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分析(6篇)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分析(6篇)

第一篇:小学作文教学中网络语言资源的运用

摘要结合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从诱发兴趣、积累素材、优化习作、促进提升等方面,探讨网络语言资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网络语言资源

1前言

在语文课程体系中,作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一种新兴语言现象,在现代媒体广泛运用背景下形成的网络语言,具有新颖、活泛、杂碎等鲜明特点,在校园文化中逐步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学生语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1],语文教师应加以有效规范和引导。

2现代网络语言的界定和特点

网络语言简称网语,是伴随网络发展而新兴起来的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实生活所用的网语多属狭义范畴,主要分为如下类型:1)符号或图形类型,含有QQ表情、字符组合等;2)谐音替换类型,含有拼音、汉语言文字及外语谐音替代等;3)缩略简称类型,含有汉语言文字缩略、拼音缩略等,如XE表示“邪恶”,RY表示“人妖”,LJ表示“垃圾”;4)会意类型,如“S”即是表达拐弯抹角之意;5)转义借称类型,如“灌水”就是指大量乱发帖子的意思。网语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1)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幽默诙谐,更富有较强人情味;2)敢于标新立异,不断刷新人的耳目;3)言简意赅且经济简练,符合现代网络交际的即时性、简洁性特征;4)错别字较多,用语欠规范,在语法上简略化、随意性倾向较重[2]。

3网络语言对于作文教学的双重影响

网语虽然新奇、怪异、混乱,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但是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和渗透力。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现代儿童生性活泼,接受力较强,识别力却欠佳,因而网语对他们来说,“双刃剑”的特点更为明显。其正面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1)有利于丰富语言知识,不断增强语言的积累和表达能力。2)生动有趣,活跃思维,为人乐于接受,容易为作文着色添彩。如有学生写道:“我的同桌是一台286(脑筋转得慢),确是内存不足……”既贴切形象,又新颖有趣。3)在网络虚拟空间里,没有了权威压力和传统束缚,思维自由度较大,活泼性较强,网语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有利于培养语言创新能力,形成语言的个性化风格。其负面作用体现在:网语一味地求新求快,“怪、错、乱”等现象严重。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自控力和辨识力较差,长期模仿和使用,容易形成浮躁心理,助长用语不规范、随意生造、无意篡改等不良言行习惯。这对于读写教学而言,既是扑面而来的挑战,又是无以规避的考验[3]。

4网络语言资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网络作文教学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实践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不避困惑、为我有用,能够赢得令人期待的实际效果。开展网络作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习作情趣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小学生群体,他们对于情趣化教学始终有着一种强烈的依赖情怀。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活动中的“半壁江山”,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现代网络技术具有直观性、实物性、模拟性和跨越性强的优势功能,有利于把许多不易感知的事物现象纳入感知范围,为激发学生情趣和促进写作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些活力元素。如教学“我眼中的秋天美”习作课时,笔者指导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途径,认真搜集一些关于描写“秋景秋色”的语言和图片,自行研读与欣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形式,说一说自己眼中的秋天美在哪里。接着播放录像音像资料,那金黄的银杏树叶、娇艳的红枫叶、丰硕的果园、繁忙的农田以及欢声笑语的热闹景象,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阅读并学习这些“多彩课本”中的“大自然语言”,享受一场视听“盛宴”,学生情不自禁地纷纷议论起来。然后从“抓住事物特点”“有序观察”“把握结构”等方面略加指导,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习作活动之中[4]。开展网络作文教学,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素材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学生如何能够写出成功的作文呢?唐代杜甫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义重在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互动辩证关系。小学生缺乏相应的有意注意力,即使对事物现象进行了有意观察,也会像过眼云烟似的难以留下痕迹。面对习作,他们最大的困惑还是不知道写些什么,如何入手下笔,尤其是如何把内容写得真实具体一些;即使写出来了,也经常出现“无病呻吟”“素材贫血”现象。究竟如何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呢?笔者在平时与学生一起建立一个“习作素材仓库”,运用超文本方式把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资料链接起来,构建一个丰富多元、储备海量、不断扩容的超媒体系统。在习作活动中,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从中自主选择素材。如教学“我喜爱的小动物”习作课时,可从“素材仓库”中提炼出松鼠、兔子、小猴等许多动物的图片文字(外形与生活习性介绍等)资料,而且学生可在快放、缓放、定格、回放中反复地点击与欣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获取比较翔实的素材。既有利于加大对习作素材的“滚动式”积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开展网络作文教学,有利于实现小学生的习作优化如果说习作情趣和素材积累是基本条件的话,实行习作优化才是真正走上成功之路。在网络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支撑下,小学生通过网络寻取所需信息后来构思习作,他们自我确定写些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如何写得具体、形象而生动;让他们根据实际构思并结合网络信息,在充分想象基础上进行人机对话,有利于丰富习作思想,活化习作思维,有利于把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培养语言素养和习作素养打下基础。在学生落笔成文并且提交之后,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或语言进行示范评改,在全班范围内实行习作资源的共享。通过开展以激励为主的习作评价活动,一方面肯定他们的成绩和亮点,另一方面指出其中的明显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然后让他们自行修改,潜移默化中实现优化习作的目标。尤其对于网络语言“入侵”学生作文而形成的“语言公害”现象,如“GG”“MM”“菌男”“偶”等,要给予适时、适量而又适度的引导和帮助,教会他们自觉筛选网络语言;善于把规范性语言与网络语言进行比较,激励与引导他们把优雅字词和经典语句等充分运用到习作中,让规范、严谨、凝重、高雅推动学生习作的优化进程。开展网络作文教学,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习作提升汉语言文字有着数千年的创新与发展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语言同样属于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有一些生动、贴切的网络新词汇,如“浮云”“给力”“你懂的”等,符合汉语言文字的表达规范,会逐步融入汉语的基本词汇之中。然而从普遍情况来看,当今网络语言是汉语言文字的一种变体现象,没有比较完整规范的体系,绝大多数网语还没有被大范围的汉语使用者“约定俗成”而普通认识和接受。当前网络语言的泛滥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语言使用的混乱和粗俗,让一些语言初学者陷入难辨真伪的困惑。比如小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网络中出现的所谓“新词”,让教师着实有点儿应接不暇。当询问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学生自己其实并不知道其真伪。如何净化学生的“语言空间”呢?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要求不得出现网络语言;把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网络语言集中起来评讲,在有效识别后该使用的使用,该禁止的禁止;限定流行网络用语的数量范围等,以此促进规范习作的逐步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注重加强对网络语言的引用和研究,逐步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网络语言的学习与引用,不断优化学生习作环境,尽量减少网语负面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用语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嶺:基于网络资源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初探[J].时代教育,2014(24):229.

[2]张聪智:让作文教学洋溢生活的芳香: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新课程:教研版,2010(11):101-102.

[3]熊凤梅,郑燕林: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7):8-10.

[4]廖华林:基于网络资源学习的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117-118.

作者:管秀先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分析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教师们要以学生自身情况为基础,在学生自身条件和作文教学之间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积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和课堂上乐于写作、学会写作,写出富有个人特色与丰富情感的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方法;写作

一、兴趣是学生写作的泉源

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采取举例证明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思考方式。例证和说明每一个教学观点,证明事物发展和存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对事物分析的能力,对其写作有很大的好处。分析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散性思维。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写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会情感丰富,既能培养其的观察力、思考能力,也培育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让学生在内容开始。对于不爱写作文的学生虽然兴趣被激发了,但大多数人都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谈”。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需让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的搜集和积累素材。作文的写作离不开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学会观察和体会生活。让学生自己听到、想到、看到的内容丰富了,作文的素材也就丰富了起来。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事物,进行联想,切实体验生活,这样就会把学生分散性思维的方式打开,使学生举一反三,在写作中运用生活中的所见闻,使学生达到积累生活素材的目的,为写作提供永不枯竭的源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学生的课外书阅读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在整体大纲及写作内容都依赖于阅读。课外书的阅读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文学素养,使学生能更准确及生动地写作。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积累,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文字,要尽量去明白它的意思,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还要掌握教学时机,布置名人名篇阅读。新课程自实施以来,教材中新加入的课文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内容充实,语言优美。

三、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资源

“语言枯燥,内容空洞”是大多数学生作文的重要问题,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更是如此。这与教师在限制命韪方面和很大的有关系。教师反复提醒学生,什么内容不值得写,什么内容值得写,但到最后,学生反而不知所措,无从下笔。然后,揭开作文表面上的神密面纱,让学生发现作文其实就是生活,有生活就有可写的内容,生活的所遇到所有事情都是可以写进作文的。学生假期的经历,讲述自己的社会见闻,介绍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或者电视节目,畅谈自己的长大以后的理想,说出自己的快乐和烦恼……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写下来,就是作文!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从活动中寻找题材,从生活中自我发现,如写有关于描述秋天的作文,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所见的落叶、秋风、天空写进作文;也可以写候鸟、秋雨……还可以在写作之前与学生去一起去效游,走出校园观赏一下外面的风景。再让学生把课外所见的一切都写下来。比如学生在效外看到了正在收割的农民,堆起的庄稼能把它写成有的像高山,有的像帆船……这样的好句子,写得生动形象,跟他认真观察是分不开的。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累积更多素材,教师应该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每天把自己最高兴的事和最不开心的都写下来。学生真正写起作文来,可以把平时日记内容再优化一下,好作文就出来了。生活就像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学生如能把带有各种颜色的生活写出来。那么,五彩缤纷的作文也产生了。

四、加强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

作文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素材的简单叠加,这还需要运用很多的的技巧和方法,将这些素材进行再优化。这些技巧和方法的熟练运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而是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训练。一是课堂学习过程中加以渗透。课本的文章只是例子,旨在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来让学生学习掌握这一类文章。在课堂上,我们不要只顾分析文章本身,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文章的特点,所运用的写作技巧等,并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与其相类似的文章等,在与课堂中所学进行分析比较。二是对某一方面进行专题讲解。例如描写人物,我们可告诉学生抓住哪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收集自己在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中的有关内容,在课堂上朗读,与全班同学进行的讨论交流。这样的专题训练更利于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五、加强学生写作水平训练

1.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我们要鼓励学生将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记录下来,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所闻所想。摘抄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优美句子与文章,并写下自己阅读心情与感想。

2.课堂随笔。采取多样性的训练方式,比如课文结尾处续写的意犹未尽,文本留白处补写与扩写,仿写文章中经典语句与段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将穿插其中,结合对文章的解读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课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目前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理想。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乏味枯燥的作文写作讲解方法,完全忽略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让小学生对作文产生反感,使学生失去了写作兴趣,甚至讨厌作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尽管有的教师付出了很大的辛苦与努力,但学生所写出来的作品还是语言枯燥、内容空洞,缺乏创新,没有学生自己的感受。新课改的到来,给小学语文教学很大的帮助,为原本枯燥无味的作文教学加入了生机与动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魏林.谈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中小学教育(下半月),2014.

作者:焦红冉

第三篇: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义务素质教育的开始,同时小学也是学生发展和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语文是小学时期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升。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文教学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词汇量,并以较好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一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目前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阅读量的增加是十分必要的,而课内阅读并不能满足小学生阅读量的需要,由此可见,增加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写作来说,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外阅读;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关键,而在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均较为低下,小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作文教学的相关内容,这不仅仅与学生词汇量的掌握有关,与学生阅读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表达方式,收集自己需要的优美语句和经典词汇,将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作文写作的过程中,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作文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小学生作文学习兴趣低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思维能力和水平较低,对待事物缺少完善的理解和认识,面对作文这一相对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小学生都没有学习的兴趣,不愿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作文写作的技巧,这样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小学生写作范围相对狭窄

小学是学生正式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知识的掌握量相对较小,其对外界的事物并没有充分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用的素材也相对较少,用来写作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或者是课内阅读所掌握的知识,这样的写作范围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对教学有着一定的影响。

3.没有正确的作文写作方向

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均处于迷茫的状态,学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作文的相关要求,在构思的过程中主要也是由教师进行指导和引导,大多数小学生的写作内容都是模棱两可的,学生并不能在写作要求下树立正确的写作方向,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均有着不良的影响。

4.写作能力以及水平均较低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各项能力均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与学生成绩无关的教学内容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替代,学生的学习内容枯燥且单一,学生并不能主动的去理解和获取知识,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课外阅读占据着相对较大的比重,小学生对阅读有着积极的兴趣,因为每一个阅读内容都像是一个故事,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外阅读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对写作中心进行掌握,了解作文的要求和重点,并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激发学生作文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对“观察校园内的一处景物”这一作文写作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内容为写景或者是写物的阅读素材,如《顽强的小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挑选出课外阅读中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有助于学生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率和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足够的内容可以选用,就应该注重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而课外阅读教师学生素材积累的一个有效途径,增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助于帮助起收集写作的材料,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利用这些素材写出一篇篇具有丰富内容的文章,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例如,教师在对“祖国在我心中”这一写作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为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在课外阅读中表达自己对祖国热爱之情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可以具有针对性的为学生选择1~3篇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词汇和语言,并掌握课阅读的中心,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丰富学生的素材和知识量,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写作。

3.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

小学生在进行语文作文学习的过程中素材的积累以及学生词汇量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小学生写作也离不开明确的方向和中心,写作方向是作文的灵魂,只有明确写作方向才能写作一篇好的作文。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更多的去接触外界的事物,在这样课外阅读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确自己写作的方向,掌握写作的中心。例如,教师在对“给远方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这一写作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教师在讲解这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教学内容,根据写作的主题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的内容集中在对大山中贫困孩子或者是重病孩子描写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对这些小朋友有一定的了解,进而让学生产生同情和社会责任感,让小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给这些小朋友写一封信,可以更好地明确写作的方向。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认为课外阅读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写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语言,在作者思想的引导下形成发散思维,开拓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小学生写作过程中均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进而达到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以及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对“第一次……”这一写作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在写作教学时给予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内容选择,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内容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和模式,并结合自己第一次做饭、单独睡觉或者是得奖等丰富的经历,写出一篇优秀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教学有效性和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质量,积累作文写作素材,找到作文写作的方向,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充分地发挥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05):217-218.

[2]郝坤.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作文教学研究,2016,(20):538-539.

[3]赵彩.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8,(05):221-223.

作者:杨斌林 胡彪 单位: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长城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作文是学生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学生做人素质的真实体现,写作主要考验的是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对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加之很多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导致很多学生对写作有着很强的抵触心理。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进行指导,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注重素材积累,激发创作兴趣,督促学生培养自主观察的好习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扩展思路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在说话、阅读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作文学习作为小学生语文启蒙学习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尤其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要教会他们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呢?

1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学生的作文写作并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砌,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并且还要将这些素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但是,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比如,在讲述课文内容时加以渗透。教材中的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主要是为了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学习。在教学时,教师不要只忙着分析课文,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向学生传授一些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让学生知晓课文的写作特点、方法等,并让他们在课下阅读作者的其他文章,也可以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等,在比较中加强分析。此外,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题指导。比如描写人物,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先从哪些方面去描写,并引导学生积极收集自己在阅读教材和课外阅读中的相关片段,在课上朗读,在全班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等。开展这样的专题训练都是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的。

2注重素材积累,激发创作兴趣

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加强对素材的积累必不可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时,他们在写作文时才会思如涌泉。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读书使人明智,开拓他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在书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之中,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熟读课文,引领他们去感受语言的魅力,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有鉴赏价值的句式或者精彩的片段、语言,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仿写,比如,在某种情感态度下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者是对环境渲染方式的描写等,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强化作文思想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素材的积累要有所选择,比如,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提高素材积累量。因为阅读和写作同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二者之间的教学应当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多让学生阅读《中国少年报》或者《海底两万里》等,一方面提高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能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外面的世界。其次,在学生阅读时,也是让他们产生联想,不断丰富想象力的过程,便于学生充满创作的欲望。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前期可以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写一些读书笔记,或者写一篇读后感,给学生留出具体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朗读、沟通,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以此来带动激发其他学生的写作兴趣。

3督促学生培养自主观察的好习惯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学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发挥着重大影响,因此,在小学学习阶段培养小学生好的观察能力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培养起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但是,学生的这种观察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提升和进步。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督促学生加强对身边事物的用心观察,在观察中,学生既能得到很多知识,观察能力也能得到极大提升,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能将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用到实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督促,也利于他们逐渐养成一种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写作积累生活素材。

4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作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作文的修改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作文评价,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作文的鼓励和褒奖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学生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思路,例如,布置作文题目:“我喜欢的一个人”,让学生当堂写作,教师也可以当堂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价,让学生重新思考这个题目的写作内容。学生在认真听取教师评价指导的同时,作文水平也能逐渐得以提升。在教师长期的引导下,学生的作文水平也自然得到提升。长此以往,他们的写作能力自然也就随之得到提高。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朝夕之事,作文教学不能机械地走老路子,作为语文教师,要及时解放自己,更要解放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着手,只要教师肯用心,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得以提升。作为教师的我们勤奋耕耘,锲而不舍,学生一定也能在我们的用心指导下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更多的精彩佳作。

参考文献

[1]陈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3).

[2]陈惠娟.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教学实效性———小学语文作文的兴趣教学初探[J].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6):27-29.

[3]刘亮.内地西藏班初中生作文写作困难及教学对策研究[J].西藏教育,2015(7):7-8.

[4]蒋志莲.让写作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27).

[5]汤芹.试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26(4):11-11.

作者:曹雅琦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国四路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关键,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对策,即: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丰富授课形式,拓宽写作途径;多进行阅读写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写作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有效开展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由于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训练,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传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度较大,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缺乏作文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主要为学生讲解写作技巧、写作的结构布局及写作的词语逻辑等,内容枯燥乏味,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较低[1]。第二,写作与阅读相分离,学生无法进行较好的表达。写作与阅读相分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学生写作写了不少,阅读也读了不少,但是无法将写作与阅读较好地结合起来,写作能力得不到真正地提升,其写作能力较差。第三,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素材,小学生大多会写一些流水账似的作文,对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而且素材只依靠学生自己的积累与感悟,教师在教学时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太多素材,导致学生素材缺乏,作文的真实性较差,影响教学效果。

二、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是有效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础。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可以解决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等问题,增加写作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多读、多看、多想,通过观察生活,可以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可以增加对生活的感悟,在此情况下,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悟、感想简单地记录下来,变成写作素材,且素材较为真实,具有生活特点和感染力,因此,积累素材的有效手段是多读、多想、多看,将感悟记录下来。第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素材,在活动中感悟生活。例如,在布置“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的作文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去敬老院、孤儿院体验感悟;在布置“我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动物园玩耍,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二)丰富授课形式,拓宽写作途径

丰富授课形式是扩宽写作途径,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3]。丰富授课形式,扩宽写作途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如优秀作文、经典语句、名人名言等,帮助学生拓宽写作途径。第二,采用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需要利用趣味性强、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知识的魅力,提高其专注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开展教学,将图像与声音相结合,将枯燥的写作技巧趣味化,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进行阅读写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组织阅读与写作训练活动,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将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写作素材,提高其写作能力,达到理想的作文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学生通过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可以汲取阅读中有用的部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解决在写作过程中无话可说的问题。第二,多读、多练。通过阅读与训练,建立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产生在阅读中学习的意识,养成写随笔、记日记等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获奖作文,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小故事,积累一些名人名言等,以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影响着教学质量,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积累素材,丰富授课形式,进行写作与阅读训练等方式进行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效果显著,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红,高明惠.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体现创新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50.

[2]牛淑美,冯昌.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50.

[3]陈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87.

作者:王斌 单位: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卡坝中心小学

第六篇:感性思维下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日渐成熟的发展期,文章对感性思维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进行了探讨,分别从感性思维的渐进性、发散性、独创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扩展小学生的作文广度,增强小学生的作文深度。

关键词:小学教育;高年级作文;感性思维

有位名人曾说:“何为智慧,就是感性思维中的光芒,就是将旁人眼中毫无联系、无所瓜葛的事物以发现的眼光紧密联系起来。”这句至理名言阐述了感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性。而创新由智慧而来,只能从旁人没有的发现中而来,发现旁人没有发现到的,恰恰依赖于感性思维的广度,体现旁人没有发现的深度[1]。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感性思维日渐成熟的发展期,如何运用作文教学引导其在事物相同与相近中找联系,在相异与相对中求进步,逐步培养其创新思维特性与创新能力,值得小学教育工作者思考。

一、以感性思维的渐进性,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小学生作文是人生“文章”的起步阶段,其基于感性思维认识体验与生活写实,离不开感性思维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应重点考虑一些直观性的事物,以感性思维逐步促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而当小学生的感性思维与写作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再通过思维训练使其达到理性的认知阶段。因此,教师应首先做好小学生作文阶梯训练设计,以培养其写作的自信心为先,以积极的作文感受与愉快体验为重,重点做好起步文章。思维训练是由低级至高级、由浅到深的思维逻辑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性,作文的介入也应逐步进行。小学生在经历了起步阶段规范系统的启蒙训练后,对结合作文,如何观察事物,如何结合事物思考问题,如何结合问题构思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也从中逐渐开始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同时,为活跃学生兴趣思维,提高其思维创作质量,教师也可改变常规方式逆向启动思维。如指导《燕子归来》作文,通常的思维方式往往是这样展开的:“燕子归来,春天来了,田野绿了,呈现一片春的生机……”如此叙述,带给我们的不过是春天的美景。而逆向展开思维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田野绿了,春天来了,呈现一片春的生机。而燕子呢?一声脆鸣划过耳梢,扑向田野……抬眼望去:燕子归来!”这样的情景,带给我们的则是春天的惊喜。

二、以感性思维的发散性,扩展小学生的作文广度

小学生通过生活阅历和观察体验能够收集到一些写作素材,其一般也会根据素材而作文,但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其往往就事论事,写作大多过于简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适时做好学生思维的作文发散性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将看到的东西“放大”,如何将想到的事情写透。这就需要我们启发学生对事物进行思维上的联系,尽可能地将写作素材与周边事物联系在一起并展开创作思考。有时单看一件小事情很不起眼,但若将它与其大背景联系在一起,再看事情就不同了,作文的发散性思维也是如此[2]。如组织小学生慰问生病同学,对此事教师可预先布置作文作业,鼓励学生以学到、想到的不同方式进行表达。学生根据各自喜好,把简单的慰问活动,变成了打动人心,联结友情、同学情的“作文盛会”。对同样的事情,学生展现出了不同的精彩:有在病床前歌唱慰问的,有将表演的节目进行现场传声的……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这一写作素材进行作文发散性训练,慰问文章声情并茂,各显神通:有叙事写人的,有直叙言情的,有倒叙直叙结合的,也有边叙边议的等。由于情到深处,文章均写出了真实生动、活泼亲切的情感。

三、以感性思维的独创性,增强小学生的作文深度

如何加强学生的写作深度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此,教师应把教授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在教学时,教师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根据教学要求,就作文主题进行启发式提问,了解学生的不同看法和感受;②对有鲜明立场的观点进行客观分析;③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哪件事与该主题有关;④让学生深入思考与自己有关的这件事(或身边发生的事),将其描述出来。这样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训练进行有机地结合,能够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所写的作文才更具独创性和深度。例如,组织学生写活动类作文,通常写作惯例无外乎“三大层”:一写活动意义,二写活动经过,三写心得体会。如此写,在写作训练初期要求学生写清楚事情发展的过程即可,而到了增强学生作者深度的阶段就不行了。教师必须着眼于活动细节,启发学生立意高远,另辟蹊径,把文章写透、写深,写出新意。

四、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还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素材,运用感性思维进行写作,这样才能发展其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从而增强小学生写作的独特性,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国红.没有孩子是差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8.

[2]张云鹰.开放式习作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1-125.

作者:罗崇普 单位:水城县玉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