合,发展多元化声乐风格,提升高校声乐教育的社会适用性,推动社会音乐的良性发展,促进声乐教学的艺术性与学术性。

(二)教学方法的融合

教学方法的融合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科学的发声方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得到绝大多数的学者及专家的认同。声乐唱法主要有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等唱法,不论哪种唱法都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作指导。歌唱发声技巧主要是协调好呼吸、发声、共鸣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方法的统一与风格的多元化。原生态民歌的多元化风格,以生活为本源,没有经过美化,是原生态状态下的东西,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存在差异,由于的传播只限于小范围,因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演唱技巧不一样,使得演唱风格也不一样,当然歌曲的风格也不一样。流行音乐的多元化风格,当今流行音乐的发展,与民族、美声、原生态等风格有机融合在一起,将音乐作品演绎的淋漓尽致,如萨顶顶的《万物生》就是很好的代表作品。跨界声乐的多元化风格,如古典与流行的完美结合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跨界”组合凯尔特女生,她们的演唱就是探索多元化的音乐风格。

三、流行音乐进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具体设想

(一)音乐作品的借鉴与融合

对于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而言,大部分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在演唱的过程中一味的强调气息和声音,大大的忽视了演唱作品的内容表达,这就让音乐作品失去了灵魂,更多时候放弃了演唱作品意义的传达。流行音乐作品进入高校声乐教学中,取材与大众生活,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大众很容易接受,并且很大一部分音乐受到大众的喜爱。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演唱情感的培养,不能单单只强调声音和技巧,要深度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要以情代声。

(二)刍议流行音乐曲目进入高校声乐教学曲目

我们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采用流行音乐曲目是有要求的,首先这些曲目的内容要健康,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能违背我国的思想政策方针,要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三观,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不偏激,要宣扬人性和道德。其次这些曲目要旋律优美,音响效果要符合受众的心理和生理的规律,能引起共鸣,歌曲要具有较强的表现力。高校声乐教学曲目采用流行音乐教学要分级,学生在初级阶段可以选取短小并且旋律平稳的曲目,演唱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学生在中级阶段,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声区色彩的曲目来进行演唱,篇幅适中,演唱技术含量相对高些,并能正确运用歌唱方法。学生在高级阶段,可以选择偏度大的,音域跨度大,具有一定演唱难度的曲目,这些作品可以在情绪上变化较大,演唱时可以做到声区统一。

(三)上课形式的借鉴

教师授课的过程是教授与学习的双过程,上课形式的多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元化的课堂不仅增强教师的授课强度,还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力度,在流行音乐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独唱、对唱、重唱、乐队组合、自弹自唱等形式,要从原来单一的小课形式发展为小组课、集体课、大班课,这样有助于训练学生演唱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水平。上课形式多元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组合作品展示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组合,自由组合的同时可以加上舞蹈和器乐的学生。二是重唱训练课,通过双人课和小组课来实现,加强学生的和声训练,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声音控制能力、听觉能力。三是唱跳训练课,在授课时可以借鉴流行音乐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形体动作,丰富声乐演唱的表演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音乐电台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易云音乐;长尾理论;定位

一、“评论+歌单+动态”功能:让用户生产内容

根据长尾理论的法则之一———让顾客参与生产,“参与生产的人就是最关心生产的人,而且他们也最了解自己的需求”,网络给人们生产内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网易云音乐中,用户的需求便是通过评论来表达情感,获取别人的关注,功能定位为用户生产提供了平台。2017年4月,在杭州地铁站里关于网易云音乐精选的评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线上的内容生产运用到线下,这些乐评所流露出的听者的情感能够很容易地触碰地铁乘客的心灵,激发潜在用户的兴趣。用户听音乐时迸发的情绪促使他们有表达的需要,基于此,利用用户的情绪连接供给和需求,网易云音乐的乐评区以及歌单制作提供了生产的区域,于是就有了评论与歌单。手机移动终端作为生产工具,搭载网络技术的运用,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用户随着听音乐时迸发的情感随时点评和记录感受。一条评论引来其他互不相识的用户围观,通过评论能快速地了解别人,那些数目繁多的乐评就是由用户创造的,这也正是网易云音乐的一大功能特色。而歌单功能则是由用户对所听歌曲进行自主的归类整理,自创的歌单也可供其他用户参考,这需要靠用户自己去寻找满意的歌曲。通过这种方式为他人提供了便利,同时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在网易云音乐的平台上找到归属感。动态功能中的内容则是网友以有趣的视频、图片等方式分享一首音乐,也可根据话题内容,但都与音乐相关,均由用户进行转载或原创。用户参与到生产过程中也增加了用户之间的互动。

二、精准推荐功能:发挥“过滤器”作用

过滤器的主要作用在于一种转变:帮助人们沿着一条既舒适又符合个人品位的道路从已知世界(“大热门”)走向未知世界(“利基产品”)。网易云的精准推荐功能,相当于长尾理论的一个“过滤器”,热歌榜是大多数人相对而言喜欢的歌,但是却不能构成用户选择的全部,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用户有自己的听歌品位。因此,网易云音乐并没有停止对于音乐尾部市场的挖掘,它注重对于“利基产品”的投放。精准推荐功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算法技术,绘制出符合用户口味的音乐。每日推荐的歌曲中会有听过的歌曲也有从未听过的歌曲,对于用户来说,那些没有听过的歌曲更像是一次可能会有意外惊喜的探索之路。网易云音乐向用户推荐可能是存在于“长尾”的音乐,经推荐重焕生机,实现长尾价值。这里所说的精准推荐功能就相当于一个“过滤器”,滤掉的是用户不需要的,留下的则是用户所喜爱的音乐。媒体分析家文•克罗斯比在网上杂志《Corante》中有一句话:单个来看,消费者们并没有变,他们的兴趣一直是不尽相同的。变化的是他们使用媒体的习惯。他们只是在满足自己的特殊兴趣罢了。

三、年轻化用户群体:发挥用户传播效应

用户对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忠诚度后,就会与身边的人们分享,口耳相传。人们对广告和花钱做广告的机构已经不再那么信任,对个人的信心却呈上升之势,同类人相信同类人。自上而下的宣传正在失去效力,自下而上的传言正在赢得力量。如今已经不再是一味迎合那些处于头部的精英人士,而是将视角下移,转向年轻化的群体,打通了年轻群体就相当于打通了宣传的市场。一个人在使用了网易云音乐之后会觉得不错,于是推荐给同样爱听音乐的朋友。群体当中会出现意见领袖,对于其他成员的选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带动网易云音乐传播热度的提升。网易云音乐用户群体呈现出的年轻化趋向,可以从他们在音乐评论区的评论内容中看出来,这其中有记录与恋爱相关的文字,有为自己的考试加油鼓劲的,或是发表听歌感想的,于是处于同样年龄阶段的人,或是有着相仿生活经历、相仿兴趣的人,与发表评论的人进行交流,或是点赞,或是表达赞赏,或是发表不一样的观点,由此发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网易云音乐所具有的音乐社交特点使得他们敢于展示自己听音乐的感受与见解。在受到他人的肯定与期待后,会有更大的创作热情。网易云音乐同样也格外注重年轻群体,每年举办的网易云音乐全国校园歌手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年轻群体提供发光发热的机会。这样的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增强了用户黏性,聚拢了年轻群体,使他们有存在感。年轻群体如同长尾一般数量众多,对音乐的喜好与鉴赏层次也是不同的,譬如有人喜欢古风类的歌曲,而有人则痴迷于嘻哈的风格。从年轻人的喜好中可以挖掘出相适应的市场,并进行细分,因此网易云音乐的曲库繁多。他们在评论中会利用当下流行的因素,比如网络流行语等,创造一些有个性的评论内容,形成一种特有的标识,从而在“云村”中达到共同的默契,为网易云音乐制造特有的评论文化。

四、细分音乐市场:抓住用户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第4篇:音乐电台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人才的共性是强大的学习能力,既有的工作经验和学习积累只能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迅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习力的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这与高校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高校素质教育不再注重某一具体方面的技能发展,而是用更多元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人才。因此,作为高校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不管是在实践性还是在理论性方面都应该引起重视。而从教学模式的视角来看,高校的音乐教学实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模式概述

1.高校音乐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审美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文化。高校通过音乐课程的讲授来达到传达音乐文化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音乐文化的力量。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的音乐表演能力,掌握音乐基本理论、教学基本技能和一定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校音乐教学已经被纳入正规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但是其发展速度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比还比较落后,在校学生的音乐整体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具有一定风格的教学样式,遵循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实现某一特定教学目的服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结构、程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获得的,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基本的因素:其一是理论依据,也就是在教学模式的行为规范下,有一定的教学思想作理论基础;其二是教学目标,整个教学模式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整个核心;其三是操作的程序,即教学模式里的操作程序和顺序;其四是实现条件,教学模式发挥效力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因素,如师资、教材、教学设备、学生等;其五是教学评价,是对整个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教学评价为教学目标服务,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应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课程指向性,有可操作性,同时必须要具备完整性和稳定性。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有效桥梁。

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现状

1.教学模式

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大部分传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教学理念,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更是如此。艺术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在艺术氛围中提升审美能力,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很重要。而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不到位,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不到位,需要对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善。

2.教学师资

高校的教学师资是影响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是音乐教育模式里的五要素之首,其主要来源是高校的毕业生,具有高学历的音乐专业人才,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按照自己学习期间的经验进行,音乐专业人才的教学欠缺实际的音乐创作经验,在音乐作品的文化传达和底蕴体验方面存在缺失。另外,音乐教学作为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目的只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并不是为专业的音乐人才作培养,在音乐的专业教学上没有音乐类专业的教学要求高,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师资更应该在教学能力方面下工夫,提高课堂的音乐氛围塑造,从而更好地传递教学内容。

3.学生

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面向的是所有专业的学生,在校大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存在不牢的情况,音乐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乐理基础严重欠缺。高等教育之前的音乐教育虽然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出现在课程计划里,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实施时常常出现各种被主课替代的情况,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所以高等教育之前的音乐教育缺位造成了大学生普遍的音乐基础薄弱,对于艺术性强、内涵丰富的高雅音乐难以理解和喜欢,更多的只是对流行音乐的跟风追随。

高校音乐教育创新模式探索

1.普及——提高模式

普及——提高模式是基于普及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欣赏平均值的教学理论,在具体的模式实施中应该注重教学的平等性和开放性。普及——提高模式要求音乐教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创建一种能够让学生主动对音乐文化或歌词含义进行互动交流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通过重点激发部分学生的音乐热情来带动其他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兴趣,以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兴趣。该模式营造的是音乐大众氛围,让音乐成为学生群体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讨论话题,音乐教育时间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时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作辅助,诸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在课堂内欣赏APP上的古典音乐和优质的电台音乐,采用贴合学生群体的音乐教学方式将古典音乐和传统民族音乐带进大学生群体的听歌单,掀起一股全民共享潮。另外,高校音乐教师也可以通过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形式制作与音乐课程相关的音频节目进行课堂分享,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收听,能随时随地感受高校音乐课堂的音乐文化氛围。普及——提高模式适用于高校在第一学年开展公共的音乐艺术教学时期,对大学生的音乐意识和音乐热情培养有积极作用。

2.课内——课外模式

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相对其他课程而言,音乐课程的课时比较少。音乐课程设置一般是每周两课时,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完成不了预期的音乐素质教育和延续作用,达不到理想的音乐教育目的。因此,可以通过延伸音乐活动来弥补这一缺失。课内——课外模式是以现代化的互联网教学为教学手段,如MOOC、微视频和微信教学等都是该模式的一种实践。课内——课外模式的教学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来安排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软件形式,包括讲解和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赏析等。一个教学视频的时间不宜太长,10分钟至15分钟是最好的,这个时间也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通过课内——课外模式的视频知识点片段可以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师生互动,知识点的学习可以通过事先将知识点视频发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堂进行前就能进行知识点预习,那么课堂时间就直接用于有疑问的知识解答和经典的音乐作品欣赏。而没有完成知识点理解和消化的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通过观看知识点视频进行巩固和复习。同时,对于经典的音乐作品也可以通过这种短视频方式进行分享,给予学生一个自由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和查阅音乐文化知识点的平台。这种课内——课外教学模式将音乐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虽然降低了音乐教育的课堂仪式感,但是拉近了学生与音乐欣赏之间的距离,让经典音乐作品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

3.学习——实践模式

高校音乐教育与其他类型的课程教育相比较,音乐教育的实践性更强,音乐作品是用来欣赏的,但是要体验到音乐的文化魅力还是要进行实践,这种实践是演唱音乐作品、创作音乐作品、感悟音乐内涵等。学习——实践模式的教学多是采用音乐教学中视听练耳的教学方法,学习阶段多以听音乐、欣赏音乐为主,在不断听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体悟和情感,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音乐演唱或表演出来。学校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举行唱歌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小组麦霸赛等。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会不一样,而表达这种个人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演绎,每一次不同的音乐作品演绎都是一次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处于定型阶段,音乐文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积极作用,尤其是通过实践获得的音乐体验,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理解,这种实践性的体验教学能够带给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真正地实现艺术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夏颜:《对创新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思考》,《音乐时空》2016年第3期,第126-127页。

[2]杨瑞:《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以山东一所地区学院音乐系为例》,《乐器》2011年7月,第60-61页。

第5篇:音乐电台论文范文

用新兴媒体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到80万人之多而且目前企事业设置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专员等岗位而这些方面人才较缺乏同时现在不少企业也纷纷创办内刊和企业网站这些机构也急需新闻传播人才可以说野泛媒体冶的大量出现为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不少新的就业机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高校近些年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大都是依托本校与新闻传播学相近的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这些专业许多都脱胎于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院系受母体的影响带有较浓厚的原有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色彩许多课程原封不动地从中文系音乐系等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照搬过来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等方面表述不详培养目标大都是笼统表述为野为各大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冶培养存在野千校一面冶的情况各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类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模仿国内几所野985冶高校或者野211冶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订。

2教学内容更新不快

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围绕着某一媒体来设置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相互间缺乏交叉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反过来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新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往往滞后于新闻传媒发展的现状教师课堂教学也大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来进行没能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对当代鲜活的新闻传播现象涉猎较少如叶新闻编辑学曳内容至今仍局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的框框中与新媒体相距甚远学生上课往往提不起劲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3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

实习见习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由于新闻专业学生大幅度扩招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存在着专业实习见习实训抓得不紧的现象学生要到高校所在地媒体单位实习往往较难主要是因所在市媒体提供的实习见习岗位有限不少高校为省事往往采取自主实习的办法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会联系媒体单位实习而也有一些学生则根本不去实习到返校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了事一些学生就是去了实习单位也存在着因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至于有些高校要求的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见习也因见习基地建设不足学生重视不够经费少等原因而流于形式而且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4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

新闻专业带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办好新闻专业搞好新闻教育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目前不少高校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新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名不符实仪器设备较少且有些已经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有些实验员半路出家对新闻教育的规律了解不透对新闻知识掌握不深导致在指导实验实训时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不佳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不高师

5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于起步较晚教师不少出身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这一方面为新闻学教育提供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导致新闻学处于野杂家冶的境界使其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不强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呼唤野双师型冶教师希望教师既有传媒业的工作经验又有从教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培养出来的缺乏在媒体工作的经验自己动手采访新闻写新闻搞编辑的经历欠缺导致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不少教师是非正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其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有待夯实。

三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认真反思我国的新闻教育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1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首先要推动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适度融合加强一些行业野专业知识冶的学习如可根据学生意愿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等类别的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前两年以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75%后两年才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25%可见美国新闻院系对行业知识学习的重视这启发我们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行业知识学习以增强与经济学专业法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要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适度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等专业相融合如中国人民大学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开设了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适应传统的平面媒体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再次要推动专业内部的融合新闻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两大类我们要善于用新闻理念指导我们的新闻实务促进理论类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融合在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要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中心推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类课程的融合可以试行以新闻稿件的印刷或播出为中心模拟总编室流水线的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2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我们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方面一些知名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同时该校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完善课程结构推进特色办学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在学生打牢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包这6个专业课程包分别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1冤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2冤新媒体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系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每个课程包里至少有5门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的学分是2分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共需选修16学分同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包中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以上其余学分可自由选修任何一个课程包中的课程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方向之外的3个课程包这样就促使学生所选课程的面更广除了开设一些结合新闻实践的新课程外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理论知识和新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

目前新闻传播学子实习实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院一是校内媒体实训学生可到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编辑部实训了解新闻采写编播等流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办报纸自制网页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实训的机会二是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实习在生动的专业实习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主动与有关公司传媒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共办相关实验室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开门办学争取与有关传媒机构共办相关专业要切实改变大四年级学生实习的野放羊冶状态做到实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指导有考核有奖惩特别要严格考核坚持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从而不断提升实习质量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4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较多与纯文科专业相比办学成本较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好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播音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报刊电子编辑及网络媒体融合实验室电话访问渊CATI冤实验室等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管理保证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效果要以争创省级和部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促进实验室建设要鼓励资助学生团队建立野专业工作坊冶充分利用好有关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和全国性的专业大赛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5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