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母婴课程培训范文

母婴课程培训全文(5篇)

母婴课程培训

第1篇:母婴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助产士;分娩技术;护理;母婴结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中收治的192例产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6人。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3~38岁,平均为(31.26±4.28)岁;孕龄37~41周,平均(38.5±0.5)周;初产妇58例,经产妇38例。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1~38岁,平均为(30.82±4.74)岁;孕龄37~40周,平均(38.7±0.4)周;初产妇54例,经产妇42例。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①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研究;②经临床诊断证实为足月临产者;④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产妇存在行剖宫产术的指征;②产妇有精神障碍或者伴有肝、肾等实质器官功能不全等疾病;③胎儿出现绝对性头位不称,或者产妇难以坚持自然分娩。

1.2方法

1.2.1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助产及护理干预

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前期均接受产科门诊及孕妇学校所提供的孕期护理与孕期保健。在分娩时随机向产妇分配助产士,并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如由护士提供基础护理、帮助产妇完成各项产前检查等。

1.2.2观察组产妇采取优质助产联合护理干预措施

给予观察组产妇助产联合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助产士技术培训:首先选派具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产科医师与护士长制定助产士优质助产技术课程,并安排助产士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并对参与课程学习的助产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均通过后助产士才可上岗进行产房内临床相关工作。②产前护理:产妇在入院后即依据双向选择原则选定一位助产士进行一对一护理及分娩指导,在产妇入院期间由该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协助与指导。在产前助产士除了向产妇进行分娩指导外,还应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与流程,帮助产妇缓解紧张、焦虑地不良情绪,增强产妇的信息。③产时护理:在产妇分娩时,助产士应按照助产流程协助产妇完成第一、二、三产程,特别是在第二产程中,助产士应时刻关注胎儿的胎心率与产妇的血压、心率情况,避免母婴出现危险。[3]若产妇出现会阴撕裂应及时进行缝合。另外,如果产妇分娩时疼痛剧烈,助产士可以引导产妇深呼吸,并按摩产妇腰腹部,缓解产妇的痛苦。④产后护理:在分娩结束后,助产士应陪同产妇回到病房,并指导产妇采取去枕平卧睡姿,建议清淡饮食。同时,考虑到产后2小时是出血的高风险期,助产士应密切关注产妇产后的各项生命指标和阴道出血情况,一旦发现危急情况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的母婴结局情况。其中,产妇采用自然分娩率、产后2小时出血量进行统计,新生儿通过Apgar评分情况对母婴结局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情况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新生儿Apgar评分

观察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为(9.04±0.72)分,对照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为(7.26±1.15)分。观察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提升助产士技术并采取助产士联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可以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兴莲.助产士分娩辅助对产妇分娩质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健康前沿,2015,23(11).

[2]刘嘉,冯世萍,夏珊敏.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14):1-3.

第2篇:母婴课程培训范文

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做好明确、客观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对刚跨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进行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医学营养专业就业的方向: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营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保健需求单位(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母婴护理中心、运动队等),健康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俱乐部、美容及养生调理中心、餐饮和配膳公司、保健食品生产和营销企业)等领域,从事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营养咨询和营养宣教、营养检测和营养膳食配制、食品安全等营养技术应用性工作。聘请行业专家做行业分析并直接带领学生到龙头企业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让他们了解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职位选择,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确立适宜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些都是他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步骤。

2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指明灯作用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会涉及学生职业的选择、就业方向的明确,这也就暴露出专业在某些程度上存在的问题,如由于学时、学制的局限,医学课程开设远远不够,达不到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的要求。部分医院为专科毕业生设置了相应岗位,即营养配餐员,但是毕业生不满意该岗位薪酬,认为没有晋升空间,因而不愿意应聘。怎样转变观念,这是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要明确的。据饶春平[3]的“高职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中显示: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餐饮公司、学校、幼儿园等岗位。我校医学营养专业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因此,为适应市场需要,及时明确定位问题,我校将医学营养专业调整为临床营养指导、公共营养保健、健康服务等方向,从而对高职类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这一行业对懂护理,能进行营养指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母婴营养护理中心在全国已经有很多家,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就已有3000家左右;浙江省母婴营养护理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调查显示,仅宁波就有30多家。若一家母婴营养护理中心配备4至6名母婴营养指导师,一年就需要150名左右的专业营养指导师,所以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母婴营养护理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市场乱象横生,质量良莠不齐。现实生活中,很多母婴营养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短期培训的“速成月嫂”。月嫂的“技术”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或由自己观察总结的,所以其观念普遍陈旧、缺乏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应针对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拥有一年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对其公共营养模块开设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母婴营养护理技术,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弥补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欠缺。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反馈专业建设内涵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

学生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主体,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自己,立足实际,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方向,进而付诸于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校高职学生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因而,要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评价等方面来对自身进行综合评价,使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找准与自己主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要达到“人职匹配”的原则,必须要找到市场与自我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生涯机会的评估,从而对目标行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且分析方向在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偏差应该不大。而在自我方面,用诸如“SWOT分析法”对自己全方位地做出评估,就显得更有针对性,更清楚地反映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也给具体的职业定位做出更好的指引。

2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3篇:母婴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二胎;产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

我国乡镇人口众多,基层医院产科医生作为卫生计生管理队伍的重要力量,直接担负着母婴健康的重任[1]。随着2016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重大调整,全面放开二胎,一方面满足了很多家庭对二胎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导致高龄产妇比例徒然增加[2]。遗传性疾病、妊娠期代谢性疾病等发病率及瘢痕子宫、子宫破裂等高危妊娠风险也随之增高[3],这都对产科医护人员构成了新的挑战。目前,基层医院产科业务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病例比较局限,单位的业务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基层产科医生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基层产科医生对二胎全面开放政策下产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需求,从实际出发,设置更适合基层产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助力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大型妇产科专科医院为调研现场。该院为三级甲等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开设了全国首家“再生育”咨询门诊,同时也开设各类高危妊娠专科门诊。医院部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均以学科带头人、妇产科专家为师资,2010年至今已累计通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基层医生约25870人次。本研究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的继教培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9份,有效问卷179份,回收率为89.5%。

1.2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培训学员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课程内容设置及组织形式需求等内容,采用5级Likert量表法,每个条目均分为很需要、较需要、一般、较不需要、完全不需要5个级别。医院产科专家参与设计完善问卷,保证问卷内容效度。对20名医院产科医生进行预调查,检定问卷的Alpha信度系数为0.82,表示问卷可信度较高。正式调查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根据对各项课程内容“很需要”和“较需要”的占比之和反映课程内容的需求程度。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共179人,年龄分布在24~52岁,平均年龄(40.3±2.2)岁,女性152人,占84.9%。主要为本科以上学历(169人,占94.4%)、中级以上职称(162人,占90.5%)、主要来自综合医院(102人,占57%)、二级医院(96人,占53.6%)。

2.2课程内容需求

需求最大的三项课程内容依次为高龄再生育孕前评估(153人,85.4%)、高龄再生育辅助生育技术选择(132人,73.7%)、高龄再生育的围孕产期管理(151人,84.3%),随之依次为高龄再生育分娩方式的选择、高龄再生育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高龄再生育孕妇合并妇科疾病的处理。有30人回答“希望增加的课程内容”,其中9人(30%)认为需要增加“高龄再生育产后避孕方式选择”课程。

2.3课程组织形式需求

需求从大到小依次为与产科专家进行互动式的经验交流座谈(172人,96%)、由产科专家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课程讲授(169人,94.4%)、到相关临床科室或职能处室现场参观(155人,86.6%)。

2.4现场参观需求

需求从大到小依次是制度、流程、规范文件(160人,89.3%),岗位人员配置(155人,86.6%),病案信息系统(151人,84.3%)。

3讨论

3.1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是培训基层医院产科医生的有效平台

基层产科医生主动到大型妇产科专科医院学习产科经验的强大需求、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课程的实践都表明,以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为平台和培训基地,对基层进行产科医疗知识与经验的辐射和输出,已成为产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的探索趋势[4]。我国已经执行了近4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即俗称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基层医院的产科医生大部分对高龄再生育人群的孕产期管理缺乏经验[5],到国内著名的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学习先进的产科管理理念、诊疗经验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6]。

3.2课后建立长期联系并及时反馈授课效果

基层医院产科医生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不能参加长期培训,但短期的学习并不能完全满足基层医院产科医生的需求。本次调研发现基层产科医生除了参加短期授课外,还希望与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建立长期联系,从而进一步开展产科业务的学习交流[7]。对于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而言,充分发挥在医院产科管理、继续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能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交流平台等方式对学员进行长效管理,可跟踪反馈评价培训效果[8],针对每项课程对学员进行反馈意见调查,将学员对各门课程和教师的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应教师,也可改进课程设置,提高培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梦薇,孙丽洲.关于单独二胎政策出台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109-111.

[2]杨澜帆.高龄妇女再生育的内科风险[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6(7):1-6.

[3]汤雪娟,李雁霞,赵蔚,等.嘉兴市医疗保健机构应对单独二胎生育高峰的产科服务能力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8):582-584.

[4]佟赤,马亚楠,闻德亮,等.基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满意度评价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2):262-263.

[5]石一复.开放“二胎”政策与妇产科的重任[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6(2):3-5.

[6]乔娟,钟梅,汪丽萍,等.广东省妇产科医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知识调查[J].广东医学,2013,34(19):3015-3017.

[7]王沁萍,曲成毅.远程医学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2):119-123.

第4篇:母婴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管理

1妇幼保健管理面临现状

2009年4月,上海市原浦东新区与原南汇区两区合并,形成现在的浦东新区。现浦东新区区域面积为1429、67km2,占上海市总面积的22、55%。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550、10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234、19万人;2016年全区活产数为56058人,其中非户籍为31881人。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是集预防保健、示范医疗、培训指导、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妇幼保健管理专业机构,承担着全区19家助产医疗机构、36家计划生育手术点、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多家托幼机构的妇幼保健管理职能。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大批高龄孕妇的涌现可能造成分娩风险的增大,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升;胎儿先天性异常发生率相应增加;公众对母婴健康素养和知识技能的掌握不足以应对整个孕产期安全,在这样的生育高峰大背景下,作为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专职管理机构,应责无旁贷地积极寻求对策,保障母婴安全。

2对策与实践

2、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2009年两区合并后,原两区妇幼保健管理机构也于2010年合并成立新的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设立了健康教育科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全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在所内出台健康教育联络员制度,由其他相关职能科室(如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质量管理科等)兼职人员组建一支联络员队伍,加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管理。在全区各级助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托幼机构设置相应的业务条线,并要求配备专兼职妇幼健康教育人员,通过孕妇学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托幼管理等渠道,将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加以落实。依托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区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加强与系统内其他专业站所如疾控中心、眼牙防所、精神卫生中心等的横向合作,并拓宽与系统外委办局如妇联、工会、教育局等部门的交流协作,不断强化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2、2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充分利用现有妇幼保健三级工作网络,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专业人员开展妇幼健康技能培训,讲授健康教育理念、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并通过不同渠道在不同范围落实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根据不同工作重点,开展助产医疗机构孕妇学校授课比赛、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实战技能比武、托幼机构健康教育成果展示、保健老师理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通过组织现场观摩、专家点评、小组讨论、互动提问、保健沙龙等方式强化培训效果,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妇幼健康教育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

2、3常规宣传,系统教育

妇幼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在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婚前保健开始,到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时保健、产后保健、儿童保健以及妇女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和老年期保健,贯穿女性整个人生过程[2]。不同阶段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由不同的部门及人员负责实施,开展常规科普宣传和系统教育,其形式通常包括在各工作场所营造关爱妇幼健康的宣传氛围,设立亲切自然的健康教育阵地,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子、张贴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通过专有设备一些温馨小贴士;并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针对特定服务对象如青春期少女、更年期妇女和职场女性等开展一系列知识讲座等,以提高保健知识普及率。

2、4特色活动,突出专题

在“妇幼健康中国行”活动倡导下,积极围绕各项主题开展影响力较大的特色宣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服务对象接受与认可。在浦东新区北蔡社区成功举办“母婴安全,爱的护航”大型健康宣教活动,专家现场咨询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母婴知识传播给百姓大众;与金杨社区合作开展“爱,从母乳喂养开始”主题活动,让孕期与产后的妇女更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落实六灶社区“0~3岁母婴护理宣传示范基地”建设,开设婴儿沐浴、抚触、辅食添加、中医调养等多项课程,让社区服务对象扎实掌握育儿知识与技能。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创新妇幼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与服务模式,以点带面不断增加辐射效应,获得更为广泛的健康教育成效。

2、5依托项目、深入干预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为本区妇幼健康教育注入一剂强心剂,《科技创新引领上海妇幼健康促进》项目走进浦兴社区,实施“产后避孕”指导,“产后保健论坛”形式新颖、效果显著;“关爱女孩”讲座更是引发父母们的共鸣。依托浦东新区妇联妇女儿童家庭服务项目,组织“孕产期保健宣教社区行”公益活动,组织全区妇幼保健人员专业培训,为受众群体传播普及教育。结合宋庆龄基金会“健康儿童成就美好未来”项目,将口腔保健与眼保健服务深入各托幼机构,并持续开展幼儿保健系列宣教与干预。“妇幼健康素养调查”项目同时在青春期学生、育龄妇女、更年期妇女、围产人群中开展健康传播。

2、6拓宽渠道、优势互补

传播妇幼健康知识、强化妇幼保健理念,已不再是卫生部门一家的职责所在,充分发挥政府公共卫生联席会议作用,联动相关职能部门与社会力量,持续扩展妇幼健康知识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与街镇政府合作,在旗杆村、鹤鸣村等开展“岗村结对”活动,邀请妇幼专家走进新农村,传送妇幼保健知识;与民政部门联手,将婚前保健服务关口前移,在结婚领证人群中大力宣传婚育保健知识,并鼓励适婚人群积极接受婚前检查;与商委、各大园区、管委会合作,在大型商业广场等区域设立宣传栏、电子屏等进行相关氛围渲染;与教育部门共同将青春期保健、正确的婚恋观教育带入校园;与劳动部门配合,在女职工集中的企业,开设妇女保健专场活动。

2、7网络媒体、创新服务

将现代化的网络媒体形式应用于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传播,既有利于目标人员获取妇幼健康知识与信息的及时性、普及性与广泛性,又可以与专家在媒体网络进行交流解答,保证了一定的私密性与方便性。开发“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官网”,于2016年初正式上线,设立健康宣教专栏,及时妇幼健康科普知识;微信公众号“浦东妇幼健康”也随即启用,以“关注妇幼健康、关爱妇女儿童”为宣传宗旨,定期健康知识,及时妇幼资讯;牵手“浦东电视台”、“浦东网络电视”、《浦东时报》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将妇幼健康科普知识予以及时报道和推送;更与“浦东电台健康有道”专栏节目联合开设“妇幼健康专题节目”,邀请妇幼专家畅谈妇幼健康知识,解读相关文件,接受听众热线。

3结果与成效

经过6年系统化多样化的妇幼健康教育,在各项工作指标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孕产妇系统管理率、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大量的普及宣教工作,尤其是放开二胎政策后,加强对于自然分娩的宣传,剖宫产率逐年下降,纯母乳喂养率逐年提高,这与易灵敏、祝玉琴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4]。2016年,抽取全年健康教育活动中10项开展满意度调查,接受调查的233人中,100%的人认为开展此类宣教非常有益;98、28%的人愿意再次参加以后的活动;以10分为满分,平均分为9、78分。

4经验与体会

4、1领导重视、部门合作,是有力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组织保障

妇幼健康教育是调动服务对象主动保护健康与主动积极利用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的积极措施[5],保障妇幼健康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在服务对象中开展宣教工作,如何针对不同人群采取适宜的干预方式,都有赖于部门间的合作。必须通过加强领导,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认识、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政策资源,才能保证妇幼健康教育的有力实施。

4、2预算合理、投入到位,是顺利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财政保障

实现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财政投入是不可忽视的,要积极探索妇幼健康教育的投入机制,每年根据服务人口数以及健康教育工作项目的确立合理做出经费预算,并切实得到财政保障。作为投入较少而产出较大的服务,妇幼健康教育应持续作为改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1],真正体现妇幼健康教育在公共政策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减少卫生保健资源利用量,减少慢性病医疗成本,保护健康生产力[6]。

4、3人员配置、队伍建设,是积极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人力保障

我国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培育公众妇幼健康意识和普及妇幼保健知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健康教育群体与有限的健康教育专业队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矛盾。随着我国城、乡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日益完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了机构和人员的保证[7-8]。浦东新区各级医疗机构产、儿科医护人员,妇女保键、儿童保健人员,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等都是承担妇幼健康教育的固定人员,必须不断完善专业人员的配置,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内外力量,组建社工与志愿者队伍,不断探索以卫生系统为核心、社会各界支持配合的健康传播模式。

4、4技术支撑、信息强化,是创新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渠道保障

当前医药卫生各领域都已将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9],卫生信息化是促进卫生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依靠信息化建设促进妇幼健康教育智能化管理,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综合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方向。通过建立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医疗移动APP等,优化了妇幼健康服务流程,提升了妇幼健康服务质量,改善了妇幼健康行业形象[10]。

参考文献

[1]冯宁,金曦.我国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综述及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6):472-483

[2]刘冰,黄彦红,姚晓光,等.沈阳市妇幼健康教育模式的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5):2049-2051.

[3]易灵敏,刘筱娴.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2):111-112.

[4]祝玉琴,陈晓霞,林冬霞.临产后产妇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对分娩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0-41.

[5]马远珠,夏建红,姚健,等.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2782-2785.

[6]梅春英,徐学华.医院健康教育在后医学时代的作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2(8):859-860.

[7]严仁英.妇女卫生保健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8]刘湘云.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3.

[9]陈志,吴海倩,张义涛.信息化管理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294-5296.

第5篇:母婴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工作坊,助产士;温柔分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房进修的90名助产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人。纳入标准:获得护士资格证,在产房独立工作半年以上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认知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既往和目前有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者。对照组:本科33人,专科12人;年龄20~35(28.05±2.61)岁。观察组:本科35人,专科10人;年龄21~35(27.82±3.35)岁。两组助产士在年龄、学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正式实施前,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遵循保密、有益、无伤害原则后收集其一般资料和调查问卷。

1.2教学方法

本研究正式实施前由教研办公室和护理部组织进修人员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操作技术培训。研究对象进入产房后实施“一对一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由有经验的助产士进行理论授课,针对性地讲解助产专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实施工作坊教学模式,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成立温柔分娩培训工作坊小组

由产房助产工作经验大于5年,主管护师以上,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培训能力和管理能力的9名助产士成立温柔分娩培训工作坊小组。其中1名助产士担任组长,负责管理工作坊。其余8名助产士,以2人为一组分为分娩球的应用、瑞典式按摩、水中分娩、体位与运动。

1.2.2温柔分娩培训工作坊的实施方法

在培训开始前建立温柔分娩微信学习群,通过微信提前上传课件、视频及需要讨论的问题,培训结束后上传培训总结及学习心得。培训形式采用集中授课和临床实践,集中授课时间为1周,共计50学时,临床实践时间为7周。培训地点设立在医院教学楼模拟产房,理论培训为10学时,采用多媒体形式,中间穿插讨论环节。培训内容为温柔分娩的意义、理念及在产时中的应用。分组操作培训为40学时,每组学员10~12人。工作坊老师现场一对一指导并记录,直到每一位学员能够规范完成分娩球、瑞典式按摩、水中分娩、自由体位与运动4种操作。每次培训结束后工作坊小组成员讨论学习过程中的技巧、优点及不足,由小组老师进行培训效果总结。

1.3评价指标

1.3.1临床知识和技能考核

采用陈伟德[7]修订的中文版量表,共7个条目,即护理评估、身体检查、操作技能、健康教育、临床判断、组织效能、人文关怀。采用9分制计分,分为3个等级,1~3分为有待加强,4~6分为合乎要求,7~9分为优良。

1.3.2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贺涟漪[8]设计的问卷,共10个条目,即是否适应该课程教学、满意该课程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了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个人潜能发挥,所有条目均采用“是”或“否”2个类别。

1.4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干预前后临床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教学效果评价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工作坊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助产士的温柔分娩

理论和操作技能“健康中国2030”提出实施母婴安全计划,提高妇幼健康水平[9]。母婴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以人为本”的温柔分娩服务是围产医学发展的方向。助产士亟须掌握温柔分娩技巧,使孕产妇的分娩过程回归自然。工作坊是基于对某一专题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助产士的操作技能、临床判断、组织效能等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可能是工作坊是一种老师和学员互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每一位学员在模拟产房中通过导乐球、导乐垫、水中分娩缸的练习,均享有一对一指导操作,直到考核达标。工作坊教学模式参与性强,实战性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使温柔分娩培训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助产士的温柔分娩理论和操作技能,与Allen等[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2工作坊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温柔分娩培训的教学效果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温柔的、充满力量的过程。目前,产科医疗界倡导非药物镇痛,尽量减少非医疗干预。工作坊是集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于一体的现代设计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活动、多种学习方式并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行为[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助产士的教学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由于工作坊教学形式新颖,学员参与性强,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其次,本次温柔分娩培训开设4个不同专题的工作坊,从知识层面、技术层面、态度层面,由浅入深,形成科学化的教学体系。最后,工作坊通过讨论、一对一指导、考核、反馈等方式全面科学评估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这与Hill等[1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工作坊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助产士的温柔分娩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温柔分娩培训的教学效果。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现有的教学体制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学员难以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指导老师提出新的挑战,指导老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准确定位自己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实现教学相长,这些都是未来的研究拟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凯华,杨苗苗,罗春苗.温柔分娩助产技巧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1):223-226.

友情链接