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

传统知识文化全文(5篇)

传统知识文化

第1篇:传统知识文化范文

1、以人为本理念。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孔子也倡导“仁者爱人”、“爱人能仁”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当今社会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现代企业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实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自上海市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贯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无论是在“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争先、乐于奉献”企业精神征集,还是在职工教育培训、工资薪酬调整以及管理标准制定等过程中,十分注重采用各种民主方式,听取、采纳职工的意见建议,营造了温馨的“家园文化”,促进了干部职工素质能力的提高,推动了企业发展。公司成为上海自来水行业持续十年赢利的唯一一家企业。

2、刚健有为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原动力。20年前,临危受命出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挥动大锤,砸掉了76台质量有缺陷,但仍可作为二等品出厂的电冰箱。张瑞敏的大锤砸破了旧观念,砸出了新观念。经过不懈奋斗,海尔保持了8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03年,海尔以530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同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美国及美国以外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排名第19位。海尔干部、职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成就了海尔今天的成功。

3、中和尚礼理念。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现代企业管理用中国传统文化一贯推崇的和谐理念去调控人的经济行为,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松下公司经营者非常推崇中国的中庸之道,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言,也不搞折中,放弃原则,而以社会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全面地观察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1、平均主义思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于小农社会,因此平均思想在民众中具有深厚的基础。小农平均思想主张结果均等,否定竞争,其后果必然是压抑进步,保护落后。这种平均主义在管理上表现为权力平均、责任平均、利益平均、风险平均。平均主义扼杀的是人的积极进取心与生存的危机感。

2、人治高于法治思想。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历来被统治者所信奉。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制度的执行力不到位直接影响企业的规范化、持久性发展。如果无法设计真正具有激励作用的制度模式,就无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难以营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3、重传统轻创新思想。有人认为中国人智力优秀是世界上公认的,但中国人的创造力评级在世界上却较低,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容易培养不善于表现、竞争意识弱、攻击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的个性特征,求同心理大于求异心理,容易压抑人的个性的自由发挥。

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借鉴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

1、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建立在人文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管理,是企业诸多现代管理观念的核心,是一切管理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一是规划企业员工的有效配置。人事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作好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和规划,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选派到合适的岗位上,对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获得更应有强有力的人才管理规划来保证。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对专业人才要不断充电,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培训则可以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或派员出国培训和进修,做好企业人才“内育”与“外引”的工作,保证企业不断获得合格、适用的各类人才。近年来,上海市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还通过组织经营者竞争上岗、管理人员公开竞聘、团委书记竞聘等工作,在公开条件、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后,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参与竞争,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氛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强调责权相符的科学管理制度。现代化大生产是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不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有着细致的劳动分工,严密的协作。要把这些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协作组织起来,只有统一意志,集中指挥,协调动作。领导的权力适当集中是必要的,但过分集中其弊端显而易见。我们应该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当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时,必须进行组织创新,既要由集权逐渐走向分权,将决策权下放,授予下级更多的自主权;又要强化责权对等的管理理念,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制约和监督企业组织各层面的执行力,防止权力分散后容易出现失控的弊端。同时,还要注重培育尊重个人、上下沟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在认知、认同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的基础上,将其化为自觉践行的实际行动。

3、培养员工义利统一的协作精神。儒家思想最根本的主张是“先义后利”、“以义统利”。管理人的职责在于指导所有部门朝向系统的目标而努力。首要的步骤就是把事情理清:组织内每位成员都应该了解系统的目标,以及怎样让自己的努力有助于目标的完成。其次要进行沟通,有效的沟通协作才能实现团队整体的目标,发挥系统整体效能。重视提倡有边界分工,无边界协作,全员参与改善,使团队工作形成一种工作习惯。还可以建立健全合理化建议活动体系,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日本企业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发生问题一般不追查个人责任。他们的观点是谁都想把工作搞好,不想出问题。出现问题一般80%是管理者问题,20%是作业者问题。要用好目视化管理这个有效手段,把问题目视出来,把经验和教训目视出来,把变化点目视出来,减少作业者出现问题以及第二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

第2篇:传统知识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发展利用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而我们也正面临着历史文化遗产确实的危机。传统村落既承载着中华民族关于故乡的情感,也体现出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历程,也是承载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因此,要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寻找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关注具有代表性、文化多样性的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体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1淇县赵庄村传统村落概况

1.1淇县赵庄村的基本介绍

赵庄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县城西部,隶属于灵山街道办事处。东临大海线(S222)和规划的新107国道,在建鹤辉高速在村南通过,并在东部大海线(S222)设有高速出入口,交通便利。村域范围总面积为12.59平方公里,包含东赵庄、西赵庄、窄狭、地谷岭和碾沟5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220户,749人。姓氏除赵、冯两大姓外,另有李、蔡、王、杨、程、牛、孔、申、刘、梁、魏等姓。窄狭村均为贾姓,地谷岭仅有徐姓弟兄两户人家。全村共有梯田640亩,主要产小麦、玉米、谷子,另有红薯、豆类,树木有柿树、核桃树、桃树等十几种,林木繁茂,郁郁葱葱。村域面积12.59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260余亩。

1.2淇县赵庄村历史沿革

村落最早形成于明末清初,先由李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徙于此,后有冯、赵、蔡、贾等姓因战争避难汇集加入。赵庄村始建于商代,据传赵庄原叫李家庄,清朝乾隆年间,赵姓始祖赵发财被一个自称其家人员的男子带到李家庄,托付给李员外当伙计,做放牛娃,当时年方十三四岁。李员外问他姓啥叫啥,他竟说没名没姓。李员外拿出《百家姓》让他点字为姓,他说:“我就姓《百家姓》第一个姓‘赵’吧。”李员外见其聪明能干,就为其取名“发财”。后人推测,赵发财十三、四岁,不可能不知道姓甚名谁,极有可能是官宦之后,家遇不幸,为躲避灾祸,才隐姓埋名。赵发财长大后娶了媳妇就在这个村里安了家。他们闸沟造梯田种庄稼,开垦荒地栽种树木,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后来成了村里的大户,后来李家庄就叫成了赵庄。赵庄村原有9个自然村,随着时间发展,分散居民点出现弊端,较少的自然村向较大的自然村聚集发展。现仅存5个自然村,其中两个自然村的人口较少,仅有两三户。赵庄村是省级贫困村,由于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全村750多口人,三分之二为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作为淇县整村搬迁村之一,村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早日搬出大山,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1.3淇县赵庄村选址格局

赵庄村传统村落在选址上,多以山为背景,背山面水,藏风聚气,选址基本符合传统风水学说对于村落外部环境的要求,即“背靠主龙脉生气的主山,左右是左辅右弼的山体——青龙白虎,前有水流绕过,水的对面有山体对景”。村落选址注重村落大环境的选址,背山面水,临水而居,符合“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的选址理念,是乡村聚居环境建设的典范。村落多依山而建,因地制宜筑台建在不适宜耕作的沟坡地上,建筑呈曲线或折线,沿等高线平行布局,以“之”字形的小路迂回徘徊其间,既高低错落又层次分明地与地形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小环境的营造上体现出了较好的传统风水观,是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古代村落选址原则中趋利避害的原则与方法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2赵庄传统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堂屋为两层,厢房为一层,两层建筑底层为居住,二层为仓储,一二层之间用木质楼板分隔。建筑墙体用石块和条石砌成,用泥土和石灰摸缝,门窗为木质;建筑的二层用泥灰抹平,外涂白色石灰涂料。灰瓦坡屋顶,青色石块墙体。

2.1院落平面基本形式及功能

(1)基本形式:多样化,有一字房、“L”型院、三合院和四合院落组合布置,而且正房多为两层的建筑,两侧厢房多为一层建筑。主房一层带阁楼建筑一层作为住宅,阁楼多为储物功能。普通民宅院落进深不大,横向较宽,建筑正房多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尺寸在8-12m,进深4~5m不等,侧向的厢房面宽较窄,因此院落多为一字房和“L”型院,即使是三合院和四合院,其平面形式也不同于平原地区的三合院和四合院。(2)功能:首先具有良好的居住功能。比较适合大家庭居住,同时也满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需要,尊卑长幼,分则各有处所,聚则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其次小气候调节作用。封闭而露天的庭院可有效抵御寒风侵袭,同时又可遮荫纳阳;再次具有良好的自防、护卫功能。整体院落的外界面由院墙或房屋的山墙环绕组合,组成一道坚实的防线。

2.2传统建筑结构形式

赵庄传统建筑主要为抬梁式木构架,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于梁架方向,并位于柱上部的水平联系构件“枋”,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檩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抬梁式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是室内分割空间较容易,但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屋顶形式主要是硬山式屋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从外形看颇具风格。

2.3建筑材料

(1)石材:主要为红石与青石,多用于建筑墙体、墙基和柱基。(2)木材:木材的运用比重较大,主要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如柱、梁、枋、檩等,小木做如门窗等。(3)灰瓦:主要用于建筑屋顶。地传统民居建筑中还用到黄土、树枝、柳条、麦秸秆等材料,树枝、柳条等编织成荆耙,替代传统屋顶内部的望板构造层次,在黄土中掺入麦秸秆作为粘结材料和垫层使用。土坯主要用于建筑二层墙体和室内隔墙。

2.4东赵庄、西赵庄

(1)传统街巷入村路东西向从村址南侧通过,村落街巷主要从袁大线向北发散,向北发散的街巷在村内北部和东西向的另一主要道路相连,形成闭合回路。因地势高差较大,部分路段为台阶。现状路面宽度约2-3米,部分为石板路面、部分为水泥路面,部分未硬化。(2)公共空间西赵庄的公共空间主要在古井区域,东赵庄的公共空间在关公庙和冯家大院区域。也是两个自然村的最早的建设区域,的区域都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全村的公共活动区域,是全村的茶余饭后集会交流场地。

2.5窄狭

(1)传统街巷环形的路网:以中间河道和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外发散,环状组团发展,入村路南北向串联起各个环,连通各个居民院落,村中道路曲折缠绕,千回万转,环环相扣,犹如迷宫。部分石板铺砌路面保存完好,现状路面宽度2米左右,两侧住宅建筑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尺度和格局。近年来,除部分路面都已经被改造为水泥路面外,其他方面基本上保留原有的石板铺砌的古朴风貌。(2)公共空间中心广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区域,也是窄狭自然村的最早的建设区域,的区域都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全村的公共活动区域,是全村的茶余饭后集会交流场地。

3价值评定

(1)古民居整体建筑形式和局部构件朴实简洁,对研究清末民初及近现代时期豫北山地建筑、石头房建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石头房建筑原真性的保护是对一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2)背山面水,依山而建的院落布局,体现的是赵庄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3)赵庄古民居的整体布局和形制,反应了当地传统文化和装饰艺术的结合,体现了豫北地区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4)村落传统街巷地面多石块、石板及碎石铺装,独具特色,街巷两侧民居多为传统的石头民居,街巷整体体现了较强的民风民俗特色,是传统街巷的典型代表。(5)街巷组织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空间布局富有特色,主次有别,层次分明,各个自然村因地制宜的街巷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6)大小不一的空间除了各自的功能外,更是村落及住宅内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渠道,具有自然空调的良好效应,充分体现了赵庄传统村落居民利用气候原理应对当地特定环境的聪明才智。

4结束语

淇县赵庄传统农耕方式及饮食文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这对发挥传统手工业和弘扬当地的地方名牌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历史沿革和名人典故表现了赵庄村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淇县人民政府和灵山街道办事处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境内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到位。目前已联系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符合本村实际的特色旅游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郑慧铭.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6.

[2]琚鹏飞.浙江丽水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郑红.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第3篇:传统知识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大学是传播“文化”与“思想”的殿堂,大学教师应是道德与修养的楷模与标杆,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与“道德修养”的本源关系?其次是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哲学内涵。最后从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来剖析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结合“教学道德”与“科研道德”的分析,来尝试提出新的建议。

一、文化与道德修养

“文”的本意是错画,也解读为“花纹”;因为花纹总是需要画在一定的载体上,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在古代汉语里“文”进一步引申为后天所形成的“品德与修养”,与其对应的是代表先天素质的“质”[1]。《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好地诠释了一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修养的关系。在政治领域,“文”代表“文治教化”,现代简称“文教”则与当代的高等教育紧密相关;“文治”也解读为“礼治”,主张通过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安定国家,与诉诸武力而平天下的“武功”相对应。古代对“文”的认识还进一步引申为“天文”,俗称为天空、自然界的现象(花纹)。《易经》云:“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则进一步引申为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界现象规律;“人文”则指刻在“人”这个载体上的花纹(品德修养)的状况,进一步引申为由“人”构成社会的现象规律。“化”的本意是改易,既包含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含宇宙诞生后的“演化”和“分化”。《说文解字》中对“一”的解释为:“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道是世界的本原,世间万物包括物质和思想都起源追溯于“道”,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是对“道”的演化、化生中走入歧途,世间(与出世)不好的、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与事物可归结于“魔”,是对“道”的演化没有遵从“德”的标准与要求。在宇宙诞生与“人”出现之后,代表“造分”与“化成”的“化”,又可分为“自然之演化”与“人的教化”。自然的演化如《易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人的教化如《荀子》:“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化又谓迁善也,又云“驯至于善谓之化”。“文”与“化”包含中国古代对自然与人文世界有所区别又辩证统一的观察方法,其中的内涵要比当代“文化”的含义更丰富。文化中的“文”之于“人”则指人后天形成的“品德与修养”;之于“物与自然”则泛指自然界的“现象”。而文化中的“化”也由“自然的造化”以及“人的教化”,狭义为“感化”与“教化”。钱穆在《中国文化精神》中将其定义为“文化是长期大群集体的公共人生”;王宁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人类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总和”,是各民族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二、传统文化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传统文化思想与哲学内涵

1.整体类比与辩证思想。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想,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并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模式[3]。将天地、人、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即自然与人文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天地人我、身体与身心都属于一个系统,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相互依存。孟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曰:“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荀子曰:“百王之道一是矣。”而“一”的意思就是指整体一统。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维同时又是重体悟并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对于宇宙自然本体及思想的把握,仅从语言概念及逻辑方法去认知将无法究竟与穷尽其中奥妙与义理,而要从直观“象”感知并突破“象”的障碍直觉,达到顿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圣人立象以尽意。”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类比思维通常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性进行比照,以达到由此及批,由近及远的分析推理思维模式。以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比对,如“观天象知人事”。孟子曰:“指不若人,则知其恶;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辩证思维,即“辩证逻辑”就是使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与变化。《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又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2.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中国古代哲学内涵,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孟子曰:“尽心,知性,知天。”尽心知性,心性为天地所赋予,即知性则知天。“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天地所赋予的心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造就了传统文化中整体系统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孔子指出“中庸”是一种“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已”,即称“中庸”是“至德”,意为可常行常用的最高道德。“德”含义“高”,《说文解字》:“德,升也。”也可以理解为:“德”含有“向上”之义。“中庸”之“至德”即“中和之德”,用中执中,指通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两端”《论语》指“过”与“不及”也谓“狂”与“狷”。“知”与“行”不仅涉及哲学认识论,更关乎伦理道德问题;不仅要“认识”(知),更要付诸“实践与行动”中(行),“知”与“行”的统一才能称为“上善”。

(二)从传统文化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奔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上,在过去的四十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百七十多年以来,中华民族从未如此接近民族复兴的前夜。在我们奔向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可以解释为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在对世界本原的不断演绎创造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演绎创造过程参与人未能很好地遵循“德”的标准与要求,而部分走入了歧途,比如腐败与道德堕落问题,也可以说部分演绎创造与发展的参与者的思想误入歧途走入魔境,演绎出了不好的行为与现象(不好的“文”)。基于传统文化的启示,“魔”是对“道”的演绎发展中部分走入歧途,将部分参与人从“魔”的错误思维行为回归到更高境界的“道”上来。而新时代“道”的含义,也可以进一步演绎解释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针对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教师道德滑坡等问题,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本科教育会议精神[4],重点提及的四大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而这些恰恰印证了传统文化中“道”的回归本与纠错精神。1.教学道德。在高校教师职业领域中,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滑坡问题,又主要表现在“教学道德”与“科研道德”两个部分[5];其中的“教学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责任心不强、课堂上流露出消极态度、缺乏奉献精神、教学思想陈旧、课题缺乏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社会实际、教学方法简单等,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大类问题,即“态度问题”和“能力问题”,而态度问题同样会影响到能力提升问题,所以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态度问题。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思想与哲学内涵,都提及了“整体统一”以及“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哲学思想,而这些文化的传承同样体现了佛学思想中“无我”“无分别”的境界,意为视世间的万事万物跟自己没有分别。而高校教学中的态度问题也可以视为教学参与者割裂了“整体、一统、合一”传统文化的本源与精髓,走向了过于强调“自我”与“分别”的歧途。由于“自我”与“整体”的割裂,自然不会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视为一体,不会认同学生学习既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也是教师的事情。至于目前还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也可以解释为高校要更好地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培育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同样可以解释为要将自身教学放置于为国家培育知识技能与思想皆合格的人才的“整体,合一”的思想中来,将自身的教学活动“整合于”国家的前途命运上来。2.科研道德。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问题,又包括科学研究的“社会道德”以及“个人道德”问题。科研的“社会道德”更多是关于科研涉及的人性、人伦等问题的原则,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巨大能量不仅能促进人类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进而造成科学与社会的冲突和矛盾。总体上,科学研究应遵循“以增进人类全体利益为总体宗旨”“符合人道主义”“引导人们获取更具价值合理性的生存方式与环境”“维护社会公正”,而不是只服务于少数的特殊利益集团。这些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中“整体,合一”的思想,从全人类一体、人与自然一体、人类与宇宙一体的整体的思想和角度考虑科研的“社会道德”问题。科研的“个人道德”约束,包括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者应有的表现为诚实、不欺骗、有信用、不虚假、言行一致。从传统文化看,科研的“个人道德”修养出现问题,不但是因为割裂了“整体,合一”的文化思想,将“自我”的功利走向极端,损害整体利益,也不符合“中庸之道”中的“中和之德”而走向两端的“狂,狷”的同时,还破坏了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在演绎发展“道”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德”的要求,也反映科学研究与管理者违背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主流哲学思想。2021年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坚持教育优先、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的文明素养、责任意识、实践能力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推动普通本科向应用型转变。既坚持教育“公益性”,也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与规范,开展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完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教师发展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其中的“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公益与民办”“研究型与应用型”“学习与实践”等,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中“整体合一”“用中执中”“知行合一”哲学思想。《左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曾子“吾日三醒吾身”,孔子“不二过”。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三、结语

在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大力反腐败扫黑除恶的斗争中,将演绎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部分不好的和不符合民族复兴之“道”、不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走入歧途的“现象”(不好的“文”)进行清除,并将不好的“现象”背后的内心回归本原。同时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关键时期大力倡导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中构建“理论自信”,从“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中剖析“道路与制度自信”。在2017年“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强调要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铸魂、打底色工程[6]。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中华民族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领先于世界,为世界的文明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在重拾重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必将指引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本文在回顾“文化”与“道德修养”后,简述了传统文化思想与哲学内涵的同时,从传统文化角度浅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问题。应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体悟,并将传统文化学习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老子.道德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4]陈宝生.认真学习贯彻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5]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7.

第4篇:传统知识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修养大学是传播“文化”与“思想”的殿堂,大学教师应是道德与修养的楷模与标杆,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与“道德修养”的本源关系?其次是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哲学内涵。最后从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来剖析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结合“教学道德”与“科研道德”的分析,来尝试提出新的建议。

一、文化与道德修养

“文”的本意是错画,也解读为“花纹”;因为花纹总是需要画在一定的载体上,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在古代汉语里“文”进一步引申为后天所形成的“品德与修养”,与其对应的是代表先天素质的“质”[1]。《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好地诠释了一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修养的关系。在政治领域,“文”代表“文治教化”,现代简称“文教”则与当代的高等教育紧密相关;“文治”也解读为“礼治”,主张通过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安定国家,与诉诸武力而平天下的“武功”相对应。古代对“文”的认识还进一步引申为“天文”,俗称为天空、自然界的现象(花纹)。《易经》云:“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则进一步引申为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界现象规律;“人文”则指刻在“人”这个载体上的花纹(品德修养)的状况,进一步引申为由“人”构成社会的现象规律。“化”的本意是改易,既包含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含宇宙诞生后的“演化”和“分化”。《说文解字》中对“一”的解释为:“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道是世界的本原,世间万物包括物质和思想都起源追溯于“道”,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是对“道”的演化、化生中走入歧途,世间(与出世)不好的、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与事物可归结于“魔”,是对“道”的演化没有遵从“德”的标准与要求。在宇宙诞生与“人”出现之后,代表“造分”与“化成”的“化”,又可分为“自然之演化”与“人的教化”。自然的演化如《易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人的教化如《荀子》:“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化又谓迁善也,又云“驯至于善谓之化”。“文”与“化”包含中国古代对自然与人文世界有所区别又辩证统一的观察方法,其中的内涵要比当代“文化”的含义更丰富。文化中的“文”之于“人”则指人后天形成的“品德与修养”;之于“物与自然”则泛指自然界的“现象”。而文化中的“化”也由“自然的造化”以及“人的教化”,狭义为“感化”与“教化”。钱穆在《中国文化精神》中将其定义为“文化是长期大群集体的公共人生”;王宁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人类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总和”,是各民族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二、传统文化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传统文化思想与哲学内涵

1.整体类比与辩证思想。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想,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并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模式[3]。将天地、人、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即自然与人文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天地人我、身体与身心都属于一个系统,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相互依存。孟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曰:“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荀子曰:“百王之道一是矣。”而“一”的意思就是指整体一统。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维同时又是重体悟并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对于宇宙自然本体及思想的把握,仅从语言概念及逻辑方法去认知将无法究竟与穷尽其中奥妙与义理,而要从直观“象”感知并突破“象”的障碍直觉,达到顿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圣人立象以尽意。”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类比思维通常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性进行比照,以达到由此及批,由近及远的分析推理思维模式。以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比对,如“观天象知人事”。孟子曰:“指不若人,则知其恶;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辩证思维,即“辩证逻辑”就是使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与变化。《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又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中国古代哲学内涵,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孟子曰:“尽心,知性,知天。”尽心知性,心性为天地所赋予,即知性则知天。“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天地所赋予的心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造就了传统文化中整体系统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孔子指出“中庸”是一种“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已”,即称“中庸”是“至德”,意为可常行常用的最高道德。“德”含义“高”,《说文解字》:“德,升也。”也可以理解为:“德”含有“向上”之义。“中庸”之“至德”即“中和之德”,用中执中,指通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两端”《论语》指“过”与“不及”也谓“狂”与“狷”。“知”与“行”不仅涉及哲学认识论,更关乎伦理道德问题;不仅要“认识”(知),更要付诸“实践与行动”中(行),“知”与“行”的统一才能称为“上善”。

(二)从传统文化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奔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上,在过去的四十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百七十多年以来,中华民族从未如此接近民族复兴的前夜。在我们奔向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可以解释为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在对世界本原的不断演绎创造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演绎创造过程参与人未能很好地遵循“德”的标准与要求,而部分走入了歧途,比如腐败与道德堕落问题,也可以说部分演绎创造与发展的参与者的思想误入歧途走入魔境,演绎出了不好的行为与现象(不好的“文”)。基于传统文化的启示,“魔”是对“道”的演绎发展中部分走入歧途,将部分参与人从“魔”的错误思维行为回归到更高境界的“道”上来。而新时代“道”的含义,也可以进一步演绎解释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针对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教师道德滑坡等问题,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本科教育会议精神[4],重点提及的四大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而这些恰恰印证了传统文化中“道”的回归本与纠错精神。

1.教学道德。在高校教师职业领域中,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滑坡问题,又主要表现在“教学道德”与“科研道德”两个部分[5];其中的“教学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责任心不强、课堂上流露出消极态度、缺乏奉献精神、教学思想陈旧、课题缺乏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社会实际、教学方法简单等,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大类问题,即“态度问题”和“能力问题”,而态度问题同样会影响到能力提升问题,所以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态度问题。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思想与哲学内涵,都提及了“整体统一”以及“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哲学思想,而这些文化的传承同样体现了佛学思想中“无我”“无分别”的境界,意为视世间的万事万物跟自己没有分别。而高校教学中的态度问题也可以视为教学参与者割裂了“整体、一统、合一”传统文化的本源与精髓,走向了过于强调“自我”与“分别”的歧途。由于“自我”与“整体”的割裂,自然不会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视为一体,不会认同学生学习既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也是教师的事情。至于目前还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也可以解释为高校要更好地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培育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同样可以解释为要将自身教学放置于为国家培育知识技能与思想皆合格的人才的“整体,合一”的思想中来,将自身的教学活动“整合于”国家的前途命运上来。

2.科研道德。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问题,又包括科学研究的“社会道德”以及“个人道德”问题。科研的“社会道德”更多是关于科研涉及的人性、人伦等问题的原则,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巨大能量不仅能促进人类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进而造成科学与社会的冲突和矛盾。总体上,科学研究应遵循“以增进人类全体利益为总体宗旨”“符合人道主义”“引导人们获取更具价值合理性的生存方式与环境”“维护社会公正”,而不是只服务于少数的特殊利益集团。这些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中“整体,合一”的思想,从全人类一体、人与自然一体、人类与宇宙一体的整体的思想和角度考虑科研的“社会道德”问题。科研的“个人道德”约束,包括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者应有的表现为诚实、不欺骗、有信用、不虚假、言行一致。从传统文化看,科研的“个人道德”修养出现问题,不但是因为割裂了“整体,合一”的文化思想,将“自我”的功利走向极端,损害整体利益,也不符合“中庸之道”中的“中和之德”而走向两端的“狂,狷”的同时,还破坏了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在演绎发展“道”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德”的要求,也反映科学研究与管理者违背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主流哲学思想。2021年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坚持教育优先、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的文明素养、责任意识、实践能力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推动普通本科向应用型转变。既坚持教育“公益性”,也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与规范,开展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完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教师发展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其中的“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公益与民办”“研究型与应用型”“学习与实践”等,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中“整体合一”“用中执中”“知行合一”哲学思想。《左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曾子“吾日三醒吾身”,孔子“不二过”。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三、结语

在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大力反腐败扫黑除恶的斗争中,将演绎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部分不好的和不符合民族复兴之“道”、不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走入歧途的“现象”(不好的“文”)进行清除,并将不好的“现象”背后的内心回归本原。同时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关键时期大力倡导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中构建“理论自信”,从“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中剖析“道路与制度自信”。在2017年“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强调要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铸魂、打底色工程[6]。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中华民族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领先于世界,为世界的文明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在重拾重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必将指引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本文在回顾“文化”与“道德修养”后,简述了传统文化思想与哲学内涵的同时,从传统文化角度浅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问题。应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体悟,并将传统文化学习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老子.道德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4]陈宝生.认真学习贯彻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5]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7.

第5篇:传统知识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符号;建筑文化;符号学;文化价值

1引言

“中国的历史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移民史,中国社会就是一个移民的社会。移民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疆域的扩大和巩固、各个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发展都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1]处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也不例外,许多史料记载海南各族人民都源于中原大陆。海南地区的居民为适应时代环境将生活习俗融入建筑装饰之中,世代相传,这就使得传统文化有迹可循。建筑装饰符号可以通过装饰来表达建筑的发展源流、功能、审美,也以此反映使用者或建造者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抑或是整个宗祠和村落的观念导向[2]。本文通过对海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符号的提取,深入探讨其文化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传统建筑装饰中的符号学概述

建筑装饰是传统建筑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因此,海南就着集群式迁入迁出的时代交汇大浪潮在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及南洋文化等的交融中逐渐融合与发展,其建筑与装饰也自然而然地渗透了更多的文化。关于如何研究和归纳传统建筑装饰的特点,本文引进了符号学这个理论来帮助整理海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风格特点。符号学是研究有关符号性质与规律的学科[3]。在符号学当中,分为语言符号学和部分符号学,其中部分符号学包含环境设计符号学(见图1)[4],以下就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传统建筑装饰的类比。

2.1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指的是符号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某种“必然实质”的逻辑关系的符号[5]。其中根据装饰反映出来的不同指示包括了机能性指示符号、意念性指示符号和制度化指示符号三方面的符号特征。①机能性指示符号是以机能因果关系为基础来表达意义的符号。例如,海南地区的本土建筑——船形屋,原生态的装饰形式给人充满生机的感觉,也表达了亲近自然、向往生活的原始美学状态。②意念性指示符号代表的是劳动人民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所表达出来的崇敬之情。海南岛早期经济结构以农业与渔业为主,常常将当地的物产作为民居装饰的表现题材,如卷草纹、浪花纹等装饰纹样,它们也代表着当地人民对海洋的崇敬与向往。③制度化指示符号是源于传统文化的指示性符号。中原文化的传入让海南地区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衍生了新的装饰形式与文化,如山墙、照壁等。照壁作为一个装饰构件,也具有隔离外界、宣誓地域主权之意。

2.2肖似符号

肖似符号指的是一种具象的、可读性高的符号,它一般是通过写实的手法,将事物完整地表现出来。海南传统建筑装饰中就有很多动物、植物和花鸟山水等题材的装饰,这类符号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龙、凤、狮子等,这些装饰由中原文化传入,被很好地应用在了当地的宗祠、庙宇等装饰中;几何形的装饰符号也是肖似符号的一种,大多用在门窗处,如“亚”字门窗,寓意着尊贵。这些符号运用广泛,装饰效果性强。

2.3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指的是具有指代性意义的装饰内容,如常见的“福禄寿”等字,直接通过文字或者装饰美化过后的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期待,这些字样多数被装饰在门窗、瓦当这些细节处。还有具有约定俗成的联系符号,如鲤鱼代表年年有余、石榴表示多子多福、喜鹊表示幸福喜悦等。除了字样、谐音,多数还会运用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来表现传统美德和美好期望。这些表示性的装饰也多由中原文化传入,逐渐被融合和应用开来。

3装饰符号所反映的文化价值

装饰符号所反映的文化价值就是海南岛数千年来多元文化的传承。它包含了本土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和南洋文化等,是海南岛从建筑装饰的开始到不断发展的文明进步史,也是装饰符号的进化史。从表1可见,传统建筑当中包含了多种符号的表达方式,是多种文化的叠合。海南地区传统建筑的装饰符号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它们彼此融合,相互之间形成了文化与装饰符号的汇总。指示符号带有“指示、暗示”的意思,大多对应的是海南地区的本土文化及海洋文化,它们大部分都被应用在了屋顶的脊饰装饰上。一方面,这种符号是把对本土文化与海洋文化所生成的敬畏展示在建筑至高处;另一方面,也是饮水思源式的美好向往与祝愿,他们希望浪花和卷草这些象征性装饰能避免火灾、恶劣气候,保一方水土平安。肖似符号是一种直接性符号,它的表达特点是生动形象,建筑装饰当中一般在墙壁装饰,门槛等地方也会用到肖似符号,这种符号最直接也最美观,是传统建筑装饰当中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形式,也是现代建筑当中最好提取的一种符号。一般的装饰题材多为花鸟山水、风景人物,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象征符号是带有文化寓意的一种装饰形式,在传统建筑装饰中常被用到门窗、瓦当及照壁等处,也会出现在墙壁当中,与肖似符号叠合使用。象征符号是三种符号当中最具内涵的一种表现方式,利用时也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生活常识、神话故事和传说等,这种符号类型在文化程度及风土人情上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从装饰符号所反映的文化体现中不难看出,传统建筑装饰讲究寓意,不管是图形样式还是家具摆设,都离不开意头之说。雕刻图像多会表现福禄双全、多子多福、喜上眉梢等,家居摆设如宝瓶装设象征平安称心,桌子上摆设钟、花瓶、镜子表示“终身平安”。这些既可以作为装饰,又增添了浓郁的喜悦和美好的祝祷(见表2)。不同的装饰符号表达的形式与用法也各不相同,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装饰符号不仅带有装饰性,还带有其内涵,所以装饰符号表现出来的是形与意的结合。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如何权衡符号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人们需要重考虑的问题[6]。

4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